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工作计划及管理范本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工作计划及管理范本一、引言重性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及其家庭的负担,需要制定全面而有效的工作计划和管理范本。
二、目标1. 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恢复社会功能;2. 减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次数,推动社区治疗和康复的发展;3. 促进社会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4.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计划1. 建设和完善社区治疗和康复体系- 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诊断和治疗规范;-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业团队,提供定期的门诊和康复服务;- 开展针对社区医生和社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建立与各级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及时转诊和住院治疗。
2.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开展重性精神疾病宣传周活动,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社交媒体等途径,向公众普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知识和防治方法;- 加强对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广大人群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关注和关爱;- 组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经验分享会和康复故事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患者的康复经历和成功案例。
3.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教育- 组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互助小组,提供情感支持和行为管理的培训;-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疾病的挑战;- 开展康复教育活动,培训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 强化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合问题,加强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加强对有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患者享有平等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定期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疫情调研,及时掌握和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本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背景重性精神疾病是指那些导致患者行为异常、能力丧失或社交功能严重受损的精神疾病。
这类疾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困扰。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
三、管理内容1. 疾病诊断和评估患者需要在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并由专业人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功能状态。
2. 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和药物治疗。
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服务,如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
3. 家庭支持患者的家庭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如生活补贴、康复设施建设等。
4. 社会融入为了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消除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鼓励雇主提供就业机会。
5. 家庭教育为了提高家庭成员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政府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6. 信息保护政府和医疗机构应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四、责任和义务1. 政府责任政府应加大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投入,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应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服务,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3. 家庭责任患者的家庭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融入社会。
4. 患者权益患者有权享受医疗和社会福利,并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五、制度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执行和落实。
本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保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同时,也希望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减少重性精神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医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药物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服务提供 者需为患者开具合适的药 物处方,并监督其按时服 药。
心理治疗与辅导
服务提供者需为患者提供 心理治疗和辅导,帮助他 们调整心态,应对疾病。
服务质量监控与改进
定期评估
服务提供者应定期对患者 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 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 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 培训和管理,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 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跨部门合作,共同推进重性 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医疗机 构、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之
间的信息互通与协作。
保障患者隐私权,合理利用共享 信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制定相关政策,为重 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服务提供政策支持。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供 给格局。
反馈意见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促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持续改进与服务优化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服务流程、提 高服务质量、加强患者教育等方面。
实施改进措施
监测改进效果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 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促进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持 续改进和服务优化。
通过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早期识别重性精神疾病患 者。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如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进行准确诊断。
治疗与康复方案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效情况最少有首先较差 ,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
• 不稳定: 精神症状显著,自知力缺乏,社会功效较差,有影响 社会或家庭行为,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30/51
干预要求与处理标准
• 稳定: • 若无其它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订治疗方案,3个月
• D.六个月内有显著幻觉、妄想、行为紊乱
者。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22/51
• (2)二级管理(符合以下其中之一): (危 险性评定为0级)
• A.经治疗后,精神病性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时间连续六个月以上、两年以内,基本 能按照医嘱维持治疗;
• B.曾有轻度自伤行为或企图、或有轻度冲
动行为但对社会、家庭影响极小,但当前 无实施可能性者;
• 首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
治疗情况、最近诊疗情况、最近一次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19/51
2.健康档案全方面评定
• 个人基本信息、 • 躯体疾病, • 服药情况 • 试验室检验结果。
• 了解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标, 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 患者行动自由。
• 1、无关锁;2、关锁;3.关锁已解除)
• B.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时间在三年以上、 五年以内,虽不能或基本不能按照医嘱维 持治疗者,但无自杀、自伤行为或企图、 无影响社会或家庭行为者。
• (4)四级管理: (危险性评定为0级) • 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时间在五年以上,同
时无自杀、自伤行为或企图、无影响社会 或家庭行为者。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医院精神疾病重症患者管理制度(标准版)
精神疾病重症患者管理制度
为加强精神疾病重症患者的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精神疾病重症患者是指:有冲动、伤人、毁物、外跑倾向的患者;有自伤自杀倾向的患者;严重的兴奋吵闹患者;木僵或亚木僵患者;各种原因所致(如药物、酒精等)的有意识障碍的患者;癫痫发作的患者等。
二、对重症患者,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查看患者,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即刻作出处理,处理有困难时,随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三、对重症患者,在活动时间,护理人员应将其放在视线内,在正实施医疗保护措施和休息时,要加强巡视,防止风险行为。
四、对重症患者,医疗和护理都应当面或床头交接班,详细交接病情和可能出现的风险。
五、对重症患者,主管医师要制定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护理上要加强生活护理,在安排病房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六、对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主管医师要详细告知家属,必要时留陪和单独签署谈话记录。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文(5篇)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文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
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____镇卫生院____年____月____日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我国政府自____年代,就非常重视重性精神病管理防治工作。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____,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的方式,逐一排查确认后,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三、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观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工作。
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近期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反应,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
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
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重性精神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加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性精神病管理的目标重性精神病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减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发现和诊断: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规范治疗: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
3、病情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应急处置: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突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对象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已经明确诊断为重性精神病的患者。
2、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需要进一步诊断和评估。
3、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三、重性精神病管理的流程1、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应当及时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并向所在地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应当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或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报告。
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应当及时通知所在地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
2、诊断和评估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精神科医生对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
诊断和评估应当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等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
(二)、信息登记/填好表格资料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应为患者进 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填写:
⑴《居民健康档案》1次性 ⑵《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基本信息表》 1次性 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1次性
(三)、把表格资料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 填好纸质表格后应及时将患者的相关 信息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 信息系统。
•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 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 病。
• 重性精神疾病(6个病种):
– 精神分裂症:起病于青壮年,思维、情感、行为等多 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 偏执性精神病: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若有幻觉则 历时短暂且不突出。
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 共场合。
6级评估的分级要点实际并不难,可以 简单记为:
• 0级无,1级骂, 2级3级有打砸; • 2级家内摔东西,别人劝说能听话; • 3级折腾出了家,劝说就是不听话; • 4级毁物还伤人,甚至自伤和自杀; • 5级手中有凶器,想要制止靠警察。 • 想记住更简单的请看:一骂二摔三家外,四、五
级邀警察来。
精神状态评估
1.目前症状: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 2.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 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 态表现的能力 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 双相障碍:抑郁(心境低落为主)、躁狂(心境高涨 为主),严重时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分裂情感障碍: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躁狂或抑郁) 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疾控中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总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是指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这些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疾控中心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疾控中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的总结:一、建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档案体系。
疾控中心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档案体系,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以便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干预。
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和需求,疾控中心应与医生、家庭成员等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内容,以促进患者康复和融入社会。
三、定期进行患者随访。
疾控中心应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随访,了解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况。
通过随访,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和问题,并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干预。
四、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由于重性精神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疾控中心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这可以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康复活动等,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困扰,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加强患者家属教育和支持。
患者家属在管理和照顾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疾控中心应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和支持。
通过举办家属培训班、开展家庭会诊等方式,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并教授他们如何有效地与患者相处和管理患者的方法。
六、加强与社区医院、社会组织的合作。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方面,疾控中心应加强与社区医院、社会组织的合作。
通过共享资源、通力合作,可以提高患者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实现医疗、康复、社区等多方面的有机衔接。
七、加强患者权益保护工作。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是疾控中心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疾控中心应加强对患者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在患者治疗和管理过程中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
二、服务内容(一)建立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除需要由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二)随访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者加重的征兆,赋予相应处置或者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
具体内容如下:1.危重情况紧急处理:问询和检查有无浮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wei)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
若有,对症处理后即将转诊,2 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2.分类干预:若无尚述危重情况,则进一步对患者原有的病情进行评估。
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问询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彻底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1 )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者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 3 个月时随访。
( 2 )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重性精神疾病(Severe Mental Illness,SMI)是指那些严重影响个人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功能的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
因为这些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度,对于患者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筛查与诊断、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社区支持和监测等。
首先,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筛查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筛查可以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问卷进行,例如症状自评量表、患者访谈和家庭史等。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表现,结合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精神状态评估,进行诊断和差别诊断。
其次,药物治疗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和奥氮平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对于躁郁症,锂盐、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的组合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案。
然而,药物治疗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个体咨询、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形式进行,旨在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他们的疾病。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负性思维和行为,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康复训练也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训练包括职业训练、认知训练、社交技巧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重建他们的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到病前的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此外,社区支持也非常重要。
社区支持可以提供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减少他们的孤立感和歧视。
社区支持可以包括康复中心、社工和志愿者等,他们为患者提供各种支持和关怀。
最后,监测是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的必要环节。
医生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也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和身体健康状况,提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重性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为了做好重性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完善的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重性精神病患者准入管理制度1. 患者登记:所有有重性精神病症状的患者必须进行登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病史等。
2. 评估和分类:对登记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3. 家庭医师管理:对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建立家庭医师管理制度,由家庭医师负责患者的日常诊治和康复指导。
4. 住院管理:对于重度患者,建立住院管理制度,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制度1. 临床诊疗规范: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临床诊疗规范进行治疗,包括用药、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2. 医疗记录管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用药情况、病情变化、副作用等,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3. 家属参与治疗:鼓励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了解治疗进展和效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定期评估和康复指导:在住院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其病情的变化、治疗效果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三、社区康复管理制度1. 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机构,提供必要的康复设施和人员,为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2. 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每个患者需要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日常康复活动:社区康复机构应组织日常康复活动,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训练、社交技能培训等,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4. 定期跟踪评估:对康复患者进行定期跟踪评估,评估其康复进展和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四、重性精神病社会融入管理制度1. 就业扶持:为社区康复患者提供就业扶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主就业。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康复和社会融入的机构、人员。
第三条: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指那些被临床医生诊断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员。
第四条: 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原则是以患者的自愿和利益为基础,注重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人员第五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包括医院、康复中心、社区服务机构等,并设立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治疗。
第六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等,并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职业道德。
第七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运作。
第三章: 管理程序和治疗方法第八条: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程序包括入院评估、治疗计划制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并应当依法进行。
第九条: 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第十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协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第四章: 监督和评估机制第十一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并接受上级监督。
第十二条: 社会各界和公众应积极参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康复工作,对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三条: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其家属有权对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行为进行投诉,并要求得到及时处理和回应。
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十四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不得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举报,如发现违法行为,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纪律处分。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文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治疗、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指因精神疾病导致病情严重、行为异常,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第四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原则是真实、科学、人性化、法治化。
第五条政府部门应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政府应当加大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服务经费的投入,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第七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应当以医疗为主,辅以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综合干预。
第八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当接受定期的医学检查和评估,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情况的监测。
第九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当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不得中断或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第十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当遵守医院的管理规定,不得违反医院的秩序。
第十一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应当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
第十二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对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应当保持尊重和礼貌,不得进行侮辱、伤害或其他不良行为。
第三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第十三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利,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康复服务。
第十四条社区康复应当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社交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
第十五条社区康复机构应当配备专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第十六条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与医院、家庭等相关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分享康复情况和治疗经验。
第四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第十七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护理服务。
第十八条家庭护理应当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和安全。
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
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重性精神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等。
加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重性精神病管理的规范要点:一、患者筛查与诊断1、建立社区监测网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生等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重性精神病监测网络。
通过定期走访、居民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疑似患者。
2、全面评估与诊断对于疑似患者,由专业精神科医生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病史采集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过程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诊断标准和规范。
二、患者登记与建档1、信息登记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要详细登记其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情况等。
2、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包括病历、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等,并定期更新。
三、治疗与康复1、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
2、药物治疗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心理治疗与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开展康复训练,如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随访管理1、定期随访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药物依从性等情况。
2、病情评估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和管理方案。
3、应急处置对于病情不稳定或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如送医治疗、危机干预等。
五、家庭支持与健康教育1、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培训和心理支持,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健康教育开展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二篇)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导言】重性精神疾病是指那些患者无法完全自理、对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严重焦虑障碍等。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完善的重性精神疾病诊断和评估体系】1. 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诊断标准,确保医生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水平一致性。
2. 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评估能力。
3. 建立和完善重性精神疾病评估工具,包括病程评估、功能评估和社会适应评估等。
【二、优化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1. 提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2. 加强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 强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综合利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三、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服务】1. 建立健全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包括社区心理咨询、社区康复中心和康复人员的培训等。
2. 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促进康复和社会融合。
3. 发展适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项目,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自我实现。
【四、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的家庭支持和关怀】1. 加大对患者家庭的关怀和支持力度,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等服务。
2. 建立和完善家庭支持网络,组织家庭间的互助活动,帮助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和理解。
3. 加强对患者家庭的经济援助和社会福利保障,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五、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监测和管理】1. 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的登记和报告制度,确保对患者的情况及时掌握和统计。
2. 加强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复诊管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2篇)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重性精神疾病是指那些严重影响患者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重度抑郁症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负担,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____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的概述。
一、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1. 加强精神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 建立完善的精神疾病诊断和评估体系,推广先进的诊断工具和方法。
3. 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4. 拓展重性精神疾病的康复资源,建立康复中心和社区康复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程康复服务。
二、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1. 加大对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 支持和鼓励专业人员参与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推动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管理的创新发展。
3. 建立健全的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员的考核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社会支持和关爱1. 提高社会公众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2.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建立互助组织和社会支持网络。
3.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和治疗工作。
四、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1. 加强对公众的重性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自我防范能力。
2. 加大对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重性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3. 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活动,组织各类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关注度。
总之,____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支持和关爱以及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二)____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摘要: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对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制度一、引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是指那些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患者。
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医疗照顾和社会支持,以维持他们的健康和社会功能。
为了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
二、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
三、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等级,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对于0级和1级患者,提供常规的随访和评估服务;对于2级患者,提供加强的随访和评估服务,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于3级患者,提供紧急干预服务,包括住院治疗;对于4级和5级患者,提供紧急干预服务,并将其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案三篇.doc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案三篇第1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计划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计划政府综合管理办公室、村委会、医院部门、卫生室为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计划和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为确保我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逐步建立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综合防控的有效机制。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文件,如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测与治疗项目实施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测与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现将《XX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1 、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的居家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诱发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2 、服务内容(1)患者信息管理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范围时,家属应提供或直接传递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信息。
同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建立患者住院健康档案,并按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对相应管理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进行患者风险评估;检查病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感觉、知觉、思考、情感和意志行为、洞察力等。
;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身体疾病、社会功能、药物治疗和各种实验室测试的结果。
其中,风险评估分为6个层次。
0级不符合以下1-5级。
一级口头威胁,叫喊,但不砸。
二级粉碎行为,仅限于家庭,可以说服停止反对财产。
三级罢工行为显然是针对财产的,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能被说服停止。
四级连续砸人行为,不论场合、针对财物或人员,都不能被说服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使用5级武器对人实施暴力,或纵火、爆炸等。
无论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
(3)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等级、社会功能状态、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对患者进行分类。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临床评估: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询问、症状评估、心理评估和身体检查等。
同时,还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紧急治疗和住院。
2. 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明确诊断、治疗目标和预期效果,并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3. 药物管理:药物是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程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药物管理应包括合理用药、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管理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增强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心理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治疗和心理教育等。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职业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等。
康复治疗应重视患者的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支持。
6.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治疗和管理,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帮助。
相关部门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困难。
7.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社会孤立和心理压力,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就业援助、社区服务和社交活动等。
8.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复查应包括症状评估、药物监测和心理评估等,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9. 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并提供恰当的建议和支持。
同时,还应加强医患沟通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敬业精神。
10. 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相关部门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萧县疾控中心王伟主要内容◆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办法◆重性精神疾病随访内容及技巧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办法主要内容:➢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意义➢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策略➢重性精神疾病个案管理一、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意义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后果危害严重:主要是发病的时候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判断力,缺乏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控制的能力,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甚至出现自杀、自伤的行为。
2、患者数字庞大:我们国家15岁以上的重性精神障碍的病人,总约有1600多万人,而且15岁以下内各类精神疾病的患者是有3000万人。
3、家属及患者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物质负担沉重,因此对重性精神疾病病例进行管理很有必要。
二、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的对象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需要危机干预的人群。
三、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策略1、危重情况处置一般的是危重情况如有暴力、自杀、自伤的危险的行为、有急性的药物反应,或者是出现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患者,甚至服用精神科用药的期间,出现躯体疾病并发症,比如肺炎、脑炎、急性感染、败血症之类的需要马上处理。
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对症处理之后,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立即转诊。
2、病情不稳定者对于病情有波动的患者,对症治疗之后,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并在2个星期之内还需要随访。
三、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策略3、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病情基本上处于不稳定和稳定之间,适当调整剂量,以减轻副作用,并观察4到6个星期。
4、病情稳定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目前的治疗方案,每3个月随访一次。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同,对患者的治疗策略是随时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情况调整策略,并对转诊或会诊的病人及时做随访。
四、重性精神疾病病例基础管理1、随访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
2、针对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
3、适当增加检查项目,以发现并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
4、随访次数和工作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制定。
五、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个案管理1、管理内容针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评估患者的功能损害及面临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阶段性治疗方案以及生活职业能力康复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计划,进行随访。
五、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个案管理2、管理团队以精神科执业医师和护士为主,社会工作者、心理卫生人员参加,管理组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对患者分工合作,个案管理组负责制定患者个案管理计划。
3、管理计划医疗计划,要明确他的病史,对病史有详细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的用药,同时进行精神躯体状况检查,进行危险性的评估,还有服药的依从性的评估,还有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再制定用药方案;生活职业康复训练计划,一般的是从病人的个人的日常生活、家务劳动、家庭关系、社会人际交往、还有社区适应的方面,职业与学习状况的方面进行评估。
先评估他的这方面的一些依从性,再评估他在这方面的一些能力,然后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一种计划。
4、计划实施个案管理员负责帮助患者与家属执行。
执行过程中管理员不断完善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员与患者与家属属于平等、协作关系。
五、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个案管理5、管理程序6级危险性评估,如下:0级:无任何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无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不分场合的打砸行为,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不分场合持续的打砸行为,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5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纵火、爆炸等行为。
五、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个案管理6、注意事项:(1)对新入患者进行危险评估。
(2)每次随访都要进行危险评估。
(3)一旦发现危害行为或不良反应,及时通告家属,并做相应处理。
(4)如果我们处理不到的话,我们可以请上级老师指导我们,或者是请精神科职业大夫帮助我们、协助我们去做;(5)危险评估3级以上,要做一些相应处置,做积极的干预。
六、分级管理1、一级管理危险性评估在1到5级的患者,符合下列其中之一的属于一级管理:(1)半年内出现过口头威胁、喊叫、但无打砸行为;(2)半年内出现过自杀行为或明显自杀企图者。
(3)半年内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者(指冲动、伤人、毁物行为或倾向、或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其他行为;(4)半年内有明显幻觉、妄想、行为紊乱者。
六、分级管理2、二级管理主要针对危险性评估为0级的患者。
3、三级管理危险性评估为0级,符合下列其中之一的属于三级管理:(1)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时间在两年以上、五年以内,按照医嘱维持治疗;(2)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时间在三年以上、五年以内,六、分级管理4、四级管理危险性评估为0级,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时间在五年以上,同时无自杀、自伤行为或企图、无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
5、随访时间一级管理患者:2周内随访,连续观察4-6周药物疗效。
二、三、四级管理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
六、分级管理6、注意事项(1)随访内容需包含基础管理、危险性及社会性三个方面。
(2)随时根据效果评估提出建议,完善计划。
(3)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4)为病情不稳定者寻找原因并处理。
(5)对有不良心理反应者提供心理援助。
(6)对功能缺陷者提供康复指导。
(7)对恢复工作学习者提供连续性支持。
(8)争取家属参与个案管理。
六、分级管理●7、用药原则●(1)安全性目标:既能控制症状,又避免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①考虑患者方面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躯体合并症的等相关情况。
●②考虑药物方面考虑药物的特点避免副作用●③排除用药禁忌症●④处理不良反应●⑤血药浓度检测。
六、分级管理●(2)及时性及早的用药,一旦发现有用药的指征,我们就尽早用药。
●(3)有效性使用对患者有效果的药物●(4)经济性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来进行考虑,不要造成太大负担。
●(5)个体化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使用不同药物(6)单一性精神科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比较明显,尽可能的使用单一药物。
六、分级管理●(7)系统性用药时需要根据发病症状、相关病史及治疗情况的体统的分析制定方案。
●(8)长期性治疗过程是长期的,不可轻易停药六、分级管理●8、效果评估●(1)治疗有效性●(2)遵从医嘱情况●(3)心里、社会功能损害减轻情况●(4)参与社会生活程度、能力改善或发展情况●(5)客观处境和自我感受改善情况重性精神疾病随访内容及技巧主要内容:➢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重性精神病人随访技巧一、重性精神病人随访意义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的意义在于:病情观察(躯体和精神状况);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患者、家属心理支持;维持社会公共利益、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专业人员积累经验和学科进步。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一)一般情况了解1、意识状态。
是指意识是否清楚,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前提。
一边谈话,一边观察谈话能否唤起患者的注意,注意力是否集中或易转移,对问题能否理解,应答速度、定向(时间、地点、人物询问)和记忆(远、近记忆)。
2、仪态。
了解着装是否整洁,是否整齐,有无过分装饰或不修边幅,皮肤有无伤痕,年貌是否相符,态度与举止可用安静、自然、活跃、迟缓、单调、沉默、紧张、敌对、敏感描述。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3、接触。
了解患者对医生和周围其他人的交往情况,可用良好、欠佳、不良等描述。
4、言语。
通过观察和交谈了解患者音调高低、语流速度和言语内容,有无自言自语,言语增多、减少或中断。
回答是否切题,中心内容是否明确。
有无病理性述、音联意联、重复言语、模仿言语及创新词等。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5、睡眠、饮食和体重。
了解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再入睡是否困难、有无早醒、醒转时间、起床时间、起床之后的感受。
饮食方面要了解次数、量、三餐食物构成、其他零食,食欲,关注体重的增加、减轻、维持。
6、大小便情况。
了解大小便次数、性状、颜色、变化情况、相关饮食、饮水、服药、运动情况。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7、疾病自知力。
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如问:“你觉得自己有病吗?”、“为什么说自己有病?”检查结果用自知力存在、部分存在、丧失描述。
8、病情变化随访,躯体和精神状况。
9、躯体情况。
了解有无不良躯体主诉,如头痛、头昏、疼痛、腹痛、腹泻等,警惕、确认和排除躯体疾病共病情况等。
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内科和神经系统查体,并记录。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10、精神检查(1)感知觉主要观察有无错觉、幻觉与感知综合障碍,直接询问:还有人在议论你吗?观察表情与行为表现:自语自笑、得意洋洋、东张西望、攻击或逃避行为、棉花塞耳、猜疑目光注视并拒食。
(2)思维活动①思维连贯性:思维散漫(破裂),分析患者言语内容前后是否围绕同一主题进行。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②思维逻辑性:前后是否存在因果、转折、推理、演绎的关系。
●③思维内容:被害妄想、夸大妄想、钟情妄想等。
(3)情感活动即要观察外部表情,又要询问内心体验,在了解其内心体验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外部表现和谈话内容协调一致。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4)意志和行为通过谈话了解患者的意志是否正常、增强或减退,如问“ 你对今后有何打算?“ 在家里你感到生活的怎样?“ 有何要求?” 等,观察有无动作增多或减少、奇异动作、蜡样屈曲、违拗、木僵状态,紧张综合症、强迫行为等。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5)认识水平●记忆力:远近记忆(如早餐内容、小学同学名字)●理解力:如对成语“忘恩负义”的解释。
●判断力:如“过河拆桥”是好事吗?●比较:如桌子和凳子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力:观察注意持续时间、强度、焦点注意。
●常识:如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国庆节是哪天?●计算力:心算连续递减100-7等多少?此法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注意、计算及数字保持能力。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6)其他内容●强制性思维:“你觉得自己可完全控制思考吗?”、“有否觉得自己思考受别人支配?”。
●思维插入:“你有突然思考消失,有某种思想插入你的脑中?”●强迫观念和行为:控制不住,明知没有必要,否则焦虑不安。
如控制不住想别人会传染我细菌,促使自己反复不断洗手。
●强迫性仪式动作:如必须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先穿鞋,后穿衣服,再穿裤子。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二)躯体疾病处置和精神科用药情况1、躯体疾病处置和服药情况①躯体疾病治疗和服药情况包括名称、用量、用法、服药后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②躯体疾病服药与重性精神疾病服药相互拮抗、促进和错时服药情况。
③手术前患者精神科药物用法用量调整,包括停药、肌肉注射、口服等。
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2、精神科用药情况●①精神科用药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增效剂、缓解副作用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