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讲解
合集下载
《第六章知觉》ppt课件
![《第六章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64b1c04a1b0717ed5dd19.png)
(二)知觉的组织原则
个体因主观经验的影响使客观刺激情境带有强烈的组织倾向。
1.接近或相邻原则
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更易知觉为整体, 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当刺激物之间的辨别性特征不明显时,人经常会借 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合乎逻辑或 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三、知觉整体性
(一)什么是知觉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 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人所接受的客观事物的感觉信息是单一的、零 散的,知觉是把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 是从整体上把握某事物的基本特征。
人之所以能够把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组成一个 整体,是由于事物的属性或部分本来是结合在 一起的,是一个复合刺激物。
(4)刺激物轮廓封闭或趋于闭合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视野中封闭或趋于闭合的部分容易组组织为图形而成为知觉的对象,它符合知 觉组织的闭合原则。
2.知觉选择性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依赖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还与知觉者的需要和动机、 兴趣和爱好、目的和任务、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等主观因 素密切相关。
艾姆斯设计的演示小屋,即艾姆斯小屋(Ames room),它被设计成须用一只眼睛通过窥视孔 进行观察。
由于房间是非矩形表面,在构建时,特意在墙 体、地板、天花板、窗户之间的比例上形成不 规则角度,从前面看小屋似乎是正常的,实际 上是右边矮左边高,小屋的左后角离窥孔更远 些,观察者在从窥孔中看到的是一间普通房间, 但是却出现了对小孩与大人高度的不正确知觉。
3.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是指个体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而感知物体实际方位 的知觉特征。
知觉课件ppt
![知觉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717f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f.png)
视觉器官:眼睛是人体的主要视觉器官,能够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眼睛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其中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负责光线的接收和转换。
感觉神经元
01
感觉神经元是人体神经系统中的一类特殊神经元,负责将感觉信号从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神经元在接收到神经信号后,会将其传递到脊髓和脑干等区域,再进一步传递到大脑皮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感觉皮质
大脑皮层是人体的主要信息处理区域,包括感觉皮质、运动皮质、语言皮质等多个区域。感觉皮质是人体的感觉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外周的感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感觉经验。
感觉皮质分区
感觉皮质可以分为多个区域,包括躯体感觉皮质、视觉皮质、听觉皮质、嗅觉皮质等。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感觉器官和信息处理任务,如躯体感觉皮质负责处理来自皮肤和肌肉的感觉信号。
1
2
3
通过知觉疗法,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情绪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善情绪状态
通过知觉训练,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从而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
通过知觉疗法,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促进心理成长
我们的思维过程会受到知觉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思维常常需要利用我们所感知的信息来进行推理和判断。
知觉对思维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也会影响我们的知觉,例如当我们对某事物有一定的期望或信念时,我们可能会扭曲或忽略某些信息来符合这些期望或信念。
思维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作用使我们能够理解世界并做出决策。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学习教案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57e0b0242a8956aece45e.png)
第35页/共72页
(一)词优效应
1.什么是词优效应? 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
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p44
第36页/共72页
2.实验证据: Reicher(1969)p44-45
结果: 无论事先有无先行信息,识别字词中的
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 的字母。
---即字词优势效应
第47页/共72页
3.实验支持 p34
Phillips 1974
第48页/共72页
4.应用
机器的模式 识别
第49页/共72页
5.缺陷
(1)缺乏灵活性 (2)记忆负担重 (3)较难解释模糊复杂的刺激模式识别
第50页/共72页
(二)原型匹配说
1.理论内容 p34 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模板,而是原型,即一
b. what和where通路 c.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膜实验
第60页/共72页
(1)Neisser(1964) 视觉扫描实验
在呈现的材料中快速的找到靶 子字母: Z
材料的特点:2水平线,1斜线, 2锐角
研究者的假定: 如果被试对目标的再认是模板 匹配,那么对两组材料的扫描速 度应相等;如果使用特征识别,那 么被试只需要确定某个字母是 否具有曲线特征,就能判断它是 不是靶子字母。此时,对材料a 的扫描比材料b快。
结果:证明后者。
第61页/共72页
(2)生理学证据
a.动物具有特征觉察器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系统中含有 一些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只对有一定特征 的刺激做出反应或有最大反应。这种专门 化的神经细胞被称作特征觉察器。p41
猫、பைடு நூலகம்、青蛙、鸽、
人
(一)词优效应
1.什么是词优效应? 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
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p44
第36页/共72页
2.实验证据: Reicher(1969)p44-45
结果: 无论事先有无先行信息,识别字词中的
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 的字母。
---即字词优势效应
第47页/共72页
3.实验支持 p34
Phillips 1974
第48页/共72页
4.应用
机器的模式 识别
第49页/共72页
5.缺陷
(1)缺乏灵活性 (2)记忆负担重 (3)较难解释模糊复杂的刺激模式识别
第50页/共72页
(二)原型匹配说
1.理论内容 p34 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模板,而是原型,即一
b. what和where通路 c.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膜实验
第60页/共72页
(1)Neisser(1964) 视觉扫描实验
在呈现的材料中快速的找到靶 子字母: Z
材料的特点:2水平线,1斜线, 2锐角
研究者的假定: 如果被试对目标的再认是模板 匹配,那么对两组材料的扫描速 度应相等;如果使用特征识别,那 么被试只需要确定某个字母是 否具有曲线特征,就能判断它是 不是靶子字母。此时,对材料a 的扫描比材料b快。
结果:证明后者。
第61页/共72页
(2)生理学证据
a.动物具有特征觉察器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系统中含有 一些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只对有一定特征 的刺激做出反应或有最大反应。这种专门 化的神经细胞被称作特征觉察器。p41
猫、பைடு நூலகம்、青蛙、鸽、
人
《认知心理学》课件
![《认知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65d0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认知心理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指导,有助于理解 人类智能的本质和机制。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认知 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为认知 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 手段。
人工智能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1 2 3
模拟实验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 为认知心理学实验提供更准确、可重复的实验结 果。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区别
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强调对认知 过程的探究和理解。
行为心理学则更关注行为本身,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原因和规律,不涉及 内部心理过程。
虽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心理学 的研究领域。
02
展望
认知心理学未来发展趋 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 深入,认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的研究,以及如何将研 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认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的 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认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模式, 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体的物体。
成人认知发展
元认知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知识和监控,成人通过元认 知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能力
成人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并采取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
成人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 、分析和判断,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或传闻。
04
产生原因
产生认知失调的原因包括信息不一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等。
影响
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促使个体寻求减轻或 消除失调状态。
《心理学04-知觉》课件
![《心理学04-知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c31d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3.png)
3
知觉形成
经过加工和解释,大脑将信号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意义和体验,从而形成具体 的知觉。
视知觉
视觉是感知器官中最重要的一种,它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视觉感知。了解视知觉帮助我们理解人 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线与眼睛
光线
光线是视觉的物理基础,它通过反射、折射等现象传播并进入我们的眼睛。
知觉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识别危险、辨认事物、 感受美好以及适应环境。没有良好的知觉能力,我们将无法正常交互和理解 世界。
知觉的基本过程
1
感知器官接收信息
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Biblioteka 2神经信号传递和加工
神经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加工、解码和组织。
眼睛
眼睛是视觉的感知器官,它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以及神经网络和大脑的连接。
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是经过眼睛将光线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对其进行加工和解释后,我们才能看到物 体、颜色和形状。
听觉知觉
听觉是感知器官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接收声音和声音信息, 并形成听觉感知。
声音与耳朵
听觉错觉
听觉错觉是我们听到的声音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感知现象,如音频幻觉和音频 错觉。
其他感觉错觉
除了视觉和听觉,其他感觉也有可能出现错觉,如嗅觉错觉和触觉错觉等。
总结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了解了知觉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过程。同时,我们 还探索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领域,以及感知的错误。希望这些知识能 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在感知世界中所经历的一切。
嗅觉
嗅觉通过鼻腔中的嗅觉受体感知分子,帮助 我们辨认气味。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c002e5551810a6f52486d8.png)
Warren(1970) 扩充的音素恢复实验
实验材料: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wheel) (heel) (peel) (meal)
不过问题是,这种匹配过程是怎么样实现的呢?
假说一
模板匹配说
模板(Template):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
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 应关系。
模板匹配: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
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 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和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识别了。它的基 本思想就是刺激和模板匹配,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认知心理学认为——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 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 义。因此,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 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觉
四大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依赖于 刺激物 的特性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自 下 而 上 的 加 工
自 上 而 下 的 加 工
依赖于 知觉的 主体
例: 人的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认知心理学 知觉讲解共70页PPT
![认知心理学 知觉讲解共7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01ff8f27284b73f342501f.png)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认知心理学 知觉讲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认知心理学 知觉讲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谢谢!
《心理学知觉》课件
![《心理学知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91b0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c.png)
总结词
指人在知觉过程中,将客观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详细描述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倾向于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而不是单独地感知各个部分。这 种整体性使得人在知觉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总结词
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解释刺激物。
04
知觉与心理活动
知觉与记忆
总结词:相互影响
详细描述:知觉和记忆是相互关联的心理过程。知觉对记忆有重要影响,我们通 过知觉获取的信息会在记忆中留下印象,帮助我们回忆和识别事物。同时,记忆 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知觉,我们可能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解释和感知新的事 物。
知觉与想象
总结词:相互促进
详细描述:想象是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在知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概念。而知觉则可以 为想象提供基础和灵感,帮助我们将想象的事物具体化。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无法区分知觉和想 象之间的界限,两者常常相互融合。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 时间流逝的感知和判 断。
时间知觉受到许多因 素的影响,如情绪、 注意力和生理节律等 。
时间知觉的分类包括 绝对时间知觉和相对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运动状 态的感知,如速度和方向等。
运动知觉的分类包括运动觉察、 运动判断和运动追踪等。
运动知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 意义,如驾驶、体育运动和舞蹈
等。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远近和深浅 的感知。
深度知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阅读、驾驶和识别物体等。
深度知觉的分类包括单眼深度线索和 双眼深度线索。
03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指人在知觉过程中,将客观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详细描述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倾向于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而不是单独地感知各个部分。这 种整体性使得人在知觉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总结词
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解释刺激物。
04
知觉与心理活动
知觉与记忆
总结词:相互影响
详细描述:知觉和记忆是相互关联的心理过程。知觉对记忆有重要影响,我们通 过知觉获取的信息会在记忆中留下印象,帮助我们回忆和识别事物。同时,记忆 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知觉,我们可能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解释和感知新的事 物。
知觉与想象
总结词:相互促进
详细描述:想象是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在知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概念。而知觉则可以 为想象提供基础和灵感,帮助我们将想象的事物具体化。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无法区分知觉和想 象之间的界限,两者常常相互融合。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 时间流逝的感知和判 断。
时间知觉受到许多因 素的影响,如情绪、 注意力和生理节律等 。
时间知觉的分类包括 绝对时间知觉和相对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运动状 态的感知,如速度和方向等。
运动知觉的分类包括运动觉察、 运动判断和运动追踪等。
运动知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 意义,如驾驶、体育运动和舞蹈
等。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远近和深浅 的感知。
深度知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阅读、驾驶和识别物体等。
深度知觉的分类包括单眼深度线索和 双眼深度线索。
03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第二章知觉精品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第二章知觉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f1ae0ef01dc281e53af082.png)
• 结果: –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正常场景中的靶子的辨认率 均高于杂乱的场景 – 后续的研究还确定在正常场景中,搜寻一个靶子的速 度要快于在杂乱场景中的搜寻。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在接收或搜寻 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 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 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 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 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 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 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 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dragon 非语法句 – A legal glittering the exposed picnic knight
2.自然环境对象的知觉
Biederman(1972)不同场景下的对象辨别实验
• 自变量 – 正常的场景和杂乱的场景;线索在前和线索在后;备 择物在先和备择物在后
• 因变量: – 靶子正确辨认率
花瓶? 侧影?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 知觉是一个积极的和构建的过程 • 知觉并不是由刺激输入直接引起的,而是所呈现刺激与
内部假设、期望、知识以及动机和情绪因素交互作用的 产物 • 知觉有时可受到不正确的假设和期望影响,因而也会发 生错误
The Muller-lyer illusion
• 刺激物说——
强调环境信息 真的不需要假设内部表征来理解知觉吗? “看见”与“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三、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
• 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 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 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 解释。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在接收或搜寻 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 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 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 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 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 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 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 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dragon 非语法句 – A legal glittering the exposed picnic knight
2.自然环境对象的知觉
Biederman(1972)不同场景下的对象辨别实验
• 自变量 – 正常的场景和杂乱的场景;线索在前和线索在后;备 择物在先和备择物在后
• 因变量: – 靶子正确辨认率
花瓶? 侧影?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 知觉是一个积极的和构建的过程 • 知觉并不是由刺激输入直接引起的,而是所呈现刺激与
内部假设、期望、知识以及动机和情绪因素交互作用的 产物 • 知觉有时可受到不正确的假设和期望影响,因而也会发 生错误
The Muller-lyer illusion
• 刺激物说——
强调环境信息 真的不需要假设内部表征来理解知觉吗? “看见”与“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三、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
• 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 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 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 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el) (heel) (peel) (meal)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一个字母(*eel)听
成wheel,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第三个和第四 个句子的被试会分别听成peel和meal。
表明人在知觉一个句子时,可以依据上下文和对整个句 子的理解,而把一个词所缺失的字母(音素)恢复起来。这 种音素恢复现象是已贮存的知识作用的结果。
自上而下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 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 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也称概念驱动加工。
知觉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但在不同 的情况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也可由不同的侧重。
自变量: 1、刺激呈现时间 2、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 因变量: 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 实验结果: 1、随着呈现时间的增加,无论有无上 下文,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都逐步提 高了。 2、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均 高于无上下文的,其中8字上下文的又 高于4字上下文的。 3、随着呈现时间进一步增加,有上下 文的和没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识别率 的差别反而缩小了。
Warren(1970) 扩充的音素恢复实验
实验材料: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Miller和Isard(1963)句子知觉实验
自变量: 1、句子类型(正常、异常、非语法句) 2、音噪比 因变量: 句子正确知觉率 实验结果: 1、随着音噪比的增大,句子知觉也得 到改善。 2、正常句子的知觉在所有的音噪比水 平都优于异常句子,而异常句子又优 于非语法句。
Biederman(1972)不同场景下的对象辨别实验
特性 一、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有选择 性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和 现象。所以,知觉的选择性表现 为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对象二、整体性——知觉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认知心理学认为——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 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 义。因此,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 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觉 四大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有助 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 觉期待和预测。
特性 四、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 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
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一、假设考验说
这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 理论。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 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通过接收信息、 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索信息,再考验假 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 确的解释。
实验证据—— (1)双关图
(2)Warren(1970)音素恢复实验
认知
知觉
perception
13应用心理(1)班 盛嘉琪
2013326670018
目录
1 知觉的一般概念 22 知觉理论和两种加工方式 3 模式识别 4 结构优势效应
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信息:具体的、特殊的 知觉信息:抽象的、一般的
知觉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
知觉 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
实验材料:
the state governors met with their respective legi*latures convening in capital city
星形表示该处字母(s)被一个持续120ms的纯音取代。
实验结果:
20名被试中只有一人说他听到该纯音,但不能正确指出它 的位置,而所有其他被试都没有发现s字母缺失。
自变量: 1、正常的场景和杂乱的场景 2、线索在前和线索在后 3、备择物在先和备择物在后
因变量: 靶子正确辨认率
实验结果: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正常场景中 的靶子的辨认率均高于杂乱的场景。
二、刺激物说
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 的作用。以Gibson为代表,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 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 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 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 形成假设并进行考虑。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和部分是 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 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 整体的能力。知觉的整合作用离 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对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 体特性。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
特性 三、理解性——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 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 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 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 定的意义。
Gibson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
上端的结构单元较小而密 度较大,下端的结构单元 较大而密度较小,有明显 的距离感或深度感。
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
知觉 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加工:
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 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位,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 刺激的解释。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依赖于
刺激物
自
的特性
下
例:
而
物体的
上
颜色知
的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加 工
自
依赖于
上 而
知觉的 主体
下
例:
的
人的知
加 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Eysenck(1984)认为,良好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 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 逐渐增多;
Tulving, Mandler和Baumal(1964)的字词识别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