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对译 文白互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

李煜

第1页/共7页

【词解】这首词通过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情事以及前后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愁恨和悲痛心情。

蝶恋花

晏殊

【句解】①开头两句看似纯写客观景物,实则含蓄地抒情,以景传情。②此句点明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上阕写景,菊愁、兰泣、燕子飞去、明月高挂,以景来反映女主人公深幽的怀人情感。

第2页/共7页

【句解】①这两句于写景叙事之中抒发怀人之情。②人既望而不见,只得托于书函,然而山长水远,人踪渺渺,情又无法送达,失望、感伤之情凸显。

下阕写女主人公登高望远,情深意长。望眼欲穿,执着怀人,意境高远。

雨霖铃

柳永

第3页/共7页

【句解】①以上两句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场合,用秋景来渲染悲凉的气氛。②执手含泪相望,无言以对。烟波、暮霭、

辽阔的天空,暗含相见无期之意。

上阕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之时,重在描写情态。

第4页/共7页

【句解】①这一名句妙在景中有情。②良辰美景、千种风情皆为虚设,把离别的伤痛的氛围推向高潮。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阕写别后的痛苦,写别后的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声声慢

李清照

第5页/共7页

【句解】①首句写词人的处境和心情。寻觅无所获,只有冷清悲戚。②深秋季节,难以调养身体,淡酒抵不住寒风。生活境况如此窘迫。③大雁如故,物是人非,国恨家愁,尽在其中。

上阕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6页/共7页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句解】①写花实际是写人,憔悴凋谢,且孤独难耐。②挨到天黑,又潇潇细雨,点点伤心。③“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其哀伤。

下阕由远及近,由景入情,以物喻人,诉凄苦之情。

第7页/共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