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顺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现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汉民族传统项目,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
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寄寓了我们对生活的的美好祝愿。
逻辑顺序:起源、名字来历、形状、制作材料再到营养成分、 主要功效 文化传统
学生作品四:
我们的汤圆有多种口味,有传统的芝麻猪油馅,有豆沙馅,有水果馅 等等,价廉物美,非常优惠。煮食方式简单,注意两点就不会夹生破皮: 一、水半开时就下锅,不要等全开再下锅,容易出现里面的皮不熟的情 况。二、煮开锅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这样能使汤圆更快熟。记住这几点 保证你能轻松吃上汤圆了。我们的产品顺风包邮哦,畅快直达。
谢谢观看!
要点一: 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回顾自己写的片段,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介 绍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选择了这样的说明顺序?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和顺序的,都是从自身的意愿出 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读者对象的身份,没 有思考过他想听你介绍什么,也没有顾及到我们作者身份的多样性。
要点三: 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1.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2.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交流目的有关。 3.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作业 因为疫情,爷爷无法出去遛鸟钓鱼,他想用你的
平板电脑玩游戏,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请你为 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尽量用他能理解 的话进行说明。
要点二: 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作者写作身份有关,也就 是说,跟作者想达成的交流目的有关。
猜一猜:售货员面对的顾客会是什么身份?或者说是什么年 龄段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好,我们“缸鸭狗”推出了系列汤圆新品种。看,这款是最新的水果汤圆:您 看它,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我们在小汤圆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果,有火龙果、香 蕉、苹果,都切成小片,甜丝丝的味道将会从不同的水果之间改变出来,进入到煮 小汤圆的水里。我们加入的水果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咬一口小 汤圆,里面的黑芝麻馅流出来,在我们的唇齿间流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味 道。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寄寓了我们对生活的的美好祝愿。
逻辑顺序:起源、名字来历、形状、制作材料再到营养成分、 主要功效 文化传统
学生作品四:
我们的汤圆有多种口味,有传统的芝麻猪油馅,有豆沙馅,有水果馅 等等,价廉物美,非常优惠。煮食方式简单,注意两点就不会夹生破皮: 一、水半开时就下锅,不要等全开再下锅,容易出现里面的皮不熟的情 况。二、煮开锅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这样能使汤圆更快熟。记住这几点 保证你能轻松吃上汤圆了。我们的产品顺风包邮哦,畅快直达。
谢谢观看!
要点一: 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回顾自己写的片段,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介 绍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选择了这样的说明顺序?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和顺序的,都是从自身的意愿出 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读者对象的身份,没 有思考过他想听你介绍什么,也没有顾及到我们作者身份的多样性。
要点三: 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1.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2.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交流目的有关。 3.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作业 因为疫情,爷爷无法出去遛鸟钓鱼,他想用你的
平板电脑玩游戏,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请你为 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尽量用他能理解 的话进行说明。
要点二: 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作者写作身份有关,也就 是说,跟作者想达成的交流目的有关。
猜一猜:售货员面对的顾客会是什么身份?或者说是什么年 龄段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好,我们“缸鸭狗”推出了系列汤圆新品种。看,这款是最新的水果汤圆:您 看它,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我们在小汤圆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果,有火龙果、香 蕉、苹果,都切成小片,甜丝丝的味道将会从不同的水果之间改变出来,进入到煮 小汤圆的水里。我们加入的水果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咬一口小 汤圆,里面的黑芝麻馅流出来,在我们的唇齿间流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味 道。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写作 说明的顺序-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部编五四制)
言 的因素
纬度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秋风簌簌,枝叶枯黄
说明顺序 空 间 顺 序
就全文而言,使用了由现象 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 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历史
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
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 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 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 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课文
大 自
说明对象
然 决定物候
的 现象来临
语 言
的因素
古今差异
实战演练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 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 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示例:我家一共有三口人,住着两房一厅的楼房。在客厅的右边那 间十七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里,除了床和空调以外,全都是粉色的。打开门,从前 往后看,分别是小餐桌、床头柜、床、书桌、衣柜。在餐桌上面摆满了 丰盛的水果,每天放学我都要先到餐桌上拿一个水果吃了才去写作业。 我的小床安静地躺在床头柜旁边,每到深夜我睡在小床上,它很快就把 我带入了甜美的梦乡。在床旁边的书桌上摆着一台电脑和几本课外书, 我喜欢在上面练字、写作业、画画、看书。在书桌旁边有一个书柜,上 面摆满我喜欢看的书籍,有故事书还有科学类型的书。 这就是我的小天地,我的房间,我的“图书室”,我的港湾。
说明的顺序
核心素养目标
1. 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
《说明的顺序》课件
例如,在介绍一个项目的实施方案时,应按照项目的整体流程进行说明,各个环节之间应有明确的衔 接和关联,同时每个环节的内容都应完整,包括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可以保 证观众对整个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05
说明顺序的实际应用
在写作中的应用
写作中的说明顺序应遵循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
增强信息的传递效果
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能够 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和要点,使信 息更加有效地传递给读者。
说明顺序的类型
01
02
03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 顺序进行说明,适用于描 述历史事件、生产流程等 。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结 构进行说明,适用于描述 建筑、地理位置等。
逻辑顺序
确定重点和难点
在分析过程中,确定说明的重点和难 点,为后续的说明顺序安排提供依据 。
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根据说明对象的内在逻辑关系,选择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 结果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进行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
安排说明的顺序
组织内容
示例
在介绍一座博物馆时,可以从博物馆的入口开始,依次介绍各个展厅、走廊、休息区等空 间位置,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区域的功能。
时间顺序
定义
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的顺序。
描述
时间顺序通常用于描述具有明确时间节点或发展过程的事物,如历史事件、生物演化等。在描述时,应按照从前往后 、从早到晚等顺序进行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时间节点。
05
说明顺序的实际应用
在写作中的应用
写作中的说明顺序应遵循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
增强信息的传递效果
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能够 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和要点,使信 息更加有效地传递给读者。
说明顺序的类型
01
02
03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 顺序进行说明,适用于描 述历史事件、生产流程等 。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结 构进行说明,适用于描述 建筑、地理位置等。
逻辑顺序
确定重点和难点
在分析过程中,确定说明的重点和难 点,为后续的说明顺序安排提供依据 。
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根据说明对象的内在逻辑关系,选择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 结果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进行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
安排说明的顺序
组织内容
示例
在介绍一座博物馆时,可以从博物馆的入口开始,依次介绍各个展厅、走廊、休息区等空 间位置,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区域的功能。
时间顺序
定义
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的顺序。
描述
时间顺序通常用于描述具有明确时间节点或发展过程的事物,如历史事件、生物演化等。在描述时,应按照从前往后 、从早到晚等顺序进行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时间节点。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 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 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
(六)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 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 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答题格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XX修辞手 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
(三)说明文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 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
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 (下举分列打,作摹引作画)
2.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形象地 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 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 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 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说 明 文 课 堂 教学课 件(35 张PPT)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 事物的XX特征或XX事理),使说 明……
说 明 文 课 堂 教学课 件(35 张PPT)
(八)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标题很新颖别致时容易考) 答题格式:这个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 (共31张PPT)
我的新屋子被我布置得焕然一新。当我搬进去 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现在使用非常广泛。我家也有 一台平板电脑,银色外表,闪闪发光,长方 形的身子小巧玲珑,我给它取了一人名—— 果果。
别看它小巧玲珑,用途可不少,不会的 知识可以请教果果,视频聊天,可以用果果, 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可以上 网购物,导航,时钟,功能应有尽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文,准确 地说都属于事理说明文,像我们以前学过 的课文《梦回繁华》、《中国石拱桥》等 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些文章或说明事物特 征,或阐明事理,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 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说明的顺序 有哪几种?怎样在我们的写作中合理的运 用它们?
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则主要 抓住其手工操作和制作过程中的繁复、 精细的特点进行介绍。又如“能制造和 利用生产工具,能思想,有语言,直 立行走”,这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但前 三个是本质的,有决定性的,后一个 是非本质的、派生性的,写作时只要 抓住前面三点说明就行了。如果面面 俱到,反而会使文章详略不当,主次 不分,重点不突出。
【文题展示】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 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 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 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不 少于200字。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 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这样能使介绍条理清楚。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说明对象 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 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 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 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 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 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 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 击。
我的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现在使用非常广泛。我家也有 一台平板电脑,银色外表,闪闪发光,长方 形的身子小巧玲珑,我给它取了一人名—— 果果。
别看它小巧玲珑,用途可不少,不会的 知识可以请教果果,视频聊天,可以用果果, 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可以上 网购物,导航,时钟,功能应有尽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文,准确 地说都属于事理说明文,像我们以前学过 的课文《梦回繁华》、《中国石拱桥》等 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些文章或说明事物特 征,或阐明事理,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 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说明的顺序 有哪几种?怎样在我们的写作中合理的运 用它们?
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则主要 抓住其手工操作和制作过程中的繁复、 精细的特点进行介绍。又如“能制造和 利用生产工具,能思想,有语言,直 立行走”,这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但前 三个是本质的,有决定性的,后一个 是非本质的、派生性的,写作时只要 抓住前面三点说明就行了。如果面面 俱到,反而会使文章详略不当,主次 不分,重点不突出。
【文题展示】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 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 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 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不 少于200字。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 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这样能使介绍条理清楚。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说明对象 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 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 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 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 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 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 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 击。
说明顺序类题型方法指导PPT课件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说明顺序
第二步:准确地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
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
第三步: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概括且按
顺序作答(先写……然后……最后……)。
.
12
练一练
(2013·南充中考)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14. 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分)
文章先列出文章的说明对象“镉大米”,然后 说明镉大米的危害,最后说明解决问题的的方法。 这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说明段落不能颠倒的原因 1.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来安排材料2.对应上文(下文)的顺序,前后保持 一致性
.
14
一练
(2013·营口市) 食品添加剂
2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说明思路。(3分)
【答案】首先,用过渡句承接上文食品添加剂的防 腐保鲜功能,并引出本段的说明对象特征——食品
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1分);
.
13
练一练
(2013·营口市) 食品添加剂
23.选文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 由。(3分)
【答案】23.不能(1分);这四段与第②段“食品 添加剂是指 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 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 物或天然 物质。”这句话中提示的顺序相照应(或按照由主 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2分)。
(2)右边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
该画面的内容。(5分)
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
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 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 ”几个小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
赛”几个大字。
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
成。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说明的顺序》ppt课件
技巧指导
类别 概念理解 名篇示范 例如《从甲骨文到微缩 图书》是一篇介绍我国书 籍演变发展历史和情况的 文章,而其演变发展是和 不同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 的。因此,作者紧紧抓住 了时间这条线索组织全文, 用了“早在三千多年前”“两 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 代”“东汉”“近代”“近年
即按照 事理发展 过程的先 时间 后来介绍 顺序 某一事物 的说明顺 序。
技巧指导
装一装,通过实践全面掌握自行车的构造。有 些事物的某些特征,还要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才能了解清楚。如要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就要 随时观察,看它白天、晚上怎么样,春天、冬天 怎么样,晴天、雨天怎么样等等;而且要多观察 几只燕子,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郑板桥把竹画 得形神俱备,这与他长期仔细观察,胸有成竹不 无关系,写文章也应如此。有些事物不是观察就 能了解清楚的,如写历史事物、古代制度等,不 可能完全依靠观察,还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调查研 究,或者借助他人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查阅 词典、辞海、知识手册或有关书籍研究资料或请 教他人等方式来掌握事物的特征。
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说明的顺序
技巧指导
一、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指在说明事物特征或阐 明事理过程中确定语句、语段先后,使文章 内容条理化的一定次序。说明事物有合理的 顺序,文章才能有条理,让人看得明白。怎 样的顺序才算合理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 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规律而确定。大 致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等,具体讲解如下:
技巧指导
类别 概念理解 名篇示范
即按照事物、事理 的内在逻辑关系,或 由个别到一般,或由 具体到抽象,或由主 要到次要,或由现象 到本质,或由原因到 逻辑 结果等介绍说明。不 顺序 管是实体的事物,如 山川、江河、花草、 树木、器物等,还是
说明文对象说明内容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PPT课件
第29页/共3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0页/共30页
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
变等。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 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 扁的沙子》
第2页/共30页
第3页/共30页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 明对象。
•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
•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 键词语加以整理。(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 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 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 时必须抓住它。
•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 “不但,而且”这样第递5页进/共3关0页系的句子。
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注意: 1、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
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 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2、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第11页/共30页
说明顺序
第12页/共30页
•3.分类别:
•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 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 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 语言标志: 一类(种) ……一类(种)……
第22页/共30页
•4.作比较:
•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
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
感性认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
感谢您的观看!
第30页/共30页
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
变等。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 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 扁的沙子》
第2页/共30页
第3页/共30页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 明对象。
•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
•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 键词语加以整理。(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 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 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 时必须抓住它。
•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 “不但,而且”这样第递5页进/共3关0页系的句子。
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注意: 1、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
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 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2、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第11页/共30页
说明顺序
第12页/共30页
•3.分类别:
•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 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 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 语言标志: 一类(种) ……一类(种)……
第22页/共30页
•4.作比较:
•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
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
感性认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
说明文ppt课件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 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 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 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 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 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归纳答题方法
体现关键词
举例子:具体准确(形象)
列数字:准确具体
说
作比较:突出强调
明
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形象)
事
分类别:条理清晰
物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 列图表:直观形象
特 征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科学性、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 风格
平实、质朴、准确 生动、形象、准确
➢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列图表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
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 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 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 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 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 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归纳答题方法
体现关键词
举例子:具体准确(形象)
列数字:准确具体
说
作比较:突出强调
明
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形象)
事
分类别:条理清晰
物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 列图表:直观形象
特 征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科学性、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 风格
平实、质朴、准确 生动、形象、准确
➢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列图表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
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20张PPT)
以分析事物的内在关系,介绍科学原理为主
的说明文。
概念导入
说 概念
明 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 顺 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
序
时间顺序
分类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概念导入
时间顺序
概念: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特征:表时间推移(早—晚、先—后、春—夏、古—今……) 常用: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思路范例:
作业
从“实战演练”的三道作文题中任选其一,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说明文。
思路范例:
实战演练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 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 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 法。不少于600字。
思路范例:
实战演练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 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 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 拟。不少于600字。
——节选自《梦回繁华》
空间顺序
概念导入
逻辑顺序
概念:按照事物、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认知 规律来说明的说明顺序。 特征:表内在关系(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特点—用 途、概括—具体、主要—次要……) 常用:实物、抽象事理。
例3: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例1: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 最早的石拱桥了。……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 于公元605年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顺序
说明文
.
1
理清说明 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部 分;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
2
理清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6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
5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
3、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 去,走近……
(空间顺序)
4、(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5、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6、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一般→ 个别)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概括→ 具体)
2、“水竹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段中】 背山濒水,环境幽静, 建筑豪华,陈设古朴典雅
3、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
.
10
抓语言标志法 01
抓表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的词语或 短语。逻辑顺序尤其要注意中心句、 首括句、过渡句、小结句和问句。
归纳段意层意法 02
有些说明文,在形式上没有明显的过渡 转折性标志,要想厘清它的说明思路, 就需要把握段落中心,厘清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表示时间的词语)
8
①刘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西里湖畔,丁家山南麓,现 辟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蕉石鸣琴”和丁 家山等,占地540亩。
(2)与说明对象的特点 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 和事理的文章,要想写好一 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 象的特点来写,选用合适的 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 象的特点。
.
4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
长虹大桥(1961年)
(时间顺序)
2、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
☆逻辑顺序
从主要到次要
从整体到局部
从现象到本质
从概括到具体
从原因到结果
从浅到深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 到成虫的过程”等)
.
3
2.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1)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果 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 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 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 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 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 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④ 丁家山,是南高峰的支脉,西接大麦岭,三面临湖。 山上有一亭子,亭子右侧有一座舫室,轩槛临空,从低处 向上望,宛若行驶在绿波之上。舫室前面,状如芭蕉的石 块林立,下有一天然小池,泉水从石罅进出,清趣泠然。
⑤刘庄,在潋滟水光,绿树红花掩映下,犹如仙境。
.
9
1、在介绍刘庄各景点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7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② “水竹居”,位于刘庄的东南面。它背山濒水,环境 幽静,建筑豪华,陈设古朴典雅。内有迎宾馆、梦香阁、 望山楼、湖山春晓等楼台水榭。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③ “蕉石鸣琴”,在丁家山东北麓。那里有一石壁,高3 米许,壁前立一条石,状若蕉叶屏风,称为 “蕉屏”。相 传清代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经常在此弹琴,琴声绕石, 音韵清越,响入云端,故有“蕉石鸣琴”的雅名。今石上 四字,为康有为所题。
.
11
注意: 有的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 明顺序,文章整体的说明顺序和 段落的说明顺序不是一回事。答 题时要格外注意题干问题指向的 是全文顺序还是部分段落的顺序。
.
12
说明文
.
1
理清说明 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部 分;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
2
理清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6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
5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
3、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 去,走近……
(空间顺序)
4、(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5、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6、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一般→ 个别)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概括→ 具体)
2、“水竹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段中】 背山濒水,环境幽静, 建筑豪华,陈设古朴典雅
3、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
.
10
抓语言标志法 01
抓表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的词语或 短语。逻辑顺序尤其要注意中心句、 首括句、过渡句、小结句和问句。
归纳段意层意法 02
有些说明文,在形式上没有明显的过渡 转折性标志,要想厘清它的说明思路, 就需要把握段落中心,厘清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表示时间的词语)
8
①刘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西里湖畔,丁家山南麓,现 辟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蕉石鸣琴”和丁 家山等,占地540亩。
(2)与说明对象的特点 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 和事理的文章,要想写好一 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 象的特点来写,选用合适的 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 象的特点。
.
4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
长虹大桥(1961年)
(时间顺序)
2、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
☆逻辑顺序
从主要到次要
从整体到局部
从现象到本质
从概括到具体
从原因到结果
从浅到深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 到成虫的过程”等)
.
3
2.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1)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果 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 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 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 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 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 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④ 丁家山,是南高峰的支脉,西接大麦岭,三面临湖。 山上有一亭子,亭子右侧有一座舫室,轩槛临空,从低处 向上望,宛若行驶在绿波之上。舫室前面,状如芭蕉的石 块林立,下有一天然小池,泉水从石罅进出,清趣泠然。
⑤刘庄,在潋滟水光,绿树红花掩映下,犹如仙境。
.
9
1、在介绍刘庄各景点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
7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② “水竹居”,位于刘庄的东南面。它背山濒水,环境 幽静,建筑豪华,陈设古朴典雅。内有迎宾馆、梦香阁、 望山楼、湖山春晓等楼台水榭。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③ “蕉石鸣琴”,在丁家山东北麓。那里有一石壁,高3 米许,壁前立一条石,状若蕉叶屏风,称为 “蕉屏”。相 传清代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经常在此弹琴,琴声绕石, 音韵清越,响入云端,故有“蕉石鸣琴”的雅名。今石上 四字,为康有为所题。
.
11
注意: 有的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 明顺序,文章整体的说明顺序和 段落的说明顺序不是一回事。答 题时要格外注意题干问题指向的 是全文顺序还是部分段落的顺序。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