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高一生物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8学年生物(苏教版)必修一同步导学案
4.1.3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一、目标导航
1.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二、知识网络
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和pH。
①温度: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的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反应速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适当升高温度能加速酶促反应,但过高的温度又加速了酶蛋白的变性。
②pH:在一定的pH下,酶表现出最大活性,此时的pH称为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酶的活性均降低。过酸、过碱会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不同的酶最适pH是不同的。
(6)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等。
三、导学过程
知识点一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甲
乙
丙
1.酶相关实验的设计思路
(1)根据两类催化剂催化H 2O 2产生O 2的多少判断酶的高效性 2H 2O 2――→H 2O 2酶2H 2O +O 2↑(气泡多而大);
2H 2O 2――→Fe 3+2H 2O +O 2↑(气泡少而小)。
(2)根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判断酶的专一性
蔗糖――→淀粉酶蔗糖(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蔗糖+斐林试剂(无砖红色)。
(3)根据碘试剂与淀粉的颜色变化判断淀粉的水解
淀粉+蒸馏水→淀粉+碘液→蓝紫色复合物(淀粉未被水解); 淀粉+淀粉酶→麦芽糖+碘液→无蓝紫色复合物(淀粉已被水解)。
(4)根据温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
温度:低温(0 ℃)→升温→最适温度(37 ℃)→再升温→高温(大于70 ℃)
| | | | | 活性:活性低―→活性增高→活性最高―→活性降低→无活性 | | | | | 结构:未变性―→未变性―→未变性―→渐变性―→已变性 (5)根据酸碱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 酸碱度:过酸←酸性增强←最适酸碱度→碱性增强→过碱 | | | | | 活性:无活性←活性降低←活性最高→活性降低→无活性 | | | | | 结构:变性← 渐变性 ← 未变性 ―→ 渐变性―→变性 【例1】 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
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受酶浓度的制约将不再上升
B.乙图中,A点以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
C.丙图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与pH关系的变化曲线
D.三图说明反应物浓度、温度、pH对反应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大约为2.0,显然丙图曲线不能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
答案:C
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将影响酶活性,但性质不同。
①温度过低及pH略偏低、偏高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而没有最大程度发挥)。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调整pH到最适值时,酶的活性提高。
②温度过高及pH过高、过低时,酶失去活性(酶的活性不是没有发挥出来,而是逐渐失去活性),其原因在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当改变至最适条件时,酶的活性不能“复活”。
四、达标检测
1.将等量的牛肉放在盛有等量的不同消化液的容器里,在相同条件下
产生氨基酸最多的是
( )
A.胰液、小肠液
B.胃液、小肠液
C.胰液、胃液
D.胆汁、小肠液[:]
2.某同学在做纤维素消化的实验时,用刀片将菠菜的叶柄切一小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以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加上盖玻片;同样制作另一切片标本,但滴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经过15 min后,分别观察两片标本内的细胞,结果发现两片标本内的细胞形态完全一样,均无明显变化。下列各项是他对结果与预期不同的原因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时温度太低,作用时间不够
B.滴管或实验器皿未洗干净,残留酸或碱
C.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不发生作用
D.蜗牛的消化液不含纤维素酶
3.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温度的水中进行水浴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据此实验,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凝乳时间越长,凝乳酶的活性越高
B.如果将A组的水温逐渐提高,乳汁可以凝固
C.低温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所以10 ℃温度下乳汁不凝固
D.可以肯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研究目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推荐器材:温度计,pH试纸,试管,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等。
(3)实验原理: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会产生__________沉淀。
(4)操作步骤(用表格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
②在实验步骤4中C试管加入的盐酸的量是________。
③实验步骤8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正常情况下,在试管A、B、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C 3.B 4.(3)砖红色(4)①对照②1 mL ③沸水浴加热(答“水浴加热”也可)(5)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②pH能影响酶的活性
五、依据考点,归纳总结
【例1】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受酶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