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 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外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外科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相关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
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外科学》对于全面了解医学知识体系,掌握外科实践技能,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外科学》,学生应能够:1、掌握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相关临床知识。
2、了解并掌握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3、具备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教学内容(1)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手术器械的使用、手术部位的消毒与隔离、手术缝合等。
(2)各系统器官的外科疾病:包括颈部、乳房、腹部等常见疾病的外科治疗。
(3)外科急症与危重症处理:包括创伤、休克、心肺复苏等。
(4)外科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5)外科手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2、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
(2)实践教学:包括外科手术操作、临床见习等。
(3)远程教育: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教学视频、讲座资料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手术观摩等。
2、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网络资源等多种手段。
五、考试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试方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践操作与考试成绩等部分。
2、评分标准:按照考试内容与要求,对外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评分。
六、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1、教师团队: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的外科医生组成。
2、教学资源:包括外科手术设备、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七、课程特色1、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2.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二、重点和难点1.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2.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3.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4.外科学的范畴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讲授内容:①外科学简史②外科学范畴③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讲授要点: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②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③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四、自学内容1.古代外科学2.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五、参考书籍和文献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2.裘法祖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六、复习思考题1.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2.“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3.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 熟悉常用的分子诊断技术3. 熟悉常用的生物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二、重点及难点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定义和作用2. 常用的分子诊断技术和生物治疗技术的方法和原理3. 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三、讲授内容及要点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定义2. 分子诊断技术和生物治疗技术的方法和原理3. 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四、自学内容及要点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五、参考书籍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六、外文词汇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抑癌基因 antioncogene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肿瘤疫苗 cancer vaccine七、复习参考题1、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有哪些2、基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3、基因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可以应用与哪些领域第三章无菌术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一、课程简介外科学是一门系统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想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以手术和手术后处理的科学。
外科学包括外科学基础、常见外科学疾病和手术学基础三部分、总任务是让学生获得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常见外科学病能作出初步诊断处理;认识外科疾病的一般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教、挂图、模型、标本、X片、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等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通过提问、技能考核、测验等进行评价。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简述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描述常见外科学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了解常见外科学疾病的病因病理;具有对常见外科学病的防治能力,急重症的诊断及初步处理能力外科学临床思线能力和自学能力;2.规范进行无菌操作和外科学基本操作;独立完成浅表脓肿切开引流、呼吸心跳骤停的初期复苏、清创、静脉切开、体表肿块切除、拔甲;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行阑尾切除、腹股沟疝修补、肠切除、吻合、包皮环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等常用手术。
3.以救死扶伤精神对待病人,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学时分布详见教学计划四、课时单元目标第一章绪论(2学时)1.说出外科学的所研究范畴和学习外科学的正确方法,简述外科学的发展简史。
2.以新中国外科学成就激发学习外科学的兴趣,勤奋好学外科学。
第二章手术基本知识(14学时)1.解释无菌技术的概念,描述外源性感染途径;2.能初步进行手术器械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正确进行手术无菌技术;3.设计手术术前准备,制定手术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4.在操作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克服一把刀偏见。
第三章麻醉(4学时)1.列出麻醉前病人的准备项目和用药目的;2.说出常用麻醉药物和麻醉期间的观察要点;3.详述常用局麻药物的毒性反应;4.说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5.简述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麻醉、复合麻醉的概念和方法;6.能初步进行局部麻醉、腰麻的操作;7.具有精细操作、细致观察、及时处理的高度负责精神。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一、导言外科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和教授外科手术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外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外科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外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准则,培养临床推理和决策能力。
3. 学习外科手术和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完成基本外科手术的能力。
4. 培养外科学的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外科手术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外科学基础知识a. 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外科学的分支学科和专业领域c. 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d. 外科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2. 外科学常见疾病a. 创伤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b. 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c. 其他专科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3. 外科手术技术a. 基本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b. 常见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c. 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 临床实践与团队合作a. 外科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技巧b. 外科手术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c. 外科学的讨论和病例讨论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术报告等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2. 实践教学: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训练、手术观摩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临床推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加深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等,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报告与论文:要求学生撰写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评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表达。
3. 实践技能考核: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模拟手术、技术操作等。
4. 学科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外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外科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医学影像资料和临床实践案例3. 外科手术视频和技术操作培训设施4. 专业期刊和学术研究文献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阶段,确保每个阶段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合理,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引言:
外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和应用手术技术
来治疗和修复各种疾病、损伤和畸形。
外科学教学大纲旨在向学生
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了解手术技术和操作规程,掌握手术技术的基本要点和临床
应用。
3.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诊断和治
疗外科疾病。
二、课程内容
1.外科学基础知识
(1)外科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2)外科疾病分类和诊断
(3)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和术前准备2.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消化系统外科疾病
(2)循环系统外科疾病
(3)泌尿系统外科疾病
(4)神经系统外科疾病
3.手术技术和操作规程
(1)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
(2)手术切口和缝合技术
(3)术中出血控制和组织修复(4)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4.外科重症护理
(1)创伤护理。
外科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外科学2. 课程编号:[填写课程编号]3. 课程类别:专业课4. 课程性质:必修课5. 适用对象:[填写适用对象,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 授课年级:[填写年级,如三年级]7. 学分:[填写学分]8. 学时:[填写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如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24学时]9. 选用教材:[填写教材名称及作者,如《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10. 主要参考书:[填写参考书名称及作者]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 课程性质: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为将来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目的:- 掌握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 掌握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 掌握手术技能及术前术后处理。
- 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教学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 了解外科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三、课程内容1. 外科基础知识:- 无菌术-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营养代谢- 围手术期处理2. 外科疾病:- 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3. 临床技能:- 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术前术后处理技能- 外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2. 实验课:进行无菌术、体液平衡、营养代谢、围手术期处理等实验操作。
3. 临床实践: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实习,进行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
五、考核方式1. 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
2.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40%,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填写教学进度安排表,包括理论课、实验课、临床实践等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2. 参考书:[填写参考书名称及作者]3. 网络资源:[填写相关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网站等]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外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是针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的学科。
外科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医学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外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外科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外科学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1.针对外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外科病理生理学、外科疾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方法;2.培养学生具备外科技术操作能力,包括外科手术操作、创面处理等;3.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外科病例的评估和治疗;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1.外科学基础知识(1)外科病理生理学:包括炎症过程、创伤生理、血液循环和呼吸生理等;(2)外科感染与抗菌药物:研究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学、感染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3)外科疼痛管理:介绍外科疼痛的机制、评估和处理方法;(4)外科肿瘤学:探讨常见外科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5)外科急症:介绍外科急症的常见疾病和紧急处理措施。
2.外科临床技能(1)外科手术操作:包括消毒、通气和止血等操作技术;(2)创面处理:介绍创面的评估和处理方法,包括缝合、创面清洁和创面敷料等;(3)镇痛技术:包括局部麻醉、脊麻和全身麻醉等技术;(4)心肺复苏技术:研究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操作技巧;(5)外科护理技术:包括插管、导尿和引流等技术。
3.外科病例讨论(1)外科病例评估:介绍外科病例的评估方法和临床思维;(2)外科手术方案制定:探讨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过程和决策依据;(3)外科病例讨论:通过讨论典型的外科病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团队合作与沟通: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将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传授给学生;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外科手术操作、创面处理和护理技术的实践训练;3.病例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外科病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4.讲座和演讲:邀请外科专家进行讲座和演讲,加强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urgery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128 讲课学时:96 实践学时:32学分:8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
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目的和要求】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目的和要求】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
3、熟悉脑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4、熟悉颅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头皮损伤。
【教学内容】1、颅骨损伤。
2、脑损伤的机制、病理和临床表现。
3、脑损伤的处理。
【自学内容】1、头皮损伤2、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与血肿、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第二十四章颈部疾病【目的和要求】1、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精选)《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doc
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与要求(一)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二)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二、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讲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怎样学习外科。
三、自学内容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一、目标与要求(一)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二)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三)学会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二、自学内容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区的准备。
无菌操作规则。
三、见习内容在外科基本操作教学中结合进行:(一)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二)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学会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一般介绍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体液平衡和渗透压的调节;酸减平衡的维持。
三、自学内容体内镁、磷的异常;呼吸性酸中毒和碱中毒。
第四章输血一、目标与要求(一)熟悉输血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
(二)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三)了解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用途。
二、自学内容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
输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方法,血浆增帚:剂和血液成分的应用。
第五章外科休克、目标与要求(一)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二)掌握休克的概念、分类、监测指标;了解低血容量性休克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三)学会外科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介绍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教学大纲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教学大纲的编制
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二章外科学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外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
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等。
第三章临床外科学
本章主要介绍临床外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临床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第四章外科手术技术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手术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
步骤、术后护理等。
第五章外科医学伦理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医学伦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外科手术的伦理原则、患者权益保护以及医学道德等。
第六章外科学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
和统计分析等。
第七章外科学的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外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等。
第八章外科学教学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评价的指标、方法和工具等。
结语
通过编制外科学教学大纲,可以有效地规范外科学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为培养优秀的外科医生奠定了基础。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为外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
《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西医外科学是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和教授医生在外科手术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实施外科手术的能力,并提供良好的外科学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技能。
2. 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掌握西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外科学原理、手术技术、治疗方案等;2.2 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包括外科手术操作技巧、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2.3 培养学生具备外科医生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2.4 增强学生对专业伦理和职业规范的认知,注重患者安全和医疗道德。
3. 教学内容3.1 外科学基础知识a. 外科学原理:包括病理生理学、外科感染和炎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b. 外科学技术:介绍常用的手术器械、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以及手术准备、麻醉技术等;c. 外科学治疗:探讨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策略,如手术指征、手术风险评估等。
3.2 外科手术技巧a. 刀法技巧:学习正确的切割、缝合、止血等手术操作技巧,如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b. 管理手术风险:掌握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方法和风险评估技巧;c.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在手术中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如与护士、麻醉师的沟通和协调。
3.3 临床实践与实习a. 临床技能训练:提供学生进行实地临床实践和模拟手术操作训练的机会;b. 实习经验分享:邀请具有丰富外科手术经验的医生进行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4. 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讲解和阐述外科学的理论知识;4.2 临床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中,通过观摩、实地操作和模拟训练提高实践能力;4.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外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4.4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评估方式5.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5.2 实践技能考核:通过模拟实践和实地操作考核,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5.3 学术论文或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或进行相关主题报告,展示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5.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外科学全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外科学-临床医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编码:外科学总论Z203042 外科学一Z103045 外科学二Z103048 总学分:12 总学时:192 理论学时:112 实验80课程性质:专业综合特色课必修 开课单位:医学院大纲制定者:孙建华 李红等 大纲审定者:牛建华 审定日期:2014.10.25课程简介:外科学是专业综合特色课,以需要手术或手术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外科学,培养学生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掌握外科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提高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外科学临床及其他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外科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同时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是医学类专业的专业综合特色课。
外科学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关系极其密切,同时也与内科、儿科、妇产科等临床基础课程相关,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主干学科。
该课程的设置为学生以后从事外科学临床及其他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外科学理论学习及实践,学生应掌握外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熟悉外科临床工作流程,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医疗工作;掌握外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能拟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掌握外科常用诊疗操作、基本术式的指征、步骤、注意事项等,为学生以后从事外科学临床及其他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2. 基本要求(1)外科学总论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无菌技术操作;体液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及常见病因;外科感染的类型及常见致病菌;外科输血的目的、并发症;围手术期、外科休克、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外科肿瘤的定义。
熟悉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法及消毒法;体液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常见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外科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范围及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外科肿瘤的治疗方法。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外科学总论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对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系统的外科学思维和操作能力,为其今后成为合格的外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安排1. 外科学概述- 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 临床外科学- 临床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外科病的基本分类和诊断方法- 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3. 外科手术学- 外科手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 外科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使用- 外科手术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4. 麻醉与复苏学- 麻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麻醉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麻醉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手术后的复苏护理原则和方法5. 外科感染与抗生素应用- 外科感染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 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抗生素的分类和选用原则6. 外科医学伦理与法律- 外科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外科手术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处理原则- 外科医学法律责任和常见纠纷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案例讨论、模拟手术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将运用课堂讲解、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及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
2. 期中考试: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考察学生对于外科学总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将为本课程配置一系列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书、多媒体教室、手术模拟实验室等。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的外科学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来拓展自己的知识。
六、参考书目- 《外科学总论》王敏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手术学》李华著,科学出版社- 《麻醉与复苏学》张强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医学伦理与法律》王宇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七、教学团队介绍本门课程将由经验丰富的外科专家和教授担任教学工作,他们将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背景和临床经验,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外科学总论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和范畴、现况和我国外科方面的成就。
2.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强调外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操作技能,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及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1 .讲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分子诊断、临床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和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
2 .复习生物化学基础课内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简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和分类。
4 .重点讲解基因治疗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
5 .讲解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的思路:外科疾病的。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目的要求】1.熟悉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4.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自学内容】体液在机体的分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
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血液中镁、磷含量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血气分析在诊断酸碱平衡失调中的价值。
第六章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1.外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2.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观察休克病的一些指标;4.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自学内容】休克的分类第七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目的要求】1.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概念。
2.掌握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3.掌握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4.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了解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6.了解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MODS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ARDS的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自学内容】血液净化的原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目的要求】1.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2.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熟悉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防治方法.【教学内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治疗、预防.【自学内容】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疗法的原理.第八章麻醉【目的要求】1.了解麻醉的概念、任务与方法。
2.了解麻醉前准备工作,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作出最佳的麻醉选择,并初步掌握麻醉处理原则。
3.了解常用全麻药的临床药理。
4.了解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气管内麻醉术和肌松药的应用。
5.掌握常见小手术局部麻醉技术。
熟悉常用神经阻滞的实施原则。
掌握局麻药常用剂量及一次性极量。
熟悉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了解其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7.熟悉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领。
【教学内容】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麻醉的临床任务及常用麻醉方法。
麻醉前准备,包括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器材准备。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药物选择和常用药物。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概念及其方法。
乙醚吸入麻醉的典型体征,全麻深度的判断标准。
全身麻醉期间维持内环境状态,应用监测手段,测定各种生理指标并预防生理扰乱的发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全麻的意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领。
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地卡因的临床药理。
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与过敏发应)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各种常用局部麻醉方法、适应症与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腔麻醉的生理影响和临床应用。
麻醉意外和麻醉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麻醉期间及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自学内容】1.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2.椎管内麻醉的麻醉解剖和麻醉生理。
3.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
4.实施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5.全身低温的概念、适应症和常用方法。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目的要求】1.了解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作用、组成及收治对象。
2.了解治疗评分系统。
3.掌握呼吸监测和呼吸治疗的常用方法。
4.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5.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诊断。
6.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过程。
7.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了解心脏按压的原理,掌握胸内、外按压方法。
9.熟悉电除颤的原理及方法。
10.掌握心肺脑复苏的用药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作用、组成及收治对象。
呼吸监测的常用方法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方法及呼吸器撤离的标准。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诊断。
人工呼吸的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心脏按压的原理,掌握胸内、外按压方法。
后期复苏中呼吸道的管理、呼吸器的使用。
药物的应用及体液治疗。
电除颤的方法。
复苏后治疗中呼吸、循环及肾功能的维持。
脑复苏的实施。
【自学内容】治疗评分系统(TISS)。
第十章疼痛治疗【目的要求】1.了解疼痛的概念、分类、评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了解慢性疼痛治疗的适应症及常用方法。
3.熟悉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教学内容】疼痛的概念,疼痛分类的方法,疼痛测定的方法,疼痛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
慢性疼痛诊治的范围,常用方法及癌症疼痛治疗。
术后镇痛常用药物和方法,病人自控镇痛的实施。
第十一章围手术期处理【目的要求】1.熟悉手术前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熟悉手术后的常规处理。
2.熟悉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教学内容】1.手术前的一般准备和耐受力不良病人的特殊准备,手术后的一般护理、体位、饮食,切口、引流物的观察和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2.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十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目的要求】1.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2.了解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化。
3.了解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补充营养的途径、方法、适应症、并发症。
第十三章外科感染【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发生、发展、转归。
2.熟悉诊断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
熟悉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处原则。
3.熟悉脓毒血症、菌血症、SIRS. MODS的概念,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全身性感染的特点、诊断。
4.掌握破伤风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5.了解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原则。
【教学内容】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外科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脓毒血症、菌血症、菌血症、软组织感染、手部感染,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自学内容】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防治【见习内容】外科感染的创面处理、换药、切开引流第十四章创伤【目的要求】1.熟悉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2.熟悉创伤的临床过程、检查诊断方法3.熟悉创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4.熟悉浅部软组织创伤处理方法【教学内容】创伤后人体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及神经内分泌系统、重要器官、代谢、免疫功能等变化。
创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检查诊断方法和急救治疗原则。
伤口愈合过程、分类及组织修复的影响因素。
浅部伤口的清创术和换药方法。
【自学内容】各类致伤因子的作用原理和创伤分类。
【见习内容】病历示范:清创术和换药、包扎、固定等。
第十五章烧伤【目的要求】1.熟悉烧伤的病理、病程演变2.熟悉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各种烧伤的诊断。
3.熟悉烧伤创面的处理、休克期的治疗。
4.熟悉烧伤感染的处理、功能康复。
5.熟悉电击伤、化学烧伤的特点和处理。
【教学内容】烧伤病程演变、烧伤深度和面积对机体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估计烧伤程度的方法,创面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现伤急救原则。
电烧伤及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处理原则。
【自学内容】冻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防治原则。
切痂植皮。
【见习内容】烧伤创面清创、换药、去痂植皮。
第十七章肿瘤【目的要求】1.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分类。
2.熟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3.了解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熟悉癌症预防的意义。
5.了解肿瘤治疗的各种方法及其选择。
6.掌握常见体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防治。
【教学内容】1.肿瘤的概念和分类,肿瘤的病因、病理特点、分期和预防,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十八章移植【目的要求】1.了解移植概况.2.了解排异反应和组织配型.3.了解移植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移植的分类.介绍肾脏移植的基本步骤.排异反应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自学内容】肝脏及胰腺移植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目的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病因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疝形成机制3.掌握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教学内容】颅内压增高机理、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特别是小脑幕切迹疝)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目的要求】1、熟悉颅骨骨折、特别是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
3、熟悉颅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了解头皮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原则 [自学内容]【教学内容】颅骨骨折的类型、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继发性脑损伤的类型和表现、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目的要求】了解几种常见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目的要求】1.了解颅内、椎管内肿瘤的分类、诊断和监别诊断、治疗原则[自学内容]2.熟悉颅内肿瘤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各类不同性质颅内肿瘤的特点。
3.熟悉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教学内容】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和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常见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和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