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

合集下载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一)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强调: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 ∵DE ∥BC ,∴△ABC ∽△ADE ;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 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 “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1、已知:如图,∠1=∠2=∠3,求证:△ABC ∽△ADE .例2、如图,E 、F 分别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DE ∥AB,DF ∥AC , 求证:△ABC ∽△DEF.ABCDEF判定定理2:如果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例1、△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2=AD•AB,那么△ACD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例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时,△ACP∽△PDB?(2)当△ACP∽△PDB时,求∠APB的度数。

判定定理3:如果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强调:①有平行线时,用预备定理;②已有一对对应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③已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2或判定定理3.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两直角三角形相似.例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例2、如图,AB ⊥BD,CD ⊥BD,P 为BD 上一动点,AB=60 cm,CD=40 cm,BD=140 cm,当P 点在BD 上由B 点向D 点运动时,PB 的长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图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例3、已知:AD 是Rt △ABC 中∠A 的平分线,∠C =90°,EF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M ,EF 、BC 的延长线交于一点N 。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大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大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大总结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中,如果的比等于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是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②a、d叫比例外项,b、c叫比例内项, a、c叫比例前项,b、d叫比例后项,d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即 那么b叫做a、d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

(3)黄金分割: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且使是的比例中项,即,叫做把线段黄金分割,点叫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其中≈0.618.即 简记为: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1) 基本性质:①;②.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除了可化为,还可化为,,,,,,.(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4)合、分比性质:.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等等.(5)等比性质:如果,那么.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这样可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其中.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BC可得:注: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已知AD∥BE∥CF,可得等.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AB=2,BC=2 2,AC=2 5,FE=2,DE= 2,
DF= 10,

DABE=
2= 2
2,BECF=2 2 2=
2,DACF=2
5= 10
2.
∴ DABE=BECF=DACF,∴△ABC∽△DEF.
感悟新知
知识点 5 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知5-讲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相似三角形
知1-讲
1. 定义:如果在两个三角形中,三个角分别相等,三条边 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感悟新知
如图27.2-1,在△ ABC 和△ A′B′C′中,
知1-讲
∠ A= ∠ A′,∠ B= ∠ B′,∠ C= ∠ C′, △ABC
AB BC AC k,
↔ ∽△A′B′C′.
感悟新知
知2-练
3-1. 如图,l1 ∥ l2 ∥ l3,AB=3,AD=2,DE=4,EF=9, 求BC,BF 的长.
感悟新知
解:∵ l1∥l2∥l3, ∴ ABBC=ADDE.

AB=3,AD=2,DE=4,

3 BC
=24,
解得 BC=6.
知2-练
∵ l1∥l2∥l3,

BF EF

AB AC
第27章 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相似三角形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平行线截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角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归纳总结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归纳总结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归纳总结
相似三角形是指拥有相似的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度相等,而对应边长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相似三角形模型:
1. 比例模型: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例如,若∆ABC与∆DEF相似,则有AB/DE = BC/EF = AC/DF。

2. 三角形高度模型: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度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

例如,若∆ABC与∆DEF相似,则有h_1/h_2 = AB/DE = BC/EF = AC/DF,其中h_1和h_2分别为∆ABC和
∆DEF的高度。

3. 角平分线模型: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平分线所延伸的比例相等。

例如,若∆ABC与∆DEF相似,角A和角D相等,则有BD/CE = AB/DE = AC/DF。

4. 底角模型: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底角对应相等。

例如,若∆ABC与∆DEF相似,并且∠A = ∠D,则有∠B = ∠E和∠C
= ∠F。

5. 周长模型: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长之比等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

例如,若∆ABC与∆DEF相似,则有
(A+B+C)/(D+E+F) = AB/DE = BC/EF = AC/DF。

这些是常见的相似三角形模型,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模型进行求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相似三角形中,只有形状
相似,而边长比例相等,因此,对于三角形中角度的求解通常更加重要。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一1、定义法: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特殊、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注: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 △ABC 中,∠BAC=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 则AD 2=BD ·DC ,AB 2=BD ·BC ,AC 2=CD ·BC 。

二 相似三角形常见的图形三、1,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图形:(1) 如图: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有“A 型”与“X 型”图)(2) 如图:其中∠1=∠2,则△ADE ∽△ABC 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

(有“反A 共角型”、“反A 共角共边型”、 “蝶型”)ACD E 12AADDEE12412DBCEAD(3)BCAE (2)CB(3) 如图:称为“垂直型”(有“双垂直共角型”、“双垂直共角共边型(也称“射影定理型”)”“三垂直型”)(4)如图:∠1=∠2,∠B=∠D ,则△ADE ∽△ABC ,称为“旋转型”的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nih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i n ga re go od fo rs o m 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下节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 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上一节“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温馨提示: ①有平行线时,用上节学习的预备定理; ②已有一对对应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③已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2或判定定理3.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例1.如图三角形ABC 中,点E 为BC 的中点,过点E 作一条直线交AB 于D 点,与AC 的延长线将于F 点,且FD=3ED ,求证:AF=3CF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两直角三角形相似.温馨提示: ①由于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因此,在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时,只需再找一对对应角相等,用判定定理1,或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用判定定理2,一般不用判定定理3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②如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图中的三角形,可称为“母子相似三角形”,其应用较为广泛. ③如图,可简单记为:在Rt △ABC 中,CD ⊥AB ,则△ABC ∽△CBD ∽△ACD .直角三角形的身射影定理:AC 2=AD*ABCD 2=AD*BDBC 2=BD*ABgnihtlt he i rb e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i n ga re go od fo rs o例5. 如图,Rt ABC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高,E 为C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交BC ∆于F ,FG AB 于G ,求证:FG =CF BF ⊥2∙四、作中线例6 如图,中,AB ⊥AC ,AE ⊥BC 于E ,D 在AC 边上,若BD=DC=EC=1,求ABC ∆AC 。

相似三角形中的 基本模型 (共21张PPT)

相似三角形中的 基本模型  (共21张PPT)

连接BE并延长B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G.
(1)若FD=2,
ED BC
1 3
,求线段DC的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求证:
EF BF
GE GB
.
(2)求证 EF GB BF GE .
AD AE ED AC AB BC
模型二:相交线型
例3 如图,要判断△ADE与△ACB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
确的是:(C )
A. ∠ADE=∠C C. AE DE
AB CB
B. ∠AED=∠B D. AE AD
AB AC
模型二:相交线型
例4 如图,EC和BD相交于点A,且∠D=∠C, 则△EDA∽ △ BCA ; AD: AC = AE :AB
△BDC∽△CDA △BDC∽△BCA △CDA∽△BCA
练习4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90°,E为
AB上一点,分别以ED、EC为折痕将两个角(∠A、∠B)
向内折起,点A、B恰好落在CD边的点F处,AD=3,BC=5,
则EF的长为
.
练习5.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点E是边AD的中点,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BC=AD
∴△EDF∽△CBF ∴DF:BF=DE:BC 又∵ DE:BC= DE:AD= 2:5 ∴DF:BF=2:5 而BF=15 cm
∴DF=6 cm
A B
ED F
C
模型二:相交线型
△AED∽△ACB AE AD ED AC AB CB
△AED∽△ABC
例4 如图,△ABC中,∠A=∠DBC,BC=3 ,CD=2,
9
则AC= 2 .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2)假如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1)假如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n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假如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假如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假如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现在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0.618AB .即12AC BC AB AC ==简记为: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1) 差不多性质: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4)合、分比性质:a c a b c d b d b d ±±=⇔=. 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 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d c d c b a b a c c d a a b d c b a 等等. (5)等比性质:假如)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ba n f db m ec a =++++++++ . 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 )如此能够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运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b a f d b e c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32323322;其中032≠+-f d b .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 ∥BC 可得:AC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 注: 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同时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B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已知AD ∥BE ∥CF, 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 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或或或或等. 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假如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第一节: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基本概念: 1.相似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我们称它们互为相似形。

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几个重要概念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 ∥b ∥c,A D aB E bC F c可得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 等.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AD EB C由DE ∥BC 可得:AC AEAB AD EA EC AD BD ECAE DB AD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5)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b a =dc,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有关性质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dcb a =,那么ad=bc 。

如果ad=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 a =。

②合比性质:如果d c b a =,那么ddc b b a ±=±。

图1ABCD E图2ABCDE图3ABCD③等比性质:如果d c b a ==∙∙∙=n m (b+d+∙∙∙+n ≠0),那么ba n db mc a =+∙∙∙+++∙∙∙++ ④b 是线段a 、d 的比例中项,则b 2=ad.典例剖析例1:① 在比例尺是1:38000的南京交通游览图上,玄武湖隧道长约7cm ,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Km.② 若b a =32 则b b a +=__________. ③ 若 b a b a -+22=59则a :b=__________.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模型05 相似三角形中的常见五种基本模型(解析版)

模型05 相似三角形中的常见五种基本模型(解析版)

模型探究相似三角形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其模型种类多,其中有关一线三垂直模型在前面的专题已经很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在重复.模型一、A字型相似模型A字型(平行)反A字型(不平行)模型二、8字型与反8字型相似模型模型三、AX型相似模型(A字型及X字型两者相结合)模型四、共边角相似模型(子母型)模型五、手拉手相似模型例题精讲考点一、A字相似模型【例1】.如图,在△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A.B.C.D.解:A、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B、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两三角形的对应边不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正确.D、两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在△ABC中,DE∥BC,AH⊥BC于点H,与DE交于点G.若,则=.解:∵,∴,∵DE∥BC,∴△ADE∽△ABC,∴,故答案为.【变式1-2】.如图,在△ABC中,M是AC的中点,E是AB上一点,AE=AB,连接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D,则=__________.解:如图,过C点作CP∥AB,交DE于P,∵PC∥AE,∴△AEM∽△CPM,∴=,∵M是AC的中点,∴AM=CM,∴PC=AE,∵AE=AB,∴CP=AB,∴CP=BE,∵CP∥BE,∴△DCP∽△DBE,∴==,∴BD=3CD,∴BC=2CD,即=2.【变式1-3】.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AB上,AD=9,BD=7.AC=12.△ABC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点F.(1)求证:△ACD∽△ABC;(2)若AF=8,求AE的长度.解:(1)∵AD=9,BD=7,AC=12,∴AB=AD+BD=16,∵==,==,∴=,∵∠BAC=∠CAD,∴△ACD∽△ABC;(2)由(1)可知,△ACD∽△ABC,∴∠ABE=∠ACF,∵AE平分∠BAC,∴∠BAE=∠CAF,∴△ABE∽△ACF,∴=,即=,∴AE==.考点二、8字与反8字相似模型【例2】.如图,AG∥BD,AF:FB=1:2,BC:CD=2:1,求的值解:∵AG∥BD,∴△AFG∽△BFD,∴=,∵,∴CD=BD,∴,∵AG∥BD,∴△AEG∽△CED,∴.变式训练【变式2-1】.如图,AB∥CD,AE∥FD,AE、FD分别交BC于点G、H,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C.D.解:A、∵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B、∵AE∥DF,∴△CEG∞△CDH,∴=,∴=,∵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AB∥CD,AE∥DF,∴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AF=DE,∵AE∥D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D、∵AE∥DF,∴△BFH∞△BAG,∴,故本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变式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边AD的中点,连接AC,BE交于点F.若△AEF的面积为2,则△ABC的面积为()A.8B.10C.12D.14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A∥BC,∴△AEF∽△CBF,∵AE=DE=AD,CB=AD,∴====,∴AF=AC,EF=BF,=S△ABC,∴S△ABF=S△ABF=×S△ABC=S△ABC,∴S△AEF=2,∵S△AEF=6S△AEF=6×2=12,故选:C.∴S△ABC【变式2-3】.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A=60°,BE⊥AC于E,CD⊥AB于D,则DE:BC=1:2.解:如图,∵在△ADC中,∠A=60°,CD⊥AB于点D,∴∠ACD=30°,∴=.又∵在△ABE中,∠A=60°,BE⊥AC于E,∴∠ABE=30°,∴=,∴=.又∵∠A=∠A,∴△ADE∽△ACB,∴DE:BC=AD:AC=1:2.故答案是:1:2.考点三、AX型相似模型(A字型及X字型两者相结合)【例3】.如图,在△ABC中,点D和E分别是边AB和AC的中点,连接DE,DC与BE交于点O,若△DOE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为()A.6B.9C.12D.13.5解:∵点D和E分别是边AB和AC的中点,∴O点为△ABC的重心,∴OB=2OE,=2S△DOE=2×1=2,∴S△BOD=3,∴S△BDE∵AD=BD,=2S△BDE=6,∴S△ABE∵AE=CE,=2S△ABE=2×6=12.故选C.∴S△ABC变式训练【变式3-1】.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为DE中点,连接AF并延长交BC于点G,=1,则S△ABC=24.若S△EFG解:方法一:∵DE是△ABC的中位线,∴D、E分别为AB、BC的中点,如图过D作DM∥BC交AG于点M,∵DM∥BC,∴∠DMF=∠EGF,∵点F为DE的中点,∴DF=EF,在△DMF和△EGF中,,∴△DMF≌△EGF(AAS),=S△EGF=1,GF=FM,DM=GE,∴S△DMF∵点D为AB的中点,且DM∥BC,∴AM=MG,∴FM=AM,=2S△DMF=2,∴S△ADM∵DM为△ABG的中位线,∴=,=4S△ADM=4×2=8,∴S△ABG=S△ABG﹣S△ADM=8﹣2=6,∴S梯形DMGB=S梯形DMGB=6,∴S△BDE∵DE是△ABC的中位线,=4S△BDE=4×6=24,∴S△ABC方法二:连接AE,∵DE是△ABC的中位线,∴DE∥AC,DE=AC,∵F是DE的中点,∴=,∴==,=1,∵S△EFG=16,∴S△ACG∵EF∥AC,∴==,∴==,=S△ACG=4,∴S△AEG=S△ACG﹣S△AEG=12,∴S△ACE=2S△ACE=24,故答案为:24.∴S△ABC【变式3-2】.如图:AD∥EG∥BC,EG交DB于点F,已知AD=6,BC=8,AE=6,EF =2.(1)求EB的长;(2)求FG的长.解:(1)∵EG∥AD,∴△BAD∽△BEF,∴=,即=,∴EB=3.(2)∵EG∥∥BC,∴△AEG∽△ABC,∴=,即=,∴EG=,∴FG=EG﹣EF=.【变式3-3】.如图,已知AB∥CD,AC与BD相交于点E,点F在线段BC上,,.(1)求证:AB∥EF;:S△EBC:S△ECD.(2)求S△ABE(1)证明:∵AB∥CD,∴==,∵,∴=,∴EF∥CD,∴AB∥EF.(2)解:设△ABE的面积为m.∵AB∥CD,∴△ABE∽△CDE,∴=()2=,=4m,∴S△CDE∵==,=2m,∴S△BEC:S△EBC:S△ECD=m:2m:4m=1:2:4.∴S△ABE模型四、子母型相似模型【例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PB=120°,求证:(1)△ACP∽△PDB,(2)CD2=AC•BD.证明:(1)∵△PCD是等边三角形,∴∠PCD=∠PDC=∠CPD=60°,∴∠ACP=∠PDB=120°,∵∠APB=120°,∴∠APC+∠BPD=60°,∵∠CAP+∠APC=60°∴∠BPD=∠CAP,∴△ACP∽△PDB;(2)由(1)得△ACP∽△PDB,∴,∵△PCD是等边三角形,∴PC=PD=CD,∴,∴CD2=AC•BD.变式训练【变式4-1】.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A.∠ABP=∠C B.∠APB=∠ABC C.D.解:在△ABP和△ACB中,∠BAP=∠CAB,∴当∠ABP=∠C时,满足两组角对应相等,可判断△ABP∽△ACB,故A正确;当∠APB=∠ABC时,满足两组角对应相等,可判断△ABP∽△ACB,故B正确;当时,满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可判断△ABP∽△ACB,故C正确;当时,其夹角不相等,则不能判断△ABP∽△ACB,故D不正确;故选:D.【变式4-2】.如图,在△ABC中,点D在AC边上,连接BD,若∠ABC+∠BDC=180°,AD=2,CD=4,则AB的长为()A.3B.4C.D.2解:∵∠ABC+∠BDC=180°,∠ADB+∠BDC=180°,∴∠ADB=∠ABC,∵∠A=∠A,∴△ABC∽△ADB,∴,∵AD=2,CD=4,∴,∴AB2=12,∴AB=2或﹣2(不合题意,舍去),故选:D.【变式4-3】.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切圆记为圆O,P为圆O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2.解:设⊙O半径为r,OP=r=BC=2,OB=r=2,取OB的中点I,连接PI,∴OI=IB=,∵,,∴,∠O是公共角,∴△BOP∽△POI,∴,∴PI=PB,∴AP+PB=AP+PI,∴当A、P、I在一条直线上时,AP+PB最小,作IE⊥AB于E,∵∠ABO=45°,∴IE=BE=BI=1,∴AE=AB﹣BE=3,∴AI==,∴AP+PB最小值=AI=,∵PA+PB=(PA+PB),∴PA+PB的最小值是AI==2.故答案是2.模型五、手拉手相似模型【例5】.如图,△ABC与△DEF均为等边三角形,O为BC、EF的中点,则AD:BE的值为.解:连接OA、OD,∵△ABC与△DEF均为等边三角形,O为BC、EF的中点,∴AO⊥BC,DO⊥EF,∠EDO=30°,∠BAO=30°,∴OD:OE=OA:OB=:1,∵∠DOE+∠EOA=∠BOA+∠EOA即∠DOA=∠EOB,∴△DOA∽△EOB,∴OD:OE=OA:OB=AD:BE=:1=,故答案为:.变式训练【变式5-1】.如图,在△ABC与△ADE中,∠BAC=∠DAE,∠ABC=∠ADE.求证:(1)△BAC∽△DAE;(2)△BAD∽△CAE.证明:(1)∵∠BAC=∠DAE,∠ABC=∠ADE.∴△BAC∽△DAE;(2)∵△BAC∽△DAE,∴,∴,∵∠BAC=∠DAE,∴∠BAD=∠CAE,∴△BAD∽△CAE.【变式5-2】.如图,点D是△ABC内一点,且∠BDC=90°,AB=2,AC=,∠BAD=∠CBD=30°,AD=.解:如图,过点A作AB的垂线,过点D作AD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M,连接BM,∵∠BAD=30°,∴∠DAM=60°,∴∠AMD=30°,∴∠AMD=∠DBC,又∵∠ADM=∠BDC=90°,∴△BDC∽△MDA,∴,又∠BDC=∠MDA,∴∠BDC+∠CDM=∠ADM+∠CDM,即∠BDM=∠CDA,∴△BDM∽△CDA,∴=,∵AC=,∴BM=3,在Rt△ABM中,AM===,∴AD=AM=.【变式5-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k为常数),则BD的长为.(用含k的式子表示)解:如图中,∵AE⊥BC,BE=EC,∴AB=AC,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G,连接DG.则BD=CG,∵∠BAD=∠CAG,∴∠BAC=∠DAG,∵AB=AC,AD=AG,∴∠ABC=∠ACB=∠ADG=∠AGD,∴△ABC∽△ADG,∵AD=kAB,∴DG=kBC=4k,∵∠BAE+∠ABC=90°,∠BAE=∠ADC,∴∠ADG+∠ADC=90°,∴∠GDC=90°,∴CG==.∴BD=CG=,故答案为:.实战演练1.如图,已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A.=B.C.D.解:A、∵EF∥AB,∴=,∵DE∥BC,∴=,∴=,故A正确,B、易知△ADE∽△EFC,∴=,∴=,故B正确.C、∵△CEF∽△CAB,∴=,∴=,故C正确.D、∵DE∥BC,∴=,显然DE≠CF,故D错误.故选:D.2.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CD=90°,AB=2,DC=3,则△ABC与△DCA的面积比为()A.2:3B.2:5C.4:9D.:解:∵AD∥BC,∴∠ACB=∠DAC又∵∠B=∠ACD=90°,∴△CBA∽△ACD===,∵=()2=∴△ABC与△DCA的面积比为4:9.故选:C.3.如图,菱形ABCD中,E点在BC上,F点在CD上,G点、H点在AD上,且AE∥HC ∥GF.若AH=8,HG=5,GD=4,则下列选项中的线段,何者长度最长?()A.CF B.FD C.BE D.EC解:∵AH=8,HG=5,GD=4,∴AD=8+5+4=17,∵四边形ABCD为菱形,∴BC=CD=AD=17,∵AE∥HC,AD∥BC,∴四边形AECH为平行四边形,∴CE=AH=8,∴BE=BC﹣CE=17﹣8=9,∵HC∥GF,∴=,即=,解得:DF=,∴FC=17﹣=,∵>9>8>,∴CF长度最长,故选:A.4.如图,在△ABC中,BC=6,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动点P在射线EF上,BP 交CE于点D,∠CBP的平分线交CE于点Q,当CQ=CE时,EP+BP的值为()A.6B.9C.12D.18解:如图,延长BQ交射线EF于M,∵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BC,∴∠M=∠CBM,∵BQ是∠CBP的平分线,∴∠PBM=∠CBM,∴∠M=∠PBM,∴BP=PM,∴EP+BP=EP+PM=EM,∵CQ=CE,∴EQ=2CQ,由EF∥BC得,△MEQ∽△BCQ,∴=2,∴EM=2BC=2×6=12,即EP+BP=12.故选:C.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2,AD=2,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A′B′C,当A′B′恰好经过点D时,△B′CD为等腰三角形,若BB′=2,则AA′等于()A.B.2C.D.解:过D作DE⊥BC于E,则BE=AD=2,DE=2,设B′C=BC=x,则DC=x,∴DC2=DE2+EC2,即2x2=28+(x﹣2)2,解得:x=4(负值舍去),∴BC=4,AC=,∵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A′B′C,∴∠DB′C=∠ABC=90°,B′C=BC,A′C=AC,∠A′CA=∠B′CB,∴∴△A′CA∽△B′CB,∴,即∴AA′=,故选:A.6.如图,已知,△ABC中边AB上一点P,且∠ACP=∠B,AC=4,AP=2,则BP=6.解:∵∠A=∠A,∠ACP=∠B,∴△ACP∽△ABC,∴AC2=AP•AB,即AB=AC2÷AP=16÷2=8,∴BP=AB﹣AP=6.7.如图,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点E是OA的中点,联结BE并延长交AD 于点F,如果△AEF的面积是4,那么△BCE的面积是36.解:∵在▱ABCD中,AO=AC,∵点E是OA的中点,∴AE=CE,∵AD∥BC,∴△AFE∽△CBE,∴==,=4,=()2=,∵S△AEF=36,故答案为36.∴S△BCE8.如图,在△ABC中,点G为ABC的重心,过点G作DE∥AC分别交边AB、BC于点D、E,过点D作DF∥BC交AC于点F,如果DF=4,那么BE的长为8.解:连接BG并延长交AC于H,∵G为ABC的重心,∴=2,∵DE∥AC,DF∥BC,∴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CE=DF=4,∵GE∥CH,∴△BEG∽△CBH,∴=2,∴BE=8,故答案为:8.9.如图,已知Rt△ABC中,两条直角边AB=3,BC=4,将Rt△ABC绕直角顶点B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Rt△DBE,并且点A落在DE边上,则sin∠ABE=.解:∵将Rt△ABC绕直角顶点B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Rt△DBE,∴BD=AB,BC=BE,∠ABD=∠CBE,∠DEB=∠ACB,∴∠D=∠BAC=∠BAD=(180°﹣∠ABD),∴∠BEC=(180°﹣∠CBE),∴∠D=∠BEC,∵∠ABC=∠DBE=90°,∴∠DEB+∠BEC=90°,∴∠AEC=90°,∵∠AGB=∠EGC,∴∠ACE=∠ABE,∵在Rt△ABC中,AB=3,BC=4,∴AC=DE=5,过B作BH⊥DE于H,则DH=AH,BD2=DH•DE,∴DH==,∴AD=,∴AE=DE﹣AD=,∴sin∠ABE=sin∠ACE===,故答案为:.10.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AC=6,AD平分∠BAC,交边BC于点D,过点D作CA的平行线,交边AB于点E.(1)求线段DE的长;(2)取线段AD的中点M,联结BM,交线段DE于点F,延长线段BM交边AC于点G,求的值.解:(1)∵AD平分∠BAC,∠BAC=60°,∴∠DAC=30°,在Rt△ACD中,∠ACD=90°,∠DAC=30°,AC=6,∴CD=2,在Rt△ACB中,∠ACB=90°,∠BAC=60°,AC=6,∴BC=6,∴BD=BC﹣CD=4,∵DE∥CA,∴,∴DE=4;(2)如图,∵点M是线段AD的中点,∴DM=AM,∵DE∥CA,∴,∴DF=AG,∵DE∥CA,∴,∴,∵BD=4,BC=6,DF=AG,∴.11.如图,在菱形ABCD中,∠ADE、∠CDF分别交BC、AB于点E、F,DF交对角线AC 于点M,且∠ADE=∠CDF.(1)求证:CE=AF;(2)连接ME,若=,AF=2,求ME的长.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D,∠DAF=∠DCE,又∵∠ADE=∠CDF,∴∠ADE﹣∠EDF=∠CDF﹣∠EDF,∴∠ADF=∠CDE,在△ADF和△CDE中,,∴△ADF≌△CDE,∴CE=AF.(2)∵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由(1)得:CE=AF=2,∴BE=BF,设BE=BF=x,∵=,AF=2,∴,解得x=,∴BE=BF=,∵=,且CE=AF,∴==,∵∠CMD=∠AMF,∠DCM=∠AMF,∴△AMF∽△CMD,∴,∴=,且∠ACB=∠ACB∴△ABC∽△MEC∴∠CAB=∠CME=∠ACB∴ME=CE=212.[问题背景](1)如图①,已知△ABC∽△ADE,求证:△ABD∽△ACE.[尝试应用](2)如图②,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C=∠ADE=30°,AC与DE相交于点F,点D在BC边上,=,①填空:=1;②求的值.(1)证明:如图①,∵△ABC∽△ADE,∴∠BAC=∠DAE,=,∴∠BAC﹣∠CAD=∠DAE﹣∠CAD,=,∴∠BAD=∠CAE,∴△ABD∽△ACE.(2)解:①如图②,∵∠DAE=90°,∠ADE=30°,∴DE=2AE,∴AD===AE,∵=,∴AD=BD,∴AE=BD,∴=1,故答案为:1.②如图②,连接CE,∵∠BAC=∠DAE=90°,∠ABC=∠ADE,∴△BAC∽△CAE,∴=,∴=,∵∠BAD=∠CAE=90°﹣∠CAD,∴△BAD∽△CAE,∴∠ABC=∠ACE,∴∠ADE=∠ACE,∵∠AFD=∠EFC,∴△AFD∽△EFC,∴=,由①得AD=AE,AD=BD,∴==,∴BD=CE,∴AD=×CE=3CE,∴=3,∴=3,∴的值是3.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AE、AF分别交BD于点M、N,连接EN、EF.(1)求证:△ABN∽△MBE;(2)求证:BM2+ND2=MN2;(3)①求△CEF的周长;②若点G、F分别是EF、CD的中点,连接NG,则NG的长为.(1)证明: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D=∠ABC=90°,∴∠ABD=∠ADB=45°,∴∠ABN=∠MBE=45°,∠BME=∠ABD+∠BAM=45°+∠BAM,∵∠EAF=45°,∴∠BAN=∠EAF+∠BAM=45°+∠BAM,∴∠BAN=∠BME,∴△ABN∽△MBE.(2)证明:如图1,将△ADN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连接MH,∴∠BAH=∠DAN,AH=AN,HB=ND,∵∠MAN=∠EAF=45°,∴∠MAH=∠BAH+∠BAM=∠DAN+∠BAM=45°,∴∠MAH=∠MAN,∵AM=AM,∴△MAH≌△MAN(SAS),∴MH=MN,∵∠ABH=∠ADN=45°,∴∠MBH=∠ABD+∠ABH=90°,∴BM2+HB2=MH2,∴BM2+ND2=MN2.(3)解:①如图2,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K,∴AK=AF,∠BAK=∠DAF,BK=DF,∠ABK=∠ADF=90°,∴∠ABK+∠ABE=180°,∴点K、点B、点E在同一条直线上,∵∠EAK=∠BAE+∠BAK=∠BAE+∠DAF=45°,∴∠EAK=∠EAFM,∵AE=AE,∴△EAK≌△EAF(SAS),∴EK=EF,∴BE+DF=BE+BK=EK=EF,∵CB=CD=AB=4,∴CE+EF+CF=CE+BE+DF+CF=CB+CD=4+4=8,∴△CEF的周长是8.②如图2,∵F是CD的中点,∴CF=DF=CD=2,∵∠C=90°,∴CF2+EF2=CE2,∵EF=BE+DF=BE+2,CE=CB﹣BE=4﹣BE,∴22+(4﹣BE)2=(BE+2)2,解得BE=,∴EF=+2=,∵∠MBE=∠MAN=45°,∠BME=∠AMN,∴△BME∽△AMN,∴=,∴=,∴∠AMB=∠NME,∴△AMB∽△NME,∴∠NEM=∠ABM=45°,∴∠ENF=∠MAN+∠NEM=90°,∵G是EF的中点,∴NG=EF=×=,故答案为:.14.问题背景如图(1),已知△ABC∽△ADE,求证:△ABD∽△ACE;尝试应用如图(2),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C=∠ADE=30°,AC与DE相交于点F,点D在BC边上,=,求的值;拓展创新如图(3),D是△ABC内一点,∠BAD=∠CBD=30°,∠BDC=90°,AB =4,AC=2,直接写出AD的长.问题背景证明:∵△ABC∽△ADE,∴,∠BAC=∠DAE,∴∠BAD=∠CAE,,∴△ABD∽△ACE;尝试应用解:如图1,连接EC,∵∠BAC=∠DAE=90°,∠ABC=∠ADE=30°,∴△ABC∽△ADE,由(1)知△ABD∽△ACE,∴,∠ACE=∠ABD=∠ADE,在Rt△ADE中,∠ADE=30°,∴,∴=3.∵∠ADF=∠ECF,∠AFD=∠EFC,∴△ADF∽△ECF,∴=3.拓展创新解:如图2,过点A作AB的垂线,过点D作AD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M,连接BM,∵∠BAD=30°,∴∠DAM=60°,∴∠AMD=30°,∴∠AMD=∠DBC,又∵∠ADM=∠BDC=90°,∴△BDC∽△MDA,∴,又∠BDC=∠MDA,∴∠BDC+∠CDM=∠ADM+∠CDM,即∠BDM=∠CDA,∴△BDM∽△CDA,∴,∵AC=2,∴BM=2=6,∴在Rt△ABM中,AM===2,∴AD=.15.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接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数量关系BG=DE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BG⊥DE;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CG=kb(a≠b,k>0),则线段BG、线段DE的数量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BG ⊥DE;(3)在第(2)题图5中,连接DG、BE,且a=4,b=3,k=,直接写出BE2+DG2的值为.解:(1)①猜想:BG ⊥DE ,BG =DE ;故答案为:BG =DE ,BG ⊥DE ;②结论成立.理由:如图2中,∵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CEFG 是正方形,∴BC =DC ,CG =CE ,∠BCD =∠ECG =90°,∴∠BCG =∠DCE ,∴△BCG ≌△DCE (SAS ),∴BG =DE ,∠CBG =∠CDE ,又∵∠CBG +∠BHC =90°,∴∠CDE +∠DHG =90°,∴BG ⊥DE .(2)∵AB =a ,BC =b ,CE =ka ,CG =kb ,∴==,又∵∠BCG =∠DCE ,∴△BCG ∽△DCE ,∴∠CBG =∠CDE ,==,又∵∠CBG +∠BHC =90°,∴∠CDE +∠DHG =90°,∴BG⊥DE.故答案为:=,BG⊥DE.(3)连接BE、DG.根据题意,得AB=4,BC=3,CE=2,CG=1.5,∵BG⊥DE,∠BCD=∠ECG=90°∴BE2+DG2=BO2+OE2+DO2+OG2=BC2+CD2+CE2+CG2=9+16+2.25+4=.。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一1、定义法: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特殊、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注: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AD=BD·DC,AB=BD·BC ,AC=CD·BC 。

22二相似三角形常见的图形三、1,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图形:BC(1)如图: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有“A型”与“X型”图)(2)B(3)(2) 如图:其中∠1=∠2,则△ADE∽△ABC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

(有“反A共A角型”、“反A共角共边型”、“蝶型”)A4DCDEADE1E(3)如图:称为“垂直型”(有“双垂直共角型”、“双垂直共角共边型(也称“射影定理型”)”DEB(D)B(4)如图:∠1=∠2,∠B=∠D,则△ADE∽△ABC,称为“旋转型”的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知识讲解1. 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a cb d =(或a:b=c: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在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或a :b=b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 比例的性质(1)基本性质①a :b=c :d ad=bc②a :b=b :c(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交换内项) (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4)合比性质:(5)等比性质:ba n f db m ec a n fd b n m fe d c b a =++++++++⇒≠++++==== )0( 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AB 0.618AB cb b a =⇔ac b =⇔2db c a =⇒=d c b a ac bd =ab c d =cd a b d c b a =⇒=dd c b b a d c b a ±=±⇒=215-≈如图,若AB PB PA ⋅=2,则点P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 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3.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4.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之比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6. 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7.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与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联系列表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只要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对应边相等”的条件改为“对应边成比例”就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用类比的方法,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并从中探究新知识掌握的方法.8.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1(AA):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④判定定理2(SAS):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⑤判定定理3(SSS):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②定理(HL):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①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 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1) 平行型:(2)交错型:(3)旋转型:(4)子母型:(5)其他:10. 双垂直条件下的计算与证明问题:“双垂直”指:“Rt △ABC 中,∠BCA=90°,CD ⊥AB 于D”(如图),结论有:(1)△ADC ∽△CDB ∽△ACB(2)由△ADC ∽△CDB 得CD2=AD·BD(3)由△ADC ∽△ACB 得AC2=AD·AB(4)由△CDB ∽△ACB 得BC2=BD·AB(5)由面积得AC·BC=AB·CD(6)勾股定理AB C D EA B C D A B C D E DAB C ED A BC第一部分:比例线段例题精讲【例1】 下列各组线段(单位:㎝)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A .1、2、3、4B .1、2、2、4C .3、5、9、13D .1、2、2、3【例2】 若b m m a 2,3==,则_____:=b a .【例3】 已知c b a ,,是△ABC 的三条边,对应高分别为,,a b c h h h ,且6:5:4::=c b a ,那么,,a b c h h h 等于( )A .4:5:6B .6:5:4C .15:12:10D .10:12:15【例4】 已知754z y x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91=+-y x y x B .167=++z z y x C .38=-+++z y x z y x D .x z y 3=+【例5】 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A .AD AE AB AC = B .CE EA CF FB =C .DE AD BC BD = D .EF CF AB CB =【例6】 已知:如图,F 是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EF ∥BC ,FG ∥AD .求证:AB AE +CDCG =1.课堂练习1. 若a , x , b , y 是比例线段,则比例式为_________;若a=1,x= -2, b=-2.5, 则y=_______.2. 若ab=cd ,则有a ∶d=_______;若m ∶x=n ∶y , 则x ∶y=_______.3. 已知△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对应边上的高分别为4,5,3ab c h h h ===.则a :b :c=____________. 4. 若0234x y z ==≠,则23______x y z+=. 5. 如图,△ABC 中,,且DE=12,BC=15,GH=4,求AH .6. 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2):7:1,24a c a b c b a b c -+-=-++= .① 求a 、b 、c 的值.②判断△ABC 的形状.第二部分:相似三角形判定类型一(平行法、‘AA’)例题精讲【例7】 如图,已知△ADE ∽△ABC ,且∠ADE=∠B ,则对应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 DE AH BC=对应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8】已知:如图,D、E是△ABC的边AC、AB上的点,且∠ADE=∠B.(1)求证:△ADE∽△ABC(2)求证:AD·AC=AE·AB【例9】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CE=CD,∠DAC=∠B.求证:△AEC∽△BDA【例10】已知:如图,ΔABC中,AD=DB,∠1=∠2.求证:ΔABC∽ΔEAD.【例11】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12DE CD.(1)求证:△ABF∽△EDF (2)求证:△EFD∽△EBC;(3)若DF=4,求BC的长课堂练习7. 图,若∠ACD=∠B,则△_______∽△______,对应边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ADC=________8. 如图,在△ABC中,∠ABC=2∠C,BD平分∠ABC,试说明:2.AB AD AC9.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1)求证:△ADF∽△DEC;(2)若AB=4,AD=33,AE=3,求AF的长.10. 已知,如图,D为△ABC内一点连结ED、AD,以BC为边在△ABC外作∠CBE=∠ABD,∠BCE=∠BAD,求证:△DBE∽△ABC.1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DC的中点,连接BE交对角线AC于F.(1)求证:△ABF∽△CEF;(2)若AC=9,求AF的长.第三部分:相似三角形判定类型二(‘SAS’、‘SSS’)例题精讲【例12】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例1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例14】已知:如图,ΔABC中,CE⊥AB,BF⊥AC.求证:ΔAEF∽ΔACB.课堂练习12. 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在格点上,请在图中画出一个与△ACB相似且相的三角形.13. 如图,O是△ABC内任一点,D、E、F分别是OA、OB、OC的中点,求证:△DEF∽△ABC.14.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AD于E,CF⊥AD于F.求证:DFDEAC AB.第四部分:相似三角形判定类型三(直角三角形) 例题精讲【例15】 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点,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 【例16】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上的高.求证:△ABC ∽△CBD ∽△ACD .课堂练习15. 如图,锐角△ABC的高BD,CE交于O点,则图中与△BOE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1 B.2 C.3 D.416. 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D⊥AB于D,根据下列各条件分别求出未知所有线段的长:(1)AC=3,BC=4;(2)AC=52,AD=2;(3)AD=5,DB=1445;(4)BD=4,AB=29.第五部分:相似三角形判定类型四(特殊三角形)例题精讲【例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②有一个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相似④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A.1 B.2 C.3 D.4【例18】已知△ABC中,AB=AC,∠A=36°,BD是角平分线,求证:△ABC∽△BCD.ADB C【例19】如图,△ABC和△DEF均为正三角形,D,E分别在AB,BC上,请找出一个与△DBE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课堂练习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A.1 B.2 C.3 D.418. 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DE=DF,∠EDF=∠A.(1)找出图中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2)求证:BD AB CE BC.19.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顶点为C,∠MCN=45°,试说明△BCM∽△ANC.第六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精讲【例20】2012黔南州)如图,夏季的一天,身高为1.6m的小玲想测量一下屋前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BA由B到A走去,当走到C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测得BC=3.2m,CA=0.8m,于是得出树的高度为()A.8m B.6.4m C.4.8m D.10m【例21】 如图,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 走向路灯BD ,当他走到点P 时,发现身后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 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20m 到达Q 点时,发现身前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 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1.5m ,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m ,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 )A .24mB .25mC .28mD .30m【例22】 如图,A ﹑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 ﹑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地上取一点C ,使它可以直接到达A ﹑B 两点,在A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CD=21CA ,在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CE=21CB ,测得DE 的长为5米,则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A .6米B .8米C .10米D .12米【例23】 如图,数学兴趣小组的小颖想测量教学楼前的一棵树的树高,下午课外活动时她测得一根长为1m 的竹竿的影长是0.8m ,但当她马上测量树高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壁上的影高为1.2m ,又测得地面的影长为2.6m ,请你帮她算一下,树高是( )A .3.25mB .4.25mC .4.45mD .4.75m【例24】 如图,有一所正方形的学校,北门(点A )和西门(点B )各开在北、西面围墙的正中间.在北门的正北方30米处(点C )有一颗大榕树.如果一个学生从西门出来,朝正西方走750米(点D ),恰好见到学校北面的大榕树,那么这所学校占地平方米.课堂练习20. 如图所示,一架投影机插入胶片后图象可投到屏幕上.已知胶片与屏幕平行,A点为光源,与胶片BC 的距离为0.1米,胶片的高BC为0.038米,若需要投影后的图象DE高1.9米,则投影机光源离屏幕大约为()A.6米B.5米C.4米D.3米21. 如图,王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处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 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A.4.5米B.6米C.7.2米D.8米22. 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长是()A .61cmB .31cmC .21cmD .1cm23. 一个油桶高0.8m ,桶内有油,一根长1m 的木棒从桶盖小口插入桶内,一端到达桶底,另一端恰好在小口处,抽出木棒量得浸油部分长0.8m ,则油桶内的油的高度是( )A .0.8mB .0.64mC .1mD .0.7m24. 汪老师要装修自己带阁楼的新居(下图为新居剖面图),在建造客厅到阁楼的楼梯AC 时,为避免上楼时墙角F 碰头,设计墙角F 到楼梯的竖直距离FG 为1.75m .他量得客厅高AB=2.8m ,楼梯洞口宽AF=2m .阁楼阳台宽EF=3m .请你帮助汪老师解决下列问题:(1)要使墙角F 到楼梯的竖直距离FG 为1.75m ,楼梯底端C 到墙角D 的距离CD 是多少米? (2)在(1)的条件下,为保证上楼时的舒适感,楼梯的每个台阶高小于20cm ,每个台阶宽要大于20cm ,问汪老师应该将楼梯建几个台阶?为什么?课堂练习诊断结果课后作业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列的是( ) A .1cm 、2cm 、20cm 、30cm B .1cm 、2cm 、3cm 、4cm C .4cm 、2cm 、1cm 、3cmD .5cm 、10cm 、10cm 、20cm2.已知:32+a =4b =65+c ,且2a-b+3c=21,a 、b 、c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图,△ADE ∽△ACB ,其中∠1=∠B ,则AB BC AD)()()(==.4. 如图,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已知△ABC 相似,且原三角形与所画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1.5. △ABC ∽△A 1B 1C 1,相似比为32,△A 1B 1C 1∽△A 2B 2C 2,相似比为45,则△ABC ∽△A 2B 2C 2,其相似比为____________.6. 分别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写出各组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式.图1 图2 图3(1)如图1,△ABC ∽△ADE ,其中DE ∥BC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AOB ∽△DOE ,其中DE ∥AB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3,△ABC ∽△ADE ,其中∠ADE=∠B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如图.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8.画符合要求的相似三角形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的顶点A、B、C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中画出一个△A1B1C1,使得△A1B1C1∽△ABC(相似比不为1),且点A1、B1、C1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1)(2)9.如图,已知⊿ABC中,AB=AC,AD⊥AB于点A,交BC边于点E,DC⊥BC于点C,与AD交于点D,(1)求证:⊿ACE ∽⊿ADC;(2)如果CE=1,CD=2,求AC的长.10.如图,△ABC中,∠BAC=90°,AD⊥BC于D,DE为AC的中线,延长线交AB的延长于F,求证:AB·AF=AC·DF.11.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BAD=90°,对角线BD⊥DC.(1)△ABD 和△DCB 相似吗?说明理由.(2)BD2和AD·BC相等吗?说明理由.12.如图,小李打网球时,球恰好打过网,且落在离网4m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A.0.6m B.1.2m C.1.3m D.1.4m13.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所示).现测得OA=20cm,OA′=50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是_________.14.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的材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_______mm.15.如图,△ABC是一张直角三角形彩色纸,AC=30cm,BC=40cm.问题1:将斜边上的高CD五等分,然后裁出4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则这4张纸条的面积和是________cm2.问题2:若将斜边上的高CD n等分,然后裁出(n-1)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则这(n-1)张纸条的面积和是____________cm2.16.如图,点D、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BC、AC边上的点,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1)试说明△ABD≌△BCE;(2)BD2=AD•DF吗?为什么?17.如图,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AE与CG相交于点M,CG与AD相交于点N.求证:(1)AE=CG;(2)AN•DN=CN•MN.课后作业诊断结果学习札记。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题组过关】
1.(2019·杭州萧山区模拟)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E,
AD∥BC, BE 3,CD=16,则DE的长为
AE 5
(D)
A.3
B.6
C. 48
D.10
5
2.(易错警示题)在图(1)、(2)所示的△ABC中,AB=4, 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裁剪办法已在图上 标注,对于各图中剪下的两个阴影三角形而言,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B )
∴∠4=∠3,而∠1=∠3,
∴∠4=∠1, ∵∠5=∠1,∴∠4=∠5, 即BE平分∠FBP,而BE⊥EP,∴EF=EP.
类型四 基本类型的相似三角形与圆形综合 【例4】(2019·武汉中考)已知AB是☉O的直径,AM和BN 是☉O的两条切线,DC与☉O相切于点E,分别交AM,BN于 D,C两点. (1)如图1,求证:AB2=4AD·BC.
BD CD
(2)∵BM∥CD,∴∠MBD=∠BDC, ∴∠ADB=∠MBD,且∠ABD=90°, ∴BM=MD,∠MAB=∠MBA, ∴BM=MD=AM=4, ∵BD2=AD·CD,且CD=6,AD=8,∴BD2=48,
∴BC2=BD2-CD2=12,
∴MC2=MB2+BC2=28,∴MC=2 7,
【思路点拨】(1)通过证明△ABD∽△BCD,可得 AD
BD
BD,可得结论.
CD
(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MBD=∠BDC,即可证AM=MD=
MB=4,由BD2=AD·CD和勾股定理可求MC的长,通过证明
△MNB∽△CND,可得 BM MN 2,即可求MN的长.
CD CN 3
【自主解答】(1)∵DB平分∠ADC, ∴∠ADB=∠CDB,且∠ABD=∠BCD=90°, ∴△ABD∽△BCD,∴ AD BD, ∴BD2=AD·CD.

相似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1、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三角形,它的两条边长相等,称为等腰三角形。

它的三个角也是等角,每个角度都是60度,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它也有着金字塔形状。

2、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三个边长都是相等的,因此得名等边三角形。

由于边长是相等的,因此三个角也是等角,每个角度都是60度。

此外,它也有着正三角形的特性。

3、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三角形,它的一个角是90度,成为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一般分为狭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其中,狭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都要大于第三条斜边,而钝角三角形则相反,其两个直角边都要小于第三条斜边。

4、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中,由一条射线形成的两个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值相等的三角形。

它的内角和外角相似,但是边长和面积都不同。

由此可以知道,如果两个三角形边长比值相同,则该两个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

5、等分直角三角形:等分直角三角形是指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由底边一个端点引分出来的两条斜边上的各个点,连接起来后形成的直角三角形。

由于它的特点,两个边长和底边的面积比例也是相同的,每个等分点也和其他两个等分点是相等的。

6、正交三角形:正交三角形是指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类,由其相似的三条边构成,两个斜边互相垂直相交,而三条边长分别是直角三角形中底边和邻边之和。

正交三角形属于相似三角形,具有和相似三角形一样的特性。

7、正三角形:正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度,每个角度都相同,其三条边长也相等,为了符合这种特性,它也有其称之为正三角形的原因。

它有着明显的金字塔形状,但是每个角度都是60度,因此可以说它的金字塔形状是平行的。

8、稜角三角形:稜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的其中一个角是60度,另外两个角都小于60度,一般不会大于60度,这种三角形因此也有着金字塔形状,但是由于角度上的不同,边长也不同。

其中,由三角形的垂足作为原点,内角和外角大小关系也要满足,且两个内角和一个外角和要等于180度。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2024-2025湘教版 数学九年级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2024-2025湘教版 数学九年级上册

2-1. [ 模拟·株洲荷塘区 ] 如图,在 ▱ABCD中, 点 E
在 AD 上,且 BE 平分∠ ABC,交AC 于点 O,若
AB=3,BC=4,则
AOOC=
3 ___4___.
课堂新授
知识点 2 角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相似.
2. 数学表达式: 如图3.4-4 所示, 在△ABC和△DEF中, ∵∠A=∠D,∠B=∠E,∴△ABC ∽△DEF.
课堂新授
知识点 3 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 特别提醒 运用该定理证明相似时,一定要注意边角的关 系,相等的角一定是成比例的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AS的方法.
课堂新授
2. 数学表达式:如图3.4-7 所示, 在△ABC和△DEF 中, ∵DABE=BEFC,且∠B=∠E, ∴△ABC∽△DEF.
3-1. 【二模·广州越秀区】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 E 为 BC边上的点(不与点 B,点C 重合), 连接 DE 并延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 △ CDE ∽△ AFD.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C∥AF,∠C=∠A. ∴∠CDE=∠F. ∴△CDE∽△AFD.
∴ AB=CD, AB∥CD,AD∥BC,∴△BEF ∽△CDF,
△BEF ∽ △AED. ∴△CDF ∽△AED.
∵ AB=CD,AB=3BE,∴ CD=3BE,AE=4BE. ∴△BEF ∽△CDF,相似比k1=CBDE=13; △BEF ∽△AED,相似比k2=BAEE=14; △CDF ∽△AED,相似比k3=CADE=34.

中考相似专题复习

中考相似专题复习

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一、“X ”型.二、“子母”,“A 型”,“斜A ”. 三、“K ”型 四、共享型一、圆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例1、如图,△ABC 内接于⊙O ,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AE 是⊙O 的直径,连接BE ,△ABE 与△ADC 相似吗?请证明你的结论.例2、如图, △ABC 内接于⊙O,∠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O,BC 于点D,E,连结BD.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变式:1.(滨州)如图,直线PM 切⊙O 于点M ,直线PO 交⊙O 于A ,B 点,弦AC ∥PM,连接OM 、BC.求证:(1)△ABC ∽△POM ;(2)2OA 2=OP?BC .2.(日照)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与E (1)D 是BC 的中点;(2)△BE C ∽△ADC ; (3)BC 2=2AB ·CE二、利用圆中相似三角形证明圆中的比例线段例3、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CD 为∠BCA 的外角的平分线,F 为 上一点,BC=AF ,延长DF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E .(1)求证:△ABD 为等腰三角形. (2)求证:AC?AF=DF?FE .变式:如图,BD 为⊙O 的直径,AB =AC ,AD 交B C 于点E ,AE =2,ED =4, (1)求证:△ABE ∽△ADB ; (2)求AB 的长;(3)延长DB 到F ,使得BF =BO ,连接FA ,试判断直线FA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三、利用圆中相似进行计算例4、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过点C 的直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AC=PC ,∠COB=2∠PCB. (1)求证:PC 是⊙O 的切线; (2)求证: AB =2BC ;(3)点M 是弧AB 的中点,CM 交AB 于点N ,若AB=4,求MN ·MC 的值.变式1:如图,已知R t △ABC ,∠ABC =90°,以直角边AB 为直径作O ,交斜边AC 于点D ,连结BD . (1)若AD =3,BD =4,求边BC 的长;(2)取BC 的中点E ,连结ED ,试证明ED 与⊙O 相切.变式2:如图,在锐角△ABC 中,AC 是最短边;以AC 中点O O ,交BC 于E ,过O 作OD ∥BC 交⊙O 于D ,连结AE 、AD 、DC . (1)求证:D 是AE 的中点;(2)求证:∠DAO =∠B +∠BAD ; (3)若21OCD CEF S S △△,且AC =4,求CF 的长.四、圆的有关线段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5、如图,点P 为△ABC 的内心,延长AP 交△ABC 的外接圆于D ,在AC 延长线上有一点E ,满足AD 2=BPAB ·AE ,求证:DE 是⊙O 的切线.变式1:(日照)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弦,CD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AD ⊥CD 于点D . 求证:(1)∠AOC =2∠ACD ;(2)AC 2=AB ·AD .34.(2009年中山)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MN 垂直,(1)证明:Rt Rt ABM MCN △∽△;(2)设BM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 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Rt ABM AMN △∽△,求x 的值.15.(2012?自贡)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cm ,M 、N 分别是BC 、CD 上两个动点,且始终保持AM ⊥MN ,当BM= _________ cm 时,四边形ABC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_________ cm 2. 4.如图,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BF ⊥AE 于F ,试说明:△ABF ∽△EAD . 12.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的点,且BP=3PC ,M 是CD 的中点,试说明:△ADM ∽△MCP .17.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中,M 是AD 的中点,能否在边AB 上找一点N (不含A 、B ),使得△CDM 与△MAN 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9.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7,AD=2,BC=3,试在腰AB 上确定点P 的位置,使得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18.(2009泰安)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C 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ED 的延长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三角形的相似

三角形的相似

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形状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当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例相等时,我们称这两个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判定方法以及一些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常见应用。

一、三角形的相似性质相似三角形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AAA相似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AA相似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SAS相似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它们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SSS相似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的方法根据以上相似性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1. 角-角-角(AAA)判定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角-边-角(AA)判定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分别相等,且其夹角处的边也成比例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边-角-边(SAS)判定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它们的夹角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边-边-边(SSS)判定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几何问题中,下面介绍三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测量高度:当无法直接测量高度时,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已知长度和角度,并找到对应的相似三角形,从而计算出高度。

2. 影子问题:在阴影问题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解未知物体的尺寸。

通过测量物体和其阴影的长度,以及测量太阳光和物体的夹角,可以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从而计算出未知物体的尺寸。

3. 图像放大缩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控制不同比例的相似变换对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

这在摄影、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1.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1AX型

1.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1AX型

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一)模型1X字型及其变形(AB//CD即∠A=∠D)(∠A=∠C或∠B=∠D)有一组隐含的等角(对顶角),此时需要从已知条件中、图中隐含条件或通过证明得另一组对角相等,另外,若题中未明确相似三角形对应顶点,则需要分2类讨论.如第2个图中可找条件∠A=∠C或∠A=∠D.1、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B、AC边上的点,DE∥BC,BE与CD相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D:AB=AE:ACB.DF:FC=AE:ECC.AD:DB=DE:BCD.DF:BF=EF:FC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CE平分∠BCD交AB于点E,交BD于点F,且∠ABC=60°,AB=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CD=30°;②S▱ABCD =AC.BC;③OE:AC=√3:6;④S△OCF=2S△OEF成立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在▱ABCD中,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且AE=AD,连接CE交BD于点F,则的值是__________4、(2014南宁23题8分)如图,AB//FC,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分别延长FD和CB交于点G.(1)求证:△ADE≌△CFE;(2)若GB=2,BC=4,BD=1,求AB的长5、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过点B作BF⊥DE,垂足为F,BF交DC边于点G.(1)求证:GD·AB=DF·BG;(2)连接CF,求证:∠C FB=45°模型2 A 字型及其变形:A 字型、反A 字型(斜A 字型)(平行∠ADC=∠B ) (不平行∠ADC=∠C )1、已知:如图,△ABC 中,∠DEB=∠ABC ,点E 在中线AD 上, .求证:(1)BD 2=DE ·DA (2)∠DCE=∠DAC2、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且BD=2AD,CE=2AE.求证:(1)△ADE ∽△ABC;(2)DF ·BF=EF ·CF3、如图,已知△ABC 中,CE ⊥AB 于E ,BF ⊥AC 于F ,求证:△AEF ∽△ACB.4、如图,AD 与BC 相交于E ,点F 在BD 上,且AB ∥EF ∥CD,求证:1AB +1CD =1EF .A BC D E C B D E 隐含条件:公共角相等综合练习(一)1、如图1,△ABC 与△ADE 相似,且∠ADE=∠B ,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D )2、如图2,在△ABC 中,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C=2DE;②△ADE ∽ABC ③ .其中正确的有( A )A.3个B.2个C.1个D.0个3、如图3,在▱ABCD 中,若BE:EC=4:5,则BF:FD=( C )A .4:5 B. 4:10 C. 4:9 D . 5:94、如图4,在▱ABCD 中,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上一点,BE 交AC 于点F,交DC 于点G,则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 △ABE ∽△DGE B . △CGB ∽△DGE C. △BCF ∽△EAF D. △ACD ∽△GCF5.(贵阳中考)如图5,在方格纸中,△ABC 和△EPD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 ∽△EPD,则点P 所在的格点为( C )A.P 1B.P 2C.P 3D. P 4图1 图2 图3 图4 图56、(2018江西)如图,在△ABC 中,AB=8,BC=4,CA=6,CD//AB,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E,求AE 的长.7、如图,AB ∥GH ∥CD,点H 在BC 上,AC 与BD 交于点G,AB=2,CD=3.求GH 的长8、已知:如图,D 是AC 上一点,BE//AC, AE 分别交BD,BC 于点F,G,∠1=∠2,探 索线段BF,FG,EF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AB CD E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ED=∠B,射线AG分别交线段DE,BC于点F,G,且.(1)求证:△ADF△ACG (2)若 ,求的值.10、如图,△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点P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AQ的长.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8cm,BC=16cm,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后△PBQ与△ABC相似?试说明理由12、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以2cm/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D以1cm/秒的速度移动,若P、Q同时出发,用t表示移动时间(0≤t≤6),求当t何值时,△APQ与ABC相似?。

2024版相似三角形PPT课件PPT课件学习教案

2024版相似三角形PPT课件PPT课件学习教案

定义及判定方法
01
02
03
04
定义
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AA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角 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
似。
SAS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边成 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
SSS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 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02
例题2:在△ABC中,D、E分别是AB、 AC上的点,且DE∥BC,如果AD=2cm, DB=4cm,那么DE的长是多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利 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解DE的长度。 由于DE∥BC,根据平行线性质我们可 以得出△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我们可以得出 DE/BC=AD/AB。已知AD=2cm和 DB=4cm,因此AB=AD+DB=6cm。 将已知数值代入比例式中求解即可得出 DE的长度。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一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a,求其斜 边长。
01
解题步骤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其次, 将a的值代入方程中求解;最后,对 求解结果进行开方运算得到斜边长。
03
解题思路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或者底 乘高的一半来求解。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
底乘高的一半的方法来求解。
05
已知三角形ABC中,D、 E分别是AB、AC上的点, 且DE平行于BC,AD=2, DB=4,求DE/BC的值。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 理,我们知道三角形ADE 与三角形ABC相似,然后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 解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
模型1X字型及其变形
(1)对顶角的对边平行; (2)对顶角的对边不平行,且∠OAB=∠OCD
例1(2016哈尔滨)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B、AC边上的点,DE∥BC,BE与CD相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D:AB=AE:AC
B.DF:FC=AE:EC
C.AD:DB=DE:BC
D.DF:BF=EF:FC
1、(2016贵港)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CE平分∠BCD交AB 于点E,交BD于点F,且∠ABC=60∘,AB=2BC,连接OE.下列结论:
①∠ACD=30∘;②S▱ABCD=AC⋅BC;③OE:AC=√3:6;④S△OCF=2S△OEF
成立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模型2A字型及其变形
例2、如图,已知△ABC中,CE⊥AB于E,BF⊥AC于F,求证:△AEF∽△ACB.
2.如图,AD与BC相交于E,点F在BD上,且AB∥EF∥CD,求证:1
AB+1
CD
=1
EF.
模型3子母型
例2、如图,在Rt△ABC中,CD⊥AB,D为垂足。

(1)若AD=3,AC=35,则斜边AB的长为;
(2)若AD:DB=2:3,则AC:CB=
3、(2016云南)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AB=4,AD=2,∠DAC=∠B.如果△ABD的面积为15,那么DC= 。

模型4一线三等角型
例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AD的中点,点F在边CD上,且CF =3FD,∠BEF=90°.
(1)求证:△ABE∽△DEF;
(2)若AB=4,延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BG的长.
4、(2017潮阳)如图,在边长为9的等边△ABC中,BD=3,∠ADE=60∘,则CE 的长为___.
模型5旋转型
例5、(2015秋•滦县期末)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E的是()
A.∠C=∠E B.∠B=∠ADE C.D.
5、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ACD∽△BFD;
(2)当ADBD=1,AC=3时,求BF的长。

模型6垂直型
例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 B,点P 的坐标为(0,4).若点M在直线AB上,则PM长的最小值为___.
6、(1)问题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DPC=∠A=∠B=90∘时,求证:AD⋅BC=AP⋅BP.
(2)探究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DPC=∠A=∠B=α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