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第四章_炎症
• 胸腔
积液
胸腔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
腹腔积脓
不完全痊愈:
损伤的范围较大机体抵抗力较弱组织再 生能力有限或坏死组织和渗出物不能完 全溶解吸收,则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 使局部形成瘢痕或纤维粘连。
二.迁延不愈
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及时或不 彻底,之炎因子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或反 复作用等因素,某些急性炎症可迁延不 愈,转为慢性炎症,病情时轻时重。如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等。
(1)感染性肉芽肿 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
(2)异物性肉芽肿 此种肉芽肿是由进入组织内的外科缝线、 石棉、粉尘、滑石粉等异物引起的。
第五节
一、痊愈
炎症的结局
二、迁延不愈
三、蔓延扩散
一.痊愈
完全痊愈:机体通过自身的防御和适当 的治疗,炎症病因被消除,炎症灶内的 坏死组织及渗出物被溶解吸收或排出体 外,病灶周围同种细胞再生修复,病变 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三. 增生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理化因子的刺 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数目增多,称 为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有利:1.防御反应 2. 产生炎症介质和分泌多种抗体 3.限制炎症的蔓延
有害:过度的增生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 害,影响其功能。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 和全身反应
一.局部表现 炎症局部的表现以体表的急性 炎症最为明显。
第四章 炎症
炎炎症症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 因子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 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渗出 增生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简答题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简答题
基本病理变化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炎症中,血管扩张是由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的,如组织胺、前列腺素等。
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得炎症介质、白细胞、液体等可以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导致局部肿胀和红肿。
2. 细胞浸润:炎症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白细胞可以更容易地进入炎症部位。
主要的浸润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这些细胞释放出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增强炎症反应。
3. 组织修复和纤维化:在急性炎症过程中,机体会尽力限制炎症扩散,并开始进行脓肿形成和修复。
当炎症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损害组织时,机体进一步启动纤维化过程,形成瘢痕组织。
这些改变是为了修复和恢复组织结构的功能。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七章
4、白细胞吞噬活动 ➢白细胞游走到炎区后,可吞噬炎区内异物,并借助于胞浆 内溶酶体酶,将其分解、消化,称白细胞吞噬活动。 ➢吞噬过程 吞噬细胞与异物接触后,其胞膜和胞浆发生变 形,向异物伸出伪足,并包围异物,将异物纳入胞浆内,而 形成吞噬体,吞噬体与胞浆内溶酶体颗粒融合成吞噬溶酶体。 异物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溶酶体酶消化、溶解、灭活和清除。
第七章
(三)白细胞游出 1、游出过程 炎症过程中,随着血浆液体的渗出,白细胞 逐渐由原来的轴流转入边流,向血管壁靠近,并粘附在血 管壁上,这个过程称白细胞附壁。附壁后其胞浆形成伪足, 伸入血管内皮之间,然后整个细胞以变形虫样运动穿过血 管壁,游走到炎区内,称白细胞游出。游出的白细胞在炎 灶内聚集,称白细胞浸润。
第七章
三、增生性变化(增生)
➢炎症的增生性变化是指炎区组织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可贯 穿于整个炎症过程,但在急性炎症早期不太明显,而在慢性 炎症或急性炎症晚期特别突出,增生细胞的种类较多。
第七章
➢炎症早期 主要以血管外膜细胞、巨噬细胞增生为主,与来 自血液的白细胞一起参入吞噬活动。
第七章
➢炎症晚期 主要以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为主。二者共 同形成肉芽组织,逐渐由炎区四周向中心生长,借以修复炎 区缺损。
第七章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变质、渗出、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二、填空题
1、发炎组织内往往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常见的
有
、
、、
第七章
3、炎性细胞种类与作用 ➢炎症时除血液中白细胞游出外,原组织中巨噬细胞也发生 增生和活化,共同参入炎区内异物的吞噬活动,炎区内这 两类吞噬细胞统称为炎性细胞。炎性细胞的种类较多,主 要有以下几种:
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包 细胞反应 为 白细胞渗出和吞
括
分 噬作用
教材上分为:血管反应和细 胞反应。
1、血流动力学改变 即血管反应、炎性充血。 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
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即血流量和血管口径 改变。
1)细动脉短暂收缩,持续几秒钟。 (由于神经源性和一些化学介质的机制)。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先累及细 动脉,随后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局部血 流加快,造成局部发红发热。(机制是因 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即轴突反射和化学 介质的作用)。
胞连接处伸出伪足,整个白细胞以阿米 巴运动的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中逸出。
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淋巴细胞都是 以此种方式游出血管。
穿过内皮细胞的白细胞可分泌胶原
酶,降解血管基底膜而进入炎区内(一 个白细胞常需要2~12min才能完全通 过血管壁)。
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的种 类不同。急性炎症的早期6~24h嗜中性 粒细胞首先游出,48h后所见则以单核细 胞在组织内浸润为主,因为嗜中性粒细 胞寿命短,24~48h后崩解消亡,而单 核细胞在组织中寿命长;嗜中性粒细胞 停止游出后,单核细胞可继续游出;炎 症不同阶段所激活的粘附因子和趋化因 子不同,而且嗜中性粒细胞能释放单核 细胞趋化因子,所以引起单核细胞游出。
②渗透压改变
炎区内〔H+〕增高 盐类解离加强
组织崩解 细胞内K+释放
由 分解代谢绝亢进 高分子量的糖、
于
蛋白质等分解为许多低分子微粒
炎区内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浆蛋白
渗出 炎区内离子增多
(H+、K+、PO4-3),分子浓度升高
渗透压升高 吸水性增强 炎性水肿
炎区内渗透压变化和H+浓度相似, 愈接近炎区中心,渗透压越高。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① 附壁 及滚动: 血流变慢停滞,白细胞靠边图6-3
② 粘着 (adhesion): 电荷、二价离子、见图9-1 图9-2
③ 游出 :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周围组 织的过程称为游出。见图10-1 图10-2 图11 ④ 趋化性
白细胞 朝向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 定向移动。 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 因子
知识要点
1、重要概念:炎症、渗出、假膜、 脓肿、蜂窝织炎、炎性细胞浸润、 窦道、瘘管、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渗出液和 漏出液的区别 3、几种主要类型的炎症的特点 4、炎症的临床表现及结局,炎症介 质的种类及功能
概述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炎症结局
第一节 概述
一、概论
定义: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 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 应。血管反应为中心(如图1) 防御 为主
补体…
⑵ 浆液卡
渗出浆液从粘膜表面排出(往下流)
⑶ 炎性积液
渗出物积聚于体腔(浆膜腔)
⑷ 纤维蛋白渗出
形成假膜 限制扩散
或积于肺泡腔 利于吞噬
附:
渗出液
漏出液
透明度
浑浊
比重 蛋白量 细胞数
1.018以上 2.5g%以上 >500个/mm
凝固性
能自凝
Rivata Test (十)
澄清 1.018以下 2.5g%以下 <500个/mm 不自凝
障碍(如图5)
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 实质器渗出 渗出的机制 1. 血液动力学改变 ⒉ 血管通透性升高 3. 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血液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见图6-1 血流减慢,血流停滞见图6-2
病理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什么方面的科学?A. 病因B. 发病机制C. 病理变化D. 临床表现答案:C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哪些?A. 局部充血和水肿B. 局部白细胞浸润C. 局部组织细胞坏死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细胞是炎症反应中的主要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神经细胞D. 肌细胞答案:B4.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细胞大小和形态B. 细胞核的变化C. 细胞排列和组织结构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肿瘤的大小B. 肿瘤的生长速度C. 肿瘤的侵袭性D. 肿瘤是否转移答案:D6. 以下哪种类型的肿瘤是恶性肿瘤?A. 腺瘤B. 纤维瘤C. 脂肪瘤D. 肉瘤答案:D7.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A. 动脉壁的炎症B. 动脉壁的纤维化C. 动脉壁的钙化D. 动脉壁脂质沉积和纤维化答案:D8.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流行性感冒D. 肺结核答案:D9. 肝硬化时肝脏的病理变化特点是什么?A. 肝细胞大量坏死B. 肝脏体积缩小,表面结节形成C. 肝脏肿大,质地变硬D. 肝脏出现多个囊肿答案:B10.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类风湿性关节炎C.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 糖尿病答案:A11. 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A. 红细胞生成减少B. 红细胞破坏过多C. 红细胞丢失过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2. 以下哪种类型的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A. 病毒性肺炎B. 支原体肺炎C. 军团菌肺炎D. 大叶性肺炎答案:D13. 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哪些?A. 血管内皮损伤B. 血流缓慢或停滞C. 血液凝固性增加D. 所有上述选项14. 以下哪种类型的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A. 风湿性心脏病B. 高血压性心脏病C.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D. 心肌病答案:C15.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发病部位不同B. 溃疡的大小不同C. 溃疡的深度不同D. 溃疡的并发症不同答案:A16. 以下哪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糖尿病肾病D.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答案:A17. 以下哪种类型的肿瘤是良性肿瘤?A. 胶质瘤B. 星形细胞瘤C. 胶质母细胞瘤D. 脑膜瘤答案:D18. 以下哪种类型的细胞死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B. 凋亡C. 自噬D. 凝固性坏死答案:B19. 以下哪种类型的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A. 急性肝炎B. 慢性肝炎C. 重型肝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0. 以下哪种类型的肿瘤是恶性肿瘤?A. 脂肪瘤B. 纤维瘤C. 神经鞘瘤D. 神经母细胞瘤答案:D。
常见基本病理变化
区别:肥大是体积增大,增生是数 量增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生:细胞、组织和器官数量增多, 功能基本不变
联系:肥大和增生都是病理变化的 表现,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影响方 式不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淋巴回流受阻
坏死
坏死的分类
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
坏死的原因
缺血缺氧:组 织长时间缺血 缺氧,导致细
胞死亡
感染: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导致组织
坏死
化学损伤:强 酸、强碱等化 学物质对组织
造成损伤
气体栓塞:静脉损伤时,外界气体可经缺损处进入血流,随后被带到右心室并泵入肺 动脉主干,阻塞血管
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或猝死的分娩并发症
栓塞的后果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 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 观点。
充血
生理性充血
原因:生理性充血是指由于生理刺激引起的器官或组织充血
表现:生理性充血通常表现为器官或组织轻度肿胀、颜色略红
意义:生理性充血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对于维持器官或组织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注意事项:在生理性充血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器官或组织的损伤
炎症性充血
定义:炎症性充血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充盈扩张 原因:炎症介质的作用,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 表现: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 意义: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促进炎症的恢复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红、肿、热、痛。
炎症会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周围组织液渗出,引起局部软组织肿胀;局部血流量增加,组织温度升高;局部组织水肿压迫会出现疼痛感觉。
首先明确炎症的概念,炎症是有血管供应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有害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它的基本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渗出、变质和局部增生。
它的这些病理变化可以使有害刺激局限化,可以有效避免有害的刺激对机体产生进一步伤害。
炎症可分为好多种,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还能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感染等等,如病毒性流感、克雷伯杆菌感染、军团菌感染等。
非感染性炎症可由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引起的炎症如类风湿性的关节炎、血管炎等。
按人体的部位来分的话,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炎症,如心肌炎、心内膜炎、结膜炎、腹膜炎、牙龈炎等等。
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可有细菌
与炎症有关
颜色浅白或淡黄 与炎症无关 碱性反应 比重1.015 蛋白质含量3%
在活体内外都 凝固
不凝固
3、白细胞游出和吞噬作用(细胞反应)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作用是将白细胞送到损 伤部位,白细胞的游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吞噬和降解细菌、免 疫复合物、坏死组织碎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 防御环节。 1)白细胞游出:指血管内白细胞穿过微 血管壁,向炎区内移行,为白细胞游出或白细胞 渗出(leukocytic exudation)。 游出的白细胞在炎区内集聚的现象为白细胞 浸润(Infiltration of leukocytes)。但白细胞过 多游出,也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化学介质、 毒性氧自由基等,加重局部损伤、延长炎症过程。
三、增生 1、概念 增生(proliferation):炎症时炎区内细 胞受致炎因子刺激物的长期作用,或炎区内细 胞代谢产物及分解产物的刺激,发生分裂、增 殖,直至最后修复炎灶的过程。 是指炎区周围结缔组织的组织细胞、成纤 维细胞分裂、增殖,以修复炎症造成的损伤。 增生是与变质、渗出基本上同时进行的, 早期炎症或急性炎症时,增生较弱,被变质和 渗出现象掩盖。当机体抵抗力较强,病情好转, 或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时,增生明显,尤其 是炎症处于修复阶段,增生则是主要变化。
C、组织损伤作用 白细胞在化学趋化、激活和吞噬过程中不 仅可向吞噬溶酶体内释放产物,同时还可将产 物释放的到细胞外间质中,包括溶酶体酶、活 性氧自由基、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它们 可引起内皮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加重最初致炎 因子的作用,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都能造成 组织一定范围的溶解和破坏,所以控制白细胞 一定程度的渗出才是更有益的。 D、炎性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参看教材P85~87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1、血管反应:当发生炎症时,会通过局部血管扩张和渗透力的增加,使得组织内出现血液流失,导致周围组织水肿。
2、细胞学变化:当发生炎症时,会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流入炎症组织,以清除炎性间质物,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如血小板激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促使炎症组织中淋巴细胞流入,并聚集形成淋巴斑。
3、组织变化:当发生炎症时,由于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导致炎性细胞侵入组织,使得组织出现粘液性分泌物,同时也会出现凝血,进而形成肉芽组织,从而修复破坏的组织。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及全身反应
rolling (NLM)
rolling, adhesion (NMT)
adhesion, trans (all leukocytes)
adhesion (EML)
rolling (LM) lymphocytes homing to HEV
transmigration
•重新分布
黏附的调节
病程短 以渗出为主要特征
2 慢性炎症(chronic~~):
病程长 以增生为主要特征
第二节 急性炎症
一 血管改变:
(一)血管口径和血流的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动脉性充血、血流加速 静脉性充血、血流速度减慢 白细胞边集游出、红细胞漏出
正常血流
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血管进一步扩张,血流 开始变慢,血浆渗出
acute bronchopneumonia
白细胞渗出:
主动过程,阿米巴样运动方式 渗出的细胞类型取决于致炎因子的类型和性质 在不同的阶段细胞也不同
•趋化作用(chemotaxis)
定义: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作定向
移动称为趋化作用。 这些化学刺激物就叫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 内源性趋化因子和外源性趋化因子两类。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 变质 (alteration):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 渗出 (exudation):
--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经血管壁进入到 血管外组织的过程。
◆ 增生 (proliferation):
--间质细胞、实质细胞在炎症时会增生
炎症的基本临床类型
1 急性炎症(acute ~~ ):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就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常见吞噬细胞的种类
嗜酸性细胞 中性白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嗜碱性细胞
多核异物巨细胞
常见的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
巨噬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形态:分叶状核,胞浆内含有粗大嗜碱
性异染颗粒
功能:颗粒中含有组胺、
肝素、5-HT,可 能引起变态反应
肥大细胞 (甲苯胺蓝)
淋巴细胞、浆细胞
特点:中性粒细胞主要向浆膜或粘膜表面 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 (化脓性尿道炎、化脓性支气管炎)。
气管粘膜表面化脓 (脓性卡他)
积脓:病变发生在浆膜、胆囊、输卵管的
粘膜时,脓液在浆膜、胆囊、输卵管内蓄 积,称为积脓。
胸腔积脓(大体)
(四)出血性炎――炎症时血管的损害特别严重,
血管壁通透性显著增加,大量红细胞渗出, 称为出血性炎。 特点:渗出物内有大量红细胞。
肝细胞水肿(HE)
二、渗出(exudation)
●渗出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 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粘膜表面或体 表的过程。
●渗出的成分称为渗出液(炎性水肿和炎性积液)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机体抵抗致炎 因子的主要防御手段。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液体渗出() (三)白细胞渗出() (四)炎症介质()
举例:白喉时心肌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
1、病变特点 浆液性炎发生在组织。 如右图(皮肤)
2、经过和结局: 多呈急性和亚急性, 病变轻,易消散。
浆液性炎(二度烧伤)
(二)纤维素性炎
特点: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好发于粘膜、浆膜、肺
。
病因:内、外毒素及细菌感染如升汞中毒、尿毒症及白喉杆菌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抗损伤的具体表现形式。
有局部变化和全身反应两个方面。
局部变化有:变质性变化:以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渗出性变化:以血液的各种成份渗出及白细胞游出为特点增生性变化:以局部实质或间质细胞增生为特征全身变化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等一、变质性变化是炎区在致炎因子作用下代谢改变和组织变性、坏死的变化。
㈠物质代谢改变:炎症过程中,炎区物质分解代谢加强,氧化过程加快,耗氧量比正常高2—3倍,氧化不全的酸性产物(乳酸、酮体、蛋白胨、氨基酸、脂肪酸等)蓄积,引起局部酸中毒。
但在炎症的初期,可由组织中的碱贮物质中和而代偿。
㈡理化性质改变:由于酸性产物积聚,炎灶局部酸性增加,其局部酸中毒与炎症性质有关。
急性化脓性炎症,酸中毒较重,慢性炎症,酸中毒较轻。
另外,由于炎区盐类的离解(酸性作用)和分解代谢加强,局部组织中离子浓度(K+)和分子浓度增大,使炎区渗透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炎症局部变化示意图㈢细胞形态变化:由于代谢变化、理化性质变化,局部组织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颗粒变性、脂肪变性、坏死、间质断裂、肿胀等。
一般在炎区中心较为明显,边缘较轻微。
由于它主要损害实质细胞,故实质器官发生炎症时,变质性变化最为明显。
二、渗出性变化即炎症局部血液循环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循环反应(充血、瘀血)、血浆渗出、白细胞游出。
㈠微循环反应由于瘀血,炎区由鲜红色变为暗红,再变为蓝紫色(发绀),瘀血可导致代谢障碍的发展,此时炎区的各种变化往往加重。
㈡血浆渗出1、血液中的流体成分、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炎区组织的过程,称为渗出。
炎区中蓄积的这些细胞和液体成分称为渗出物。
渗出物的组成:病原刺激物、炎区损伤的组织细胞、白细胞、血浆成分(水、蛋白质、抗体、红细胞),可与非炎性渗出液区别(见水肿章节)。
2、引起血浆渗出的因素:图1正常血流⑴致病因素(细菌毒素、化学物质、高温等)直接作用和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激肽等)间接作用,损害血管壁的粘合质和基膜,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强。
炎症(病理学)
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且重要的病理过程,机体各器 官、组织在遭受内、外源性损伤因子刺激时皆可发生 炎症,常见者如感冒、胃肠炎、阑尾炎、肺炎、肝炎、 疔、痈,某些过敏性疾病和外伤感染等都属于炎症。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刺 激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 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上病灶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及 功能障碍,并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
炎症按照病理变化可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三类。 按照发病缓急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 常见的类型。此外,还有临床上相对较少见的超急性炎和亚急性 炎两种类型。
二、炎症的原因
任何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可成为 炎症的原因,称为致炎因子。常见的致炎因子 包括:
1.生物性因子
(2)渗透压升高:炎区内分解代谢亢进和坏死组织的崩解,使大 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大量的小分子物质;加之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渗出,使炎区的胶体渗透压显著升高。同时,局部氢离 子浓度升高,以及组织分解加强,从细胞释放出来的钾离子和磷 酸离子增多,使炎区的晶体渗透压也升高。渗透压升高以炎症灶 中心部分尤为突出,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性渗出提供了重要 条件。
此外,还与炎区组织内渗透压升高,以伤、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异常代谢产物堆积、 炎症介质产生以及变质组织释放的多种蛋白水 解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形态变化
实质细胞常出现细胞水肿、脂肪变、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 等,间质可表现为黏液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
2.代谢变化
(1)局部酸中毒:炎症局部组织分解代谢显著增强、耗氧量增加、 血液循环障碍、酶系统功能受损等,导致氧化不全的酸性代谢产 物(乳酸、脂肪酸)堆积,组织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本科实践考试试题题库
病理本科实践考试试题题库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病理过程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医学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病理学本科实践考试的试题题库,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主要区别是:A. 细胞凋亡是程序化的死亡过程B. 坏死是细胞死亡后引起的炎症反应C. 细胞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D. 所有上述选项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A. 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B. 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C. 组织细胞的增生和修复D. 所有上述选项3.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主要目的是:A. 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B. 预测肿瘤的转移能力C. 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1. 描述肿瘤的异型性和多型性,并举例说明。
2. 解释何为病理性钙化,并说明其在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
3. 阐述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患者,女性,45岁,因右上腹痛入院。
体检发现肝脏右叶有一硬质肿块,实验室检查显示AFP水平升高。
请根据病理学知识分析可能的诊断,并说明需要进一步进行哪些检查来确诊。
案例二:患者,男性,62岁,长期吸烟史,近期出现持续性干咳和体重下降。
胸部X光显示右肺上叶有不规则块影。
请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并讨论如何进行病理学诊断。
四、论述题1. 论述病理学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讨论病理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制定中的作用。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根据教学大纲和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希望这份题库能为准备病理学实践考试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2第二节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6、补体系统与炎症有关的主要是C3a、C5a和(C5b67。C3a、C5a亦称过敏毒素,能促使肥大细胞祁血小板释放组胺。C5a对吞噬细胞有强烈的趋化作用。C5b67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
7、凝皿系统炎症时,通过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的纤维蛋白多肽具有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作用,同时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
8、纤溶系统纤溶系统激活后形成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具有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和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二、渗出
【形态变化】炎症过程中的变质性改变,即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发生于间质。实质细胞的变质常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以及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等。间质的变质常表现为粘液样变性(间质出现类粘液积聚)、纤维素样变性和坏死崩解等。
【代谢变化】炎症组织形态变化是一系列代谢变化的结果。炎区代谢变化主要表现为(1)分解代谢增强: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均增强,耗氧量增加;但由于酶系统受损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氧化过程迅速降低,导致各种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如乳酸、脂肪酸、酮体、氨基酸等在局部堆积,使炎区氢离子浓度升高,出现局部酸中毒;(2)组织内渗透压升高:炎区内分解代谢亢进和坏死组织的崩解,蛋白质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使分子浓度升高;同时由于氢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盐类解离过程增强,钾离子、磷酸根离子及其他离子浓度增高。因此,炎区的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升高,炎区的酸中毒和渗透压升高,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性渗出等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导语:炎症其实分有各种类型,但是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炎症具有特征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它的这些病理变化,去认识自己的病情在治疗,以及在
炎症其实分有各种类型,但是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炎症具有特征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它的这些病理变化,去认识自己的病情在治疗,以及在治疗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这样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各种炎症的预防,才能够达到最科学有效的效果,从而有效的保证健康。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
一、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二、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1、血流动力学改变。
2、血管通透性增加。
(1)内皮细胞收缩。
(2)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3、渗出液的作用: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
4、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上面就是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介绍,相信通过这些介绍,大家对于这些常识应该科学认识吧,了解这种问题,才可以减少这种疾病带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