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成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复习

一、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1.了解特殊句式的标志及类型

2.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辨别特殊句式的类型并掌握翻译方法

一、下列句子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

(4)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苏武传》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6)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A、(1) (5) (3)/(4) /(6) (2) (7)

B、(1) (3) (6) /(4) (2)/ (5) (7)

C、(1) (4) (6)/ (2) (5) /(3) (7)

D、 (4)/ (1)(2) (5)/(6) (3) (7)

二、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句子:

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

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在文言文中,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用“者……也”表判断

1、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2、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3、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三)用“者”表判断或用“也”表判断。

1、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3、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4、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四)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1、汝是大家子。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3、我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5、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五)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臣本布衣。

4、且相如素贱人。

5、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6、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

(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并序》)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七)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2、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在文言文中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

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现代文里,宾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后面。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后面,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要记住两句口诀:一是: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当然,口诀不能包容的,要另外记忆理解。

(一)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4、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5、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二)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三)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3、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4、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

解析:例1中的"句读"和"惑"分别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起提宾的作用。例2中的"弈秋"是动词"听"的宾语,"之为"起提宾的作用。构成了“唯…之为…”的固定格式。例3、4中的"德"是动词"辅"的宾语,"是"起提宾的作用,构成了“唯…是…”的固定格式。

(四)没有任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解析:例1中的"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例2中的"仁义"是动词"施"的宾语。两个句子都没有任何提宾的标志。

三、介词结构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介宾结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是在谓语的前面充当状语,文言中的介宾结构短语如果充当状语,却在谓语后面的话,我们就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 "以……"的形式。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二)"于……"的形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7、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6、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7、沛公安在?《鸿门宴》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9、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二、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句子: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