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中的名人
三坊七巷中的名人
福州三坊七巷街区是以南后街为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向东西两边延展开来。
西边从北到南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东面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占地四十公顷。
“三坊七巷”的精华在于历史名人荟萃。
这些名人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在中国历史进程有过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堪称历史名人,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明抗倭名将张经等。
第二类是历史上担任过重要军政官职的人物,如宋太宰余深、国子祭酒郑穆、御史中丞陆蕴,明礼部侍郎萨琦、户部尚书林津、应天府尹陈一元、巡抚梁章钜,清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总司令蓝建枢、海军部副部长陈季良等。
第三类是名门望族,如住在宫巷的林则徐次子林聪彝、大女婿刘齐衔、二女婿沈葆桢,住在黄巷的清道光进士、湖北巡抚郭柏荫,五兄弟皆中举,在福州传为佳话,世称“五子登科”,解放军著名儒将郭化若是郭氏后代。
住在文儒坊的陈承裘世家更为著名,其祖父陈若霖,其父陈景亮,其子陈宝琛任的官职都相当于当今的省部级,陈承裘7个儿子,一子幼夭,六个皆中进士或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一千多年,全国这样的家庭实属罕见,清廷为此专门赐了个匾:“六子科甲”。
第四类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如唐代学者黄璞,宋嘉定状元郑性之,著名诗人黄任、杨庆琛、张际亮、林昌彝,何振岱,《福建通志》总纂陈衍,当代著名女作家谢冰心等。
福州七巷内有哪些名人足迹?
林觉民及冰心故居“意映卿卿如晤……”这封林觉民千古绝唱《与妻书》,令无数中国人荡气回肠,血脉贲张。
林觉民故居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大宅有三进,现存二进,占地面积694平方米,新建的大门改在杨桥路。
故居正座南侧隔墙外有紫藤书屋、小书斋,墙外西南角有小院,一厅一房,正是林觉民夫妻居室。
居室南面有小天井,植有腊梅。
《与妻书》中写“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情景,就发生在这里。
林觉民牺牲后,林家避祸迁离,故居卖给冰心祖父谢銮恩,于是又成了冰心故居。
谢家在这里一直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现代文学家冰心十一二岁时住在这里。
故居二进中为厅,冰心和祖父就住在两侧厢房。
厅前有天井、屏门,厅后有小天井,两旁披榭。
冰心《我的故乡》中这样描述故居:“我们这所房子,有好几个院子,但它不像北京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进屋子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每个‘天井’里都有一口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
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以外,就是客室和书房。
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室、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
”严复故居严复故居在郎官巷西段,占地609平方米。
故居由主座和花厅构成。
主座双重大门,前一扇门装在石门框内,乃木条隔扇门(宁波门),后一扇串拢(合扇)大板门装在石臼上。
门内有走廓。
正间分前后厅,中施屏门,两边为厢房。
后天井左右有小披榭。
花厅四面围墙,设小门通主座。
正座是清代同治丁卯(1867年)建,花厅为民国式双层木构小楼。
楼上为一单开间,为严复晚年书房、会客室,建筑纹饰仿西式风格。
楼下为敞厅,采用新式三角顶架建构。
这种中西风格相融的居故,联想严复的思想还真有点味道。
1921年10月27日,严复于故居病逝。
王有龄故居王有龄故居融明代、清代早期、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于一体。
故居位于塔巷,共有两座并排,分别为49号及53号,坐南朝北。
49号有三进,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
一进已被改建。
三坊七巷名人介绍
三坊七巷名人介绍
三坊七巷,是福州三处古老的街区之一。
这里有不少历史名人。
比如,明代学者徐霞客曾在此寓居,他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马可·波罗游记”。
此外,还有明代学者顾炎武,他是明代末年思想家、哲学家和史学家,他撰写的《日知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还有清代学者梁启超,他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等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坊七巷还有不少其他著名的历史名人,他们的足迹和故事,见证了福州的文化、历史和传承。
三坊七巷走出“中国三才女”
三坊七巷走出“中国三才女”■卓宝熙白石著的《中国才女》列出十位才女中,福州籍就占了三位——冰心、庐隐、林徽因。
三位才女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
由于她们性格、遭遇和人生轨迹的不同,过着或完满或坎坷或悲凄的生活,但她们却都是才华横溢、才貌同辉,成为我国近现代文化满园春色中的奇葩,在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
冰心:与爱同行三位才女中,上天独宠冰心。
她从小就被爱所包围,一生顺利、美满,与爱同行,并成为文坛的常青树。
三位才女中,她知名度最高,是老寿星。
冰心始终在爱和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这是形成她“爱的哲学”的根本原因。
通常认为,冰心“爱的哲学”是从1921年4月发表小说《超人》开始形成的。
除了初期的“问题小说”外,这种“爱的哲学”伴随着她一生的创作。
冰心的散文,语言含蓄隽永、灵动委婉,文笔细腻流畅,感情亲切浓厚。
“母爱、童真、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是“爱的哲学”的核心。
爱在冰心不同时期作品中的体现有所不同。
在初期,以《寄小读者》为代表,在通讯中对小读者大量倾吐母爱,洋溢着对孩子的喜爱和关怀,频频抒发对大自然美的感受。
到了中期,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
此时,国家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冰心参加了许多活动,代表国家频频出国访问。
此时的冰心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写了大量抒发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新气象,赞扬工农兵,同情亚非拉人民,歌颂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呼唤世界和平等文章。
这一时期,冰心“爱”的内容取材范围由自己的生活中走向了社会这个大家庭,并且面向了世界与民族。
也应看到,这一时期她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新气象的歌颂有些过了头,有些辨不清,如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歌颂等。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党外人士辨别不清一些社会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冰心绝不是那种看风使舵、投机取巧之流,也不是那种明知不对而说违心话的人,而是她发自内心的真实思想,是她有感而发的。
这期间,她还为儿童写了大量作品,像短篇小说《好妈妈》、《小橘灯》、《回国以前》、《在火车上》,散文集《归来以后》、《还乡杂记》、《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这时,她对儿童的爱不再是在《寄小读者》时,宣扬率真的母爱和大自然的爱,而是更多地谈及儿童的幸福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来之不易,鼓励小朋友要珍惜幸福生活,要好好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做贡献。
收藏家张祖仁的故事
“八闽之子张祖仁因研究收藏孔子、老子、毛泽东、邓小平而闻名“八闽”大地福州三坊七巷历来是名士聚居,世家繁衍、书香门第、人才辈出产生不少流芳百世的人物。
光禄坊有“光禄琴台”胜迹,这里的土地孕育了许人名人雅士,闻名海内外。
我今天要拜访了是位福州奥运火炬手,家住光禄坊100号,体育收藏家张祖仁先生慕名已久了。
造访他的收藏斋是一件趣事雅事,他的居室都被收藏品和书籍占满了空间,可以说“乱而不杂,精而不粗”许多书刊都被他零乱地摆在一起,但唯有一处圣地,放满了他精心收藏的体育收藏品。
他正在为他的“奥运体育收藏展”而整理忙禄着,张祖仁因研究孔子、老子、毛泽东、邓小平而闻名“八闽”大地,传遍全中国。
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访奥运火炬手张祖仁”上下两集,被誉为“红色收藏家”奥运体育收藏福建第一人。
打开电脑百度探索张祖仁发现张祖仁确是在收藏研究方面惊人,1000多个网页、众百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他多才多艺,对儒、道、佛、中医、心理学、养生学、古玩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对奥运体育收藏的研究较为突出。
联想、可口可乐、三星集团都推举他为奥运火炬手,这在全国也属首例,尤其是参加可口可乐的火炬选拔,张祖仁老师志在必得,经过面试、笔试、才艺表演,过五关、斩六将,他终于如愿以尝了。
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他的事迹。
他为奥运在北京举行而高呼,他为奥运体育在福建的宣传做出卓越的贡献,他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是实至名归,本文在叙述他传奇人生的一些小故事。
体育收藏家张祖仁收藏体育在福州可谓家喻户晓,媒体经常报道他的收藏事迹,被福建电视台誉为“八闽之子”和体育收藏家。
当今真是奥运会纪念品收藏的大好时机。
令人难忘是,在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北京”时,张祖仁感到非常激动,就想方设法收藏“申奥”成功专题,共收藏了申奥成功可口可乐罐、申奥成功报纸、申奥成功电话卡、申奥瓷盘、申奥成功纪念表、申奥成功纪念章、火花、邮票等十多个门类计300多件精品藏品,这些藏品弥足珍贵。
三坊七巷名人
福州市中山路19号的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是林则徐出生和幼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之一
。
一、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
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二、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 三、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
林则徐介绍
林则徐1785年生。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 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 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 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 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 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
林 则 徐 的 书 法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 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 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 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 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 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 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 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 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 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 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 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 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 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 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 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三巷七坊
福州三坊七巷——地灵出人杰福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出了一代又一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激起历史波澜的伟大人物。
三巷七坊,便是追寻福州人文历史的最好去处,这里集中了很多历史上在福州生活过的伟大人物。
三巷七坊是以南后街为中心的清明时期的古建筑群,大体上以南后街为轴心。
三巷七坊已被开发为福州的重要人文景区。
三巷七坊内又富有民文化特色的各色文化表演以及工艺品商店。
每个街道内有保存完好的名人住宅(部分为后来修缮)。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位在次生活过大家十分熟悉的名人。
这是位于三巷七坊入口的一个清末的宅院,这里曾经先后生活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以及后来的著名散文家、诗人冰心。
在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的百年历史中,国人为了民族的觉醒进行着前仆后继革命历程。
这之中林觉民便是历史的先行者和革命的坚定践行者。
他又年轻的生命向世人敲响民族兴亡的警钟,他那一腔爱国热情,激荡着每一个站在他雕像前的游客的心。
一本《天演论》唤醒了日本人,却没有唤醒中国人,不知近代伟大的进步学者严复心中是何等的忧郁。
那是硝烟四起的年代,国家积贫积弱,严复正生活在那个时代。
面对国民的愚钝,严复用自己进步的思维洞悉历史方向,用《天演论》展现着西方先进的文化与社会面貌,然而愚钝、封建之下国人在挣扎中迷失了方向。
站在他曾经生活的院落中,用心去品味一位伟大学者的民族责任心,用心去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谆谆教诲。
除此之外,三巷七坊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遗迹等待着你去探访,在南后街尽头坐落着伟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的纪念馆。
走进三巷七坊,品读历史,感悟真谛,一段段发人深思,一曲曲惊心动魄,一场场历史兴衰洒尽英雄泪。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名人----林纾林纾其人与玉尺山典屋高一(6)班38号叶海旻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号蠡叟、贱卓翁、餐英居士、射九,闽县莲塘(今鼓楼区莲宅村)人。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屡试进士不第。
先后在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教书。
林纾是一个不懂外文、凭借他人口译的文学翻译家,一生翻译外国作品246种,其中已发表222种,未刊作品24种,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1个国家107名作家。
林纾不但是个翻译家,而且还是个古文学家、诗人、画家。
他遗有长篇小说、文集、传记、画论等37部作品,并遗存115篇短小说、诗、词曲,及数百成千幅画卷。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他打开我国通向世界的文学窗口,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
他精通古文,是我国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郑振铎、庐隐、苏雪林等作家都受其影响。
郭沫若说: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性的影响的”。
林纾出生于福州,前半生在福州度过,先后住于莲塘祖居、玉尺山典屋、横山老屋、龙潭精舍、苍霞书院,并寓居马尾。
林纾出生在何处问题尚有争议,一说出生在侯官玉尺山,一说出生在闽县莲塘。
笔者曾拜访林纾孙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林大诚及林纾在福州的族亲,他们认为林纾出生在莲堂祖居右厢房。
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肯定林纾少时居住玉尺山,但否定其出生玉尺山之说,认为“林纾父亲林国铨,大约十三四岁时,也开始经商。
林纾出生后,林国铨随盐官在闽北建宁办盐务,逐渐攒了些钱,在……玉尺山典得房屋居住”。
玉尺山,又称闽山,即今光禄吟台一带,在福州市乌石山北侧,位于今光禄坊原福建省高等法院内。
林纾居住的典屋早已毁没。
但林纾一家在玉尺山典屋被欺诈的遭遇,却使他一生难忘。
林纾在《先太母陈太孺人事略》记载:“是年叔父静庵生,举家渐渐得不馁。
走出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
走出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2009-10-13 11:10:00 阅读760次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
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785—1850)是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政治家,又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
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
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
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
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
”即以新法精练陆军。
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
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
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
”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曾宗彦没给我们留下他的遗像。
幸亏其同乡、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何刚德(1854-1936)在所著的《话梦集》中提到了挚友曾宗彦的形象特征:“公气度秀逸,诗尤戛戛独造。
”曾宗彦居京时,常与同乡在福州会馆新馆榕荫堂雅集赋诗。
其诗文皆以“精”字取胜。
三坊七巷历史名人介绍
三坊七巷历史名人介绍《三坊七巷历史名人介绍篇一》三坊七巷,那可是福州的一块宝地,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古老城市的中心。
这里啊,走出了无数的历史名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宝盒,打开来满是传奇。
咱先来说说林则徐吧。
林则徐那可是大名鼎鼎,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出生在三坊七巷,这里的一砖一瓦可能都见证过他小时候的成长。
小时候的林则徐,也许就像咱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和小伙伴们嬉笑玩耍。
但是呢,他又有着与众不同的志向。
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三坊七巷这片土地里,种下了爱国为民的伟大理想。
我想啊,林则徐在面对鸦片泛滥的时候,内心肯定是无比纠结和痛苦的。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被鸦片这个恶魔一点点侵蚀着身体。
林则徐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医生,他知道这个手术很难做,风险很大,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硬气,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直地刺向那些贩卖鸦片的坏人。
他虎门销烟的壮举,简直是大快人心啊!当那一堆堆鸦片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林则徐那坚定的眼神,还有老百姓们欢呼雀跃的场景。
那场面,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大家都在为这个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喝彩。
可是呢,林则徐的结局却有些让人唏嘘。
他因为得罪了那些西方列强和国内的投降派,被流放到了新疆。
这就好比是一个英雄,刚刚打完胜仗,却被自己人给算计了。
我就想不通了,那些人怎么能这么对待民族英雄呢?不过呢,林则徐即使到了新疆,也没有自怨自艾,还是继续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被撒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再说说冰心奶奶吧。
她也是从三坊七巷走出去的名人。
冰心奶奶就像一个温暖的太阳,她的文字就像阳光一样,洒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上。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她的《繁星·春水》,就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世界。
名人故事:冰心
名人故事:冰心名人故事:冰心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来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为意。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着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生平简介: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5日,谢婉莹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那购得。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随家移居上海。
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
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
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2年(民国元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
1913年(民国二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
1914年(民国三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美国公理会创办)。
1915年(民国四年),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8年(民国七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运动,此期间着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
1919年(民国八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
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20年(民国九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1年(民国十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等。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三坊七巷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三坊七巷故事宫巷的沈家大院1866年初秋,朝廷一品大员左宗棠来到宫巷11号大院的门口。
为了他一手设立的福州船政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光顾这里。
在左宗棠心目中,只有住在这里的主人才有资格接替他担负起船政的大任。
其时,宫巷11号的主人就是清末重臣沈葆桢…… 1866…協康會海富家長資源中心培育子女成長,爸爸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
若子女有發展障礙,爸爸的育兒壓力便更沉重了。
「SMART爸爸俱樂部」,鼓勵父親們互相分享感想及交流育兒心得,發揮自強、助人助己的精神,而使命方面包括;Support (支持):爸爸在…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我们一…宫巷的沈家大院1866年初秋,朝廷一品大员左宗棠来到宫巷11号大院的门口。
为了他一手设立的福州船政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光顾这里。
在左宗棠心目中,只有住在这里的主人才有资格接替他担负起船政的大任。
其时,宫巷11号的主人就是清末重臣沈葆桢……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在福州设立了船政局。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突然形势告急,左宗棠接谕旨调任陕甘总督。
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
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
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但沈葆桢坚决要求守满27个月。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
沈葆桢13岁时就读于林则徐家中,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看中这个小外甥日后必成大器,因此亲自做主,定下了自己最钟爱的二女儿林普晴与沈葆桢的婚事。
沈葆桢实在不想丁忧期间出任公职,然而左宗棠的决心更大,他直接上疏朝廷力荐沈葆桢。
“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三坊七巷故居
“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三坊七巷故居沈葆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被人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
近20年来研究他的生平事迹的人不少,前几年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他出生地的短文,该文认为沈葆桢的出生地不是在福州宫巷(即今日宫巷26号“沈葆桢故居”),而是在八角楼“祖宅”。
笔者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先父沈来秋(沈葆桢的曾孙)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写的一篇《吴兴沈氏溯源考》的短文中说:“沈氏老屋在北门下土埕半野轩对门,又新公(沈葆桢的叔祖)结婚后居之,鹤圃公(沈葆桢的祖父)先迁北院前文笔书院隔壁,后迁衣锦坊尾大瀛里。
”沈葆桢“中举齿录注明居北院前,又注现居衣锦坊”。
这份齿录为福建图书馆所保存。
根据《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记载,又新公生于乾隆甲申年(1764年),他在1820年沈葆桢出生时,已56岁了。
由此可见,沈葆桢肯定是出生在北院前,而且是租住之屋。
沈葆桢写的《先母林夫人事略》一文中对他出生时的贫苦家境有如下描绘:“家无立锥之地,馆脩支半岁”,“所居仅一室,室西向,冬则凄风撼扉,夏则烈日在榻”。
八角楼的房屋虽然不大,也是有正房、厢房、天井等的住宅,当然不是沈葆桢的出生地。
八角楼是何时购置的呢?大约是1839年至1849年之间(沈葆桢二弟沈琦在1849年拔贡齿录注明居住在八角楼)。
沈葆桢之父沈廷枫在1838—1840年曾任林则徐儿子的家庭教师也兼管总督府的杂事,林则徐自然不会亏待这位妹夫,加上他长期在福州和外县任教,有些收入,而且沈葆桢的母亲勤俭持家,十分不易的积蓄了购买这栋“二手房”的钱。
所以,沈葆桢在给他的两个侄子的信中说:“八角楼屋,汝祖母费尽苦心购之,费尽苦心修之。
”教育他们不要辜负“老人当日艰难缔造之意。
”1839年沈葆桢中举之后参加会试,于1847年第三次会试考中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
他回忆穷翰林的生活时说:“葆桢入词林,挈室人居长安,窘甚于未第时”。
沈葆桢的第四个儿子沈瑜庆后来也说:“先公留馆后,赁屋居长安,俸入不足给,寓庐庳薄,器用空乏,客位坐具有缺落者”,“值岁饷未至,资斧时或不继”。
三坊七巷——名人
三坊七巷——名人严复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林则徐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林旭林旭(1875—1893):“戊戌六君子”之一。
少年即颖绝秀出,为特达奇才。
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
汉族。
福建福州人。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
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
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
三坊七巷的名人作文600字
三坊七巷的名人作文600字
说到三坊七巷,嘿,这可是咱们福州的一大名胜啊!这个地儿,自古
以来就是名人辈出,各种才子佳人、文人墨客都在这儿留下了足迹。
今天,咱就来摆摆龙门阵,聊聊三坊七巷里的那些名人。
说起三坊七巷,首先得提提那林则徐。
这林公啊,可是咱们福州人的
骄傲,他禁烟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吧?那时候啊,洋人卖鸦片给咱中国人,
害得大家身体垮了、家也败了。
林公看不下去,就带头禁烟,把洋人给惹
毛了。
可林公他不怕,硬是挺着脊梁骨,给咱中国人长脸。
三坊七巷里头,就有他的故居,每次去那儿看看,都觉得心里头暖暖的,有股子劲儿。
再来说说严复吧。
这严复啊,可是个大学问家,他翻译的那些西洋书,让咱们中国人开了眼界,知道了外头世界的新鲜事儿。
他的学问啊,真是
深不可测,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坊七巷里头也有他的故居,每次走进去,都觉得那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好像能听到他当年翻译书时的沙沙笔声。
除了他们,三坊七巷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名人,像什么冰心啊、林徽因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们在这儿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也让三坊七巷变
得更加有味道。
每次走在这儿,都觉得好像能和他们打个照面,听他们讲
讲当年的事儿。
所以啊,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个地名,它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每
次去那儿逛逛,都觉得心里头特别舒坦,好像回到了过去,和那些名人一
起生活过。
这就是咱们福州的三坊七巷,一个有故事、有味道的地方。
三坊七巷名人林则徐介绍
林 则 徐 虎 门 销 烟
林 则 徐 虎 门 销 烟
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 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 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名诗与名句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 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 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其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5.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 五、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 。
六、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 七、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 ,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林则
烟。
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 。 八、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
三坊七巷的名人 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 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 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 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 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 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 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 博物馆”。 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他们在神州舞台 上有声有色的作为,大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著名的有: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 “近代陆军之父”,曾宗艳;“世纪老人”,冰心; “戊戌六君子” 之一,林旭等,这次的研究性学习 ,本小组研究的是林则徐。
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
三坊七巷承载着福州的历史
和文化,也承载着福州人的 梦想,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失 去了自己的根,都是无本之 木,无言之水。忘记历史, 失去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民族, 只能是浮躁和茫然的。
我们现在这些幸福的后生们,与过去在那峥嵘
岁月中的不凡的先辈们相比较,我们可不谓是 太过自以为是、太骄傲自大了?我们不应该太 满足于现状,应该懂得“居安思危”。 像以前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的!什么缠足、不得人学的各种拘束,束博的 仅仅只是女子的自由吗?还有她们的心灵!她 们心灵上的创伤,不是多少物质所能弥补,但 却是被繁杂的物质所中伤!过去的什么胡扯的 道德观念,尽管解放后那个年代能出现像冰心、 庐隐、林徽因这样的才女,是我们过去的甚至 当代的女性的光荣!
研究课题:
组员: 林雅、 林晋闽、高洁、 沈凤娟、张美霞、董玲玲
指导老师: 陈君洁 廖小琴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
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 “一二· 九”运动、 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 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 时代推手的角色。
三坊七巷街区是福州的历史标志之一和中国南方地
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被誉为 近代第一才女。 林徽因既 是诗人、作家、又是教授、建 筑学家,不但风华迷倒众人, 学究深厚也令钦佩不已,她的 很多思想深入到了文学、艺术、 建筑乃至于哲学思考中,自30 年代以来,她在诗坛和建筑界 便双负盛名。她所学并非文学, 却对语言艺术有着天然的敏感, 使其诗文皆能感人所未感,另 辟一番新意。徐志摩视她为 “唯一灵魂伴侣。”著名的哲 学家金岳霖形容她宛如“人间 四月天”,可见其才貌出众, 人间罕有。
1.三坊七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对它有亲切
三坊七巷 寻访名人故居
3.林觉民、冰心故居
南后街与杨桥巷交叉口的林觉民、冰心(谢婉莹)故居,同样是文化人的居所。原本住着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其堂兄林长民,也就是林徽因的父亲),是座三进院的清代建筑,林觉民参加辛亥革命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为避祸搬迁,将房屋让卖给冰心的祖父,冰心在往后撰写的文章中也曾提及这座回忆里的宅院。
昭忠祠旁,有一阶梯顺着山路便可登上马限山。山上有英国人建造的梅园监狱、英国领事分馆等建筑。英国领事分馆原建于1870年,在修复时经多方考证,尽力恢复了当时的陈设布置。走廊两侧设有展板,介绍当年各国列强在福州设海关、洋行,办医院、学校的情况。
中国最早航海塔——罗星塔
罗星塔公园位于闽江下游马尾港罗星山,园中除了可以远眺马江海战古战场的位置、福建船政十三厂的遗址外,公园本身也是一座秀丽的江岸园林。屹立在山上的罗星塔,相传是宋代柳七娘所建,原为木塔,明代天启四年就地重建,改石砌,共有7层。罗星塔是中国古代最早受国际公认的航海塔,称之为“中国塔”。
多数人对林觉民的印象,多半来自他起义前写下的《与妻诀别书》,他的故居西南角有一小院,院中的一厅一房,面向小天井,花台植有腊梅,正如信中描写的:“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有三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此刻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林觉民在这里创作的心情。
4.二梅书屋
串连起郎官巷与塔巷的二梅书屋,因院前植有两株梅花而得名,建于明末,为清代道光进士林星章故居,他曾任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的凤池书院校长(现福州一中的前身),后辈的中国科学院士林惠民也曾居于此,可谓书香世家。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第一篇:三坊七巷名人故事宫巷的沈家大院福州建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
100多年后,西晋战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贵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福州,选在三坊七巷落脚了。
当然,那时的三坊七巷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也就是部分中原大姓的家族聚居点。
福州特色的马鞍形封火墙后来经过数百年几代人的经营,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区。
岁月更迭,出入坊巷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朱门深院,锦衣华服,琴韵书香却一直流传下去。
宫巷11号的大房子应该在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雕刻门楣是典型明代建筑的式样。
1855年,这里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沈葆桢。
宫巷当时只有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
由于为人清正,加上时常接济亲友,沈葆桢并无多少积蓄,据说,他是举债才购买了这个宅院。
房子装修好了,父母妻儿都住进去了,沈葆桢却仍旧远在江西任职。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
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
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上疏朝廷,建议在福州设立船政局。
20天后,朝廷准旨。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形势告急,左宗棠接到谕旨要调任陕甘总督。
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马尾船政厂区母亲死后,沈葆桢不是只有100天的假期吗?百天期满后,“以孝治天下”的沈葆桢说什么也要在原籍守孝满27个月,他向朝廷力求继续辞职在家守孝。
234 去,直伸到海里的样子。
而那些锈迹斑斑的电缆则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向人们展示着沈葆桢逝去的思想和功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巷的沈家大院福州建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
100多年后,西晋战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贵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福州,选在三坊七巷落脚了。
当然,那时的三坊七巷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也就是部分中原大姓的家族聚居点。
后来经过数百年几代人的经营,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区。
岁月更迭,出入坊巷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朱门深院,锦衣华服,琴韵书香却一直流传下去。
宫巷11号的大房子应该在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雕刻门楣是典型明代建筑的式样。
1855年,这里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沈葆桢。
当时只有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
由于为人清正,加上时常接济亲友,沈葆桢并无多少积蓄,据说,他是举债才购买了这个宅院。
房子装修好了,父母妻儿都住进去了,沈葆桢却仍旧远在江西任职。
1865年, 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
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
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上疏朝廷,建议在福州设立船政局。
20天后,朝廷准旨。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形势告急,左宗棠接到谕旨要调任陕甘总督。
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母亲死后,沈葆桢不是只有100天的假期吗?百天期满后,“以孝治天下”的沈葆桢说什么也要在原籍守孝满27个月,他向朝廷力求继续辞职在家守孝。
福州特色的马鞍形封火墙宫巷马尾船政厂区因此1866年的9月,沈葆桢还在福州城的三坊七巷里住着。
左宗棠走进宫巷去找沈葆桢了,不是去一次,而是一连去了三次。
其实,沈葆桢也看到船政是自强的重要举措;虽然并无官职守孝在家,沈葆桢却格外关心船政的进度。
听到左宗棠即将西征的消息,沈葆桢当即联合乡绅100多人联名上书福州将军,恳请左宗棠推迟离任。
沈葆桢认为:船政利于万世,如果事成,则子孙万代享受其利,如失败,则会被外国人耻笑,令国人寒心。
但是,由于深受儒家思想浸染,他实在不想守孝期间出任公职。
可左宗棠更知道,如果不把船政交给一个合适的人,他们将造船作为“自强求富”方式之一的理想,迟早会夭折。
所以,尽管沈葆桢推辞再三,左宗棠还是直接上疏向朝廷力荐了。
朝廷最后降旨“不准固辞”,到了这个地步,沈葆桢才不得不在居丧期间出任“马尾船政大臣”。
1866年11月,沈葆桢接管船政。
12月23日,福建船政主体工程在马尾全面动工。
一个被后人称为“近代中国工业与海军人才摇篮”的地方,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终于开始发芽了。
沈葆桢延续左宗棠的做法,聘用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分别作船政正副监督,主持造船管理,并且采用了在当时称得上特殊的聘用办法——合同制。
不但聘用的外国人多,发给他们的薪金也相当优厚。
船政监督日意格和德克碑月薪1000两白银,比沈葆桢自己还多400两。
其他外国雇员的平均工资也在白银三四百两上下。
有了先进的洋技术,马尾船政局一下子就站在相当高的起点上了。
对工厂的管理,沈葆桢也丝毫不敢放松。
万事俱备,只待开工。
然而,在原材料的购买上,等待沈葆桢的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造厂是需要铁皮的,铁皮哪里买?布政司就是负责卖铁的,把各个省各个地方的铁都买下来,他就是不卖你船政。
你要买,拿来红包啊,要走后门。
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人事厅和财务厅,职权了得,他开口要红包,谁敢不给。
然而,沈葆桢却不买账。
他火了,认为布政司这样做是公然违抗圣旨侮慢大臣。
他亲自到布政司抓人,审判,最后定下罪名“对抗政治”,杀头问斩。
这一下,对那些藐视船政不认真做事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马尾船政局一号船坞遗址马尾船政轮机车间在沈葆桢铁腕的治理下,造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与此同时,培养轮船人才的船政学堂也在稳步发展。
沈葆桢赏罚分明,不但对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
1868年6月15日,马尾台风大作。
风浪冲毁了船厂周围的堤岸,直接威胁着厂房的安全。
沈葆桢闻讯,立即亲率员工抢险救援。
风浪平息后,沈葆桢仔细检阅厂房,虽然损失不大,但却令人后怕——他觉得,如果自己事先能够做好让工厂周围免受台风侵袭的准备,那么工厂就不可能受到什么损失。
因此对这次事件,他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陈道章:“他向清朝请求处分,清朝为这么芝麻大的事情处分你一品大臣,不可能;第二次又有这么个情况,又申请,清政府降一级查看,底下都服了,船政大臣因为这么一点的事情都处分,那我敢吊儿郎当吗,不敢。
所以船政这个时候是兴旺。
”在沈葆桢的苦心经营下,马尾船政取得了辉煌成果…1869年6月10日, 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船“万年青”号商船下水。
这以后,中国自己制造的船只器械先后诞生——1870至1871年初,湄云、福星、伏波、安澜号兵船先后下水;1871年6月,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在马尾船政生产完成。
1872年4月,又一艘意义重大的船,杨武号巡洋舰,在沈葆桢手中横空出世。
在主持船政事务时,沈葆桢念念难忘的就是自强的初衷——要自强,再不受外来欺侮,炮舰必须要有实力。
可是在杨武号巡洋舰问世前,船政生产的船都是150马力的小型木壳兵船,难以远航,威力不大。
因此在制造这艘船时,沈葆桢果断命令,要增大功率,增加炮位,并且给他取了一个气派的名字——扬武。
船政监督日意格认为:造这样的船起码要耗时15个月。
然而,从1871年7月开工,到1872年4月下水,扬武号只用了9个月就制造完成! 扬武号铁骨木壳,排水量1400吨,,功率250马力,大炮10尊。
是我国同时期吨位和功率最大的巡洋舰。
沈葆桢沈葆桢故居沈葆桢故居大门这个庞然大物下水时,两岸无声,大家屏息静气,眼睛随着扬武号轮下的波涛转动。
直到杨武号安全靠岸,人群才响起欢呼声——这意味着中国在装备上已经具备了与国外先进国家抗衡的实力!一位前来参观的英国军官感慨道:“它的技艺和最后的细工可以和我们英国自己的机械工厂的任何出品相比美,而且毫无愧色。
”在沈葆桢主持船政的8年多时间里,共有5艘商船和11艘兵舰成功下水。
船厂由最初的200亩地,发展到600多亩,拥有包括造船、驾驶等30多个工厂,3000多工人。
在他手中生产出来的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
在他手中培养的船政学生,后来成为中国海军甚至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中坚力量,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那时的马尾造船厂,据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厂。
如今这里再也听不到机器的隆隆声。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这些立柱上——这些柱子,当年全部采自东南亚。
1873年,又是沈葆桢,率先以船政大臣的名义,向朝廷提议选派船政学员赴英法深造。
然而,第二年,中国的海疆发生了一件大事,迫使沈葆桢的这项计划不得不暂缓实行。
1874年5月,11艘兵舰载着3500名日本兵开到台湾,杀人抢物,那时“台地千余里竟无一炮”,只能任由日本兵践踏。
面对这种局势,李鸿章担心兵连祸结,上书清政府极力推荐沈葆桢赴台处理。
1874年5月29日,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并明确授予沈葆桢调兵和财政大权。
这次不是升官加爵,而是临危受命,沈葆桢没有丝毫推辞。
《申报》得知这一消息,发表评论,对沈葆桢寄予厚望,称他被“乡党众口交推,中外华洋共信”,而且“宏才卓识,闻望声名”,此次前去,必能速奏功勋。
1874年,沈葆桢54岁。
他率领船政生产的船只开赴台湾,然后命令扬武、靖远、振威等大型巡洋舰一字排开,游弋在海上,以示军威。
同时,沈葆桢要求李鸿章调7000洋枪队支援台湾,随时待命。
沈葆桢所画船政规划图沈葆桢在台湾所建炮台紧接着着手修建安平炮台。
沈葆桢做好了与日本作战的一切准备,他给李鸿章写信,说就是“裹革而归”,于心也安慰。
积极备战之余,沈葆桢在思索着台湾的局势,究竟怎样才能长远地保证台湾的安全?沈葆桢最令后人赞叹的战略远见在这时应运而生。
针对台湾问题,沈葆桢站在未来的高度,提出以外交和实力相结合的对日斗争方针,具体有四点:一联外交,获得国际同情;二储利器,三储人才,做好战争软硬件两手准备;四通消息,取得长远便利。
虽然这次台湾危机还是以中日签订《北京专约》作为结局。
但是由于沈葆桢坚决斗争的姿态和做法,令日本人有些胆怯,他们只获偿白银50万两,其他再无任何要求。
1874年12月20日,日军全部退出台湾,沈葆桢却没有走,他上奏朝廷,建议开发台湾。
一年零15天,这是沈葆桢在台湾任最高长官的时间。
一年零15天,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呢?开垦荒山,解除渡台海禁,让海峡两岸的人们自由往来;调整行政区划,增设郡县,设立台北府;整编部队;修路开采煤矿;开发台湾东部。
不到400天的时间里,沈葆桢为开发台湾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热忱。
1874年台湾有多少人?没有准确数字,1690年台湾有三万人口,1690年到1874年之间,海禁时断时续,人口增长恐怕不会太多;而到了1892年,台湾竟有254万人口。
至今台湾对沈葆桢一直眷眷难忘,在台湾岛很容易找到沈大人的遗迹。
而在海峡对岸,沈葆桢当年提出的海峡两岸互通消息的战略方针也在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时代得以实施。
这里是川石岛。
100多年前,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从这里经过厦门,转到台湾,又从台湾的台北经过福余转到福清,然后再转到福州,按照沈葆桢的设想,海鲜两岸终于能够毫无障碍的互通资讯。
如今,小岛上只剩下这些漕孔。
海水退去,从这些平滑的遗迹上,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年电缆从里面横穿过台南沈葆桢塑像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起始点川石岛福建全闽师范学堂,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去,直伸到海里的样子。
而那些锈迹斑斑的电缆则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向人们展示着沈葆桢逝去的思想和功绩。
从1866年主持船政开始,沈葆桢一直在福州附近工作,因此在宫巷11号,沈葆桢专门设立一个办公场所。
公务繁忙,他究竟有多少时间能怡享天伦呢?沈葆桢与林普晴夫妻恩爱,沈葆桢当船政大臣时有很多公文,就出自林普晴之手,《清史稿》这样评价这些公文“一一中条理”。
这位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嫁入贫寒的沈家后,一生追随丈夫的足迹,相夫教子,伺奉公婆。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沈葆桢与夫人也是聚少离多吧。
他想念妻子,写下深情的诗句:生生世世许同心,一刻休论十万金…记否春风乍暖天,莲花朵朵上吟肩。
西窗旧事从头话,辜负蟾光几度圆。
沈葆桢深爱着妻子,更关心子孙的成长。
无论公务怎样繁重,他总要抽空亲自写信教导子女。
受当教书先生的父亲的影响,沈葆桢极其重视家庭教育。
他甚至自己掏钱办了个私塾,让所有沈家的亲戚都去读书。
而且私塾的气氛轻松自由,除了典章古籍,孩子们可以博览群书,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