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新课标对教材定位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

把教材作为优秀范例,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将“教语文”变为“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学习生活”“在语文中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一、准确理解教材资源是创造性使用材料的基础深入理解课文,浅出各种感受,师生互动,让学生有独特感受,个性得以张扬,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

从而达到朗读训练的升华。

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智慧生成,不能强求唯一的答案,允许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答案。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须拟设多样性的应对方案作为预案。

一是在能够产生多样化解读的内容上,从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出发,拟设应对“预案”。

这种“预案”应是求异与优化整合的。

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理解,如何引导他们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张扬个性;对片面和局限性的见解,如何通过点拨使之深化和完善,对偏颇和创见共存的体悟,如何进行引导,使之在研讨比较的基础上达到消除偏颇、提升创见的目的等。

二是依据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思辨生奇的基础和资源条件。

依据学生个体需求,即这种预案留给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且贯穿于“课前??课内??课后”等环节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内容设计,要体现出广、活的特点,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自主设定活动的时空,依据那些信息资源进行探索等。

课堂自主学习指导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民主、开放,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氛围,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激发学生个性舒展和创造。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如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接触与使用英语的时间与机会。

比方:在班级管理上,我们能够采用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English及口令,如:早晨的问好,上下课喊口令,放学道别……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用语;在教室布置上,我们能够贴上一些课文中学到过的,或是加以补充拓展的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对应的单词。

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英语是一门语言、一种工具,而不是什么望而生畏、遥不可及的东西。

只要坚持每天使用英语,日积月累,又怎么会不知道像“Open your books.”这样简单的日常用语呢?其次,老师应擅长捕捉一些教材以外容易被无视的资源,如很多的广告,标示语等,从中我们也能够学到很多英语: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麦当劳,McDonald等等,从而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内容,不管多难。

他们都愿意去尝试,而学生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教师认为多么重要,学生都不感兴趣。

所以,教师要寻求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宜的内容或活动实行合理的裁剪和补充,使教材灵活化。

例如:我在教几组反义词时,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动作。

首先正着做,我说BIG他们做相对应的动作“大”,我说SMALL他们做相对应的动作“小”;然后反着做,我说BIG他们做相反的动作“小”,我说SMALL他们做相反的动作“大”。

采取淘汰制,最后一个留下的学生为胜。

通过这样的游戏或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所学的内容有很深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可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但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要避免仅仅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做出取舍。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还可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做适当的调整。

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在不影响教材的延续性和渐进性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做其他方面的调整。

比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出适当调整,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断钻研课程标准、领悟新教材的过程中,总会有新发现,而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又会让我们有很多感悟。

孩子们的思维是新奇和活跃的,甚至有时很难预见。

如何能做到既保护孩子的天性,又不偏离教材呢?那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灵活地使用教材记得教学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最后的辉煌》一课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他们互相讨论,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同学们都提出了“诺贝尔为什么一生没有结婚”的问题,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问题一提出来,有的学生暗自发笑,有的同学则说诺贝尔怕妻子被炸死。

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闪光点,便随机让学生想象推测,于是有的同学说是因为他太忙了,没有时间结婚。

我因势利导地说,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大发明家,他在一生中一定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也许无暇顾及个人问题。

通过点拨,学生对诺贝尔热爱科学的高尚品质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可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二、注重儿童生活体验,超越教材限制在第十册语文“积累运用一”中,口语交际和习作都要求学生走进春天,写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我以为学生对春天都比较熟悉,又身在农村,一定会写得不错,于是就按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写。

可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学生的作品全是套话,脱离生活实际,什么百花开放、五颜六色、河水清澈、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没有新的发现。

于是我决定推迟这一写作内容,因为当时本地春天来得太迟,不便学生去观察。

后来我抓住时节,引导学生走进田野、校园、庭院认真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真的看到小河了吗?真有五颜六色的花吗?学生观察后,分别在小组内交流。

有的说田野里的麦苗荡起波纹,就像绿色的大海;有的说桃花、梨花开了,人们都忙着授粉呢;有的说小草越来越高,柳树也发芽了,像小姑娘长长的辫子,有些贪玩的孩子正在田野放风筝;还有的同学想象到农民正在田里忙碌,想到他们自己应努力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写出了内心的感受,让人觉得很真实。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离 。因此 在 教 学 中 , 教 师须 有 意 识 地 挖 掘
个 梯 形 剪 成 了两 个 角 形 ” 。而对“ 具 体 怎 样 推 导 出 梯 形 面 积 公 式 及 其 他 转 化 方
法” 。 教材并没有提示 , 这样 , 就 给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 留 下 了 很 大 的 思 考 和 探 究 空
拉近抽象的数学知识“ 秒” 与 现 实 生 活 的 距离 . 让学生感受到 生活中蕴含着数学 、
观 察 并 找 出 转 化 后 图 形 各 部 分 间 的关 系, 通过 讨论 交 流 , 自主探 究 推 导 出 梯形 面 积 的计 算 方 法 。接 着 我 再 次设 疑 : “ 如 果 只有 一个 梯 形 。你 们 有 什 么 方 法 推 导 它 的公 式 呢 ? ”鼓 励 学 生 大胆 地进 行 操 作. 由于学生 刚刚用 “ 剪 拼法” 研 究 过 平 行 四边 形 面 积 的 计 算 公 式 ,通 过 知 识 的 迁 移 ,有 些 学 生 很 快 找 出 了 不 同 的 转 化
间 。因此 , 在教 学 中教 师 有 必要 设 计 一 些
教 材 的 内容 结 构 虽 是 根 据 学 科 特 点
数学活动 , 让学生通过观察 、 实验 、 猜测 、
推理 、 交流 、 反思等 , 亲 身 经 历 知 识 的 形
进 行 科 学 系 统 编 排 的 ,但 不 一 定 完 全 符 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 , 所以 , 在 教
教 材 通 过对 话 呈 现 了 三 种 把 梯 形 转 化 成 已学 过 图形 的操 作 方 法 “ 两 个 一 样 的梯
更扎 实 、 更有 效 。 下 面 我 就 如 何创 造性 地 “ 活用教材” , 谈 谈 自己 的几 点 见 解 。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师 、 家 长 和 学 生 共 同参 与 的 交 互
标 ” 的 有 机 整 合 叨.新 课 程 研 究 ,
2 0. 8 : 7 2 01 1 2 2 — 9.
庭 背 景及 其 思 维 状况 。对 教材 进 行 加 工 整合 。力 求 使 原 有教 材 适 应 实 际 教 学需 要 。我 们 应该 从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出 发 . 树 立 “ 教 材 教 ” 的 理 用
学习方式 。 3配 套 进 行 评 价 改 革 。 教 育 . 评 价 对 教 育 目标 的 实 现 和 教 育 方 针 的 贯 彻 具 有 明 显 的 制 约 和 保 障
【 键词 】理 解 教 材 挖 掘 活 关
化 拓展 以生 为 本
【】 5 黄伟 . 学 三 维 目标 的 落 实 . 教 教育研 究,0 7(0:6 5 . 2 0 , ) — 7 1 5 [] 6余文森 .三维 目标 ” “ 就像一个 立 方 体 的 “ 、 、 ”N. 国教 育 报 , 长 宽 高 [】中
又 不 能 拘 泥 于 教 材 .要 合 理 灵 活 地
处理 教 材 ,善 于对教 材 进 行加 工整 合 。在 准确 理 解教 材 设 计 意 图 的前
【】 向 阳. 1 杨 超越 的悖论一 再谈如何 看待 “ 过程 ” 三维 目标 ” ] 史教学 及“ [. J历
( 学 版 ) 0 9(2:— . 中 , 0 , ) 8 2 1 5 f] 淑 显 . 三 维 教 学 目标 的 实 现 2张 论
注 意 以下几 方 面 :一 是评 价 主体
注 重 多 元 化 。加 强 自评 与 互 评 , 倡 导 评 价 过 程 中 主 体 间 的 交 流 与
20 , ( : 8 10 0 8 0 ) 1-2. 1 31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途径1、识记和记忆给学生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适宜的可行的单词、句子、段落、文章等,以便让学生正确有效地记忆和运用。

2、兴趣引导让学生可以做出适当的自学和自由练习,预习和拓展。

要深入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能更好地获得英语信息。

3、情景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如对话情景、问题解答、交际等,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最大幅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4、注重英语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增加英语知识的积累,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增强英语水平。

5、实际运用能力得到发展自主学习、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灵活运用的能力发展,以便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更好地应用英语。

6、文化和态度的训练开展文化文明教育,训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具备的文化态度和习惯,以便能正确理解文化背景信息,更好地把握英语的内涵,表达文化的愉悦感。

二、发挥教材的作用1、因材施教精准有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课时计划并调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合适的评测诊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热情。

3、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教材方法上的丰富乐趣性,以及新句型、新词汇、新语音和感悟句的研究,使学生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文本并获得更多的知识结构。

4、突出典型案例的分析实践通过来自学生自身的社会经验和个人活动,依托当今大环境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比较对比,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内容及其它知识结构的意识5、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材料和实践,借助教材涉及到的科学思维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让学生能读懂、写下、口头表现新知识,以及摆脱条条框框,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的内涵,发现并运用新知识结构进行创新的实践。

6、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通过教材不断糅合进文化背景知识、情感教育和素养修养,把英语学习融入生活文化的深层次,以及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愉悦,获得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及素养。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深入挖掘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1、理清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不仅要读懂表层的情境和例题,而且要读懂情境背后的意图,不但要读懂每一幅图,还要关注图旁边的旁白,全面地理解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进一步挖掘出教材深层的东西,疏理清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2、整体把握教材,理清认知线索(理清线)。

教师要善于对各学段的知识做系统整理,我们不但要关注我们所要教学的这节课中的知识点,还要看在其它年级教材中有哪些知识与本节的知识有联系,以前有哪些孕伏性的知识,以后有哪些应用性的知识,理清教材的认知线索,以便于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考虑怎样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教学,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链中所处的位置,只有在充分理解后才能准确定位。

比如,乘加、乘减式题,二年级上册的安排在“乘法的概念”及“2~5的乘法口诀”之后,除了让学生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结构之外,在运算过程中并不强调计算方法,在于理解和巩固乘法的意义。

而二年级下册是希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分析,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相关问题和解题策略的对应性。

如果教师只关注某一册、某个单元或某节课的知识内容,很容易出现“攀高”或“就低”现象,这些都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3、我们要在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本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只有充分把握教材中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方法,才能灵活地有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是灵活使用教材的基础,如果没有深入地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能是一名空话。

新课标倡导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课程资源。

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

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

比如在教完《草船借箭》后,我随机向学生们推荐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教完《蟋蟀的住宅》时向学生提供《昆虫记》这本书。

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上完童话课文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的时间里阅读,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在家里练习讲述给爸爸妈妈听。

熟练后我再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比赛。

在此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都纷纷作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又比如在教完《武松打虎》一文后,我又向学生们推荐了《水浒传》一书,班上的一些男同学兴趣浓厚,还出现了好几个“水浒”迷。

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外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我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电文下是一张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5小学教学参考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实际上,教材到课堂教学之间还存在着一段距离。

那么,怎样跨越这段距离,使教材能充分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呢?一、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前提1.不能心中无数,目标是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指明的方向。

事实上,教材并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材只是教学理念的文本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话题”、引子,是学科内容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

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也只有在真正弄懂教材编写意图和明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

例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只需要初步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而二年级上册的“统计”一课则强调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尝试调查方法。

另外,除了一年级的简单回答问题之外,还增加了猜测活动。

如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时,把二年级“统计”一课所应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在课中全部体现,甚至个别处的处理还有“拔高”、“深挖”之意。

这样的教学,缺乏单元知识结构意识(一节课在教材这个单元中的作用,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对教学目标把握不明确,并且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

而另一位教师发现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人教版)“位置”这一单元编排在“第几”这一单元之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教学“第几”时,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等。

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位教师执教时,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将“位置”一课的教学放在“第几”这一单元之前,实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不能照本宣科,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各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

传统教育的做法是“教教材”,现代教育的做法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中提出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新理念。

对教材适当加工,但非随意滥用,是“信奉而不唯是”。

我就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看法:一、联系实际充实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对教材的例证、材料的充实,使之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材中有的内容由于诸多原因,没有提供详尽的教学材料。

这时,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拓宽知识渠道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诱导学生勇于钻研,积极思维二、变远为近,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当教材呈现的问题情景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将其换成熟悉的事物,就是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贴近学生,让学生感知知识就在身边;三、变静为动,使教材生动化。

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但在使用多媒体将其变静为动时,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做适当调整;四、变死为活,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使教学过程情景化,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设问设置一定的梯度目标,使学生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五、变练为用,是练习的内容应用化。

教会学生学习时很重要的,学以致用,如把一些技能性的练习,变为应用性练习等;六、变少为多,使课程资源丰富化。

介绍与学科相关的发展史、边缘科学等,提高学习的情趣。

总之,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师不能被动地成为教材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

如何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背景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焕发其生命活力。

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此我们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做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又能够活化教材。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数和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理解了20以内数的组成。

如果向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顺应、理解,从而建立起进位加法这一数学模型。

课前,已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了了解和分析,有多数的学生已经会熟练的计算这类题目,因此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点不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在于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案例描述:按照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同,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请小朋友一起来拼图,看看拼出来的是个什么图案。

拼好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教师出示拼图底板及信封(信封中有36块拼图),从信封中拿出一块(以8+5为例),你打算把这块拼图放在哪里?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说出三点:先算和是几,再看和的颜色,然后找到相应的答案并粘上去)。

算式:9+2、7+8、4+9、7+7、6+8、6+6、9+5、3+9、7+9、4+8、8+6、6+7、5+9、9+6、8+9、9+9、8+3、8+5、6+5、9+7、4+7、7+5、5+8、7+6、3+8、5+7、2+9、8+4、9+4、9+8、8+8、9+3、8+7、7+4、6+9、5+6共36题,将他们写在不同的图片后面,然后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上答案,两者的答案一致,就能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各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

传统教育的做法是“教教材”,现代教育的做法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中提出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下谈几点个人的看法:1、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

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等。

如在三年级比较分数的大小,将教材中的月饼分成1/2和1/4比较,编成了分西瓜的1/2和1/4;五年级方程的认识时,把教材中天平的三幅图——五次平衡与不平衡的变化改成“猜猜天平会出现几种情况?”;或者是改换主题图,省掉教材设计中的某个环节。

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材中的知识具有多重价值。

这种多重价值表现为知识具有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

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了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

创造性使用教材,就不仅要明确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看到教材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可以说,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也是一般老师难于真正落实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最大阻碍。

有一次看到一个“洋教学案例”,我觉得很有启发性,推荐给大家,一起看看老外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的。

一个法国教师上公民课,内容为:人要有同情心。

上课时,时值冬天,他先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然后要求同学们也脱去外套,然后要求同学们只用一只手把衣服穿起来,然后再要求同学不要用手把衣服穿上,同学当中有的用嘴帮助其他同学穿上衣服。

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基本看法,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他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

教师又备了一些轮椅,要孩子们坐上轮椅去教室外面转一圈,一出校门,孩子们的心灵就受到了震撼,只要经过他们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主动帮助他们。

浅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浅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浅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

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

再好地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

具体依据什么,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

《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

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就教材来说,理解不一,其处理也就不同:一种理解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教科书;另一种理解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

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

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二、依据学生情况而定。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珠活生生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城市与农村,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发达地区与待开发地区等都不同。

他们各有各的特色。

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一样。

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尽可能。

我国幅员那么辽阔,东西部差距那么大,不可能也不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

哪一种教材最适用于学生?就算是选到了最适用的教材,教学质量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学生负担日益加重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性。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

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1、把握意图,读懂教材
深人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钻研教材,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才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科学的哲理,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给教师提供了宽松、开放的研究舞台。

因此,把握编写者意图,读懂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2、目标合理,备课充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

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

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1、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例如在教学用方程法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这个知识点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但教材出示的例题信息繁多,学生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列式,在教学中,我对教材的做了比较大的调整,首先我出了一道分数的乘法应用题,学生复习以后,我改变了本题的条件与问题,在同样的数量关系式中,所求问题发生了改变,让学生分析解题的方法,学生自然想到了除法,再引道学生用方程法解答。

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
的联系,顺利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巩固、对比等一系列练习以后把例题作为了拓展练习。

由于安排合理,取的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教师在调整和改换教材时,首先要充分“吃透”、“利用”好教材。

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材的版面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要使教学活动丰富并富有童趣,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性。

教学中,我们还注重把要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融合起来,努力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在学生学习“位置与顺序”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前后”、“上下”、“左右”说一说景物的相对位置。

还可以让学生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去。

教师能够经常地、有意识地、恰当地在数学学习中融入生活的素材,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