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合集下载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7 齐桓晋文之事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7  齐桓晋文之事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
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
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说说孟子运用下列比喻是为了论述什么道理?

1.“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参考〕 2.“缘木求鱼”。〔参考〕
一 姓是怎样认识这件事的?〔参考〕
3.孟子是如何就“以羊易牛”借题发挥的?〔参考〕 4.“不能”和“不为”有什么区别?孟子为什么说 齐宣王不行王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参考〕 5.推恩的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好处?〔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
介 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其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
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
深刻透彻。《孟子》是“四
书”之一,元明以后成为科
举考试的内容。
上一页
后一节
回目录页

1.概括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参考〕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参考〕

3.王道和霸道有什么区别?当时的社会崇尚王道还 是霸道?〔参考〕
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齐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
示 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
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2.树其信心。孟子并没有批评齐宣王,而是他有
仁慈怜悯之心,并以“见牛未见羊”为其辩解,使其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23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23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7
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 河
人世的生离死 别
8
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 颊,为她敲响丧钟
小女孩即将走 完人生之旅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次数
一滴水
隐喻
意旨

9
那滴水渗透到她辛劳一生的 泥土里,“而那滴水仍然活 着”。
生命之根 不灭
那滴水与小 女孩的生命 融为一体
10
(她)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 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这滴水是一个小女孩发现的,她为了放一只羊去
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了它。在青草叶上发
示 现这滴水,体现了这滴水的普通、平常,突出了这滴
水的普遍象征意义。
这滴水具有饱满充盈、圆润、透亮的特点,作者
之所以突出它的美,是为下文说它是“一生中所感受
到的最美的事物”埋下伏笔。
返回 回目录页
示 有着童话般的唯美的意境。
文章开篇即有童话色彩,作者将草叶上的“一滴水”
比作小女孩的第三只眼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女孩对
“一滴水”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对质朴生活的热爱,对
生命存在最真挚的歌唱。这样写,符合小女孩的口吻和
观察事物的方式,也透露出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结尾写“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示 伴相随谋局布文,首尾相接,结构圆环。这样写,一
是首尾呼应,归束全文。它与文章开篇内容遥相呼应,
使全文结构布局完整;二是强化主旨,升华主题。以
一滴水轮回与小女孩生命的再逢,体现了生命的永恒。
返回 回目录页

作者沿着“一滴水”与小女孩生活的关系这条线索展
开了丰富的想象。文章虽然透出了几许无奈与哀伤,但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11 把信送给加西亚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11  把信送给加西亚

被西班牙巡逻舰撞上,还遭遇了一场大风暴,最后终
于在巴哈马的拿骚登陆了。
罗文的冒险历程在美国的报纸上被广泛报道。由于
在执行危险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和勇气,他被晋
升为上尉。24年之后,美国仍然铭记着他的勇敢,并
授予他勋章。
后一节
回目录页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参考〕
处?〔参考〕

2.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并说说怎样才能成为
论 “把信送给加西亚”式的员工。
前一节
回目录页

本文通篇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论述事理,阐明
观点,行文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让人读来仿佛在聆
示 听一场智者的演讲,能使读者获得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作者还在论述中不断设问:“怎么办呢?”“然后他
会去执行吗?”“这种人能够写出一封致加西亚的信
吗?”“这种人你能把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交给他
吗?”“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谁将把信送给加
西亚?!”等等,这样写,不仅使上下文很好地衔接
起来,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使读者更加愿意接受他
的观点。
上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少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事情的人,他们不
是雇主的理想员工,他们的消极态度是“未来社会被带到崩溃境
地的根源”。
第三部分(从“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表示同情”到
结尾),批评那些怀疑自己受到了雇主压榨而漫不经心工作的员
工,赞扬雇主们用毕生的精力去经营企业的不易,指出雇主总是
期待和保留那些最佳的员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示 会。说他们“永远不会为加薪而罢工”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他们本身不会为加薪而闹罢工,因为他们知道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 课件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 课件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语文(第三版)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课堂讨论 语言欣赏

张梅,1958年生,广东梅州人
者 ,当代女作家。当过工人、出版社

编辑、杂志主编。1988年开始文 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破
绍 碎的激情》,中短篇小说集《女人
、游戏、下午茶》《酒后的爱情观

〔参考〕

2.作者不时地使用近乎排偶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 给文章增添了一种明丽的色彩。试找出几句来品读。
〔参考〕
前一节
回目录页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载体。
这是一篇说理文,但采用书信式的口吻来写,行文上
示 灵活自如,表达上情真意切,更能打动读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近乎排偶的句子 , 如 : ①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

她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
个踏实的人,懂得和珍惜感情,有独立的人格。

返回 回目录页

一是希望孩子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二是希望孩
子不占有他人的东西,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返回 回目录页
课 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

1.作者希望孩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理想主义者”的含义。作者说“理想主义者的 结局可能悲壮而决不可怜”,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
提 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
有纯正的品格;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
示 乐,意在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 ②“如果你
是个美貌的女孩儿,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 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儿,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 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 这 些 句 子 给人以整齐而又有 变化的美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4 哲学家的思考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4  哲学家的思考
语文(第三版)
4 哲学家的思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写作特色 拓展训练

黄小平,1965年生,江西
者 新余人,现任江西省新余市

作协副主席。长期致力于小 品文创作,在《新民晚报》
绍 《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等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
3000多篇,出版文集6部,
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
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
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
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
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阅读课文,说说哲学家从这四个故事中分别体会到
文 了哪些道理。
1.赶牛的故事。〔参考〕

2.雕鹰的故事。〔参考〕
求,路才能越走越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抵制一切不利目标实现
的诱惑,舍弃那些对实现目标没有价值的东西,让自
示 己变得更专心、更纯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维系人与人呵护和关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课文较好地体现了随笔的文体特征。
首先,从内容上看,几个故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
作 逻辑关系,但作者不拘一格,信手写来,行文灵活自
特 由。

其次,作者在叙述完故事后,均借“哲学家”的
认识和理解来阐发议论,体现了一种理趣。再次,文
章篇幅短小,能让人从轻松、活泼的文字中获得一种

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语文(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给我未来的孩子一、语言训练1.D2.B3.A4.C5.B二、语段分析1. 文中提到的“最严酷的冬天”“玫瑰的芳香”“色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最严酷的冬天‛指人生最困难的时期,‚玫瑰的芳香‛指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色彩‛指人生的精彩。

2.作者为什么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答:因为理想主义者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理想会使人出众,理想能纯洁人的气质,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三、拓展阅读这位父亲给新入学的女儿哪些忠告?对你有何启示?答:略。

2 走出地平线一、语言训练1.D2.A3.C4.C5.B二、语段分析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答: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

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作者在文末说:“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请你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要地概括出来。

答:一个人只有扩展自己的襟怀,冲破思想牢笼,超越自己,才能走出封闭自己的‚地平线‛。

三、拓展阅读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答:略。

本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读完本文之后,我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并且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生活就有意义。

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语言训练1.C2.D3.A4.D5.B二、语段分析1.当作者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参加进去?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2.第2段说“不如早点离开人世”和第3段的“长寿有一些好处”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语文(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给我未来的孩子一、语言训练1.D2.B3.A4.C5.B二、语段分析1. 文中提到的“最严酷的冬天”“玫瑰的芳香”“色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最严酷的冬天‛指人生最困难的时期,‚玫瑰的芳香‛指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色彩‛指人生的精彩。

2.作者为什么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答:因为理想主义者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理想会使人出众,理想能纯洁人的气质,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三、拓展阅读这位父亲给新入学的女儿哪些忠告?对你有何启示?答:略。

2 走出地平线一、语言训练1.D2.A3.C4.C5.B二、语段分析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答: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

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作者在文末说:“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请你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要地概括出来。

答:一个人只有扩展自己的襟怀,冲破思想牢笼,超越自己,才能走出封闭自己的‚地平线‛。

三、拓展阅读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答:略。

本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读完本文之后,我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并且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生活就有意义。

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语言训练1.C2.D3.A4.D5.B二、语段分析1.当作者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参加进去?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2.第2段说“不如早点离开人世”和第3段的“长寿有一些好处”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语文(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给我未来的孩子一、语言训练1.D2.B3.A4.C5.B二、语段分析1. 文中提到的“最严酷的冬天”“玫瑰的芳香”“色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最严酷的冬天‛指人生最困难的时期,‚玫瑰的芳香‛指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色彩‛指人生的精彩。

2.作者为什么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答:因为理想主义者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理想会使人出众,理想能纯洁人的气质,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三、拓展阅读这位父亲给新入学的女儿哪些忠告?对你有何启示?答:略。

2 走出地平线一、语言训练1.D2.A3.C4.C5.B二、语段分析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答: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

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作者在文末说:“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请你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要地概括出来。

答:一个人只有扩展自己的襟怀,冲破思想牢笼,超越自己,才能走出封闭自己的‚地平线‛。

三、拓展阅读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答:略。

本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读完本文之后,我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并且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生活就有意义。

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语言训练1.C2.D3.A4.D5.B二、语段分析1.当作者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参加进去?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2.第2段说“不如早点离开人世”和第3段的“长寿有一些好处”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2 乌篷船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2  乌篷船

写信,写给谁呢?给知己者川岛、钱玄同等二三人;
实在没人可写了,就写给自己。《乌篷船》这封信的
收信人子荣,就是写信人周作人本人。
子荣是周作人的笔名。收信人与写信人是同一人,
本文可以看作是作者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1.概括每段的段意。〔参考〕

2.作者介绍了乌篷船哪些方面的内容?作者为什么
②“黄昏的景色正最好看,……夜间睡在舱中,听水
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
有意思。”
③“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
真趣味,……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
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 。”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实际上,收信人“子荣”与写信人“岂明”是作
不厌其烦地介绍故乡各种类型的船?〔参考〕

3.文章开头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
知 并不是那里”,觉得故乡不值得怀恋,后面又说:
“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表现出无尽的
眷恋。这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首段,说明给朋友写信的原因。
次段,介绍江浙水乡常见的交通工具乌篷船。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收信人“子荣”与写信人
“岂明”有着不同的意趣与追求?〔参考〕
5.简要评价周作人对传统生活的态度。〔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采用书信形式,显得亲切随意。在结构上,可不
刻意追求大起大落的变化,而是以乌篷船为中心,先
示 写乌篷船的特点、构造等,然后再侧重写乘船游故乡

(完整版)给我未来的孩子(2003山东济南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完整版)给我未来的孩子(2003山东济南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给我未来的孩子张淑梅①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你童年,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②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③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④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

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

【高中语文】给我的孩子们ppt精品课件25

【高中语文】给我的孩子们ppt精品课件25
“憧憬”、“悲哀” 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 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写大人 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 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两个“憧憬”指的是向往,用在这里写 出了作者对孩子身上体现出的可贵品质的向 往和害怕它们丢失的悲伤。
当堂训练: 1、你有自己的童趣小故事吗?父母是 怎样对待你的童趣的?把它拿出来与同 学交流。 2、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则,学一学丰子 恺,用简单的漫画描画出来吗?
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生字词。 3、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 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自学提纲(15分钟)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默读课文:(1)圈划出生字词, 结合 上下文思考其意思;(2)本文 主要写了些什么?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3、这则序言主要分几个部分?分别 写什么内容? 4、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 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说明理由? 段中两个“憧憬”如何理解?
作者简介
丰子恺 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 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1925开始文学 创作并发表漫画。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 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 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抗战爆发后,在任教的同 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 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 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 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 《子恺画集》。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24 黄鹂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24  黄鹂
语文(第三版)
24 黄 鹂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语言揣摩

孙犁(1913~2002),原
者 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
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
简 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
介 席,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等。著有长
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
的所在”;倒数第2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排句或对句
的运用,使得语言在工整中有变化,长短错落而不呆
板。采用这样的句式,能把感情抒发得既酣畅淋漓,
而又曲折回旋,波澜起伏。
返回 回目录页

鸟市
“生产第 一”的年 代
“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 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江南, “第二年 “这里的湖光山色……这是 太湖 春季” 一种极致”
同情 无比的喜悦
返回
回目录页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
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返回 回目录页

作者写黄鹂实际是为了写文艺。文章末尾写到:
副标题“病期琐事”。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课文哪几段写自己遇
体 到黄鹂的经历(写了几次)?哪几段写自己的感悟?
〔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从开头对“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
的所在”,记叙了遇到黄鹂的几次经历(共四次)。

从“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至结尾,写自己的
感悟。
返回 回目录页

1.找到课文描写遇到黄鹂的段落,填写表格。〔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8 孔子的诚信观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8  孔子的诚信观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
示 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
语·颜渊篇》)
(第一部分第1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
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诸说左上》)
(第三部分第4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阅读两则故事,谈谈你所受到启发。

1.无名孩子的陵墓。〔故事一〕

2.小池国三。〔故事二〕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美国纽约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美国
故 第十八任总统、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统帅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
普施于人,取信于友思想的伟大。

引述曾子的名言,表明曾子受孔子诚信思想的影
响之深。
引用林肯的名言,佐证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全
世界普遍遵守的处世准则。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引述孔子的言论,说明讲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
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引述子张问仁的故事,强调诚信是“仁”的重要
事 在这里。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
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那位小主人五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
一 的悬崖上坠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数年后,由于家道
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他要求新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6 郑伯克段于鄢

电子课件-《语文(第三版)》-B10-3175 36  郑伯克段于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鄢,地名,即战争所发生的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参考〕

序幕: 开端:
。 。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前一节
后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目录页

序幕:郑武公时武姜欲立段而未果。
开端:武姜为段谋取京作为封地。

发展:段不断扩张,将使西、北边境地区纳入自己
而后褒扬颍考叔和郑庄公的行孝,在褒贬中正反映了
其极力推崇的“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
敬”的儒家伦理道德礼法。
上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返回 回目录页


人物
身份关系
性格特点
老谋深算,阴险狡猾
郑庄公 长子、兄长、国君
薄情寡义
共叔段 次子、弟弟、大叔 恃宠恣肆,贪婪愚蠢
武姜
母亲
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颍考叔
颍考封人
聪慧机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1.文中出现了“国”“都”“邑”“鄙”等词语,

说说它们的区别。〔参考〕 2.“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在第7段就结束了,为
管辖范围。
高潮:段欲发动叛乱,庄公出兵讨伐。
结局:庄公平叛,段逃到共国,姜氏被幽禁在城颍。
尾声:颍考叔献策,庄公母子和好如初。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阅读课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参考〕

人物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课件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课文通过写孩子们的什么事来表现儿童的童 真、童趣(tónɡ qù)?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 的性格特征?
直率、自然(zìrán)、热情、富有想像力
本文除了写表现孩子们率真、自然的童真(tónɡ zhēn)、童趣外, 还写了大人们,再读课文,体会作为成人的悲哀。
12/12/2021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课文 层次 1
(kèwén)
• 一、(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 1、写孩子们不可能理解自己的话而悲哀。
• 2、(2-7)对照成人世界(shìjiè)的各种毛病,

写孩子的率真、真情。
• 二、(8-11)抒发失去了童真的悲哀。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 者通过本文要表达(biǎodá)的主要感情?为什 么说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表 达(biǎodá)的主要情感?
憧憬、悲哀。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
(tónɡ qù),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 赞扬;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 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活动中有自主的创造,而成人却喜欢给同类的行为赋以“意义(yìyì)”和符号。1、无奈、悲哀。结尾的语气 更肯定——“早已不是”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12/12/2021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四、初读课文,整体(zhěngtǐ)感知
12/12/2021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读一读 想一想
• 1、听范读,给课文(kèwén)划分层次.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 给我的孩子们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 给我的孩子们课件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孩子抱怨,说明他们还率真、无瑕, 所以喜欢(xǐ huan);孩子们感谢时,说明他 们已长大,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 所以悲哀。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 一个个退缩(tuì suō),顺从,妥协,屈服起来, 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 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 1、无奈、悲哀。
• 2、结构上照应,情感上深化,表
达了对容不得“真率”的世俗的强 烈 愤恨。 (qiánɡ liè)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 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
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同时表现 出对真善美的向往。----主旨
送别 歌 (sòng bié)
李叔同
长亭 外,古道边, (chánɡ tínɡ)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李叔同是“文章惊海内”的大师,。 鲁迅、郭沫若等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
上荣耀。他所创作(chuàngzuò)的《送别歌》经 久不衰。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等 文化名人。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我们都盼望长大。可是人们(ré旦长大,
最大的愿望却是回到童年,因为童年 有梦。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们给


丰 子

恺子
(hái zi)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要!
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 天上的月亮,"要"字后面还 要跟上一个坚定的惊叹号。 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没有 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bǎwán)把 玩(bǎwán),至于上天捉月是坐 火箭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 他们思考的范围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

2.作者不时地使用近乎排偶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 给文章增添了一种明丽的色彩。试找出几句来品读。
〔参考〕
前一节
回目录页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载体。
这是一篇说理文,但采用书信式的口吻来写,行文上
示 灵活自如,表达上情真意切,更能打动读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近乎排偶的句子 , 如 : ①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
语文(第三版)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课堂讨论 语言欣赏

张梅,1958年生,广东梅州人
者 ,当代女作家。当过工人、出版社

编辑、杂志主编。1988年开始文 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破
绍 碎的激情》,中短篇小说集《女人
、游戏、下午茶》《酒后的爱情观

2.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可能悲壮却决不可怜。
3.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
潮流而改变自己的信念。
4.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
事足矣。
5.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
都是自己的国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采用书信口吻行文,有怎样的好处?
存的意义。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可能悲壮却决不可怜”,意
思是,理想主义者的追求未必都能成功,但即使失败
了, 他 们 也因为努力过、拼搏过,从而 觉 得 人生无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这句话是说,即使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那些
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能使人
示 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致灰心丧气。
比喻句,如 : ①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 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 ②“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温柔,你的眼波要像春天般明 媚”等,其语言在理性之外又有一种优美。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等。中篇小说《殊途同归》获广
东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奖 ( 1989 )
,散文集《木屐声声》获第二届广
州文艺奖(2000)。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整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参考〕


2.在具体的做人上,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孩子提出了
哪些希望?〔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她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
个踏实的人,懂得和珍惜感情,有独立的人格。

返回 回目录页

一是希望孩子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二是希望孩
子不占有他人的东西,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返回 回目录页
课 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

1.作者希望孩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理想主义者”的含义。作者说“理想主义者的 结局可能悲壮而决不可怜”,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这句话是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俗,但我们的
内心都有自己的见解、主张和立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课文颇多警句性质的语句,说说哪些语句对你有启
堂 发或激励意,并谈谈你的体会。〔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1.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
庸俗而令人生厌。
提 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
有纯正的品格;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
示 乐,意在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 ②“如果你
是个美貌的女孩儿,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 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儿,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 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 这 些 句 子 给人以整齐而又有 变化的美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读 〔参考〕
2.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 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参考〕
3.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 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参考〕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理想主义者是指具有纯正的品格、高尚的情趣和
理性的人生追求的人,他们不因物质诱惑而迷乱心性,
示 也不因前路坎坷而动摇信念,始终矢志不移地寻找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