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月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合集下载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刘建【摘要】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是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专家创制的一套优秀的儿童运动发育评估与训练方案. 如何规范化地正确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训练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报告运动发育落后婴儿应用PDMS-2评估及进行家庭训练指导的一个案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1)024【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运动发育量表;儿童运动发育;发育迟缓【作者】刘建【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4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是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专家创制的一套优秀的儿童运动发育评估与训练方案.该量表不仅可用于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评估,而且所提供的家庭生活化的训练方法尤其适合于指导家庭训练.该量表自2006年引进国内后,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有了一定的普及.然而,由于该量表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很好的掌握.而我国婴幼儿发育干预事业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许多涉足儿童早期发育干预机构,甚至是康复机构中,由护士及教育工作者转行者也很普遍.如何规范化地正确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训练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报告运动发育落后婴儿应用PDMS-2评估及进行家庭训练指导的一个案例,并分享对其的体会.小儿因12月龄仍独坐不稳就诊.小儿为G1P1, 36+1周急产娩出,生后无明显窒息时,出生体重为1.9kg,既往曾于生后第4个月时查Gesell发育量表结果为正常,同期尿代谢筛查结果为正常.查体:头围48cm,反应可,眼神灵活,面容无特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对称引出,诊断为运动发育落后.由经验丰富的评估师对小儿进行PDMS-2评估,评估过程全程录像.粗大运动发育商(GMQ)74,精细运动发育商(FMQ)94,总体运动发育商(TMQ)81,结果见表1.1(具体项目的分)及表1.2(总分与发育商).我们为小儿制定了为期6个月的远期目标,6个月后小儿粗大运动发育月龄=GMQ%×6(结果大于0.5则进位,否则舍去)+现阶段粗大运动发育相当月龄.本例小儿6个月后粗大运动各能区预期增加74%×6=4.44≈4个月的能力.即各能区均达到11个月能力水平.反射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通过坐位的前方翻正反应(项目7)及后方保护反应(项目8);姿势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从仰卧位及俯卧位转换到坐位(项目17、18)及跪立(项目19);移动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坐位转圈180°(项目29),能够远离支持物稳定的独自站立3秒(项目31),可以在扶其单手情况下能踏步(项目32)及可能出现扶单手走(项目34).实物操作能区能够出现项目1接球—坐位的能力.近期目标的制定,我们选择小儿现有能力中未达标的项目及就要出现的能力的项目,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本例小儿反射能区中为使其能完成项目5侧方保护性反应,训练小儿在辅助坐位下,将其身体左或右侧倾斜45°来诱发其伸出手臂支撑以恢复平衡(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中的方法2、3、4),为使其将来能通过项目6前方翻正反应,可以让小儿呈坐位,握其手腕轻向后推,然后向前拉(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中的方法2);姿势能区中为使其能完成项目14、15、16,先给予帮助保持坐位背部直立,然后渐减少助力,训练孩子背靠沙发坐,够玩具(方案2.3坐/坐位伸手的方法3、4);移动能区为使其通过项目19、20,可以将孩子放置于俯卧前臂支撑位或者手膝位,可以用大浴巾给予孩子向上的助力,使其达到四点支撑(方案3.8爬中的方法1).每日训练2~3小时,每月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并相应调整训练方案.该婴儿在家庭训练1个月后,能够独坐保持1分钟以上——姿势测试的项目14得2分,保护性伸展有反应动作——反射测试中的项目5仍为1分,腹爬速度增快.训练调整:反射能区继续原有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方法2、3、4)、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2);姿势能区将方案2.3坐/坐位伸手(方法3、4)调整为在小儿独坐时各方向够物(方案2.3坐/坐位伸手的方法4、5)——为增加难度可将方案2.3坐/坐位伸手中的所有坐位下的训练改为坐方凳训练,同时增加配套训练方案以外的方法——坐位时双臂上举够物训练,以帮助小儿背部完全伸展;移动能区继续训练方案3.8爬(方法1).该婴儿在家庭训练2个月后,小儿独坐拿到前方玩具在坐直——项目15得2分,腹爬速度快,侧方保护反应引出——反射测试的项目5得2分,前方翻正反应部分引出——反射测试的项目6得1分.家长反馈:家庭训练中仍不愿意待在俯卧手支撑体位.训练调整:小儿已具备反射能区中项目5的能力,故去除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训练方案,继续训练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2),增加训练小儿坐位时从后方拉其双手,并诱导其双手支撑(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的方法2、3)以使其可能完成项目8;姿势能区中继续训练坐方凳下的2.3坐/坐位伸手(方法4、5),为使小儿能够通过测试中的项目17坐起——仰卧位、项目18坐起——俯卧位,增加小儿由仰卧位侧方扶物坐起训练(方案2.4手坐起中的方法2、3);移动能区加练手、下肢交替爬行及爬越低的障碍物(方案3.8爬的方法2、3),帮助小儿向手膝爬过度.因其坐位稳定,增加了实务操作能区训练,坐位接球、仍球(方案4.1接球的方法1、2及方案4.2扔球-举手过肩的方法1、2).该婴儿在家庭训练共3个月后,小儿坐位背部完全伸展,可以坐位下自由玩玩具 (项目16得2分),能够手膝爬(项目20得2分),可以扶物站起(项目23得2分)、扶物侧行(项目26得2分),扶物坐下(项目27得1分).训练调整:反射能区继续训练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1、2)、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方法1、2、3);姿势能区项目16已完成,去除训练方案2.3坐/坐位伸手,将方案2.4调整为难度略大的仰卧到坐为转换(方案2.4中的方法3、4、5);移动能区继续训练方案3.8爬(方法1、2、3).因小儿坐位稳定,增加臀移(项目21)训练(方案3.9中的方法2).为完善小儿站位转换为坐位(项目27),增加坐下训练,方法是帮助小儿由站位有控制的成坐位(方案3.14坐下中的方法1、2、3).为了诱发出小儿踏步(项目32)及行走能力(34),增加小儿踩物练习(方案3.15踏步的方法2、3、4)及扶小儿行走训练(方案3.18站起的方法1、2).为使小儿能够站立并保持平衡(项目30、31),增加小儿站立平衡训练(方案3.16站立的方法2——英文、3、4、5);实物操作能区继续方案4.1接球(方法1、2)、方案4.2扔球-举手过肩(方法1、2)训练.家庭训练共4个月后,虽然小儿在项目中没有获得新的分数,训练方案仍将将反射能区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将(方法2)调整为小儿坐位时向后其躯干诱发其头向前倾,手向前伸(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的方法4、5),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中将方案(方法1、2、3)调整为减少帮助的(方法4、5),其它能区方案不变. 家庭训练5个月后复查PDMS-2结果详见表1.1及表1.2.本文中婴儿PDMS-2为粗大运动发育轻度落后,精细运动发育正常.应用PDMS2粗大运动的家庭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并且每个月均对训练结进行评价并对训练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家庭训练方案包括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及具体训练方法的选择三部分.本文中提到的远期目标相当于PDMS-2配套训练计划中的具体目标,本着具体目标应略高于我们所预期的小儿运动发育相当月龄的能力(基点)的原则[1],设定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量表所未提及的,我们所说的近期目标就是指小儿现阶段的训练目标.我们选择近期目标的原则是,以小儿现有能力中未达标的项目及就要出现的能力的项目,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选择,PDMS-2配套方案中每个方案均对应一个或多个测试项目,每个方案中均提供了按照技能由低到高的5种以游戏为基础的训练方法,例如方案2.3对应姿势项目9、11、12、14、15、16,如果我们需要训练项目9、11我们可以选择方法1、方法2;如我们需要训练项目12坐位伸手,我们可以选择方法3;如果我们需要训练项目15、16,我们可以选择方法4、方法5.在使用PDMS-2提供的配套方案时,我们应该灵活的、变通的使用.如本文中的小儿,在已经通过独坐项目测试的情况下,为使更其容易发展出更高级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他们坐位的平衡能力及稳定性,作为一种过渡性训练,我们将原方案中坐位下的训练改为坐方凳完成.我们制定家庭训练的模式是:1.按照量表提供的方法GMQ%×6+现阶段运动发育月龄,我们得到小儿6个月后运动发育的相当月龄,通过这一数值我们预期6个月后小儿将具有的能力,选择较这些能力稍高一点的能力项目作为远期目标(具体目标).2.选择小儿现有能力中未完善的能力与可能就要出现的能力,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并选择与之对应的方案方法,教会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的训练方法,进行家庭训练,每日2~3小时,每个月来,由康复师评估小儿是否通过了所定的近期目标,再进行训练方案的调整,这样周而复始.我们认为,这作为康复机构使用PDMS-2及其配套方案指导小儿进行家庭训练的一种模式,是可行的,甚至是必要的.〔1〕李明,黄真.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3.。

0至3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

0至3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

0至3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婴儿早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适切的早教训练对于婴儿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0至3个月婴儿的早教训练方案。

1.视觉刺激: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放置一些颜色鲜艳、形态独特的玩具或图画,例如彩色摆饰、卡通动物图案等。

轻轻晃动这些物品,引起婴儿的注意,并和他们进行眼神交流,帮助他们发展眼球跟视的能力。

2.听觉刺激:播放适合婴儿听的音乐、儿歌或婴儿专用声音,例如雨滴声、心跳声等。

还可以给婴儿唱歌或说话,帮助他们发展听觉和语言能力。

另外,在婴儿睡觉时,可以播放柔和的轻音乐,帮助他们入睡。

3.触觉刺激:通过按摩、轻轻触摸、拥抱等方式,给婴儿提供适当的触觉刺激。

这不仅有助于强化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婴儿的肌肉和神经发展。

4.运动刺激:适时地给婴儿提供适当的运动刺激,例如深蹲抱起婴儿、帮助他们进行手脚活动等。

这有助于加强婴儿的肌肉力量和发展运动协调性。

5.语言刺激:和婴儿进行日常交流,不断给他们说话。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例如“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狗”或“这是一个红色的球”,帮助他们建立语言基础。

6.社交刺激:和婴儿进行亲子游戏,例如拥抱、亲吻、笑脸等。

这有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加强婴儿的社交能力。

7.情感刺激:经常给婴儿表达爱意和关怀,例如抚摸、拥抱、亲吻等。

这有助于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提高婴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8.环境刺激:为婴儿提供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

在婴儿房间里放置一些适合他们触摸和玩耍的玩具,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9.建立日常规律: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例如每天准时起、睡觉,固定的喂养时间等。

这有助于婴儿建立稳定的生活模式,促进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10.家庭互动:鼓励家人参与婴儿早教训练,例如爸爸妈妈、祖父母等。

亲密的家庭互动有助于增强婴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

以上是一个适用于0至3个月婴儿的早教训练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早教训练应以婴儿的舒适和乐趣为重,避免过度刺激。

婴儿康复训练方法

婴儿康复训练方法

婴儿康复训练方法
婴儿康复训练方法是指通过专业的康复护理,帮助婴儿克服发育障碍或功能障碍,促进其正常发展和恢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婴儿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体位的训练,帮助婴儿改善肌力、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牵引、热敷、矫正体位等。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旨在促进婴儿的语言和交流能力发展。

通过音乐、游戏和语言练习等方式,帮助婴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发音和语言理解能力。

3. 肌肉功能锻炼:针对婴儿的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或肌肉功能不全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增强肌力、改善姿势和运动控制能力。

4. 姿势矫正:针对婴儿的姿势异常,进行矫正训练,如头部倾斜、脊柱侧凸等。

通过正确的姿势训练和护理,帮助婴儿恢复正确的姿势。

5. 家庭指导:康复训练不仅需要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和治疗,家庭的参与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康复师会向家长提供正确的护理方法和训练技巧,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婴儿的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
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

因此,婴儿康复训练应该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各个月龄宝宝家庭早教方案大全

各个月龄宝宝家庭早教方案大全

各个月龄宝宝家庭早教方案大全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胸下放一个小枕头,让宝宝练俯卧支撑,锻炼宝宝的脊柱肌肉。

同时,妈妈可以用一些可以移动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尝试用手去抓取玩具,锻炼宝宝的手部协调能力。

坐姿练宝宝大约在5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尝试坐姿,妈妈可以在宝宝的两侧放上一些垫子,让宝宝可以借助支撑来维持坐姿。

同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抓取的玩具,让宝宝在坐姿中练手部协调能力。

二、认知能力视觉宝宝可以开始尝试追随移动的物体,妈妈可以用一些可以移动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尝试追随玩具的运动轨迹。

同时,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放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可以观察和辨认不同的颜色。

听觉宝宝可以开始尝试分辨不同的声音,妈妈可以给宝宝放一些不同的音乐,让宝宝尝试分辨不同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放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让宝宝可以尝试用手去敲打玩具,锻炼宝宝的手部协调能力。

触觉宝宝可以开始尝试分辨不同的材质和质地,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不同的材质的玩具,让宝宝可以用手去触摸和感受不同的材质和质地。

同时,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放一些可以摇晃的玩具,让宝宝可以尝试用手去摇晃玩具,锻炼宝宝的手部协调能力。

三、语言能力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些简单的故事,或者唱一些简单的儿歌,让宝宝可以听到不同的语言声音,锻炼宝宝的听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同时,妈妈可以在和宝宝交流的过程中,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让宝宝可以逐渐学会一些简单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四、社会行为能力宝宝可以开始尝试和其他人进行互动,妈妈可以和宝宝玩一些互动游戏,如“捉迷藏”,让宝宝可以学会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同时,妈妈也可以带宝宝参加一些亲子活动,让宝宝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环境,锻炼宝宝的社交能力。

训练宝宝站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妈妈可以先让宝宝抓住沙发或者婴儿床的边缘,然后慢慢地将宝宝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让宝宝感受到支撑力,再慢慢地将手松开,让宝宝自己站立。

【家庭教育】3个月大的宝宝早教方案

【家庭教育】3个月大的宝宝早教方案

【家庭教育】3个月大的宝宝早教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当宝宝仰卧时,使用孩子胸部上方20~30cm的玩具,最好是红色或黑白
对比鲜明的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训练孩子的视线上下、左右、圆圈、距离、,用
斜线等方向刺激物体的视觉发展,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

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

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
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
绪和发音的欲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
分辨各种声音。

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的脸颊、嘴唇、眉毛、手指或脚趾对触觉压力非常敏感。

触觉练习
可以用手或各种形状和质地的物体进行。

光滑的丝巾、粗糙的亚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梳子、不同厚度的毛巾或海绵以及几何形状的玩具可以使儿童拥有不同的触觉,这有助于
发展儿童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

如吃饭时,用
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
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
的发展。

带满月宝宝的一天流程

带满月宝宝的一天流程

带满月宝宝的一天流程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要带着满月的宝宝度过一整天。

早上,宝宝醒来的时候,我先给他换尿布,然后抱着他喂奶。

宝宝吃饱喝足之后,我会给他洗脸擦身,让他保持清洁舒适的状态。

接着,我会给宝宝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把他抱到阳台上晒太阳。

阳光的照射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所以我会让他多晒晒太阳。

在阳台上,我会给宝宝讲故事,唱歌,或者跟他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中午,是宝宝的午睡时间。

我会把宝宝放在他的小床上,给他盖好被子,然后轻轻地哄他入睡。

在宝宝睡觉的时候,我会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家务,比如整理房间,做饭等等。

当然,我也会抽出一些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因为带宝宝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和精力的工作。

下午,宝宝醒来之后,我会给他喂一些辅食,比如米糊,果泥等。

宝宝吃完辅食之后,我会给他换上干净的尿布,然后带他出去散步。

散步对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所以我会尽量安排每天都带宝宝出去走走。

晚上,是宝宝的洗澡时间。

我会给宝宝准备好洗澡的用具,然后把他放在浴盆里轻轻地给他洗澡。

洗完澡之后,我会给宝宝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抱着他哄他入睡。

在宝宝入睡之后,我也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带满月宝宝的一天流程就是这样,充满了忙碌和幸福。

尽管有时候会觉得有些辛苦,但是看到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在温馨的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0-1岁宝宝语言训练 亲子拉大锯-语言游戏

0-1岁宝宝语言训练 亲子拉大锯-语言游戏

0-1岁宝宝语言训练亲子拉大锯-语言游戏
游戏益处
1、观察宝宝对声音和语气的反应,促进宝宝早期语言理解能力。

2、锻炼宝宝坐立时的躯干力量和手臂力量。

游戏道具

游戏方法
1、宝宝平躺在床上,父母其中一人伸出手指,让宝宝可以自然地抓握。

2、握紧宝宝的小手,尝试将宝宝慢慢地拉起来,维持稳定坐立的状态。

同时,在拉的过程中哼唱儿歌。

儿歌结束时,慢慢放下宝宝,保持仰卧状态。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

拉大锯,扯大锯,你过来,我过去。

拉一把,扯一把,小宝宝,快长大。

3、重复以上步骤若干遍,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语气哼唱儿歌,刺激宝宝的听觉感官和对语言的吸收。

父母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4、游戏结束,可以轻抚宝宝腰背部进行放松。

游戏提示
①若宝宝无法抓握手指,父母可以用手抓握住宝宝的手腕。

②游戏时间不宜过久,两三遍之后可以让宝宝躺下休息。

月嫂跟宝宝互动游戏教案

月嫂跟宝宝互动游戏教案

月嫂跟宝宝互动游戏教案在月嫂的工作中,与宝宝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互动游戏,月嫂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增强宝宝与月嫂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能让宝宝更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月嫂跟宝宝互动游戏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摇摆游戏。

这是一款非常简单的互动游戏,适合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月嫂可以抱着宝宝,轻轻地摇摆身体,同时轻声地唱歌或者说话。

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月嫂的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平衡感和听觉发展。

2. 摸索游戏。

这款游戏适合于宝宝3-6个月的时候。

月嫂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颜色鲜艳、质地柔软的玩具,然后放在宝宝的身边。

月嫂可以引导宝宝去摸索这些玩具,同时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玩具的颜色、形状和材质。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发展视觉和触觉,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3. 躲猫猫游戏。

这是一款适合宝宝6-12个月的游戏。

月嫂可以拿一个柔软的玩具,然后在宝宝的面前藏起来,然后让宝宝去找。

当宝宝找到玩具的时候,月嫂可以用欢快的语言来表达对宝宝的鼓励和赞美。

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认知和运动发展。

4. 探险游戏。

这是一款适合宝宝1-2岁的游戏。

月嫂可以带着宝宝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探险,让宝宝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和物品。

在探险的过程中,月嫂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周围的事物,同时可以引导宝宝去触摸、感受和体验。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运动和语言发展。

5. 音乐游戏。

这是一款适合宝宝2-3岁的游戏。

月嫂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然后和宝宝一起演奏音乐。

月嫂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让宝宝跟着节奏来敲打乐器。

同时,月嫂也可以用音乐来引导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发展音乐和节奏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动作协调和社交能力发展。

总结。

通过以上的互动游戏教案,我们可以看到,月嫂跟宝宝的互动游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0~3岁婴幼儿家庭认知教育与指导

0~3岁婴幼儿家庭认知教育与指导

二、注意发展的家庭指导策略
1 告知家长设立良好环境,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 学告前知教家育长的制内定容、并手遵段守和合设理施受的社作会息经制济度发展水平的影响 3 指导家长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 指导家长多引导孩子积极动手动脑 5 指导家长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6 指导家长在游戏中训练婴幼儿的专注力 7 指导家长重视培养婴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多方面兴趣
(九)时间知觉发展的家庭指导策略
•指导者应告知家长帮其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指导家长在生活事件中感知时间的基础上,告诉 婴幼儿时间的特征
(十)感觉统合发展的家庭指导策略
•指导者要为家长系统地讲解感觉统合理论,让家 长关注对婴幼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状况为家长提供感觉统合训练 方案,做出感觉统合训练的示范,促使家长掌握 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
(五)平衡觉发展的家庭指导策略
•指导者可指导家长对婴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训 练。如;爬行、转圈、滑滑梯、荡秋千、走平 衡木、滚动大球、走花坛边,走铁轨。
(六)方位知觉发展的家庭指导策略
•指导者可指导家长鼓励婴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上 下、左右、前后进行了解,产生方位知觉 •让婴幼儿通过对身体周围物体的方向、距离的 感知形成空间方位知觉
导读
0~3岁是人的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认知 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良好发展能为日后其 日后情感、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
第一节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概况
(一)婴幼儿认知的萌芽 (二)婴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 (三)婴幼儿认识范围的扩展 (四)婴幼儿认知程度的深入 (五)婴幼儿的信息加工容量的增加 (六)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动因

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家庭指导方案1-18月龄

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家庭指导方案1-18月龄

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家庭指导方案心理行为篇1月龄1抚触生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对小儿进行抚触、被动运动。

2视觉刺激觉醒时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如红色小球)、图卡等进行视觉刺激,品种多样化,经常更换。

物体距婴儿眼睛25cm左右。

用亲切的目光注视,面对面谈话,当宝宝注视你的脸后,慢慢的移动你头的位置,设法吸引他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方向。

3听觉刺激觉醒时用格格声、语言、音乐等进行听觉刺激,听反应差的加强声音刺激。

或耳边呼唤宝宝,或发出柔和声响的塑料玩具,距离婴儿耳朵10cm,使他听到你的声音后转过头来。

4母子交流平时喂奶或护理时随时随地目光注视,并同宝宝说话,细心观察哭声,理解宝宝哭声和表情的含义,增强母亲对新生儿需求的敏感性,加强母子间交流,促进依恋关系的建立,同时帮助感受语言,哭闹时可用说话、用手按抚腹部、握住双手或抱起来等方式安慰,然后再满足需求,让宝宝懂得成人的安慰,懂得等待成人满足他的要求。

5俯卧抬头矫正月龄满4周后开始俯卧练习,要求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

训练时把婴儿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可在小儿胸下经双侧腋下垫一个枕头,双上肢放于枕前,高度为双肘屈曲时双手能触及床面。

同时在小儿后头侧至两肩胛骨内侧进行深浅感觉的刺激,促进伸肌的收缩直至头上抬。

每次训练30秒种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至10分钟,每天训练4-6次。

6原始抓握将摇铃、拨浪鼓手柄或手指放入婴儿掌心,婴儿会马上握住。

轻轻扳开婴儿手指,玩手指游戏,直至完全摊开掌心。

经常抚摩婴儿双手(背面和掌面、手掌和指关节),促进抓握反射消失。

2月龄1抚触生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对小儿进行抚触、被动运动。

2视觉刺激可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画。

婴儿呈仰卧位,家长在面前(25cm左右)摇动色彩鲜艳的玩具,以引起兴趣,待集中注视后,可将玩具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使婴儿目光随玩具移动。

用亲切的目光注视,面对面谈语,当宝宝注视你的脸后,慢慢的移动你头的位置,设法吸引他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方向。

一月份育儿知识

一月份育儿知识

一月份育儿知识
1月育儿知识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 喂奶:一般需要在每次喂奶间隔2-3小时,如果宝宝哭闹,可以先试着给他拍嗝或换尿布,看看是否需要喂奶。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注意妈妈的饮食健康,避免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睡眠:宝宝需要大约16-1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他们可能会在白天和夜晚间歇性地睡觉。

父母可以在白天让宝宝躺在明亮的地方,晚上让他们处于相对较暗的环境,这有助于建立日夜节律。

- 洗澡: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周里,每天给宝宝擦浴或温水擦拭即可。

在给宝宝洗澡时,要确保水温适宜,不要太热或太凉。

同时,要使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肥皂和洗发水,不要使用成人用品。

- 抱持:宝宝的头颈部非常脆弱,因此在抱持宝宝时要特别小心,确保头部得到支撑。

可以将宝宝的头放在手掌中,手臂和胸部之间的位置,这有助于宝宝感到安全和稳定。

- 行为: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会有许多新的行为和动作,如蜷缩、吸吮、眨眼等。

父母可以通过观察这些行为来了解宝宝的需求和情绪。

- 健康:宝宝的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因此要注意防止宝宝感染疾病。

父母可以定期给宝宝测量体温,并注意宝宝的眼睛、皮肤和嘴巴等部位是否出现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同,具体的育儿知识建议你咨询专业的医生。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0-3岁宝宝家庭早教的意义与方法一、早期教育的意义一提到早期教育,大家可能会担心,一个人的一生漫长,有没有必要在0-6岁就进行教育,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吗?关于这些问题有专家已做调查与研究。

1.脑发育水平脑科学研究发现:1岁幼儿的脑重量(即脑物质重量)已经接近成人脑重量的60%,6岁幼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80%。

这些数字表明:幼儿本身已经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2~6岁幼儿入园接受科学的早期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智力发展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年对1500名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人的智能开发呈递减趋势。

如果把17岁定为人的智能开发的最高值100,那么,0-17岁的智能是这样分布的:0-4岁开发了50%,5-8岁开发30%,剩下的 20%是在9-17岁完成的。

3.关键期理论提出关键期理论的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小鸭认母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0-7小时,在这段时间小鸭能认鸭妈妈,如果出生7小时以后,才把小鸭和鸭妈妈放在一起,小鸭永远不认鸭妈妈。

老鼠挖洞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1个月,如果剥夺了挖洞的条件,比方说把它放在泥地板上或用笼子吊起来养,1个月后再把它放到泥地上,它永远不会挖洞。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 对此最有力的例证是狼孩的故事: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30余个野生孩子,其中5个是熊"抚育"大的,两个是豹"养"的,14个是狼"带"大的,结果如何?比如四肢着地走路,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不会说话,到晚上就象狼一下嚎叫,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从小与狼在一起,他只会学狼会的东西!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呢?同样是孩子,都有人类,都有着人类的大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会,而狼孩不会呢?很简单,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走路,这样到他身体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去模仿你!就这么简单。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指导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指导
一、 0—3岁特殊儿童的分类 (二) 特殊儿童的分类
美国的特殊教育对象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学习障碍、言语及语言损害、弱智、严重情绪障碍、听力损害(重听和聋)、视力损害、 盲聋、矫形损害、其他健康损害和多重障碍(以上为1975年美国通过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第94—142页中的规定)、自闭 症、脑损伤(1990年修订了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第101—476页中增加的)、天才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初等及中等教 育法案》,1988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973年《职业康复法》504项中保护的学生)和风险学生(Students at risk,指慢学习 者、处境不利或比其他学生更多体验到失败的学生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分类和名称虽不统一,但均未超出这一分类范围。 英国、瑞典等国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法律工作者认为,在儿童发展早期就冠之以“智力落后”“聋”“盲”等名称,不利于其身心的 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生活,故对特殊儿童不加分类而以“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概括 中国在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将残疾儿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 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8类
特殊儿童的特殊或与一般儿童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 第一,个别差异特别显著的儿童。 • 第二,有特殊困难或特殊需要的儿童。 • 第三,得天独厚或得天独薄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者残疾儿童。 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
第一节 有关0—3岁特殊儿童的概述
第三节 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策略
五、 0—3岁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及家庭教育指导 (三) 肢体障碍儿童 1. 肢体障碍的定义 2. 肢体障碍的分级 3. 肢体障碍儿童的特点 :对外界刺激敏感,遭受挫折时,易产生自卑感;学习生活上面临较多的困难,因长期受到照顾

1岁1—2个月

1岁1—2个月

1岁1—2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2D201独走稳目的:训练儿童下肢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促进智力发育。

方法:(1)训练者站在儿童的对面牵拉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小鸭,边走边说:“宝宝追上小鸭了”,或叫儿童的名字,让他走过来,并能追上小鸭。

使孩子能独走10步以上。

(2)让宝宝自己拉着玩具小鸭在前面走,训练者在后面边追边喊:“小鸭,小鸭,等等我!”。

(3)儿童与训练者并行走,边走边念儿歌:“乖宝宝,学走路,一二、一二、迈大步”,训练孩子能够独立行走。

注意点:(1)训练场地要空旷,将放在地上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清洁剂、老鼠药、电源插板等,防止意外事故。

(2)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

J2D202扶拦上楼梯,两步一级目的:训练腿部肌肉的运动协调功能及身体平衡功能,学习攀登能力。

方法:(1)扶着儿童的腰部,让他两手扶栏杆上楼梯,二步一级。

扶时不要用太大的力,逐步过渡到牵着小儿一只手上楼梯。

(2)让儿童自己扶着楼梯扶手上楼,二步一级,两足站稳后,再向上迈步。

在阶梯上放一些食物或玩具,让儿童上楼梯后能拿到,作为奖励。

注意点:(1)走稳后才开始训练上楼梯,先边爬边扶着走,二步一级。

上楼梯是能走之后的提高训练。

如果宝宝还不会独走,要先练习走路,再学习上楼梯。

(2)注意安全保护。

J2D203滑滑梯目的:锻炼手脚及全身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平衡功能,培养意志和勇敢精神。

方法:让儿童爬上几级不太高的矮滑梯台阶,然后手扶着两边,从滑梯上面滑下来。

开始时训练者给予扶持、保护,滑下来后要鼓励、称赞。

注意点:(1)滑梯时要注意安全保护。

(2)滑梯时要穿封档裤,以免皮肤擦伤。

J2D204抛球目的:训练手部运动和四肢的协调功能以及眼手协调能力。

方法:(1)让儿童站在训练者对面,训练者先示范将球抛出,然后把球给儿童,鼓励他模仿抛球动作,逐步能把球抛出1m以外。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一章名词解释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表p4)小题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使孩子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成长,将来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五大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简答、小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1.时代性和社会性2.亲情性和感染性3.针对性和随机性(知子莫如父)4.连续性和一贯性5.权威性和专制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3.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4.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2.理智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5.适度性原则6. 一致性原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1,坏境熏陶法 2.兴趣诱导法 3.暗示提醒法4.活动探索法6.榜样示范法第二章名词解释学前儿童创造力:不同于成人,它是一种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求异思维的能力,是创造欲望和创造意识、创造素质、创造行为的有机统一体。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

生活自理习惯:幼儿将生活自理能力坚持经常,变成自觉的习惯。

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讲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第一反抗期实质: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特点:1.模仿性2.自发性3.灵活性4.发展性5.差异性6.无价性论述(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1.激发儿童创造的兴趣和好奇心2.丰富儿童创造的知识和技能3.鼓励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实践4.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5.塑造儿童创造的个性6.培养儿童创造的品德7.鼓励儿童的冒险精神8.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第一反抗期的应对方法:1.尊重孩子的意愿,因势利导。

婴幼儿亲子活动策划方案5篇

婴幼儿亲子活动策划方案5篇

婴幼儿亲子活动策划方案5篇#404683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1一、活动要求:1、家长站幼儿右边。

2、家长包毛巾系在左臂膀上。

3、口令训练(小朋友/大朋友)都回答也。

二、入场:1、口令训练。

(小朋友/大朋友)2、放音乐幼儿入场音乐。

3、小朋友和大朋友比赛,看谁表演的好?家长入场音乐《向前冲》。

小朋友,今天开心吗?快乐吗?我们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三、热身运动:1、拍手拍手拍拍手(幼儿跟读);手举高手放下;面对面手拉手拉一拉用力的拉。

2、拍手拍手拍拍手(幼儿跟读);摇一摇用力的摇。

3、拍手拍手拍拍手(幼儿跟读);自己拍互相拍手打开抱一抱抱起来摇一摇用力的摇转一圈放下来。

4、拍手拍手拍拍手(幼儿跟读);小朋友变火箭5-4-3-2-1发射发三颗火箭。

(幼儿做火箭动作,家长抱着孩子的腰象上抛)四、亲子活动:1、抛毛巾:请家长拿下左臂膀的毛巾,帮小朋友擦汗,先擦小脸,再擦一下后背,小肚肚,毛巾举起来摇一摇;请家长把毛巾中间打个结,家长抛幼儿接还可以加大难度,大朋友抛幼儿转圈接毛巾。

(拍手拍手拍拍手)2、抓尾巴游戏:大人插上尾巴,幼儿抓。

(拍手拍手拍拍手)3、踩报纸:(1)把报纸打开,幼儿和家长一起踩到报纸上,把报纸对折一次,幼儿和家长一起在踩到报纸上,同样方法对折4次。

(拍手拍手拍拍手)(2)投球:把报纸搓成一个纸球,幼儿投,大人双手环抱做球筐,幼儿投掷。

(拍手拍手拍拍手)(3)踢球:幼儿和父母踢球,就在原位踢。

(拍手拍手拍拍手)4、撕报纸:(1)请父母与幼儿一起蹲下:问幼儿有没有撕过大象,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撕大象。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训练)(2)幼儿和家长一起包报纸撕碎,越碎越好,加油撕,使劲的撕,看谁撕得最碎,最后5秒5、4、3、2、1、停、天空下雪了,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把撕碎的报纸捡起来,一起象空中抛,加油!快,捡起来在抛,在一分钟内快速收拾干净,大人站着不动,幼儿捡起碎报纸丢到垃圾桶里。

(拍手拍手拍拍手)5、天天运动:(1)骑马:大人当马,幼儿骑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个月(29天-60天)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1D201拉手坐起时头稍后仰目的:婴儿运动功能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促进抬头运动发育。

方法:婴儿仰卧位,保持头在正中位。

一训练者拉住婴儿的手,轻轻地把婴儿拉起来,直至婴儿的身体与床面成45°左右时停住,另一训练者在婴儿头前上方用彩色响铃或红球逗引,使婴儿能把头稍稍抬起;些。

如果头仍向后垂,可轻轻扶住婴儿头的两侧,帮助头部抬起。

可重复进行2—3遍。

注意点:(1)拉手时训练者可以握住婴儿双手的手掌,也可以轻轻握住两手的前臂或上臂,但不要用手托住婴儿肩胛或背部。

(2)拉手坐起时在身体成45°时颈项部负重最大,此时可稍停顿一下,增加训练效果。

J1D202竖头稳目的:竖头和抬头一样,是颈部肌肉发育的标志,这是婴儿运动发育的第一步,经常进行抬头、竖头训练的婴儿,其他运动功能发育也快些。

婴儿竖头后,眼睛看的范围扩大了,对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

方法:(1)婴儿醒来或喂奶后,把婴儿竖抱起来,开始时训练者可以用手托住婴儿的头后部,将头保持在直立位,竖头30秒钟以上。

逐渐减少头部的扶托,训练婴儿自己能够把头竖起来。

(2)婴儿仰卧位,训练者拉住其双臂轻轻将身体拉起成坐位,在婴儿头前方用玩具逗引,使婴儿的头能够保持在直立位。

注意点:训练竖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分钟,每次训练后,把婴儿横抱着休息一会儿,再竖抱起来让婴儿看一会东西,可反复进行2—3次。

J1D203俯卧时下巴离床目的:锻炼颈背部肌肉功能和头部控制能力,促进抬头运动,并能使婴儿看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外界刺激。

方法:(1)婴儿俯卧,保持头正位。

用彩色玩具或有趣的图画吸引婴儿抬起下巴和脸颊,使下巴离开床面。

(2)婴儿俯卧,训练者用手轻拍婴儿的下颌,或在下部垫一个小枕头,帮助其抬高头部。

每次训练时间不超过3分钟。

注意点:(1)婴儿俯卧时姿势要正确,不能让两手向后伸,两手臂应放在两侧前上方作肘撑状。

(2)宝宝趴在较硬的床垫上是不会憋着的,因为宝宝的头已经会向左或向右转动,而把鼻子转向一侧。

如果是在柔软的被子上进行训练,要留意不要让被子捂住了婴儿的口鼻。

J1D204扶持下能迈步目的:婴儿从出生时就有自动踏步反射,这是先天形成的,一般在生后40—50天时要消失,自动踏步反射消失后,下肢不会再主动迈步了,一直要等到4个月左右才能出现下肢蹬跳的短时支持动作。

如果在自动踏步反射消失前继续进行迈步训练,可以延迟踏步反射消失的时间,或一直保持下来。

由于迈步要用大腿部的肌肉,这些肌肉得到锻炼,使宝宝将来学走时比较快和容易。

方法:在稍硬的床面上,扶住婴儿的腋下,使婴儿身体稍稍前倾并向前带动,促使婴儿向前迈出8—10步。

每次训练1分钟,休息一会儿再训练一次。

注意点: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增加下肢的负重,也不用担心训练迈步会把下肢“压弯”,因为训练者已扶住腋下,下肢其实没有多大的负重。

J1D205婴儿被动操目的:促进四肢活动,锻炼肌肉功能,也可作为其他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方法:共有两臂胸前交叉运动、上肢伸屈运动、下肢伸屈运动、两腿伸直上举运动4节操,每节做二八拍,训练者说口令,同时播放活泼的儿童音乐。

每天做2次。

注意点:(1)室内空气新鲜、温暖,宝宝脱去厚的衣裤及包被,在清醒状态时进行。

大人手要温暖,动作要轻柔,合着音乐拍子及口令进行。

如宝宝紧张、哭闹、烦躁时可以暂缓进行。

(2)婴儿操在整个婴儿期内都应该进行,是一种很好的婴儿保健方法。

2.精细动作训练J1J201看双手目的:训练眼的注视能力和眼手协调功能,这是婴儿精细动作发育的基础。

方法:(1)让婴儿仰卧并枕一个小枕头,头保持正中位,训练者把婴儿的双手慢慢地牵到身体前面,并轻轻地摇动双手,对婴儿说“手手来了”,吸引婴儿看着自己的手。

(2)把能发响的玩具(如塑料响镯、小响铃)系在婴儿手上,训练者把婴儿双手牵到他的眼前,并轻轻摇动双手,使婴儿既感到手的摇动,又看到手和听到铃声,从而注视自己的双手。

注意点:婴儿的位置要合适,使其能看到抬起的双手。

J1J202抓住玩具目的:这时孩子的抓握还是先天的握持反射,但这种握持反射会在1—2个月内慢慢地消退,继而代之以有意识的抓握。

反复训练手的抓握动作,一方面可以促使手部肌肉的屈伸运动,另一方面可以使原始的握持反射较快地过渡到有意识的抓握。

方法:婴儿仰卧位,把双手露出来,训练者用玩具的细柄、彩铃的棒或训练者的手指触碰婴儿的手掌,使其把玩具握住,然后训练者稍稍用力提拉玩具,促使其用力抓握。

注意点:(1)用玩具触碰婴儿时应先由掌心开始训练,慢慢地过渡到触碰孩子的手指也能抓握,这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2)可以用不同质地的物体去刺激手掌,从硬的玩具柄到软的手指头。

J1J203拉动系绳使响铃发声目的:由无意中的四肢活动拉响铃档,到有意地活动一侧上肢能使铃铛发出声,这表明婴儿已能把听与肢体活动之间建立起了一定的条件联系,反复地、经常地进行训练,对婴儿的智力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方法:婴儿仰卧位,在婴儿看得见的前上方用红绸带系一只小铃,再用一根松紧带将小铃与婴儿一侧手腕相连。

训练者轻轻摆动小铃使铃铛发响,引起婴儿注意,让婴儿能用全身运动使铃铛摆动和发出响声。

开始时婴儿四肢无意识活动,能看到铃铛晃动和发出响声,多次训练后,婴儿会只活动系有绳子的手,使铃档发出响声,而减少全身活动了。

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活动系着铃的手就会发出响声了。

以后再把铃档系在另一只手或脚上,反复训练。

开始时可给一些帮助,训练者摇动系有响铃的肢体,给以提示和诱导,促使婴儿能够有意识地活动系着铃档的手或脚。

注意点:需反复多次训练才能成功;避免系带绕紧手脚,训练结束后要及时解下。

3.语言能力训练J1Y201逗笑出声目的:逗笑出声是婴儿最早发出的声音,经常会笑,而且在许多情况下都能笑出声,说明婴儿对引起笑反射的条件感受较多,在大脑中的神经联系较广泛,以后言发育也较快。

方法:婴儿在清醒状态,训练者用亲切的语言或动作(如抱起来摇摆、触摸脚底和颈、腰、腹部等)或用玩具逗引,使婴儿露出笑容并能笑出声音。

在日常的生活照中反复进行训练和强化。

注意点:最好在睡醒或喂饱后进行,容易达到效果。

J1Y202发a、o、e音目的:无意识的发音是人类语言的开始,人类就是从发a、o、e音开始学说话的。

从婴儿期开始,给以经常、反复的训练和强化,婴儿语言的发育速度就能加快。

方法:训练者或家长在训练或照料宝宝时,要用夸大的口形与婴儿讲话,发出不同的元音让婴儿模仿。

当婴儿会发出1—2个元音时,训练者或父母要做出回应,面对婴儿张大口发出同样的声音,吸引他再多发出几声来。

注意点:(1)婴儿的发声可能与某种需要(例如尿湿了,高兴或冷漠需要安慰)有联系时,应该及时满足其需要。

(2)婴儿无意识的发声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才能变成有目的的发声。

J1Y203听声音有反应目的:婴儿的听觉已很灵敏,并且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不同的声音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或脚步声会停止啼哭,改变面部表情,等待喂哺;听到奶瓶碰响的声音会四肢舞动,做出吸吮的动作;自己在床上蹬踢脚弄出声音后,会继续蹬踢那只脚发出声音来。

表明在大脑中已经建立起了条件联系,这种神经联系越多,对大脑功能的发育越好。

方法:在日常照料孩子时要经常不断地用声音刺激,以便逐步建立条件反射。

例如母亲听到宝宝一哭就应该尽快地到孩子面前,亲切地说“宝宝,妈妈来了!”然后满足宝宝的各种要求,让孩子得到安慰。

当宝宝蹬踢下肢时可以在他的下肢处放一张纸,使发出更大一点的声音,引起宝宝蹬踢的兴趣。

注意点:必须一项一项、反复多次地训练才行。

J1Y204模仿面部表情目的:训练婴儿最初的模仿能力,也是一种视感知觉训练,对促进婴儿语言发育有积极意义。

方法:婴儿仰卧,训练者的脸靠近婴儿约15—20cm,对着婴儿伸出舌头,并发出“呵——呵——呵”的声音,反复几次,看婴儿是否模仿。

也可以做张大嘴打哈欠或噘嘴巴的动作,重复多次进行训练,让婴儿模仿。

注意点:每一项动作必须反复多次训练,并且固定动作的形式,才能较快地引出宝宝的模仿动作来。

J1Y205听音乐、鼓声和琴声目的:语言的听感知觉训练,形成声音和动作之间的条件反射。

方法:在婴儿清醒时,播放儿童乐曲,或唱歌,或某种鼓声、琴声,婴儿听到声音后,能够出现停止啼哭、安静或高兴地四肢舞动。

每天进行1—2次,反复地进行。

注意点:(1)训练儿童倾听时,安静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在训练时要控制音乐和鼓、琴敲击的节奏及音调的高低,吸引婴儿的注意,要避免声音过强、节奏过快,造成不良刺激,使婴儿不能接受。

J1Y206对视觉刺激有反应目的:丰富儿童的视觉刺激,进行语言的视觉训练。

方法:(1)在较暗的房间内,用手电筒照射训练者或婴儿或墙壁、天花板,观察婴儿对光做出的反应。

(2)在较暗的房间内,用几个不同颜色的灯泡,训练者开、闭各个灯泡,观察婴儿对亮灯、关灯的反应。

(3)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木格,内放不同的玩具或事物,前面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纸遮盖。

在较暗的房间内,用手电筒照射在不同的木格上,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和玩具的影子,观察婴儿的反应。

婴儿对红色的、黄色的图片注视的时间长些,同一张图形看的次数多了,注视的时间就逐渐减少。

注意点:进行视觉刺激训练活动时,四周环境应避免其他不必要的刺激物。

相反,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其他训练的场景却应该多一些视觉刺激物,例如在室内挂上鲜艳的饰品或彩图,使婴儿得到充分的视觉刺激。

4.认知能力训练J1R201视线从一侧移向中线目的:这是婴儿的视觉功能训练,注视和追视功能,是婴儿认识外界环境的基础,让婴儿多看、多听,多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视、听感觉器官的发育,而且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方法:(1)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

训练者将直径8—10cm的红球,在距婴儿眼前20cm处轻轻转动,引起婴儿注意,再慢慢地向左或右移动,边移动边转动红球,吸引婴儿始终保持注视状态,直至贴近床面,再慢慢地把红球从一侧移向中线。

然后再进行另一侧训练。

逐步使婴儿眼睛向一侧的追视范围达到45°让婴儿休息一会儿,再进行一次。

(2)婴儿会转眼追视红球后,训练者可以用手帮助他同时转动头部,使他感到看红球更容易,从而学会转头追视、看物。

(3)训练者将红球向婴儿的头上方移动,使婴儿眼睛能够朝上转动,向上方追视红球≥300°注意点:(1)红球的颜色要求是鲜艳的大红色,因婴儿的色觉对粉红、紫红色等混合色不敏感。

(2)对于不能注视和眼球不能追视(不要求转头追视)的婴儿,应该请医师检查其视觉功能(包括视觉器官和脑功能)有无障碍。

J1R202注视简单黑白画或彩图目的:婴儿有视分辨能力,对图画能表现出喜欢和不喜欢的表情,对喜欢的图画注视时间长,还能表现出欢乐的表情和动作,如手舞足蹈或笑容;对不喜欢的东西则不看或一晃而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