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教学查房
2
正确的卧位姿势 2 正确的卧位姿势 1
正确下床姿势
双拐行走
宜用坐式厕所,不宜蹲厕 坐时患肢向前伸膝动作
判断姿势
判断姿势
任何手术绝不可能是治疗的全部
任何手术绝不可能是治疗的全部 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有了改善关节功能的必要条件,但要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
绝大数病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后都能获得一个无痛的髋关节,并能够明显地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不会让髋关节功能比未发病前更佳。
一、概述
一、概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就是用手术的方法将人工关节假体替代病变的关节
医疗
辅助检查
准备皮肤
备血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抗凝药物等
患者
心理准备
家庭安排
术后避免过度内收内旋, 外旋及屈髋
出院指导 2
控制饮食,保持正常体重 注意关节保暖 预防跌倒或撞伤 避免大强度运动,如走陡坡、骑自行车和下蹲运动,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 出现发热、患肢持续剧烈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伤口渗出等应及时治疗
1
2
01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 MIS-THA
02
新进展
MIS目标及意义
直腿抬高
功能锻炼 4
功能锻炼 5
膝关节屈曲
01
主动、被动屈曲
02
每天3~4次,每次重复10遍
03
功能锻炼 7 站立外展 站立后伸 站立屈曲
出院指导 1
上楼 下楼 健肢在前 患肢在前 患肢跟上 健肢跟上
个体化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
全面训练的原则
主动练习的原则
康复训练的原则
全髋关节置换
THA术后早期并发症
▪ 感染 ▪ 静脉血栓栓塞(VTE)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肺栓塞
▪ 脱位 通过预防大多数可以避 免
防止术后并发症
感染
▪ 发生率 占初次全髋关节置 换的1%
▪ 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感染的预防
▪ 手术室 ▪ 无菌操作技术 ▪ 预防性抗生素
头孢菌素(术前—术中—术后) 伤口引流或导尿管留置时间长,适当 延长预防性用药
迹 ▪ 首先加深髋臼至
haversian切迹的 底部
髋臼准备
▪ 按1mm 递增 逐步磨髋臼, 保持45°外 展, 15~20°前 倾
髋臼准备
▪ 髋臼的顶部应高 于外侧缘
▪ 始终沿合力的方 向以同一中心扩 大髋臼,确保臼 杯与髋臼的最佳 匹配
髋臼准备
▪ 获得均匀渗血的 骨床
▪ 保留软骨下骨为 髋臼假体提供良 好的支持
头柄偏距
手术技术
SURGICAL TECHNIQUE
初次全髋置换非骨水泥 髋臼植入技术
手术显露
手术显露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手术显露
外侧入路
股骨颈截骨
股骨颈截骨
取出股骨头髋臼显露
髋臼准备
▪ 环形显露髋臼 ▪ 确认haversian切
▪ 组织学研究显示通过内锁固定和容积填塞, 骨水泥与骨之间迅速再血管化,再生的血 管可以深入到骨水泥内部,形成骨连接
骨水泥的固定原理
内锁固定
▪ 内锁固定是指经过加压填塞后骨水 泥渗入到松质骨的微间隙内,骨水 泥与骨界面形成交锁嵌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
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
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
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
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
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
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
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
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
(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
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
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年龄在60岁以上,髋关节有严重疾患,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且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症状者,应考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某些全身性切累及多关节疾病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手术年龄可适当放宽,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如下:适应症:1.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2.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4.强直性脊柱炎5.股骨颈囊内骨折6.髋臼骨折,脱位7.创伤性骨关节炎8.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某些类型的骨肿瘤10.血友病性关节炎11.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禁忌症: 1.各种急性炎症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2.髋部神经性病变3.髋部肌力不足4.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5.重要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6.难以配合治疗者7.病理性肥胖8.下肢患有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有一定时限性,因此老年人是最佳的治疗群体。
老年人群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对患骨关节炎,并伴有症状的老年病人,只要不存在严重的全身器质性病变(如严重冠心病,未经系统治疗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均可考虑施行关节置换手以缓解症状。
老年人股骨颈囊内骨折是极为常见的损伤,对有明显移位或头下型骨折,建议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这是因为:老年人尤其是伴有明显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日后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几率很高,加上长期卧床还会产生诸多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治疗提供了帮助。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病症的人工关节有各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除年迈病人外,人工关节置入后应要求具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的评定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peri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the hip arthroplasty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用于治疗髋关节毁损性疾病[1]。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遵守卫生部发布《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WS/T335-2011)标准:3.1适应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患髋关节疾病而引起慢性不适和显著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a)原发性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b)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髋关节;d)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e)髋部创伤骨折的老龄患者;f)骨关节肿瘤;g) 血友病性关节炎等多种疾患。
此外,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对活动量的需求、职业情况以及对手术的期望等。
3.2禁忌证:分以下两类:a)绝对禁忌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髋关节或其他任何部位的活动性感染以及患者同时患有可能显著增加后遗症发生危险或死亡率的疾病等;b)相对禁忌证:对于其他如神经源性疾患、骨质破坏快速的任何病变、髋关节周围肌力不佳或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疾患等患者,可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对禁忌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应慎重,须术前对手术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
4 髋关节置换的类型4.1 根据是否使用骨水泥固定关节假体分为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无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部分使用骨水泥而部分不使用骨水泥称为混合型。
4.2根据是否包括髋臼置换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较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运用于高龄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粗隆间骨折患者。
5 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评定5.1人工髋关节位置评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评定主要依靠X线来评定,康复治疗前,应对人工关节假体的位置进行评定。
全髋关节置换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中老年人。
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于青年。
工作制度:股骨头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1、保守治疗无效的髋关节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2、X线确诊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3、因髋关节疼痛不能工作、睡觉或活动;4、髋关节修复术后关节不稳;5、部分髋部骨折;6、髋关节肿瘤。
股骨头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症1、髋部感染;2、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3、股四头肌瘫痪;4、腿和足部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病变);5、神经病变(神经病)影响髋部;6、严重的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7、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如癌转移);操作流程:1.体位以选择不同切口而定。
用后外侧切口时,病人侧卧,患侧在上。
外侧或前外侧切口,患者平卧,患侧臀部垫高。
2.切口与显露切口选择应依据髋关节畸形、软组织挛缩情况、术者的经验和习惯而定。
选择原则应能便于软组织松解、关节充分显露和假体置入。
临床多用后外侧、前外侧切口和显露途径(见髋关节显露途径)。
本文以前外侧切口为例叙述。
3.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显露髋关节囊后,分离关节囊外的粘连,充分显露其前方,上方及下方,上至髋臼周边,下至大转子基底,切除关节囊及滑膜。
将髋关节外旋、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切除髋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如髋关节强直,应先凿断股骨颈,然后用髋臼凿取出股骨头。
脱位后应结合术前畸形仔细检查软组织挛缩情况,并于松解,直至髋的各方向活动无阻碍为止。
4.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用干纱布塞紧髓腔止血,暂勿置入假体,以免影响髋臼的处理。
5.清理髋臼在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有坐骨神经,股动、静脉和股神经,为避免损伤,应用带尖或带齿拉勾,尖齿勾在髋臼缘外的骨上后,向外倾斜即可拉开周围软组织,这样可避免滑脱,并可满意显露髋臼。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THR THRA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THR THRA【手术适应症】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均已破坏并疼痛,影响功能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括外伤性、特发性、可的松式酒精中毒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可行头颈部钻孔减压、粗隆区旋转截骨等手术,对于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已塌陷、变形、髋臼已有破坏者,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退行性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对于有严重疼痛的骨关节炎,人工股骨头置换效果不佳,应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较年轻的患者,由于:1)、不可耐受的髋部疼痛或因强直而活动严重受限;2)、髋关节的畸形常引起其他关节的并发畸形;3)、由于髋部关节囊及肌肉等软组织挛缩和纤维化,关节活动范围小,病人虽然年龄较轻,但其生理年龄老化应放宽年龄限制,提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髋关节强直:髋关节痛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
单侧髋关节生理位置强直而无疼痛者不是手术指征;未完全骨性强直的髋关节,而有疼痛及畸形的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慢性髋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以及因创伤感染导致的陈旧性脱位;髋关节半脱位并有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疼痛或失去功能,45岁以上的患者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包括截骨术后,头颈切除术后以及双杯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例。
再置换手术的主要指征是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差或为了调节肢体长度并不是手术适应症,而进行再置换的手术指征是:1)、假体松动引起的髋关节疼痛;2)、假体柄部折断;3)、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者;4)、假体造成髋臼磨损而致中心性脱位并有疼痛者;手术造成假体柄穿出股骨干者,如无疼痛者是手术相对适应症;8、骨肿瘤: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如:骨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如病变波及大粗隆,则应用特制的人工髋关节。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髋关节适应症】参考link产品操作说明1.较严重的骨质疏松2.骨质生长潜能差3.其他不适合非骨水泥固定者【手术禁忌症】髋关节感染、骨髓炎、过度肥胖、骨质特别疏松、骨质不良、不能配合的病人、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查房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出血与血肿
1 2 3
总结词
出血和血肿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 和血肿。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 曲或脱落。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出血或血肿,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 必要的处理,如重新加压包扎、局部冷敷等。
06
出院指导与随访
出院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伸展
,防止伤口感染。
药物使用
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 的药物,不要自行增减
剂量或停药。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 动量,以促进术后恢复
。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 行复查,如有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诊。
康复计划
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物理治疗,如理疗、 按摩等,以促进关节功 能恢复。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患者监测
监测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判断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
监测呼吸循环功能
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监测体温
监测患者体温,预防低温和感染等并发症。
04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 患者状态稳定。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手术失败和关节疼 痛。
预防措施
术前应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减少感染风险。手术过程中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时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一、髋关节的结构和作用1、髋关节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组成,下方与股骨相连,它是人体最大的关节。
股骨近端的球形部分---股骨头被包容在骨盆上的髋臼内。
有一条韧带---圆韧带连接着髋臼和股骨头提供了关节的稳定。
股骨头和髋臼的骨质表面均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作为"衬垫,使它们之间的运动更加灵活。
关节的表面有一层薄的、光滑的滑膜组织覆盖。
在正常的髋关节中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出少量的液体,这些液体对髋关节起到润滑作用以减少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磨损。
2、髋关节具有负重、将上身的重量传达给下肢的作用,并能使下肢做前伸、后屈、外展、内旋等各种运动。
当人体做各种剧烈运动时,髋关节不仅具有吸收、减轻震荡的功效,而且还能够适应由骨的杠杆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
3、髋关节正常关节活动度:屈曲0〜125 °;伸展0〜15 ° ;内收、外展各0〜45 °;内旋、外旋各0〜45 °。
正常■关:节:是球窝关节,股骨头嵌入骨盆的关节窝内(髋臼). 。
e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1)75岁以上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2)老年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3)股骨颈骨折拌有偏瘫,帕金森氏病.(4)骨头颈部位的良性肿瘤不能行刮除植骨术者。
(5)严重原发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6)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
(7)强直性脊柱炎引起髋关节强直。
(8)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___________ (9)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髋关节融合术失败者。
2. 禁忌症:(1)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2)严重糖尿病病人。
(3)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
(4)髋关节结核。
(5)髋臼破坏严重或髋臼明显退变者。
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图解人工全髋关节是由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两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人工髋关节的外形全髋关节置换术就是手术置换髋关节内损害的骨质。
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三个部分: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髋臼);用金属关节头置换碎裂的股骨头;用金属杆插入股骨干来增加人工关节的稳定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2)股骨骨折:①术中骨折:多出现在以下情况:取内固定物所遗留的空洞造成应力增高;骨骼发育不良或存在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插入过大的假体锉或假体;骨质疏松造成骨强度下降.②术后骨折:骨质出现过分应力集中、严重创伤、假体松动、骨质量下降.采用的原则按术中骨折处理.(四)感染1.原因:包括术中污染、体内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病人体质差、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期间存在隐匿感染等.2.预防:选择最佳手术时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采用层流手术室、使用紫外线、仔细手术区域消毒和覆盖、严格无菌操作、精细熟练的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手术室内流动人员的限制、防止切口污染等.(五)术后脱位1.原因:1术前因素:有患髋术前手术史、翻修术;2术中因素:后侧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头的尺寸、假体放置失误;3术后因素:关节活动过早,尤其术后早期过早屈髋超过90°,或过早进行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2.治疗:治疗前需详细研究脱位原因.(六)术后假体松动:1.原因:1生物力学因素:作用于界面的应力、界面结合强度、应力遮挡和骨吸收;2生物性因素:磨损颗粒的产生和扩散、界面纤维膜的形成、破骨细胞的激活和骨溶解;3外科技术.2.预防:1改进外科技术,获得假体-骨水泥-骨组织或假体-骨组织界面间的最大结合力,同时减少作用在界面上的应力强度.2减少应力遮挡.3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4骨质疏松的治疗.七双下肢不等长1. 原因:1股骨颈截骨面不准确;2选用股骨颈过长;3特殊手术要求.2. 预防:1准确的术前测量;2术中测量比较.五、术后注意事项(一)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应用时机:术前半小时、术中、术后两日内合理使用药物选择:盐酸去甲万古霉素400mg 1次/12小时;广谱抗菌素尤其是针对G–细菌用量按说明书中重度感染标准剂量使用,抗生素选用时注意格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覆盖,避免重复.常规患者术后第3天停止抗炎治疗医嘱,若患者体温异常或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经责任医师同意后可调整或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二)辅助性用药和补液量手术当天补液量正常生理需要量3000ml+术中失血量+预估追加失血量补液内容钾溶液能量,以糖水为主糖尿病患者禁忌平衡液胶体液包括血浆及代血浆制品患者血压偏低或白蛋白低于30g/L,建议补充血浆预防应激性溃疡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根据病情及说明书口服药物术后根据病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对症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口服铁剂及叶酸片.三输血量和时机常规手术出血量在200-300ml,术后引流量在200-400ml,绝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输血支持.术中失血过多或术后引流较多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建议输血.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术前即贫血、一般情况相对较差、病变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患者要考虑.根据综合判断出失血量,在术后1-2天迅速补齐损失血液量.通常输血量在400ml左右,以纠正患者贫血症状,辅助检查时血色素在90g/L以上.四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患人群VTE易患于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1. 原发性因素:术前有凝血异常疾病2. 继发性诱因:高龄、既往有DVT病史、心脑血管疾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糖尿病、长期卧床或瘫痪、创伤、恶性肿瘤、肥胖高胆固醇水平、口服避孕药、吸烟、酗酒等基本预防措施1. 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术前有深静脉血栓既往史、血小板计数>×109/ L 、静脉曲张2.解决静脉淤滞:①抬高患肢、尽早离床活动②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③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3.避免血管内膜损伤:禁忌在下肢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4.选择性强化监测尽早明确诊断:对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连续检查以排除VTE5.加强临床护理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下肢周径、腓肠肌压痛试验.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引流通畅情况等.1.术中监护:确保术中体位垫的使用选择低压硬膜外麻醉:引起下肢血管舒张改善静脉淤滞小腿为主保持充足血容量,尽量自体输血密切注意血压鼓励深呼吸加压注入骨水泥和插入股骨柄2.手术操作技术改进:术中避免长时间关节内收位及过度牵拉手术的操作尽量轻柔无创术中止血彻底少用止血药避免高凝机械预防措施术后早期开始下肢肌肉收缩训练足泵练习以及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药物预防措施1、利伐沙班拜瑞妥:术后6小时开始采用利伐沙班10mg 口服 1次/日预防深静脉血栓,连续用药35天,首次服用前需观察术肢感觉、动度、血循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暂停用药并作急诊CT排除硬膜外血肿压迫可能.怀疑DVT患者及时查患肢血管彩超并联系专科会诊.2、低分子肝素针剂速碧林:围手术期使用.五切口、引流管管理术后12小时开放负压引流每日记录引流量、引流液性状每日引流量小于40ml,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拔出引流管,最迟不超过术后48小时拔管时同时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切口出现明显发红,周围皮温明显升高,皮缘出现水疱、发黑坏死表现需每天更换敷料,必要时需在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切口正常愈合则住院期间敷料保持绝对干燥的情况下不需更换敷料;一旦敷料轻度渗出,立即换药观察切口,更换敷料.六术后康复治疗1、术前教育练习腓肠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各个动作并掌握要领熟练进行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维持肺部功能2、医生根据科内相应病种康复锻炼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从术前、术后当日至出院前,每日由医生或护士指导督促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3、科室配备CPM机、蜡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等相关器材.4、给每位患者发放纸质康复训练计划要求,要求每位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由门诊医师继续根据患者出院后训练情况进行阶段情康复指导.5、定期电话等随访,行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必要时行功能录像.七内科原有疾病治疗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原有内科疾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病、肺部病史肾病史、肝、肾病史、糖尿病史血液病史、消化道溃疡、神经系统等病史2、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调整围手术期相关治疗计划3、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六、出院医嘱1.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痛、液体流出,或连续2天体温超过38度,或无疼痛的人工关节新发生的疼痛或疼痛、不适加剧应及时来院诊治.2.在家人或护理人员充分保护下扶双拐行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根据行走的情况逐渐改双拐为单拐直至弃拐,最好终生使用手杖在您的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减轻人工关节的负重.3.防止跌伤以免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等.4.术后半年内、最后终生禁止以下活动:原则: 髋关节活动不能超过髋屈60度、内收20度、内旋20度;外展20度、外旋20度、后伸10度等以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具体如下:1)不能坐低于1米的矮板凳、沙发、床、马桶等,不能下蹲.2)不能翘二郎腿、打盘腿、双大腿交叉等.3)卧床休息时不能翻身,两大腿间垫压缩后厚度仍为20-25厘米的软枕.4)平卧时臀后不能垫厚度大于5厘米的便盆、气圈、枕等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后伸.5)坐卧时不能向健侧侧身取物、接电话等.5.增强抵抗力,防治感染性疾病.有拔牙、口腔皮肤感染、消化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各类可能发生感染和已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一定积极治疗,以防止发生人工关节感染.并最好咨询您的手术医师.6.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必须使用抗菌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1)膀胱镜、结肠镜、直肠镜检查2)包括洁牙在内的口腔科治疗3)任何种类的手术4)留置导尿管3.肌力锻炼:直腿抬高屈髋小于20度..4.体重超重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采取不增加膝关节负荷的锻炼方式如游泳.5.防治骨质疏松和其它疾病如糖尿病.6.防止深静脉血栓: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长时间站立时穿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坐、卧,如长途旅行坐飞机、汽车等定时作上述练习、行走,高危病人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髋部多次手术等患者咨询医生并酌情使用预防性药物.7.禁止剧烈运动如剧烈的跑、跳、登山等.避免翘二郎腿.8.门诊随访:手术后的1月、2月、3月、4月、6月、9月、1年、1年半、2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有任何可能与关节有关的不适、病变等必须急诊或门诊随访.门诊随访时请到您的手术医师处或关节外科医师处咨询9.门诊随访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部骨科,电话。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 术后预防措施是否得当
术后护理不当和康复失控,如过屈、过度外旋、内 收等极易后脱位,伸直位过度内收和外旋易发生前 脱位,多见于前方入路或假体位置过于前倾
髓腔内表面自干骺端至骨干的过度光滑—靠近外侧 持续存在干骺端内面的骨嵴—开口外置不足
– 3.4 为适应股骨的前弓和外侧弓,最好对髓 腔钻施加向后向外方向的力
+ 4 试模复位,术中测试
– Shuck 试验(牵开试验):软组织张力(关节间 隙5mm合适或50%股骨头半径)
– 伸直位/外旋位检查:前脱位 – 屈曲位/内旋位检查:后脱位 – Drop-Kick 试验:固定屈髋畸形 – 多数情况下,髋关节屈曲90°、内收20°及内旋
– 微创手术
后外侧、前外侧、前侧、前外侧(OCM)、DDA、前后双 入路、Super-path入路
+ 2 髋臼准备和髋臼假体的置入 技术要点:
– 2.1 应用压配技术、螺钉的使用仅限于用压配技术无法实现初始稳定 – 2.2 髋臼清理后,选择比预计将要使用的髋臼假体小6-10mm的髋臼锉
开始锉磨髋臼。 – 2.3 先垂直水平面磨锉到显露髋臼的内侧壁。
50°时都应当是稳定的
+ 5 安装假体,关闭切口
+ 骨水泥不是胶水或粘合剂,强度有赖于骨和水泥间的机械内锁 定。
常见的错误是尽可能锉到最大号,这样做对非骨水泥假体是对 的,要达到皮质接触;但对骨水泥柄非常重要的是保留较强的 骨松质缘(至少3mm内侧和前方骨松质)。
骨水泥塞以增强在髓腔内注入骨水泥的压力,深度在假体柄尖 端以远1.5-2cm,以使远端有2cm的骨水泥。
生物、股骨水泥) – 实际年龄与生物学年龄并不相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年龄在60岁以上,髋关节有严重疾患,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且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症状者,应考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某些全身性切累及多关节疾病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手术年龄可适当放宽,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如下:
适应症:
1."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2.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
4.强直性脊柱炎
5.股骨颈囊内骨折
6.髋臼骨折,脱位
7.创伤性骨关节炎
8.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9.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1
0."血友病性关节炎
1
1."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
禁忌症:
1."各种急性炎症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
2.髋部神经性病变
3.髋部肌力不足
4.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5.重要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6.难以配合治疗者
7.病理性肥胖
8.下肢患有严重的血管性疾病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有一定时限性,因此老年人是最佳的治疗群体。
老年人群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对患骨关节炎,并伴有症状的老年病人,只要不存在严重的全身器质性病变(如严重冠心病,未经系统治疗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均可考虑施行关节置换手以缓解症状。
老年人股骨颈囊内骨折是极为常见的损伤,对有明显移位或头下型骨折,建议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这是因为:
老年人尤其是伴有明显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日后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几率很高,加上长期卧床还会产生诸多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治疗提供了帮助。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不同病症的人工关节有各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除年迈病人外,人工关节置入后应要求具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
现在的人工关节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需再次甚至多次施行翻修手术或遗留严重的病残。
因此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持慎重态度。
基本原因是应用于其它治疗(包括手术)方法难以解决的病例。
[适应证]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或他种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而功能丧失的关节疾病。
不伴疼痛的活动限制、肢体不等长、X线片提示关节严重病损但无显明临床症状的病人,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1.关节疼痛难以控制且明显影响功能的关节疼痛,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适应证。
(1)局部伤病所致的关节疼痛:
国内以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最多,病因包括创伤、发育不良、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关节表面不平整、关节对合异常、肢体对线不良或关节失稳。
(2)原发生骨关节炎:
在欧美国家居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的首位,国内统计一般均低于继发性骨关节炎,但仍然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常见指征。
(3)系统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其特点是常为多个关节损害、病人年轻和常伴有严重畸形。
手术应在系统性疾病基本获得控制后施行,并正确的结合病人情况安排手术计划。
如安排不当,将给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带来困难。
由于病人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关节畸形,手术难度较高。
除轻度挛缩和畸形可在假体置换时一并矫正外,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畸形均应先行矫正,然后作人工关节置换术。
若期望通过假体置换一期解决,常难达到目的,且将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累及关节的肿瘤关节及其邻近骨的假体置换,是骨肿瘤保留肢体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前术后常配合化学或放射治疗。
术中广泛切除瘤段骨,然后以人工假体重建骨与关节。
常使用定制型假体,以满足不同病例需要。
3."感染性病变过去均被列为手术禁忌证。
近年来将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感染已被控制病例的报告有增多趋势,对化脓性感染也有人在抗生素保护下手术清除病变,充分冲洗后一期行假体置换。
因感染失败而作翻修手术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在欧洲有不少一期再置换获得成功的病例,但多数作者仍主张在感染完全控制后1年以上再行手术。
亚洲包括国内已有人在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的同时,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禁忌证]
1.局部或其他部位尚有活动性感染。
2."局部皮肤、软组织和血供条件很差,术后可能导致切口闭合困难或切口部软组织和皮肤坏死者
3."神经源性关节病。
4."严重骨质疏松。
5."关节周围肌肉麻痹,难以保持手术后关节稳定或难以完成关节主动活动者。
6."全身情况或伴发疾病使人难以耐受置换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