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超文本和超媒体
![超文本和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21ee78e94afe04a1b071dead.png)
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一.什么是超文本和超媒体?超文本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以节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
超文本与多媒体的融合产生了超媒体。
允许超文本的信息节点储存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程序),并使用与超文本类似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构成了多媒体。
二.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征?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征:(1)系统节点多媒体化,具有支持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功能,用户界面以多窗口方式表达相关媒体。
(2)系统复杂信息链结构网状化。
(3)系统一般使用双向链,以支持局域网(LAN)和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户通过网络共享数据库,同时使用库内信息。
(4)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联想和需要动态地改变(修改﹑增加﹑删除)网络中的节点和链。
(5)强调用户界面的“视觉”和“感觉”,提够丰富的交互式操作和应用程序接口。
三.简述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节点和链(一)节点: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1.媒体节点:文本节点﹑图形节点﹑图像节点﹑声音节点﹑视频节点﹑多媒体节点2.控制节点:菜单节点﹑导航节点﹑按钮节点3.用于组织与推理的节点:索引文本节点﹑索引节点﹑对象节点﹑规则节点(二)链:索引链实现节点中点﹑域之间的连接,通过索引链可实施对相关信息的查找及交叉参考。
结构链所连接的是出于不同层次的父子节点。
1.用于导航和信息检索的链:基本链﹑移动链﹑缩放链﹑全景链﹑视图链2.用于推理和组织的链:索引链﹑Is-a链﹑Has-a链﹑蕴含链﹑执行链四.简述超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一)超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1.便于储存和使用信息2.开发思维的工具3.个别化学习的工具4.研究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二)教学效果取决因素: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资料﹑学习活动五.超文本和超媒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一)信息组织。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36d90676c66137ee0619cb.png)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在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中,要使多媒体系统能交互地综合处理和传输数字化的声音、文字、图像信息,实现面向三维图形、立体声音、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技术处理和传播的效果,它的关键技术是要进行数据压缩、数据解压缩、生产专用芯片、解决大容量信息存储等问题。
1.3.1 视频音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研制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由于数字化的图像、声音等媒体数据量非常大,致使在目前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特别是微机系列上开展多媒体应用难以实现。
例如,未经压缩的视频图像处理时的数据量每秒约28MB,播放一分钟立体声音乐也需要100MB存储空间。
视频与音频信号不仅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还要求传输速度快。
因此,既要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实时处理,又要进行快速传输处理。
这对目前的微机来说无法胜任。
因此,必须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压缩和解压缩。
如果不经过数据压缩,实时处理数字化的较长的声音和多帧图像信息所需要的存储容量、传输率和计算速度都是目前PC机难以达到的和不经济实用的。
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数据压缩理论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技术日趋成熟。
如今已有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和MPEG,并且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针对不同用途的压缩算法、压缩手段和实现这些算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软件。
1.3.2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专用芯片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关键。
因为,要实现音频、视频信号的快速压缩、解压缩和播放处理,需要大量的快速计算。
而实现图像的许多特殊效果(如改变比例、淡入淡出、马赛克等)、图形的处理(图形的生成和绘制等)、语音信号处理(抑制噪声、滤波)等等,也都需要较快的运算和处理速度。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8c634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7.png)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1、超文本: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当信息载体不限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2、超媒体的组成:(1)结点(node):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结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等;(2)链(link):建立结点之间信息联系的指针,它定义了超媒体的结构,提供浏览、查询结点的能力3、超媒体系统的组成:(1)编辑器:建立、修改信息、对不同的用户、超媒全给予不同的修改能力(2)导航工具:超媒体支持两种形式的查询:一、像数据库那样基本条件的查询;二、交互式沿链走向的查询,当结点多的时候,后一种查询必须有导航工具,否则会迷路多媒体的应用:教育培训;商业零售业(电子触摸屏);建筑领域;观光旅游、游戏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二个重要作用:(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2)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操作系统的特征:(1)并发性: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程序,同时向前推进;(2)共享性:操作系统与多个用户程序共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3)随机性:一个设备可能在任何时候向处理机发出中断请求,系统也无法知道运行着的程序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对处理机进行管理,CPU是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CPU利用率真,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如果一个程序因等待某一条件而不能运行时,就把处理机的使用权转交给另一个可运行程序;(2)存储管理:管理内存资源,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内存的容量也有限,当多个程序共享内存时,操作系统会为这些程序分配合理的有限的内存空间;(3)设备管理:系统中除了CPU和内存,其它的输入输出设备也受操作系统管理;(4)文件管理: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修改等操作,文件的安全、保密共享等问题;(5)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系统的类型:1、批处理操作系统: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由操作系统将作业按规定的格式组织好存入磁盘,然后按照某种调度策略选择一个或几个得当的作业调入内存加以处理,内存中可以有多个作业交替执行,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道”,二是“成批”2、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
多媒体技术资料
![多媒体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4047f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7.png)
1. 多媒体概念、类型、特点:1)多媒体5 种类型: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输。
2)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
3)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4)多媒体特点: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控制性、非线性。
2. 超文本、超媒体:1)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2)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3)3超文本系统三个层次:用户接口层-表现层、超文本抽象层-节点和链描述层、数据库层-信息存储层,3. 多媒体通信技术:1)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传统产业间相对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通信和电视领域的一次革命。
2)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类型:确定型、统计型、尽力型。
4. 移动互联网:1)移动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平台、应用以及商业模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并用于实践活动的统称。
2)移动互联网特点:便携性、移动性、无线性、应用丰富性及免费性。
5. 身份认证技术:1)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技术:非加密存储器卡加密存储器卡、CPU卡2)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技术:指纹识别、语音声纹识别、视网膜图样识别、虹膜图样识别、脸型识别.6. 多媒体数据压缩:1)图像数据冗余类型: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纹理的统计冗余。
2)无损压缩技术:霍夫曼编码、算数编码、行程编码、字典编码。
3)有损压缩技术: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分形编码、基手模型编码、其他编码。
7. 人机交互技术:1)人机交互技术:包括用户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输出信息给用户的过程。
北邮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阶段作业一二
![北邮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阶段作业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053b57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d.png)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分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工作站是最重要的一类计算机;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九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宏节点是链接在一起的结点群,更确切地说,就是超文本网络的一部分,即子网;正确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 A;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链的起始结点称为锚结点,终止结点称为目的节点;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A;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 A;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正确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 A;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分错误Macintosh多媒体计算机包括哪些软件Macintosh操作系统多媒体软件HyperCard脚本语言Hyper Talk多媒体平台Quick Time知识点: 第九章测试学生答案: A;B;D; 标准答案: A;B;C;D; 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3DS MAX是一种:;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一个支持多线程,可充分发挥对称多处理器的软件主要运行在工作站上的软件常见的三维动画软件知识点: 第十二章测试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 A;B;D;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常见的三维动画软件中,低端软件有:;lightwave3dsmaxmayasoftimageSumatra知识点: 第十二章测试学生答案: A;B; 标准答案: A;B;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哪些文件描述了一个标记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表,也就是定义了文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文件的语法DTDSchemaCSSXSL知识点: 第十四章测试学生答案: B;D; 标准答案: A;B;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常见的多媒体合成与制作软件中基于流程图理念的软件是:;AuthorwareIconAuthorDirectorAction知识点: 第十六章测试学生答案: A;C; 标准答案: A;B;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三、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分操作最方便的多轨录音软件是:;Vegas VideoSam2496 和NuendoCool Edit知识点: 第十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对于喜欢自己动手DIY歌曲和专辑的普通音乐爱好者,最适合的多轨录音软件是:;Vegas VideoSam2496 和NuendoCool Edit知识点: 第十章测试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B;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对专业和半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者和录音师来说,首选的单轨录音软件是:; Sound ForgeWaveLabWaveCNGoldWave知识点: 第十章测试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 A;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可以直接在视频序列的任何帧上绘图的视频编辑软件是:;Adobe PremierePinnacle Express会声会影5Ulead MediaStudio知识点: 第十一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D;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软件ACDSee不可以:;对图像格式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对音频格式文件进行格式转换读取某些压缩文件格式读取某些视频、声音和音乐格式知识点: 第十一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哪一种矢量绘图软件为各类用户,如商业、办公、软件开发、工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预先绘制好的图形VisioAutoCADIllustratorCorelDraw知识点: 第十二章测试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A;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一个形式良好的XML文件要求其标记:;标记必不可少大小写有所区分当一对标记之间没有任何文本内容时,可以不写结束标记,而在开始标记的最后加上斜杠“/”来确认;不允许使用“空标记”;知识点: 第十四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A;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具有扩展性/保值性的标记语言是:;SGMLHTMLXMLVRML知识点: 第十四章测试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 C;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错误被专业人士用来作多媒体排版的软件是:;PageMaker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oCAD知识点: 第十六章测试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A;得分: 0 试题分值:提示: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最后一步是:; 确定任务和目标设计脚本准备各种多媒体素材多媒体合成知识点: 第十五章测试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 D;得分: 5 试题分值:提示:。
超文本
![超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c6dfc1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b.png)
超级文本,是美国学者纳尔逊1965年自造的英语新词。hyper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超”“上”“外”“旁” 等。纳尔逊对“超文本”的解释是:“非相续性著述(non—sequential writing),即分叉的、允许读者作出 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大量的书写材料或图像材料,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以至于不能方 便地呈现纸上。它可能包含其内容或相互关系的概要或地图,也可能包含自已经审阅过它的学者所加的评注、补 充或脚注。”另据牛津英语词典1993年版对“超文本”的解释是:“一种并不形成单一系列、可按不同顺序来阅 读的文本,特别是那些以让这些材料(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读者可以在特定点中断对一个文件的阅读以便参考 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的文本与图像。
然而,摆脱了纸面文本的束缚,这个赛博空间是否就一定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网络上的“超文本”中的关键词仍然有限。除了软件的支持,“如何确定一个文本中的关键词”这是一个不可忽 视的问题。许多时候,文本中关键词的挑选涉及某些知识系统的认可、某种话语传统的承传、某种权威观念的接 受,如此等等。总之,曾经控制文本结构与逻辑的一切权力都会某种程度地复活。另一方面,如果超文本隐含的 可能得到了全面的实现——如果超文本之中的每一个词都可以充当关键词成为潜入另一个文本的通道,人们会得 到什么?超文本突如其来地实现了巴特反抗单向意义结构文本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实现得如此彻底,以致人 们不得不追问另一个后续的问题:无穷的意义会不会等于没有意义?
超文本及多媒体应用
![超文本及多媒体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e96f92dd88d0d233d46a0d.png)
第六讲超文本及多媒体应用6.1什么是超文本系统?1.超文本与超媒体超文本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以线性的、有序的数据结构组成的文本,其收集、存储和浏览相关信息是非线性、非顺序的网状结构文本。
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电子文献形式。
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组合。
在超媒体中,节点由纯文本扩展为多媒体,其效果和交互技术可大大提高用户控制信息表现过程和存储信息的能力。
2.超文本的三要素(1)节点(node):存储和表达信息的单元。
一个节点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一个由若干个节点组成的信息块。
节点的内容可以是音频、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屏幕、窗口、文件或小块信息等,也可以是程序。
每个节点包含一个主题,其大小视主题而定。
节点可分为:表现节点(各种媒体)、组织节点(如索引和目录)和推理节点(如描述对象和节点规则)。
(2)链(link):各节点之间的信息连接。
每个节点都有若干个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该指针称为链。
链通常是有向的,即从链源(源节点)指向链宿(目的节点)。
链源可以是热字、热区、图元、热点或节点等。
链是超文本的核心,其定义了超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浏览和查询节点的能力。
链可分为静态链和动态链,也可分为基本结构链、组织链和推理链。
(3)网络(net):由节点和链组成的非单一的、非顺序的有向图。
其中,A~F代表节点,a~J3.超文本系统(P255)(1)超文本系统:对组成Web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
(2)超文本的访问方式:访问方式决定于其内部结构。
超文本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库方法,它提供一种沿链访问数据库的技术。
超文本是一种接口模型,采用了控制按钮的方式组织接口,用户通过正文中的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
4.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征(1)多媒体化:节点内容为多媒体元素。
(2)网络结构:按人的思维方式组织信息,使表达方式接近现实社会。
(3)交互性:多媒体化和网络结构反映了信息的静态特性,而交互性则具有浏览超文本信息的动态特性。
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知识我要2
![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知识我要2](https://img.taocdn.com/s3/m/4ea3ad503c1ec5da50e270b5.png)
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知识要点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多媒体的含义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另一种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多媒体指后者。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可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多媒体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的关健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2)大容量存储技术(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技术与专用芯片(4)多媒体同步技术(5)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超文本(超媒体)以节点为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连接而形成网络,其构成的三要素:节点、链、网络。
(2)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3)智能输入与输出技术(4)多媒体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①多学科交汇②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③促进和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④多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①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②智能多媒体技术③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芯片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A、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B、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C、简单化,便于操作D、高度思维化,促进理解和思维E、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F、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2、多媒体应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远程诊医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邮件、多媒体宣传演示系统、多媒体训练系统、虚拟现实题型:单选:1、实用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类社会需求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那么实用多媒体技术诞生于()。
论述超媒体的概念及应用
![论述超媒体的概念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3bf0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7.png)
论述超媒体的概念及应用超媒体是一种超文本技术的扩展,它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组合在一起,通过超链接实现互联互通。
超媒体最早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泰德·内尔逊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被视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前身。
超媒体不仅以文本为基础,还可以包含多种媒体元素,如图像、声音、视频等。
它通过超链接将这些媒体元素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自由浏览和导航。
超媒体的基本概念包括超文本、超链接和导航,它能够提供非线性、非连续和非序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兴趣进行非线性的浏览和学习。
超媒体的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和培训:超媒体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
通过超文本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兴趣进行非线性的浏览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多媒体交互:超媒体可以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出更富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用户体验。
例如,在电子商务中,超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展示商品,增强用户对商品的理解和购买的欲望。
3. 知识管理和分享:超媒体可以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帮助人们组织和共享知识资源。
通过超链接,人们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维基百科就是一种基于超媒体的知识分享平台。
4. 艺术创作和娱乐:超媒体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段。
通过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为丰富、多样和动态的艺术作品。
同时,超媒体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娱乐形式,如网页游戏、在线影视等。
总之,超媒体作为一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以超链接为基础,能够提供非线性、非连续和非序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为人们提供更为自由和个性化的浏览和学习体验。
高二信息技术选修复习资料
![高二信息技术选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e54bca0508763231121253.png)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1走近多媒体世界一.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见必修复习资料第五章(第10页)。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1.可集成性: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多种媒体设备的集成。
2.交互性: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式操作,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加深用户对信息的理解,延长信息保留时间。
3.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信息以超媒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
(如:制作网站。
)4.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网络世界的内容,完成了大容量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如:实况转播、远距离多媒体会议等)三.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1.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2.大容量存储技术:数字化的媒体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仍然包含大量的数据。
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数据量大,就需要一个能进行高速处理的硬件环境支持。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了专用于多媒体计算机的DSP芯片。
4.多媒体同步技术:各个媒体都与时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如声音和视频图片的播放要同步进行。
5.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音频、视传统的媒体信息组织形式是直线式的。
DSP:数字信号微处理器。
频的获取和播放,音频、视频信号的混合和同步数字信号处理、多媒体信息输出到电视等问题都属于改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1.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关于信息的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2.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包括语音压缩、图像压缩及多媒体的混合传输技术。
3.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言翻译、图像识别和处理、语言与文字间的转换等。
4.多媒体软件技术: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技术、多媒体编辑与创作技术、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等。
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1.发展特点:(1)多学科交汇;(2)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3)促进和带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4)多领域应用。
第6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第6章超文本和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c8000c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c.png)
超媒体系统的基本特性体现在:
⑴ 超媒体的数据库是由“声、文、 图”类节点或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 网络,内容具有多媒体化,网状的信 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界。
⑵ 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 点具有对应关系。
18
⑶ 超媒体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 创建节点, 删除节点, 编辑节点等, 同 样也可生成链, 完成链接, 删除链接, 改变链的属性等操作。
或者进行维修,查阅商品信息可以获得该商品的更多介 绍。选择图片可以看到商品的式样。
商城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主要是面向客户(B-C), 目前我们也正在开展(B-B)业务。
带热字的文本
34
各类链的特点 ① 基本结构链是构成超媒体的主要形式, 在 建立超媒体系统前需创建基本结构链。它的特 点是层次与分支明确。 ② 索引链是超文本所特有的 ③ 推理链用于系统的机器推理与程序化。 ④ 隐形链又称关键字链或查询链。
15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一种典 型的数据库技术, 是由节点和 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 网。每个节点都链接在其它节 点上, 用户对网进行浏览、查 16 询和注释等操作。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 决定于其内部结构。超文本是一 种接口模型,它采用“控制按钮” 的方式组织接口。这些“按钮” 由作者设置在正文中,用户通过 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按钮” 就是通常所说的连接节点之间的 “链”,从这个角度看,超文本
9
在超文本数据库内部, 节 点之间用链(Link)连接起来 形成网状结构, 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具有6个节点和9条链的超文本结构示意图
10
A
B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adcf0f2059eef8c75fbfb3ed.png)
动作与操作节点:是一种动态节点,定义了一 些操作,典型的操作节点是按钮节点。
型
组织型节点:是组织节点的节点。包括各种媒
体节点的索引节点和目录节点。
推理型节点:用于辅助链的推理与计算。包括
对象节点和规则节点。
组成要素---链
链是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 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连结起来。
链也是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形式上是从一个节点 指向另一个节点的指针,本质上表示不同节点上存在着 的信息的联系。
基本链和交叉索引链
和子用超 多系超文 媒统文本 体、本系 数读应统 据者用: 库子的指 组系系那 成统统些 。、,能
支一够 持般创 子由作 系作和 统者使
超文本系统与操作工具
作者子系统
创创 作作 工工具
超 媒 体 工 具
其 它 工 具
读者子系统
浏览器
其它读者工具
链 服务器
应用接口或应用
支持子系统
符,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节点。超文本就是由节点和
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
节点(Node)
A
B
链
C
链(Link) 网络(Web)
节点
F
D
G
E
网络
组成要素---节点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围绕一个特殊主题 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节点分为两种类型:
表现型:用于记录各种媒体信息,表现型节点按其内容 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文本节点、图像节点、音 频节点等;
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文本与传统文本文件的区别
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 线性方式组织的。这种文本的组织方式与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
什么是超媒体
![什么是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1d3e5d7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f.png)
什么是超媒体什么是超媒体?最简单的答案是: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于是,要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超文本和多媒体两个技术名词说起。
1、超文本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诞生于1965年。
当时,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方便地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美国科学家泰得·纳尔逊在处理纯文本文件时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超文本"。
由于超文本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文本文件之间的自由转换,相对于纯文本,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文本",故而简称之超文本。
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链接(Link)"之意,用来描述计算机中文件的组织方法。
文本(text)是一种以电子文献形式存在的信息管理技术,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信息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
超文本技术组织的也是一种文本,但与纯文本相比,它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网状结构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
因此,超文本可以理解为更高一级的信息管理技术。
它以节点(node)作为基本单位,节点之间按它们的自然关联,用链连接成网,链的起始节点称为锚节点(anchor node),终止节点称为目的节点。
这种链可以超过一个文本,通常叫作超链(hyperlink)。
借助它,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相关内容。
超文本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其组织方式与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人们将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可以使信息用交互方式搜索。
现实中,Web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超文本连接,它使文本不再像一本书那样是固定的和线性的,而是可以自由地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
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转到另一个主题。
当要了解某个主题的更多内容时,只要在这个主题点一下,便可以跳转到包含该主题的其他文档上去。
2、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信息高速公路成形的关键技术之一。
四川电大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次行考作业_0001带答案
![四川电大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次行考作业_0001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ace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2.png)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0038)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次行考作业_0001 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10038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超文本是一个()结构。
A. 顺序的树形B. 非线性的网状C. 线性的层次D. 随机的链式参考答案:B2.超文本和超媒体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1)用户接口层(2)超文本抽象机层(3)数据库层(4)应用层A. (1)(2)(4)B. (2)(3)(4)C. (1)(2)(3)D. (1)(3)(4)参考答案:C3.组成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途径有哪些()。
⑴直接设计和实现。
⑵购置组成MPC的硬件和必要的软件,安装调试。
⑶CPU升级。
⑷增加CD-ROM。
A. 仅⑴B. ⑴ ⑵C. ⑴ ⑵ ⑶D. 全部参考答案:B4.下面哪些是MMX技术的特点()。
(1)打包的数据类型。
(2)与IA结构完全兼容。
(3)64位的MMX寄存储器组。
(4)增强的指令系统。
A. (1)(3)(4)B. (2)(3)(4)C. (1)(2)(3)D. 全部参考答案:D5.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关于超文本和超媒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信息B.超媒体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信息C. 超文本是以文字方式表现信息D. 超媒体是以纯图片的形式表现信息参考答案:B6.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1)多媒体化(2)网络结构(3)交互性(4)非线性A. (1)(2)B. (1)(2)(3)C. (1)(4)D.全部参考答案:B7.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
B. 电子出版物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 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
D. 电子出版物检索快。
参考答案:C8.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创作的主要过程可分为以下哪些步骤()。
超文本和超媒体
![超文本和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59477f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3.png)
超文本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超文本技术
HTML和HTTP的出现
早期的超文本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 60年代,当时的一些文献中出现了“ 超文本”这个概念。早期的超文本主 要用于文献检索和知识表示,例如 Xanadu项目和Hypertext项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HTML和 HTTP的出现使得超文本得到了广泛 应用。HTML是一种用于描述网页的 标记语言,HTTP是一种用于传输网 页数据的协议。通过HTML和HTTP, 超文本可以方便地被嵌入到网页中, 实现信息的检索、表示、组织和交互 。
智能办公
通过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智能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通过智能化的文档管理系统,员工可以方便地 查找、修改、共享文档,减少重复劳动。
数据可视化
在企业内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也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这将有助于企业做出更明智 的决策,提高竞争力。
超文本和超媒体对未来信息社会的影响
HTML5提供了原生的音频和 视频支持,这使得开发者可以 更容易地在Web应用程序中添 加多媒体内容。
多媒体技术也包括流媒体技术 ,它允许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 数据,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技术
RIA技术允许开发更复杂、更接近桌面 应用程序的Web应用程序。
Adobe Flash、Silverlight和JavaFX是早期 RIA技术的例子。
交互性
超媒体允许用户进行交互操作 ,如链接跳转、内容展示和隐 藏、音频和视频播放控制等, 以提供更灵活和更个性化的用
户体验。
非线性
超媒体不遵循传统的线性阅读 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和 超文本在不同的信息节点之间 进行导航和跳转,以提供更灵 活和更自由的信息获取方式。
第7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
![第7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a5387c33ee06eff9aff80707.png)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1)多种媒体信息。超文本的基本信息单元是节点, 它可以包含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 等多种媒体信息。 (2)网络结构形式。超文本从整体来讲是一种网络 的信息结构形式,按照信息在现实世界中的自然联 系以及人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有机地组织信息,使其 表达的信息更接近现实生活。 (3)交互特性。信息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是超文本 静态组织信息的特点,而交互性是人们在浏览超文 本时最重要的动态特征。
表现层 超文本抽象基层 数据库层 Combell 和Goodman模型
运行层 存储层 内部成员层
Dexter 小组的模型
这两个模型是基本相似的,它们都是将超文本和超媒 体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1) 数据库层 )
数据库层是模型中的最低层,它涉及所有传统的有关信息存 储的问题,实际上这一层并不构成超文本系统的特殊性。但是它 以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基础,而且在超文本系统中的信息量大,需 要存储的信息量也就大。一般要用到磁盘、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 或把信息存放在经过网络访问的远程服务器上,不管信息如何存 放,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快速存取。 数据库层必须能保证信息的存取对高层的超文本抽象层是透 明的,而且,超文本系统要存储以节点和链为单位的对象(特别 是超媒体系统)。由于对象的多态性和结构上的继承性,因此除 考虑传统的数据库问题外,还要强调其特征,并要增加对节点和 链的索引及查询。
大型文献资料信息库由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独特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文献资料信息库的建设目前已经研制出来的中英文字典系统就是按照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方式组织和构造它收录了25万条目计4181万字186万个记号采用这种方式的存储的30?卷百科全书查询时间只需几秒钟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457b9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e.png)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
超文本是指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在一起的文本,并且此类文本能够提供文本外的信息(例如图像,视频等)。
超文本是当今网络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信息展示,它可以丰富我们阅读文本的体验。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文字、链接、媒体内容。
首先,文字是超文本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是超文本的基础,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题,也可以提供文字之外的信息。
此外,文字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其次,是链接,它可以将超文本中的某一段文本连接到另一个文本或网页上,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获取相关的信息。
此外,链接的设计也很重要,它可以使文本更加美观,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内容。
最后,是媒体内容,它包括图片,视频,声音等,这些内容可以丰富超文本的展示能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此外,媒体内容也可以帮助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以上关于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文字,链接,媒体内容,都是构成超文本的重要元素。
虽然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在超文本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字可以为超文本提供基础,链接可以使用户更方便地接收到相关网页的内容,而媒体内容则可以帮助提高文章可读性,增加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活力。
所以,当我们构建一篇超文本时,要注意这三个要素的比重,以使文章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总的来说,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文字,链接,媒体内容,它
们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使文章更加生动。
它们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景链:这些链将返回超文本系统的最高层,与缩放链相对应,
类似于文章的目录结构。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视图链、也称注释链:这些链的作用依赖于用户使用的目的, 它们常常被用来实现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开上述用于导航和检索信息的链以外,还存在下面的涉及结 点或组织与推理的链: 索引链:这些链实现结点中的“点”、“域”之间的连接。链 的起始点称为锚,终止点称为目的,通常为结点或结点中的 “域”。 双向链:一种支持跨越各种计算机网络(比如局域网、Internet、 Intranet等等)的链接结构。 对象链:是组织链的一种。类似于分类,表示“是一个……”, 它用于指明对象结点中的某类成员。 语义链:是组织链的一种。表示“有一个…”,用于描述结点 的性质或定义。 执行链、也称按钮链、控制链:是一种特殊的组织链,提供超 文本系统与高级程序设计接口,触发执行链,结果是触发一段代 码并运行。 蕴含链、也称推理链:这些链用于推理树中事实的连接,它们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在超文本系统还存在一些可以表示结点组织和推理类型的 结点: 索引文本结点:包含了指引索引结点的链,索引是描述结点组 织的一种方法。 索引结点:由单个索引项组成,包含连接指向整个索引项表示 的概念的定义;连接指向相关项或同义语;连接指向对应于多个 关系表中的相同列的连接;连接指向引用它们的索引文本结点等 等。 对象结点:它用于描述对象,由描述对象的诸如属性、行为、 方法、类、继承等组成,同时还可以附加一些过程,表示“是一 个……”,能够指明对象结点中的某类成员。它同下面的类链、 语义链一起可以用来表现知识的结构、分类等等。 规则结点:这种结点存放规则,指明符合规则的对象,判定规 则是否被使用以及规则解释说明等等。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超链接(HypertextLink):就是将一个超文本中的元素与自身 或其它朝文本的一个元素链接在一起,这里的元素可以是一个基 本单词、短语、图形、图像、表格,甚至是超文本的结点、和另 一个超文本,所以也称为超文本链接,简称超链接、链接。 •4超文本的基本结构 •⑴结点(Node) •结点:是超文本表达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围绕一个特殊 主题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结点的大小是可变的,其内容可以是 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甚至可以是一段 程序或一个文档。 注意:结点表示方法在不同的超文本系统中是不同的。如在 HyperCard中的结点用卡片来表示,而每张卡片又由字段、按钮、 图形等组成。又比如在因特网中,结点是由不同的Web页面所 组成的。
• 如图所示的一个超文本结 构,表现的是从“录音与播放” 开始产生的联想式的信息组织结 构,显然这种文本组织方式与人 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 近,更易便于人类学习知识和掌 握知识。
•图7.1 小型超文本结构示意图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3超文本 •超文本: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 具有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结点:是超文本的最基本单位。抽象地说,是一个信息块,具 体地说,是某一字符文本集合,也可以是屏幕中某一大小的显 示区,它比字符高出一个层次。因此,结点大小是不确定的、 可变的,它是由实际条件决定的。 •超文本的特点:是一种文本;是一种组织文本内容的方法,即 让技术能够象人脑思维一样响应和方便获取需要的文本内容。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主要两种网络上传播多媒体信息的方式:下载和流式传输。下 载方式是传统传输方式,而流式传输则把多媒体信息通过服务器 向用户实时地提供,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 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启动延时即可播放,之后,客户端就可边接 收数据边播放。 •流式传输具有的显著优点:一是大大地缩短了启动延时,同时 也降低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二是实现现场直播形式的实时数据 传输,其使用效果上几乎就是实时性的。 •2 流媒体传输流程 •①在浏览器与服务器间通过通讯协议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 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 •②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数据,初始化音频/视频播放器 •③按照Web服务器检索出来的相关服务器地址,定位音频/视频 服务器。 •④播放器与服务器之间交换音频/视频传输所需实时控制协议。 •⑤一旦音频/视频数据抵达客户端,音频/视频播放器就可播放。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3 流媒体的传输方式 • 流媒体的传输,即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实 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 •⑴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就是顺序下载,用户可以观看 在线媒体。但是,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 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部分;它不能根据用户的连接速度做调 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件,而不需要 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 •特点: 顺序流式传输方式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不支持现场广播,严 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顺序流式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或FTP服务器上,易于管理,基 本上与防火墙无关; 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讲座、 演说与演示。
体上呈现为某一层次结构,如一本书的章、节、小节等。
交叉链:这些链能交叉链接到相关的结点,从而组成一个网状
结构,能起到一种超文本的导航作用。
缩放链:这些链可以扩大当前结点,让结点按照一定规则显示
个数可变的结点集或内容是可变的结点等等,类似于windows的
资源管理器中的目录结构“+”、“-”缩放功能。
超媒体系统。
•超媒体是在超文本的关系:超媒体是在超文本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表示对象的范围不同。超文本仅能表示文
字信息,而超媒体可表示多媒体数据。但是,从研究内容来看,
超文本与超媒体是很难区别的。
•发展趋势:参见教材本节。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7.2.2 流媒体 •1概念 •流媒体(StreamingMedia)技术是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其基础 是多媒体通信技术。是指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 频等)的技术总称。它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视/音频编解码、存 储、传输、播放等领域。 • 广义来讲,是使音频和视频形成稳定和连续的传输流和回 放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协议的总称。 • 狭义来讲,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Download-Playback) 方式而言一种新的从Internet上获得音频和视频等流媒体数据的方 式,这种方式支持多媒体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和实时播放,客户可 以边接收边播放,使延时大大减少。
统处理信息的对象还停留在文字和数值信息阶段 。
现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文本、图形、声音、动画、
图像、视频等结合在一起的结点产生了,且更具魅力,这就是第
二代超文本系统。为强调第二代超文本系统所具有的处理多媒体
信息的能力和媒体之间的网状链接结构,称之为超媒体
(Hypermedia),而能够实现对超媒体进行管理和使用的系统称为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2020/12/18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7.1 超文本
•1引言
•文本:人类最熟悉的一种信息表示方式。文章、程序、书、文 件等等都是以文本出现的,一般以字、句子、段落、节、章作 为文本内容的基本逻辑单位,以字节、行、页、册、卷为基本 物理存储单位。 •文本的特点:它在组织上是采用线性的和顺序的结构。阅读文 本时只能按固定的线性顺序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行一行、 一段一段、一页一页、一页一页、一章一章地阅读下去。 •人类记忆特点:不是采用简单的线性顺序结构,而是采用一种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综上所述,超文本系统的结构主要包含了三个内容:超文本的 存储、超文本的组织和管理、超文本的呈现,如图7-3所示。
•图7.2 一个宏结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3 超文本系统的结构图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7.2 超文本
7.2.1 超媒体
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计算机能力的限制,第一代超文本系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2超文本结构 •超文本(Hypertext)结构:类似于 “互联网网状”式的联想记忆 结构,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来组织信息,没有固定的顺 序,也不要求读者按某个顺序来阅读。 •超文本组成:把文本按其内部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成不同 的基本信息块,这种信息块称结点(node),如卷、文件、帧或更 小的信息单位。结点之间按照它们的自然关联,用链连接成网, 链的起点称锚结点(anchornode),终止结点称目的结点
HTTP/TCP或RTCP来传输流媒体的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实
联想式的非线性顺序方式的记忆,这种非线性顺序方式构成了
人类记忆的“网状”结构,类似于“互联网网状”结构,从一 个结点到其它任何结点的路径不仅只有一条,可能存在多条路 径,因此,不同的联想检索方式必然导致不同的路径。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例如:对“夏天”一词,某人可能会产生如下联想,“夏天→ 山洪→洪灾→大船→大海→海鱼→饭→饭盒→餐具→银器→戒 指→婚礼→婚纱→雪”。在另一时间或另一个人,同样对“夏 天”这个词可能会产生另一种联想,“夏天→太阳→热→空调 →夜晚→星空→星星→望远镜→伽利略→比萨→斜塔→意大利 →米兰→AC米兰→国际米兰→足球德比大赛”。 • 结论:用文本是无法管理这种互联网网状的信息结构,必 须采用一种更高级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模拟人脑的这种信息存储 与检索机制。这就是超文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