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

合集下载

税收理论与财政政策

税收理论与财政政策

税收理论与财政政策税收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支出需求而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理论与财政政策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管理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税收理论与财政政策的关系,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税收理论的基本原理税收理论主要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应原则。

首先,公平原则要求税收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其次,效率原则追求税收的经济效益,避免税收对生产和消费的扭曲。

最后,适应原则要求税收应根据国家的财政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税收理论为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目标,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来实现税收收入的增长、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

例如,在经济增长周期中,可以通过降低税率和减免税收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可以适当调高税率并加强财政支出,以调节经济波动。

三、税收理论与经济发展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资源,可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税收收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过高的税负可能抑制个人和企业的活动,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而过低的税负可能导致公共服务不足,限制社会发展。

因此,合理的税收策略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税收理论与社会公平税收理论中的公平原则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适当的税收调整,可以缩小财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采取渐进税率制度,将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税负差距拉大,有利于财富向底层人群的分配。

此外,税收还可通过对不同行业和经济活动的差别税率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五、税收理论的启示与建议结合税收理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源。

西方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中对税收领域的研究和理论也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和政策,以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影响。

一、税收理论1. 古典经济学税收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税收应当尽量简单、公平,并追求最大化经济的效率。

斯密提出了财富创造理论,主张个人自由追求经济利益,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分配资源。

他主张对商品和劳动征收轻微税负,以鼓励生产和创造财富。

2. 凯恩斯主义税收理论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通过调整税收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水平来调整需求,以稳定经济周期。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3. 新古典主义税收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税收应当遵循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他们主张税收应当以市场效应为基础,通过改变价格信号来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税收应当依据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来决定税率,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

二、税收政策1. 所得税所得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政策,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收入进行征税来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

所得税的税率通常是按照收入水平分段征收,高收入群体征收的税率较高,低收入群体征收的税率较低。

此外,所得税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来鼓励创新和投资。

2. 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对商品和服务价值增加部分进行征税的税收政策。

增值税的税率通常是按照商品销售环节进行累加征收的,最终由终端消费者承担。

增值税的优势在于减少纳税人的税负和税收成本,同时也能够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

3. 财产税财产税是对个人和企业拥有的财产进行征税的税收政策。

财产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土地、房产、车辆等。

财产税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富进行重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

然而,财产税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征收方式可能会对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公共经济学-税收理论

公共经济学-税收理论
“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支出政府的交纳,应当 尽可能地和他们各自的能力成比例,亦即和他们在 政府的保护下各自享有的收益成比例。”
现代税收理论中税负担分配的公平原则:
(1)利益原则(Benefit Principle):税负担的分配应当
和纳税人从这种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联系起来。由于 政府的税收是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因而应当按照个 人或家庭享用公共产品与劳务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税负担 的份额。缺陷:因为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非排他性消费性 质,所以难以在个人之间准确划分从公共产品与劳务的消 费中获得的利益。利益原则更不能适合政府用于再分配性 质的支出,如贫困救济支出就不能要求受救济者按照个人 所得到的利益来分担这一支出的份额。
税收的本质:
个人、家庭、企业等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国 民财富的转移。
一种交换,即国民向政府让渡他们个人对 自己占有的经济资源、经济成果的部分控 制权,借以换取政府予以的各种形式的保 护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
二、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即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对 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和如何征税 等税法的基本内容。
对经济税基征税,会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 改变人们在可以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即发生替代 效应。人们会通过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来尽量减少纳税。
如:对利息收入课征较高的税,会影响人们对储蓄的 积极性,改变人们在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之间的选择。
(2)非经济税基(Non-economic Tax Base)——指和 人们的经济行为无关的征税对象。
税收的社会正义原则理论意义在于矫正私有制下的 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对以后的公平税负的理论和 所得税制度的发展,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税务行政原则。在税收制度设计时,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经济学研究了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以支持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税收理论1. 税收的定义和功能税收是指政府依法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财政收入。

税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财政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稳定和调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

通过税收,政府能够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满足公共需求,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2. 税收理论的发展税收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则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调节经济波动。

现代公共经济学则强调了税收与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 税收理论的主要模型现代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涉及多个模型,最常见的是纳税人行为模型和税收效应模型。

纳税人行为模型研究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反应,包括逃税行为和税务遵从行为等。

税收效应模型则研究了税收对经济产出、消费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1.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代表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在税收政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时也会相互结合。

2. 税收制度和税率设计税收制度包括税法、税率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它们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征收和分配。

税率设计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状况等因素,以实现税收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说,税收制度应该简化、透明,并且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3. 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税收政策不仅仅是征税,也包括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

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鼓励特定行业的发展,促进创新和投资。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 分期预缴或缴纳。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经济学是研究税收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影响的学科,它关注税收的原理、效应、政策和改革等方面。

税收理论是税收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税收公平理论、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波动理论和税收改革理论等。

税收政策则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节和管理经济运行的税收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财政可持续等目标。

一、税收理论1. 税收公平理论税收公平理论主张税收应该按照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能力进行征收,即所得高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重的税负。

这一理论主要有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维度,前者强调个人或企业所得应该与其所付税款成正比,后者强调税收承担应当按照不同群体或个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效应理论关注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和分配效应等。

供给侧效应指出降低税率可以激发生产和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需求侧效应强调通过调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支出决策;分配效应则表明税收政策对财富分配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轻贫富差距。

3. 税收波动理论税收波动理论研究税收对经济周期性的影响,认为税收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经济增长高速期,一方面税收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来抑制过热经济;而在经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可能通过减税来促进消费和投资。

4. 税收改革理论税收改革理论关注如何优化税制,提高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常见的税收改革措施包括降低税率、扩大纳税人范围、简化税收程序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税收改革思路,如环境税、资源税和财产税等,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税收政策1. 经济增长目标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减税、激励和扶持等手段,促进投资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等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2. 社会公平目标税收政策在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改革进步税制等手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公正。

《税收理论》课件

《税收理论》课件
04
税收效应分析
适度的税收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资源分配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可以调节资源分配,引导资源流向高效率的领域。
税收政策可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从而调整产业结构。
03
02
01
税收可以通过累进税制等方式,将收入从高收入人群转移到低收入人群。
收入再分配
通过税收再分配,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
简化纳税程序,提供便捷的纳税服务,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税收征管的便民性
06
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因行使各自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并由其纳税人及各国政府共同参与缴纳税款的过程。
总结词
国际税收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和税收分配,其特点包括跨国性、复杂性、协调性和规范性。跨国性是指税收涉及到多个国家,需要各国政府共同参与;复杂性是指国际税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税收管辖权、税收抵免、税收协定等;协调性是指国际税收需要各国政府进行合作和协调,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收歧视;规范性是指国际税收需要遵循国际税收协定和国际税收惯例。
财政政策原则是指税收应服务于国家财政的需要,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03
税收负担
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担的经济负担。
税收负担
按照税负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照税收负担与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量能负担和受益负担。
税收负担的分类
税收负担率、税负差异率、税负弹性等。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税收负担转嫁
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法律因素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中国税收》PPT课件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中国税收》PPT课件
• 为降低税收成本,应当提高商品税的比重,降低所 得税的比重。
第一,来源的广泛性。 第二,数额的确定性。 第三,占有的长久性。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
• 二、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一)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 (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三)调节经济总量的职能 • 1.调节总供给的职能 • 2.调节总需求的职能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 一、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则
• 1.规范分析标准 • 2.实证分析标准
• 三、税收的目的与依据
➢ 1.税收的目的
向经济活动主体取得一部分收入,满足政府 间接占有经济资源的物质需要。
➢2.税收的依据
政府执行职能是为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 一般利益。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四、税收的特征 • 1.一般报偿性 • 2.确定性 • 3.强制性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
• 一、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
(一)确定原则
• 1.税额确定 • 2.税收收入确定 • 3.税收负担确定 • 4.逃税确定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二)简便原则
• 第一,在政策目标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少赋予税收取得 收入以外的任务。
• 第二,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建立宽税基、低 税率的税收制度,尽量减少免税和扣除项目,保持税基 的完整性。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是一种财富转移。 ➢税收是一种强制征收而不是收入或负担
,更符合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二、税收的主体与客体 ➢1.税收的课征主体——政府 ➢2.税收的缴纳主体——经济活动主体 ➢3.税收的客体——国民收入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第三,在法律结构方面,应当尽可能地根据等级结构原 理设计税收制度的章、节、条、款、项、目,使税收的 规定条理化。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是研究税收的基础和指导,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两个方面。

一、税收理论税收理论是研究税收的基础,旨在解释税收的本质、目的和原理。

税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指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来源的区别。

税收是强制性的,是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收入,区别于自愿捐赠等非强制性收入。

税收是通过法定程序实施的,具有司法属性。

1.2 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税收目的的多元性反映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1.3 税收的原理税收的原理指税收征收的一般规律,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负按照纳税人的财力能力分配,效率原则要求在最小化资源浪费的前提下实现税收目标,便利原则要求税收征收过程简便便捷。

二、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和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税收工具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政策目标的手段。

税收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税收政策的目标税收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财政收入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社会政策目标。

财政收入目标是指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指通过税收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以实现稳定增长,社会政策目标是指通过税收政策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的提高。

2.2 税收政策的工具税收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税率、税基和税收征收方法等。

税率是税收征收的比例或金额,税基是应纳税额的计算基础,税收征收方法则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等。

2.3 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税收政策会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产生影响,例如通过减税促进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税收政策也对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例如通过调节税负实现收入再分配。

三、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的关系税收理论和税收政策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

税收的基本理论

税收的基本理论

第四讲税收的基本理论第四讲税收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税原则课税原则是规范分析,征什么税、征多少、怎样征税的设计原则。

一、课税原则历史回顾(一)威廉•配第的课税原则公平:纳税人能力不同,税收负担适当不同;便利:征收的手续、程序、方法药简便符合纳税人的习惯和客观条件;节省:尽量节约征收成本。

(二)尤斯蒂的课税原则最高原则是国库原则。

其余六项P67页(三)亚当•斯密的课税原则第一次系统化研究了课税的原则。

斯密认为大规模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具有负面作用,应当限制各个部门的规模,尽可能低、定量化地制定预算规模。

1、平等原则其核心是税收对于人人平等,按照负担能力比例征收,不能改变财富分配比例。

2、确实原则对于纳税时间、地点、手续、数额都要明确规定,并且不能随意更改。

也就是说需要制度化和法制化。

3、便利原则税收制度尽量使得国民感到方便。

P69页。

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收入额与纳税人所缴纳的数额之间的差额越小越好。

(四)瓦格纳的课税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充足灵活地保证国家经济开支需要:①收入充分原则税负须满足国家开支,不够则增税;②收入弹性原则随着经济增长税收收入自动增加。

2、国民经济原则不能危及税源,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①本所得或财产所得为税源;②税种选择原则一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3、社会公正原则对于税收负担在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应该遵循普遍原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纳税)和和平等原则(按照能力纳税,累进税率)。

4、税务行政原则税法的制定与实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①确实原则(同斯密)②便利原则(同斯密)③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税务征集和纳税人的成本都最小)。

二、现代课税原则现代课税原则效率标准经济效率税收中性。

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制度效率征纳双方成本最小: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公平标准横向公平如果征税前两人具有相同的福利水平,纵向公平如何“公平”对待福利水平不税源选择原则以国民所得为税源,不能以资相同的人运行;不影征税以后呢?涉及响私人部福利水平到价值判门原有资也是相同断;更为复源配制状的。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凯恩斯的税收理论是其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

他认为,如果经济处于低迷期,政府应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需求和经济增长;而如果经济过热,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少供给和满足收缩的需求。

这种理论被称为“逆周期政策”,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的关键思想是,要以调节政策为手段来达到总产量的均衡。

这种理论的基础是,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进行这种政策调整时,政府必须考虑税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以便让政策有所针对性。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主张在经济萧条时减税,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减少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鼓励更多的消费和投资。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增加市场活力,从而让整个社会受益。

另一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消费和投资,以减少供给和满足收缩的需求。

政府可以采取增加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控制经济繁荣的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将经济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惠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凯恩斯的税收策略来应对经济危机。

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减税等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

政府出台新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及个人所得税进行了相应的优惠,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

这样,经济得到了逐步恢复。

此外,凯恩斯的税收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低迷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调节措施,随着财政刺激政策的逐渐深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趋势逐渐加快,经济活力逐渐增强。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时期,中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来鼓励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以此来稳定经济增长,保障社会稳定。

财政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财政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复杂,税制结构多元化
(三)经济运行机制制约着税制结构
计划经济机制下:
企业是国家附属物,不需用所得税规范国 家与企业利益关系。
产品经济为主要,排斥商品,市场,就不 需要税制来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
行政性管理,不需税收调节经济,逐渐形 成单一,简化,税制结构。
(四)税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制约着税制 结构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税制中规定的征税的对象或依 据,课税对象要解决是对什么收税的问题。 它确定课征的目的物。
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所得,个人所得,公司 所得。营业税的课征对象是税法中所列举 的营业收入。课税对象的规定在税制中占 有重要地位。
西方财政学称之为税基。
➢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政府征 税的对象,即税基,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 可以任意选择征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对 某事物征税实际上是无效的。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税制结构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税种的设置 主体税:⑴奴隶社会:土地和人力。⑵商
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换各个环节:流转税。 如美国:现有80余税种。税收范围延伸社 会经济各角落,富有弹性的个人所得税为 主体税,仅个人所得和社会保险税占全部 税收收入的80%左右。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税制的模式
(二)经济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1)产业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第一次浪潮;农业税主体。(农业文明)
产业结构不同制约税种。
第二次浪潮:流转税(工业文明)税目、 税率的设置。
第三次浪潮 :所得税(服务业)。
(2)企业组织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
第一,企业全能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同 一产品集中在一个企业,流转税以商品销 售全额为课税对象。
有特定用途的税为目的税,这种税的收入 只能用于事先规定的特定目的,如西方国 家普通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我国征收 “城市维护建设税”。没有特定用途的税 叫“一般税”,只作为一般财政收入。

税收基础理论

税收基础理论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PPT文档演模板
税收基础理论
• (二)税率的形式
•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PPT文档演模板
税收基础理论
•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 • 1、比例税率。 •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 相同的征收比例。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 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 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 (1)单一比例税率 • (2)差别比例税率 • (3)幅度比例税率 •
税收基础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税收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税收概述 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讲 税收概述
• 一、税收的概念(含义)
•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 无偿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4、超率累进税率 • 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 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 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 征税。
PPT文档演模板
税收基础理论
• 四、纳税环节
• 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 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 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 按照某种税征税环节的多少,可以将税种 划分为一次课征制或多次课征制。

财政学中的税收理论与实践

财政学中的税收理论与实践

财政学中的税收理论与实践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途径之一,对于实现财政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学作为研究国家财政运作的学科,广泛探讨税收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将从财政学角度出发,探讨税收的理论基础、税收政策制定与实施、税收改革等问题。

1. 税收理论基础税收理论是财政学研究的基础,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纳税人理论、税基理论、税负理论和税收目标理论等。

首先,纳税人理论研究税收主体的属性和其对税收的行为反应。

其次,税基理论研究税收对象以及税收征收的依据和方式。

再次,税负理论研究纳税人对税收负担的感知和承受能力。

最后,税收目标理论研究税收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这些理论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指导。

2. 税收政策制定与实施税收政策是国家通过税收手段来调节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税收筹划、税收立法和税收征收等环节。

税收筹划是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和税率等方式,实现税收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税收立法是制定税法法规,明确税收的征收范围和方式。

税收征收是通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征收和管理。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考虑国家的财政需求、经济情况和社会目标,以及积极引导市场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公众福祉。

3. 税收改革税收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原有税收体系、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提高税收效益和实现公平正义。

税收改革的目标包括简化税制、减少税负、提高税收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和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

税收改革的难度在于权衡各方利益、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平衡。

4.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合作税收理论与实践除了在国内层面进行研究和实施外,还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合作。

国际税收比较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了解不同国家税制和税收政策的特点和效果。

国际税收合作可以通过税收协定、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等方式,促进税收征收和打击跨国税收逃避,促进全球税收治理。

第3章 税收理论

第3章 税收理论

第三章税收理论高频考点: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包括三项基本职能:税收的职能含义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政府参与再分配经济职能(调节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财富的所有权转移来进行调节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以及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高频考点:现代税收原则原则具体分类内容财政原则充裕原则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充分,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弹性原则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

包括税收收入弹性和税率弹性两方面便利原则要使纳税人付出的“奉行费用”较少,必须确立尽可能方便纳税人纳税的税收制度节约原则税收要以尽可能少的税务行政费用,获得应得的税收收入经济原则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应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有效运行。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是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2)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应节约税收行政费用。

公平原则普遍原则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不允许有免税特权平等原则(1)横向公平(水平公平):对相同境遇的人课征相同的税收(2)纵向公平(垂直公平):对不同境遇的人课征不同的税收【注意】(1)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2)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

(3)收入是判断境遇的最好尺度。

高频考点: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规定了税款的直接承担者。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亦称征税客体,是对什么征税。

它规定了每一种税的征税界限,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征税范围(2)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从价税——计税金额,从量税——征税对象的重量、容积、体积、数量。

税收理论

税收理论

第九章税收理论第一节税收概念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的收入。

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税制要素税制要素就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也是每一种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般包括如下几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

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亦称税制三要素。

1.纳税人:是享有相应权利并按税法的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的主体。

2.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客体,是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3.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

税率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

分边际税率:是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也即最后一个单位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类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常数。

定额税率:是对征税对象按一定计量单位规定一个固定税额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零。

累进税率:是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4.纳税环节:一般指的是在社会再生产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6.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减税和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7.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

8.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三、税收分类(1)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分为:流转税(商品税)、所得税(收益税)、财产税与行为税。

(2)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间接税。

(3)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024中级经济师财税三色笔记-第3章 税收理论

2024中级经济师财税三色笔记-第3章 税收理论

第3章税收理论考点: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概述1.税收原则的概念税收原则核心:如何使税收关系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它体现了政府征税的基本思想。

2.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1)政府公共职能——税收的首要和基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与税收之间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3)社会生产关系状况。

二、现代税收原则1.税收的财政原则税收必须为国家筹集充足的财政资金,以满足国家职能活动需要的原则,包括财政收入和税务行政两方面。

2.税收的经济原则三、税收制度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2.征税对象:也称征税客体,指对什么征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

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外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3.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4.其他要素: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税额式减免)、违章处理四、税制结构五、我国税制结构现状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具有较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特点,货物和劳务税构成了我国税收总额的主体部分,财产和特定行为税的比重较低。

就单个税种而言,增值税的比重最高,其次是企业所得税。

六、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2.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七、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4.征管因素;在既定的名义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下,税收征收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实际宏观税收负担水平。

八、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2)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3)货物和劳务税较易转嫁(4)征税范围广的税种税负较易转嫁九、税收管辖权。

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基本理论第一部分税收概论一、概念与特征概念—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用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理解上述这一高度抽象概念须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一种形式;(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理解税收起源:随国家产生而产生,随其灭亡而消亡。

(3)、国家征税凭借的是行政权;(4)。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5)、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特征———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职能与作用三大职能:财政职能(税收收入职能)、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对三大职能的理解——财政职能主要从四方面理解1、财政资金需求增加;2、聚财对象复杂;3、聚财范围广阔;4、税收组织收入更艰巨,“税收与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但一直与之奋斗的两件事”;经济职能—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是一经济杠杆。

经济过热是增税,衰退时候减税;另外如对高收入者征较高的税率所得税,也是一种财富分配。

(如欧洲瑞士)监督管理职能—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它和经济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某些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为国家和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线索和依据。

其主要内容为:1、监督和抑制市场机制的消极方面;2、监督和遏制各种偷漏税行为;3、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税收对社会经济的监督作用。

三、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

1、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平等、便利、确定和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强调平等和效率。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德国经济学家,税收九原则(收入充分、收入弹性、慎选税源、慎选税种、普遍、平等、确定、便利、节省原则)。

见书71、72页。

2、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公平、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管理原则。

效率原则应满足要求(1)充分有弹性;充分是指能满足提供适当规模的公共产品的需要。

税收弹性是指运行税收政策不仅使税收收入随经济情况变化而变,且使税收如弹簧一样适应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益原则虽在税制实践中不具有普遍意义,却并不排 除其在某些个别税种中的运用。此外,它对公共产品有效供 给模型的构建起了启迪和奠基作用。
44
2、能力原则:根据各人的支付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各人的 税收负担。 横向公平:具有相同支付能力的人应承担相同的税负。 纵向公平:具有不同支付能力的人应承担不同的税负。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中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 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 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 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 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课税对象 :课税的标的物,是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 的主要标志。(所得、商品、财产) 税目: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 税基:课税基础(收入、消费和财产)
3、税率 (1)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2)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3)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 增大而提高。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其他社会保险等基金收入(2014预算数全国社会保险 基金收入37666.51亿元)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第三章
税收理论
征税依据?

政府性基金(p141):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 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 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 途的财政资金。(如教育费附加、铁路建设基金、国家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 “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 2014年预算数为47309.23亿元,
555
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又 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两种计算方法。其中 的全额累进,会导致收入临界点的不公平。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弊端说明
例如:张三月收入4999元,李四月收入5001元,则, 张三应纳税:(4999– 3500)X3% =44. 9(元) 李四应纳税: (5001 – 3500)X10% =150.1元 显然,这样计算是极为不合理的。 而如果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来计算,就可以消除以 上的弊端。
(1)客观说 收入 消费 财富 (2)主观说 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
收 入 的 边 际 效 用 MUI
M
E
K G
边际均等牺 牲
收 入 的 边 际 效 用 MUH
M'
均 等 牺 牲 与 纵 向 公 平
G' K' E' D' MU H 收入
D
O C P F B 低收入纳税人L的函数
所谓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 的负担能力相称。具体有: 横向公平(税收应使相同境遇的人承担相同的税负)和纵 向公平(税收应使不同境遇的人承担不同的税负)。

对于公平原则的解释: 1、受益原则:各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提供的服 务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横向公平:从提供服务中获益相同的人应承担相同的 税负。 纵向公平:从提供服务中获益不同的人应承担不同的 税负。
年份
1996 1997 1998
财政收入(亿元)
7408 8651 9876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0.9 11.6 12.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7 2009 2010 2012
11444
13405 16396 18903 21725 26406 51304 68518.3 83080 117210
在实际当中,税务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计 算,然后再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 = 全额累进数 – 超额累进数 应纳税数额 = 全额累进数 – 速算扣除数 例如:1501×10% - 105 = 45.1(元)
4、课税环节 5、减免税 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于鼓励和照顾 的一种特殊规定。 税基式减免 起征点: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照顾低收入者。(特惠) 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 数额,照顾所有人。(普惠) 税率式减免 税额式减免。

根据受益原则选择 税基和税率的理由 :
(1)对多数人而言 ,这种方法基本上是 公平的。 (2)这种方法可以 同时决定税收和政府 支出水平。
• 受益原则的局限:
• (1)“免费搭车”心 理使得每个纳税人从 公共产品中受益多少 的信息常难以获得 • (2)以市场的分配是 公平的这一假设为前 提。


其优点是: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征管方便(有 悖于量能纳税原则)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其特点是,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 的增大而逐步提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也 越高。例如:
应税收入级距(元) 适用税率 1500以下 1500- 4500 3% 10% 速算扣除 0 105
4500 - 9000

20%
13.9
15 16.8 18 18.5 19.3 20.56 20.4 20.9 22.6
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



我国9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税收。 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 2003年突破2万亿元 2005年突破3万亿元 2009年6万多亿 2010年8万多亿 2012年10万多亿
6、附加和加成 7、违章处理
第二节

税收原则
相地而衰毛, 获得最大数量的羽毛而听到最小的叫声”.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
的准则,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情 况的基本准则。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税收原则也在发展变化。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 比例的通知》 第一类企业为25%,第二类企业为20%,第三类 企业为15%,第四类企业为10%,第五类企业免 交当年应交利润。 2014预算数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981.79亿元

政府收费形式
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 品和 服务而进行的支付。 收费与税收有时难以截然区分
(二)无偿性 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为国家所有,即不需要偿还,也 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从个体而言,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 从整体而言,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 的补偿。
税法宣传用语


日本:请依法诚信纳税,因为这个社会依靠你们生存 。 俄罗斯:你希望居住在一个清洁的城市吗?你希望得 到免费医疗吗?你希望得到有保障的退休金吗?那么 ,请纳税! 依法诚信纳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地税连着你我他,富民强县靠大家
税收通过两个不同的步骤对从私人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 的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 一是个人支配资源的能力被削弱; 其次,政府从征税得到的收入被用于购买必要的资源 以提供政府产品和服务,或被用于进行政府转移支付, 如提供社会保障资金。
非税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07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国有 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的推出意味着国有企业利润独 享时代结束. (根据财政部与国资委制定的管理办法,中央企业红利 的上缴分三种类型: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 炭五个资源性行业,上缴比例为10%;钢铁、运输等一 般竞争性企业上缴比例为5%;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 所企业3年内暂不上缴。)
(三)固定性 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 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每个人必须缴纳的赋税应该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 动。缴纳的日期、缴纳的方法、缴纳的数额,都应该 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所有人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如 果不然,每个纳税者就不免或多或少为税吏的权力所 左右;税吏会借端加重赋税,或利用加重赋税的恐吓, 勒索赠物或贿赂赋税。如不确定,哪怕是不专横不腐 化的税吏,也会由此变得专横腐化,何况他们这类人 本来就是不得人心的。据一切国家的经验,我相信, 赋税再不平等,其有害程度也不及赋税的微小不确 定。”——亚当.斯密
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第一次明确化、系统化提出) 平等原则 确实原则 便利原则 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收入充分原则 收入弹性原则 慎选税源原则 慎选税种原则 普遍原则 平等原则 确实原则 便利原则 节省原则
三、现代税收原则
(一)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一般的理解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方面。 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 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 无例外地纳税。(并不是绝对的)
交换说:税收是纳税人对国家向其提供安全保护和社会 秩序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国家和纳税人之间是一种交 换关系。 义务说:纳税人对国家负有纳税义务。 权力说:税收凭借政治权力而非财产权力。 权益说认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的财 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孟德斯鸠( 1748在《论法的精神》)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列宁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 经济体现就是捐税。——马克思 税收是由政权机构实行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西蒙.詹 姆斯(英) “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大宝,租税也。”——北宋思想家李 觏
《税法》的定义: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 借其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 入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征税主体——政府 征税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征税依据——政治权力(公共权力) 征税程序——法律程序 征税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国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