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解读教材精妙进行教学设计

南郑县城关小学杨宝珠

受学校教导处刘主任的委托,我来谈谈自己近年来在学校校本

研修的蓝图下进行个人研修的感受和点滴收获。当然了,在咱们城

关小学这个优秀的集体里,我的这些认识都还是比较浅薄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浅见陋识多多包涵,多多指导,不吝赐教。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新课改推进至今,

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营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追求。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环节有很多,方法也多样。要说的方面

实在太多,我在这三四十分钟里可能连皮毛都说不到。所以,思来

想去,就说其中一个点吧。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就是扎扎实实研读教材。大家都知道,教材是课

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的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

使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

断提升个人素养。那么,如何解读教材,我们才能从传统观念的重

围里成功突破,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

面落实:

一、用心,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1、学会纯净地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常会听到身边的老师抱怨“我的课怎么就没有亮点呢?怎么就

缺乏新意呢?”和大家进行一番交谈后,联系到自己前几年的想法

和做法,我找到了答案:之前的我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常常不是静

静地读课文,独立钻研教材,而是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或者各种各样

的教案集,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教学案例。常常是已经走

进了课堂,课文还不曾读上三五遍。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赵校长

第一次听我的课后,问我你能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吗?我当时顾左

右而言他,因为自然是背不出来的。赵校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一

定要讲执教的每一篇课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后来,听其他老师

说赵校长上课时从来不用翻书,因为她胸有成竹。我的敬意之情油

然而生,便也试着背诵课文。不过,每一次死记硬背后在课堂上并

未感受到其中带来不同体验。所以,再后来就没有讲背课文放在心

上了。这几年里,赵校长又关切地询问了我几次关于课文的熟记程

度,每一次,我都支支吾吾。于是乎,东拼西凑,自以为集结了多

个名师的设计精华必然成就精彩的课堂,不承想收获的常常是失败。邯郸学步怎一个“惨”字了得!如此解读教材自然会“性格”多重,个性不鲜明。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哪来的个性和创造性?

近一两年终于明白了赵校长要求背课文的深刻含义,不是要我

们死记硬背,而是要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读出它的意蕴,甚

至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读出它的内涵,慢慢品读,深入骨髓。因此,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学会纯净的读,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的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

出自己的感受。当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看别人对教材的

解读,了解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教材解

读就会体现个性,充满新意。

2、要善于广泛地读,读懂背后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不少节选或

改编自名家名作,含义深刻。如果教师孤立地就课文来解读课文、

教课文,就难免会走向单薄肤浅,甚至会断章取义,误读了作者的

意图。怎样才能让这“沧海一粟”永葆生命力呢?我们唯有将它放

回“母亲”的怀抱,用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教材。

为了精准地解读一篇课文,有时需要去读原著,了解背后的含义。解读《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课文,我们不能孤立地只

读这一篇文章,而应该把它放进原著中读,将课文读得更“厚”一些。有了足够的厚度,教师的教材解读也就有了高度。

有时,我们还需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比

如课文中对“碰壁”内容的描写,如果就文读文我们恐怕很难理解

作者语言的秘妙所在。但当我们读了《“碰壁”之后》《“碰壁”

之余》等文章后,我们便能够透过这谈笑风生的场景,看到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那个饱经沧桑、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的鲁迅。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文章比较着读。有比较才有鉴别,

解读教材,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联系相关作品,在比较中鉴

赏出文字独有的魅力。比如解读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就可以

联系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来读。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

样是在江上,同样是一个人在钓鱼,但心情截然不同:前者官场失意,凄楚苦命;后者官场得意,怡然自在。前者蕴含着一种“傲气”,后者则包含着一种“霸气”。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

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

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联系相关内容,我们才能将文本解读得更深入,读出其间蕴含的深刻意蕴来。

潜心细读,虚心泛读,用心思考,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够用阅读

的厚度成就解读得高度,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二、准确把握课程本质,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准确

的把握其基本特征,才能够正确地解读文本,合理地设计教学,从

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既不能只注重工

具性,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文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方

面应该让扎实的文字教学展现魅力,另一方面应该让无痕的情感熏

陶彰显智慧。

1、文字教学,扎实展现魅力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

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因此,有效

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字、词、句、段、篇,通过听、说、读、写

等途径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还记得今年六月参加省教学

能手大赛的情景。当时,我抽到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少年王勃》一课。面对对教材完全陌生的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设计出有效

的教学策略呢?反复研读文本,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解后,我站在小学中段语文的角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生字是小学低

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对刚刚从低段升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该怎样进

行扎实的生字教学呢?该怎样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每

天至少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教学指导”这一要求呢?这篇课文仅要会

写的生字有9个,到底该抓住哪些生字进行教学呢?经过一番仔细

的分析后,我发现“督”“”两个生字是学生认识、书写的难点。

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上指导学生掌握这两个字的写法,让这一节课,有扎扎实实的这“一得”。

词句教学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孩

子们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比较陌生难懂的诗句,

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既能理解语句,又能掌握学法呢?我试图教给

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读

课文思考,了解词语大意;再通过语言渲染和反复诵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当时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通过角色体验,把自己当作是王勃体会当时看到壮观美景的心情,追问“此时的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赞美这样的美景呢?”,巧妙地将诗句的理解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