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幼儿的记忆试题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3.生理成熟二、填空题1.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3.动机的基础是人的__________。

4.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__________。

5.人的个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7.__________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8.__________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9.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__________的作用。

三、选择题1.幼儿心理学中的“幼儿”,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_______。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2.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________。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四、简答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填空题1.1-3岁是儿童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时期。

2.幼儿前期出现的新的心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生活范围扩大B.认识依靠行动C.情绪作用大D.爱模仿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_______。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探寻1 记忆概述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识记、保持2.形象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遗忘5.艾宾浩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2.幼年期健忘3.无意记忆4.运动记忆5.无意6.记忆的潜伏期7.动机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学科,其中记忆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学前心理学记忆方面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是什么?A. 短期记忆强,长期记忆弱B. 长期记忆强,短期记忆弱C.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很强D.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较弱答案:A2. 学前儿童记忆的类型主要有哪些?A. 只有视觉记忆B. 只有听觉记忆C.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D. 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作记忆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A. 长时间反复练习B. 只使用视觉记忆C. 只使用听觉记忆D. 结合视觉、听觉和动作记忆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短期记忆容量逐渐增加,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也更长。

此外,儿童记忆的策略使用也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2. 描述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答案: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包括容量有限、易受干扰、依赖于具体情境等。

这些特点对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者应设计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教学活动,如通过游戏、故事等具体情境来增强记忆效果,同时教授记忆策略,帮助儿童提高记忆能力。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日常活动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答案:提高学前儿童记忆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刺激儿童的感官记忆;其次,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如绘画、拼图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儿童的动作记忆;再次,教授儿童记忆策略,如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最后,家长和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记忆动机。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记忆的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5章幼儿记忆的发展5.1 考点精讲一、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记忆表象及其特征(1)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简称为表象,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2)记忆表象的特征①直观性表象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和原物体有相似之处,有一定的逼真感,即表象的直观形象性。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表象是感知留下的形象。

由于此时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是通过回忆而浮现出来的,因此它所反映的,仅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没有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②概括性a.表象的概括性,反映着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它不是某一次感知所留下的个别特点;b.表象和思维都具有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概括用的是语词;表象概括的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而思维概括的都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表象看作是由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3.记忆在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中的作用(1)记忆在幼儿生活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知觉经验在起作用,他们对某事物的知觉会依靠记忆和过去的经验建立联系。

(2)记忆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无论是角色游戏或是结构游戏,孩子都是在进行着想象,而这想象的“原材料”就是通过记忆而在幼儿脑中保存下来的事物的表象,即感知过的经验。

(3)记忆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幼儿期的学习活动是有限的,即使如此,也总有知识经验的积累。

而只要有积累,就必然离不开记忆。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1.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

幼儿的有意记忆较差。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其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2.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最新《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资料

最新《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资料

第五章幼儿期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A.感觉的对比现象 B.幼儿的说谎想象 C.偶发记忆现象 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2.表象具有()的特征。

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均衡D.没有规律4.“提笔忘字”属于( )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记忆不精确D. 记忆的偶发现象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A容易记容易忘B.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记忆的非常精确6对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兴奋激动心情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动7下列不属于表象特点的是()A.形象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8首先提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规律的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马斯洛9游览过南京中山陵以后,对中山陵墓形象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10对幼儿记忆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D记忆的精确性较差11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2“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 )。

A.感觉 B.知觉 C.语言 D.记忆13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期_______的一种指标。

( ) A.儿童感觉 B.儿童动作 C.儿童社会性发展 D.儿童记忆14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这是( )。

15.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重学记忆16.记忆产生于__________时期。

( ) A.幼儿 B.婴儿 C.新生儿 D.胎儿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1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幼儿心理学》试卷 (记忆与想象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起来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3、儿童最早出现的是 ,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 ) A情绪记忆B 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4、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5、形象与的结合,使得幼儿记忆的效果更好。

( ) A动作 B语词C表象 D情绪6、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A意义记忆 B 逻辑记忆C机械记忆 D 理解记忆7、.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8、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再认 B 再现C保持D识记9、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10、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种做法属于()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1、若问幼儿:什么是冬天?幼儿会说:有大雪、路滑、天冷。

这种想象是()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性想象12、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13、有个孩子喜欢画画,但他画的长颈鹿脖子特别长,这说明幼儿想象的()A独特性 B夸张性 C 情绪性 D 情境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遗忘并非全是坏事。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记忆练习题一、选择题(30*3)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下列不属于记忆基本环节的是()。

A.识记B.创造C.保持D.回忆2.贝贝请求妈妈给她买一种手工材料,但想不起名称。

后来逛超市时,她很快地找到了这种材料,告诉妈妈后顺利地买到了材料。

这属于记忆环节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3.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

A.记忆B.回忆C.再认D.想象4.老师请小朋友把上周学过的歌曲《三只小熊》唱一唱,许多小朋友高兴地唱起来,这种心理现象是()。

A.知识B.保持C.回忆D.再认5.在整个学前期,回忆和再认的差距()。

A.与年龄的增长无关B.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C.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D.是不存在的6.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冯特B.弗洛伊德C.艾宾浩斯D.罗杰斯7.德国心理学家总结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念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 )。

A.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B.先慢后快,呈正加速型C.先快后慢,呈正加速型D.先慢后快,呈负加速型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6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9.“提笔忘字”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

A完全遗忘 B.不完全遗忘 C.临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10.根据遗忘的各种情况,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的属于( )。

A.完全遗忘B.不完全遗忘C.临时性遗忘D.永久性遗忘11.下列不属于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是( )。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逻辑记忆D.机械记忆12.幼儿形象记忆主要是依靠( )进行的。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13.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住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的形象。

这属于( )。

A.逻辑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14.春游过去两天了,小明还没有忘记当时那种欢乐的感觉的记忆属于( )。

A.语言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15.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得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2.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3.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有意记忆D.意义记忆4.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作()A.动机性遗忘 B.临时性遗忘 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7.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8.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9.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10.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A. 运动记忆B. 情绪记忆C. 形象记忆D. 语词记忆11.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 )A.2—3岁B.4—5岁C.5—7岁D.7—8岁1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13.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语词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效果好D.意义记忆用得多14.令人感兴趣的是,幼儿有一种特殊的(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前摄抑制现象D.记忆恢复现象15.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16.一天,玲玲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高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章节题库(幼儿心理学)-第5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圣才出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章节题库(幼儿心理学)-第5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圣才出

第5章幼儿记忆的发展一、选择题1.几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A.5岁前B.3岁前C.4岁前D.4.5岁前【答案】B【解析】3岁以前,幼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

由于幼儿的记忆机制等方面的因素,这一阶段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2.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

A.2~3岁B.4~5岁C.5~7岁D.7~8岁【答案】C【解析】一般而言,4~5岁前儿童的记忆过程比较被动,没有策略、计划和方法;5~7岁是一个转变期,7~8岁以后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比较稳定。

3.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

A.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正是这种能力,使儿童能够识记并保持更多的范围更广的知识和经验。

4.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活动动机的变化D.语词记忆的出现【答案】B【解析】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①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②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③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5.随年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

A.不会变化B.不会缩小C.逐渐扩大D.逐渐缩小【答案】D【解析】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会逐渐缩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的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

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其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幼儿所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6.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3.生理成熟二、填空题1.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3.动机的基础是人的__________。

4.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__________。

5.人的个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7.__________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8.__________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9.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__________的作用。

三、选择题1.幼儿心理学中的“幼儿”,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_______。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2.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________。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四、简答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填空题1.1-3岁是儿童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时期。

2.幼儿前期出现的新的心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生活范围扩大B.认识依靠行动C.情绪作用大D.爱模仿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_______。

《学前儿童心理学》练习册A

《学前儿童心理学》练习册A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2.动机的基础是人的。

3.心理过程包括、、。

4.认识过程包括、、、等。

5.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和三方面。

6.心理是人脑的,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

7.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8.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和、和以及幼儿和幼儿的。

9.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10.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与的重要因素。

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我们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就能将他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2.关键期的理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茨发现的。

()3.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问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在第6、7页)2.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在第9页)3.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心理学的哪些观点?(参考答案在第10页)五、思考题“狼孩”这一例子说明了幼儿心理学的哪些观点?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同一年龄每一个儿童都具备的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是永恒不变的。

三、问答题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在第19~23页)2.2~4岁、4~5岁、5-6岁幼儿心理发展各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在第19~33页)第三章幼儿的注意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

3.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

4.三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

5.注意可以分为二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另一种是。

幼儿心理上半册习题集--52

幼儿心理上半册习题集--52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2. 心理的实质是_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等。

三、选择题1.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

A.记忆B.感知觉C.言语D.想象2.()不属于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A.想象B.客观现实C.大自然D.人的活动3.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0-3岁B.0-6、7岁C.3-6、7岁D.整个儿童期四、判断题并改正1.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感知觉。

()2.注意与心理过程是相伴随的。

()3.心理活动是像镜子一样,是被动地反映事物。

()4.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二、填空题1.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

2. __ _岁的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三、选择题1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A. 0岁~1岁B.1岁~3岁C.3岁~6岁D. 没有界定2.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 0岁~1岁B.1岁~3岁C.3岁~6、7岁D. 没有界定3.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A. 4~5岁B. 3~4岁C.5~6岁D.1~3岁5.()岁幼儿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

A. 4~5岁B. 3~4岁C.1岁前D.1~3岁四、判断题并改正1.幼儿认识事物时,常常想摸一摸,抠抠这,抠抠那。

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抽象性。

()2.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五、简答题(一)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第三章幼儿的注意一、名词解释1.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观察力:二、填空1.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2.5~6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再认表象无意记忆意义记忆二、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__________ 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 、_____ 、_______ 和______ 四个环节,记忆恢复的两种形式是和。

2、根据记忆是否有目的、任务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根据材料内容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 和 _______ ;根据材料是否需理解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________ 。

4、在幼儿的记忆中________ 记忆占主要地位,___________ 比重最大。

5、从儿童记忆发展的顺序看,最早出现的是记忆___________ ,最晚出现的记忆是________ 记忆。

6、记忆的保持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 。

德国心理学家 __________ 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

得出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 遗忘的发展是_________ 因此学习后要 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2.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 再认B 再现C 保持D 识记3.最早提出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埃里克森B.皮亚杰C艾宾浩斯D.班杜拉4.儿童最早出现的是(),最晚出现的是()A 情绪记忆B 语词记忆C 形象记忆D 动作记忆5.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A 意义记忆B 逻辑记忆C 机械记忆D 理解记忆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 31 天B 6天C 1天D 20 分钟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8.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9、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 形象记忆占优势B 词语记忆占优势C 意义记忆用得多D 机械记忆效果好四、多项选择题1、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包括()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2、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因此可以根据表象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种类,将表象分为()A 视觉表象B 听觉表象C 味觉表象D 嗅觉表象3、形象记忆可以分为()A 词语逻辑记忆B 情绪记忆C 运动记忆D 狭义的形象记忆4、根据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运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把记忆分为()A 无意记忆B 机械记忆C 有意记忆D 形象记忆5、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而将记忆分为()A 无意记忆B 机械记忆C 意义记忆D 形象记忆6、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具有以下特点()A 直观性B 概括性C 抽象性D 片面性五、判断题1、幼儿的记忆是有意记忆为主。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章节测试 第五章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章节测试  第五章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婴幼儿的这种记忆属于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个月到12个月时,儿童的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如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认生也是形象记忆的一种表现。

2.元记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皮亚杰B.弗拉维尔C.斯金纳D.尹扎德【解析】(P92):B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1年首次提出元记忆的概念,它是指个体自身对记忆过程的认知。

3.完整记忆包括的三个环节是A.识记、保持、恢复B.识记、保持、再现C.识记、恢复、再认D.识记、再现、恢复【解析】(P88):A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完整的记忆应当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

4.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

这种记忆恢复的形式被称为A.保持B.再认C.再现D.回复【解析】(P88):B 记忆恢复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两种形式。

再认是指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再现则是指记忆过的事物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再次在脑中呈现记忆过的事物的过程。

5.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形象记忆是最重要的一种记忆,在整个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6.“幼儿健忘”一般出现在儿童A.1岁以前B.3岁以前D.7岁以前【解析】(P90):B 研究表明,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儿健忘”,而3-4岁以后出现的记忆则可以保持终身。

7.学前儿童在记忆过程中最常用的记忆策略是A.视觉复述B.特征定位C.复述D.组织策略【解析】(P93):A 视觉复述是指儿童将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记忆对象上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记忆是人类智力的基石之一,而幼儿时期的记忆训练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记忆练习题,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加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幼儿的记忆训练,并提供一些有趣的练习题。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记忆能力在他们的早期起步,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

根据研究,幼儿记忆的发展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阶段。

1.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指幼儿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记住和回忆的信息。

在早期,幼儿的短期记忆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记住几个数字或简单的事物。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短期记忆容量也会增加,他们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例如一串数字或一系列的图片。

2.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幼儿能够长时间保存和回忆的信息。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长期记忆主要是通过重复学习或日常的经验和感知建立起来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可以通过更复杂的记忆技巧和策略来提高他们的长期记忆能力,例如分类记忆、关联记忆等。

二、幼儿记忆练习题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记忆能力,提供一些有趣的记忆练习题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练习题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图片记忆准备一组不同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记住其中的细节,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试图回忆这些图片的内容。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并锻炼他们的短期记忆。

2. 数字记忆给幼儿念一串数字,然后让他们按照念给的顺序报出这些数字。

随着练习的进行,逐渐增加数字的数量,看看幼儿能够记住多少个数字。

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字记忆和集中力。

3. 关联记忆给幼儿一个词,然后要求他们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他单词。

例如,给出“宝宝”,幼儿可以说出“奶瓶”、“尿布”等。

这个练习可以提高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词语之间的关联记忆。

4. 事件记忆让幼儿回忆一个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件,例如一个节日或一次旅行。

幼儿心理学幼儿的记忆与想象习题

幼儿心理学幼儿的记忆与想象习题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习题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画家善于形象记忆,数学家善于逻辑记忆。

3、表象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概括性。

4、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6、回忆哟眼良种不同水平再现和再认。

再现比再认水平要高。

7、初入学儿童既不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又不会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

8、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是有效的途径。

9、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形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

10、小学儿童识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有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11、以前感知过事物在脑海中留下的形象叫记忆表象,根据文字描叙在脑海中出现事物的想象叫想象表象。

二、选择题1、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A)记忆。

A 瞬时B 短时C 长时D 运动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C)会发生变化。

A 量B 质C 量和质D 不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A)性遗忘。

A 暂时B 永久C 一般D 特殊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A)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A 积极B 消极C 熟悉D 情绪81 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D)想象的形象.A 有意B 无意C 再造D 创造6、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D)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A、经验 B 、知识 C、客体 D、表象7、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B)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8、小学生“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A)的发展大案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9、记忆过程包括(D)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0、所为“潜移默化”是通过(A)A、无意识记而接受B、有意识记而接受的C、无意回忆而接受的D、有意回忆而接受的11、“触景生情”是(B)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12、幻想是(C)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测试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测试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测试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许多幼儿在医院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

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

[单选题] *A.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正确答案)B.形象记忆与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与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答案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形像记亿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幼儿在医院治疗时,将医生着装与疼痛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2.幼儿能很容易地记忆百家姓、圆周率、乘法口诀等。

这说明了()。

[单选题] *A.幼儿以意义记忆为主B.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正确答案)C.幼儿以长时记忆为主D.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答案解析: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幼儿不理解百家姓、圆周率等,但能很容易地记住它们,说明幼儿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

3.3岁的小颖因为喜欢苹果的形状而记住了苹果的特征,这属于()。

[单选题] *A.形象记忆(正确答案)B.身体记忆C.实物记忆D.特殊记忆答案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小颖通过苹果的形状而认识苹果,这属于形象记忆。

4.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正确答案)D.语词记忆答案解析: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 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 岁左右)。

5.学前儿童记忆发生的依次顺序是()。

[单选题] *A.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B.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从儿童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幼儿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看到“五星红旗”四个字,头脑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五星红旗的形象,这属于( )。

A.形象记忆
B.感觉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会遗忘
D.起伏不定
3、下面符合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的是( )。

A.以有意记忆为主
B.以词语逻辑记忆为主
C.以无意记忆为主
D.以意义记忆为主
4、在欢度“六一”儿童节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春天在哪里》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运动记忆
7、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害怕什么都是()的结果。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运动记忆
8、婴儿的“认生”现象,是( )的结果。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词语逻辑记
D.运动记忆
9、我们对公式、定理等的记忆,就是()。

A.形象记忆
B.词语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10、没有自觉的记忆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11、在不理解古诗含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12、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A.再认
B.再现
C.保持
D.识记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再认和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 )。

A.前提
B.基础
C.结果
D.证卿
2、下列有关幼儿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B.词语记忆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
C.形象记忆效果好于词语逻辑记忆
D.意义记忆效果好于机械记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三、判断题
1、形象与词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2、幼儿记忆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词比记忆生疏的事物和词的效果好。

3、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4、遗忘的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先慢后快。

5、幼儿在游戏中的有意记忆效果比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有意记忆效果好。

6、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称之为情绪记忆。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方面?
2、幼儿记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P85
五、论述题
1、幼儿记忆发展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对此,幼儿教师应采取什么措施?P87
2、怎样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力?P89
六、案例分析题
1、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牢记,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画面,只需要一两次他们就能将其熟记心中。

请你结合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一现象,并说说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幼儿对广告词、电视画面、童谣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体、生动、形象,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语言简明,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记忆效果较好。

而教师要求幼儿记忆的儿歌属于有意记忆,所以幼儿不能完全牢记老师要求记住的儿歌,却能将电视广告词、画面和童谣熟记于心。

②影响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2、幼儿园里,老师给幼儿出示贴绒小鸭,问幼儿有几只鸭子,有的幼儿却答成了鸭子是黄色的。

请用所学记忆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解析】
①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的现象。

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

②案例中幼儿没有回答有几只鸭子,而答成鸭子是黄色的,是因为幼儿对课题选择的注意力、目的性不明确,把没必要的偶发记忆课题也记住了,结果使中心记忆课题完成效果不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