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生活中的水解析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7课时1-4水的压强(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7课时1-4水的压强(二)

第7课时1.4 水的压强(二)学习目标1.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能较熟练地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压强是反映 压力 作用效果的科学量,它是用 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来表示的,公式为 p =S F ,单位是 帕斯卡 。

2.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p 1,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 2,那么p 1与p 2的关系是 ( C )A.p 1=p 2B.p 1=2p 2C.p 2=2p 1D.无法比较3.一块长方体砖块,长、宽、高的尺寸比是4:2:1,重为G ,这块砖平放、竖放和侧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C )A.1倍B.2倍C.4倍D.8倍4.滑雪运动员所用的滑雪板每块长2米、宽10厘米,如果运动员的质量为50千克,每块滑雪板的质量为2千克,求他对水平雪地的压力和压强各为多大。

[解] m 总=m 人+m 板=50千克+2×2千克=54千克F =G 总=m 总g =54千克×9.8牛/千克=529.2牛S =2×2米×0.1米=0.4米2 p=S F =24.02.529米牛S =1323帕 [科学探究]一、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跟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大小有关,在生活和生产实 际中,有时我们希望压力产生的效果明显一些,而有时我们却希望压力的产生效果不明显较好。

那怎样来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讨论]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结论: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增大压力 ;② 减小受力面积 。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 ;② 增大受力面积 。

分析p.16各图所示的物体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变压强的大小的。

(1)图1—27,菜刀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图1一28,耙子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图1—29,橇式起落架直升机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4)图1—30,骆驼宽大的脚掌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现象解析与实践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现象解析与实践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现象解析与实践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化学等领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了许多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现象和实践。

本文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析,探讨流体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龙头的喷射现象水龙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水设施,它的喷射现象涉及到了流体力学的许多理论。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水从喷头中喷出,形成一个水柱。

那么,水柱的高度和弯曲程度是如何被控制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水柱的喷射原理。

水从龙头中喷出时,其实是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作用。

根据流体力学的公式,我们知道,流体的压力和流速有关。

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的出口速度,流速越大,水柱就越高。

而水柱的弯曲程度则受到了重力的影响,重力使得水柱向下弯曲,形成弧线。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水龙头的开关来控制水流的强弱,从而控制水柱的高度。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水龙头的出口形状来改变水柱的弯曲程度。

例如,如果出口是一个细长的喷嘴,水柱会相对直立;如果出口是一个扇形的喷嘴,水柱则会弯曲得更明显。

水中的漩涡现象当我们在水池中放一块物体,例如小纸片,观察它在水中的运动,我们会发现,物体周围会形成一个旋涡。

这就是水中的漩涡现象,也是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漩涡是由水流的旋转而形成的,它的产生涉及到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物体进入水中会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这会导致水流受到扰动。

随着扰动的传播,原本平稳的水流会形成旋转。

另外,漩涡的大小和形状也与水的粘性有关,粘性越大,漩涡形成的速度越快。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水中的漩涡现象来研究水流的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观察漩涡的大小和形状变化,从而了解物体对水流的影响。

水中的波浪现象水中的波浪现象也是流体力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当我们在水中扔一颗石子,水面上会产生波纹,这就是波浪现象。

波浪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水的密度、表面张力等。

中班科学《水的特性》教案

中班科学《水的特性》教案

中班科学《水的特性》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包括无色、透明、流动性等。

让学生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饮用、洗涤、浇灌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水的无色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感知水的无色特性。

通过实验或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水是无色的。

2.2 水的透明性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透明性,感知水能透过光线。

通过实验或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水是透明的。

2.3 水的流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流动性,感知水能够流动。

通过实验或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水流动的原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水,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性吗?”、“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等,引发学生思考。

3.2 探究水的无色准备实验材料,如透明容器、白色背景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水的颜色。

讲解水无色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水是无色的特性。

3.3 探究水的透明性准备实验材料,如透明容器、光线照射设备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水的透明性。

讲解水透明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水能透过光线的特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如发言、实验操作等。

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4.2 学生理解度评价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水特性的理解程度。

通过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水特性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水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的特性。

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5.2 家庭作业延伸布置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用水情况,记录水的使用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提出具体的建议。

简述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应用解析

简述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应用解析

简述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应用解析生活饮用水与人体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的工业对水已经进行了深度处理,然后在被用到设备上。

而就生活饮用水而言则不一样。

有的人认为饮用水不能进行深度处理,原因是深度处理过后会把水中的有益的元素过滤掉。

有的则认为可以进行深度处理,不然担心水质不达标准。

就这个问题做了相关的分析,具体分析如下:随着水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水体,饮用水水源受到日趋广泛的污染。

传统饮用水设备的混凝、过滤、消毒等自来水工艺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色度为主,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相对不足,而且加氯消毒本身还形成了“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直接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最大可能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等就是饮用水深度净化的目的。

水的深度处理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我国在饮用水深化处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老水厂均未采用深度处理,只有部分新水厂采用了深度处理。

人们开发了许多技术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臭氧和活性炭联用和各种膜技术等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

臭氧与活性炭滤池联用。

这种方法是基于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小分子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

水先经臭氧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这样就提高了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可以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表面,且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同时后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解决了臭氧无法去除的三氯甲烷,并保证了最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

但是该技术设备昂贵,运行耗电量大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过滤功能,对水中的致癌物与致突变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但由于活性炭的再生问题使制水成本大幅度提高,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臭氧可以破坏致病微生物,能保证彻底消毒而没有毒性副产物的产生。

采用臭氧消毒取代氯气消毒可杜绝有机氯化物的生成,而且可直接去除水中有机氯化物。

中班社会教案《生命之源―水》

中班社会教案《生命之源―水》

《生命之源―水》第一章:课程引入1.1 目的: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初步认识水的重要性。

1.2 准备:图片、视频、故事素材等。

1.3 过程:1.3.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一片干旱的土地,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片土地这么干旱吗?”1.3.2 教师播放一个关于水循环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水从哪里来,流向哪里。

1.3.3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如《水滴旅行记》,让幼儿感受水的重要性。

1.4 延伸活动:1.4.1 组织幼儿进行“找水”游戏,让他们在校园或家庭环境中寻找水的存在。

1.4.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家庭用水情况,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二章:水的特点2.1 目的: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到水对生物的重要性。

2.2 准备:图片、实物、实验材料等。

2.3 过程:2.3.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水生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水生物为什么需要水吗?”2.3.2 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的溶解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3.3 教师讲解水对生物的重要性,如水中的氧气、水分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2.4 延伸活动:2.4.1 组织幼儿进行“拯救水生物”游戏,让他们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

2.4.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周边水域环境,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节约用水3.2 准备:图片、视频、实例等。

3.3 过程:3.3.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一个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个现象对吗?为什么?”3.3.2 教师播放一个关于节约用水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3.3.3 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节约用水可以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等。

3.4 延伸活动:3.4.1 组织幼儿进行“节水小能手”竞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3.4.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家庭用水情况,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四章:水资源保护4.1 目的:让幼儿了解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集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2)课题:1.1水在哪里 (2)课题:1.2水的组成 (4)课题:1.3水的密度 (6)课题:1.4水的压强 (7)课题:1.5水的浮力 (8)课题: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1)课题:1.7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3)课题:1.8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6)课题:1.9水的利用和保护 (17)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19)课题:2.1大气层 (19)课题:2.2天气和气温 (21)课题:2.3大气的压强 (22)课题:2.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25)课题:2.5风 (27)课题:2.6为什么会降雨 (28)课题:2.7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30)课题: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33)课题:2.9中国东部的季风雨西部的干旱气候 (35)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36)课题: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36)课题:3.2神奇的激素 (38)课题:3.3神经调节 (41)课题:3.4动物的行为 (42)课题:3.5体温的控制 (45)第四章电路探秘 (47)课题:4.1电路图 (47)课题:4.2电流的测量 (49)课题:4.3物质的导电性 (51)课题:4.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55)课题:4.5变阻器 (57)课题:4.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0)课题:4.8电路的连接 (63)第一章生活中的水课题:1.1水在哪里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难点: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教学过程: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P2图)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水解答题一、水的浮力1.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克/厘米3、高度为10厘米、底面积为20厘米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厘米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g取10牛/千克)(1)当水加到2厘米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2.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遇难,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该艇质量m=1.4×104t,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之一,“库尔斯克”号的一种打捞方案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充气的负载量最大的浮力袋,若每只袋充足气后的体积为10m3,浮力袋的重力及打捞时充入袋内气体的重力均可忽略不计。

设该潜艇全由钢铁制成,沉没时艇内全部进水,则打捞它需在艇的周围缠上多少只这样的浮力袋?(ρ铁=7.8×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3.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在所有鲸中潜水最深且最久,号称“潜水冠军”,如图所示。

一头体长19米,体积24米3的成年抹香鲸可轻松潜至1000米深的海底。

(1)求潜至此深度时,抹香鲸所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为什么?(假设海水密度为1×103千克/米3,且不随深度变化)4.如图甲所示设想有一个高为h、上下底面积为S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该长方体上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2.请你从浮力产生的原因证明:F浮=ρ液gV物。

5.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収10N/kg计算)(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6.如图甲所示是建设某大桥时使用的起吊装置(图中未画出)的钢缆绳拉着底面积为2m2实心圆柱体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处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情景。

大班主题教案《保护水资源》

大班主题教案《保护水资源》

大班主题教案《保护水资源》第一章:认识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来源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提高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讲解水资源的来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2. 让幼儿了解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引导幼儿思考水资源不足会带来哪些问题。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水资源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资源的来源。

2. 通过故事讲解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说出水资源不足会带来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水资源来源和重要性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表现出节约用水的行为。

第二章:节约用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2. 让幼儿了解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节约用水的方法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节约用水的方法。

2. 通过故事讲解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在家庭中可以实施节约用水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节约用水方法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表现出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三章:保护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意义。

2. 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等。

2. 让幼儿了解保护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 通过故事讲解保护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在家庭和社区中可以实施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保护水资源方法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专题07 自然界中的水(解析版)

专题07 自然界中的水(解析版)

专题07 自然界中的水(解析版)1.【2022新疆】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下列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该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为有毒物质的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为节水标志,符合题意;D、该图标为禁止吸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2湖南娄底】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小卵石D.石英砂【答案】B【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符合题意;C.净化水时,小卵石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D.净化水时,石英砂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故选:B。

3.【2022北京】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答案】C【解析】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难溶性杂质,故说法正确;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泡沫多为软水,泡沫少为硬水,故说法正确;故选C。

4.【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 生活中节约用水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答案】C【解析】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生活中节约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净化水的必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1. 水的重要性:介绍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净化水的必要性:讲解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询问学生对水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水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净化水的关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的重要性和净化水的认识。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第二章:水的过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滤的原理和常用过滤材料。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过滤效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过滤原理:讲解过滤的原理和作用。

2. 常用过滤材料:介绍砂、活性炭、过滤纸等常用过滤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活动:1. 讲解过滤原理:通过示教模型或图示讲解过滤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砂、活性炭、过滤纸等材料进行过滤操作。

3. 观察和记录:学生观察过滤效果,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过滤原理和过滤材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三章:水的沉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沉淀的原理和常用沉淀剂。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沉淀效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沉淀原理:讲解沉淀的原理和作用。

2. 常用沉淀剂:介绍明矾、硫酸钡等常用沉淀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活动:1. 讲解沉淀原理:通过示教模型或图示讲解沉淀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明矾、硫酸钡等沉淀剂进行沉淀操作。

3. 观察和记录:学生观察沉淀效果,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沉淀原理和沉淀剂的掌握程度。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

【方法平台】水的净化方法、作用及净水程度比较 方法 作用及净化程度比较
静置沉 只能除去水中一些较大的固体杂质,对于质量较小的 悬浮的固体杂质,该法不能除去 淀 吸附沉 净化程度高于静置沉淀,能将小颗粒聚集成大的颗粒, 形成沉淀除去 淀 过滤 蒸馏
净化程度高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所 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对一些可溶性杂质则不能除去
的四分之一,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而在有
限的水资源中,又有不少水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1)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2)净化被污染的水,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
考点 1
电解水实验
【典例】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的周围是水的世界。电解 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1)当接通直流电后,可以观察到的现 象是 。 (填“a”或“b”)
B正确;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C正确;漏斗下端的
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D错误。
考点 3
硬水和软水
【典例】(2012·鸡西中考)2012年,鸡西市淡水资源短缺,节 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同学 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
方法。
②装置
漏斗 滤纸
③操作要点 漏斗的内壁 。 a.一贴:滤纸要紧贴___________ 液面 滤纸的边缘 要低于漏斗的边缘;待过滤液体的_____ 端要轻靠在 c.三靠:烧杯嘴要靠在_______________; 烧杯内壁 。 _____________; 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_________
A.浑浊的水过滤后仍然是混合物
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D.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其变成淡水

八年级自然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一单元 水在哪里浙江版

八年级自然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一单元 水在哪里浙江版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一章第一单元水在哪里浙江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单元水在哪里二. 重点、难点:1. 水的分布2. 水的重要性3. 水循环【教学过程】1. 水的分布水能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等三种基本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分布极其广泛。

在水圈内,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如海洋、地下水、地表水(湖泊、河流)和一切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水等,少部分以水汽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形成大气水,还有一部分以冰雪等固态形式存在于地球的南北极和陆地的高山上。

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大部分水储存在低洼的海洋中,占96.54%,而且97.47%(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占68.70%)和地下(占30.36%)之中。

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1%,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或者降水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很快地流入海洋之中。

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水源则是十分有限的。

2. 水的重要性水是自然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和水的存在有关。

水和热的结合,可以成为控制一个地区基本自然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水和热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

水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生命依赖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每时每刻都需要水。

3.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存在着明显的水循环现象。

根据循环的过程,水循环可以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基本形式。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精品课件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精品课件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奇妙的水》的第一章《水的基本性质》。

详细内容将围绕水的存在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基本特性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基本性质,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质、三态变化以及水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冰块、热水、酒精灯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水在不同形态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水的存在形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水的三态变化:熔化(冰→水)、凝固(水→冰)、蒸发(水→水蒸气)、凝结(水蒸气→水)。

(3)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具有溶解性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熔化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让学生观察水逐渐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蒸发和凝结现象。

4. 例题讲解:(1)冰融化成水,是哪种物态变化?为什么?(2)水蒸发成水蒸气,是哪种物态变化?为什么?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列举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水2. 内容:(1)水的基本性质(2)水的三态变化(3)水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2)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熔化、凝固、蒸发、凝结。

原理: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

(2)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烧开、湿衣服晾干等。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声音》教案:《水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科学探索》第一章第四节“水的声音”。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探究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水杯、水管、尺子、实验记录表。

学具:水盆、水杯、水管、尺子、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听一听,水盆、水杯、水管中水流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水的声音。

2. 实验一:让学生用尺子敲击水盆、水杯、水管,观察和记录声音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尺子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水流产生的声音不同。

3. 实验二:让学生把尺子放入水中,轻轻拨动水面,观察和记录水的声音。

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水流产生的声音不同。

4. 实验三:让学生把尺子放入水中,用手指轻轻敲击水面,观察和记录水的声音。

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水流产生的声音不同。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水的声音,并尝试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水的声音振动清脆水流沉闷七、作业设计1. 实验作业:让学生用尺子和水,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2. 观察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水的声音,并尝试解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水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的讲解,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加深对水的声音的理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水的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影视作品中的水声效果等。

大班语言生活中的字教案

大班语言生活中的字教案

大班-语言-生活中的字-教案第一章:认识生活中的字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字,如“水”、“电”、“火”等。

2.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字,如“水”、“电”、“火”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这些字。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这些字的意义。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寻找这些字。

第二章:家庭成员的字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哥哥”等。

2.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成员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哥哥”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这些字。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这些字的意义。

3. 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寻找这些字。

第三章:食物的字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食物的字,如“苹果”、“香蕉”、“牛奶”等。

2.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食物的字,如“苹果”、“香蕉”、“牛奶”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这些字。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字的特点和形状。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这些字的意义。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寻找这些字。

第四章:颜色和数字的字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颜色和数字的字,如“红”、“蓝”、“1”、“2”等。

2.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解析号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1而不是质量分数。

(1)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0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2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3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5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6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题解析课题2---氧气题解析(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宝贵的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宝贵的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宝贵的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水的作用。

2. 让幼儿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习惯。

2. 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教学准备:1. 课件:水的图片、节约用水的视频等。

2. 教具:水杯、水龙头等。

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邀请幼儿谈论他们对水的认识,引导幼儿思考水的作用。

2. 观看课件:播放水的图片和节约用水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浪费水的危害。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4.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关闭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听取幼儿的发言,评价他们对水的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章:水的作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

2. 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 让幼儿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水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水的各种用途的图片。

2. 教具:水杯、水壶等。

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各种用途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用水杯、水壶等演示水的使用过程。

4. 总结:让幼儿谈谈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水的作用的理解。

第三章:水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教材知能精练【知识点1】水的分布: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2)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大气水: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的云就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4)生物体内的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针对性练习1. 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A. 液态和固态B.液态和气态C. 气态和固态D. 固态、液态和气态2.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是 ( )A. 海洋水B. 陆地水C. 冰川水D. 湖泊水3. 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A. 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 陆地水、冰川、江河水C.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4. 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A. 青蛙B. 水母C. 人体D. 植物种子5.查看课本中的统计图,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B.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D.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6. 水是_________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

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达到体重的_______。

【知识点2】水的循环:(1)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2)水打循环的环节: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循环。

(3)水循环的意义: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针对性练习7. 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B.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C.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D. 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8.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 地球B. 太阳C. 雨D. 海洋9.下列水体中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长江水B.太湖水C.大气水D.珠峰上的冰川水10.陆地上有源源不断的淡水,主要是由于( )A. 海上内循环B. 海陆间循环C. 内陆循环D. 地下水上涌11.地球上的水呈态、态和_______态,分布于、和大气中,形成水、水和大气水,大气水主要是由水蒸发而来。

12.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______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学科能力迁移1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A.放在空气中的饼干会变软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瓶壁上会“出汗”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雾D.利用降温加压的办法可使空气变为液态14.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A. 湖泊水的蒸发B. 江河水的蒸发C. 海洋水的蒸发D. 植物的蒸腾作用15.下列过程中人不能获得水的是()A.喝茶B.吃糖C.吃饭D.吃水果16.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1-1-1,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17.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课标能力提升18.大气水是指大气层中所有的水,其存在状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以上状态19.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B. 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C.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D. 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20.下列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21.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A. 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B.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C. 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 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22.水是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因为水不仅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也离不开水,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且保护水资源。

23.根据以下图1-1-2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1-2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 ,B. ,C. ,D. ,E. ,F. 。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____________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24.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图1-1-2图1-1-125.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26.下图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库蓄水后的回水淹没的干流河段大约是千米。

若干年后,a河、b河洪水危害加剧,原因是:。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 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

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4)简述Q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来看,今后更有利于、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27.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地球上水的来源一直争论不休。

大多数专家认为,地球上的水出现在大约40-36亿年前,当时地球仍处于形成阶段,并且在遭受着数千颗大大小小彗星与陨石的不断撞击。

科学家们认为,在这些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中,有很多都储存着丰富的水资源--它们存在的形态包括蒸汽、液态水和冰。

地质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其温度一度曾非常高而且也极其干旱。

按照此前的理论,在大约38亿年前,曾有数百万颗富含水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过地球,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洋会在地球形成之后才得以出现。

不过,研究同样证实,在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之中,尤其是在海洋之中,还包含着丰富的“重氢”,即氢最重的一种同位素--氚。

氚是在较轻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反应并获得额外的电子后才得以形成的。

科学家们认为,了解这一过程可以查清水的来源。

日本科学家认为,早期的地球大气中曾包含有丰富的氢气,它们与地壳中的氧发生反应后,最终形成了遍布地球的水资源。

阅读以上短文,你有什么看法?图1-1-3第2节水的组成教材知能精练【知识点1】水电解:(1)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2)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因此,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针对性练习:1.如图1-2-1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看到通电后,在两个电极上均有产生,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它的性质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将其点燃会发出色火焰。

2.电解水的这种变化可以用一个文字表达式来表示:水+3.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A.1:1 B.1:2C.2:1 D.不确定【知识点2】水的性质:常温下,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液体。

水的凝固点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水有反常膨胀现象,在4℃时体积最小。

针对性练习:4.下列有关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水中加入盐变咸B.将水加热变成气体C.给水通直流电在两个电极有气体产生D.将水放入冰箱中变成固体5.下列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适用于家庭饲养金鱼B.它可以看成是纯净物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人体无益6.严冬季节,室外自来水管易冻裂的原因是()A.水结成冰变硬了B.冰很锋利C.低温使自来水管变脆了D.水结成冰体积变大了学科能力迁移7.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水的质量将()A.减小B.增大C.不变D.都有可能8.下列关于水的组成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②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③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纯净的水几乎是不导电的,所以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往往需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课标能力提升10.认真分析实验装置(图1-2-1),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长颈漏斗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都有可能11.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12.小明家里有一瓶高度白酒和一瓶纯净水,但都失去了标签,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帮他区别开来。

图1-2-1负极正极1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而氢气又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物质,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如可来验证你的假设?第3节水的密度教材知能精练【知识点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针对性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其密度是相同的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C. 若能知道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就可以比较两物体的质量大小D. 若能测出某种密度已知的材料制成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质量,也可以求出它的体积2. 放在教室里供同学引用的矿泉水喝了一部分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是()A.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3.水的密度是()A. 1千克/米3B. 1克/厘米3C. 1000克/米3D. 1000克/厘米3【知识点2】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