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乳糜池
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
![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3da5acabb4cf7ec4afed0fd.png)
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一、名词解释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腮腺床:通常把与腮腺深部相邻的茎突,起于茎突的肌肉,以及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等结构,称为“腮腺床”。
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咬肌间隙:为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牙槽的第三磨牙,在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时,可扩散至此间隙。
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紧密愈着,不易分割,临床上将此三层合称“头皮”。
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
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处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瘀斑可出现于鼻根及上眼睑皮下。
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腹膜下间隙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主要结构及毗邻:包括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和神经等。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小脑幕:是一个由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
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的分割成上、下两部。
当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可能受挤压而移位至小脑幕切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锁骨上大窝: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扪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位于颈外侧区,界线为:锁骨外侧缘,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下缘。
局部解剖学课件
![局部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059c2abb68a98270fefa1f.png)
人体结构层次
7.神经(nerve) 呈白色条索状,除皮神经外,常与血管伴 胸腔和腹腔内的自主(植物性)神经,常缠 绕在脏器和血管壁上形成神经丛,随血管的
行,并共同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血管神经束。
分支而分布。
二、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㈠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清洁器具,妥善保存,防止生锈。
常用的器械有: 解剖刀 肋骨剪 解剖镊 椎管锯 解剖剪 咬骨钳等。
绪
论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1、定义: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 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 毗邻关系的解剖学。 2、学习目的:认真、扎实地学好局部解 剖学,为成为一名好的临床医 生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与系统解剖学的区别 系统解剖学:系统 局部解剖学:部位 器官 层次 组织 毗邻 人体的部位划分
持镊方式
正确姿势
错误姿势
错误姿势
3、解剖剪:有不同的长短和弯直。 尖有尖头和圆头之分。
⑴圆头解剖剪:一般用于剪开组织或剪断 血管、神经。 ⑵尖头解剖剪:常常用于剪线或拆线。
持剪方式
正确方式
持剪方式
错误方式
持剪方式
三、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
习惯用右手者,解剖时,左手持镊,右手 执刀或剪,运用刀、剪的利刃进行切割。有 时也需用刀柄、剪头、血管钳、镊和手指等 钝物进行钝性分离。手指的触摸在解剖过程 中甚为重要。因为手指可以感觉到被解剖结 构的软硬坚实程度,可以探查解剖部位深处 有无特殊结构,以便决定解剖方法和选择工 具。所以,在解剖过程中应常用手指触摸探 索。
人体结构层次
5.血管(blood vessel) 动脉呈圆管状,管径比静脉小,管壁厚而 富有弹性。 静脉壁薄而缺乏弹性,故外形略扁,尸体 的静脉腔内常有凝血块。浅表静脉多单独走 行,而深部静脉多与动脉伴行。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366161336c1eb91a375d6d.png)
颈 部
43
颈部
境
界
上界: 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 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与头部分界。 下界: 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 骨上缘、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 的连线与胸部及上肢分界。
44
颈部
分 区
1、颈前外侧区(固有颈部)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2、颈后区(项部)
26
头部
(2)面静脉 海绵窦 翼静脉丛 眼上静脉 面深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后支 前支 (面总静脉) 颈内静脉
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无瓣膜”、“危险三角”
27
头部
(3)面神经 出茎乳孔→入腮腺浅部 (主干+末支) 上干→ 面 神 经 下干→ 丛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近甲状腺处相伴行,远离甲状腺 处分开 (下远结扎动脉) 右侧:神经在前,动脉在后 左侧:动脉在前,神经在后
64
颈部
f.甲状腺最下动脉 10%出现率,气管切开时要注意 g.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切除甲状腺
时危险(粗、薄)
甲状腺下静脉—常形成静脉丛
65
颈部
眉弓
部
翼点
眶上切迹 下颌角 眶下切迹 颧弓 颏孔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后: 眶上缘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皮肤 ( 厚而致密,为疖肿和皮脂腺囊 肿好发部位) 浅筋膜 (连接帽状腱膜和皮肤;感 染时炎症不易扩散;血管神经呈辐射 状分布) 帽状腱膜(缝合头皮应将这层缝合)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头皮撕脱多自 此层分离,范围大,移动性大,炎症 易扩散。颅顶危险区) 颅骨外膜(骨膜下感染常局限)
【PPT课件】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局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576933866fb84ae45c8d42.png)
1
局部解剖学
一、定义:是由浅入深研究人体各 局部层次结构和器官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二、人体局部的基本结构形式
鞘状结构 板层结构
2018/12/19
2
一般层次
皮肤:厚薄不一 浅筋膜:内含浅动脉、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管; 深筋膜:在四肢部分与骨形成骨筋膜鞘; 肌层 骨或腔隙
1、皮肤 2、浅筋膜:小隐静脉 腘浅淋巴结、股后皮神经、 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3、腘窝内容物:浅 深 (1)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腘静脉: (3)腘动脉; (4)腘深淋巴结
2018/12/19
20
2018/12/19
21
小腿后区
1、皮肤 2、浅筋膜: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 浅部:小腿三头肌; 深部:腘肌和小腿 后群深层肌。
2018/12/19
13
2018/12/19
14
股后区 一、境界: 上:臀沟; 下:髌骨上方2横指; 内、外:过股骨内、 外侧髁垂线.
2018/12/19
15
二、层次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股后皮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股后群肌、 坐骨神经、深淋巴结、 和淋巴管。
2018/12/19
2018/12/19
35
股三角 1)股鞘:3-4cm 2)股管: 长约1.0-1.5cm, 为股疝好发部位。
股管
股环
2018/12/19
36
股
管
股鞘内侧,1-1.5 cm 前:腹股沟韧带,镰缘上角和筛筋膜 后: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和股鞘内侧壁 外: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2018/12/19
局部解剖学全册课件
![局部解剖学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70b28559eef8c75fbfb3a8.png)
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
实验分组合作及卫生管理
胸壁
• 切口
浅层结构
乳房
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深层结构
胸廓内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肋间后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胸肩峰动脉
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
学习要点
•
乳房淋巴回流途径;
•
锁胸筋膜;
局部解剖学
崔怀瑞 667817 513041086@ 10A205/7A217
腋窝
• 位置 • 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腋鞘及腋窝蜂窝组织
• 由椎前筋膜延续 •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 • 锁骨下臂丛麻醉将 药液注入此鞘内, 各区域感染可相互 蔓延
臂丛
根 干 股
束
分支
臂丛
• 外侧束
• 肌皮神经-穿喙肱肌 • 正中神经外侧根 • 胸外侧神经
臂丛
• 内侧束
• 尺神经 • 正中神经内侧根 • 胸内侧神经 • 臂内侧皮神经 • 前臂内侧皮神经
• 深层:拇收肌筋膜、 骨间掌侧筋膜
手掌骨筋膜鞘
1. 外侧鞘 2. 中间鞘 3. 内侧鞘
内侧肌间隔
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 鱼际筋膜
外侧肌间隔
骨间掌侧筋膜
拇收肌 掌中隔 拇收肌筋膜
筋膜间隙
• 掌中间隙 • 鱼际间隙
掌中隔
手肌
• 外侧群 • 拇短展肌 • 拇短屈肌 • 拇对掌肌 • 拇收肌
• 内侧群 • 小指展肌 • 小指短屈肌 • 小指对掌肌
腹前外侧壁
• 皮肤 • 浅筋膜(脐平面以下)
• 浅层:Camper筋膜 • 深层:Scarpa筋膜 阔筋膜、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白线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二十二)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二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0434f856284ac850ac0242ee.png)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乳糜池: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为胸导管的起始处,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而成,因其中的淋巴为乳糜状而得名。
二、填空题1.淋巴器官包括______淋巴结、脾_______和____胸腺______等。
2.淋巴管道包括_______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____ 。
3.全身最大的淋巴管道是__胸导管___,起始于____乳糜池______,注入左静脉角__ 。
4.右淋巴导管由_右颈干、右锁骨下干_和_右支气管纵隔干_汇合而成,注入_右静脉角____。
5.乳糜池由____左右腰干、肠干__________汇合而成。
6.颈外侧深淋巴结沿_____颈内静脉_____静脉排列,,有部分位于锁骨上方,称为________锁骨上淋巴结____其输出管合成____颈干_______。
7.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淋巴分别引流到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淋巴结,它们的输出管汇合形成___肠干_______。
8.在胃癌和食管癌患者,有时癌细胞可经__胸导管、________再由___颈干 _______逆流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引起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肿大。
9.脾位于__左季肋区__区,与第__9~11__肋相对,其长轴与第_10_肋一致,脾上缘的_脾切迹__可作为触诊脾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1.不成对的淋巴干有( E )A.颈干 B.锁骨下干 C.支气管纵隔干D.腰干 E.肠干2.胸导管( B )A.为肠干延续形成 B.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道C.左颈根部转向右D.收集9条淋巴干的淋巴E.注入右静脉角3.有关胸导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而成B.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胸腔C.始于乳糜池 D.是最大的淋巴管道E.注入左静脉角4.乳糜池( C )A.位于第4~5腰椎前方B.由肠干延续形成C.内含来自小肠的乳糜 D.由左、右腰干汇合而成E.右淋巴导管由此发出5.胸导管( D )A.收集胸腔脏器的淋巴 B.收集胸、腹腔脏器的淋巴C.收集除左侧上半身以外的全身淋巴D.注入右静脉角E.收集除右侧上半身以外的全身淋巴6.腋淋巴结(D )A.数目为1~2个 B.直接注入胸导管C.收集颈部的淋巴D.收集乳房的淋巴E.收集头部的淋巴7.左锁骨上淋巴结( C )A.属颈外侧浅淋巴结的一部分B.其输出管形成锁骨下干C.食管癌或胃癌等癌细胞可转移到此D.沿颈外静脉排列E.以上都不对8.脾( D )A.位于右季肋区B.正常时在左肋弓下缘可触及其边缘C.膈面近中央处为脾门D.质软而脆E.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9.关于脾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位于左季肋区B.正常时不能在左肋弓下缘触到C.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破裂出血 D.脾的上缘有2~3个小切迹E.其长轴与第8肋一致10.胸腺( C )A.大部位于前纵隔内 B.是外分泌腺C.有分泌胸腺素和产生T淋巴细胞的功能D.其内的T淋巴细胞多数对抗原有反应E.至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而渐发育四.简答题1.淋巴器官包括哪些?有何功能?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胸腺。
《局部解刨学》PPT课件
![《局部解刨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89ca3cba1aa8114431d988.png)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绪论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b410f8231126edb6f1a10fc.png)
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各学科尤其是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学等的重要基础, 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人体的层次和基本结构
1. 皮肤 2. 浅筋膜 (内含浅静脉、浅动脉、浅淋巴管
淋巴结、皮神经、皮肌等结构) 3. 深筋膜(形成肌间隔、支持带、骨筋膜鞘、
血管筋神经鞘等结构) 4. 肌 5. 动、静脉 6. 深淋巴管和淋巴结 7. 神经 8. 骨与骨连接 9. 脑与脊髓 10. 内脏
小腿横断面显示结构配布规律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人体的分部与常用皮肤切口
人体的分部
➢ 头部 ➢ 颈部 ➢ 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局部解剖学(第9版)
常见解剖器械的使用
解剖刀
解剖剪与血管钳
解剖镊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解剖操作基本技术
皮肤剥离法
局部解剖学
绪论
作者 : 崔慧先
单位 : 河北医科大学
重点难点
掌握 1. 局部解剖学的概念 2. 人体的层次和基本结构
了解
1. 局部解剖学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2. 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3. 解剖操作基本技术 4. 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局部解剖学(第9版)
局部解剖学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 体表标志与投影、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科学。
血管神经解剖法
谢谢观看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448420627284b73f24250d9.png)
4.胰尾:
抵靠脾门。
六、肝门静脉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 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四)肝门静脉的特点
回盲瓣 控制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结肠。
●回盲区是整个 消化管道中最易 发生套叠的部位。
阑 尾
appendix
根 McBurney lanz
体 系膜
回肠前位28% 盆位26% 盲肠后位24% 回肠后位8%
盲肠下位6%
上缘 下缘 游离缘
注意:成人与小儿阑尾的差别 成人:壁厚、腔小、开口小, 小儿:反之, 临床表现不同.
(3)结肠脾曲毗邻:
①前:胃大弯、第8肋软骨。
②上:胰尾、脾。 ③外:膈结肠韧带。
④后内:左肾、肾筋膜。
临床意义:结肠脾曲的肿瘤不易 被扪及。
(4)乙状结肠系膜根的位置:
骶髂关节
乙状结肠 间隐窝
骶骨上 部前面
小骨盆 左缘
乙状结肠系膜根的毗邻:
左输尿管
(5)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鉴别要点
横结肠 乙状结肠
正 常 型
约90%
方 型
约3%
约2% 约4%
婴 儿 型
『
内
侧
育 型
袋 』 显
著
不
发
24% 6%
28% 8% 26%
X线检查时,通常 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 6组
③直肠上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末 支间多无吻合。
➢(边)缘动脉
各结肠动脉分支之间 依次吻合,在近结肠处 形成一个连续的动脉弓, 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与 直肠移行处,称缘动脉。
局部解剖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完整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98476fddccda38376bafce.png)
二、肘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浅静脉: 头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外侧 贵要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内侧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2、皮神经:
前臂内、外侧皮神经
17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触摸肱动脉搏动和测量血压
的听诊部位 2、肘窝 (1)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 头肌腱膜 底: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26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
1.梨状肌上孔
由外向内依次为: 臀上神经 臀上动脉 臀上静脉
臀上动脉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小肌。
局部解剖学
腋区 臀部、股后区 颈部 胸部 腹部
1
腋
一、腋窝的构成
1、顶:锁骨中1/3 段、第一肋外缘、肩 胛骨上缘
2、底:皮肤、浅 筋膜、腋筋膜 筛状筋膜:腋筋 膜中央部因有皮 神经、浅血管和 浅淋巴管穿过而 成筛状
区
2
3、前壁:胸大肌、胸小 肌、锁骨下肌、锁胸筋 膜 锁胸筋膜: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 部深筋膜 内有:头静脉、胸肩峰 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18
(2)内容:
桡侧 尺侧:
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及 桡、尺血管、正中神经
在肘窝外侧有: 1)桡神经行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约在肱 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2)前臂外侧皮神经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 出深筋膜
19
前 臂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前臂正中静脉 2、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前臂内侧肌间隔,前臂外侧肌间隔 前臂前骨筋膜鞘: 由前臂前区的深筋膜,内、外侧肌 间隔,尺、桡骨及前臂骨间膜围成
局部解剖学03-课件_34
![局部解剖学03-课件_34](https://img.taocdn.com/s3/m/8d548d04c77da26924c5b04a.png)
部
•内有食管和胸导管
食管下三角:
解
•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
剖
• 内有食管
学
— — 胸 部
-右侧 -有奇静脉和右纵隔胸膜
局 部
解 剖 学
— — 胸 部
狭窄部位
___
食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局
-第一狭窄:咽和食管交界处,位于颈部。
部
-第二个狭窄: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
-第三个狭窄:穿膈的食管裂孔处。 解
剖
奇静脉
学
-左侧:左纵隔胸膜
-右侧:奇静脉、胸导管和右纵
—
隔胸膜
—
胸
部
食管 胸导管 奇静脉
•分支:
局 部
-壁支: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解
•膈上动脉
剖
-脏支:
修
•支气管动脉
—
•食管动脉
—
•心包支
胸
•纵隔支
部
胸导管
局
行程:
部
-起自乳糜池,经膈的主动脉裂 孔
入胸腔后纵隔,在胸主动脉 和
解 剖
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 平面斜行向左,沿食管左缘与 左纵隔胸膜之间上行至颈部,
食管胸部
局
-以气管杈下缘为界分为胸上段
部
和胸下段。
-临床上常以主动脉弓上缘和肺
解
下静脉下缘为标志,将食管分
剖
为上、中、下三段。
学
— — 胸 部
位置
局 部 解 剖 修 — — 胸 部
-毗邻:
-前方
V 气管、
局
-第4胸椎以上:与气管、气 管
头臂干
部
杈、主动脉弓、左锁骨下 动
胸导管的解剖 ppt
![胸导管的解剖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61440c33687e21af45a97f.png)
乳糜胸的手术治疗
4.创伤性乳糜胸:锐器伤、钝性上。闭合性损伤有 间歇期,2-10天出现,甚至数月。原因:纵膈 内形成胸膜外乳糜肿,增大后破入胸膜腔,其 中一半醉自愈,一半不经外科手术治疗难免死 亡。
-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乳糜胸的保守治疗
治疗: 1.保守治疗:
1).单纯胸腔穿刺引流放液+营养支持,半数死亡率。 2).加胸腔闭锁术,即向胸腔内注入刺激性物质促进胸膜
腔粘连封闭,死亡率降低到15%。 依据:1934年Heppner认为胸导管的愈合机制:是瘘口 周围胸膜的闭塞,非损伤导管本身的愈合。 方法:1.胸腔引流彻底;2.治疗前准备,杜非合剂等, 即使这样,病人体质弱等原因,仍可出现休克表现,需 严密观察;3.注入药物的浓度;4.体位的变换。
3.其他及不明原因乳糜胸:肿瘤所致之乳糜胸,可 单侧,也可双侧,需要行放疗、化疗;结核引 起的乳糜胸需行抗结核治疗,通常能得到较好 的控制;乳糜管良性肿瘤(胸导管良性淋巴管 瘤)呈类似肿瘤样包块,形成乳糜胸,乳糜心 包,通过胸导管低位结扎术+心包开窗术+胸膜 固定术,效果明显。乳糜腹提示腹膜后肿瘤的 可能。不明原因的部分常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若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仅为最后手段。
-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胸导管的解剖
-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ppt课件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2eb8c210661ed9ad51f3f0.png)
胸膜隐窝的概念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
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
也不能充满此腔隙,这
部份胸膜腔称为胸膜隐
➢ 窝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
相互转折处形成半环形的胸
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
内,这部份胸膜腔称为肋膈
隐窝。为站立位时胸膜腔最
低部位。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胸膜的体表投影
以胸膜壁层在胸壁上的返折线来表示。
胸膜前界:即纵隔胸膜和肋胸膜 的返折线。两侧起自胸膜顶,经胸 锁关节后方,斜向下内至第2胸肋关 节水平,两侧高度靠拢在中线垂直 下降;下降至第4胸肋关节水平,两 侧开始分开;右侧继续下降到第6胸 肋关节处移行为胸膜下界。左侧自 第4肋软骨水平,斜过第5、6肋软骨 中点,移行为胸膜下界。
两侧:以三角肌前后缘与上肢 分界。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组成
胸部
骨性胸廓 胸壁 肋间结构
被覆软组织
胸腔 胸壁和膈围成
左、右部:容纳肺和 胸膜。
中部:纵隔占据。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二、体表标志与胸部标志线
➢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成人男性
平对
TV2,女性平对TV3。 2.胸骨角:两侧连接第2
胸前壁:
气胸时在肋间隙中间进针。
胸部的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3.胸内筋膜
▪ 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衬于胸廓内面,在胸内筋 膜与胸膜壁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两者易于分开。
希氏筋膜(sibson fasia): 又称胸膜上膜,为胸内筋膜的
延续,覆盖于胸膜顶的表面并特 别增厚,构成胸膜顶的被膜,有 保护肺尖及胸膜顶的作用。
➢动脉导管三角:
乳糜胸的护理教学课件
![乳糜胸的护理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3d73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f.png)
03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由于胸导管破裂,乳糜液溢出,
可产生压迫症状,如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纵隔移位等,尤以活动量大或进食较多脂肪
右肺
性食物时明显。
• 并发症:因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丢失
过多而出现营养不良,或因T淋巴细胞丢失
乳糜胸
过多而出现免疫功能缺陷 。
气管 左肺
• 查体: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
■ 手术治疗-术后护理:
(1)呼吸道的护理:给病人讲解术后咳嗽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定 时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促进肺的复张。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行雾化吸入,必要时经口、鼻 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 。 (2)疼痛的护理。 (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4)心理护理。
■ 预防感染:
• 因乳糜液中富含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随着乳糜液的大量丢失而导致患者免 疫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另外胸腔引流管的置入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预防措施: (1)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鼓励并协助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行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3)密切观察体温,局部伤口和全身情况; (4)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胸腔继发感染; (5)一般护理:加强病室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湿度,限制探视人员。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 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X线检查、胸腔
穿刺和胸腔引流液来确定。 ➢ 乳糜液呈乳白色、无味、不易凝固,一般乳
糜液放置后常分两层,上层为脂肪层,下层 为液体 。若加入乙醚摇荡后脂肪析出而变 清澈,或苏丹Ⅲ染色找到脂肪滴,细胞计数 以淋巴细胞为主,即可作出乳糜胸的诊断。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