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实际作标准及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瘟病实际操作标准和国家级标准

1、穗颈瘟发病级别

0级:1%

1级:1.1%——5%

3级:5.1%——10%

5级:10.1%——25%

7级:25.1%——50%

9级:≥50.1%

2、单穗分级标准和损失率

0级:无病

1级:<5%(各别枝梗发病)

2级:5.1%——20%(三分之一的枝梗发病)

3级:20.1%——50%(穗颈发病或主轴发病,小部分秕谷)

4级:50.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秕谷)

5级:70.1%——100(穗颈发病,照成白穗)

3、穗瘟损失率分级标准

损失率=(各级发病数×单穗损失率病级)的和÷(考察总数×5)0级:无病

1级:损失率<5%

3级:损失率5.1%——15%

5级:损失率15.1%——30%

7级:损失率30.1%——50%

9级:损失率≥50.1%

4、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经验计算)

公式:叶瘟病级×0.25+穗瘟发病级×0.25+穗瘟损失率级×0.5 0级:<0.1

1级:0.1——2.0

3级:2.1——4.0

5级:4.1——6.0

7级:6.1——7.5

9级:7.6——9.0

5、国家标准及操作规程

目次

前言……………………………………………………………………………………

1 范围 (3)

2 定义和术语 (3)

3 苗期叶瘟调查 (3)

4 大田叶瘟调查 (4)

5 穗瘟调查 (4)

6空中孢子动态观察 (5)

7品种抗性情况调查 (5)

8 调查资料的计算 (5)

9 发生程度分级 (6)

10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 (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稻瘟病 (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稻瘟病模式报表 (1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稻瘟病病情和抗性分级指标 (16)

附录D (资料性附录)稻瘟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17)

前言

本标准替代GB/T 15790-1995。

本标准与GB/T 15790-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增加了稻瘟病病情和抗性分级指标、稻瘟病模式报表、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等内容,为准确划分叶瘟、穗瘟发生程度、了解品种田间抗性、来年作物布局提供依据;

b).在确保调查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取样方法、取样数量等进行了合理优化与调整,使之更符合生产实际需要。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建强,夏冰,刘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T 15790—1995。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瘟病发病程度记载项目和分级指标,病情系统调查和普查方法,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稻瘟病的测报调查, 有关研究及生产单位可参考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苗瘟 seed blast

水稻秧苗在三叶期以前发生的稻瘟病,称为苗瘟。

2.2

叶瘟 leaf blast

水稻植株3叶期以后叶片上发生的稻瘟病,称为叶瘟。

2.3

穗瘟 ear blast

水稻植株抽穗以后在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发生的稻瘟病,统称为穗瘟。

2.4

慢性型病斑 chronic sickness spot

田间最常见到的病斑,多数梭形,边缘呈黄色晕圈,内圈黄褐色,中间灰白色或草黄色。病斑两端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是识别田间稻瘟病的重要特征。

2.5

急性型病斑 acute sickness spot

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深绿色,霉层数量远比慢性型病斑多。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叶瘟即将流行的标志。

2.6

发病率 infested ratio

包括病田率、病株率和病叶(穗)率等,是衡量稻瘟病发生程度的重要指标。病田率是指取样调查的田块中发病田块的比率;病株率是指取样调查的稻株中发病株数的比率;病叶(穗)率是指取样调查的叶片(稻穗)中发病叶片(稻穗)的比率。

2.7

品种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of cultivar

水稻品种抵抗病菌侵入、扩展、危害的能力。

3 苗期叶瘟调查

3.1 调查时间

在3-4叶期至移栽大田前(3~5)d期间,查1次。

3.2调查田块和调查方法

按品种、生长类型,选择发病轻、中、重的代表类型田,每类型田查3块。采取五点取样法,每点20株,每块田共查100株。以株为单位,调查病株数,严重度,急性型病株数,叶龄期。按附录C(规范性附录)进行分级。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1。

4 大田叶瘟调查

4.1 定点系统调查

4.1.1 调查时间

自插秧后秧苗返青起,至始穗止,每5d调查一次。

4.1.2 调查数量和调查方法

按当地水稻品种的布局状况和生态类型,选择发病条件好、发病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早播、中播、迟播三类型感病品种稻田各1块,每块不小于300m2,作为系统观测田,在整个观察期内不施用防病药剂。

每类型的每块田于近田埂的第(2~3)行稻内直线定查五点,每点查10丛稻的绿色叶片。按附录C(规范性附录)进行分级。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2。

4.2 大田叶瘟普查

4.2.1 调查时间

分别在分蘖末期和孕穗末期查两次。

4.2.2 调查数量和调查方法

按病情程度选择当时田间发病轻、中、重三类型田,每类型田查3块,总田块数不少于20块,每块田查50丛稻的病丛数, 5丛稻的绿色叶片病叶率。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直线隔丛取10丛稻,调查病丛数。每点随机选取一发病稻丛,查清绿色叶片的总叶数和发病叶数,结果记入附录A表A3。调查叶瘟发生实况,结果记入附录B表B1,在破口初期预测穗瘟发生情况,结果记入附录B表B2。

5 穗瘟调查

5.1 定点系统调查

5.1.1 调查时间

从破口开始至腊熟初期止,每5d调查一次。

5.1.2 调查数量和调查方法

在原叶瘟定点系统调查稻丛内继续观察。病轻年份原定点的稻丛不能明显反映病情趋势时,应从定点处外延扩大到50丛稻进行观察。按附录C(规范性附录)进行分级。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5.2 穗瘟普查

5.2.1 调查时间

在黄熟期进行。

5.2.2 调查数量和调查方法

按品种的病情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轻、中、重三类型田,总田块田数不少于20块,每块田查(50~100)丛。采用平行跳跃式或棋盘式取样,结果记入附录A表A4(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