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办学实践总结
一、引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致力于推动学校的办学实践。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办学实践、成果与反思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我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
二、教育思想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
在办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 新课程改革思想新课程改革思想强调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办学实践中,我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办学实践1. 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实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 管理实践在管理方面,我注重以下实践:(1)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4)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注重以下实践:(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成果与反思1. 成果在办学实践中,我所负责的学校取得了以下成果:(1)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升学率逐年攀升。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内在潜能的激发。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第一维度是尊重个体差异。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独特的经验和需求。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将学生看作一个人的延伸,而是将他们视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风格,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维度是建立积极的教师-学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以真诚、真实和尊重的心态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还应该尽量减少评判和批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通过建立积极的教师-学生关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第三维度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罗杰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建立学习目标。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反馈,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建立积极的教师-学生关系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背景,也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首先,平等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加工厂,而不能视为储藏室。
为了发展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本主义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
其次,还要求受教育的对象、客体之间也是平等的。
教师对学生应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符合学生的要求:孩子希望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当前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存在对好生偏爱,对困难生歧视的现象。
只有对受教育的客体、对象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尊严的平等,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效果,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开放性原则教育主体具有开放性。
对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学校是对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密切合作,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方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人本主义教育
三.人本化教育思想强调构建相应的课程,要求课程 内容的安排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它批评早期巴比 特和泰勒等人提出的“硬课程”模式,指责这种模 式只注意解释、预测和控制外部的行为,而忽略了 学生行为的主体意义,它提出“软课程”模式,主 张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包括 情感发展、认知满足、个人价值等内部需要,以及 在多元社会中必备的学术、技能、人际交往、经济 生活等各方面的外部需求,体现出思想、情感和行 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26 26
贡献:
对健康人和人性积极面的研究极大地超越了精神
分析和行为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已获得广泛应用
不足:
经验概括和构想较多,实证不足
罗杰斯
生平介绍
理论简介
生平简介
卡尔·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出 R· 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家,喜欢科学 进威斯康星大学先学农业,后学历史,1920年获得历史学学 士学位;1924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心理学,1931年获得临 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纽约的一家儿童指导中心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邂逅小组、交会小组(Encounter Group) 农业-心理学-宗教-心理学 1956年,获得APA首次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人格动力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类是
由一系列具有生命意义的和满足内在需求所 驱动。 人格出现病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基本需 要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 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培养自我实现潜能的机会。
它强调人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的平衡,专注于培养和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发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发展社会健康、良好的个性。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以个体为核心,强调个体发展的完整性,注重发掘孩子的个性,从而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它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强调学生发展的统一性,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也强调要把学生当作尊重的社会成员,激发他们负责任、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进取精神、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权利的精神。
二、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强调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此外,人本主义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权利、尊重多样性、宽容不同态度、尊重他人意见、保护他人权益等重要道德素养。
三、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的方法1、注重学生参与度。
要使学生感到有参与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多听学生的声音,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强调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评估学生表现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3、多用激励方法。
多用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发掘潜能;4、注重团队合作。
在课堂上多开展团队合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保护学生的权利。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表达意见的权利,使其能够发掘出独特的潜能。
四、人本主义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1、促进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及其主要思想
(1)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由于人的经验和个人体验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相互类似。
(2)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整体把握。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课程的“统合”观:一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是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三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统合”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
(3)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而这种氛围的实质乃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在这种特殊关系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权威、管理者和控制者、组织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
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
所以,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要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全新师生关系。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他或她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学,教师不是握有知识的权威,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正如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4)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如何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如何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理性、责任和创造力的个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重视个体需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重视个体的需求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需求和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培养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教育者应该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承担感和参与意识。
倡导尊重和包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尊重和包容。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多元文化意识。
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避免歧视和偏见,创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勇于探索。
同时,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不断深化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整个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为教育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共同营造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充分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愿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让教育成为每个人成长的良好土壤。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个体自我发展、个性化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教育理念。
其核心思想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和自由选择,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着三重维度,即人本主义、学生中心主义和情景感知主义。
第一,人本主义维度。
罗杰斯通过个体中心主义来表述人本主义。
其认为:每个人都是独具个性和独特的人,任何教育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去教育他们。
在这种思想下,罗杰斯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个体差异和自我概念等概念。
自我实现是每个人内心所追求的自我完善的目标,教育应该通过不同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
个体差异是每个人的性格、背景、兴趣和意愿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自我概念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第二,学生中心主义维度。
罗杰斯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利益。
学生中心主义是以学生的需求和视角为出发点的。
罗杰斯主张,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过程,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通过学生中心实践,留给学生足够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探索,自发地表现自己。
罗杰斯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听众。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学生中,更好地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情景感知主义维度。
罗杰斯强调情景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情景是指互动中的人、地、物和时间等众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环境。
教师应该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创造与世界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在罗杰斯看来,教学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充满着个体自由的气氛。
学生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表达自我,进行互动学习。
教师还应该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2008-11-02 19:14:59| 分类:教育理论|字号订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众多教育流派的庞杂体系。
从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指本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思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
具体可以归纳如下:第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潜能开发,勿庸置疑,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
把每一个学习者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给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是服务于生命与生活的,所以,教育应该使一个学习者树立如下认识:第一,我是一个抉择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不能逃避抉择;第二,我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有完全的自由去设定我的生活目标;第三,我是一个负责的个体,当我抉择了我应该过何种生活时,我必须为其负责。
第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学习如何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
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使教育真正还到本原意义上去,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人本主义者追求的教育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是学习如何学习,即对学习过程的学习。
第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内容观是“有价值的知识”。
论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萌芽于古希腊,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欧洲思想史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延续,是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他从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他提出泛智思想就是“把一切教育交给一切人”,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接受成人教育”。
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教育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许多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教育目的论、自然适应原则、教育方法中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罗杰斯(Carl Rogers)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情感成长。
他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解读,这三个维度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的实践方法和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和肯定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呵护。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不应该给予过多的限制和压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的实践方法强调教育环境的温暖和支持。
罗杰斯认为,学习只有在充满情感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够有效进行。
教师应该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态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爱与尊重。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教师还应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这样的支持性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罗杰斯认为,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只有具备强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通过三重维度来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尊重和肯定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原则、教育环境的温暖和支持的实践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价值。
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构建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构建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价值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构建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潜能和兴趣。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第二,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灌输知识,强调记忆和重复,而人本主义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并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第三,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伦理价值。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竞争压力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教育还应该传递正面的人文价值观,如友善、公平、尊重和责任。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四,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学校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应该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
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构建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同时,学校和政府也应该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和资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述要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述要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
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现,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现。
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文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标签]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创造性人才他的杰出贡献是创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
在教育领域,他基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原则,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在其《学习的自由》(Freedomto learn)一书中,他对教育目的、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切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一、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罗杰斯指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他坚决批判了传统的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育,认为这种传统教育只注重人的理智发展,片面训练人的认识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知情一体性。
这种知情分离的状况与他秉持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感情、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的人”的人本主义观点是相违背的。
罗杰斯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为此,他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主张形成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为教学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其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
罗杰斯还认为,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基本趋向,即“实现趋向”。
“实现趋向”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朝‘充分发挥机能’(full functioning)的方向前进”。
他指出,学生是一个自发的、自我指导的“自我实现”者,认为学生“个体内部具有大量的有助于自我理解,有助于更改个体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主导行为的资源”,强调“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努力,就是力求实现、保持和发展经验着的机体”。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个体的自主、自我实现和情感发展,提倡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尊重差异”,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倡积极倾听、关怀和体验式学习。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来探讨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自我概念、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价值观。
罗杰斯提出的“自我概念”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系统,它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价值观和自我评价。
而每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因素,罗杰斯强调教育者需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概念,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健康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受到了积极心理学的启发,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的优势和积极情感,而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关怀和尊重个体的个性和内在的需求。
人本主义价值观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核心价值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罗杰斯主张教育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本,而不是沿袭传统的权威主义和标准化的教育方法。
二、教育实践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他主张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愿,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罗杰斯主张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并接纳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刻意强加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自主决策。
他强调教育者要具备积极倾听的能力,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在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
罗杰斯提出体验式学习的理念,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体验和认知,他提倡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和认知世界,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最新年精选文档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涉及到了诸多的教育思想,本文着重论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1.1 教育目标―― 充分发展的人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最终目的,这种依赖于知识、依赖于训练、依赖接受某些被教授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
“充分发展的人”是罗杰斯的教学目标,这与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及方法是一致的,他主张情意教学,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2 学习观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他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
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章节的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所谓的意义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自主选择的自认为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知识经验为内容,以“自主―― 主动学习”为特征,以毫无外界压力为条件的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
1.3 教学观罗杰斯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
他的教育原则有: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去辅导。
[1] 总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不仅对整个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改革有着诸多的启示。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对数学教育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崭新的视角,更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由此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智力潜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1 实施情境性教学罗杰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情意教学,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新知。
人本化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 结构主义
实用主义 要素主义
11
亚伯林罕·马斯洛 Abraham H. Maslow (1990——1970) 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 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 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 学思想。
12
1.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1
1.人本主义者主张学校课程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学 问为中心,课程应该人性化。 2.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儿童,相信他们有自律、 向上、成长的能力,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以自由。 3.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课堂教学是学 习间接经验的好方法。
22
人本主义者认为德育也必须以人为本。人本主义考大多认 为人是理性的、自利的。自利不等于自私,人的自利性是客 观存在的现实,如果不以这一点为基础,就不是实事求是的 态度。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学的
人
新趋向之一,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世界上
本
具有巨大的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
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了教育理论的发 展方向。特别是在我国,许多教育实践
义
都声明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像
的
“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以 学生为本”等都是具体的表现。然而, 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人本主义教育理
35
3.具有个人主义倾向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社会价值实现的对立
面上,即过分强调了“自我”而忽视了社会方 面。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我”的个人努 力固然重要,但也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否 则就会流于空想或走入迷途。
36
4.缺乏实证性检验和支持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对象是从他的相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概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潜能和整体性,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倡导人本化的课程和注重人际关系的教学方式,它对当代美国的教育实践以及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2)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师生观。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合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的特点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2.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发展3.课程内容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4.自由心理气氛5.表现为多方面的教育代表人物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基本观点是人总是有需要(或需求)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就自动产生。
当所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以后,人就会去追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现实。
达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象触电一样的感觉,一种难于言表的超然物我、极度愉悦、无限满足、飘飘欲仙的心灵状态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应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人一旦达到“高峰体验”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按马斯洛的这个意思,教育首先要不断地去满足学生的低层次需要,最终引导学生达到“高峰体验”。
前者是很实际的,后者是理想化的。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人本化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创造性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创造性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观点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创造性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如下:
重视个体差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和发展个体差异, 这一思想也应该贯穿在创造性教育中, 不能通过一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由学生主导学习过程。
在创造性教育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创造潜能。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自主学习是发展人的全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创造性教育中应该注重的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强调情感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 情感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是重要的, 在创造性教育中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热情。
提倡跨学科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跨学科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创造性教育中,跨学科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全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创造性教育中,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尊重和发展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强调情感教育. 这些思想对于创造性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启示。
学前教育主要理论流派
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所谓意
义 学 习 , 不 是 指 那 种 仅 仅 涉 及 事 实累 积 的 学 习 , 而 是 指 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 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 针 时 发 生 重 大 变 化的 学 习 。 学 生 对 当 前 材 料 的 学 习 程 度, 取决于这一材料对学习者当时的个人意义以及学习 者是 否 能 意 识 到 这 种 意 义 , 二 者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一 种 正 比 例 关 系 。 学 习 是 个 人 自 主 发 起 的 、 使个 人 整 体 投 入 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 “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的 教育 原 则 , 认 为 真 正 的 学 习 是 意 义 学习, 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 意 义 学习 的 目 的 就 是 培 育 学 生 的 独 立 性 、 创 造 性 , 鼓 励 学生自由探索, 促进学生自由学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
• (二) 学前教育教学中树立统合观念, 提倡 义学习”
“意
• 学前教育提倡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 个 性 以 及 未 来 选 择 行 动 方 针 发 生重 大 变 化 的 学 习 。 它 仅 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一种与个体各部分经 验 都 融 合 在 一起 的 学 习 。 要 注 重 意 义 学 习 的 培 养 , 使 儿 童 的 整 个 身 心 都 纳 入 其 中 , 最 大 限 度 地 调 动 儿 童 学习 的 积极主动性,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鼓励儿童自由探索, 培 养 积 极 愉 快 、 适 应 时 代 变 化的 人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1、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
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即批判地继承了中西方千百年来人本思想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诉求。
其内涵比以往任何人本主义思想更丰富、更深刻、更科学。
2、简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以人为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历史弥新的重要思想,是人类文化遗产中值得关注和珍惜的精华之一。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智者学派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
18世纪,反对封建神权专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
19世纪20年代,提倡以人为中心,提倡个性的解放,宣扬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人的力量。
在我国古代,以人为本首先是从治国理政角度提出来的,以儒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在人类文教历史上开创了最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启发式,对话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等。
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
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
3、西方有哪些人本主义学者,他们分别提出了哪些观点?答:(1)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式拉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2)被马克思誉为“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的伊壁鸠鲁提出了一种“个人快乐主义”的教育思想。
4、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答: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同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
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我与你”,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即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作物看待,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己主动探索,而不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对象,需要外在得导引和灌注知识,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答:(1)在教学目标中突出以人为本。
(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3)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
(4)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为学生提供宽松、友爱、理解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6、简述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
答:(1)真诚一致;(2)无条件积极关注;(3)同理心。
7、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的师生交往有哪些特点?答:(1)多向性。
(2)主动性。
(3)发散性。
(4)多样性。
(5)怀疑性。
(6)综合性第三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形成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答:创始人,皮尔士;推广者,詹姆斯;集大成者,杜威。
2.实用主义教育的本质官包括哪些内容?答: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以归纳为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关注哪两个方面?答: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体的发展出发强调教育对个体经验的改造;二是从社会的发展出发强调教育对社会经验的改造。
4.简述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模式如何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答:杜郎口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学习,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种“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少量时间进行“点拨”。
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
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
主要是让学生交流。
主动参与到其中。
5.简述“思维五步法”的主要内容。
答:“思维五步法”:1.感动困难;2.困难的所在及其规定;3.可能的解决方法之暗示;4.由对暗示之含义的推理所做的发挥;5.进一步进行观察和实验,以便接受或否认它,即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结论。
6.结合实际,谈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主义。
答:陶行知进一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
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著名的教育思想。
在课堂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了学校课程编制的设想和计划,即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原则的课程传统。
晓庄学校的根本教学方法是“教学做合一”。
如在“晓庄科学社”中,学生自行研究,做些专题讲演,以采集、制作生物标本为主,并设立社会、农事、形艺,音乐、数理化、医药卫生、儿童文学等组织。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突出特征是实践性,并在总结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指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第四章1、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科学知识教育。
(2)科学方法教育。
(3)科学态度教育。
(4)科学精神教育。
2、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是什么?(1)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2)改革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3)强调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
(4)创新科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5)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3、实施科学教育需要遵循哪4条原则?(1)要摆正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科学教育在充分尊重教育自身规律、要求的同时来关照社会的发展。
(2)要摆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3)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4)要处理好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关系。
4、简述美国的“2061计划”。
“2061计划”是指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工程。
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2061计划”,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
其指导思想是:“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定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础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地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5、什么是STS教育?STS教育,即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对STS教育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STS教育强调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STS教育强调科学原理用于解决个人和社会实际问题的技术,技术是科学物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最后,STS 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一种文化战略。
第五章1、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是哪个国家?(法国)2、我国学校如何理解公民教育?答:在我国的学校中对于公民教育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①广义是指在学校中,为了使所有公民都具有良好素质而进行的教育。
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它主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
②狭义的角度看,是存在某种争议的,学校公民教育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公民”或者“思想品德”等科目,是指学校教育中所有有益于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这个社会的范畴可以从社区逐步发展到国家、世界。
3、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①政府及其职能;②政治体制的基础;③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④美国与世界事务的关系;⑤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4、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①形成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形成自己的权利意识和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③能够履行责任;④能够批判地接受社会价值观;⑤提高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过程的能力;⑥获得广泛的普通知识和基本的学术能力;⑦形成对以上内容的反思能力和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5、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什么?答:1、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即开设社会课程,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12个学年。
2、美国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甲乙渗透,而且在课外活动中丰富公民教育。
3、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通过网络进行公民教育也成为一种便捷的教学途径。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