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重点聚焦】
课文所选12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包括第1、2、4、5章,学习方法有:复习法、反省法、学思结合法;二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包括第7、9、10章、学习态度有:要以学习为乐、诚实谦虚、善于取长补短、珍惜时间;三是关于修身做人的,包括第1、2、3、6、9、11、12章。在这几章里孔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那就是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择善而从、坚守志向、博学人德。
【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主要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即经常复习,学思结合。
【走进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拓展链接】
出自《论语》的成语积累
①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②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自《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③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④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自《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⑤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勤于复习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诚实谦虚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坚贞守节
启示:学习时为了更好的做人
【自主学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
i) 不亦说.(yuè)乎
三省.(xǐng) 传.(chuán)不习乎逾矩.(yúj
ǔ) 箪.(dān)
好.(hào) 肱.骨(gōng ) 笃.(dǔ)
2.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①不亦君子乎(君子: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②可以为师矣(可以: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
③饭疏食饮水(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④饭疏食饮水(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⑤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⑥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数词,三)
4.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
③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④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⑤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
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5.一词多义
①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②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
③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④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6.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②判断句:贤哉,回也!
7.成语归纳
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
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⑩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
8. 【走进文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悟?
答: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许多有益的教诲。如:看到别人的短处而反省自我。加强自律;要贫贱不移;要意志坚定;交朋友要讲诚信等待。聆听古人的教诲,真是受益匪浅。
【合作探究案】
1. 【重点段落】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答:第一章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也是一种学习态度。
2. 【关键词语】“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答: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得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3. 【文本探究】这十二章语录在内容上、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这十二章语录不仅内容丰富,文字上也别具特色。比如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用三个反问句,把学习的乐趣和所达到的境界层层展开,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这十二章语录对学子的勤奋自励、谦虚进取,学习方法的机敏灵活,品德修养的自律豁达,论述得言简意深,富有哲理。它像一个路标,给每位求学之子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学法指导
古今异义
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再如:“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在古代是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现在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同学们可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