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王叶爱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解读《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成语和寓意。

3. 能够理解并运用《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成语和寓意的解读。

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古文理解和翻译。

2. 成语和寓意的深入解读。

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

2. 参考资料:相关成语解释和例句、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解读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先秦诸子的思想和作品,引导学生对先秦诸子的兴趣和认识。

2. 提问:大家对“履”有什么理解和认识?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2.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三、成语解释和例句(10分钟)1. 介绍成语“郑人买履”的来源和含义。

2.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

四、寓意和道德观念解读(10分钟)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寓意,讨论其对人生的启示。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思考,提高对先秦诸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文学习、成语解释和例句、寓意和道德观念解读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和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先秦诸子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六、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3)能够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品质;(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 成语和典故的掌握与应用;3. 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与归纳。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成语和典故;2. 问答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3.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郑人有且买履者》;2. 相关资料:成语解释、古代文化知识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文中成语和典故的出处及含义;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分享学习心得;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2. 收集更多关于《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 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作文,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分享的学习心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优质教案(三维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优质教案(三维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优质教案(三维3页)课题《郑人有且买履者》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刘高太授课班级高二 B1班授课时间2019.5.9 授课地点科技三楼教室流程具体内容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

(重点)2、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3、情感目标:理解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难点)课前自主学习见背面.提问:为什说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检测拓展延伸总结提升(思维导图)上古:构木、钻燧事件:守株待兔法:中古:决渎为…笑人物:想不劳而获的宋国人近古:伐暴乱结果:一无所获不期修古—————中心论点—————不法常可假设法喻证法课前预习案:一、知人:“以法为教”——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出身于韩国贵族,跟李斯同以荀子为师,天生口吃但善于写作。

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二、论世:韩非所处的时代为战国末期,当时诸侯国群雄并起,相互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大国日益壮大,小国岌岌可危。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他眼见自己的国家日益衰微,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却未被信任和采用,于是发愤著成《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反映了他革新救国的愿望,也集中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

三、积累1.字音辨识果蓏.(luǒ)蚌蛤.(ɡé) 钻燧.(suì)取火鲧.(Gǔn)禹决渎.(dú)2.通假举要(1)而民说之“说”通“悦”,喜欢,高兴。

3.古今异义(1)不法..常可古义:是两个词,“不”“效法”今义:意思是违反纪律(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古义:这里为两个词,“政”指治国措施,“治”是治理今义: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4.词类活用(1)使王.天下 (名词作动词,统治)(2)号.之曰有巢氏 (名词作动词,称呼,叫作)(3)民多疾病.. (名词作动词,生疾病,有疾病)(4)天下大水.. (名词作动词,发洪水)(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赞美)(6)不法.常可 (名词作动词,效法) 5.文言句式(1)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郑人买履》的故事情节:学生需要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包括郑人的目的、郑人的犹豫、商人的狡猾以及最终的结局。
2.人物形象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郑人和商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故事主题分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并阐述故事的主题思想,包括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揭示。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郑人买履》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艺术风格。
(2)分析《郑人买履》的故事主题,认识先秦诸子的思想。学生需要通过课文阅读和资料查询,深入分析故事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主题思想,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特点。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郑人买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韩非子,然后逐段讲解故事情节,重点分析故事中郑人的行为和心理,以及故事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郑人的犹豫、商人的狡猾等,并提问学生对这些细节的理解和看法。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如人物形象、故事主题、社会现象等。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问他们对于故事中的道德问题、社会问题有何看法。
例题4:请结合韩非子的思想,分析《郑人买履》的故事背景。
答案:《郑人买履》的故事背景与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相契合。韩非子主张法治和权谋策略,而故事中的商人正是利用了郑人的犹豫不决,让他买下了并不满意的鞋子。这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与韩非子对于人性的看法相呼应。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_郑人有且买履者_教案1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_郑人有且买履者_教案1
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假设法、喻证法。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和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③宋人有耕田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三、解读文章结构内容。
1、 问: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析:共有四处,分别是:必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2、 问: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析:学生讨论,合作解决。(联系本文结论和当今社会现实来答,均可)
用寓言论证是一种生动的论证法方,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师追问: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吗?
生:比喻残暴的统治者
师:如果改编成那个在田里劳作的人整天坐在树桩下杀兔子,就可以说它是比喻残暴统治者了。联系论点部分,想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呢?
3、 问:文章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析:举例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
文章一开始就运用举例论证法,列举出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事实,肯定了古出效法先王的可笑结果,从而得出本文的主旨。
最后,又运用比喻论证法,运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来进一步论证主旨。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高二语文选修《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修《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修《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高二语选修《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深刻含义。

发展学生阅读古的基本功。

2、把握体现中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说理艺术。

3、启发和引导学生涵养德行,提高对传统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翻译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韩非子“法”“ 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时安排】1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学引领:剪辑《百家讲坛》韩非子精彩片段播放。

他是法家大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

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请学生简述本P112页《韩非子》选读中的人物简介。

)二、初步了解:1、检查预习,翻译四则选。

要求:细读注释,落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言句式。

学生可分组进行,四组各重点检查相应翻译的语段,提出疑点、难点;也可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古今异义: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类活用: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特殊句式:(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

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无自信也。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乐羊以有功见疑。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为人妇而出,常也。

2、概括评述要求1:或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或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中国古代的鞋履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原文的朗读和背诵。

2. 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式的分析。

3. 中国古代鞋履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汉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古代鞋履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其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鞋履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化内涵。

4. 文化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中国古代的鞋履文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原文。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原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中国古代鞋履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七、课程资源:1.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博物馆资料等。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了解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鞋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文本解读。

2. 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 古代鞋履文化的研究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郑人有且买履者》文本、相关古代鞋履的文化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郑人有且买履者》,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2. 文本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翻译《郑人有且买履者》,解释重点字词。

(2)学生讨论并分析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文化探究(1)教师介绍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学生分组研究,结合文本中的鞋履描写,探讨鞋履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4.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5.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郑人有且买履者》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鞋履描写,探讨鞋履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 邀请专家或传统文化传承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鞋履文化。

七、评价反馈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研究报告的质量。

3.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情况。

八、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难,提出建议和期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2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2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材分析《韩非子》是《先秦诸子》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的课程已涉及儒家、道家、墨家等景点段落的学习。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绝大部分都对先秦诸子各家学派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但由于很多知识点并没能做到牢记于心,故本课的教学重点仍放在基本字词的翻译以及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再者,《韩非子》选文中大都为有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学生学习兴趣较大。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为三江中学高二十一班,为年级文科重点班。

虽为重点班,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同学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表现吃力,但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读文本,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翻译重点语段。

2.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领会本课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

3.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努力做到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感悟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感悟寓意。

1.2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

2.教学难点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法六、教学手段PPT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看图片猜成语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习。

PPT上分别展示“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成语。

由这些成语故事引出“郑人买履”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又说了什么?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2.1 在PPT上展示本课学习的三大目标,让学生齐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的。

设计意图:明确指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使之学习有方向,并方便学生自查自纠。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体会古代寓言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如“度”“置”“坐”“反”等。

(2)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2、难点(1)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本,理解文意。

2、讲解法: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拓展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考寓言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的行为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郑人有且买履者》,看看这个郑国人做了一件怎样的蠢事。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理解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1)“度”:量长短。

(2)“置”:放置。

(3)“坐”:同“座”,座位。

(4)“反”:同“返”,返回。

(3)“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四)分析人物形象1、思考:这个郑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归纳:郑国人是一个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国人的固执己见?(1)他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他已经到了集市,却因为没有带尺码而返回去取。

(五)探究寓意1、小组讨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告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不能拘泥于教条。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典故和思想观点,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品德。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追求真正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理解和篇章结构分析。

2. 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和思想观点的把握。

3. 运用文章中的典故和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的思考。

1. 导入新课:介绍先秦诸子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文化价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章寓意。

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重点词语、句式和篇章结构,分析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

4.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思考与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文章中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分享。

五、作业布置2. 研究其他先秦诸子的著作,了解其思想观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理解程度,包括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和寓意的掌握。

2. 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对其他诸子著作的研究和实例分析。

3. 学生对财富和权力的态度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情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情节。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先秦诸子思想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阅读《论语》、《道德经》、《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原著,选取一段进行阅读并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结合现实生活,选取一个道德困境或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的先秦诸子思想进行分析,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参与在线讨论区,就“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古人智慧,培养诚信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理解。

(3)课文比喻和寓意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课文比喻和寓意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韩非子》及其著作。

(2)介绍本文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选取课后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思考。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

3. 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以《郑人有且买履者》为例,分析古代寓言故事的表达技巧和寓意。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古代的履和现代鞋的概念及其演变。

让学生理解并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历史的情感。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的品质。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课文解读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解读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3 字词解析解析故事中的重点字词和成语。

解释古代的履和现代鞋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字词解析和故事寓意。

3.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3.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题。

4.2 讲解课文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故事情节和寓意。

4.3 字词解析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4 讨论和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要求学生抄写课文,加强记忆和理解。

5.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3 小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报告,深入探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师观察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6.2 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包括字词理解、句子翻译和文意把握。

3、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2、教学难点(1)对文中人物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深入理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意进行详细讲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寓言的寓意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一个与固执、不知变通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提问学生对于固执、不知变通这种行为的看法,引发学生的思考。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文意讲解(1)逐句讲解课文,重点解释文中的文言字词,如“履”“度”“置”“坐”等。

(2)分析文中的句式,如“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3)疏通文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分析郑人的行为,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2)组织学生讨论郑人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常见,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5、寓意揭示(1)让学生总结这则寓言的寓意。

(2)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寓言所传达的不要墨守成规、要懂得灵活变通的道理。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类似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文言知识和寓言的寓意。

(2)再次强调灵活变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1)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1)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郑人买履的故事背景及寓意;2.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3. 古文阅读技巧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内容,了解其寓意;2. 学习并运用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文阅读技巧的运用,对故事寓意的理解;2.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道德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购物经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详细讲解《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内容,分析故事寓意,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文阅读实践;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孟子·郑人买履》2. 内容:故事背景及寓意重点词汇句式学习阅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选取一个古文段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翻译;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诚信的认识。

2. 答案:寓意: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要贪图小利;翻译:略;认识: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古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诚信主题的活动,将道德素养的培养融入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故事寓意的理解;2. 古文阅读技巧的讲解;3. 诚信道德素养的培养。

一、故事寓意的理解1.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郑人的诚实、卖履者的狡猾等,通过对比,突出诚信的重要性;2.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力量,树立诚信做人的信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案4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案4Word版含解析
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 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 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 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读读韩 非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韩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1、韩非生平简介(自读单元提示。视情补充) 2、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 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 , “必为新圣笑矣” 。因此他主张“不 期修古,不法常可” 、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要根据今天的实际 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 , “以法为教” 。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 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 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这位历 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曾经在思想上深受韩非子的影响。 三、检查预习(第一则)情况 齐读课文,注意容易误读的字词: 不胜 shēng 腥臊恶臭 钻燧取火 决渎 zuān suì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耒 lěi sào 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若或)有构木钻燧于夏后(帝 后)氏之世(夏后氏之世,夏朝)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 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褒扬)尧、舜、汤、武、禹 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新圣,作者观念中能实行法治的统治者) 笑矣。是以圣人不期(指望)修古(远古),不法(效法)常可(永远 适宜的方法),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二句谓研究当世的实际情况, 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树根),兔走触(撞 上)株,折(断)颈而死,因释(放下)其耒(农具)而守株,冀复得 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 株之类也。 2、重要文言词句提示 重要实词: ①、而民悦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里意思是喜欢、拥戴) ②、使王天下 (名作动,统治、做王) ③、民多疾病 (名作动,生病) ④、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如果) ⑤、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赞美) 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名词作动词,效法。 动词作名词,适用的原则) ⑦、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于是,就) 重要虚词: ①、必为鲧禹笑矣 (被) 古今异义词: ①、桀、纣暴乱 (暴力昏乱)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治国措施治理) 重要的文言特殊句式: ①、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 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状语后置) ②、必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被动句) ③、宋人有耕田者。 (定语后置句) 3、参考译文 较早的古代,人民稀少而禽兽众多,人民敌不过禽兽虫蛇。有一位 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架木头做成鸟巢一样的住所,来躲避禽兽虫蛇的 种种危害,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之为有巢氏。百姓生吃 野生的瓜果以及蚌蛤等水产,其中有的东西发出腥臭、令人不堪忍受的 气味,而且伤害肠胃,百姓经常生病。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用 ②、因为之备 (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主备人:王叶爱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
法。

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

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

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

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
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

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师板书问题字词。

不胜shēng(古音破读)果蓏蚌蛤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dú (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钻燧取火zuān suì鲧禹gǔn 耒
lěi 2、投影重要字词
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意动)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2、使王天下(名作动)
3、民多疾病(名作动)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效法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
(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被)
2、因为之备(替)
(3)、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乱(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措施治理)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状语后置)
3、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

(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

(省略句)
(3)宋人有耕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

(定语后置)
三、解读文章结构。

1提问: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明确:四个分别是:比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2、讨论: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预设答案: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旧的事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四、深入解

1、提问:文章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①举例论证
师讲解:如要证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中心,即举出一些这样不效法先王的例子。

可文章前半部分却说了效法先王的可笑结果,这不是举例论证。

要说明正面的中心,假设反面事例的结果,反推出中心的论证方法叫:假设法。

假设法(本文论点之前的文段):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②还有寓言论证。

比如守株待兔的故
事。

师讲解:用寓言论证是一种生动的论证法方,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

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其本体和喻体的关
系。

2、提问: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吗?
明确:比喻残暴的统治
者。

3、提问:如果改编成那个在田里劳作的人整天坐在树桩下杀兔子,就可以说它是比喻残暴统治者了。

联系论点部分,想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呢?
明确: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人。

五、升华主

投影韩非子生平,结合课文注释介绍,了解为什么他要创作这样的寓言。

韩非子其人: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提问: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明确: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

六、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

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他的法家思想远远不同于当时的儒、道、墨思想,他认为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末期,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

故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适的思想。

七、比较作业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
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