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金牌之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信客
教学内容:《信客》
教学课时:1课时
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学会抓住信客的语言、行
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意感悟像信客这样默默奉献的人,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手机短信相互祝福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象,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先生的《信客》将向我们讲述一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让我们在故事中去认识信客,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吧!
2•作者链接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
会长。辞职后仍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
(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 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一一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3为下列加线汉字注音。
猝然()昏厥()吊唁()文绉绉()焦灼()伎俩()诘问()
4、解释下列词语。
猝然:伎俩:
诘问:潦倒:
5 •读下面的文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
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我的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一句中,"信客"是一个职业,这个"信"字是送信、捎信
的意思,而后面的"信"则是诚信、守信。请你也列举-种职业,仿照上面的句式特点,写一个
句子。我的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为什么对信客这一类人倾注如此大的热情,为他们树碑立传?
合作•探究•展示
一、阅读感知
1、作者及及背景介绍:(课件演示)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A:师出示目标(课件演示);生根据师出示的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选择性地或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B:生说一说对课文的感受(可以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可以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
可以是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
C: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本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呢?
二、合作探究
A:学生选读课文某一段或几段。
(1)针对所读的段落设计1、2个问题并思考。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典型的收集,并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相互答或师点拨。(板书问题)
(3)同桌讨论相互提出的问题(师或生没有解决的问题)
B:师提出问题,生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三、专项探究。(语言特色的了解)
A: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出你认为的精彩语句,用下列的句式简要说出它的美感。
我认为:这个句子美,是因
为。
B: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各自找出的美句。
C:教师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质朴典雅,精辟畅达)
四、整合创新
学生用如下句式说一说信客的形象:(师板书)
我认为信客是的人,从文
章可以看出,我想对文中的信客
说:。
五、活动与探究:
课后第三题:为墓碑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信客
余秋雨
素材品格
做信客理由任劳任怨
如何做信客诚信无私
为什么不做信客待人宽容
当教师,校长是好样的善良厚道
教学反思
余秋雨的作品历史的厚重感和语言的凝重感是学生所缺乏的。故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教学流程清晰,设计合理,过渡语言流畅得体。
2、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熏陶和做人的引导。
3、深度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反馈检测: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猝然()私塾()赚钱()唏嘘()()
询问()迟钝()晦气()吊唁()
2.根据拼音与出汉字。
道qi a n( )轻mi e()xi a n( )慕j i()妒
zhu o()磨ji e()问e()耗j i()俩
3.解释下列词语
信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闯码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眉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栽跟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后,想一想,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信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段训练
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踏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整整两天,老信客细声慢气地告诉他附近四乡哪些人在外面,乡下各家的门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谋生处该怎么走。说到城里的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拒绝,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5.从上文中找一句话,做好信客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我名誉糟踏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这句话体现了老信客的什么特占?
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细读第2、第3段,从老信客的言传身教中,你领悟到做好信客既要能吃苦,还要具备什么素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