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城址辽中京城址考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辽代考古
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
辽国原名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8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契丹人是东北古老的民族。
相传契丹奇首可汗“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这个神话传说中反映了契丹的最初历史变迁。
契丹人最初是由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相结合而成的一个部。
白马氏族的居住地在从马盂山到木叶山的土河(今老哈河)流域,青牛部的居住地在从平地松林到木叶山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两部之间相互通婚,后发展为八个氏族,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契丹古八部。
契丹古八部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掸部、黎部、吐六于部。
901年,耶律阿保机以功继任迭剌部首领,专掌对外征讨之事。
阿保机率领契丹各部人马连年发动对邻近各族和南面州县地区的战争,902年秋,“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驼、马、牛、羊不可胜纪”。
(《辽史·太祖纪》)四出征伐、掠夺使契丹的人畜、土地迅速增加,尤其是迭刺部的势力更加强大。
战争的胜利不仅给阿保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加强了迭刺部的经济实力,提高了他在部落联盟中的政治威望。
904年,阿保机升任为于越,“总知军国事”,掌握军政大权。
906年12月,契丹部落联盟八部酋长会议罢免了遥辇氏痕德堇可汗,推选实际掌权的耶律阿保机为可汗。
907年正月,举行柴册礼,燔柴告天,阿保机正式继承汗位。
916年即皇帝位,国号“契丹”(辽太宗时改称辽),建元“神册”。
帝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皇后述律氏号为“应天大明地皇后”,立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确立长子继承制。
神册三年(918年),修建都城,称为皇都(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
神册五年(920年),创制契丹文字,耶律鲁不古和突吕不仿造汉字偏旁,增损汉字笔划造成契丹字,称为“契丹大字”。
后来,耶律迭剌又仿造回鹘文创造了契丹小字,契丹人结束了没有文字的历史。
第一节城址
辽代城有5类:
京城——辽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天显三年称南京,天显13年称东京)、南京(燕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五京由皇帝或亲王主之。
州县城(国家地方行政州县管理机构所在地)
奉陵邑城(为奉祀和守卫皇帝陵墓设立的城)
头下军州城(大贵族的私城)
边防城(边疆地区设立的军事防御城)。
一、辽上京
辽上京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城址位于群山环抱的辽阔的冲积平原上,东南有白音戈洛河萦绕,是契丹王族迭剌部的领地。
该地原为荒野之地,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此射箭选址建立龙眉宫。
神册三年(918)辽太祖在龙眉宫之地建城,名曰皇都,作为辽国初期统治中心。
辽灭渤海之后,国土扩大,国家大业已经稳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皇都城规模较小,所以太祖天显元年(926)在皇都兴建宫室,扩展郛郭,至天显十三年(938)更名为上京,设立临潢府。
1920年,法国神父闵宣化到林东一带调查,发现了上京城址,发表了《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一书。
日本也多次调查上京并在上京城内开掘过。
1962年6月~9月,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考古所前身)进行了科学调查、勘探和试掘。
正式报告刊于《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1994年(《辽上京城址勘查报告》)。
20世纪90年代末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考古所联合发掘上京城。
上京城址,现地面遗迹分南北两城:皇城、汉城。
1、皇城
[1]形状与规模
皇城位于北部,为六边形,周长6398.63米。
东墙长1467米;北墙长1485.8米;西北斜折墙长422米;西墙长1063.1米;西南斜折墙长359米;南墙推测长度1601.73米。
[2]城墙与城门
皇城城墙夯土修筑,分主墙和后补墙。
主墙基宽15米,残高8.5米。
有马面、角楼。
现存马面45个,间距110米左右,马面依主墙而建,外凸12米,宽26米,夯土筑。
城墙外还有宽14米的护城壕。
《辽史》记载皇城城门有4个:安东门、大顺门、乾德门、拱辰门。
大顺门已冲毁。
现存的3个城门都有瓮城,门宽5米。
[3]大内城
大内城位于城中偏北的丘岗上。
《辽史》记载大内城有三门,承天门、东华门、西华门(没有北门)。
地面能看到大内城的北墙,西墙的北段和承天门址。
大内中间有隔墙,东部有缺口。
大内分成南北两个院落。
街道探出几条,有纵向的,有横向的。
如1号东西横街,从乾德门向东,宽12米,长700余米。
(1)西半部建筑集中,东半部为空地。
昭德殿。
根据史书记载,京城大内有东向毡帐。
大内城内设置毡庐是契丹国俗。
大内城内发现多组建筑基址,从建筑址分析,西北部有开皇殿、五銮殿、安德殿。
西南部有宣政殿,昭德殿。
《辽史·地理志》:“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
太宗诏蕃部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
”。
昭德、宣政殿是汉俗宫殿制度与契丹俗东向居住特点相结合的宫殿形制。
汉俗南门是正门。
耶律德光在举行接受皇帝皇后册号时,完全按照汉俗礼制,让晋使从正南门入,自己在南向正殿接受册号。
因为大内本没有南门,所以要开辟南门,取名承天门的意义是说契丹人耶律德光当皇帝统治汉人和其它人是秉承天意。
薛映(951~1024)北宋早期出使辽国,记:“承天门内,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以此推之大内城原本以东华门为正门,三大殿(开皇殿、安德殿、五銮殿)则是南向的,为汉俗之制。
(2)大内中部发现一条东西向隔墙,把大内分为南北两部,这与史载辽朝北面官内分南院、北院之制分相吻合,这是辽上京大内布局的特点之一。
《辽史·百官志》:“契丹北枢密院。
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
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
” “契丹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
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
”
在大内城的布局上,是东向契丹毡帐制,南向汉式宫殿,和东向宫殿三制并存。
[4]日月宫在皇城西南。
西山坡有建筑群分为南、北、中三个庭院,发掘报告考证是日月宫——太宗皇帝,皇后宴寝之所。
皆东向,背倚城墙,周围有围墙,围墙240×360米。
[5]中央和京城官府机构、寺院分布在皇城南半部。
临潢府、临潢县、长太县;孔庙、国子监、绫锦院。
义节寺:《辽史·太祖淳钦皇后传》:“太祖崩,后称制,摄军国事。
及葬,欲以身殉,亲戚
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
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地理志》一“上京道临潢府”条:“太祖崩,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
即寺建断腕楼,树碑焉。
”关于述律断腕,《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有较详细的记载:述律为人多智而忍。
阿保机死,悉召从行大将等妻,谓曰:“我今为寡妇矣,汝等岂宜有夫。
”乃杀其大将百余人,曰:“可往从先帝。
”左右有过者,多送木叶山,杀于阿保机墓隧中,曰:“为我见先帝于地下。
”大将赵思温,本中国人也,以材勇为阿保机所宠,述律后以事怒之,使送木叶山,思温辞不肯行。
述律曰:“尔,先帝亲信,安得不往见之?”思温对曰:“亲莫如后,后何不行?”述律曰:“我本欲从先帝于地下,以子幼,国中多故,未能也。
然可断吾一臂以送之。
”左右切谏之,乃断其一腕,而释思温不杀。
2、汉城
《旧五代史》:“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城。
” 《辽史》记载行政建制有潞县、兴仁县、宣化县、定霸县、保和县、易俗县、迁辽县。
除了汉人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商人,“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
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
”
城址略呈方形,破坏严重,城内所见遗址残余痕迹少。
东墙长1290米,西墙长1220米,南墙长1610米,三面共长4120米。
汉城城墙残留低矮,防御设施简单,没有马面、瓮城设施。
体现出契丹人对其治下汉人仍然心存戒虑。
3、辽上京皇城出土遗物
[1]瓦:红陶质,外挂琉璃,内有布纹。
滴水作扇面形,面有上粗凸线,被压纹分段,下有水波纹。
瓦当:花式瓦当,园形瓦当,均兽面。
[2]瓷片:有白瓷和仿定窑白瓷,影青瓷,青瓷(后二者极少,仿定窑瓷早期多,晚期少。
早期(五六层)出茶绿釉硬胎瓶,坛等。
晚期有缸胎粗瓷,其中豆绿等品种只见于四期。
[3]货币:唐开元通宝和宋钱。
[4] 陶器115件。
以盆多、缸、瓮也较多,上层多,中下层少。
灰陶多,红陶少,红陶有施黑衣,有的加暗纹。
[5]铜铁器、盆、刀、带饰、镊子、环饰。
[6] 骨簪、琉璃簪、骨器。
4、外郭城
皇城加汉城的外周长(除去共用的城墙)合17里,《辽史·地理志》记“二十七里,”可能是指郛郭城。
外郭城地面已经看不见遗迹,北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使辽行程录》记载入上京的次序是:“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
子城东门曰顺阳。
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
他进入的第1道门是郭城西门金德门,后入汉城的东门顺阳门,再向北走进入皇城的南门景福门(可能就是大顺门),最后进入的是大内宫城的南门承天门。
辽上京城未遭到金的大规模破坏。
金天辅四年(1120年)阿骨打攻克“其外城”,上京留守挞不野投降。
所以阿骨打还在上京皇城大内举行了宴会。
5、上京城的特点
[1]现存上京城城址分为南北两城,北城是皇城,南城是汉城,契丹人和汉人分别居住,皇城有马面,汉城无马面,在公用的皇城南墙也修筑马面,显然有防备汉城居民之特点。
[2]城内布局没有中轴线,没有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布局似随意而建。
[3]大内城位于皇城东部,宫城布局为二元式。
以东为正门,分南北两院,绝大多数建筑和毡帐都是东向,这是契丹本民族东向习俗之反映,适应契丹人东向立毡帐之习惯。
太宗寝宫和以南门为正门的三大殿建筑,用于举行重大汉式典礼的地方,向南也是俗东向之反映,并不违反前朝后寝的汉俗。
6、上京城的历史地位
辽上京城是在太祖创业之地修建的都城,辽上京城的建立是契丹民族由原始部落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契丹汉化发展的里程碑。
辽上京是契丹民族(国俗)文化与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布局与功能的划分具有独特性,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别具一格,而且这种布局被金代女真人建造金上京时所沿袭。
辽中京
1、位置
辽代中京大定府故址,位于赤峰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位于老哈河冲积平原上,辽亡后,金设北京路,元代设大宁路,明设大宁卫,永乐元年撤卫而荒废。
2、中京城修建历史背景
圣宗耶律隆绪及母肖太后,在统和22年(公元1004年)攻北宋订立澶渊之盟,辽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圣宗过七金山,土河(今老哈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阁府库之状,因议建都”。
这里土地肥沃,地近中原,宜于与中原交通往来,所以选此建新都。
统和25年圣宗择燕蓟工匠在奚王牙帐之地仿北宋开封城修建规模较大的都城。
中京成为辽的统治中心。
3、布局
1959年(4—11月)~1960年6~10月进行发掘、钻探。
通过发掘,认识了辽中京城的总体布局。
[1]城分3重,外城、皇城和宫城,三城相套。
这是仿照北宋东京城。
内城和外城都有马面,外城的马面小,有的地段已经看不见。
在航空片上可以看到部分马面。
[2]外城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
有马面、角楼,有瓮城。
朱夏门到阳德门的大道宽64米,长1400米,两侧有排水沟,路的两侧有石板砌成及木板铺盖的排水沟,这和北宋东京御街西侧有“砖石瓮砌御沟水两道”(《东京梦华录》卷二《御街》)基本相同。
外城大街两侧的南北向的廊舍建筑遗址,它位于皇城阳德门南约500米处,在外郭城南门朱夏门到阳德门间大道的两侧约20米。
在发掘区内共发现东西向的十三排夯土台基,每排有四个楔形夯土台,每个夯土台平面作正方形,剖面呈楔形,上端长宽各约1米,深0.7米,下端长宽各约0.7米。
每排四个楔形夯土台的距离,当中两个相距3.8米,东西两侧的两个各相距1.6米。
附近还发现有移动过位置的石柱础五个,长宽各约40厘米,厚约25厘米。
整个建筑遗址内地面全部夯实。
在发掘区外还有与这十三排夯土台基相连的许多排夯土台基,未能全部发掘,可知它原是一处南北向的长廊式的建筑,应该又是模仿当时北宋城市中流行的“市廊”的形式。
阳德门西南发现了官署遗址。
外城南部两侧有南北向路各3条、东西向路5条,宽4-15米,对称布局,在中心大路两侧还发现有坊墙,因此这里应有对称布局的坊。
从整条大道两侧的经路三条和纬路五条相互作“井”字形的交叉情况来看,大道东西两侧,当各有三列直排的坊,每列应有四坊,共十二坊,东西两侧共二十四坊。
据(路振《乘轺录》)宋使辽记:“街道东西并无居民,但以矮墙以障空地耳,阊阖门楼有五凤楼,妆如京师,大约制度卑陋。
自朱夏门入,街道阔百余步,东西有廊舍二百间,居民列廛肆庑下。
街东西各三坊,坊门相对,虏以卒守坊门,持挺击民,下令出观,徐视坊中阅地,民之欢者无多。
”
[3]皇城在外城的正中偏北地方,东西两面各距外城约1000米,南面距外城约1400米,北面距外城约500米。
皇城作横阔的长方形,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幅员约合十四里。
残高5米,基宽13米,内城墙上每隔100米有一个马面。
[4]宫城在皇城正中偏北,仅筑有东、南、西三面的墙,其北墙即是皇城的北墙,每面长约1000米,四角有角楼基址。
从皇城南门阳德门向北到宫城南门阊阖门,有宽约40米的大道,长约500米,约近一里之数,与路振所说符合。
宫城内有武功殿和文化殿。
文华殿和武功殿之间,有一条宽约8米的通道。
这种武功殿和文华殿的建设,仍然保持有契丹风俗的特点。
4、中京城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1)中京城是辽代中期修筑的都城,形制模仿北宋东京城,三重相套,形状规整,是北宋文化对辽国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表现出汉文化的强大的影响力。
但是根据北宋使臣出使中京的记录,中京仍然有很多空地,“街道东西并无居民,但以矮墙以障空地耳”是为了搭建毡帐之用,仍然保留有浓厚的契丹民族生活习性。
(2)辽中京的修建上仍然带有浓厚的唐代里坊制的遗风,也有专门的集市。
(3)辽中京修建后外城主要是实以汉民,因此在城市管理和修建上体现出对外城汉民严格监管的理念,是辽上京两城制的延续。
中京大塔位于宁城辽中京故城内东南角,俗称大明塔,建于辽代中期。
中京大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
高度上该塔仅次于陕西泾阳的崇文塔(明代修建,13层,87.2米)和河北定县的料敌塔(建于北宋,11层,高84.2米),为全国第三高塔,体积则全国第一。
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清代改筑,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
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
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
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
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传为感圣寺内的佛舍利塔,今塔前尚有旧寺遗迹可寻。
经历代修缮,塔刹及塔座已失原貌,塔上第一层南面尚有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是现存辽塔中最大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