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5)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24分)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植物离体培养。
2、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4、外植体:从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单细胞培养:对分离的到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直至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6、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
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
7、平板培养:是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接种到未固化的薄层培养基中,使其与培养基充分配合,再倒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8、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
9、次生代谢产物:指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10、再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再次分化,进行器官形成,产丛生芽或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
二、不定项选择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C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A D____。
A Kt;B IAA;C NAA;D ZT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A B C D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ABC_。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的培养1.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1)再生植株由原生质体再生生成植株,不论在进行有关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实验研究上,还是在组织培养实践中,都有一定的优点:①可利用均一的分化细胞群体;②因无细胞壁,试剂对细胞作用更为直接,其反应能直接测量,以使反应产物能较快的分离出来;③在理论和实践中,可极大节省空间,如在一个三角瓶就能培养210个细胞,但在大田种植需要4亩地;④可缩短实验周期,如悬浮培养时仅需1~2个小时。
原生质体培养可在遗传学方面进行基因互补,不亲和性,连锁群和基因鉴定,分析基因的激活和失活水平的研究。
在研究分化问题时,用一个均一的原生质体群体可以筛选数以千计的不同。
营养和激素条件,探索诱导单细胞的分化条件等。
(2)用于远缘体细胞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
这是一种新的远缘杂交方法,为人们提供新的育种方法。
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植株用一般杂交方法是不容易成功的,而用细胞融合的方法却成为可能。
首先,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再生细胞壁,进行有丝分裂,发生核融合,产生杂种细胞,由此可培养新的杂种。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的分离(一)材料来源原生质体是通过质壁分离与细胞壁分开的部分,是能存活的植物细胞的最小单位。
自从1960年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原生质体培养成为生物技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的分离研究较早,1892年Klereker首先用机械的方法分离得到了原生质体,但数量少且易受损伤。
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先用酶解法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
他使用一种由疣孢漆斑菌培养物制备的高浓度的纤维素酶溶液降解细胞壁。
然而,直至1960年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成为商品酶投入市场以后,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才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体细胞从合子的有丝分裂产生,也具全能性,有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 能力。完整植株上某一部分体细胞只表现一定形态,承受一定功能,是受具体器官或 组织所在环境束缚,其遗传潜质并没消失,一但脱离束缚,条件适宜即表现全能性。
二.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建立阶段
1933年李继侗培养银杏离体胚(3mm的胚),添加胚乳、种子、果实提取 物。 1934年美国White由番茄根建立第一个无性繁殖系,28年继代1600代。并 研究光、温度、通气、pH值、培养基组成的影响,于1937年建立第一个综合培养基, 定名为White培养基。 1934年Gautherer提出B族维生素和生长素的作用,于1939年培养胡萝卜根 形成层获成功。同年White由烟草种间杂种的瘤组织, Nobecourt由胡萝卜建立连 续生长的培养物。因此,Gautherer,White和Nobecourt一起誉为组培学科奠基人。 现在所用培养方法和培养基,基本由这三位科学家建立。 1943年White发表《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使组培成为新兴学科。 40年代Skoog和崔徵明确腺嘌呤与生长素比例是控制芽根形成的主要条件。 比例高-芽,低-根;相等则不分化。 1956 Miller等人发现激动素可代替腺嘌呤,效果可增3万倍。上述模式变为 激动素与生长素比例。这一发现有力推动组培发展。 1952年Morel和Martin首次获得无病毒植株。 1958年,英国科学家Steward 等用胡萝卜根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成功诱 导出胚状体并分化为完整植株,使细胞全能性理论得到证实,且为组培技术程序奠定 基础。
植物细胞培养
分裂很慢、不具备分裂代谢能力的细胞来饲养所 培养的细胞使其分裂和生长; 将饲养细胞与靶细胞混合于液体培养基中. 有四种: 共同混合与琼脂糖培养基中 饲养层位于下层,靶细胞位于上层 一起培养与液体培养基中 双层滤纸植板培养:
看护培养:
Muir于1953年创立 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
组织来看护单细胞使之 持续分裂生长和增殖的 培养方法。这个愈伤组 织块称为看护愈伤组织 简便、成功率高 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 察
容易放大实现规模化;
三、植物细胞的培养基
培养基组成 无机盐 碳源 植物生长激素 有机氮源:蛋白质水解产物、谷氨酰胺或氨基
酸混合物,对初级培养的早期生长阶段有利。 有机酸:丙酮酸等 复合物质:椰子汁 MS、 B5、N6
四、植物单细胞培养
单细胞制备方法 单细胞培养方法 悬浮细胞的同步化方法 细胞保存 植物细胞培养的意义与应用举例
B.按震荡与否分为
a.静置培养;b震荡培养(摇床、转 床悬浮培养)
C.是否加Leabharlann 他细胞培养:a.饲养层培养:将饲养细胞与靶细 胞混合于液体培养基中.
b.看护培养:将一块生长活跃的愈 伤组织(或组织)放入培养基中,再在 上放置一层滤纸,滤纸上加上靶细胞进 行培养。
饲养层培养法
看护培养
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 来看护单细胞使之持续分 裂生长和增殖的培养方法。
(四)细胞的保存
1.继代保存 常温,每1~2周换一次液体,植物和海藻多用此法 低温保存:5~10°C下培养,10天换一次培养液,对
于微生物可保存几个月,使用时要活化,防止水分蒸 发(用石蜡封口,或加液体石蜡。) 冰冻保存:-20°C保存,可保存一到两年,仍有活力。 如优良的植物细胞系、动物细胞也可保存在液氮或70°C的冰箱中,一般用5%、10%或15%的甘油及 10%的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或传代细胞。细胞 数量为2~6x106,用90%培养液+10%DMSO冻存 在2ml的安培瓶中。
植物细胞培养
1、连续培养的特点 (1)由于不断加入新鲜培养基,保证了养分的充 分供应,不会出现悬浮培养物发生营养不足的现象。 (2)可在培养期间使细胞保持在对数生长期中。 细胞增殖速度快。 (3)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连续培养的种类
封闭式连续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开放式连续培养:系统中的细胞密度保持恒定。
二、培养类型和方法
(一)成批培养 指把细胞分装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当培养物增殖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 胞培养物。它是进行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生理生 化研究常用的培养方法。
1、成批培养法
(1)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上,直至培养基中的 养分为细胞耗尽为止。 (2)用适当搅拌的方法增加和维持游离细胞和细胞团在 培养基中的均匀分布。 (3)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会不断发生变化,呈 现出明显的慢-快-慢,最后增长停止的细胞生长周期。 (4)成批培养结束后,若要进行下一批培养,必须另外 进行继代培养,其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含单细胞 和小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并移到含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 瓶里,继续进行培养。
细 胞 数 目 静止期 缓慢期
直线生长期
对数增长期
延滞期
时间
细胞生长周期
(二)半连续培养
指每隔一定时间后倒出一半的悬浮液, 并同时补充加入等量新鲜培养液。能重复 地取得大量、均一的培养细胞,供生物研 究之用。
(三)连续培养
是利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 养的一种方式。 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悬浮培养物并 注入等量新鲜培养基,使培养物不断得到养分 补充,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封闭型连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排除的旧培养基 由加入的新鲜培养基进行补充,进出数量保持平衡, 从而使培养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总是超过细胞生 长的需要。 悬浮在排除液中的细胞经机械方法收集后再放回培 养系统中,因此在这样培养方式中,随着培养时间 延长,细胞密度不断增加。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原生质体培养办法主要有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和固一液结合培养法。
另外对于低细胞密度的原生质体培养,还可以采纳饲养层培养法、共培养法和微滴培养法等。
而在原生质体应用于生物转化中时,常常采纳固定化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举行固定培养。
一、固体平板培养法原生质体的培养办法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常与单细胞培养相像。
故原生质体的培养也可根据单细胞的平板办法举行。
首先把原生质体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密度为104个/mL左右),与高压灭菌后冷却至42~45℃的培养基(2倍固化剂浓度)用大口刻度吸管快速等量混匀,并快速转移到培养皿中,旋转培养皿,眨眼便凝固,用石蜡膜带密封,暗培养。
培养基层不宜过厚,普通2~3mm。
培养5~7d原生质体开头分裂,3周左右观看细胞植板率。
待形成大细胞团后,转移到去除渗透压调整剂的新奇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
近年来发觉,用琼脂糖代替琼脂粉可以提高植板率。
特殊是对于那些在琼脂培养基上不易发生分裂的原生质体,用法琼脂糖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低熔点琼脂糖可在30℃左右溶化,与原生质体混合不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
该办法的优点:原生质体分布匀称,有利于分裂;简单获得单细胞株系;可定位观看单个原生质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缺点:原生质体易受热损害;易破裂;原生质体始终处在高渗透压胁迫下,生长发育缓慢,植板率低。
二、液体浅层培养法尽管固体培养有上述优点,但无数讨论者还是喜爱用法液体培养基,这是由于,当用法液体培养基的时候,经过几天培养之后,可用有效的办法把培养基中的渗透压降低;另外,假如原生质体群体中的蜕变组分产生了某些能杀死健康细胞的有毒物质,可以随时更换培养基;再有,经过几天高密度培养之后,可把细胞密度降低,或把目标细胞分别出来。
本办法是用液体培养基举行原生质体培养。
把纯化后的原生质体用液体培养基调节好密度,用吸管转移到培养皿中,石蜡膜带密封,在培养室暗培养。
培养基层厚2~3mm。
培养5~10d细胞开头分裂,此时开头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压。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2)体细胞胚胎发生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作为繁殖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优质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作物及不易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2)通过茎尖培养生产脱毒健康种苗2、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包括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花粉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胚乳培养产生三倍体;胚培养拯救杂种胚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原生质体培养进行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和筛选;用于植物基因转移操作等。
3、大规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4、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组培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或准备室、接种室以及培养室三部分,并且按顺序排列。
在化学实验室与接种室之间应留有缓冲空间。
(1)准备室:用于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试管苗的出瓶及整理等工作。
冰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H计、干燥箱、实验台、水槽、凉干架、药品柜、离心机、水浴锅、微波炉、电炉、磁力搅拌器、蠕动泵、移液器、各种玻璃器皿(烧杯、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三角瓶等)及培养基分装用品等。
(2)接种室:植物材料的灭菌、接种以及培养物的继代转接等。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小推车、搁架、磁盘、接种工具(各种镊子、解剖刀、手术剪、普通剪刀接种针、酒精灯、手持喷雾器、细菌过滤器等)等。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ppt课件
20
苜蓿叶片原生 质体的纯化
完整的原生 质体
21
苜蓿叶 片的原 生质体
22
4、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
荧光素双醋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 染色法
活细胞
FDA
紫外光照射
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根据作用分为: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2
② 酶溶剂 无机离子:提高质膜的稳定性;也可以提高原生质
体活力
牛血清白蛋白:防止酶解过程对细胞膜和细胞器的 破坏
pH缓冲剂:保持酶解液的酸碱环境的稳定,增加原 生质体的释放量和原生质体的稳定性。
13
③ 渗透压调节剂 目的:维持等渗环境,保证释放出来的原生质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1
0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 定义及其应用 2
原生质体概况
植物原生质体 (protoplast):植 物细胞除去细胞 壁后所剩下的部 分。即是没有细 胞壁的裸露细胞
3
• 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 1960年,Cocking首次应用酶法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获 得成功。
➢ 1968年,Takebe et al.首次获得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 养再生植株。
质体悬浮液倒入或滴入固体培养基表面。 特点:固体培养基中的营养可以缓慢释放到液体培
养基中 如果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还可以吸附培养
物分泌的有毒物质,促进原生质体的生长和分裂
34
(4)琼脂糖珠培养: 用移液管吸取含原生质体的琼脂糖培养基,
滴在三角瓶中,待其凝固后,再加入适量 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特点:改进了培养物的通气和营养环境,从 而促进可以促进原生质体的分裂及细胞团 的形成。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重点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2、外植体(explant):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3、愈伤组织(callus):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4、离体生态学(in vitro ecology):是指研究离体培养环境条件控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基、植物材料和人工环境条件。
5、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是指任何携带完整遗传信息的植物活细胞都具有表达其所有遗传信息的能力,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胞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才能表现其全能性。
6、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7、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脱分化转变为愈伤组织后重新分化成异质细胞的过程。
8、植物茎段培养是指对植物的带有一个以上定芽或不定芽的外植体(包括块茎、球茎、鳞茎在内的幼茎切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9、茎尖培养(shoot tip culture or apical meristem culture)是指对植物顶端的原分生组织和它衍生的分生组织的培养。
10、叶培养的意义:研究叶形态建成、光合作用、叶绿体形成等;叶细胞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无性繁殖系;诱变育种。
11、离体叶组织发育途径: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体和其他。
12、植物器官培养是指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13、植物胚胎培养是指对植物的胚、胚乳、胚珠和子房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包括: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14、胚乳培养是指将胚乳组织从母体上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15、胚珠培养是将胚珠从母体分离出来,无菌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使其形成植株的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
(2)气升式反应器
●在反应器环流管底部有一个空气喷嘴,空 气以高速度(250-300m/S)喷入环流管, 气泡被分散于环流管液体中 ●借助于环流管内气-液混合物密度与反应主 体密度之差,气-液混合物连续循环流动。 ●培养罐液体中的溶解氧会不断减少,通过 环流管又达到饱和。
(一)植物单细胞的获得
1、从外植体直接分离单细胞
●外植体经过切割、捣碎或酶解,然后经过
一定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得到细胞悬 浮液。 ●悬浮液中所含的完整细胞数量很少, 分散性较好,可以看作是游离的单细胞悬 浮液。
2、从愈伤组织分离单细胞
1)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脱分化愈伤组织 的薄壁细胞团。 2)将细胞团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 荡培养,使细胞团分散成为单细胞,然后用 适当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除去细胞团和 残渣,得到单细胞悬浮液。
2.低温处理法
1) 将收集得到的细胞或小细胞团,在4℃左右 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3d,植物细胞在低温 下全部停止生长繁殖, 2)然后再悬浮于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25℃ 培养,于是细胞几乎同时开始生长繁殖,处 于同步状态。
3.限制营养处理法
1)将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营养物质受到限 制的培养液中培养几天,由于营养缺乏, 细胞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几乎所有的细 胞都停止生长; 2)然后再将细胞转移到新鲜的培养液中,进 行悬浮培养,则细胞几乎同步地开始生长繁 殖。
1. 平板培养法
●概念: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浮液,按照一定
的细胞密度,接种在1mm的薄层固体培养基 上进行培养,称之为平板培养。
●由Bergman1960年首创的,其目的是
为了获得单细胞系 ,并研究其生理 生化和遗传上的规律。
特
• 自一个单细胞。 •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
大蒜愈伤组织培养
日本牵牛花的离体培养
禾本科牧草的体胚发生过程
菊花体细胞胚胎 发生及植株再生
大蒜体细胞胚 胎发生过程
01 人工种子(Ar tificial seed,Synthetic
02 Seed):是指植物离 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 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 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 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 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 体。作为繁殖材料。
1934年,美国的White(怀特) 用无机盐、糖类和酵母抽提物的 培养基进行番茄根尖切段培养, 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 殖系。无机盐、三种B族维生素、 取代酵母浸出液(1934→1968) 继代1600代后仍能正常生长。
1943年,white出版了第一本专 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A Hand Book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体细胞胚胎发生
贯叶金丝桃不定芽直接再生过程
非洲紫罗兰叶片培养
无BAP BAP 0.1mg/l BAP 5.0mg/l 无NAA
优化培养基 1%蔗糖
无蔗糖 5%蔗糖
无BAP BAP 0.1mg/l BAP 5.0mg/l 无NAA
优化培养基 1%蔗糖
无蔗糖 5%蔗糖
台湾百合离体 培养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 殖与植株再生
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962 Murashige & Skoog 在烟草培养中筛选出卓 有成效的MS培养基。
2. 原生质体培养取得突破:
1971 Takebe 在烟草上首次由原生质体获得了 再生植株。再次证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生质 体培养为外源基因的导入提供了理想的受体,促 进了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原生质体培养-课件
目的与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了解原生质 分离方法,原生质纯化方法和活力测定方法。掌握植 物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存活率、密度、 产量的测定方法。掌握原生质体融合概念、介绍原生 质体融合方法,了解杂种细胞的筛选、鉴定和杂种植 株的鉴定方法。
具备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基本认知,具有原生质 体培养基本能力,能够理解原生质体融合概念及方法。
一般起始密度为5000-10000个/ml,看护培养可降 低培养密度。 3、渗透压稳定剂
在原生质体培养中除用2-3%蔗糖作为稳定剂外, 还使用0.3-0.5mol/l的甘露醇。有的用葡萄糖完全或 部分取代甘露醇,效果也很高。
五、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4、培养基成分 1)基本培养基:MS,B5,Nitsch、N6、KM-8P 2)碳源:葡萄糖(大多数用) 3)无机盐浓度和氮形态:无机盐浓度不宜过高,尤 其铵态氮浓度不宜过高。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配比:
(一)双醋酸盐荧光素染色法测定存活率 存活率=存活原生质体数/总原生质体数×100
(二)测定原生质体的密度 原生质体的密度(个/ml)=(原生质体数/1区域)
×104×稀释倍数
四、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1、原生质体活力 选择生长健康植株上的外植体,或分裂旺盛的愈
伤组织或悬浮细胞,在酶解处理时酶制剂浓度不要过 高。 2、原生质体起始密度
四、杂种植株的鉴定 1、形态学鉴定 2、细胞学观察 3、DNA内切图谱分析法 4、同工酶分析法
思考题: 1、说明机械分离法和酶分离法的特 点 2、原生质体纯化方法有哪些?原生 质体活力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3、简述原生质体五种培养方法及特 点 4、原生质体融合有哪几种方法?
植物细胞培养
克隆愈 伤组织
细胞悬浮
过滤
与培养基 混合
植板
培养
5.2.2.1 单细胞 分离方法
八、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1.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 2. 接种细胞密度:悬浮细胞的起始密度一般 在0.5~2.5×105个细胞/毫升。接种初期的 细胞密度过低往往使延迟期加长。 最低有效密度:即能使细胞分裂、增殖的 最低接种量。 3. 培养条件:培养基、方式、温度、继代周 期。
八、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每个平板形成的细胞团数
植板率=
每个平板接种的细胞总数
2013-5-28
19
细胞平板培养 (plating culture)
• 优点:
– 单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布均匀,便于在显 微镜下对细胞进行定点观察,是单细胞 株筛选和突变体筛选的常用方法。
– 由于它具有筛选效率高、筛选量大、操 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裂、 分化、生理生化、遗传变异、次生代谢 产物合成等。 • 缺点:通气状况不好,排泄物质易积累造 2013-5-28 成毒害或影响组织吸收。
(三) 愈伤组织诱导法
振荡、或加酶解。
5.2.2.1 植物单细胞小规模培养
• 培养方法 (一)看护培养 (二)饲养层培养 (三)液体浅层静止培养 (四)细胞同步化培养 (五)细胞平板培养 (六)微室培养
2013-5-28 8
(一)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 Muir(1953)首创此法获得烟草单细胞体系。 • 优点:简便易行, 效果好。 • 缺点:不能在显 微镜下追踪细胞 分裂、生长过程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
制作 孙坤坤 梅亚茹 董素漫
6.2植物细胞的形态与培养特性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单细胞植物有一个细胞构成,其生长、发育、
生殖等一切生命活动有一个细胞完成 高等植物的个体是有许多形态、大小不同的 细胞组成的,不同细胞的功能作用不同,完 成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
6.3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定义 植物细胞培养是只从外植 体获得植物细胞,在一定 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诱导 其增殖、分化,以获取人 类所需要的植物细胞或者 各种细胞产物的技术过程。 外植体就是从植物体上取 出的用于无菌培养或直接 分离细胞的部分植物组织 或器官。 (植物 的根、茎、叶、花、果实 等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外 植体)
3影响植物细胞培养的因素
①培养基 ②植物生长激素 ③细胞密度 ④CO2含量 ⑤湿度 ⑥pH
4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定义:通过在人工条件下对植物 细胞进行高密度大量培养以获得 有益的目的细胞及其初级和次级 代谢产物,为药品、食品以及化 工等行业服务的植物细胞培养技 术叫做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Tulecke等人于1953年提出第一 个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方法:悬浮培养法 固定培养法
6.3.1植物细胞材料的准备
植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所需的植物细胞。 方法: 直接从植物组织、器官中通过机械切割、组织破碎或酶解获 取, 通过诱导愈伤组织经分散、筛选获得, 通过分离原生质体经细胞壁再生方法获得 植物细胞培养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二培养材料的来源,也就是外植体的来源。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被诱导的难易程度 有很大差别,细胞分化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次级代谢产物 也不一样。
第二章(5)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第二章(5)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第一节植物单细胞培养技术1 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意义1.1 有利于观察细胞个体的分裂、分化、生长和繁殖情况;1.2 有利于获得纯细胞系;1.3 有利于进行细胞特性、细胞生长规律、细胞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制规律等方面的研究;1.4 有利于生物转化和天然化合物的生产。
2 植物单细胞的分离技术2.1 从外植体直接分离单细胞外植体经过切割、捣碎或酶解,然后经过一定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得到细胞悬浮液。
悬浮液中所含的完整细胞数量较少,但分散性好。
2.2 从愈伤组织分离单细胞将愈伤组织进行振荡培养,使其分散成小的细胞团或单细胞,然后用适当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除去大的细胞团和残渣,离心除去小的残渣,得到单细胞悬浮液。
为了增强分散效果,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果胶酶,使由果胶粘连在一起的细胞分开。
2.3 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法获得单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经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的作用,除去细胞壁而获得原生质体。
3 植物单细胞的培养方法3.1 平板培养法3.1.1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3.1.2单细胞悬浮液的密度调整要求:调整后的密度为植板细胞密度的2倍调整方法:①如果密度过大,加入液体培养基进行稀释;②如果密度小,通过低速离心使细胞沉降后,再加入适量液体培养基。
3.1.3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当细胞植板密度过高(104或105个/ml),使用和在悬浮培养中或愈伤组织培养中成分相似的纯合成培养基。
当细胞植板密度过小,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就变得越加复杂。
3.1.4单细胞悬浮液与固体培养基等量混合①当培养基凝固后,细胞能均匀的分布并固定在很薄一层(1mm)培养基中;②在培养皿外对单细胞做标记,便于观察。
3.1.5暗培养注意:培养期间对细胞频繁的镜检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有害作用,应尽量减少镜检次数。
3.1.6继代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团,可以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
3.2 看护培养法3.2.1将生长活跃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3.2.2在愈伤组织块上方放置一片面积为1cm2的无菌滤纸,滤纸下方紧贴愈伤组织;3.2.3借助于微型移液管从细胞悬浮液中提取适量单细胞悬浮液,然后接种在无菌滤纸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5)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第一节植物单细胞培养技术
1 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意义
1.1 有利于观察细胞个体的分裂、分化、生长和繁殖情况;
1.2 有利于获得纯细胞系;
1.3 有利于进行细胞特性、细胞生长规律、细胞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制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1.4 有利于生物转化和天然化合物的生产。
2 植物单细胞的分离技术
2.1 从外植体直接分离单细胞
外植体经过切割、捣碎或酶解,然后经过一定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得到细胞悬浮液。
悬浮液中所含的完整细胞数量较少,但分散性好。
2.2 从愈伤组织分离单细胞
将愈伤组织进行振荡培养,使其分散成小的细胞团或单细胞,然后用适当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除去大的细胞团和残渣,离心除去小的残渣,得到单细胞悬浮液。
为了增强分散
效果,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果胶酶,使由果胶粘连在一起的细胞分开。
2.3 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法获得单细胞
外植体、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经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的作用,除去细胞壁而获得原生质体。
3 植物单细胞的培养方法
3.1 平板培养法
3.1.1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3.1.2单细胞悬浮液的密度调整
要求:调整后的密度为植板细胞密度的2倍
调整方法:①如果密度过大,加入液体培养基进行稀释;②如果密度小,通过低速离心使细胞沉降后,再加入适量液体培养基。
3.1.3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当细胞植板密度过高(104或105个/ml),使用和在悬浮培养中或愈伤组织培养中成分相似的纯合成培养基。
当细胞植板密度过小,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就变得越加复杂。
3.1.4单细胞悬浮液与固体培养基等量混合
①当培养基凝固后,细胞能均匀的分布并固定在很薄一层(1mm)培养基中;
②在培养皿外对单细胞做标记,便于观察。
3.1.5暗培养
注意:培养期间对细胞频繁的镜检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有害作用,应尽量减少镜检次数。
3.1.6继代培养
选取生长良好的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团,可以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
3.2 看护培养法
3.2.1将生长活跃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3.2.2在愈伤组织块上方放置一片面积为1cm2的无菌滤纸,滤纸下方紧贴愈伤组织;
3.2.3借助于微型移液管从细胞悬浮液中提取适量单细胞悬浮液,然后接种在无菌滤纸上面。
3.2.4将在滤纸上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团转移到新鲜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
3.3 微室培养法
3.3.1借助于微型移液管从细胞悬浮液中提取适量单细胞悬浮液,置于一张无菌载片上。
在这滴培养液四周与之隔一定距离加上一圈石蜡油,构成微室的”围墙”,在围墙左右两侧再各加一滴石蜡油,每滴之上置一张盖片作为微室的“支柱”。
3.3.2单细胞悬浮液在微室中;
3.3.3将第三张盖片架在两个“支柱”之间,构成微室的“屋顶”;
3.3.4当细胞团长到一定大小时揭掉盖片,把细胞团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培养。
第二节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1 原生质体(Protoplast)
去掉细胞壁的由质膜包裹、具有生活力的裸露细胞。
2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在真核生物中将遗传物质由一个个体传给另一个个体的传统方法是有性杂交。
但是有时候会存在有性不亲和。
如果通过细胞融合的手段就可以为远缘杂交提供一种可能性。
高等植物原生质体除了可用于细胞融合的研究外,还能通过它们裸露的质膜摄入外源DN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
原生质体的这些特性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结合在一起,已经在遗传工程和体细胞遗传学中开辟了一个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
3原生质体的分离
3.1材料来源
植物原生质体最方便的来源是叶片,因为叶片中可以分离出大量的比较均一的细胞,而又不致使植物遭到致命的破坏。
由于叶肉细胞排列疏松,酶的作用很容易达到细胞壁。
3.2前处理
要保证酶解能充分的进行,必须促使酶溶液渗入到叶片细胞间隙中。
为此,要做到:撕去叶片的下表皮,以无表皮的一面向下,使叶片漂浮在酶液中。
或把叶片切成小块,结合真空处理效果更好;或用金刚砂摩擦叶的下表皮。
3.3 提取方法
3.3.1机械分离法(Machanical isolation)
优点:(1)能排除酶的有害影响;
缺点:(1)原生质体的产量低;(2)方法繁琐费力;(3)局限性大。
3.3.2酶法分离(Enzymatic isolation)
注意事项:
⑴酶溶剂及其渗透压
酶溶剂:原生质体培养基或特殊配制,
渗透压调节剂: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等浓度范围450~800mmol/L。
⑵酶处理: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
4 原生质体的纯化
材料在酶液中一段时间后,轻轻振动容器或挤压叶片,使原来组织中的原生质体释放出来。
此时还有一些亚细胞碎屑,尤其是叶绿体、维管成分、未被消化的细胞和碎裂的原生质体,因此必须除去。
4.1 离心沉淀法
原理:原生质体的比重比较大,离心后原生质体沉于底部。
步骤:
第一步原生质体溶液用400目网筛过滤;
第二步离心(500~1000rpm,离心5~6min);
第三步吸去上清液,沉淀物重新悬浮,再离心沉淀。
如此2~3次;
第四步用原生质体培养液洗1次,收集原生质体。
4.2漂浮法
原理:利用比重大于原生质体的高渗蔗糖溶液,离心后使原生质体漂浮其上,残渣碎屑沉到管底。
离心后碎屑沉到管底,一个纯净的原生质体带出现在蔗糖溶液和原生质体悬浮液培养基的界面上。
4.3界面法
原理:选两种不同渗透浓度的溶液,其中一种溶液密度大于原生质体的密度,另一种溶液小于原生质体的密度。
5 原生质体活力检测
5.1 形态识别
形态上完整,呈圆形,含有饱满的细胞质,颜色鲜艳的即为存活的原生质体。
5.2 细胞染色
FDA法:FDA(二乙酸荧光素)是一种非极性物质,能自由地穿越细胞质膜,在活细胞内,FDA被酯酶裂解即发荧光(荧光素),由于荧光素不能自由通过质膜,因而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具荧光的细胞的观察确定细胞活性。
伊凡蓝法:伊凡蓝不能穿过质膜,只有质膜受到严重损坏时,细胞才能被染色,因而可以通过细胞被染色与否确定活性。
6 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6.1液体浅层培养
优点:操作简单,对原生质体的损伤小,且易于添加新鲜培养基和转移培养物。
缺点: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常常发生原生质体之间的粘连现象而影响其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难以跟踪观察某一个细胞的发育情况。
6.2液体-固体双层培养
优点:固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可缓慢释放到液体培养基中,如果在下层固体培养基中加一定量的活性炭,则还可以吸附培养物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促进原生质体的分裂和细胞团的形成。
缺点:不易观察细胞的发育过程。
6.3固体平板培养
优点:可以跟踪观察单个原生质体的发育情况,易于统计原生质体分裂频率。
缺点:操作要求严格,尤其是混合时的温度掌握必需合适,温度偏高则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温度偏低则琼脂糖凝固太快原生质体不易混合均匀。
6.4琼脂糖珠培养
将含有原生质体的液态琼脂糖培养基用吸管以大约50ul一滴的量滴于直径6cm的培养皿,待其固化后向其中添加3ml液体培养基并于摇床上低速旋转培养。
培养过程中,通过调整液体培养基的渗透压来调节培养物的渗透压以利于其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
这种方法由于改善了培养物的通气和营养环境,从而促进了原生质体的分裂和细胞团的形成。
7 原生质体发育和植株再生
7.1细胞壁的再生
原生质体培养数小时后开始再生新的细胞壁,一至数天内便可形成完整的细胞壁。
电镜观察发现,原生质体培养数小时后新壁开始形成,先是质膜合成形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微纤维,然后转移到质膜表面进行聚合作用产生多片层的结构,以后在质膜与片层之间或在膜上产生小纤维丝,逐渐形成不定向的纤维团,最后形成完整的细胞壁。
7.2细胞分裂和生长
一般原生质体培养2~7d后开始第一次分裂,但开始第一次分裂的时间随植物的种类、
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原生质体的质量、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而异。
一般用幼苗的下胚轴、子叶、幼根、悬浮培养细胞、未成熟种子子叶等为材料分离的原生质体,比用叶分离的原生质体容易诱导分裂,第一次分裂出现的时间较快。
7.3愈伤组织形成
通常原生质体培养2周后,形成多细胞的细胞团,3周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细胞团,约6周后形成直径1mm的小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培养7~10d后需及时添加新鲜培养基,否则形成的细胞团不继续生长。
待小愈伤组织长至约1mm时应及时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生长。
7.4 植株再生
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直接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可一步成苗。
但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两步成苗法更适合大多数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即:首先将愈伤组织培养于含低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上,让其增殖和调整状态,再将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苗。
小结:本节主要讲述如何进行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要求学生详细的掌握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了解通过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意义。
思考题:
1 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2 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方法
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