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二)

合集下载

解密02 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原卷版)

解密02  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原卷版)

解密02 化学常用计量考点热度★★★★★【考纲导向】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4.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命题分析】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以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题目的落脚点往往以判断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粒数目为主。

2.Ⅰ卷常与N A相结合进行简单计算的考查,Ⅱ卷主要以填空题形式考查物质含量与组成,有时对计算过程有要求。

命题时主要有混合物成分含量的确定,未知物化学式的确定,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步连续反应的计算等。

2023年高考仍会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设置知识陷阱,同时又隐含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水解等知识的考查。

核心考点一有关N A的正误判断一、与N A相关的命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答此类题目应注重看清所求微粒的种类、分子的构成(是单原子分子还是双原子分子或多b .回答仪器容量瓶名称时同时应该注明其规格,如“500 mL 容量瓶”,不能只回答“容量瓶”考法1 有关N A 的正误判断(题型预测:选择题)1.(2022·全国卷)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101kPa 下,28L 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A 2.5NB .-132.0L 1.0mol L AlCl ⋅溶液中,3+Al 的数目为A 2.0NC .0.20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2CO 的数目为A 1.4ND .电解熔融2CuCl ,阴极增重6.4g ,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A 0.10N2.(2022·河北卷)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最新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最新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解析] 本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两个,即氧化还 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和元素质量 分数的计算,可见这两个知识点在高考复习 中要引起格外的重视。考后分析,很多考生中 了命题陷阱误选A,其原因是未理解pH的定 义,溶液的pH是指溶液中总的c(H+)或总的 c(OH-),与溶质的化学式无关,所以OH-的数 目不应为0.2 NA。选项B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5.稀释定律
(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 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有:c1V1=c2V2。
(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 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有:m1w1=m2w2。
考情分析:1.化学常用计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始终,是每 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 要考查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 加德罗常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相互关系及计算应用。
4.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密度为,则:
c
n V
V / 22.4 10001V / 22.4M
1000V
22400MV
,
1000
w
m(溶质) m(溶液)
100% V / 22.4M 10001V / 22.4M
100%
MV 100%。 22400MV
选项C求解的关键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NaCl+NaClO+H2O,在标准状况下当有1 mol Cl2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C正确。选项D 中应注意到Fe3+是弱碱阳离子,在水中易水解,因此 在溶液里含有Fe3+的数目小于0.1 nA,D错。

化学大讲义: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含答案

化学大讲义: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含答案

第3讲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考点一化学用语Z错误!(课前)1.(2017·江苏高考·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错误!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解析]B代表氟离子,C的电子式表达错误,应该为,D的化学式应为KAl(SO4)2·12H2O,故选A.2.(2016·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错误!OB.Mg2+的结构示意图:C.硫化钠的电子式: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解析]对物质结构的表达式要有清楚的认识,并具有判断能力。

A项考查原子符号,要正确理解符号错误!X的具体含义,左上角A代表质量数,左下角Z代表质子数,如图所示:,其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故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错误!O,错误;B项考查离子结构示意图,正确;C项考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2S的电子式应为,错误;D 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结构简式应体现有机物中所含的官能团,故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应为HCOOCH3,错误。

3.(2018·江苏·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C)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错误!NB.HCl的电子式:-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解析]C对:NH3的结构式正确。

A错: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为错误!N。

B错: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Cl-的结构示意图为。

4.(2018·北京·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错误!OH错误! C17H35COOC2H5+H182OB.常温时,0。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
审题时注意的细节: 审题时注意的细节:
1 .物质的状态 .物质的状态 H2O: 常温液态;标况液态\固态 常温液态;标况液态\ SO3: 标况固态(16.8℃ 标况固态( 摩尔质量: 2. 摩尔质量: D2O、T2O 、18O2 原子个数: 3. 原子个数: 稀有气体 、臭氧 、白磷 4.失电子数: 4.失电子数: 失电子数 H2O2 、Na2O2 44.8℃) , 44.8℃) 烃: C≤4 气态;5~16 液态 气态;
2004上海 2004上海20 上海20
AB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 是: A.质量相等 密度不等的N 质量相等、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 等体积等密度的CO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 等温等体积的O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 等压等体积的N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1)计算式: 计算式:
c B=
cB =
nB
V
1000×ρ×ω M
溶解度
S ×100% 饱和溶液 ω= 100+ S
2) 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稀释:
溶质的量不变
c1 ⋅ v1 = c2 ⋅ v2 m1⋅ω1 = m2 ⋅ω2
练习
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 氯化氢气体溶于1L 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1,则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00% a%=36.5A/(36.5A+22400) , % (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000ρA/(36.5 A+22400)mol·L-1 ( )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原卷版)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1)“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PPT资料共43页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PPT资料共43页

例: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
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L
A、0.25 B、0.5 C、0.75
D、1
三、摩尔质量
考点二: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拓展】二组分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十字交叉法” 练习:
(((54))6在1)010将Lm00L.1.01m.m2omol/lo氯Ll碳/L化乙酸铁酸钠溶溶溶于液液1中L中水,,乙中阴酸,离分所子子得总数溶数目液大为含于0有.0020.1.N1NNAAA个Fe3+
((78) )025.1℃m时ol/,L稀PH硫=酸13中的含BaS(OOH42)-2的溶数液目中为含0有.1的NAOH-数目为0.1NA
((56))((070高7上考海江卷苏)卷5).65g.铁6 g与铁足粉量与的硝稀酸硫反酸应反失应去失的去电电子子数数一为定0为.3N0.A3个×6.02×1023 ((78))0工.1业m上olM铜g的在电空解气精中炼燃时烧电,解生池成中Mg每O转和移Mg13mNo2转l电移子电时子阳0极.2N上A个溶解的铜原子数为 0.5 N A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5、注意题示反应是否为可逆过程,如电离、水解等。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中
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如乙酸的电离、铁离子的水解等
(1)(2019四川) 为0.6NA
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
((23) )1标L 准1m状ol况/L的下盐22酸.4L溶N液O2中气,体所中含含氯NO化2的氢分分子子数数小为于NANA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2、 计算一定量(体积或物质的量或质量)的物质中的粒子(分子、原 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数目;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 D2O、T2O、18O2、稀有气体、14CO2 等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第3讲-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第3讲-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根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的根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1)“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响中发生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
每种物质中元素上升或降低的总价数。
0 +5
+2
+2
Cu+H
复原性←复原剂→被氧化→氧化反响→氧化产物 2.物质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规律及应用 物质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1)同一反响,“剂”>“物”(同一反响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复原剂的 复原性强于复原产物)。 (2)不同温度,“热”>“冷”。 (3)不同浓度,“浓”>“稀”。 (4)金属活动挨次中,复原性“前”>“后”,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一般“后”>“前”。 (5)原电池中,复原性一般“负”>“正”。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23四川卷)以下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复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B.Cl2+FeI2 FeCl2+I2
C.3Cl2+6FeI2 2FeCl3+4FeI3 D.2Fe3++2I- 2Fe2++I2
解析:Co2O3的氧化性强于氯气的,即Co2O3能将Cl-氧化成Cl2,所以反响 Co2O3+6HCl 2CoCl2+Cl2↑+ 3H2O可以发生;I-的复原性强于Fe2+的复原性,所以 Cl2和FeI2反响时,首先氧化I-,反响Cl2+FeI2FeCl2+I2可以发生,而3Cl2+6 FeI2 2FeCl3+4 FeI3不行能发生;Fe3+的氧化性强于I2,Fe3+能把I-氧化生成I2,2Fe3++ 2I2Fe2++I2可以发生。

化学常用计量(二)附答案

化学常用计量(二)附答案

化学常用计量(二)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13•潍坊模拟)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2.(2011•四川)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3.(2010•湖北)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 C.2:3 D.1:24.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1:2 B.2:3 C.3:1 D.5:35.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F eO B.F e2O3C.C uO D.C u2O6.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A.0.5Q B.Q C.2Q D.5Q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8.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A.1:11 B.11:1 C.7:11 D.11:79.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A l B.M g C.F e D.Z n10.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11.(2014•碑林区一模)将15mL 2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A.4B.3C.2D.112.(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 3+、OH﹣,且c(OH﹣)=c(Ba2+)13.(2010•海南)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14.用1升1.0摩/升NaOH溶液吸收0.8摩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摩尔浓度之比约是()A.1:3 B.2:1 C.2:3 D.3:215.在100mL 0.10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6.(2010•淄博一模)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A.B.C.D.17.(2010•四川)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B.ω=C.ω=D.c=E.c=18.(2010•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A.0.1(b﹣2a)mol/L B.10(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19.C1、C2、α1、α2,pH1,pH2分别表示2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如果已知pH1<pH2,且α1>α2,则C1和C2的关系()A.C1>C2B.C1=C2C.C1<C2D.无法确定20.已知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 的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A.1:4 B.1:5 C.2:1 D.2:32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B.C.D.22.若20克密度为d克/厘米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克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A.摩/升B.摩/升C.2.5d摩/升D.1.25d摩/升23.用10亳升的0.1摩/升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A.3:2:2 B.1:2:3 C.1:3:3 D.3:1:124.把80毫升NaOH溶液加入到120毫升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和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摩尔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A.0.5摩/升B.0.1摩/升C.0.05摩/升D.1摩/升二.填空题(共3小题)25.(2012•上海)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L(标准状况下),生成24mol Al(OH)3和15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 (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26.(2012•上海)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g钠﹣钾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mol氢气.(1)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2)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27.(2012•上海)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_g.三.解答题(共3小题)28.(2011•上海)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完成下列计算:(1)生成1molNO消耗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L(标准状况).(2)5mol NH3和5molO2反应生成4molNO,过量的氨溶于产物水中成为氨水,计算该氨水中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3)如果没有催化剂,氨氧化生成NO的同时也生成氮气:4NH3+3O2→2N2+6H2O若4mol NH3和4molO2恰好完全反应,计算产物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29.(2010•上海)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5为例)如右图所示.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3PO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2)含0.300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种难溶盐和16.2g 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PCl5﹣x Br x(1≤x≤4,且x为整数).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0.10mol PCl5和0.10mol NH4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示:M>300).30.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HNO3跟NH3反应生成NH4NO3.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生产上的其它损耗)的_________%.。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总结【篇一: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总结】化学中的常用量,特别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

(1)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求“准”有的常用量,,比如“相对原子质量”,靠死记硬背是不能把握的,必须分清什么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它们相对谁?绝不能含糊;再如有关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都是一定条件下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它们有区别、有联系,也不能混淆。

(2)对相关概念的运用求“活”对相关概念的适用条件必须灵活掌握,如“气体摩尔体积”,该概念的使用条件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若为固体(如s03)或液体(如cs2、hf、己烷等)则不存在该概念;又如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原子个数的相等关系,如果物质之间并不是恰好反应,那过量的部分就不存在该概念。

【篇二: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总结】0.1 mol,氮原子数为0.2氮原子数a项正确;b项,羟基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b项错;c项,ki中的i来源于hi,每生成3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错;d项,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1 mol,d项错。

【类题拓展】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物质为载体,考查有关概念。

为了加强对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ch2cl2、chcl3、ccl4、hf、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等。

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3总复习: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3总复习: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第三讲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因此在使用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例如:1mol O ,或1mol O 2,而不能笼统地称1mol 氧,再例如:1mol e -。

2、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为 ,通常使用这个近似值。

3、物质的量(n )与微粒个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关系: n = N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 ,其单位是 。

二、气体摩尔体积1、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从微观来看:① ;② ;③ 。

对于气体来说,根据气体可以压缩这一实验事实可知,气体微粒间距离很大,根据实验事实可知,通常情况下,分子间距离是气体微粒直径的10倍左右。

因此气体体积取决于微粒间的距离,当压强和温度一定时,气体微粒间距离一定,所以当气体分子数一定,则气体体积一定,反之,在压强和温度一定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分子数相等。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

(n —物质的量,V —气体体积)。

推论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式量之比(ρ—密度,M —式量)。

推证:设气体质量为M ,体积为V 。

根据 则:推论2:在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212122112211ρρρρ=⇒=M M m m M m M m上述三个关系式包含了气体的分子数、体积、压强、密度和式量等状态。

3、气体摩尔体积经测定,在1.01×105Pa, 00C时,(标准状况)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通常称为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在掌握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4个要点:(1)标准状况;(2)1mol;(3)任何气体,(包括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4)约22.4L。

知识讲解-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基础

知识讲解-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基础

高考总复习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编稿:房鑫 审稿:张灿丽【考试目标】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知识络】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要点梳理】考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n )(1)概念:用0.012 k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mol 。

要点诠释: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一样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用n 表示。

作为专用名词,“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分或简化,不得添加任何字,更不能将其当做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质量。

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微粒。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用mol 为单位只能用于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不能用于宏观物质。

②用mol 为单位必须指明物质微粒(或微粒组合)的符。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含义: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根据实验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

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相应微粒。

(2)单位:mol ―1,符N A 。

(3)微粒数(N )、物质的量(n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三者关系。

n =AN N ,利用该关系式,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

要点诠释: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1023 mol -1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如1 mol 氧原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专题三 化学中常用计量

专题三  化学中常用计量
• 【解析】:标准状况下辛烷为液体,摩尔数远大于1,故生成的二氧化 碳分子数远大于8NA,故A项不正确。 • 【答案】:A。
有关阿伏加德罗定的考查
例题2、(08海南卷)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 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的考查。由推论1:同 温、同压: ρ1 :ρ2 = M1:M2由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可知M1>M2 可 知D不正确;又由于甲、乙两种气体质量相同,则N1<N2可知A不正确 ,B正确;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一定值,C也不正确。 • 【答案】:B
(6)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微粒的大小②微粒间距离③微粒的数目
5.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 有相同的数目的分子数。 (2)推论:(限气体) • 同温、同压: V1 :V2 = N1 :N2 = n1 :n2 ρ1 :ρ2 = M1:M2 • 同温、同体积 :P1:P2 = N1 :N2 = n1 :n2
3.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 (4)说明: 4.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Vm (3)单位:L· -1 mol (4)计算公式:Vm = V/n,V = Vm· n (5)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 = 22.4L· -1 mol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mol),摩尔质量(g· -1)、气体 mol 摩尔体积(L· -1)。 mol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 -1)、 L 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 (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 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化学常用计量ppt教学课件

化学常用计量ppt教学课件
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 液的体积 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V1∶V2=n1∶n2.
(2)同温同压下,两种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
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解析】 由以下反应关系知:
【答案】 C
3.有BaCl2和NaCl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
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
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稀硫酸,
y molAgNO3.据此得知原溶液的c(Na+)(mol/L)为
()
mol/L. 答案:D
(2009·福建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 L 0.1 (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自主尝试】 ________
(1)两溶液等质量混合:
(2)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①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w > (w1+w2),如:H2SO4溶液. ②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w < (w1+w2),如:氨水、酒精溶液.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1 nm >100 nm 1 nm~100 nm

进行以上各量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1时,一定要符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氧化物和离子化合物
氧化物和离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可以根据其化 学式和元素摩尔质量计算得出。
分子式
分子式中每个元素的摩尔质量相加即可得到化 合物的摩尔质量。
计算例子
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 方法。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1
摩尔比例
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对于计算质量关系非常重要。
单位制和量纲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是计量的基础,使用 标准单位来表达物质的质量和其 他物理量。
量纲
量纲是描述物质性质的特征和性 质的符号表示,它指示了物质的 基本特征。
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是将一种单位转换为另 一种单位,对于化学计量学非常 重要。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原子质量
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可以计算出每个元素的 原子质量。
计量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
体积计量分析
体积计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和反应的等当关系。
2溶液计Biblioteka 分析溶液计量分析用于分析和确定溶液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
3
光谱计量分析
光谱计量分析利用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化学常用计量》PPT课 件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质量、摩尔关系及数量关系的一门 基础课程。
化学计量学的定义
1 重要性
化学计量学是化学科学的基石,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2 关键概念
化学计量学涉及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计量关系、反应比例等重要概念。
3 应用领域
化学计量学在制药、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滴定实验确定化合物的质量。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计量计算
1 离子化合物的组成

化学常用计量

化学常用计量
解析:晶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122 g·mol-1,n=12212g.·2mgol-1= 0.1 mol,故氧原子数目=0.1×(2+1.3)NA=0.33NA,n(H) =0.1 mol×1.3×2=0.26 mol。
知识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考点 德罗定律
知识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 加德罗定律
对点训练
知识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考点 德罗定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氧气和 1 mol 氦气的体积相同,含有
原子数也相同
( ×)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12C18O 和 NO 体积相同
( √)
(3)标准状况下,11.2 L SO3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 (×)
合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 1 g·cm-3 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 密度越小,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 w<12(a%+b%)(如
酒精溶液、氨水)
等质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 ρ>1 g·cm-3 还是 ρ<1 g·cm-3),
量混 合
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12(a%+b%)
知识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考点
(2)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的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b%的两溶液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 1 g·cm-3 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
等体 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 w>12(a%+b%)(如 积混 H2SO4、HNO3、HCl、NaOH 等多数溶液)
=100S+S×100%
知识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考点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如图所示,体积为 V L,密度为 ρ g·cm-3 的

高三(理)化学《专题五化学常用计量2》(课件)

高三(理)化学《专题五化学常用计量2》(课件)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18
37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热点考向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基本计算
典型题目: 例题4
例题5
14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借题发挥】
⑴准确理解7个概念(单位、表示符号):
①物质的量; ②摩尔;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 ④摩尔质量; ⑤气体摩尔体积; ⑥物质的量浓度; ⑦密度。
②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如:Na2SO4和Al2(SO4)3 的混合液中,c(Na+)+3c(Al3+)=2c(SO42−)。 ③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借题发挥】
2. 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质质量分数 (w)之间的换算
1000mL L c M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典型题目: 例题2
7
9
15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借题发挥】
1. 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解题思路
(1)由概念出发
(2)由某些量的守恒出发,如:
①稀释前后或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c1V1=c2V2,c1V1+c2V2=c混(V1+V2),或c1V1+c2V2=c混V混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3年上学期
热点考向1:NA的全方位考查
例1 (2011· 江苏)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 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 = 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 的 数目为0.1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3讲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L H 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B.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6.02×1023C.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D.相同条件下,N2和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O3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解析】HO、CHCl3在标准状况下均不是气体,A、B不正2所处的温度、压强不明确,2.24L气体不一定为确;C中CO20.1mol,C不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D正确。

2.在273 K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2.0 g氦气、7.0 g氮气和1.60 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A. 6.72 LB. 13.44 LC.12.32 LD. 17.92L【解析】n(混合气体)=2.0g/4g·mol−1+7.0g/28g·mol−1+1.60 g/32g·mol−1=0.8mol,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V=0.8 mol×22.4L/mol=17.92L。

3.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苯完全燃烧生成6mol CO 2B.在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C.常温常压下,28g CO 与22.4L O 2所含分子数相等D.273K 和101kPa 的条件下,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为【解析】标准状况是指0℃,101kPa 或273K ,101kPa 时的状况。

A 中苯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A 不正确;B 中22.4L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是1mol ,含有2N A 个氢原子,B 不正确;C 中28gCO 是1mol ,而在常温常压下22.4L O 2不是1mol ,所以分子数不相等,C 不正确;D 中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为a /22.4mol ,故分子数为,D 正确。

231002.64.22⨯⨯a 231002.64.22⨯⨯a4.同温同压下,单质气体A2和B2以体积比1∶3完全反应,生AB3成2体积气体C,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解析】设C为AB y,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得A2+3B2x2A x B y,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x=1,y=3。

5.将一定质量的炭和8g 氧气置于一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度,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变为反应前的1.4倍,求参加反应的炭的质量。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比。

n (O 2)=8g/32g·mol-1=0.25mol ,高温下发生的反应有:C+O 2CO 2,2C+O 22CO ,设生成CO 2a mol ,生成CO b mol ,则,a mol+b /2mol=0.25mol ,,解得a =0.15,b =0.2,故参加反应的炭为0.35mol ,质量为4.2g 。

4.10.25mol mol mol =+b a【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个D.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5×6.02×1023个【解析】A选项中氧气的体积没有注明是否为标准状况,因此22.4 L氧气中不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是双原子分子而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因此同温氢气(H2同压下原子数相同的二者的体积不相等,体积比为1︰2,B选项错误;C选项中,溴为液体不是气体;D选项中,标准状况下,11.2L 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都是0.5mol,D正确。

【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个D.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5×6.02×1023个【评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要指明温度和压强,要确认物质的状态是气态。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变式1C【解析】A选项中,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不是1.5mol,A不正确;B选项中,标准状况下的己烷不是气体,故22.4L己烷不是1mol,B不正确;C选项中,NA 个分子即为1mol,而CO2和O2中每个分子均含两个氧原子,C正确;D选项中,N2的状态不明确,D不正确。

【例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A【解析】A选项中,因为N2和CO的摩尔质量相同,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又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同;B、D选项中,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B中由于压强未知,D中由于温度未知,故不能推出分子数一定相同;C选项中,C2H4和C3H6同体积、不同密度,故质量不同,因此所含CH2的物质的量不同,原子数不同。

【例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A【评注】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一定要符合定律所设定的条件,该定律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

变式2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两种气体,下列2说法正确的是( )C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解析】相同状况是指温度和压强相同。

A选项中,每个12C18O 和14N2分子都含有14个质子,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故质子数不等,A不正确;B选项中原子数相等,则分子数相同,但12C18O和14N2分子所含中子数不同,故中子数不等,B不正确;C选项中,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C正确;D选项中,体积相等,即物质的量相同,但摩尔质量不同,故气体质量不同,所以密度不同。

【备选题】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D【解析】设三个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则三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大小n(H2)>n(Ne)>n(O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p(H2)>p(Ne)>p(O2)。

1.气体摩尔体积与22.4 L/ mol 的关系任何情况下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其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V m =22.4L·mol −1。

使用V m =22.4L·mol −1时,一定要确认气体状态处于标准状况下这个条件。

标准状况是指0℃,101kPa 或273K ,101kPa 时的状态。

常温常压是指25℃,101kPa 时的状态。

nV V m2.分析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时,都必须先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以此为桥梁才能进一步分析微粒数的多少。

3.常考易错点(1)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的物质:苯、四氯化碳、辛烷、溴、水、三氧化硫。

(2)铁与稀硝酸反应、氯气与铁反应、盐酸与铁反应时,铁失去的电子数的判断。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解析】A选项中,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B选项中,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7N A,要注意核外电子与最外层电子的区别;C选项中,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分子数为NA,C正确;D选项中,生成1mol H2时,应转移2NA个电子。

C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氧气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 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解析】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

A选项中,氧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A正确;B选项中,H2O2O2,生成1mol O2转移2NA 个电子,B正确;C选项中,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C不正确;D选项中,CO和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1,故1mol混合气体的质量是28g,D正确。

C 得2e谢谢!小节课结束页湖南学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链接返回主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