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ppt
氢前金属与盐酸 或稀硫酸) (或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 性顺序
★★★
金属的位置越 靠前, 靠前,金属的 活动性越强
前面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 属从它的盐溶液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质量守恒定律 7.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种类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书写 原子 数目 1.书写 不变 内 容 微观) (微观) 质量 化 依据 守 学 种类 质量守 表示 方 2.意义 恒 2.意义 元素 不变 原 恒定律 方法 程 宏观) (宏观) 质量 式 3.书写 3.书写 因 方法 应 用 物质总质量不变 解释化学 确定物 确定物 求反应 反应现象 质的化 质的组成 物生成 学式 物的质量 “两必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两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分子的数目 可能变 元素化合价、 推断相 对分子 质量
在点燃条件下,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 反应生成C 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个原子。 (1)1个B分子中含有 ) 个 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填图中字母)。 种物质中, (填图中字母)。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种物质中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5)在该反应中,生成 和D的质量比为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 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 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CO2 H2 O Fe3+ 、Cu2+
Cu Fe2O3 Fe O2 CuO O2
1.空气和水 1.空气和水
金属活动 性顺序
★★★
金属的位置越 靠前, 靠前,金属的 活动性越强
前面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 属从它的盐溶液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质量守恒定律 7.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种类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书写 原子 数目 1.书写 不变 内 容 微观) (微观) 质量 化 依据 守 学 种类 质量守 表示 方 2.意义 恒 2.意义 元素 不变 原 恒定律 方法 程 宏观) (宏观) 质量 式 3.书写 3.书写 因 方法 应 用 物质总质量不变 解释化学 确定物 确定物 求反应 反应现象 质的化 质的组成 物生成 学式 物的质量 “两必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两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分子的数目 可能变 元素化合价、 推断相 对分子 质量
在点燃条件下,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 反应生成C 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个原子。 (1)1个B分子中含有 ) 个 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填图中字母)。 种物质中, (填图中字母)。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种物质中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5)在该反应中,生成 和D的质量比为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 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 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CO2 H2 O Fe3+ 、Cu2+
Cu Fe2O3 Fe O2 CuO O2
1.空气和水 1.空气和水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全套
【知识网络】
定义:保持由其构成的物质的 化学 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 特点:微粒性、运动性、间隔性 构 成 物 质 的 微 粒 原子 构成:由原子构成(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 体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化合物、酸类、有机物等)
化学性质 中的最小粒子 定义: 特点:微粒性、运动性、间隔性 质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构成 核外电子(-) 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包括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例如: 、 、 。 Fe Ar S 某原子的质量 Ar= 1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x12 Ar = 质子数 + 中子数 离子
高分子:如塑料、橡胶、 纤维 定义:由 多种 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 例如:空气、溶液、矿石、石油、煤、天然气等
氧 化 物
定义:由两种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 是 氧元素 。
金属氧化物:如CuO、CaO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 定义:H+ + 酸根离子 类别
类别
无 机 物
无机酸:如HCl、H2S 含氧酸:如H2CO3、H2SO4、HNO3 _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 OH 碱 可溶性碱:如NaOH、Ba(OH)2、KOH 类别 微溶性碱:如Ca(OH) 2 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 酸根离子 含氧酸盐:如Na2SO4、CaCO3、Na2CO3 盐 正盐 无氧酸盐:如NaCl、AgCl、BaCl2 类别 酸式盐:如、NaHCO3、Ca(HCO3)2、NaH2PO4 碱式盐:如Cu2(OH)2CO3
3.无机物、有机物的区分。
无机化合物一般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四类, 如H2CO3、CO2等。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如甲烷(CH4)、 乙醇(C2H5OH)等。但CO、CO2、H2CO3、CaCO3 、 Na2CO3等碳酸盐,因为它们的性质组成与无机物相 似,划分为无机化合物。
初三化学总复习课件(共57张PPT)
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口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 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3.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4.用过的滴管要 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以备再用。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一般能精
确到____0._1_克.
托盘天平在称量时,砝码放在__右_盘_,物体放在__
__左_盘_.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填大“大”或
“小”)的砝码,后加质量___小的砝码,最后移动 ____游.码
步骤: ⒈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⒉在天平两端各入在大小相同的纸各一张。 ⒊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到小的顺序) ⒋移动游码使其两边平衡
匀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3使用方法:两查两禁一不可.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⑶加热固体药品时,位置在盛药品的地方;加热液体药品时,位置在其中下部; 液体),集气瓶(气体)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2、判断:有气泡冒出. 二是防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 酒精量不可超过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酒灯加热用外焰, 三分之二为界限。 不能,防止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破裂 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1)试管夹要由试管底部往上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1、一般固体药品要在托盘上各放质量相同的纸,药品放在纸上。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一般能精
确到____0._1_克.
托盘天平在称量时,砝码放在__右_盘_,物体放在__
__左_盘_.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填大“大”或
“小”)的砝码,后加质量___小的砝码,最后移动 ____游.码
步骤: ⒈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⒉在天平两端各入在大小相同的纸各一张。 ⒊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到小的顺序) ⒋移动游码使其两边平衡
匀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3使用方法:两查两禁一不可.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⑶加热固体药品时,位置在盛药品的地方;加热液体药品时,位置在其中下部; 液体),集气瓶(气体)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2、判断:有气泡冒出. 二是防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 酒精量不可超过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酒灯加热用外焰, 三分之二为界限。 不能,防止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破裂 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1)试管夹要由试管底部往上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1、一般固体药品要在托盘上各放质量相同的纸,药品放在纸上。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最新初三化学总复习讲座..教学讲义PPT
3 .突出重点薄弱环节的复习。
四、突出专题
1 .认真安排课时,确定每课时的主题; 2 .主题目标要明确,体现达成
3 .每个专题中体现层次;
4 .每个专题中体现综合拓展。
五、体现层次
1 .每课时与每课时的层次性(突出从概念到技能到应用到解决问题层次提升)。
2 .复习课每个板块间的层次性(突出每堂课中由学生已有知识向未知提升,由 学生疏散知识向结构性知识提升)。
3 .每课时每个板块间内容的层次性(突出知识中、技能中、应用中不同层次)。
六、拓展应用
1 .关注单元内的拓展,关注单元与单元间的拓展。
2 .关注学科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七、发挥自主
1 .尝试梳理知识结构,复述知识背景(构建框架图)。
2 .理出存在的问题。
3 .自主性理解问题(如何审题)。
4 .自主性测评(通过课外练习反馈)。
八、反馈及时
1 .课堂内反馈(讲练结合)。
2 .课后反馈(配套练习反馈)。
3 .滚动性反馈(每天练习有前面主要内容)。4 .单元结束及时反馈、二度反
复习课的原则
认真备好课的原则。既指个体老师的因班备课,更指备课组的
集体备课。无论个备、集体备,都必须在研究试卷的基础上 把握好考点,课堂上直奔主题,在考点上下功夫。 目标明确的原则。一是复习的内容要明确,二是目标的层次要 明确。对复习的知识给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 较熟练、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三是复习要求要明确。对 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 重点,思有目标。 精讲巧练的原则。将课堂定位在学生的“学”上,在科学设计 好复习步骤的同时,要讲究复习课堂的动态生成,善于抓住 细节,适时、适度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不断发现学生练习中 的问题。 应试技巧指导的原则。结合复习内容,在适当的“情境”中, 经常性地向学生传授些应试的技巧,细水长流,方能让学生 内化于心,诉诸于行。
中考化学复习讲座课件
03
重点难点题型解析
物质推断题
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信息 练习经典例题
物质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性质和 反应的掌握程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反应条 件等信息,要求学生推断出未知物质或反应。
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题干中的信息,根据物质的性 质和反应条件进行推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 性质和反应,以便在解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判断。
中考化学备考建议与展望
备考心态与策略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冷 静和自信,以最佳状态迎接考
试。
制定合理计划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确保全
面覆盖考试内容。
重视基础知识
重点复习基础知识,掌握核心 概念和原理,提高理解和应用
能力。
模拟考试与反馈
参加模拟考试,及时了解自己 的备考情况,查漏补缺,调整
复习策略。
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熟悉题型和评分标准
了解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评 分标准,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
顺序。
注意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避免因误解而失分。
表达清晰准确
答案要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检查与修正
答完题目后要进行检查,及时 修正错误和补充遗漏。
中考改革趋势与展望
除了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学生还需要培养逻 辑推理和细心审题的习惯。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逻辑 推理,细心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计算错误。
04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模拟试题一
总结词
考察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复习考点梳理经典PPT课件
第三章 化学实验 第15讲 仪器识别和基本实验操作 第16讲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 第17讲 粗盐的提纯、溶液的配制 第18讲 科学探究与实验方案
中考备忘录1 常见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
中考备忘录2 常见物质的用途
中考备忘录3 常见物质的颜色
中考备忘录4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复习考点梳理 经典PPT教学精品课件
考点梳理目录
中考备忘录附录 中考备忘录1 常见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 中考备忘录2 常见物质的用途 中考备忘录3 常见物质的颜存 中考备忘录6 除杂、检验 中考备忘录7 推断题常用“题眼” 中考备忘录8 常见化学反应及现象
第三章 化学实验
中考备忘录5 溶解性规律 离子的共存
中考备忘录6 除杂、检验
中考备忘录7 推断题常用“题眼”
中考备忘录8 常见化学反应及现象
第一章 常见的物质
第二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 常见的物质 第1讲 空气、氧气 第2讲 水、氢气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4讲 燃料和能源 第5讲 金属 第6讲 常见的酸和碱 第7讲 盐和化肥 第8讲 化学与生活 第二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9讲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第10讲 物质的分类 第11讲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第12讲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3讲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第14讲 溶液
2024初中化学总复习PPT
2024中考化学总复习材料
初中化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组成、结构:元素组成物质,分子、 原子构成物质
变化
体现 描述
性质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体现 描述
从原子的概念如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分子分裂成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结合成
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质子(+)
原子 的结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构
核外电子(-)
是否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一般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中量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忽略电子的质量可得关系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一定质量:天平 仰视
2.实验操作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也可用于 MnO2催化H2O2溶液制取O2, Zn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3)水的净化: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
(4)粗盐提纯 溶解(升温、研碎、搅拌) 过滤(一贴二低三接触) 蒸发(蒸发程度) 计算产率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初中化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组成、结构:元素组成物质,分子、 原子构成物质
变化
体现 描述
性质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体现 描述
从原子的概念如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分子分裂成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结合成
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质子(+)
原子 的结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构
核外电子(-)
是否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一般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中量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忽略电子的质量可得关系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一定质量:天平 仰视
2.实验操作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也可用于 MnO2催化H2O2溶液制取O2, Zn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3)水的净化: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
(4)粗盐提纯 溶解(升温、研碎、搅拌) 过滤(一贴二低三接触) 蒸发(蒸发程度) 计算产率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完整教学课件
①制取O2 ②制取CO2 ③粗盐提纯 ④配制50克8%的NaCl 溶液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②和③
2.(泰安)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
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D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熔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
化叫做 化学变化 ,又叫 化学反应,我们日常看到的木材燃烧、
铁生锈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古代人们利用化学工艺制得的产品有: ____陶__瓷_、__铜__器__、__铁_器__、__纸__、__火_药__、__燃__料__等_。____
放10出.化气学体变、化生的成基沉本淀特等征。是化有学其变它化物不质但生吸生成热成,、其常放它表热物现、质为发,光颜而色且改还变伴、
(1)醋酸的物理性质是(填序号_____②________ (2)醋酸的化学性质是_____④________
(3)家用的铝锅和铁制器皿能否用来盛放食醋?
不能。因为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能与铝、 ___铁__等__金___属__反__应__,__即__能__腐__蚀__铝__制___和__铁__制__器__皿__。_______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__学__性__质
物质的变化已经、了、在、
典型1.我们生活在五D )
A 雨后彩虹 B 彩色图画 C 夜晚霓虹灯 D 节日焰火
包头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冰雪融化
B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酒精燃烧
D.石蜡融化
4.现在,化学家已能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胆系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诱
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
因
高蛋白饮食
催眠镇静药、麻醉药
便秘
尿毒症
外科手术
感染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体分流存在 氨中毒学说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IV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深昏迷。 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EGG明显异常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
原发肝病表现
急性肝性脑病-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 慢性肝性脑病-肝硬化或门体分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氨:慢性HE多↑,急性多正常 脑电图检查:节律变慢,4~7次/秒的波或三相波,也有1~3次/
HE<1 胰岛素↑→肌肉分解BCAA↑ BCAA与AAA竞争通过血脑屏障,AAA↑→脑内5-HT↑→大
脑抑制
临床表现
取决于: 原有肝病的性质 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 诱因
HE的临床分期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四期 I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EGG多数正
秒的波 诱发电位:有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躯
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EP价值较大 心理智能测验:对于诊断早期HE包括亚临床HE最有用,常用数字
连接试验和符号连接试验 影像学检查:急性者可发现脑水肿;慢性者可有脑萎缩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 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 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 肝性脑病的诱因 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心
肺:血氨过高时,肺部呼出少量
二、肝性脑病时血氨增加的原因 生成过多 清除减少:肝功能衰竭时清除能力降低
门体分流氨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
相关诱因对血氨的影响
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
低钾性碱中毒: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 低血容量与缺氧:致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的
耐受性
消化道出血:肠腔内血液分解成氨
GABA/BZ复合体
氯离子进入 突触后神经元
神经传导抑制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兴奋性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乙酰胆碱、 谷氨酸和门冬氨酸
抑制性神经递质 -羟酪胺、苯乙醇胺
-羟化酶
酪胺 苯乙胺 脱氢酶
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芳香族氨基酸(AAA):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BCAA):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BCAA/AAA:正常>3
氨中毒学说
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血循环弥散至胃肠道尿素经尿素酶分解(4g),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细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
NH3
H+
NH4 +
OH-
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谷胺酰胺酶分解谷胺酰胺为氨
骨形成尿素 脑、肝、肾:
-酮戊二酸+NH3 → 谷氨酸 谷氨酸+NH3→ 谷氨酰胺 肾脏排氨:排尿素、排酸的同时也以NH4+ 形式大量 排氨
NH3 + -酮戊二酸 → 谷氨酸、谷氨酸 + NH3 谷胺酰胺合成酶 谷胺酰胺,消耗大量ATP、 -酮戊二酸,生成大量谷胺酰 胺。谷胺酰胺可导致星形细胞肿胀、脑水肿
-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缺少则脑细 胞能量供应不足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GABA BZ 巴比妥类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 HE):指无 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 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型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
病 暴发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
因
中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理智能测验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鉴别诊断:与精神病和其他可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消除诱因 禁用麻醉、镇痛、催眠、镇静类药物,必
要时可用东莨菪碱、异丙嗪 及时控制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 避免快速和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二、减少肠内有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饮食: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加用必需氨基
常 II(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
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 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多有睡眠倒错,精神症状。此期有明显 的神经体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 存在,EGG有特征性改变
III期(昏睡期):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份时间呈昏睡状 态,但可唤醒。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 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EGG异常
便秘:有利于毒性产物吸收
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产氨,加重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增加氨的毒 性。肝病患者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产氨增多
低血糖:脑内去氨活性降低、氨毒性增加
其他:镇静、催眠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造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 肝、脑、肾的负担
三、氨对中枢神经的毒性作用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
讲授主要内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定义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 行为失常和昏迷,又称肝性昏迷(hepatic coma) 。
门体分流性脑病 (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PSE) : 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枝循环存 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是肝性脑 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原则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中毒、氨、硫醇和短 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神经递质及氨基酸不平 衡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