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2)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件
11.在某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 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 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低___(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 化式:学_式2_C_为8_H_C_188_H+_1_28_,5_O_完2_=_点全=_=_燃燃=_=_烧_1_6时_C_O生__2成+__1二_8_H氧__2化O__碳__和__。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基础题 能力题 突破题
基础题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0.如表所示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成员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 气体点燃时的实验现象。根据表中数据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2体 积分 数/% 空气 体积 分数/%
点燃 现象
90
10 安静 燃烧
80
20 安静 燃烧
70
30 强爆
炸
B.瓶装饮料
C.书刊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
中,合理的是__A__B_C__。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应用阻燃材料制成
C.应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包括燃烧的定义、燃烧的类型和燃烧的过程。
2.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采取的灭火措施。
3.学会使用常见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等,并了解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燃烧和灭火的实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教育学生火灾的危害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讨论火灾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5.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以及情感态度的形成。
-设计课堂问答、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任务,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整洁、字迹清晰。
2.作业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内容完整。
3.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4.针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设定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燃烧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2.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了解灭火原理,掌握灭火方法。强调灭火安全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不同灭火方法的效果。
-设计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火灾现场中学会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应对策略。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课前导学:1.播放视频:火的发现与利用2.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质疑讨论:1.什么叫燃烧?下列变化中哪一种是燃烧A.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B.食物的腐烂C.铁的生锈D.动植物的呼吸E.点燃火柴2.根据燃烧的定义你能猜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3.播放视频:燃烧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燃烧的条件。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分析上述实验的缺点并加以改进。
4.通过播放视频:烧不坏的手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5.讨论:以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点燃了的蜡烛。
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6.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7.播放视频:不同材料的火灾与自救,让学生了解火灾与自救的有关常识。
反馈矫正1.讨论:(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2.想一想:说出幻灯片播放的救火方式与哪种灭火原理有关?3.实验:两支燃着的蜡烛上(一支长、一支短)扣一只烧杯上面的蜡烛火焰先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课题2练习题 有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二非选择题1.燃烧是指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4.常用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⑴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2)通过实验并分析现象,探究物质发生爆炸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⑵通过活动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对生活的一些现象能进行正确的客观的分析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⑶认识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却又服务我们的生活[学习重点]:发生爆炸的原因,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难点]:实验探究爆炸的原理[知识回顾]1、燃烧的条件: 、 、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 、 。
[预习讨论]阅读课本128-129讨论:1、能够引起爆炸的物质有哪些?它具备哪些性质?2、爆炸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情况下易引起爆炸?3、爆炸和燃烧有什么关系?[新课导学][新课引入][问题讨论]你曾见过哪些爆炸现象?它们的原理相同?变化的爆炸,例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
一、爆炸可分为变化的爆炸,例如煤气爆炸、火药爆炸等属于。
二、化学爆炸的原因: 物在 空间内急剧地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 ,燃烧就越剧烈。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注意事项)[比一比]:认真认读课本P 129下列图标表示的意义:(1) (2)(4) (5) (6) (7)[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2、爆炸的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
教学设计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练习提高15min 【提问】燃烧的剧烈程度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自学归纳【引言】可燃物的在一定空间的急剧燃烧有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预防危险的发生,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指导阅读】P129资料【投影】展示图标【提问】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何关系【巩固练习】1.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乙醇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里吸烟讨论进行猜想与假设1.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3.与可燃物的性质对照燃烧条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猜想讨论与交流:了解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口答口答△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利用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灭火设备,但对其种类、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不足,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灭火技能。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设想:通过模拟火场情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灭火操作,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火情并做出决策。
3.燃烧和灭火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难点,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想:布置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和项目,如家庭火灾预防计划、火场逃生路线设计等,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4.针对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火灾预防和环保意识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特性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关系。
-重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设想:通过设计系列实验,如不同物质的点燃实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等,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深入理解燃烧的本质。
2.灭火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是另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灭火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重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灭火原理,并能够根据火情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实验教学:利用实验直观性强、趣味性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直观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酒精灯、火柴、烧杯、水、沙子等实验器材。在实验前,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感到害怕或不安,这可能影响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提问和思考习惯也有待培养,他们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提问的意识。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掌握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和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他们还能够理解燃烧和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火灾时的逃生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
2. 实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燃烧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3.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对燃烧和灭火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实践与运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他们能够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在家中安全使用火源和电器,正确处理火灾事故。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
一、单选题1.下列火灾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是A.楼房着火B.森林大火C.图书、档案着火D.草垛着火【答案】C【分析】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以及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不会留下痕迹,不会腐蚀物体,因此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精密仪器、图书室档案的灭火。
【详解】A、楼房着火常用水扑灭,故A错误;B、森林大火可以开辟隔离带,或用水灭火,也可用灭火弹灭火,故B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精密仪器、图书室档案的灭火,故C正确;D、草垛着火,常用水灭火,故D错误。
故选:C。
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B.电烤炉着火,用水浇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答案】B【详解】A、酒精能溶于水,不可用水灭火,酒精灯打翻起火时,应用湿抹布扑盖,灭火措施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能导电,电烤炉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引发触电,灭火措施不正确,符合题意;C、精密仪器、贵重物品、图书档案等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防止损坏,灭火措施正确,不符合题意;D、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灭火措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水基型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
如果下列物质不幸失火可以用它来灭火的是A.酒精B.汽油C.图书D.精密仪器【答案】B【详解】A、酒精和水可以互溶,不能用此灭火器灭火,故错误;B、汽油不能溶于水,能用此灭火器灭火,故正确;C、水基灭火器会产生大量的水造成图书损坏,故错误;D、精密仪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而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故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出生活中的三种燃烧现象,并分析它们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要求:描述清晰,分析合理,体现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2.设计一个家庭火灾预防方案,包括火灾报警、灭火器材选择与使用、逃生路线规划等。
要求:方案具体、可行,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安全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正确灭火?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灭火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灭火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点。
3.请同学们计算以下燃烧反应的热量变化,并解释其意义。
反应1: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反应2:CH4 + 2O2 → CO2 + 2H2O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解释热值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4.分析以下案例,说明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
案例一:火力发电厂的煤炭燃烧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实验操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单元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具体,体现绿色化学观念。
5.请同学们针对以下情景,讨论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情景一: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4.学会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明白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减少燃烧污染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在火灾发生时,应如何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燃烧的定义,强调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2.介绍不同类型的燃烧反应,如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的燃烧,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过程。
3.阐述灭火原理,分别讲解隔离法、窒息法和冷却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4.结合实验,讲解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设想活动:模拟火灾现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强调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迁移性。
-设想活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案例,讨论预防措施和灭火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华北区、东北区)大赛说课一等奖:燃烧与灭火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化学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燃烧和灭火》,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逆向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形成。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易燃易爆物的学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通过对燃烧和爆炸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通过对实验的再设计,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教学策略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课的信息量。
2、学法:1)实验探究2)分析归纳3)自主学习3、设计思路探究灭火方法比直接探究燃烧条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调整了部分教学顺序,改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熄灭蜡烛入手,进一步探究灭火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燃烧的条件,再利用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
这样使新知识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敢于对实验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优课件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哪些灭火原理来灭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铜片上的红磷
否
是
(1)热水中的白磷
是
否
(2)热水中的白磷
是
是
通入氧气
是否 燃烧
是 否
否
是
二:燃烧的条件
探究结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
(2)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二:燃烧的条件
说明:白磷(40℃)和红磷(240℃)都是可燃物,水蒸气接
近100℃,着火点指可燃物能持续燃烧最低温度。
(1)
(2)
实验分析:
可燃物
是否达到 是否与氧
着火点
气接触
(1)铜片上的白燃烧引起 的失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利用压缩的二氧 化碳吹出干粉 (主要含有碳酸 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 率高、不腐蚀容器和 不易变形等优良性能, 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 灾外,还可用来扑灭 油、气等燃料引起的 失火
人教版初中化学优质课件1——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第1课燃烧和灭火2
22. 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 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 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 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原理:NaHCO3===NaCl+H2O+CO2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
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 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3、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原理
吸滤瓶
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
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
火.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注意: 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应如何灭火?
用湿抹布扑盖,这样既可以让可燃物隔绝 空气,又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你知道原因吗?
清除可燃物。
1、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 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 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 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
蜡烛熄灭
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三、灭火原理与防火
(一)、灭火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其中之一
(二)、灭火方法:
1、控制或移开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将可燃物温度降到它的着火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2.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各类燃烧的图片,学生发现其共同点[学生]都在燃烧[教师]燃烧可以给人心灵带来光明、温暖,如今燃烧也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创造了许多的财富;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幸和灾难。
燃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本节就来好好探究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问题,更好的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
[板书]7.1 燃烧与灭火[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许多燃烧的场面,对燃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氧气、可燃物......一、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教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马上用实验探究,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请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步骤: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一硬纸圈住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并回到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课堂互动不足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互相交流看法,共同完成任务。
-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2.多媒体课件:包含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过程、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实时反馈等。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互动白板则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搜集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燃烧条件和可能的灭火方法。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
课题: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2) 课时安排: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
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技能:培养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点: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爆炸是在_______的空间内______的燃烧,短时间要聚积大量的热,使气
体的体积_________,而就会爆炸。
3.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还有一种剧烈的燃烧现象,我们称之为爆炸。
爆炸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我们这节课来寻找答案。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阅读教材P130,完成探究1的表格。
解释探究2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灭火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思考:有些燃烧很平静,有些燃烧却能引起爆炸,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课本P133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讨论:
(1)为什么金属筒要加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鼓入大量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粉为什么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需要根点燃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学习注解
总结:爆炸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小结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四)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产生的气体迅
速膨胀而引起了爆炸。
2.爆炸的类型:(1)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2)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3)
核物理爆炸。
3.爆炸的条件:(1)有限空间内急剧的燃烧,(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
大,或氧气浓度较高。
五、当堂检测(请勿提前做)
1.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柴草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的含量
2.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可否浇水?
(2)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若搬开纸箱呢?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4)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4.室内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5.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内容学习注解六、作业(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想一想,填一填(5分×4=20分)
1.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
量有恶臭味的硫醇。
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
去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了剧烈的
爆炸。
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夜晚能否开灯
检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
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选择(5分×8=40分)
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1)氢气(2)汽油蒸气(3)液化石油气(4)煤气(5)天然气
A.(1)
B.(1)(2)(5)
C.(1)(2)(3)(5)
D.(1)(2)(3)(4)(5)
4.根据你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5.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①酒精②白磷③氢气④石灰⑤食盐⑥液化石油气⑦硫⑧镁带
A.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⑥⑧
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
D.全部都是
6.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
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
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
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七、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内容学习注解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