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死于何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乌江自刎基本上是沿袭两千多年的说法。自从1985年计正山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文,《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尤其是2007年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认为项羽死于东城后,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于是关于“项羽死于何地”在史学界和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论争的焦点:一是对“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如何理解与阐释;二是对“阴陵,、‘冻城”如何注释;三是“东城”与“乌江”在秦汉时期的有无管辖上从属关系;四是关于九斗山有无的考证;五是如何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史笔手法。综观20多年来关于“项羽死于何地”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冯其庸、计正山、董书冰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东城(现安徽定远)说;二是以袁传璋、和县王贵华、呼安泰、宁业高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乌江(现安徽和县)说。史学界张大可、施丁、汪受宽等赞同项羽死于乌江之说。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冯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冯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1)司马迁对项羽败、死的叙论。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项王笑曰,天下亡我,我何渡为;

2)从司马迁对项羽自该下至东城的战斗历程的叙述看项羽的死地。

3)因《史记》原文叙述上的矛盾引起各家疏解上的矛盾。

4)乌江自刎说的溯源述流。

两文发表后,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首先生致函冯其庸先生,称冯文:大作两篇,认真研习,正确的结论,源于先进的方法,具体表现在:

其一,将《史记》中有关项羽败、死的文字,全部录出,排比梳理,如陈垣所云竭泽而渔。其二,进行实地调查,纠正古籍讹误,发展了王国维的双重论证法。

其三,又从文章学角度,解读《史记》,文史结合,使立论立于不败之地。

其四,指出《史记》原文叙述上之矛盾以及各家疏解上的矛盾,对项羽“欲”渡乌江得出正确理解。

其五,考出项羽乌江自刎之说,源于元杂剧。

其次,关于九斗山有无的问题。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上发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篇《千百年来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说:“在项羽乌江自刎的讹传中,‘九头山’(后称‘九斗山’)是一个关键性的地名,实际上这个山名和有关的项羽战斗情节都与《史记》原文无关,是后世讹传衍化增生出来的。冯先生列举了唐宋元明

清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如《史记正妙,《汉唐地理书锄,《元和郡县图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 ,《嘉庆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全椒县文物志》等,认定为全椒县的“九斗山”属于子虚乌有,和县把“九斗山”改为“阴陵山”是附会而来。

乌江自刎,这是千古流传、人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人物项羽的结局。但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连史学界都没有予以注意,一直是沿袭旧说。计正山1985年发文引起了争论,冯其庸先生发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虽只是2007年中国文史界的“一件小事”,却意义重大。通观两说之论争,冯说敢于提出新见,而且进行了翔实的考察论证,有新意、灼见,且质疑的精神可嘉;袁说考察与理据相结合,据理力争,进行辩驳,使“项羽死于何处”这样的小事研究引向深入,是学术界的一件大好事。学术研究就需要问题意识的培养,一些新成果的出现往往就是质疑、思考、争论的结果。检索安徽和县和定远县两地激烈论争,甚至有官方话语的参与,扩大了辩论的范围,似乎有超出学术讨论范畴的嫌疑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地方的利益之争的成分,意欲争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本地旅游业。学术就是学术,学术争鸣,各抒己见是学术之幸事,也是学术研究之正道,需要的是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切忌专横武断、人身攻击等非学术因素。这是有历史教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