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V S实际成本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它的核心是按照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一、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视图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成本管理决策支持(1)深入业务环节(2)标杆管理-进行差异分析与控制(3)差异的源头分析(4)例外管理原则(5)责任划分与绩效管理(6)标准化管理工具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标准成本核算体系(1)存货标准成本计价(2)有效的利润分析(3)简化核算工作(4)实时账务处理(5)成本预测、估价、模拟工具二、标准成本上线前提条件标准成本实施前应进行如下工作(1)、必须是新建立账套或者新结转账套(2)、设定成本要素且实际成本的核算应当与标准成本设定的成本要素保持一致(3)各项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注: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非标准成本特殊要求,为了满足成本核算准确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这些工作也应该进行。

(4)、应当对标准成本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范围,标准成本的制定依据,标准成本的核算精细度等与标准成本的制定有关的一些列工作。

标准成本上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1)需要相关责任人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包括物料、任务单、工序、标准费率等与标准成本有关的一些基础数据(2)改变成本核算人员核算习惯,成本核算人员需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前端业务的检查。

(3)杜绝车间物料“串用”、“串领”现象,保证订单上归集的物料成本真实准确。

三、工作方案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代表企业经过努力可到达的成本管理水平,产生的差异可以反映有关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标准成本要体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主要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也可用于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这些标准成本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管理经验确定的,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生产经营的效率和绩效,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与标准成本法相对应的是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作为生产成本,不考虑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也无法对生产经营的效率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适用的场景。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能够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而实际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准确反映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结合应用的。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比如,在生产过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而在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总之,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摘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摘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4
Part One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组成及差异
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上图是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与材料差异分析是一样的,也包括数量和价格,但 是要清楚的是人工成本中的数量是指生产每一个产品的工作时间,即工时,计 划是100个,实际上是80个,正常情况下,工时按小时算,也就是以前完成这个 生产装配需要100个小时,现在需要80个小时,但是工资率的差异,依旧是人工 成本的价格差异,并不是用一个小时,价格是30或35,而是会界定这个工人或 者这道工序,一个小时给你的工资率是30,35,这个表格中工资率差异这一列标 准成本价格这一行中的30的意思是说原来制定的工资标准一小时给30块钱,但 是改变了工艺和工序之后,一小时给工人的工资是35。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5
Part One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组成及差异
上图是费用的差异分析,铂略财务培训提示这里的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间接费用。举例,工厂的生产车间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是生产桌子, 一条是椅子。以桌子这条生产线为例,费用包括生产桌子这条生产线所耗费的 电,包括所分担的车间的水的费用,夏天的冷气,冬天的供热费用,车间主任, 车间的管理人员分摊到桌子的成本里再加上车间的厂房的折旧,生产线的折旧, 都要在当月生产的每一个桌子,椅子上分摊费用,这个费用就是制造费用,每 一项费用都可以直接分担到每一个产品中,把全月的这些总费用分摊到当月生 产的每一个桌子、椅子上叫做分配率,也就是生产一个桌子一个小时分配的这 个制造费用。表格分配率差异这一行中,在标准成本里是40,在实际成本中是 45是什么概念?原来测定生产这个桌子,每生产一小时要分摊这些费用是40, 但实际上经过更改这个工艺流程,每一小时会多分配5块钱,变成45。分配率会 增加,有的学员会问:只是螺丝的数量改变了,生产的装配的时间减少了,为 什么分配率要增加?如果就是单纯的从财务成本的核算角度来看,可能不会有 变化,因为整个车间的制造费用就是这么多,不会因为工时有多大的变化,也 就是车间主任的工资,桌子生产线的折旧,厂房的折旧还有水电费不会有太大 的波动。原因在于,实质上工时是减少的,每完成一个装配是100小时,现在变 成80,也就是说整个生产车间当月的实际生产工时减少了,但是整个车间的折 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并没有变,在整个公司,整个车间制造费用没有 变,生产的小时数减少了析就是说把刚才的用量差异(数量差异)用文 字和一个更具体的材料的用量的一个和数量差异的表格给大家展示材料的成本 差异分析,数量差异方面原来标准成本中数量是用50个,实际是用40个减少了 10个。原来一个螺丝的标准价格是20,少用10个是不是在数量上节约了200块 钱?但同时要看到虽然数量减少了,还有价格差异。标准的价格是20,但是工 艺改变后,实际的价格是30,这样就是一个螺丝要多花10块钱,实际上更改之 后一共要用40个,因为价格的上升,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是400。综合考虑是虽 然少用了螺丝10个,但是这个材料的成本是增加的,增加了200。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首先,我们来看看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实际成本法下,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都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计算的,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有利于对成本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但是,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和计划的缺点,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设定一个标准的成本水平,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比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前进行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

但是,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时,导致成本控制失效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或者生产工艺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难以及时调整标准成本,影响成本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使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有些企业可能会结合两种方法,采取混合成本法,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的需要。

总的来说,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本文对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有所了解的读者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大家好,我是杨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成本的管理的一些经验,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如果要说是分析差异呢,那么必须首先要有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基准的话,那你的差异分析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今天的内容也从这个展开。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第一块内容,标准成本的适用范围及建立,说到标准成本,就不得不说标准化。

标准化它其实很强大,代表低成本和可控制的商业地位。

一个生产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标准化,现在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法宝。

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谁呢?大家想一想,对,就是福特,就是标准化的一个鼻祖。

在当今这个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环境里边,为了匹配上新制造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响应速度,采用标准成本法,其实是一个标准的管理工具了,特别是在汽配行业里面是特别常见的。

拿这个轿车前座椅安装的问题来说明。

轿车的前座椅呢,它被分解成了七道工序,进行这个安装的这个汽车,拿到流水线上这个速度平均依序地通过这个操作人员,整个工序的时间只有55秒,那如果一个工人在第四道工序,比如说,安装这个前座椅这个螺丝,他先去做第六道工序,那或者说他在40秒之后他还在从事第四道工序,一般来说他可能就超时了。

那这个工人的这个座椅安装,他就违背了标准作业的流程。

为了及时发现这种状况,并加以纠正,精确计量流水线,通过每道路工序的时间和长度,并按照这个通过的时间和长度呢,来做一些现场,标上不同的颜色作业区,如果工人他在超过作业区,进行上一道工序,就是监测器发现,报警,让你去赶紧纠正,细致到这种程度。

那么它除了,其实除了这个生产作业之外,其他的管理工作,比如说这个人员管理培训,建立新模型,更替生产线,设备迁移等等,它都是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的,比如说这个设备迁移,他将设备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以后,他就必须把这个分解为14个活动。

他每个活动内容、时间、顺序,他都有精确的规定,那么从此可见,这个丰田它把这个标准化确实是做到了一个非常精致、精确这样一个程度。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晦涩的话题——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我们可以用平常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

什么是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是企业在预算和计划中设定的成本数值,用于衡量企业的业务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预先设定好的“标准”成本,作为业务运作的基准。

通过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为未来做出计划和决策。

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又是什么?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则是用来比较预算的标准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日常运营中,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实际成本往往会与标准成本出现偏差。

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企业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和持续发展。

为什么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如此重要?这两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标准成本控制,企业可以在经营过程中做到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则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和瓶颈,并及时采取行动,避免财务损失。

如何进行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要做好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体系,考虑到各种因素并合理制定标准成本。

要及时准确地采集实际成本数据,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出差异的原因。

针对差异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轨道顺利进行。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可以提高经营效益,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做到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首先,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成本方面,在标准成本中,材料成本是按照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来计算的,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实际使用量的差异,导致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产生差异。

二、人工成本方面,标准成本中的人工成本是按照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计算的,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人的效率、加班情况等因素,导致实际人工成本与标准人工成本产生差异。

三、制造费用方面,标准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是按照标准制造费用率和标准产量计算的,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故障、能源价格等因素,导致实际制造费用与标准制造费用产生差异。

四、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方面,标准成本中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是按照标准管理费用率和标准销售费用率计算的,而在实际经营中,由于市场竞争、管理效率等因素,导致实际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与标准费用产生差异。

以上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主要表现,这些差异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其次,这种差异还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如果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影响企业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最后,这种差异还会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和成本预算。

如果企业无法准确预测和预算实际成本,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计划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为了减少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体系,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加强成本控制,通过加强生产管理、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控制实际成本,减少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三、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并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四、加强成本预测和成本预算,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准确预测和预算实际成本,为企业的经营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

目录成本基础设置 (1)凭证分录 (2)系统运行和人工操作负荷 (3)成本变动 (4)查询报表 (7)开发与开发量 (7)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复杂程度 (8)成本分析与控制的有效性 (11)总结 (12)物料有数量和金额两种属性,依据对这两种属性的不同处理方式,存在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

(1)实际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金额记录,以后也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处理。

(2)标准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落入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3)计划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标准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这种方式在以前手工记账的计划经济时代采用较多,有很多问题,现代基本不用。

下面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

成本基础设置(1)实际成本:物料不进行成本金额方面的特别基础设置。

(2)标准成本:物料需要输入一个标准金额,然后设定一个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这里的重点在于⏹每个标准成本物料都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成本,输入系统。

如果物料较多,这个制定工作可能相当耗费工作量。

⏹为了制定出物料的标准成本,需要财务部门联系兄弟部门通力协作。

举例,需要涉及的部门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部门:实际成本和运费由采购部配合提供;关税、报关费由相应部门提供;如果成品的标准成本除了物料标准成本之外还要包括人工工资和费用的标准成本,那么还需要生产部、人事部配合,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物料的标准成本都是指物料的材料价值,对于产品,是否要包括生产这个产品是耗用的人工和费用,这个要慎重考虑。

而且,系统中产品料、工、费的归集直接牵涉到生产模块实施方案的制定,比如,是否启用工艺路线,怎样在生产模块中归集工和费等等,所以,怎样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需要通盘考虑,需要倚重生产方案及其制定者。

⏹需要尽早制定一个标准成本维护流程,在标准成本新建、变更时遵循此流程,以提高效率,避免混乱。

⏹标准成本越准确越好,有效期越长越好,变更频率越少越好。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中国的会计法规,认可的是实际成本法。

大多数外资企业与国外ERP软件,均要求标准成本法,因此其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也产生了需求:在中国投资的国外企业,要求会计体系符合中国会计制度要求,即实际成本法。

同时提供国外母公司的报表要求,即标准成本法。

我们见过这种既能满足标准成本法,同时又能满足实际成本法核算要求的ERP软件吗?可能有人会说,有的,XXX软件就行。

但可能不是这么简单。

应用ERP,同时支持两种差异巨大的会计核算体系,其难度是显而易见。

这里就简单说几点标准成本核算体系与ERP系统设计思路:1、业务数据按单据设计规则,在储存或者审核确认时,即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储存在业务系统的凭证库中。

假如业务人员要修改业务数据,会计凭证也随着业务数据的变化而变化;2、采购差异数据、生产差异数据的汇合,是利用业务系统会计凭证传到总账系统中后,财务归集计算得到的。

业务系统不进行成本计算,只作标准成本数据搜集、分析、汇报与管理;3、因此业务数据,务必在作业开始前,先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数据,如标准工时、标准成本等;4、。

这几点,在实际成本法核算体系下,确信不好用。

当然,实际成本法也有一套类似的管控方法。

但是均是在实际业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与总结后,再用之检查与指导业务。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际成本法是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

而标准成本法,是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

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开放分类:实际成本(historical cost):实际成本的概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者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估计成本则是尚未实际发生的,而是根据一定资料预先估算的成本。

实际成本是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平常核算时能够使用计划成本、定额成本与标准成本等,但最终务必要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概念要紧是针对产品或者劳务而言的,但实务中也包含原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与销售实际成本等,因此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相关于估计成本而言,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能够明确确认与计量的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并⽆优劣之分,关键是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法。

采⽤标准成本相对实际成本核算简单。

简⽽⾔之:
采⽤标准成本法,
⽆论⼊库还是领⽤,
按照确定标准⼊账,
根据发票调整差异;
采⽤实际成本法,
每次⼊库时根据按实际成本记录,
每次⼊库成本都有可能不同,领⽤时就会复杂⼀些,需要按成本计价⽅式计算出库的成本,
增加了出库价格的确定⼯作,
⽐标准成本⼯作量⼤,
⽐如采⽤移动加权平均法时,
每次出库
时的价格都要进⾏计算,
同时还要根据材料领⽤的情况调整存货和在制品。

要是再遇到在制
品转出、材料退回,实际成本法处理起来更加复杂;标准成本要少很多计算过程。

标准成本可以有效进⾏成本控制,
可以实时进⾏诸如环节、
项⽬等的成本控制以及波动
原因的对⽐分析。

实际成本因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在成本控制的即时性上会弱⼀些。

标准成本法下的计算公式:
“标准成本
-
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打破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
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执⾏过程控制、事后对⽐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成本分析,把三者统⼀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
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集成的⼀个完整成本管理体系。

实际成本法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数据客观、可靠。

对于原材料价格经常波动、
⽣产⼯艺
变动频繁、
BOM
很难确定的企业,费⽤⼯时经常变化,成本标准难以确定,就应该选⽤实际成本法了。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原因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原因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原因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生产效率低下: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
机器故障、员工缺勤等,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需要重新生产或修复,增加了成本。

2.材料成本上涨:由于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使得实际采
购成本高于标准成本。

3.人工成本上涨:实际支付的工资高于标准工资,导致人工成本增
加。

4.能源成本上涨:实际能源消耗高于标准消耗,导致能源成本增加。

5.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
浪费,如过多的材料消耗、损坏的零件等,导致实际成本增加。

6.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
调度不当等,也可能导致实际成本增加。

为了降低实际成本,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采购策略等。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二、财务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方案二: 方案二:采用完全实际成本 即完全采用实际成本法,所有物料的采购、销售、 即完全采用实际成本法,所有物料的采购、销售、 领用均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领用均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优点:成本维护较简单,实际成本计算较方便。 优点:成本维护较简单,实际成本计算较方便。 缺点: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重成本核算 缺点: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轻成本管理。 、轻成本管理。
‹#›
一、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
3.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比较项目 成本来源 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 外购物料:核定 制造物料:成本卷积 可随时评价存货成本,有利于产品价格决策。 多适用于标准化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制造行业。 但需要维护标准成本,财务人员工作量大。 系统自动产生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差异,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与控制,使成本管理人员化 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成本控制。 可事先仿真产品成本做为研发、定价及计算销 货毛利的参考,针对各类差异做分析,可协助 管理阶层衡量各部门绩效,找出不利差异发生 之原因据以改善,且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与目前核算方式有差异,财务人员需转变思想 观念和管理模式;遵循一贯性原则,无须披露 会计政策变化,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系统实 施相对简单。 实际成本 根据实际业务计算实际成本 不需要维护物料标准成本,可减轻财务人员的 工作量,但会计信息相对滞后,不利于产品价 格决策,多适用于价格变化较大的流通行业。 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 但会使提供产品部门的成绩或不足转移给使用 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和成本控制。 不能事前仿真产品成本,只能事后分析和考核 ,不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不利于正确评 价业绩。 符合目前核算模式,不需要加强用户培训,系 统实施难度主要在于每一物料的期初实际成本 难于取得。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

目录成本基础设置 (1)凭证分录 (2)系统运行和人工操作负荷 (3)成本变动 (4)查询报表 (7)开发与开发量 (7)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复杂程度 (8)成本分析与控制的有效性 (11)总结 (12)物料有数量和金额两种属性,依据对这两种属性的不同处理方式,存在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

(1)实际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金额记录,以后也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处理。

(2)标准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落入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3)计划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标准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这种方式在以前手工记账的计划经济时代采用较多,有很多问题,现代基本不用。

下面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

成本基础设置(1)实际成本:物料不进行成本金额方面的特别基础设置。

(2)标准成本:物料需要输入一个标准金额,然后设定一个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这里的重点在于⏹每个标准成本物料都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成本,输入系统。

如果物料较多,这个制定工作可能相当耗费工作量。

⏹为了制定出物料的标准成本,需要财务部门联系兄弟部门通力协作。

举例,需要涉及的部门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部门:实际成本和运费由采购部配合提供;关税、报关费由相应部门提供;如果成品的标准成本除了物料标准成本之外还要包括人工工资和费用的标准成本,那么还需要生产部、人事部配合,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物料的标准成本都是指物料的材料价值,对于产品,是否要包括生产这个产品是耗用的人工和费用,这个要慎重考虑。

而且,系统中产品料、工、费的归集直接牵涉到生产模块实施方案的制定,比如,是否启用工艺路线,怎样在生产模块中归集工和费等等,所以,怎样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需要通盘考虑,需要倚重生产方案及其制定者。

⏹需要尽早制定一个标准成本维护流程,在标准成本新建、变更时遵循此流程,以提高效率,避免混乱。

⏹标准成本越准确越好,有效期越长越好,变更频率越少越好。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

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

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o §标准成本简单o §标准成本有效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

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

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

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

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u][b]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

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b][/u][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00 -订单2借:采购价格差异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b][u]领用时,分录如下:[/u][/b]借:在制品160贷:存货160[b][u]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u]:[/b]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采购价格差异5 -订单2[/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b][u]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

入库时分录如下:[/u][/b][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u][b]领用时分录如下:[/b][/u]借:在制品168贷:存货168[u][b]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b][/u]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存货1贷:在制品4[/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文档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文档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

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

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o §标准成本简单o §标准成本有效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

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

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

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

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

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借:存货 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借:存货 100 -订单2借:采购价格差异 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 110 -订单2领用时,分录如下:借:在制品 160贷:存货160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贷:应付款 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 110 -订单2贷:应付款 105 -订单2贷:采购价格差异 5 -订单2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

入库时分录如下:借:存货 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借:存货 1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 110 -订单2领用时分录如下:借:在制品 168贷:存货168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贷:应付款 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 110 -订单2贷:应付款 105 -订单2贷:存货 1贷:在制品 4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成本差异公式

成本差异公式

成本差异公式
成本差异公式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是
企业实际花费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而标准成本则是根据企
业的成本管理政策以及历史成本数据等因素,预估出的成本值。

如果实际
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就需要使用成本差异公式来计算出差
异的具体数额。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其中,实际成本可以是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其
他成本等。

标准成本则是预估的成本,包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人工成本、标准制造费用和标准其他成本等。

通过成本差异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个部门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
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
准成本,那么就存在积极的成本差异,反之则是负面成本差异。

有些企业会把成本差异应用于成本控制和预测。

例如,企业在生产一
种产品时,如果发现实际成本比预估成本高,那么就必须找出造成这种差
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此外,成本差异还可以
用于预测未来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预测未来的成本走势,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预算计划。

总之,成本差异公式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
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利润,预测未来成本走势,为企业的长期发展
提供有效支持。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

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

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

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

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然而,标准成本是根据比较周密精确的调查及技术经济分析后测定的一种产品预计成本。

一般在企业中可按零部件及生产阶段的不同分别对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测定。

标准成本的制订可根据所依据的生产经营条件的不同分为理想标准成本(理论上达到最完善的生产经营条件的应达到的标准成本水平)、正常标准成本等。

标准成本法要发挥优势的一个前提就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小,或者差异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波动。

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的有点根本无从谈起。

根据管理的需要来选择成本方法。

企业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运作特点相关的。

比如,企业是PC制造,由于零部件产品价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采用标准成本可能需要不断调整零部件价格。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中国的会计法规,认可的是实际成本法。

大多数外资企业和国外ERP软件,均要求标准成本法,因此其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也产生了需求:在中国投资的国外企业,要求会计体系符合中国会计制度要求,即实际成本法。

同时提供国外母公司的报表要求,即标准成本法。

我们见过这种既能满足标准成本法,同时又能满足实际成本法核算要求的ERP软件吗?可能有人会说,有的,XXX软件就行。

但可能不是这么简单。

应用ERP,同时支持两种差异庞大的会计核算体系,其难度是显而易见。

那个地点就简单说几点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和ERP系统设计思路:1、业务数据按单据设计规那么,在储存或审核确认时,即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储存在业务系统的凭证库中。

假如业务人员要修改业务数据,会计凭证也随着业务数据的变化而变化;2、采购差异数据、生产差异数据的聚拢,是利用业务系统会计凭证传到总账系统中后,财务归集运算得到的。

业务系统不进行成本运算,只作标准成本数据搜集、分析、汇报与治理;3、因此业务数据,必须在作业开始前,先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数据,如标准工时、标准成本等;4、。

这几点,在实际成本法核算体系下,确信不行用。

因此,实际成本法也有一套类似的管控方法。

然而均是在实际业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与总结后,再用之检查和指导业务。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际成本法是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

而标准成本法,是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

标准成本一种成本运算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估量的,而且直截了当材料和直截了当人工等也是按估量的数字来运算的,这种成本的运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

〔一〕标准成本的性质: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形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方法处理。

这两种方法的要紧区别是对直截了当材料和直截了当人工的运算方法不同。

实际成本制度采纳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截了当成本数额;而标准成本制度那么采纳从直截了当材料和直截了当人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杜绝车间物料“串用”、“串领”现象,保证订单上归集的物料成本真实准确。
三、工作方案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代表企业经过努力可到达的成本管理水平,产生的差异可以反映有关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标准成本要体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主要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也可用于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4)、应当对标准成本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范围,标准成本的制定依据,标准成本的核算精细度等与标准成本的制定有关的一些列工作。
标准成本上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
(1)需要相关责任人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包括物料、任务单、工序、标准费率等与标准成本有关的一些基础数据
(2)改变成本核算人员核算习惯,成本核算人员需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前端业务的检查。
(7).以实际作业价格重估工单(Tcode: MFN1|CON1/CON2)
因为平时作业类型是以为计划价格发送到生产工单元,而实际应该是3200元(1000*实际价格3.2元),重估时调整成本有2种方法:修改原凭证和补差异,修改原凭证就是将原始的3000更换为3200,补差异则是根据实际价和计划价差异补充200元到生产工单,通常采用后者。LABOR计划和实际价格恰好相当,无需调整。
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尤其是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企业,并且对企业的管理有很高的要求。
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1、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系统通过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记录成本差异,该差异像管理人员发出警告,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进一步寻找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
比较项目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
可随时评价价格成本,有利于价格决策但需要维护标准成本,财务人员工作量加大
不需要维护标准成本,可减轻财务工作量,但是会计信息滞后不利于产品价格决策,适用于价格变化较大的流通企业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系统通过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记录成本差异,该差异像管理人员发出警告,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进一步寻找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实施前应进行如下工作
(1)、必须是新建立账套或者新结转账套
(2)、设定成本要素且实际成本的核算应当与标准成本设定的成本要素保持一致
(3)各项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注: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非标准成本特殊要求,为了满足成本核算准确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这些工作也应该进行。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照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1)深入业务环节
(2)标杆管理-进行差异分析与控制
(3)差异的源头分析
(4)例外管理原则
(5)责任划分与绩效管理
(6)标准化管理工具
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标准成本核算体系
(1)存货标准成本计价
(2)有效的利润分析
(3)简化核算工作
(4)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账务处理
(5)成本预测、估价、模拟工具
二、标准成本上线前提条件
而使用标准成本系统月末自动将定额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摊,符合存货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的原则要求,必须要进行额外的处理,有效的节约了成本控制的自身成本,更好的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4、标准成本法下系统自动记录成本差异信息,成本分析人员可据此为线索进行差异的跟踪与分析,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加权成本法下系统并不自动记录成本差异,对于成本的升高和降低系统不能提供信息参考,成本差异原因追溯难度比较大,不利于成本执行过程中的及时监控。
工作中心是计划派工和执行的基本单元
作业类型是连接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桥梁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类似于企业内部“部门”的概念,在管理会计中它主要用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将公司按照成本中心分割,可以实现对于责任区域的成本计划、认定、控制和分摊。和其他成本对象相比,成本中心具有比较稳定,变化较少的特点。
工作中心:
(5).实际成本分割(Tcode:OKES/OKEW| KSS2)
假设某成本中新只提供一种作业,则该成本中心无使用分割结构,否则就应该建立分割结构,由于成本中心CCTR01提供了2种作业,则需定义分割结构,步骤如下:
I.OKES:定义分割结构,将成本要素组(可包括初级和次级)对应到作业类型。
对本例,具体地说,就是将会计科目成本中心可能存在交互,最好也加上次级水对应到作业类型WATER,职工薪酬类科目加上次级水对应到作业类型LABOR。
(6).实际作业价格计算(Tcode:KSII)
KSII后,WATER实际价格为3200/1000=3.2元,和计划单价差异0.2,LABOR实际价格=(9500+500)/1000=10元和计划价格恰好相同。
*假设没有分割结构,则将成本中心CCTR01所有费用/全部作业数量=13200/2000=6.6,系统将认为WATER和LABOR的实际单价都为6.6,因为费用没有分割。
实施风险
与目前成本核算方式存在差异,财务人员需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遵循一贯性原则,系统自动实现过账,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符合目前核算模式,不需要过多加强用户培训,系统在该模式下,半成品出入库时不应即时生成财务凭证,而应至月末统一编制相关凭证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视图
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成本管理决策支持
一、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
比较项目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
可随时评价价格成本,有利于价格决策但需要维护标准成本,财务人员工作量加大
不需要维护标准成本,可减轻财务工作量,但是会计信息滞后不利于产品价格决策,适用于价格变化较大的流通企业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系统通过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记录成本差异,该差异像管理人员发出警告,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进一步寻找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但会使提供产品的部门成绩或不足转移给使用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和控制
成本分析
可通过标准成本作为研发、定价及计算销售毛利的参考,针对各类差异做分析可协助管理层衡量各部门绩效,找出不利差异发生的原因据以改善,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只能事后分析和考核,不利于增强员工成本意识,不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SAP作业类型应用简介
举一个简单实例,生产某产品FG01需要水电和人工,特别是工资需要月末实际发放时才能确定,这不符合成本管理的事先预算事中控制的原则,于是SAP提供这样的解决思路:
(1).建立作业类型和次级成本要素(Tcode:KL01/KA06:注KA06)
假设建立2个作业类型假设叫WATER代表水,LABOR代表人工,建立2个次级成本要素假设代表水,分配给代表人工,分配给LABOR。
2、标准成本法下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改变将传统成本时候核算的局现性,强调事前计划,执行过程控制,事后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成本分析,把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
3、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偏离实际成本不能更好的指导销售,不利于进行企业边际利润的分析
假设将不叫次级要素,叫专用应计结转科目,KB21N也产生应计财务凭证,就比较符合国内(某些人的)习惯,而实际上ECC版本的实时FICO统驭设计思路基本就是向此靠拢。
(4).财务实际费用过帐(Tcode:F-02或HR过帐)
直到本期末,假设成本中心CCTR01累计发生水费(会计科目元,期末发放工资时,成本中心CCTR01职工薪酬-在岗职工基本工资(科目共9500元,职工薪酬-XX补贴(科目元。
重估工单后,成本中心WATER贷方转出为3200元,正好和借方实际水费用发生数一致,而工单实际WATER投入也为3200元。
上面只是一个简单应用举例,企业的具体实际业务可能远比此复杂,但是原理基本相同。
简单概括,作业类型为平时使用计划价格确定加工费用提供了一个桥梁,期末再根据财务实际发生数还原为实际,即满足平时成本管理需求,又迎合了财务会计的核算。
运转系统中一个的组织单位,它属于PM的主数据,执行并完成工单与任务单上的具体维修工作,有特定的可用工作能力,具体为维修工作组(如钳工、电工等)。
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管理导向的组织结构,主要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利润中心会计可以让集团以利润中心为责任单位进行内部法人分析,产生内部法人的报表。用户根据自已需求,按区域(分公司、内贸、工厂)、功能(销售、生产)或产品(产品分类、产品组)来灵活地定义公司内部的利润中心和结构。通过将利润中心分配给相关的主数据,如物料、订单、成本中心等,在物料移动或会计记账时,相应的信息将被记录下来。有了这样的结构,系统可以提供分利润中心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实施风险
与目前成本核算方式存在差异,财务人员需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遵循一贯性原则,系统自动实现过账,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符合目前核算模式,不需要过多加强用户培训,系统在该模式下,半成品出入库时不应即时生成财务凭证,而应至月末统一编制相关凭证
二、标准成本法实现前提
三、工作方案
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和分配的基本单元
(2).设置作业类型计划价格(Tcode:KP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