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成为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者也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还是人,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头脑的,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一、科学而全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这里的“人”指的就是教育对象,以人为本就是指以教育对象为本。首先,我们要搞清人的本质、本性是什么?这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前提。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属性,“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同其他动物相同的作为自然生物所有的形态、特征和本能,包括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等属性。第二,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
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包括语言、思维、创造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道德性、阶级性等属性。第三,人有实践性,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理解为人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活动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才能不断改变自身现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一般本性,超越自身生命活动的存在,不断超越自身规定,追求价值生命的“乌托邦”精神,这是人与一般动物相互区别的最根本的地方。
2.要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来确定“以人为本”概念中“本”的基本标准。
以人为本之“本”即根本原则、根本出发点、根本标准之意。那么这种根本原则、根本出发点或标准从何而来呢?只能从“人”而来,即要从“人”本身的特性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在解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之后,我们就可以自然地得出“以人为本”之“本”的基本标准了。以人为本之“本”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符合教育对象作为人的本质特点――社会性的要求。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思想政治教育应考虑人的社会性特点。第二,满足教育对象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相对应,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教育对象的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表现为人对理想、劳动、道德、纪律、知识、艺术、交往等的需要。第三,促进教育对象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由自觉活动的充分实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以及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想,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上三点就基本做到以人为本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不仅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劳动者,是一个经济动物,同时还应该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一个具有明确奋斗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和有理想信念的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入手,注重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需求的满足,培养和发展“人之所以为人”和“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以促进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思想政
治教育模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人的思想和行动为工作对象,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这项工作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人的因素是核心因素,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属于根本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是人,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须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能动
性的发挥。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对其对象施加影响,促进教育对象逐步形成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接受和内化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代表社会的要求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不仅仅是其个体的行为。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以其主观能动性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度。所以,从实践主体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作为社会的人,其存在和发展
必须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在这种要求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坚持社会化,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时代和社会所要求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能真正的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工作,实现这一基本功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当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
影响时,受教育者的思想才有可能真正地产生变化和发展,其思想政治素质才能逐步地朝着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求的
方向转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缺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有满意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是人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与此同时,受教育者还以其自身的各种具体属性和能动作用对教育者产生反作用,又反过来对教育者施加影响,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由此可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人,是一种双向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二者必须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