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芦笙
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西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自治区政府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对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和整理。
以下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的部分内容。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巴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表演形式多样,有独奏、重奏、合奏等形式,是侗族传统重大节日和宴请活动的重要表演项目。
2.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以祭祀的方式纪念祖先和神灵的传统节日,举行时间在农历三月三日。
活动包括舞龙舞狮、侗戏、侗歌、竹竿舞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表演项目,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3. 侗族铜鼓舞侗族铜鼓舞是侗族人民在祭祀、庆典、宴会等重大场合中跳的一种舞蹈,具有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极富民族特色。
铜鼓舞的舞蹈姿态优美,舞者踏着节奏跳跃摆动,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4. 瑶族苗族侗族木鼓舞瑶族苗族侗族木鼓舞是瑶族、苗族和侗族共同的民间舞蹈表演,是一个融合了苗瑶侗三族文化元素的舞蹈形式。
木鼓舞的表演形式活泼多彩,舞者们手拿木鼓,随着节奏欢快起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
5. 瑶族高秧舞瑶族高秧舞是瑶族人民在秋收季节举行庆祝丰收的重要仪式上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动作优美、舞姿舒展,具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高秧舞是瑶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记忆。
6. 壮族歌仪壮族歌仪是壮族人民在举行婚丧嫁娶、祭祀、庙会等重大民俗活动时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包括歌唱、舞蹈、器乐等多种表演形式。
歌仪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7. 壮族侗族苗族侗族琵琶曲壮族侗族苗族侗族琵琶曲是壮族、侗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芦笙节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芦笙节盛况在苗家,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芦笙节(苗语称基别,为汉语爬高坡之意)。
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一望无际。
在黔东南的谷陇地区,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这已成为苗族的传统节日。
目录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
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侗族芦笙节是中国少数民族侗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侗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侗族的生活中,芦笙是不可或缺的乐器,被誉为“芦笙加爱情、婚姻和动感舞蹈的节日”,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观赏和参与。
侗族芦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动。
从古代开始,侗族人民就用芦笙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以祈求丰收和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盛大热闹的芦笙节。
每年的芦笙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五之间举行,为期十天。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会身着传统盛装,全家出行,回到自己的老家祭祖、拜神、祈福。
这一过程中鸣笛祭神、打牛、木偶舞、鹰捕兔等一系列活动都会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芦笙音乐表演是芦笙节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会穿着艳丽的服饰,拿着芦笙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舞动着节奏明快的舞蹈,让现场的气氛愈发热烈。
芦笙音乐是芦笙节的灵魂。
芦笙是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富有独特的音色和节奏感。
在芦笙节期间,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乐团,吹奏芦笙奏出悠扬的乐曲,以及伴随吹奏而来的歌唱和舞蹈。
这些音乐和舞蹈表达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热爱,也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芦笙音乐,芦笙节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表演。
其中包括鹰捕兔、木偶舞、篮子舞等。
鹰捕兔是侗族独特的狩猎方式,鹰捕兔的表演不仅展示了侗族人民在狩猎技巧上的天赋,也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融洽。
木偶舞是侗族人民用来祈福和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者会扮演各种形象,以寓意吉祥和幸运。
篮子舞则是侗族女性用篮子表演的动感舞蹈,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欢快和活力。
侗族芦笙节是一个集祭祀、音乐、舞蹈、民俗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每年的芦笙节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节日期间,人们享受着音乐的神奇魅力,感受到民族的成就和文化的底蕴。
侗族芦笙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侗族社区的繁荣和交流。
侗族舞蹈 侗族芦笙舞有什么特点
侗族舞蹈侗族芦笙舞有什么特点侗族文化是一种很原生态的文化,无论是节庆日还是舞蹈活动,大多都来自侗族人民对生活与自然的启发。
看一看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你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芦笙舞是侗族文化的有声表现。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
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
舞蹈气氛热闹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与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会放过“踩堂”机会。
由于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
而且参与“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戴满银饰,由于这是向男青年展现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
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由年长的女儿参与“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常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日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
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由4—6人担当为《踩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
一切预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持彩巾或花伞、佩戴银饰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
舞蹈动作与节奏,依照芦笙头所领奏的曲调更换舞姿。
女子以原地旋转和两臂上下、前后的摇摆为主要动作;男子在边吹奏芦笙,边做幅度较大的蹲步、跳动、点步踢腿等动作。
整个舞蹈沉醉在抒情与细腻之中,但又不少萧洒与活泼。
而且,每当若干堂舞队同时作舞时,“芦笙曲”此起彼伏,姑娘们舞姿翩跹,真是构成一片歌舞海洋,喧闹非凡。
更有意思的是,在广西三江县《踩堂》的最终,有时还会加入更为激烈和引人注目,似拔河嬉戏的消遣活动“拉鼓”。
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及工艺研究
专题056图1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从江县信地村芦笙服上衣,通常也可称为信地衣。
服装为左衽大襟短上衣。
左衽是古典的芦笙衣款式,至清末和民国时仍如此,解放后才逐渐变为了右衽式,由此可确定服装流行年代为解放之前。
服装基本结构为连身连袖结构,平展为“T ”形,衣长为41cm ,单袖长28.8cm ,通袖全长116cm ,袖口宽13.2cm ,衣身底摆宽 43cm ,衽高28.4cm ,上领宽9cm ,下领宽12cm ,具体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衣身整体平面裁剪,缝片共计七片,衣身为左右两片,背后缝合,衣片居中处向前挖三角形,左右各接一片袖。
衣身接袖部位向外突出约7.5cm ,形成肩部空间。
两前襟各加一梯形补衽,两片补衽可拼合成一块布料。
单片衣身最宽部位宽29.2cm ,袖长为28.8cm ,且袖口边缘为裁片布耳,未作锁边处理。
如此以来,可推断布幅约为30cm 左右,衣身、补衽挖取部分边缘基本可以相互吻合,同时衣领布片有拼合痕迹,挖取衣身与补衽后剩余布片可拼合为衣领,如图3。
由此可见,服装用整幅布进行裁剪,但裁剪过程中对布料的浪费非常少,并形成了有肩部松量以及腋下空间的服装造型,也使服装更为贴体、美观和方便活动,实现了侗族人民惜物的传统与设计智慧的统一。
摘要:为研究侗族传统盛装——芦笙服,探寻侗族男装结构与工艺。
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九洞地区信地芦笙服古上衣实物为例,通过对实物的测量与研究,绘制服装结构分析图,并研究其结构、面料情况与装饰工艺。
得到了信地芦笙服上衣第一手测量数据资料及结构分析图,对其典型工艺构成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归纳了侗族传统造物观、服饰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观,侗族传统造物观与审美观可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元素,同时为侗族服饰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从江侗族 芦笙服 上衣结构 拼布 刺绣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056-03Abstract: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of men's clothing of Dong nationality in order to study Lusheng clothing ,the traditional dress of Dong nationality.Taking the ancient jacket of Xindi Lusheng clothing in Jiudong area as an example ,which is collected by the Museum of Ethnic Garments of Beijing Garment College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object ,the clothing structure analysis map was drawn ,and the structure ,fabric situation and decoration technology were studied.First-hand measurement data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maps of Xindi Lusheng jacket were obtained ,and its typical technological composition was understoo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re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stume and national aesthe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were summarized.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reation and aesthe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can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elements for modern fashion design ,and contribute little to the study of Dong nationality's dress.Keywords:Dong Nationality in Congjiang Lusheng clothing Jacket structure Patchwork Embroidery引言侗族的服饰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承载着侗族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同样也体现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论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势必将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
历史上流行于辰州、沅州的芦笙舞曾因此而退出舞台。
在新的形势下,侗族芦笙舞会重蹈覆辙,走向消亡吗?这无疑将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考。
一、侗族芦笙舞的起源及其现状侗族,聚居于中国湘、桂、蜀毗邻地带,人口近三百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芦笙是侗家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民族乐器中较古老的一种簧片乐器和“和声”乐器。
相传,在部落社会时论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李晓敏【现象·现状】《影剧新作》 182~183期,一个名叫孟角的侗族头领和他的儿子们发明了芦笙。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各寨人都聚集起来吹奏一天的芦笙,祭祀孟角,庆祝丰收。
后来每年一次的大芦笙会被称作“芦笙潭”。
芦笙会中,约一丈来高的“芦笙王”会出来吹奏,最小的“八音芦笙”也非常活跃。
侗族中流行着一首描写芦笙会音响效果的民谣,“哥哥高声吹响三十里,弟弟高声吹响四十里,声音像天上的雷公,像地面的狂风”。
侗族芦笙舞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它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之中,所以它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及表现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了侗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在2008年6月已被文化部正式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芦笙之乡”的称号。
侗族芦笙舞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展演项目。
舞蹈演员们在保持舞蹈原汁原味的风格基础上,充分展示了侗族芦笙舞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前,侗族芦笙舞在发展的过程注重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演动作更具观赏性。
以前侗族芦笙舞动作单一,可观赏性较差,而现在由简单到复杂,技术技巧的能力要求更高,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
二是表演范围更广。
以前基本上只是本民族内部的自娱自乐,现在打破了这个界限。
一些高等院校专门引入这种原生态民间舞,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来进行演绎。
现在,侗族芦笙舞也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演出,从而让更多人来了解侗族芦笙舞。
浅谈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
浅谈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作者:李雯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8期【摘要】黔东南侗族自治州,坐落于贵州省东南部。
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独特,侗族芦笙舞作为一种原生态舞蹈,则更是其中的精品。
侗族芦笙舞的起源和发展,在反应了侗族以及其聚集地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展现了民族的生活演变。
这种侗族舞蹈本身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现阶段对于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给予了重视,在舞蹈的表演方式、内容形式、服饰和舞蹈文化开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立足于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起源、基本形式和功能,探讨在新形势下黔东南侗族芦笙舞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政府遗产保护、舞蹈教育和借助于现代媒体传播提升侗族芦笙舞的深远影响、形成品牌效应的环境下,对其艺术特色的探讨。
【关键词】侗族舞蹈;芦笙舞;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一、侗族“芦笙舞”的历史起源“芦笙舞”是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踩堂”,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也被称为青年男女的求偶舞蹈,分布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广西、湖南等。
《诗经》中描述关于笙簧起舞的是:“君子阳阳,左执簧”,至今仍是西南民族民俗舞蹈的重要形式。
单从芦笙舞角度而言它的意义是群体性的娱乐方式。
各寨芦笙队在传统芦笙舞比赛中的节目分别有原汁型(反应祭祀部分)、音乐型(以大、中、小芦笙吹奏为主)、舞蹈型(服装、结构、道具、调度、技巧),侗族芦笙舞由这三种类型体现祭神—娱人艺术表演的发展轨迹。
经过多年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芦笙舞占有着应有的地位,但在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涨幅,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难题,比如社会历史的变迁带来了一些传统文化的遗失,导致艺术人才培养落后的现象,加剧了优秀传统文化销声匿迹。
关于侗族的民族特色在我们的认知中就是芦笙舞,它不仅是侗族的重要形象,更是该地区的民族象征,现如今黔东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品牌及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精品便是侗族芦笙舞,芦笙舞的魅力与特色对我们有着不言而喻的吸引力。
浅谈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作者:黄攀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3期【摘要】芦笙舞作为侗族最具有代表性并且也是湖南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的名录。
浅谈湖南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不仅有利于人们对侗族芦笙舞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还有利于侗族芦笙舞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因此,《浅谈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为此,笔者以湖南侗族芦笙舞的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侗族芦笙舞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探析了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并给出了几条促进侗族芦笙舞发展与传承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侗族;芦笙舞;现状;发展;传承中图分类号: 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117-02一、侗族芦笙舞的相关概念解析湖南侗族芦笙舞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如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
芦笙舞是侗族最具有代表性并且也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
芦笙舞营造的是一种热烈而欢快的舞蹈气氛,从类别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风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群众性芦笙舞。
侗族芦笙舞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本身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而这种美就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凝聚而成的,在人们对其不断的传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它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造成破坏,相反,人们在对它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时代特色融入其中,让它永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特征,并且在人们不断的弘扬中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二、侗族芦笙舞发展现状我们知道,湖南侗族芦笙舞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舞蹈之一,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人们对其不断的传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它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造成破坏。
当然,为了让这一具有十分鲜明民族特征的芦笙舞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在未来走得更远,就需要在继承侗语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对舞蹈的内容、形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发展。
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这些传统节日和风俗不仅丰富了侗族人民的生活,也展示了侗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侗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侗族三月三”和“侗族芦笙节”。
侗族三月三是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这一天,侗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侗族服饰,举行盛大的活动和庆祝仪式。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舞蹈表演、歌唱比赛和传统体育竞技等各种活动。
此外,侗族人还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祈求丰收和幸福。
侗族芦笙节是侗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芦笙是侗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乐器,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王”。
在侗族芦笙节期间,人们会举行芦笙比赛、表演和展览等各种活动。
参赛选手们会用芦笙演奏各种曲目,展示他们的技艺和才华。
此外,人们还会进行传统舞蹈表演、歌唱比赛和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
侗族芦笙节不仅吸引了侗族人民,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除了这些传统节日,侗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风俗。
例如,侗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结婚仪式。
在侗族的婚礼中,新郎要经过一系列考验,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新娘则要在婚礼上展示她的美丽和才艺。
此外,侗族人民还有一种特殊的葬礼仪式,称为“侗族天葬”。
在这一仪式中,死者的尸体会被放置在高高的山上,供给野兽食用,以达到回归大自然的目的。
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反映了侗族人民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节日和风俗不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节日和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侗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它们是侗族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节日和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将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传承下去,让世界共同分享侗族文化的魅力。
浅谈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摘要:芦笙舞是深受湖南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舞蹈,其发展历史十分的悠久,在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本文的研究中,会将重点放在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之上,以便于从根本上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弘扬与传播。
关键词:侗族;芦笙舞;发展与传承前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各个地域由于风土人情的不同,所形成的舞蹈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这种更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中蕴藏了各民族人民的信仰、文化、精神等,需要得到弘扬与发展。
侗族芦笙舞所代表的正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核,因此,如何让侗族芦笙舞得到更为广阔的传承正是当前阶段当地人们以及相关部门所需思考的重点问题。
1侗族芦笙舞的特点侗族芦笙舞是该民族的传统舞蹈,在进行实际表演的过程中,整体的氛围是十分欢快、热烈的,经过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成为了侗族人民春种秋收、佳节庆祝等时节,男女青年参与的求偶、自娱性舞蹈,现在也可以称之为“踩芦笙”“踩堂”。
侗族语言也称之为“多伦”,其中包含多种表现形式,有吹、唱、动、跳等。
由于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表演性以及娱乐性。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的叫做伦捞,一般可以用做进寨开堂的舞曲,他们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舞。
其中包括手持长矛的青壮年,也包括手持摇环铃的中老年人[1]。
在歌曲的伴奏之下,此起彼落,从整体上配合的非常具备默契。
动作复杂并且难度较高,同时场面的变化也非常大,节奏感明快,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是很难在整体的舞蹈表现中担当重任2侗族芦笙舞的发展与传承情况侗族芦笙舞,是美不胜收的文化艺术,艺术特性主要是整体的艺术美感,存在着非常强大的表现形式。
侗族芦笙舞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发展。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种舞蹈文化的表现形式,已经受到社会的文化氛围冲击很大,并且逐步被同化与淡化,将原本的民族表演特色渐渐的被失去。
首先,就是舞蹈的服饰已经受到影响,从原来的独特语言、音乐以及服饰,渐渐的被同化,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是追寻大众的品味,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贵州芦笙的社会功能
孙 , 然后又把灵魂 赢到棺木前 。 ③送 灵指路 。 对 于刚去世 的老 人 , 吹起芦 笙为亡者的灵 魂指路 , 指引老人 的灵魂 “回到始祖居住的地方去 , 和祖宗们永远在一起 。 ” 芦笙奏道意为 “欢欢喜喜地去啊 , 回老家去 , 那是极乐 的地方 。 ”从上述各仪程 中可
一、 精神 寄托功能
芦笙音乐 , 被视为 “喜 ”和 “乐 ”的象征 , 在不 同的场合 , 以各种形式表演不 同的芦 笙 音乐和舞蹈 , 来表达民族情感 , 深受人们喜爱 。 苗族 人 民世代 传递 着一 个古 老 的观 念 , 也是 流行 于 民间 的一 种 说法 “木 鼓 是 祖 灵 栖
身之 所 … …芦 笙是母 亲 的化 身 ” 。 “母 亲 ” , 在 今天 是 民族 灵魂 的代 称 , 在 远古 母 系 社会 时
贵州苗族地 区的社会生活中 , 历史赋予 了它特殊 的身份 和多种功能 。 在社会教育 中 , 它
是 件 具有 语 义性 的教化 工具 在 文 化 生 活 中 , 它 是 一 件 不 可 缺 少 的 乐 器 。 芦 笙 在 民俗 生 活 中逐渐 演 化 为一 种 内涵极 为 丰 富外 延 不断 扩 张 的 “符号 ” 。
而定 。
个小节 , 由一个两小节的短乐句扩展而成 。 乐 曲反复次数随路程 长短
迎
鼓பைடு நூலகம்
曲
粤
性
受吧 又日
卖 萝 草 笙 音 列尽 尽' ””'
黔 东 南 ·丹 翰
理 叫 “ 二 、 、 昨 肚 鲤 ” ” ”
二 做嘎
侗族芦笙节悠扬乐曲民俗民风
侗族芦笙节悠扬乐曲民俗民风侗族芦笙节是中国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个节日中,悠扬的芦笙乐曲则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芦笙节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持续三天。
这一天被侗族人民看作是他们的新年,也是一个聚会、娱乐和展示自己身份的时刻。
这个节日的场所通常选择在开阔的田野上,会有艳丽的彩旗、飘扬的锦旗和装饰华丽的竹竿。
届时,成千上万的侗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戴上色彩鲜艳的花簪,载歌载舞,加入到节日的狂欢中。
芦笙是侗族人民最主要的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芦笙乐器由竹管和琴管组成,具有高亢的音色,在侗族人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芦笙乐曲的演奏既需要技巧又需要感情的投入,因此更能体现出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态度。
在芦笙节期间,侗族各村寨的芦笙团会齐聚一堂,彼此进行音乐对抗,形式独特、热闹非凡。
除了芦笙乐曲外,芦笙节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文化表演。
其中包括舞蹈、歌唱、戏曲等。
这些艺术表演形式都以欢快、活泼为特点,让人们沉浸在浓厚的民俗氛围中。
在芦笙节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节目,领略到侗族人民的文化魅力。
除了表演,芦笙节还是侗族人民进行商贸交流的重要时刻。
在节日期间,人们可以见到各种商品摊位的设置,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现代商品,琳琅满目。
这些商贸活动不仅适合侗族人民在节日期间进行日常用品的购买,也提供了交流和交易的机会。
在侗族芦笙节上,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氛围和温情的人情味。
这个节日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等形式,展示了侗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生活状态。
它不仅是侗族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芦笙节悠扬的乐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使之成为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化盛宴。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芦笙乐曲的魅力,欣赏到艺术表演的精彩,参与到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中。
同时,这个节日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侗族文化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侗族舞蹈分类
侗族舞蹈分类多耶耶是侗歌的一种,所谓多耶就是在合唱耶时的集体舞蹈。
这种边唱边跳的歌舞形式,主要流行於侗族南部方言地区,如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及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地。
每年正月,全寨男女都要身著盛装,集合於鼓楼坪上或萨岁坛前,手牵手或只手搭肩,围成圆圈,跳起整齐而有节奏的步伐,边舞边唱,边甩手作拍。
多耶无乐器伴奏,以歌声曲调来统一舞步,变换队形。
芦笙舞芦笙舞,侗语称之为多伦,伦即芦笙,多有吹、唱、动、跳等多种含义。
娱乐性芦笙舞以伦依、伦周、伦堂、伦哈为主要内容。
伦依是芦笙头的独吹独跳。
伦周是在芦笙头跳完一段或两段时,突然加进二三人合跳,从而成了既有独舞,又有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的小型套舞。
侗语中的周是双的意思,所谓伦周就是泛指由独舞变成双人以上的舞蹈。
伦堂是围成大圆圈跳的舞蹈,参与的人许多,少那么数十人,多那么一二百人,往往是倾寨而动。
假如有外寨人参与,那就是一寨一堂,也有的大寨分成两堂的。
有的地区男女合跳,有的地区实行男女分跳,男在内圈跳,女在外圈掌灯照明。
伦堂舞曲较为繁复,有十二支之多,每三支曲为一组,共四组。
款会舞蹈款会是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表现民族向心力和凝集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为达此目的.,各种仪式如祭场、宣读款词、盟誓、军事检阅等是必不可少的,不如此即不足以表达它的神圣性。
在款会的全过程中,分别穿插各种舞蹈,既可调整气氛,又能使如此庄重活动增加几分美的感受。
此类舞蹈自成体系,多为竞技性很高、力度很强、气氛激烈的武舞,其演出者均为男子。
常见的舞蹈有出征舞、凯旋舞、盾舞、长短刀舞等,还有对抗性较强的响又响鞭、矛枪铁尺,几近於武术表演。
参舞者都经过严格选择和训练,他们年轻力壮,身怀绝技,一个个英姿讽爽、威严昭凛,身上或披战袍,或赤膊裸身抹油著彩,在场地上不停腾挪跳跃,挥动兵器,在一阵阵杀!杀!的喊叫声和人群中呈现身手。
此类舞蹈反映了侗族人不畏强暴的性格。
坡会舞蹈坡会舞蹈是指侗族青年男女在坡会上跳的抒情舞蹈。
芦笙舞名词解释
芦笙舞名词解释民族舞蹈芦笙舞介绍芦笙舞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两个语支。
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
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为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
历史“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
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
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
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
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芦笙舞,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
以男子边吹芦笙边舞蹈为其主要特征。
笙分葫芦笙与芦笙两大类。
葫芦笙用葫芦做笙斗,一般插有5支带簧片的笙管,约16~66厘米;芦笙为木制笙斗,一般插有6支笙管,长约33~333厘米不等。
两类统称为“芦笙”。
至今吹奏葫芦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纳西族等;吹奏芦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族、水族、侗族、仡佬族等。
芦笙舞历史悠久,在云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发现的两件青铜葫芦笙,是迄今中国最古老的葫芦笙实物。
芦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生动的反映,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就刻有正在吹葫芦笙而舞的形象。
这些都证明在2000多年前中国南方就已经有了葫芦笙和葫芦笙舞。
起源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
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
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
广西侗族芦笙改良的艺术值效——以广西三江侗寨为个例研究
音列以及第 笙 管 长
4 ‘ 林娄 《 u) 发 中 主音 在 大 字 组 至小 字 组 Li 0 n1 音列 只 有 d r o 个 音 。 第一 笙 管 长 1 0 至 1 e三 6 0厘 米 。 7
2
琉 六 “ f i Iu)一 次 高 。 主音 在 小 字 一 组 至二 组 L i u I 音齐 全 。 第 一笙 管 长 6 a六 5至 7 厘米 。 0
e
I d r mi 自 e 日 s
按 音 高 组 合 的 顺 序 可 比 作 西 方 管 弦 乐 队 弦 乐 组 中 的 第 二 小
类 、 演 奏 形 式 两 方 自 来 进 行 音 乐 解 析 . 并 对 革 国 伟 先 生 所 改 良 的 芦 星 进 行 简要 的 分
析 , 论 述 改 良芦 星 的 艺 术 值 效 关键词 广 西侗族 芦星 政 盘 艺 术 值 效
芦 笙 在 三 江 侗 寨 众 多 民 俗 民 间 音 乐 活 动 中 有 其 独 特
二 、 芦 笙 的演 奏 形式
①独奏 用 小 号 芦笙 . @ 对 芦笙 用音 高 音
良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完 善 改 良 后 的 芦 笙 能 吹 奏三 六 度 风 格 的和 声 五八 度和 声 如 :G1
列 完 全 一 致 的 两 支 芦 笙 齐 奏 ③ 套 芦 笙
由 调 式 一
C G C 一G—C。还 能 吹 奏 四 1 声。同时 加 人 了和 弦 的 使 用
五 度 的 民族 传 统 和 可 以 吹 奏 如 C —E—
调 性 相 同 的 高 中 低 音 芦 笙 组 成 三 个 八 度 民 间 称 三 滴 水 进 行 合 奏 组 成 四 个 八 度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芦笙节”的概况——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黎回举苗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贵州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具有传承乡土知识、文化、文明、道德礼仪教化等社会功能。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经济旅游新兴城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其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百节之乡”、“苗岭明珠”的美誉。
在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中,“芦笙节”民族特色最为鲜明,已经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
从1999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行了十二届,每届芦笙节都是盛况罕见,凯里及周边的数万苗族群众自发地欢聚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马赛歌等方式庆祝新年、祈福来年丰收,呈现出“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
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同时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芦笙节活动,增强了芦笙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芦笙的人文精神和多重价值。
凯里市的舟溪镇是芦笙的发祥地,“甘囊香芦笙会”,省内省外无所不知。
如今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领导下已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闻名中外。
凯里的民族旅游村寨特点鲜明、风格各异。
如凯里的新光村是有名的芦笙制作村,芦笙远销国内外;石青村的农民芦笙画朴实自然、远近闻名;青曼村是天然的苗族文化博物馆,这些地方特色浓缩了苗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和苗族芦笙文化遗产。
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
笔者通过对贵州凯里苗族芦笙节活动,了解苗族芦笙节的概况、仪式的系统符号和文化象征意义。
通过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探索和揭示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下面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苗族大歌:苗族是贵州的主要民族之一,苗族大歌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歌唱形式,被誉为“活化石”。
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动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大歌现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侗族芦笙:芦笙是侗族传统的管乐器,也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侗族芦笙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常用于祭祀、庆典和娱乐等场合。
芦笙音乐通常由多个芦笙合奏组成,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以宏亮、激昂的感觉。
2015年,侗族芦笙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布依织锦:布依族是贵州的另一个重要民族,布依织锦是其独特的传统工艺。
布依织锦以其精细的织工、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
这种织锦常用于制作服装、家居饰品和礼品等,被当地人民视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象征之一。
贵州的布依织锦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苗族花灯:苗族花灯是贵州苗族人民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已有数百年历史。
花灯由精心制作的灯笼和灯饰组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苗族花灯常常在节日和庆典期间点亮,为人们带来祥和、喜庆的氛围。
苗族花灯也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贵州文化的亮丽名片。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丰富多样反映了贵州人民积淀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贵州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贵州文化的发展,提升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贵州文化的机会。
介绍贵州传统乐器芦笙作文600字
贵州传统乐器芦笙的魅力Nestled in the heart of China, Guizhou Province boast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ne of its most prized possessions being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 known as the "Lusheng". This wooden wind instrument, with its unique sound and history,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province's cultural identity.The Lusheng, also known as the "Lusheng pipes" or "Bamboo pipes", is a vertical, double-ended pipe instrument made from bamboo. It is played by blowing into one end while the other end is covered with the player's hand, creating a resonating sound that is both melodic and rhythmic. The number of pipes can vary, ranging from six to as many as thirty-six, each tuned to a different note, allowing for a wide range of melodies to be played.The origin of the Lusheng dates back over 3,000 years to the ancient era of the Miao and Dong nationalities in Guizhou. It was traditionally used during festivals, weddings, and other ceremonial occasions to accompany dances and celebrate丰收. The instrument's unique sound,which ranges from low and mellow to high and piercing, creates an atmosphere that is both uplifting and enchanting. The Lusheng is not just a musical instrument; it is a symbol of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Guizhou. It embodies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their passion for music, and their deep connection to nature. The sound of the Lushe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resembling the harmony of nature, with its ability to evoke images of rolling hills, flowing rivers, and lush forests.In recent years, the Lusheng has gained increasing popularity beyond the borders of Guizhou. Its unique sound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have captivated music lov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Many international musicians have even incorporated the Lusheng into their performances, blending its traditional sounds with modern music elements.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the Lusheng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tradition and modernity, Guizhou and the world. It reminds us of the beauty and diversit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enduring power of music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贵州传统乐器芦笙的魅力**贵州,位于中国腹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传统乐器——芦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 (2)第二章芦笙的制作、材料和结构 (5)第三章芦笙的类型 (8)第四章芦笙服饰 (14)第五章芦笙舞 (16)第六章芦笙民乐陶情操 (24)第七章笙曲范例 (30)1第一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传统的竹制簧管乐器,主要流传于通道侗族自治县。
它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人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已有有关侗族吹笙的记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
”这“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正是侗族民间吹笙哆耶的真实记录。
2芦笙自古以来就是侗族人喜闻乐吹的一种民间器乐,吹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跳,特别是舞蹈时,边吹边跳,笙中有乐、乐中有舞、乐舞交融。
侗族民间的能工巧匠,利用竹、木和铜片等三种材料即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芦笙,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浑厚、悦耳。
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3笙、最小芦笙6种。
芦笙的筒身及吹管均由竹管构成,一筒一音。
芦笙从传统的三音芦笙发展到多音芦笙。
侗族芦笙曲牌现仅存九首。
常用的曲牌有集合曲、进堂曲、踩堂曲、扫堂曲、同去曲、上路曲、比赛曲、走曲、圆圈曲等。
通道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聚居腹地,是全国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国家文化部授予通道为“侗族芦笙艺术之乡”。
侗族芦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笙节”是侗族人民庆贺农业获丰收,为表达心中的喜悦,抒发内心的激情而举行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村寨之间在更大范围内的一次社交联谊活动,是一次集体庆贺丰收的民族盛会,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民族团结友爱的礼赞,所表达和体现的都是人们精神生活上的愉悦,因此,“芦笙节”是“和谐欢乐”的传统节日。
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赛歌、对4歌、多耶、斗牛、寨与寨之间集体做客(联谊社交)等活动,因以赛芦笙为主,故又称之为芦笙比赛集会,民间俗称“赛芦笙”。
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
第二章芦笙的制作、材料和结构竹子是制造芦笙的主要材料,如楠竹、紫竹、锦竹、水竹、绵竹、白竹、苦竹等,其中白竹是制作芦笙的最佳材料。
制作芦笙一般都采5用三年以上的老竹。
为了制作理想的芦笙,侗族匠人们采伐竹子时,非常讲究季节性,大都在每年的立秋以后和立春以前,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季节里采伐的竹子比较坚硬,而且不会生虫。
侗族的芦笙基本上都装有二至三个共鸣筒,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
共鸣筒的音响频率同竹管的音响频率必须同等才能产生共鸣,否则是徒劳的。
一般说,共鸣筒的长度为竹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侗族工匠能够制作出倍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和特高音的芦笙。
倍低音芦笙最长者可达两三丈,特高音芦笙最短者只有两三寸,一般以三四尺的中音为众。
6侗族芦笙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枝光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枝光出生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通道县是“全国芦笙艺术之乡”,现在掌握芦笙制作技艺的工匠也大多集中于此。
杨枝光7岁就会吹奏芦笙,从20岁开始学习芦笙制作,只用了37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成为这行的“师父”。
由于手艺出众,杨枝光在湘黔桂三省的侗族村寨中小有名气,广西和贵州的侗族群众也经常跑到湖南来请他去做芦笙。
第三章芦笙的类型经过芦笙匠的改造,目前侗族芦笙共有“伦正”、“伦尼”、“伦我”、“伦略”等17种类型。
大芦笙用来吹奏低音,吹奏时固定一地,高高耸8立,庄重严肃。
中小芦笙吹奏主旋律,小芦笙还担任领奏,大中小芦笙齐奏时,高低音交相呼应,音域宽阔,音调多样,气势恢宏。
侗族芦笙,形制与苗族芦笙相同,一般多为六管。
使用竹管细、竹节长的芦笙竹做笙管,以松木做笙斗,外缠竹篾圈加固,外接细竹管为吹口,以经过“火炙”的响铜做簧片,笙管上端多套以用一截竹筒制作的共鸣筒(图)。
侗族芦笙规格较多,大小各异,一般分为六种不同规格,分别在六个不同的八度上。
最高音芦笙,侗族称洁列,笙管最高者35厘米~40厘米、最矮者20厘米,六管六音,音列为a2、c3、d3、e3、g3、a3;高音芦笙,侗族称琉六,笙管最高者65厘米~70厘米,六管六音,音列为a1、c2、d2、e2、g2、a2;中音芦笙,侗语称根耶,笙管最高者105厘米~110厘米,四管四音,音列为a 、c1、d1、e1;次中音芦9笙,侗语称林娄,笙管最高者160厘米~17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c、d;低音芦笙,侗族称琉伴,笙管最高者450厘米~50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1、C、D;倍低音芦笙,侗语称林秀,笙管最高者700厘米~90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2、C1、D1。
全套芦笙音域A2—a3,共六个八度。
其中,高音芦笙和最高10音芦笙,可用于独奏、齐奏,擅长演奏欢快活泼、婉转抒情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性较高的华彩乐段。
中音芦笙直至倍低音芦笙,只用于芦笙乐队合奏、伴奏,不单独使用。
高音芦笙的音色清脆明亮;中音芦笙的音色圆润柔和;低音芦笙的音色浑厚深沉。
演奏时,与苗族芦笙方法、技巧相同,但奏者常做左右大幅度摇摆,独舞和对奏时,又会时而旋转,时而蹲跳。
在音响效果上富有特色的是碎音颤奏。
在湘西还流行着八音芦笙,11常用于侗笛、月琴等乐器组成的小型侗族乐队,多在春节或喜庆婚礼等场合演奏。
侗族的芦笙乐队,大小不同,由高、中、低音芦笙各一支,加三支芒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半套;由高、中、低音芦笙各两支,加二十六支芒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整套。
最大型的芦笙乐队,是由最高音到倍低音六种不同规格的同调芦笙,加入若干芒筒而成,人数可达一二百人。
为使音量平衡,常用一支最高音芦笙作为领奏和指挥乐器,其它芦笙数量为:高音芦笙二支、中音芦笙三支、次中音芦笙十支、低音芦笙两支、倍低音芦笙一支,芒筒一支。
也有的侗寨为得到宽厚的低音,使用三、四支甚至十余支芒筒,侗族人民多按这个比例组成各种规模的芦笙乐队。
芦笙队多在本寨鼓楼前的坪地上表演,每年正月和秋收后也串寨做客比赛。
芦笙队路过邻寨要吹《过路曲》,到了12目的地就吹《应邀曲》,主队吹起《迎客曲》,带领客人来到鼓楼旁宽敞的公坪上。
主客队热烈地比赛起来,侗乡霎时成为欢乐的海洋,侗族这种古老的风俗,被嘹亮的芦笙音乐赋予了青春的活力。
夜幕降临以后,燃起熊熊篝火,笙歌对答仍此落彼起,按程序,主客队要合奏三曲,表示团结友好,然后各吹三遍《比赛曲》,声音洪亮者得胜。
临行前吹起《告辞曲》,盛赞主人热情好客,主人送别时则吹《送客曲》依依惜别。
在侗乡各地,每年都要举行花炮会期,这是侗族的芦笙赛会活动,各寨芦笙乐队互相比赛、同时吹奏,13十来支大型芦笙队相互争鸣、试比高低,音响振撼山谷,气势无比壮观,裁判在远离赛场的山上评判,优胜者获精神物质双奖。
侗族民间以吹芦笙为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典,都少不了吹芦笙。
有时当地民间还举办吹芦笙比赛活动,数十支甚至成百上千支芦笙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第四章芦笙服饰侗族,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
在侗族,芦笙装又称百鸟卉衣。
《后汉书》赞南蛮西南蛮夷“镂体卉飞、凭14深阻峭”。
《广西通志·诸蛮》也有记载“峒人,椎髻扦雉尾、卉衣。
”卉衣就是百鸟衣。
湖南怀化市通道县侗族男子芦笙装做工精细,造型不同风格也各异,既表现侗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各地古老文化的特色。
其图案花纹中既有古指的形象纹样,也有高深莫测的抽象图纹;既有西周至汉代的连环锁丝绣针法,也有近代的金银色箔材料。
上身是侗绵缝制的马夹背襟,后心的双龙抢宝15图纹别具特色;下身是侗锦缝制的双层花带裙子,花带条上褂有红白彩色羽毛,裙脚则吊有许多珠子,穿上这种服装跳芦笙舞,让人看得眼花燎乱而又感到侗族服饰文化的精华。
随着侗族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服装也演变作“祭萨”等等祭祀庆典及哆耶“踩歌堂”时演奏芦笙的人所穿戴的“芦笙衣”,为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创新的源泉。
第五章芦笙舞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16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反过来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形态与表现两者交错影响。
一、芦笙舞表演形式侗族芦笙舞是一种在芦笙吹奏中进行的大型民间集体舞蹈,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宋代诗人陆游的文献中就有关于它的明确记载。
八百多年过去了,当时在辰州、沅州和靖州广泛流行的芦笙舞,如今在辰州和沅州已经销声匿迹,只有在靖州县和通道县一些侗族人聚居区还叮以寻觅到芦笙舞17的踪迹。
(一)芦笙舞的动作特征侗族芦笙舞重在吹、跳,动作虽不太复杂,但具有浓郁的侗族民族特点。
它的基本动作是“拐伦”(摆身)一“米告”(拐膝盖)一“猫定”(扭胯)一“尖定”(擂脚尖)一“波定”(跨腿)一“叉”(蹲)。
踩芦笙的基本步伐有“踩步”、“拐步”、“退步”、“绕步”、“拔草18寻珠”等舞步。
芦笙舞的动作特点,概括为四句艺诀,即:“吹笙前俯身蹲摆,左旋右转膝盖拐,芦笙燎亮运气足,沉韧稳烦神潇洒”。
芦笙舞以脚的动作为主,活动多在脚尖、膝、胯三个关节上,双手捧芦笙边吹边舞随身体的摆动左旋右转,所以“摆,是它的基本动律。
通道侗家人常常会说:“吹笙不会摆,再把师傅拜”。
所以,跳芦笙也被叫做“摆芦笙”。
吹起芦笙的时候需要做到的四个字是“吹、摆、点、绕”。
吹要气满,摆要自然,点要适宜,绕要稳健,这样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形神兼备。
侗族人在跳芦笙舞时的动作、节奏通常19是:“吸气上步,呼气下沉,起伏稍慢,节奏平稳”。
它的这种韵律是因为受芦笙的制约而形成的。
芦笙舞动作与风格的形成,与山区地理自然环境、侗族人民生活习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他们长期在高山峨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垦荒挖山、伐木造林、背负重担等,自然形成弯腰、屈膝这一动作特点。
芦笙舞表演者多穿布条彩裙、胯部动作左右摆动愈大,20裙甩得愈开、愈圆,此外表演者手捧芦笙,自吹自跳,要让芦笙吹得更响,跳吹都不费力,表演者自然会随着韵律前俯蹲摆,再就是古老的芦笙舞还带有祭祀色彩的,所以双手握笙弯腰,其状好似作揖。
(二)芦笙舞的音乐特征芦笙队伍庞大,通常为一百三十人组成,最少也有二十一人。
芦笙高、中、低三种音配置方式一般是:大芦笙(陋妈)二至三架;次大(陋牛)八至十二架;中音(陋温)五至九、十架;次中音嘴略;三至八架;最小(蜡伐)一至三架;低音(简普)一至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