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a0e348ffe4733687e21aad7.png)
4、没有胸膜皱缩
15/36
病理,病灶内纤维化少
1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
1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分叶
3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如何鉴别诊断
• 非特异性炎症 • 结核 • 肺癌 • 真菌感染 • 肺梗死 • 肺出血
31/36
炎症:单一形态、病灶收缩、 沿支气管分布
32/36
慢性炎症:病灶收缩,边界清密度高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8/36
病理--坏死少见
9/36
肺癌坏死多见
1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7、磨玻璃影,沿血管 分布—纽扣征
2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病变发生与血管关系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CT学表现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CT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54063f2f705cc175527099b.png)
原发性肺淋 巴瘤的影像 C T学表现
贾传 忠
原发性肺 淋 巴瘤 ( p r i ma r y p u l m o n a y r l y mp h o m a . P P L ) 是
一
重建 , 9例行增强扫描。扫描指数 : 重组层厚及 间隔 1 . 2 5 m m. 视野 3 3 c mx 3 3 c m, 电压 1 2 0 k V, 剂量指数调控 电流 , 指数选 8 。 扫描范 围 自胸廓人 口至双肾上腺水平 。 经头静脉或肘正 中 静脉用高压 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 比剂( 碘 比乐 3 7 0 . 上海博 莱科信谊 药业有 限公 司 ) 7 5 r I l l ,后 注射 O . 9 %氯化钠 注射液
2 O m1 , 流速 3 . 5 ml / s 。静脉注射对 比剂 2 6 S 后行 胸部增强扫 描。
种 罕见 的淋巴结外淋 巴瘤 , 其发病率 低 . 实验室诊 断缺乏
特异性 , 常易误诊漏诊 。为提高本病 的影像诊断水平 , 总结我
院2 0 0 1 年 6月 至 2 0 1 2年 6月经病 理确诊 的 P P L患者 的影
2 3 5— 2 3 8 .
束 征。 总之 , 周 围型肺 癌 的征像 不是一成 不变 的 , 随着 肿瘤发 展, 征像 也有相 应变化 , 但根 本的 内部 特征则具有 稳定性 的
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1 — 1 4 )
面。 分 叶征 、 毛刺征 、 胸膜 凹陷征具一定特征性合并上述其
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1 . 2 P P L临床诊 断标准[ 1 ] : ① 影像 学显示肺 、 支气管受 累 。 但 未见纵 隔淋 巴结肿大 ;②既往没有胸外淋 巴瘤诊 断的病史 :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总结的太棒了~~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总结的太棒了~~](https://img.taocdn.com/s3/m/552fe43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e.png)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总结的太棒了~~肺内淋巴瘤淋巴瘤病是源于全身淋巴组织的常见恶性肿瘤,分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内淋巴瘤可为继发于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或仅原发于肺组织。
其中继发于全身淋巴瘤的较为多见,而仅有肺实质改变而无纵隔、肺门和其他部位淋巴病变的原发肺组织的淋巴瘤极为少见,仅占5%,其恶性程度也较低。
【病理特点】肺内淋巴瘤的分型与其他部位淋巴瘤分型一样,分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内淋巴瘤主要侵犯肺间质和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组织。
侵犯肺间质的淋巴瘤主要是从肺门开始沿支气管、血管间质向外蔓延、扩展,对支气管腔的侵犯较少,很少引起管腔狭窄,对肺泡侵犯主要是肺泡壁的增厚,最终整个肺泡腔被肿瘤组织替代。
侵犯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瘤主要是在支气管腔内形成结节样病灶,致管腔狭窄、阻塞,但病变一般较为局限。
【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多数病人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等症状,如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还可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贫血等肺外症状。
【CT表现】肺内淋巴瘤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般在CT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结节肿块型:可为单发或多发。
原发性淋巴瘤多为单发性结节肿块,表现为肺内轮廓清楚、边缘光整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发展缓慢,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如为继发性的单发结节则边缘毛糙,可见小毛刺及卫星状小结节。
多发性结节肿块在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瘤中均可出现,结节大小不一,直径1~10mm,以双肺中下野多见,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洞液平或充气支气管征,边界多不清晰,周围可见小片样磨玻璃影(图3-173~3-175)。
(2)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本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多见,主要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
CT表现为以肺门及中肺野为主的,沿支气管、血管纹理呈发散性分布的小斑状影或线状及网格状影。
并可见有多发粟点样结节影沿支气管周围分布,是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图3-176,图3-177)。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影像分析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影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fc536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6.png)
诊断标准
1. 病理学确诊; 2. 影像学显示肺、支气管受累,但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3. 无肺外及支气管外其他部位的淋巴瘤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证据; 4. 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的征象。
影像鉴别(肺炎或肺泡型PPL)
肺炎型肺癌
多发生在高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以肺实变为主要征象,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肺叶,强化不明显 或不均匀。实变内见充气支气管征,管腔狭窄,僵硬,粗细不均,呈“枯枝征”。实变区内空泡及 囊腔,呈蜂房样改变。
干酪性肺炎
高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咳浓痰。肺组织干酪样溶解导致的肺体积缩小,与肺叶一致的大片状 高密度影,内有多发虫蚀样空洞与同侧或对侧空洞或干酪性病变共存,沿气管分布的播散灶。
影像鉴别(粟粒型PPL)
粟粒型肺结核
PPL 的结节主要分布于中下肺野中外带,可伴有间质型改变。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CT 表现为 “三 均匀”,即分布、大小、密度;亚急性或慢性粟粒型肺结核分布以两肺上叶,肺尖区病灶多为硬 结,钙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具有特异性。
总结
• PPL病变主要位于支气管周围及胸膜下间质,影像学表现为沿支气管束分布的多发结节、肿块 和实变等多种形态病变,常累及右肺中叶,可跨叶分布。
肺炎或肺泡型
沿肺段及叶分布的斑片影,可跨肺叶生长(少见,但具有特征性),空气支气管征是本型特征 性表现,病理上肿瘤主要侵及肺间质,跨越或沿支气管管壁生长,因而肿瘤内常见原有支气管 残留,部分支气管扩张、扭曲,这是由于累及支气管或周围间质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牵拉 性支气管扩张。
间质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18765727d3240c8447efa5.png)
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瘤侵犯可形成管腔内的结节状凸起,或 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造成局限或广泛的支气管管腔变窄甚至 管腔完全阻塞,并发肺的实变和不张。 侵犯肺泡间隔时,先使肺间隔增厚,随着病变发展,肺泡 腔逐渐变小以致完全闭塞。侵犯胸膜时表现为胸膜的增厚、 斑块或结节,并趋向分散而非聚集。
02:15 6
02:15
13
肺原发淋巴瘤
肺原发性淋巴瘤
02:15
14
肺原发淋巴瘤
男,5 6 岁,左肺单发肿块, 内见充气支气管,边缘毛糙, 可见周围间质浸润征象。
男,4 3 岁,右肺中叶梭形 肿块, 内见充气支气管, 伴周围间质浸润。
02:15
15
肺原发淋巴瘤
女, 5 8 岁,双肺多发结节 影, 左下肺病灶边缘模糊, 可见充气支气管影。
PPL临床表现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
长达10年,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症状。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 胸闷等症状。 全身淋巴结或肝、脾无肿大。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2% , 是正常人群的200倍。
王彦艳综述 沈志祥 审校。肺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O(5):434-436 5
02:15
PPL病理特征
淋巴瘤肺内病变主要是侵犯肺的间质和支气管粘膜下组织, 病变呈浸润性发展,可侵犯支气管壁,但更倾向于侵犯管 壁外的肺间质,因而支气管腔通常仍保持通畅或仅轻度的 狭窄;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2fe9501b9d528ea80c7793f.png)
+ 诊断:肺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型)。
00:34
37
00:34
38
+ 病理:右下肺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
+ 免疫组化标记:(B2005-701):CD45
(﹢), CD20﹢, CD3-,Vimentin-,SMA-,MC(),CK(-),Syn(-)
00:34
12
00:34
13
肺原发性淋巴瘤
00:34
14
+ 男,5 6 岁,左肺单发肿块, 内见充气支气管,边缘毛糙, 可见周围间质浸润征象。
➢ 仅有肺的淋巴浸润而不伴有纵隔肺门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变。
➢ 临床非常少见,占整个肺部肿瘤的比例<1% ,占整个恶性淋巴瘤的比例<1% , 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比例约为3.6 %。
➢ 发病年龄高峰在6O~70岁,男:女接近l:l。
➢ 多来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ma,BALT)。 另外,还有高度恶性大B 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及其他少见类型, 如血管内淋巴瘤(IVL)等 。
00:34
18
+ 男性,肺部反复发作的症状一 直被当作肺炎治疗,呼吸衰竭。
+ CT表现:双肺明显大片状肺实 变影,边界清楚或模糊,其内 可见支气管显著扩张;周围仍 可见正常的肺组织存在;右肺 上叶呈肿块样完全实变。双侧 胸腔少量积液。
+ 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53eed19a76e58fafab003c8.png)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支气管充气征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扭曲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小叶间隔增厚
可呈毛玻璃样变
2012-10-12
33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局部形成结节 或肿块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 围组织结构增厚或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结节、肿块型 单发或多发 不规则
结节主要分布在肺间质内
支气管旁、胸膜下 边界模糊 偶可见空洞及液气平面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结节、肿块型 单发或多发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CASE 5 男性,41岁,体检发现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012-10-12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鉴别诊断
肺外淋巴瘤肺浸润 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癌
肺结核及淋巴结结核 韦格氏肉芽肿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小结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罕见 下述情况需想到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病程长,一般长达2~5年,发展极缓慢 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无症状或咳嗽、咳痰、胸痛者 结节、肿块或实变病灶 并伴有空气支气管征 合并肺间质性改变 无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 无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门向肺野发出放射状网状阴影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
支气管周围多发结节
支气管充气征(与肿瘤沿支气管黏膜下浸润生长
,多不引起支气管的阻塞有关)
小叶间隔增厚
可呈毛玻璃样变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4031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2.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抗炎、抗结核等治疗进行鉴别。
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要结合临床病史、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
分子影像技术
开发新型分子探针,实现肺淋巴瘤在分子层 面的可视化诊断。
多模态影像技术
整合多种影像技术,如MRI、CT、PET等, 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信息。
个性化诊断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个体化影像特征提取
针对不同患者,提取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征,实现个体化 诊断。
CT检查
CT检查是肺淋巴瘤诊断的重要 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病变的 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
CT检查可以观察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是否
浸润或转移。
CT检查对于肺淋巴瘤的诊断和 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MRI检查
MRI检查在肺淋巴瘤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需要观察病变对纵隔或胸 壁的侵犯时,MRI检查具有一定的优势。
MRI检查可以提供病变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孕妇或对CT检查存在禁忌症的患者,MRI检查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PET-CT检查
PET-CT检查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通 过观察病变的代谢活性来判断病变的 性质。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及CT表现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及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14f43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3.png)
01
肺淋巴管肌瘤病在常规CT影像上表现为弥漫性、多发性的小结
节和囊状影,这些病变可出现在双肺的各个部位。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02
由于病变累及肺间质,导致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呈磨玻璃样改
变。
胸腔积液
03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多为双侧性,少量至中量。
HRCT影像
特征性表现
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更好地显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特征性表 现,包括蜂窝状囊性改变、磨玻璃样改变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
该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且病情在妊娠或使用激素 治疗时可能加重,提示激 素水平可能对疾病的发生 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病理表现
01 02
肺实质病变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肺实质病变和肺间质病变。肺实质 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和支气管血管束的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肺泡间 隔增厚和支气管狭窄。
肺间质病变
CT影像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早期诊断
CT影像能够早期发现肺部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变评估
CT影像可以全面评估病变的范围、程度和并发症,有助于制定 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进行CT影像检查,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治疗方案与CT影像的关系
手术切除
中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 活动后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此时,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 漫性病变,肺部功能受到一定影
响。
晚期
晚期患者病情严重,可能出现呼 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 发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广泛的 纤维化和蜂窝状改变,肺部功能
严重受损。
03
CT影像学表现
常规CT影像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6ed4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5.png)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策略研究
早期诊断标志物
遗传学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提高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准确性的方法研究
图像标准化处理
图像后处理技术
联合诊断方法
方法在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图像进行自动 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 PET等)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的疾 病信息。
深度学习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CT图像进行特征 提取和分类,进一步优化诊断效果。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目录
• 肺淋巴管肌瘤病概述 • CT影像学表现 • 护理措施 •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肺淋巴管肌瘤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点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 CT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综合评估确 诊。
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肺部CT影像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影像表现
双肺弥漫性病变,可见多发囊 状低密度影,大小不一,形态 各异。
病变可累及胸膜,导致胸膜增 厚,胸腔内出现少量积液。
支气管血管束扭曲、扩张或狭窄。
鉴别诊 断
与肺部肿瘤相鉴别,肺部肿瘤病变呈 结节状或肿块状,而肺淋巴管肌瘤病 病变呈弥漫性多发囊状影。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 期开窗通风,减少病菌 密度。
02
保持床单、衣物整洁,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eba6cc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b.png)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肺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女性的息肉性腺瘤性病变,主要影响肺部的淋巴管和肌肉纤维。
疾病会导致肺部结构异常,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影像学技术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HRCT 是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
HRCT 可以帮助医生看到小的、结节状的病变,这种结节状的病变通常伴随肺部感染、肺气肿等疾病。
HRCT 还可以显示肺部空气含量和肺泡大小,并确定疾病的程度和位置。
磁共振成像(MRI)MRI 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可用于确认 HRCT 所检测到的结节和异常异物,并检测疾病是否扩散到肺部的其他区域。
胸部 X 光片胸部X 光片是一种简单的影像学检测方式,可以提供肺部异常区域的初步发现,但它通常不能检测到小病变和微小的结节。
影像学表现LAM的形态的特征是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筛子状、分叶状及不规则的多发性空洞、囊性病灶、结节或融合的真空性腔。
病变常见双肺,右肺以下叶多见。
空洞、囊性病灶、结节或真空性腔可单发或多发、合并。
HRCT 表现HRCT 可以显示许多不同类型的病变,包括:•囊肿样病变:约占 75% 的病例,表现为由肺气肿引起的囊样病变。
这些病变通常是双侧的,它们与肺小叶壁相邻,是独立的,边缘清晰。
•结节样病变:这种表现形式很少见,通常随着肺气肿一起出现。
结节样病变通常呈双侧性,大小不一,并且很少扩散。
这些病变还可以出现在肝和腹膜后。
•局限性病变:这种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单独的结节状病变。
这些病变通常很小,但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不同,并且很少扩散。
•肺气肿:这是一种常见的病变形式,通常表现为肺组织的气体扩张。
MRI 表现MRI是另一种适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检测的影像学技术,通常用于扩大 HRCT 检测到的异常区域。
MRI 可以显示病变周围的肺组织和周围器官,例如淋巴结和胸膜。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肺淋巴管肌瘤病CT影像诊断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5db8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b.png)
病变可累及胸膜,导致胸膜增 厚,胸腔内出现少量积液。
支气管血管束扭曲、扩张或狭 窄。
鉴别诊断
与肺气肿、肺大泡等病变相鉴别,肺 气肿病变范围广泛,肺大泡病变呈单 发或多发囊状影,而肺淋巴管肌瘤病 病变呈弥漫性多发囊状影。
与肺部肿瘤相鉴别,肺部肿瘤病变呈 结节状或肿块状,而肺淋巴管肌瘤病 病变呈弥漫性多发囊状影。
03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 期开窗通风,减少病菌 密度。
02
保持床单、衣物整洁,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03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中的基本需求,如洗漱 、进食、排便等。
04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时间,避免疲劳和情绪 波动。
症状护理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保持呼吸 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 CT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综合评估确 诊。
02
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肺部CT影像
肺部CT影像显示肺 部纹理清晰,肺实质 密度均匀,无异常密 度影。
胸膜无增厚,胸腔内 无积液。
支气管血管束走行自 然,无扩张或狭窄。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影像表现
双肺弥漫性病变,可见多发囊 状低密度影,大小不一,形态 各异。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图像进行自动 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深度学习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 PET等)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的疾 病信息。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CT图像进行特征 提取和分类,进一步优化诊断效果。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策略研究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9704f0ee87101f69e31953a.png)
讨 论
原发性肺淋 巴瘤 影像学表现多样 , 无 特异性 , 需和肺内其他常见或少见疾病鉴 别 J如 大叶性肺 炎 、 叶性 肺炎 、 节 : 小 结 病、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 肺霉菌病 、 特
发 性 间质 性 肺 炎 、 性 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 、 恶
瘤罕见 , 其影 像 学表现 无特异 性 , 某些 但
征 象结合临床 资料 对本病 的诊 断有 一定
的价 值 , 诊 依 赖 于病 理 检 查 。 确
关键词
0 08 3. 2
淋 巴瘤
肺原发性
影像诊 断 肺淋巴瘤根据 发病部 位 和病 因不 同
可分 为 原 发性 、 发 性 及 免 疫 缺 陷 相关 性 继
的 细 小 或 粗 网状 结 构 或 网状 结 节影 , 呈 或
肺原发性淋 巴瘤的临床 诊断标准 、 影像 学
表 现 及 病 理 分 型进 行 讨 论 。 结 果 : 原发 肺
影( 毛玻璃 状 ) 右 上肺 段 性较 实 变影 伴 , 支气 管气相 。2例 均未 见 纵 隔肺 门淋 巴 结肿 大。 例1 胸部 正位 片示 : 两肺 中下野 多发 大片实变影 , 可见支 气管 气相 , 右侧 少 量 胸水 。胸部双层 螺旋 C T平扫示 : 两肺 上 中下 叶多发 大 叶性/ 节段 性 实变 影 , 中 其 可见支气 管气相 或空 泡征 。右 侧少 量胸 水 。纵 隔、 肺门未见肿大淋 巴结 。 例 2胸部正位片示 : 两肺 上野片状 毛
玻璃样影 , 右侧 水 平 裂 增 厚 。胸 部 双 层 螺
性淋 巴瘤罕见 , 与继发性淋 巴瘤有 明显 的 不同 , 临床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影像 学 其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特征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a7c653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6.png)
38
CASE 1 女性,45岁,呼吸困难
1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39
CASE 2 女性,48岁,体检发现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40
CASE 3 男性,61岁,咳嗽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28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肺炎、肺泡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9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肺炎、肺泡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3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结节、肿块型肺炎、肺泡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粟粒型
2/17/16
1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临床资料
症状、体征
无特异性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少有全身症状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11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概 述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预后
02
大多数为低度恶性、发展缓慢如有转移,需放化疗,预后明显好于肺癌
2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结节、肿块型单发或多发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1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结节、肿块型主要分布在肺间质内支气管旁、胸膜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理:右下肺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 ❖ 免疫组化标记:(B2005-701):CD45
(﹢), CD20﹢, CD3-,Vimentin-,SMA,MC(-),CK(-),Syn(-)
03.10.2020
12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
03.10.2020
13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lymphoma,BALT)。另外,还有高度恶性大B 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 瘤及其他少见类型,如血管内淋巴瘤(IVL)等 。 ➢ 包括霍奇金淋巴瘤( H L )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 两种病理类型,其中大 部分是N H L。 ➢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2% , 是正常人群的200倍。
原发性肺淋巴瘤
( 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
➢ 概述:
➢ Sugarbaler和Craver 1940年首次报道。 ➢ 仅有肺的淋巴浸润而不伴有纵隔肺门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变。 ➢ 临床非常少见,占整个肺部肿瘤的比例<1% ,占整个恶性淋巴瘤的比例
<1% ,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比例约为3.6 %。 ➢ 发病年龄高峰在6O~70岁,男:女接近l:l。 ➢ 多来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Bronchus-associated
▪ 肺淋巴瘤: ➢是指淋巴瘤对肺的侵犯。根据始发部位和病因不同分 为三类: ➢原发性肺淋巴瘤。 ➢继发性肺淋巴瘤。 ➢免疫缺陷相关的肺淋巴瘤。
03.10赵.2倩02,0赵绍宏,蔡祖龙等.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4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泸志州2医0 学0 9院; 附1 7属(1医):4院2-·4放5 射科
03.10.2020
7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分型
❖ 结节、肿块型。 ❖ 肺炎或肺泡型。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间质型) 。 ❖粟粒型。 ❖混合型。
03.10.2020
8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 最常见。多位于肺野内带或胸膜下,为单发或 多发结节、肿块,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 较低,直径1~10 cm,大于1 cm的灶内可见支 气管气像,部分灶内可见空洞及液气平。病灶 明显强化,平均增加42hu。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唐光才 教授
03.10.2020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Primary Extranoduallymphoma)
❖ 定义: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是指淋巴瘤主体病变在结 外器官或者组织,伴或者不伴有区域淋巴结的侵润(结外病 灶>75% ,结内病灶<25%) 。
6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PPL临床表现
❖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 长达10年,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症状。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 胸闷等症状。
❖ 全身淋巴结或肝、脾无肿大。 ❖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 发生部位:可发生于结外的任何器官、组织,如胃肠道、中 枢、鼻咽、头颈部、肺、腹腔、腹膜后、泌尿生殖系等。
❖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 病理改变:绝大多数结外淋巴瘤为非何杰金氏。
Freeman C,et al. Occurrence and prognotis of extranodual lymphoma. Cancer 1972, 29(1):252 蔡则骥 等。124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8(2):75-77
03.10.2020
9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肺原发淋巴瘤
男,72岁,体检偶然发现右下肺病变,其他无特殊主诉。
03.10.2020
10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肺原发淋巴瘤
男,72岁,体检偶然发现右下肺病变,其他无特殊主诉。
03.10.2020
1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肺原发淋巴瘤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结外淋巴瘤79例误诊分析。四川肿瘤防治2007年第20卷第4期 ❖徐桂峰,王英杰。原发性结外淋巴瘤32例误诊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09年12月第36卷第24
03.10.2020
3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肺淋巴瘤
( Pulmonary lymphoma)
❖ 概述:
▪ 淋巴瘤: ➢常见恶性肿瘤, 沙特阿拉伯发病率最高,占恶性肿瘤 的第二位;中国:第八位。
➢ 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瘤侵犯可形成管腔内的结节状凸起,或 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造成局限或广泛的支气管管腔变窄甚至 管腔完全阻塞,并发肺的实变和不张。
➢ 侵犯肺泡间隔时,先使肺间隔增厚,随着病变发展,肺泡 腔逐渐变小以致完全闭塞。侵犯胸膜时表现为胸膜的增厚、 斑块或结节,并趋向分散而非聚集。
03.10.2020
03.10.2020
2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 发病情况
▪ Korl报道PEN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25% 一45%; ▪ 国内学者报道PEN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28.1%一42.7% 。 ▪ PENL并不少见。
❖ 误诊情况
▪ 黎佳全等从病理学角度报道79例PENL(包括胃肠道、鼻咽、中枢 神经系统、腮腺等部位) ,误诊率达87.3% 。
03.10王.2彦02艳0 综述
沈志祥
审校。肺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O(5):434-436
5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PPL病理特征
➢ 淋巴瘤肺内病变主管壁,但更倾向于侵犯管 壁外的肺间质,因而支气管腔通常仍保持通畅或仅轻度的 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