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月球》优秀教案
《地球的卫星——月球》获奖教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获奖教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获奖教学设计一、本科时所属单元内容及在单元中的位置本课时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是关于月球、月相的变化、日食和月食、太阳系以及星座的认识。
都是关于宇宙的内容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是从离地球最近的和人类了解比较多的月球开始,激发学生对研究宇宙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不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知识面不是很广,搜集材料的网络或书籍比较有限,很多内容要求老师呈现后学生分析接受。
三、设计特色简述由学生感兴趣的天文现象月食引入,说说有关的谜语、诗句,激发学生对认识月球的兴趣。
然后了解人类认识月球的方法,感受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交流学生学生搜集到的知识与老师出示的内容相结合,一边交流一边学习,补充学生学生搜集内容。
其中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以及如果你是宇航员将怎样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制作月球卡进行评比,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引出课题并板书:地球的卫星——月球2、理解卫星的含义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
月球就是天然卫星,它绕地球运动。
(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就很关注,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1、看书46页,说一说人类运用那些工具认识月球?2、全班交流肉眼观测-----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3、教师课件出示图片a、伽利略和他的望远镜(包括望远镜的发明,体会伽利略的探索精神)b、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c、人类登上了月球4、这些工具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体会?(工具越来越先进,体现了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三)、认识月球经过不懈的努力人类知道了很多月球的秘密,你想知道关于月球的哪些知识?1、学生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分为四类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地形地貌月球的物理状况3、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呢?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信息,和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搜集到哪些知识?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以下内容⑴、月球绕地球运动视频看了视屏,你又知道了什么?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⑵、如果你是一个小解说员,下面数据你能解说那一条?(学生自由选择并解说)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与地球的距离是384400千米(理解登月的伟大)月球的直径你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⑶、月球的地形地貌环形山、月海你能说说你对环形山的了解吗?(重点说成因)第一种说法: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
地球的卫星——月球获奖教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获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了解月球的不同阶段和表面特征。
3.学生能够理解月球与地球关系的演化过程。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月球的未来前景。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模型或图片展示月球的表面特征。
3.地球与月球的直径和距离的实测数据。
4.团队合作的工作纸。
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5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引入地球的卫星,月球的话题。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地球的卫星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给出答案。
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最终得出地球唯一的卫星是月球。
2.月球的基本特征介绍(15分钟)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直径、质量、运动轨迹等。
同时介绍月相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月球的不同阶段。
3.月球的表面特征观察与分析(20分钟)使用模型或图片展示月球的表面特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分析月球的地质构造和可能的形成过程。
4.地球与月球的演化过程(2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地球与月球的演化过程,包括月球的形成、地球引力对月亮的影响等。
让学生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是如何演化的。
5.月球的未来前景(20分钟)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月球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有什么可能的用途?-人类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利用月球资源?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然后与全班分享并讨论。
6.总结与评估(10分钟)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请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吗?-请列举月球的基本特征。
-请描述月球的不同阶段。
-请解释月球与地球关系的演化过程。
-请讨论月球在未来的可能前景。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月球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2.引导学生了解月球背面的特征和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名称、位置、直径等。
2. 使学生掌握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文现象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a. 月球的名称、位置和直径b. 月球的表面特征和地形c.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2.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a.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b. 月球的起源——大撞击假说c. 月球的演化过程3. 月球的自然资源和利用a. 月球的矿产资源b. 月球的利用前景——建立月球基地4. 月球观测和探索a. 月球观测的方法和工具b.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c. 我国月球探测成果5. 月球与地球的关联a.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b. 地球和月球的相互作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奥秘。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月球的图片、视频和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4. 利用观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 观测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测技巧。
4.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天文知识教程》2. 多媒体课件:月球图片、视频、模型等3. 观测工具:望远镜、星图等4. 课后作业:相关阅读材料和练习题教学课时:2课时(90分钟)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讲授新课】1. 月球的基本概况(15分钟)教师讲解月球的名称、位置、直径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15分钟)教师讲解月球的形成过程,如大撞击假说,以及月球的演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发育历史。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第一章:月球的基本概况1.1 月球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描述月球的形状、大小、质量等基本特征解释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和公转周期1.2 月球的表面特征介绍月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如平原、山脉、陨石坑等解释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类型探讨月球表面的辐射和温度条件第二章:月球的起源与形成2.1 月球的起源假说介绍几种主流的月球起源假说,如大撞击假说、捕获假说等解释月球起源的证据和争议2.2 月球的形成过程描述月球形成的过程和原理探讨月球形成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分析月球形成对地球生命的意义第三章:月球的探索与研究3.1 古代对月球的探索与认识介绍古代文明对月球的观测和记载探讨古代对月球的宗教和文化意义3.2 现代对月球的探索与研究介绍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和意义描述月球探测器和月球车的作用和发现探讨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第四章:月球的科学研究与应用4.1 月球的科学价值介绍月球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探讨月球对地球气候变化和地球生物的影响4.2 月球的应用前景描述月球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如月球土壤、岩石和水分探讨月球基地建设和人类月球居住的可能性分析月球对人类太空探索和科技进步的意义第五章:月球的观测与观测技术5.1 月球观测的基本方法介绍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和卫星观测等方法解释月球观测的重要性和限制条件5.2 月球观测的技术与应用描述望远镜和卫星等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探讨月球观测在科学研究和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月球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第六章:月球的周期性与现象6.1 月相的变化解释月相的概念和月相变化的原因描述新月、盈月、满月、亏月等不同月相的特征探讨月相变化对人类文化和生活的影响6.2 潮汐现象介绍潮汐的定义和成因解释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对潮汐现象的影响探讨潮汐对地球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七章:月球与地球的关系7.1 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解释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描述月球对地球的自转和倾斜角度的影响探讨月球对地球气候和地球生命的影响7.2 月球与地球的卫星关系介绍地球的其他自然卫星和月球的关系探讨月球与其他卫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第八章:月球的命名与月球地名8.1 月球的命名历史介绍月球的命名背景和方法解释月球地名的历史和地理分布探讨月球地名对月球研究和人类认知的影响8.2 月球地名的分类与特点描述月球地名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探讨月球地名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分析月球地名对月球研究和人类认知的价值第九章:月球的未来研究与发展9.1 月球研究的挑战与机遇介绍月球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难题探讨月球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创新分析月球研究对人类科技进步的意义9.2 月球发展的前景与展望描述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探讨月球基地建设和人类月球居住的可能性分析月球对人类太空探索和科技进步的长远影响第十章:总结与思考10.1 月球的意义与价值总结月球对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的影响和作用强调月球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性思考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和利用的责任和伦理问题10.2 月球教育与普及提出月球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月球普及教育的目标和受众分析月球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推动月球研究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月球的基本概况、起源与形成、探索与研究、科学研究与应用、观测与观测技术、周期性与现象、与地球的关系、命名与月球地名、未来研究与发展以及总结与思考。
参赛教案《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的运动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卫星-月球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结构、月球的大小和质量等。
2. 月球的运动:月球绕地球转、月球的自转等。
3. 月球表面特征:月球的陨石坑、月球的平原等。
4.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潮汐现象、月球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等。
5.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月球探测、月球基地建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 教学难点: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月球的图像和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球的运动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卫星-月球。
2. 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介绍月球的结构、大小和质量等。
3. 讲解月球的运动:讲解月球绕地球转、月球的自转等。
4. 讲解月球表面特征:介绍月球的陨石坑、月球的平原等。
5. 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讲解潮汐现象、月球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等。
6. 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介绍月球探测、月球基地建设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在讲解月球相关知识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月球为什么会发生潮汐现象?”“人类为何要探索月球?”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月球探测历程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①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②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讲授新课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说一说图片的主要内容◆图中观察月球的工具分别是什么◆从工具的发展过程,你知道了些什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交流】1、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碳等来作观月记录。
2、1959年至1976 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取得成功。
3、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4、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全貌。
5、1978年,美国向中国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只有1克的质量。
这是从月球表面带回的。
我们将这1克月球岩石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一块保存起来,一块用来研究。
6、2007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取回千克月壤。
【小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飞行器探索→登月考察。
这一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人类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精神的写照。
二、我的“月球卡”看图回答,并补充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懂得科学永无止境的道理。
根据收集、交流,整理有关月球资料,制作“月亮卡”。
三、合作探究为何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但看起来却大小相似?明确: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得多。
月地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400。
四、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宇宙只有地球有卫星。
()(2)中国宇航员已经成功在月球留下脚印。
()(3)月球上可以自由看书和通话。
()(4)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5)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多摄氏度。
()(6)月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
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案(三篇)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正因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对“星空”的关注,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空间技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我们周围天文爱好者好像不多,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乐趣,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天文爱好者。
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与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学生的学习过程仍是从问题出发,带着自己的假设结论,获取(接受)前人的研究事实(结果),把它变成验证自己假设的事实依据,从而建立自己的正确认识。
搜集、查找资料就是接受式探究的必备能力之一。
科学发展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材将学生搜集、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科学探究技能训练的重点,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有着深远意义。
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上网;六年级学生也已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部分学生会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学生对月球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有相当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本课具有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
参赛教案《地球的卫星——月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07/0828/10/3MVO8A4J000诗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水调歌头》(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中秋节的来历》、《吴刚伐桂》、《天狗吃月亮》、《古希腊神话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
6、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四)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你们在讨论中产生了哪些分歧,如何解决呢?还想知道更多的月球信息吗?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七、教学反思上课前,我利用搜索寻找了月球的一些图片,在其中选择了几张让学生欣赏,比较直观,让搜索月球的相关资料。搜索了一些文字资料和(如:网址输入法和汉字输入法,也可以用拼音输入法。抓住关键词输入寻找资料法,方便、快捷。可以搜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或视频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最后制作我的“月球卡”。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5、交流展示:
(预设: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我知道:人类更加关注月球;人类探索月球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探月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三)、合作探究,交流整理搜集的资料,制作我的“月球卡”。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能根据资料的特征整理制作自己的“月球卡”;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课件、视频、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动画:人类登月、认识月球、月球概况视频:月球的形成图片:月球1、月球2【教学过程】1、导入(1)对有关月亮的歌曲。
和有关月亮的诗歌。
讲有关月亮的故事、传说。
(2)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3)引导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出示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
(4)引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教师板书: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人类登上月球(2)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3)讨论: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5)观看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具体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难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月球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月球表面特征的模型或实物。
3.准备地球和月球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解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参赛教案《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2)掌握月球的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月球背面等;(3)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运用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构造;(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概况;(2)月球的地理特征;(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月球的自转和公转;(2)月球的地形、地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月球相关知识,制作PPT;(2)准备月球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3)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月球相关知识;(2)观看月球相关视频,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月球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2)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运用PPT、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地形、地貌,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4.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月球的自转和公转;(2)提问:请学生回答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太空探索,培养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月球地形图,标注月球的主要地貌特征;2. 写一篇关于月球对地球影响的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况、地理特征和影响的理解程度;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探究能力;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拓展思维能力。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大小、距离、表面特征等。
2. 使学生掌握月球的运动规律,包括自转、公转等。
3. 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概况。
2. 月球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和理解。
2. 月球运动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月球表面特征图片。
3. 月球运动规律相关资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发现月球。
2.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大小、距离、表面特征等。
2. 展示月球表面特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运动规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思考(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月球的基本概况和运动规律。
2. 提问:月球运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二、深入探讨月球运动规律(15分钟)1. 讲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规律。
2. 分析月球运动对地球潮汐的影响。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月球运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文领域的研究动态,拓展视野。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两课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概况和运动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互动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图片和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月球相关知识,如月球的起源、月球探测等,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热爱。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 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与同学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讨论交流后制作“月球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与同学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球的信息;通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根据资料特征制作“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ppt课件及录像。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主题。
1、同学们,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引起人们对月球的无限遐想。
有关月球的诗歌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知道哪些诗和故事呢?:《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同学们的诗和故事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二、探究过程1、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从中,也许你会知道,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出示问题: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播放录像)刚才的这段录像让我们穿越时空,在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中遨游一趟,那谁来说一说,在探月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说,课件出示。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月球-地球的卫星》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形成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宏观认识。
3.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对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很感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4.小组讨论:围绕月球探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我在这个环节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月球探测有着很高的热情,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对于难点内容,采用动态演示、实例分析、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夜晚是否观察过月亮,对月亮有哪些了解?”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月球的奥秘。
难点解析:月球绕地球转动过程中,太阳光照射月球的角度变化导致月相变化。
(2)潮汐现象的产生:这是物理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难点解析: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产生潮汐现象。
(3)月球探测技术:这是涉及到高科技领域的内容,学生可能感到陌生。
参赛教案《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大小、距离、相位变化等。
2. 使学生掌握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
4. 提高学生对天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月球的相位变化、潮汐现象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月球的动态变化和地球与月球的互动关系。
3. 结合实际观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月球的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望远镜及相关观测工具。
3. 准备月球资料卡片,用于学生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月球的基本概况讲解月球的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月球的相位变化。
3. 学习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出潮汐现象。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和月球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潮汐现象。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实际操作中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
5.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月球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月球的探索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3. 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探测任务,如我国的嫦娥工程等,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动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第一章:月球的基本概况1.1 月球的位置和名称介绍月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作为地球的卫星之一。
讲解月球的名称来源和不同文化对月球的称呼。
1.2 月球的直径和质量提供月球的直径和质量数据,与地球进行比较。
解释月球的大小对地球的影响。
1.3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讲解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
探讨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以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章:月球的地形和表面特征2.1 月球的地质构造介绍月球的地质构造和其形成过程。
解释月球的地壳、地幔和核心的结构。
2.2 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讲解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如平原、山脉、陨石坑等。
展示月球表面的真实图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月球的地形。
2.3 月球的表面岩石和矿物介绍月球表面的主要岩石和矿物类型。
探讨月球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第三章:月球的光照和温度变化3.1 月球的光照特点讲解月球的光照特点,如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的影响。
解释月球的昼夜变化和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
3.2 月球的温度变化介绍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规律,如月球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探讨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对月球环境的影响。
3.3 月球的辐射环境讲解月球表面的辐射环境,如太阳辐射和宇宙辐射。
探讨月球表面辐射对人类探索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月球的探索和研究4.1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回顾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包括月球探测器和载人登月任务。
讲解重要的月球探测任务和其发现的重要信息。
4.2 月球样本和研究介绍月球样本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探讨月球样本对月球地质研究和地球起源研究的贡献。
4.3 月球的未来探索计划展望月球的未来探索计划和目标。
讨论月球探索对人类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
第五章:月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5.1 月球资源的利用潜力探讨月球资源的利用潜力,如月球土壤、岩石和水分资源。
讲解月球资源的利用技术和方法。
5.2 月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调月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避免太空垃圾和保护月球表面环境。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使学生掌握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 培养学生对月球探测和太空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形成和演化过程。
2. 教学难点:月球的演化过程、月球探测技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的图像和探测成果。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月球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或月球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兴趣。
询问学生对月球的了解,进而引入新课。
2. 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介绍月球的形成理论(如大撞击假说)和演化过程。
3. 月球探测技术:介绍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和取得的成果,如月球车、月球样本等。
3. 学生活动:1. 观看月球图片和视频,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
2. 听取教师讲解,记录关键信息。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看法。
4. 课堂小结:5. 作业布置:1. 绘制月球的形状和大小比例图。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月球在我国太空探索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嫦娥工程、玉兔月球车等。
2. 介绍国际上的月球探测项目,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欧盟的智能-1卫星等。
3. 探讨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能性,如月球土壤、月球水源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和形成演化过程的理解。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月球探测技术和资源开发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分享的内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结合科普读物、影视作品等,丰富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6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小学科学6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和探索未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图片和模型,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过程。
2. 理解月球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月球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唤起学生对月球的大致认知。
2. 呈现(10分钟)教师用示意图和模型向学生展示月球的表面特征,如山地、撞击坑、平原等。
鼓励学生观察,描述月球的不同部分。
3. 探究(15分钟)教师分发放大镜和月球表面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月球的细节,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特征。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讨论。
4. 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月球的基本特征,并与学生进行讨论:a. 月球表面有很多山地、撞击坑和平原。
b. 山地是由于月球地壳的抬升造成的。
c. 撞击坑是由于太空物体撞击月球表面产生的。
d. 平原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
5. 引导思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并展示相关图片:a. 月球对地球的重力起到了稳定地球轨道的作用。
b. 月球的引力影响地球的海洋潮汐。
c. 月球的存在保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吸引和缓冲来自太空的陨石撞击。
6. 拓展(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月球探索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探测器和火箭进行月球的探索,发现月球的更多秘密。
学生可以绘制月球探测器的外形和构造,并讨论探测器需要携带的设备和工具。
7.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a. 你觉得月球的哪些特征最有趣?b. 你认为月球对地球有什么重要的作用?c. 如果你有机会去月球探险,你想探寻什么?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播放月球图片和引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法。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月球的大小、形态、自转和公转等。
2. 使学生掌握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月球与地球的关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月球的变化,深入了解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形成与演化过程、月球与地球的关联。
2. 教学难点:月球的演化过程、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奥秘。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月球的相关现象和图像。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增强对月球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月球图像和视频资料。
2. 月球模型、地球模型。
3. 观察月球变化的工具(如望远镜、日历等)。
五、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a. 月球的大小和形态b.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c. 月球的表面特征和地形2. 月球的形成与演化:a. 月球的起源假说b. 月球的演化过程c. 月球表面地貌的形成3. 月球与地球的关联:a.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潮汐、地球自转等)b.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c. 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4. 观察月球:a. 指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变化b. 分析月球变化的原因c. 总结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5. 实践活动:a. 制作月球模型b. 模拟月球探测任务c. 讨论月球基地建设和发展前景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在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创新的月球探索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地球卫星——月球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2. 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使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月球的大小、形态、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小学科学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小学科学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地球的卫星——月球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卫星——月球。
通过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将学到月球的特点、起源、表面特征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其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2. 探索月球表面的特征,如山脉、峡谷和撞击坑。
3. 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引潮力和日食现象。
4. 增强学生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准备:1. 显示屏或黑板2. PPT或教学素材3. 实物模型或图片素材4. 实验器材:点燃烛芯、玻璃棒等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精美的月球图片或模型,然后提问学生:月球是什么?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回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们对月球的思考。
步骤二:月球的特点和形成(2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素材,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月球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来讲解。
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展示月球的不同面貌,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月球的表面特征。
步骤三:实验探索月球表面特征(30分钟)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物品,如点燃烛芯和玻璃棒。
教师模拟小行星撞击月球的过程,引导学生们观察实验结果。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讨论撞击坑的形成和月球表面的特征。
步骤四:月球对地球的影响(2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教学素材,向学生们介绍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引潮力和日食现象。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过程。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步骤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回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月球的未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对月球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制作月球模型,如泥土模型、纸板模型或一些创意手工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上这节课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锄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还要自己准备卡片、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
球的卫星——月球》。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