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形态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审美形态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美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态。掌握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审美表现形态。

教学重点:审美形态的两种形式,社会美的性质。意境、悲剧、崇高等审美范畴。

教学难点: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美的各种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时数: 9课时

教学内容:

美学上一般认为对美的形式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学科叫审美形态学。具体形态的分类:

存在形态: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

表现形态:中和、意境、悲剧、崇高、荒诞、丑

社会美:

即社会生活里体现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中的美,根源于实践。首先表现在革命实践主体的人物事件身上。壮举。百万雄师过大江。其次表现在一些劳动智慧结晶上。颐和园,长城等。

1、总是与社会生活中特定群体的功利要求密切相关,是这个群体正面肯定的形象和场景,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在这个领域里,美与善是统一的,具有阶级性,符合一定群体的功利要求。而且与这个群体的文化观念,政治立场密切相关。《谁是最可爱的人》

2、总是受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制约,表现是动态的,变化的。岳飞,秦桧。

3、偏重于内容,总是受到伦理(贞洁妇女的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新三从四德),政治(台独分子眼里,阿扁是美的),宗教(日本生殖崇拜倾向,小孩,中国认为是不洁的;)等观念的制约

自然美:

美学上关于自然美的说法,有不同观点:

1、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它是自然物故有的本质属性,山水、花鸟、形状、颜色、质感等,自然美的现实性。

2、自然美只有当作为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才美。“美在关系”

3、自然本身不可能美,属于心灵的反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理验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王阳明:心外无物。慧能:风动帆动心动。

特征:

1、从发生学角度看,对自然美的感受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魏晋绘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不能认识自然美。顾凯之《洛神赋》图。南北朝后有了理论上的阐述。隋朝展子虞《游春图》变。描绘贵族游春的青绿山水图,是我过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表现手法上有两大特点: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二是在构图上,一改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而变为以山水为主,具有与自然空间相适应的“咫尺千里”的效果。

2、从性质上看,自然美来自于自然的人化,人类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即自然对象与人产生了亲密关系,具有了某中亲和性,而不仅仅是恐惧的对象,敌对之物,因此,成了人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自然才成为审美对象,向人生成之物。毛姆《人生的枷锁》菲利浦,是绘画使树与背后的天空发生了关系。具体来说人化有两种:实践活动的直接人化,使自然获得人的品格,四君子,未出土时候先有节,到凌云初仍虚心;人的精神人化自然,使之获得美的品格,赞美太阳。

3、自然对象必须是一种生命的形式,一种类生命的结构,才能召唤生命去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对象是一种召唤结构,即使我们不能自由地具体地创造他,但可以自由地去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是自由创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4、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具体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还必须与审美主体的精神状态与心理能力相契合,才能沟通,即自然对象的自然性必须与审美肢体的审美意识相碰撞相激发才能产生美感,不同的自然特征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峨眉山,华山。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形式美

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的有规律的组合。

先看前者形式因素:

? 形式美从无数的美的形式概括出来,而这种概括是载于长期的人类进化历史中积淀于心理结构之中的。人有与生俱来有辨别美的能力。人类通常能直接感受到各种形式美。(先验)也与后天训练有关;应该注意的是,形式美应体现在具体美的形式中,才能为对象所感受。(杯子和蛇的光滑,鼻子和脸蛋上的红)

? 一般认为形式美分为两种:构成形式美的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组合规律。前者构成形式美的因素:主要指音、色、形体(点线面体)、味,因为他们具有表情功能和象征意味,这重功能与意味既有生物性的生理基础,也是文化传统的影响。对声音的感受主要来自于生理因素,故它有一种更大的普遍性,受文化的干扰较少。(音乐治病,节奏优化生理节律);颜色象征

意味往往来自传统影响。黄色,中帝王之色,西方却是下贱色。《最后的晚餐》。犹大着黄衣。对形体美感受往往对实际生活经验有关。圆形显得柔和,所以胖子和蔼,方形刚劲,没有女人味的苏小姐,轮廓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正立三角形最稳固,三角形顶端转向侧面有前进感。〈自由引导人民〉。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有关。线:中国艺术对线条的感受强。西方绘画多为色块的组合,中国却优于线条。可能和华夏民族生活环境,生理构成有关。汉字、书法、音乐、建筑、文学中的小说基本上与线

条有关。

再看后者(有规律的组合),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对称均衡

只能在一些手工艺之中,有一种呆气,正统气,古代建筑很讲究对称。对对称的认识体现了对生命正常发育的认识,畸形是不对称的,原始艺术很多对称,陶器。但为追求活泼则要打破对称,但也要达到一种均衡,插花艺术,盆景(上海龙华盆景五针松)呼应,不让人感到缺陷。

调和对比

调和是异中求同,对比是同中求异,调和让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同一谱系中层次接近;对比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同一谱系中层次教远,一般大面积如园林建筑须协调,小面积如园林内建筑须对比。对比须调和,一与一,一与二等,多了太凌乱,没效果,万绿丛中一点红,再加上橙紫就不叫话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再加上蛙声就嘈杂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众山特征同样,小。鲁迅说萧红。

神圣比例

匀称,即和谐的比例关系。宋玉邻家女。中西方都很讲比例。中古代绘画论讲“立七,坐五,盘三”,山水画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西方古代雕塑讲人体身高与头部比例为 7:1,

黄金分割率,人体美,以肚脐为界限把人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从头顶到咽喉,从咽喉到肚脐,下部分,从肚脐到膝盖,从膝盖到脚掌等,都是黄金分割关系,一般书籍,报纸,门窗,舞台等都利用了黄金分割率。

和谐、调和对比、神圣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最重要的是多样统一,也叫总体规律,集中了以前集中规律,“和而不同”是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并不是靠平衡产生和发展,而是不平衡,故有“三”。在美学上就是持续感与丰富感的统一,既希望能把握对象,有希望对象具有某种不可把握性,才有更强的吸引力,这是人性本身的要求,要求在稳定和持久性中要感受到变化,在变化和运动中又感到平衡与和谐。

表现形态也叫审美范畴,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