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流行病学知识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2024版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版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 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等。
预防性用药策略和注意事项
01
针对流行区人群和旅行 者等高风险人群,可采 取预防性用药措施。
02
预防性用药应选择安全、 有效、方便的药物,如 氯喹、多西环素等。
03
在使用预防性用药时, 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 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 用药。
的。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通过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 断其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疟原虫。
奎宁
通过与疟原虫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复合物,抑制疟原虫的呼吸作 用,导致其死亡。
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原则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疟原 虫种类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应首选静 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迅速达到 有效浓度。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流行特点 我国疟疾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海南、广西等。
发病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 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挑战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疟疾传播。
流动人口增多,加大了防控难度。 耐药性的出现对治疗提出了新挑战。
04
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和 环境改善也是预防疟疾 的重要措施。
05
蚊媒传播阻断措施
蚊虫生活习性及传播方式
蚊虫种类及分布
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活习性
蚊虫在水中产卵,幼虫在水中生活,成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 风不良的地方栖息。
传播方式
通过叮咬人类皮肤,将疟原虫注入人体,引起疟疾感染。
03
04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药物治疗的应用
耐药性问题
监测疟原虫耐药性,防止出现耐药性疟疾。
联合用药
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产生。
社会宣传
01
加强疟疾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社会和个人的防控努力
健康监测
02
及时发现并报告疟疾病例,做好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
个人行为改变
03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蚊虫叮咬,及时就医治疗。
及时发现和掌握疟疾疫情
通过对疟疾疫情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疟疾疫情,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和评估的实践应用
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
通过对疟疾疫情的监测和评估,评估各种防控措施的效果,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预测疟疾流行趋势
通过对疟疾疫情的监测和评估,预测疟疾流行趋势,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
1
疟疾的传播和影响
2
3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稻田等水域中。
疟疾的传播和流行受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疟疾对患者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贫血等,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和死亡。
03
治疗疟疾首选药物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县级监测
03
传播媒介和传染源控制情况
评估一定时间内某地区传播疟疾的媒介和传染源控制情况,是疟疾疫情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疟疾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01
发病率
评估一定时间内某地区疟疾发病的频率,是疟疾疫情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02
死亡率
评估一定时间内某地区因疟疾导致的死亡频率,是疟疾疫情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疟疾》ppt课件

《疟疾》ppt课件

临床表现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 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 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 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 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 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实验室检查
全球基金(Global Fund)的作用
筹集和分配资金,支持疟疾高发国家的防控项目。
面临的挑战
资金不足、疫苗研发进展缓慢、气候变化对蚊虫分布的影响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疫苗研发的进展,未来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望进 一步下降。
挑战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筹集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疫苗研发力度,推动疫苗早日 上市使用;加强蚊虫监测和灭蚊工作,减少蚊虫传播的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来发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疟疾的病原学、流行病 学和临床表现
疟疾的诊断方法和治疗 原则
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控制 策略
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和 前景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01
02
03
04
学员对疟疾的认知和理解加深
学员掌握了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技能
学员对疟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传播阻断和消灭传染源途径
消灭蚊虫
通过喷洒杀虫剂、清除积 水等措施,减少蚊虫孳生 地,降低蚊虫密度。
阻断传播途径
在疟疾流行区,加强个人 防护和环境治理,减少人 蚊接触机会,从而阻断疟 疾传播。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及时发现并治疗疟疾患者 和带虫者,消除传染源, 防止疫情扩散。

疟疾课件 ppt

疟疾课件 ppt
影像学检查
部分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通过X光、CT等影像 学检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疟疾,应尽早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和 降低并发症风险。
联合用药
采用多种抗疟药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耐 药性。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以彻底治愈疟疾并预防 复发。
治疗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争等。
医疗设施不足
在一些疟疾流行区,医疗设施不 足,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 和治疗,从而加剧了疟疾的传播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可初步诊断疟疾。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或抗原检测,可 确诊疟疾。
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 也可在温带地区流行。
02 疟疾的流行病学
分布与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 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欠发 达地区。
季节性流行
疟疾的流行与气温、降雨 量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通常在雨季和热季高发。
地区性流行
在某些地区,如非洲的某 些国家,疟疾已经成为地 方性流行病,对当地居民 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杀死疟原虫。常用的青
蒿素类药物包括青蒿琥酯、蒿甲醚等。
奎宁类药物治疗
02
奎宁是传统的抗疟药,可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但奎
宁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抗疟药
03
如甲氟喹、氯喹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疟疾(疾控讲课)PPT

疟疾(疾控讲课)PPT
欧洲地区
欧洲地区的疟疾主要分布在南 欧和东欧地区,如意大利、希
腊、土耳其等国家。
流行因素与风险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蚊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疟疾的传播。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森林、沼泽、湖泊等,这些地 方容易滋生蚊虫,增加疟疾传播的风险。
疫苗研究
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工作,目前 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疫苗在非洲 地区的试验效果显著。
疫苗开发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疟疾疫苗的开发进程也在加速, 多个疫苗生产商正在积极推进疫苗的生产和注册工作,以期 早日实现疫苗的普及接种。
流行病学研究与现场调查
提高资金投入
保障防控工作的经费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与合作
参与持
分享防控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 供支持。
资源共享
共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和技术,提高 防控效果。
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 防控水平。
05 疟疾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 咬人体传播。
人体传播
感染疟疾的人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 等方式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 力、厌食等。
体征
面色苍白、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咳血、呼吸衰竭 等。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疟疾后, 应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耐药性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病例;推广 使用复方制剂和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新药研发和推广使用,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报告内容要求
报告应包括病例基本情况、诊断依据、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史等相 关信息。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
发现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疟疾病例后,应立 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报告当地 疾控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流 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 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实验室检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 是否为疟疾感染。
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监测报告与应急处置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疟疾概述
01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少数 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 母婴传播而感染。
病例管理和治疗
对确诊的疟疾病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 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或传播给他人。
相关部门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制定疟疾监测和应急处置 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防治工作,我国疟疾发病率已显 著降低。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我国部分地区 仍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2024/3/24
5
疟疾危害与防控意义
2024/3/24
疟疾危害
疟疾可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 贫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孕妇感染疟疾还可导致流产、早 产等严重后果。
2024/3/24
联合治疗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疟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 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足量足疗程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 避免复发。
17
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2024/3/24
孕妇
首选青蒿素类药物,避 免使用奎宁等可能引起
胎儿畸形的药物。
儿童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 物剂量,注意监测药物
疗方法和药物使用。
疟疾现场工作技能
培训了学员如何进行疟疾的病例 调查、疫情处置、数据分析和报
告撰写等实用技能。
2024/3/24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3/24
知识收获
01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疟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
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应用
02
学员们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知识的经验和成果,
形态结构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
生活史及繁殖过程
2024/3/24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内发育阶段和在按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 阶段。
繁殖过程

疟疾教学演示课件

疟疾教学演示课件

06 未来展望与科技 创新在疟疾防控 中应用前景
新型抗疟药物研究进展
新型化合物研究
针对疟疾寄生虫的不同生活阶段 ,研发具有新型化学结构的抗疟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
性。
药物联合应用
探索不同抗疟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 ,以期在治疗过程中减少药物用量 、缩短疗程并降低复发率。
中药抗疟研究
发掘中药中具有抗疟活性的成分,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提纯和改良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 抗疟药物。
并发症处理措施
脑型疟
对于脑型疟患者,除抗疟治疗外 ,还应积极对症治疗,如控制高 热、抽搐和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黑尿热
黑尿热是疟疾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 水分和电解质,同时给予肾上腺
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贫血和营养不良
疟疾患者常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 等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支 持和对症治疗,如补充铁剂、叶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疾病鉴别
疟疾的临床表现与其他一些疾病相似,如流感、败血症和登 革热等。因此,在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和体征 ,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不同类型疟疾的鉴别
根据疟原虫种类的不同,疟疾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 疟和卵形疟等。不同类型的疟疾在临床表现、病程和严重程 度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
推进疫苗研发
加大对疟疾疫苗研发的投入力 度,推动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 验工作,为预防和控制疟疾提
供新的手段。
05 全球和中国疟疾 现状与挑战
全球疟疾分布和流行情况
01 02
疟疾流行区域
全球疟疾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 比海地区。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占全球疟 疾病例和死亡的绝大部分。

疟疾汇报ppt课件

疟疾汇报ppt课件
防控策略创新
我国在疟疾防控策略上不断创新,如实施“1-3-7”工作模 式(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 天内开展疫点处置),提高了防控效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疟疾防控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 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疟疾消除进程。
未来挑战和应对策略探讨
02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输血或母婴传播。
03
流行特点
全球疟疾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季
节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
我国疟疾防控工作成果展示
消除疟疾目标实现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展疟疾防治工作,通过 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病例调查、实施灭蚊措施等综合防控 措施,成功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按蚊分布范 围扩大和繁殖季节延长,从而 增加疟疾传播风险。我国需加 强气候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的 研究和监测工作,及时采取应 对措施。
我国应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和 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动全球疟疾消除进程,分享 经验和资源,提高全球疟疾防 控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和总结
1 2 3
疟疾传播阻断
通过大规模的蚊帐分发和室内滞留喷洒等措施, 成功阻断了疟疾在人群中的传播,降低了发病率 和死亡率。
疟疾疫苗研发
在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有多种候选 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预防和控制疟疾提供 了新的手段。
疟疾快速诊断技术
成功开发出快速、准确的疟疾诊断技术,包括基 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提高了疟疾 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应对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关节疼痛、乏力等。
体征
脾肿大、贫血、黄疸等。
传播方式
媒介
只有雌性按蚊才能传播疟疾,且需要 同时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
传播条件
传播途径
当雌性按蚊叮咬已感染疟原虫的人或 动物时,疟原虫进入蚊体内并发育成 熟,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等环境因素。
02 疟疾流行病学
健康负担
01
疟疾导致大量患者和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负担。
经济发展
02
疟疾流行严重的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影响劳动力生产力
和投资环境。
教育与文化活动
03
疟疾影响儿童健康,导致缺勤、学习效果不佳,影响教育水平。
同时,疟疾流行也制约了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
国际合作与援助
全球基金
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是国际上为抗击 疟疾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机构之一。
抗药性机制
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抗药性产生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的基因突 变、药物靶点的基因突变以及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过度表达等。
抗药性监测
加强抗药性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抗药性,对于调整防治策略、延缓 抗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发展与应用
新药研发
针对疟原虫的生物特性,开发新的抗疟药物,是解决抗药性问题 的重要途径。
理论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疾病或 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预测 。
疟疾流行病学特征
地域性
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 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
季节性
疟疾的发病高峰期通常在雨季和湿热季节,因为 这些时期有利于蚊子生长和繁殖。

疟疾科普讲座PPT

疟疾科普讲座PPT

谁容易感染疟疾?
地理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和 南美洲的一些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传播疟疾的蚊子 生存。
谁容易感染疟疾? 旅行者的注意
前往疟疾流行区的旅行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如服用抗疟药物和使用驱蚊剂。
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也非常重要。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早期症状
疟疾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疟疾? 2. 谁容易感染疟疾?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预防疟疾? 5. 为什么关注疟疾?
什么是疟疾?
什么是疟疾?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引起的传 染病。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
什么是疟疾?
病原体
疟疾的病原体主要有五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咬
使用蚊帐、驱蚊剂以及穿长袖衣物可有效减 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尤其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蚊子活动最为频 繁。
如何预防疟疾? 疫苗接种
目前已有疟疾疫苗问世,接种可以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的推广仍在进行中,需关注最新信息。
如何预防疟疾?
环境管理
清理积水和环境卫生管理是减少蚊子滋生的 重要措施。
这些寄生虫在人的血液中繁殖,导致症状的出现 。
什么是疟疾?
症状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和肌肉疼 痛。
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死亡。
谁容易感染疟疾?
谁容易感染疟疾? 高风险人群
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感染疟疾 的高风险人群。
特别是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感染风险更高。
社区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降低疟疾传播的风 险。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目前正在研发的疟疾疫苗有望为预防提供新的解 决方案。
疫苗的上市将是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防控知识,有助于减少 传播。
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是基础性工作。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疟疾?
如何预防疟疾?
使用蚊帐
使用经过处理的蚊帐可以有效阻止蚊子叮咬,减 少感染风险。
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蚊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防 护措施。
如何预防疟疾?
喷洒杀虫剂
在居住和活动场所喷洒杀虫剂可以减少蚊子滋生 和叮咬。
定期喷洒可以显著降低蚊虫数量。
如何预防疟疾?
服用预防药物
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可以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什么是疟疾?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偶尔 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
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别是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
什么是疟疾?
病因
疟疾是由于感染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后会导致发 热、寒战等一系列症状。
不同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症状和病程可能有所不 同。
疟疾的危害?
疟疾的危害? 健康影响
疟疾? 2. 疟疾的危害? 3. 如何预防疟疾? 4. 疟疾的治疗方法 5.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什么是疟疾?
什么是疟疾?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 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疟疾的治疗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可帮助早发现疟疾,及 早进行治疗。
特别是有过疟疾暴露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 检。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国际合作

疟疾演示课件

疟疾演示课件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引起发热的疾病进行鉴别, 如流感、登革热、伤寒等。同时,也 要注意与药物性疟疾样反应等相区分 。
02
疟疾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策略
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人
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 并隔离治疗疟疾病人,防止传染源扩 散。
消灭蚊虫孳生地
清理积水、杂草等蚊虫孳生地,减少 蚊虫数量。
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
疟原虫在人体内繁殖,破坏红细 胞并释放毒素,引发周期性寒战 、高热、出汗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地区
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其中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
是重灾区。
人群易感性
所有人群均易感,但孕妇、儿童、 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易感 染。
传播季节
疟疾的传播与蚊子的活动季节密切 相关,通常在夏季和雨季高发。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高热、贫血、脑水肿等症状 ,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抗疟药物应用
选用有效的抗疟药物,如青蒿琥 酯、蒿甲醚等,以杀灭疟原虫。
抗疟药物种类与使用方法
氯喹
适用于非耐药疟疾的治疗,需 口服给药,疗程一般为3天。
青蒿素类药物
包括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对 多种疟原虫有效,需静脉注射 或口服给药,疗程根据病情而 定。
奎宁
适用于对氯喹耐药的疟疾患者 ,需口服给药,疗程一般为7天 。
联合用药方案
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延缓耐药性 的产生,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抗疟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成为全球疟疾防 治面临的重要挑战。
解决方案
加强耐药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病例;推广使用复方制剂和联合用药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研发新型抗疟药物,以应咬、及时治疗感染者 等。本次报告介绍了个人和社区在预防和控制疟疾方面可 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ppt

04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
疟疾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包括蚊虫控制、病例管理、疫苗接种、健 康教育等。
强化病例监测
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断病例,掌握疫情动 态。
重视环境治理
改善居住环境,消除蚊虫孳生地。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防控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疟疾挑战。
疟疾防控的主要措施和策略
疟疾治疗新药的研究和应用
传统药物治疗
使用传统的抗疟药物治疗疟疾,如氯喹、青蒿素等。
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针对疟疾的耐药性问题,研究和开发新型抗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
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
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疗效和耐药性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06
结论和建议
疟疾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临床表现
疟疾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头痛、乏 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引 起贫血、黄疸、肾功能衰竭等。
显微镜检查
从患者血液中检测疟原虫是疟疾诊 断的金标准,显微镜检查具有快速 、简便的优点。
抗原检测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疟原虫抗原, 如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可迅速 诊断疟疾。
分子生物学检测
加强疟疾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新型 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等,提高防控效果和 水平。
THANK YOU.
加强疟疾防控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监测和预警
加强疟疾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疟疾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建立健全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 情动态,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
研发新型防控技术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共同推 进疟疾防控工作,分享防控经验和资源。

疟疾-PPT

疟疾-PPT
1.颅内压显著增高者,宜用脱水剂为主。 2.因高热或代谢紊乱者,以降温及纠正紊乱为主。 3.对全身性的反复剧烈抽搐,宜给以足量抗痉药物。 4.如体温已下降并使用了足量抗痉剂抽搐仍不停止者,
应考虑脑水肿,及时应用脱水药。一般应用20%甘露 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克/公斤。肾功能正常者可用 速尿脱水,作为对脑水肿的抢救措施。
机制:未激发机体足够的细胞免疫 有效的体液免疫可以明显减少原虫血症,而
彻底清除疟原虫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17
病理解剖
RBC增大及粘附—微血管堵塞 脑组织水肿,充血(脑型疟) 肾损害 肺水肿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明显疟色素沉着 细胞因子的作用:TNF-α、γ-IFN
微血管病变、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代谢产物、细胞因 子有重要病理意义
– 间日疟,卵形疟—48h – 三日疟—72h – 恶性疟—无规律
反复发作多有贫血和脾大
20
恶性疟疾
脑型疟疾:
– 恶性疟严重的临床类型,偶见于间日疟 –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 – 病因:
受染红细胞堵塞脑微血管 低血糖:进食不足、疟原虫消耗、奎宁刺激胰岛
素分泌 细胞因子
21
恶性疟疾
4
生活史
两阶段 无性生殖(人体内) 有性生殖(蚊体内)
两宿主 中间宿主(人) 终宿主(蚊)
5
肝细胞内的发育
迟发型:间日疟卵型疟
6
红细胞内的发育
7
在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8
9
疟原虫的生活史应明确以下几点:
(1)当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增殖时,临床上
无明显表现.
(2)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的发育是复发的根源.
50
昏迷时间较长者,应使用抗生素以预防 感染。在护理方面应及时消除喉头分泌 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应注 意防止痔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小时
裂殖体
裂殖子
雌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 雄配子体
红细胞外期 (裂体增殖) 间日疟(8天) 恶性疟(6天)
红细胞内期 (裂体增殖)
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
? 疟原虫分解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成为疟色素,积蓄于细胞浆内,随 着虫体发育,疟色素逐渐增多。裂 殖体成熟后,被寄生红细胞破裂, 裂殖子和疟色素等内含物质进入血 液,一部分裂殖子被巨噬细胞吞噬, 一部分裂殖子再侵入健康红细胞, 开始新的一次发育,如此循环往复。
(二)、传播途径
?3、胎传疟疾:带虫或患疟的 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 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 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 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 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
(三)、易感人群
?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多次发 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初 生儿可自母体经胎盘获得抗体IgG,3个月 后抗体消失而易感,两岁以内发病率较高, 此后由于自然感染后免疫力的增长,故感 染轻、发病少;一般高疟区25岁以上的居 民,均对疟疾有一定免疫力(获得性免 疫)。
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
?完成每次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所需 时间间日疟为48小时,恶性疟为24 -48小时。每当裂子体破裂,裂子 体进入新的红细胞,患者即产生一 次临床发作。间日疟隔天发作一次, 因恶性疟原虫发育常不同步,因此 临床发作周期也不规律,多为每天 发作。
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
?配子体形成 : 红细胞内疟原 虫经过几次裂体增殖后,部 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不再 进行裂体增殖 ,而发育成雌 .雄 配子体 .这是疟原虫有性生殖 的开始。间日疟原虫配子体 较早,在无性体出现后 2~3天 出现。 恶性疟配子体是在内 脏组织的小血管内发育,一 般发病后 5~12 天成熟的配子 体才在周围血液内出现。
命有一定影响,因而间接影响疟疾的流行。 ?一般气温低于16℃或高于30℃都不利于媒
介蚊种生长,并能抑制蚊体内疟原虫孢子 增殖的速度。
1、自然因素
?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 随地区与媒介蚊种孳生习性的不同而有 显著差异.一些地区多雨成灾,可引起 疟疾爆发流行,而在另一些地区,少雨 干旱亦可造成爆发流行。降雨季节的分 布也左右着疟疾流行的年内季节变动, 温带地区的低洼易涝地带,疟疾流行高 峰季节多在雨季之后。
?非洲主要的传疟媒介为
?冈比亚按蚊(An. gambiae) ?致死按蚊(An. funestus) ?阿拉伯按蚊(An. arabiensis)
其中冈比亚按蚊媒介能量高、分 布广泛且难以控制。
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
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
按蚊
库蚊
伊蚊
体色: 大多灰色 大多棕黄色 多黑有白斑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疟疾流行病学知识
主要内容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与控制
一、概述
?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 疟疾、艾 滋病、结核 )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之一。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 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 2008年 起,将每年 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 数日作为“ 世界疟疾日”。
活动: 多在夜间 多在夜间 多在白天
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
按蚊
库蚊
伊蚊
静态:体与停落面 体与停落面 体与停落面
成角度
平行
平行
(二)、传播途径
?2、输血疟疾:一些低疟原虫血 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 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 此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 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细胞内期 药物疗效好,与蚊叮咬感染有 所不同。
疟。目前,在我省只有间日疟。
三、疟原虫生活史
?人疟原虫完成其生 活史需要人和按蚊两 个宿主。在按蚊体内 进行有性繁殖,按蚊 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 殖,人是疟原虫的中 间宿主。
(一)、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
蚊体内发育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雌配子
雄配子
受精 合子 动合子
穿胃壁上皮细胞 囊合子(卵囊)
(二)、传播途径
?1、蚊传疟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疟疾 是重要蚊媒传染病,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 一媒介。在全世界已知的400余种按蚊中, 可成为疟疾主要媒介的约35种。已知我国 有按蚊56种,其中证明5种是传播疟疾的主 要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 蚊、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
非洲的主要传疟媒介
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
? 潜伏期11-16天.
? 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高热 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 恶心、 呕吐、贫血等;热型复杂。
? 出汗期不明显。 ? 间歇期极短,(由于在裂殖体热外还可有
滋聚热,故在48小时内可有二次发热) 体温曲线呈“M”型。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卫生部决定:自 2008年起, 将每年 4月26日定为“ 全国疟疾日 ”。
一、概述
? 我国疟疾流行防治历史 ?据记载,20世纪40年代之前我国每年至少有 3,000
万疟疾患者,病死率约为 1%。 ?1933年云南省疟疾大流行,死亡 3万余人。 ?1910年修筑滇越铁路,因患疟疾死亡 6~7万人。 ? 20世纪 50年代初期,有疟疾流行的县(市)达
子孢子
蚊胃腔内 (配子、有性生殖)
间日疟(10天) 恶性疟(12天)
蚊胃壁 (孢子增殖)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 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时间的长短取 决于温度条件:16~30℃之间是疟 原虫孢子生殖的适宜温度,在自然 条件下,气温在24~26℃时,疟原 虫完成子孢子发育所需的时间,间 日疟原虫为10天,恶性疟原虫为 12天,为疟原虫的外潜伏期。
出汗: 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 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多次发作后可见脾大。 间歇期 :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 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镜检所见原虫 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在此期查 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
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
?间日疟潜伏期一般为 11-25天,多有前驱期。 复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 38℃为准,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 ?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 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 ?初发病例决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 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 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 为主,故 2-3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 ?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 多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 不治而“愈”。间日疟预后良好。
? 全省各县均有发病,以泰沂山区南侧和西侧平原 地带流行最为严重。当时鲁南、鲁西南的许多县、 市发病率达 40%—50%,不少村庄发病率高达 80%—90%,有的病例因并发症发生而死亡,严 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流行病学
三个环节和两个因素 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 ? 两个因素: ? 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 ? 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 化教育、人群活动等)
生活史小结
1、宿主(中间宿主):人
2、媒介(终宿主):按蚊( ♀)
3、感染阶段:子孢子 4、感染途径:蚊虫叮咬 5、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6、致病阶段: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期 7、传染源: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
带虫者
四、临床表现
?疟疾的定义 :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 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 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和脾 大、贫血为特征。包括间日疟、 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
(三)、易感人群
?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 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 口发病率较高。婴儿血中胎儿血红蛋白不 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 少见。
(四)、流行因素
?1、自然因素 ?温度和雨量是影响疟疾流行的两个重要自
然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媒介蚊种的生存与寿
前驱期 : 患者有疲乏、头疼、不适、厌食、 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
发作期 :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先冷、再热、后 汗。
发冷: 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继而周身 寒颤,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同时伴头痛、关节 酸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镜 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发热: 患者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 血,口渴,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 五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症。此 阶段持续 2-4小时。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 主。
三、疟原虫生活史
疟原虫的种类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 虫有四种: ?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p.v) ?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 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p.m)
?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p.o) 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 三日疟和卵形
1829个,占当时县(市)数的 80%左右。
?20世纪60年代初和 70年代初我国发生过两 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中原五省 (苏鲁 豫皖鄂 )流行最为严重,五省疟疾患病人数 超过2000万。
一、概述
? 山东省疟疾流行历史及危害
?山东省曾是 间日疟重度流行省份之一,传播媒介 主要为中华按蚊。
?20世纪 60年代和7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两次大流 行,年发病人数分别高达 600万和400万以上。
? 流行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 慢传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
(一)、传染源
?疟疾现症病人或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 源,且只有外周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 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疟疾发作数次 血中出现配子体后,即有传染性,发 作次数愈多,传染性愈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