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
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扶贫救灾救济
【发文字号】北政办[2011]237号
【发布部门】北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10.12
【实施日期】2011.10.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北政办〔2011〕2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开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北海,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精神,结合《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内容和要求,特制定《北海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成就
2005年以来,北海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围绕这一重点,大力开展了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使贫困村的面貌大有改善,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贫困村村屯道路通路率由2005年的49%提高到87%,村委通路率由48%提高到100%,解决了8.95万人行路难、交通难问题;解决了3.3万人饮水困难和6.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兴建沼气池使2998户、1.29万人受益,解决了建池户生态能源问题和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保护了森林资源;解决了5600亩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受益人口1.44万人。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使11160户、45467人的贫困农民受益,覆盖面达到了56.2%。有68%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外出务工就业技能,一批新的种养技术和品种得到了推广应用。29个贫困村村委会都有办公和活动用房,有3个村的党支部(总支)受到了市级以上的党委或组织部门的表彰,取得了十多项的各类先进荣誉。全市29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996元,提高到了2010年底的2125元,年均增幅达22.67%,增幅均高于所在县(区)平均水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四套班子领导和市直机关挂村联系,使每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都有领导挂点、有单位帮扶、有指导员驻村;市、县(区)、乡(镇)还层层签订整村推进工作责任状,认真落实责任制。二是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扶贫投入。除中央、自治区安排的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90%以上用于整
村推进贫困村,重点产业项目资金100%用于贫困村外,积极整合有关部门资金4513.59万元投入到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与2005年相比年投入增幅为32.29%。三是把劳务输出和产业项目作为增收的主要抓手。贫困村农民劳务输出总收入3855万元,占贫困农户家庭收入的30%以上;大力发展了以百香果、菠萝、肥鹅、养猪、大棚种植等为主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贫困村农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四是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制度及报帐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跟踪、检查、监督和指导;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公告、公示制度,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使用公开透明。五是加强扶贫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背景也发生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市大面积的绝对贫困现象已基本消除,贫困状况已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扶贫工作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向解决温饱与脱贫致富并重。这一转变,对扶贫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但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
1.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贫困现状仍然突出。2009年全国扶贫标准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后,我市的贫困人口大幅度上升,由2008年的7.1万多人上升到2010年的9.7万多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6%。大部分零星分布在市辖一县三区的丘陵山区、革命老区、海岛地区等二十多个乡镇,地处边远、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季节性严重缺水、灾害频发,普遍存在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增收渠道少、人口综合素质低、返贫率高等现象。这种贫困面广、插花分布、致贫原因复杂、抵御灾害能力较弱、极易返贫的特点,使得人、财、物难以集中高效使用,扶贫投入成本加
大。
2.扶贫专项支持相对有限,社会扶持力量相对较弱。由于北海市不是国家和自治区扶贫的重点区域,所以国家专项扶贫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达到整村推进资金的需求,导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补助低、建设标准低、档次低;同时,稳定增收的产业没有形成,贫困程度依然严重。长期以来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呈松散型管理模式,整合资金难度大,帮扶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贫困地区的投入相对较少,帮扶机制没有建立,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依然较弱。
3.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贫困人口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扶贫统计监测,2010年贫困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仅为2125元,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426元,两者之间差异比为1:2.55;而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6798元比为1:7.9,并且绝对差距已超万元。同时还存在着少数富裕的大户掩盖了多数贫困人口的低收入,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贫困农民收入的低增长,城镇繁荣掩盖了贫困农村的落后的普遍现象,使得城市反哺农村的任务愈加艰巨。 4.革命老区村仍很落后,专项扶持资金没有落实。我市共有革命老区村100个,其中只有18个是贫困村。属贫困村的革命老区村多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扶贫专项资金的扶持,面貌有所改变,而非贫困村的革命老区村大多数处在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的丘陵山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单一,传统的种养业仍占主导,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相当部分的革命老区村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由于目前国家没有专项资金给予扶持,致使对革命老区村的扶持成为盲点。
(二)面临的机遇。
随着国家和北部湾区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贫困人口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