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万丈高楼平地起。
小学阶段是给孩子们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首先,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他们在家里或幼儿园以游戏或玩耍的形式接受教育的影响,进入小学以后他们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活动形式就是学习,小学阶段也是孩子最愿意和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在这个时期,他们极其容易上进或退步,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善于模仿。
若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同时他们也表现的很脆弱,如果处理不善,毫无疑问,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般说来,凡是家庭教育抓得好,孩子进步就较快,较好,反之,则较慢,甚至有害。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1 、农村家长大多专注生产和外出创收,忽视孩子家庭教育。
农村家长大多起早贪黑的忙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大批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这些家庭多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看管。
而很多爷爷奶奶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过度顺从孩子和
溺爱孩子。
这就是俗话说的“看似爱,其实害”。
而亲朋好友在看
管孩子的时候,由于不是自己孩子,所以大多数觉得不好批评,甚至是不敢批评。
所做的仅仅就是管孩子吃住而已,这就出现了“看而不管”、“管而不教”的局面。
2 、一部分农村家长缺乏必要的素质,难以正确的教导孩子。
相当部分农村家长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不能有效的教导孩子的现象在农村仍然突出,有些家长教导孩子也仅仅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而已,而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教育就显得很吃力,更别说培养孩子创新、动手能力了,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更有甚者,在偏远农村,一小部分家长连对孩子进行基础的文化教育都显得很困难。
3 、家长缺乏必要的责任心。
一些家长简单的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供孩子读书,将孩子抚养长大,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按时给孩子交学费,管孩子的一日三餐。
至于孩子学的怎么样?将来能学成一个怎样的样子?完全凭孩子自己努力,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
不可否认,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在农村还大有人在。
4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艺术性。
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够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松的体力劳动。
所以这类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只看重一个指标——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则较少涉及,教育方法也大多简单粗暴,全然不顾这种教育方法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什么。
5 、“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中,大学的教育费用较高,加之大学生就业面向市场化,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
使部分农村家长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他们认为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高额的费用,将来毕业后即使找到工作也会背负了巨大的债务,使一些贫困家庭难更愿意选择让孩子早出社会,早挣钱,分担家庭压力,这也使得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热情不高。
二、对策及建议
1 、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
获得好成绩是每个小学儿童的向往。
孩子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也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迫使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成绩不佳,不是孩子的过失,而是孩子的不幸。
有了不幸,家长就应当帮助,不能把低分数看成是孩子懒惰、不认真和不够用心的标志。
须知,这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帮助和培养。
作为家长,必须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客服粗心的毛病,树立学习自信心。
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孩子的个性,这是小学家庭教育的核心。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然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它又通过各种规则在扼杀个性,从这个角度来看。
家庭是人表现自我最理想的地方,父母则是对孩子表现自我最宽容的人,所以,家庭理所当然成为孩子个性发展最理想的“沃土”。
父母需要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活动和与人交往过程中展现并完善孩子的个性。
2 、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
有一位教育先行者精辟地指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良好的家庭气氛是促使子女
学习进步,升学顺利的重要条件。
”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显得更加重要。
全面关怀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
要诚实、有礼貌、不自私,父母要以身作则。
不仅局限于言传还要身教并行。
有时身教多于言传,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长辈的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这些都是静无声息的教育因素,它们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远胜于一般的说教。
另外父母的举手投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应以自己的良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正气、文化浓郁、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
再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
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
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3 、开展家访活动,指导父母的家教行为。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它不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是一个具有多向作用的过程,也是提高家长素质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虽然家访已渐渐淡漠,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能及时反映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分享孩子的成长经历;能及时掌握孩子的近况和动态,便于老师和家长协调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能让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向家长传播相关家庭教育知识,增进师生情感,培养
家长与老师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默契;特别是对解决个别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具有突出作用。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走家校合作教育之路。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密切配合。
只有将三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优势互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教育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显然,那种学校、家庭、社会互不往来的刻板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家校合作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的优势,做到在教育内容上相互延续、补充、扩展,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学习、提升,从而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出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育人氛围。
虽然目前家校合作在具体的合作方式方法上仍存在一些困境和难题,但它仍然是我们探索小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家庭教育因其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教育策略的针对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教育地位的特殊性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它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巨大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诸多问题和困境,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