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环内酯类课件PPT课件
7
麦迪霉素:它们的抗菌性能与红霉素相似或稍 弱。口服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以肝、肺、脾、 肾较高,胆汁浓度也高。本品主要在体内代谢, 仅少量经尿排出,不能透过正常脑膜。主要作为 红霉素替代品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咽部、呼吸道、 皮肤和软组织、胆道等部位感染。
米欧卡霉素:为麦迪霉素的二醋酸酯,口服吸 收较麦迪霉素好,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且 味不苦,适合于儿童使用。
12
4
红霉素(erythromycin)
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 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等及军团菌对红霉素也都 高度敏感,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 也有抑制作用。金葡菌对红霉素可产生耐药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体内过程:红霉素,口服用糖衣片。无味红霉 素、儿童服用。口服吸收快,2小时血药浓度达 到高峰,可维持6~12小时,t1/2约2小时。乙琥 红霉素为酯化红霉素在体内释出红霉素。分布于 组织、各种腺体并易透过胎盘和滑膜囊腔等。肝 肠循环。
交沙霉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同, 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部 分耐红霉素的金葡菌仍有效。体内分布较广,在 痰、胆汁和组织中浓度较高,不能透过政正常血 脑屏障。适应证同麦迪霉素,胃肠反应小。
8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近,口服吸收分布广泛, 扁桃体,肺及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组织的药物 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而达到有效浓度,并在组织 中缓慢消除,半衰期可长达2—3天。大部分以原 形自胆汗排泄,小部分(12%)由尿排出。用于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也适用于沙眼衣原体和脲原 体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5
临床应用 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
麦迪霉素:它们的抗菌性能与红霉素相似或稍 弱。口服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以肝、肺、脾、 肾较高,胆汁浓度也高。本品主要在体内代谢, 仅少量经尿排出,不能透过正常脑膜。主要作为 红霉素替代品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咽部、呼吸道、 皮肤和软组织、胆道等部位感染。
米欧卡霉素:为麦迪霉素的二醋酸酯,口服吸 收较麦迪霉素好,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且 味不苦,适合于儿童使用。
12
4
红霉素(erythromycin)
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 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等及军团菌对红霉素也都 高度敏感,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 也有抑制作用。金葡菌对红霉素可产生耐药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体内过程:红霉素,口服用糖衣片。无味红霉 素、儿童服用。口服吸收快,2小时血药浓度达 到高峰,可维持6~12小时,t1/2约2小时。乙琥 红霉素为酯化红霉素在体内释出红霉素。分布于 组织、各种腺体并易透过胎盘和滑膜囊腔等。肝 肠循环。
交沙霉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同, 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部 分耐红霉素的金葡菌仍有效。体内分布较广,在 痰、胆汁和组织中浓度较高,不能透过政正常血 脑屏障。适应证同麦迪霉素,胃肠反应小。
8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近,口服吸收分布广泛, 扁桃体,肺及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组织的药物 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而达到有效浓度,并在组织 中缓慢消除,半衰期可长达2—3天。大部分以原 形自胆汗排泄,小部分(12%)由尿排出。用于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也适用于沙眼衣原体和脲原 体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5
临床应用 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PPT课件
克拉霉素
对红霉素敏感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克拉霉素的 作用更强
对淋病奈瑟球菌、流感杆菌仅中等活性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活性好
罗红霉素
•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 酸稳定性好
乙酰螺旋霉素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抗菌活性较弱 耐酸,口服易吸收,吸收后脱乙酰基释放出螺
1. 天然四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2.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四环素
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易与钙、镁、铝、铁等 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二者吸收减少
分布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不易透过BBB。能透 过PB,乳汁
肝肠循环明显,部分以原形肾排。胆汁和尿液中 浓度高
抗菌机制
应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做首选药,定期查血象 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对青霉素等耐药,且危及生
命的严重感染 伤寒:非首选,首选为氟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 立克次氏体感染:对四环素类过敏或耐药者 眼科局部用药
不良反应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① 可逆性的血细胞减少:停药可恢复 ② 不可逆的再障:少见,死亡率高
灰婴综合征
– 新生儿和早产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氯霉素解毒能力差, 导致蓄积中毒。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灰白、 紫绀、最终循环系统衰竭、休克
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不良、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甲砜霉素
胆汁中浓度高 机制、抗菌谱与氯霉素类似 引起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发生几率高于氯霉素 未见诱导再障和灰婴综合征的报道
尿道炎、宫颈炎和沙眼(首选) G+、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尿道与胆道感染:次选
药 青霉素过敏反应,肌注剧痛,静注静脉炎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影响骨骼、牙齿的生长:龋齿、抑制骨骼生长 长期大量引起肝毒性、肾毒性 过敏反应,四环素类之间交叉过敏
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其合理应用课件ppt
erythreus)代谢产物中发 性,口服易吸收,对酸稳定,减少了不良反应,现已成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主要霉素强1—4倍。
现的一种抗生素。其游离碱 酮内酯(Ketolides):如泰利霉素(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酮内酯)等。
对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较强。
❖难溶于水,对胃酸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口服剂量较大, 以至消化道不良反应多,病人难以耐受,抗菌谱较窄,且具
有诱导耐药性产生的缺点。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
❖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 增强了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莫拉 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加强了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 团菌、衣原体、分支杆菌和弓浆虫等病原体的作用.
适应症
❖ 适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新生儿结膜炎、婴儿肺炎、生 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军团菌病、白喉(辅助治疗) 及白喉带菌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杆菌、肺炎 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链球菌咽峡炎、李斯德菌感染、风湿热的长期预防及心内膜炎的预防、 空常弯曲菌肠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疮等。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罗红霉素、 罗他霉素等。 第三代:新开发的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Ketolides):如泰利霉素(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酮内 酯)等。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
❖对革兰阳性菌抗菌作用强,对许多致病菌如军团菌、弯曲杆 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有较强的活性。
❖治疗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意!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本类药物存在 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现的一种抗生素。其游离碱 酮内酯(Ketolides):如泰利霉素(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酮内酯)等。
对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较强。
❖难溶于水,对胃酸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口服剂量较大, 以至消化道不良反应多,病人难以耐受,抗菌谱较窄,且具
有诱导耐药性产生的缺点。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
❖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 增强了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莫拉 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加强了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 团菌、衣原体、分支杆菌和弓浆虫等病原体的作用.
适应症
❖ 适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新生儿结膜炎、婴儿肺炎、生 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军团菌病、白喉(辅助治疗) 及白喉带菌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杆菌、肺炎 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链球菌咽峡炎、李斯德菌感染、风湿热的长期预防及心内膜炎的预防、 空常弯曲菌肠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疮等。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罗红霉素、 罗他霉素等。 第三代:新开发的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Ketolides):如泰利霉素(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酮内 酯)等。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
❖对革兰阳性菌抗菌作用强,对许多致病菌如军团菌、弯曲杆 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有较强的活性。
❖治疗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意!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本类药物存在 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药理学PPT课件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共同核心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按结构可分为:
1. 14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等。
2. 15元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3. 16元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厌氧 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洁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clindamycin)
一、体内过程
林可
吸收 20~35%
克林 87%
达峰时间 2~4h
1h
t1/2 4~4.5h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敏感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 织感染
(四)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耳毒性: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老年及肾功
能不良者慎用 变态反应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五)药物相互作用
拮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作用; 抑制CYP450酶:使茶碱、卡马西平,环孢霉素、
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
产生灭活酶: 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 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④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体 蛋白突变
(三)临床应用
链球菌感染 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
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链球菌感染及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共同核心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按结构可分为:
1. 14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等。
2. 15元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3. 16元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厌氧 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洁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clindamycin)
一、体内过程
林可
吸收 20~35%
克林 87%
达峰时间 2~4h
1h
t1/2 4~4.5h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敏感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 织感染
(四)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耳毒性: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老年及肾功
能不良者慎用 变态反应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五)药物相互作用
拮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作用; 抑制CYP450酶:使茶碱、卡马西平,环孢霉素、
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
产生灭活酶: 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 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④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体 蛋白突变
(三)临床应用
链球菌感染 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
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链球菌感染及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大环内酯类药ppt课件
25
用法用量
成人 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 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 儿童 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
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26
用法用量
联合解热镇痛药治疗呼吸系统炎症 联合肾石通颗粒治疗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
二指肠溃疡根治率最高,用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是治 疗艾滋病患者分枝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因此,专家预测克拉霉素是未来20年世界最畅销的抗菌药 物之一。
22
药理作用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 蛋白合成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移位
23
适应症
鼻咽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21
产品概述
耐酸性更好,克拉霉素对病原菌抑制浓度比罗红霉素更低。 单剂顿服100mg后2h达峰浓度。
生物利用度更高(达55%,优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细胞渗透性更强(细胞内外浓度比高达26倍以上,比值高
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为3%)。 此外,与其它药物合用,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及十
12
市场分析
三、2010-2015年延续市场行情,预计罗红霉 素、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需求量将进一 步增长。但由于红霉素毒副反应较大,将逐年减少。
13
依托红霉素片
12片×2板/盒
14
依托红霉素片
产品特点 用法用量 规格包装
15
产品特点
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全科经典用药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但对肝脏损害
症。
27
用法用量
成人 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 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 儿童 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
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26
用法用量
联合解热镇痛药治疗呼吸系统炎症 联合肾石通颗粒治疗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
二指肠溃疡根治率最高,用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是治 疗艾滋病患者分枝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因此,专家预测克拉霉素是未来20年世界最畅销的抗菌药 物之一。
22
药理作用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 蛋白合成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移位
23
适应症
鼻咽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21
产品概述
耐酸性更好,克拉霉素对病原菌抑制浓度比罗红霉素更低。 单剂顿服100mg后2h达峰浓度。
生物利用度更高(达55%,优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细胞渗透性更强(细胞内外浓度比高达26倍以上,比值高
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为3%)。 此外,与其它药物合用,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及十
12
市场分析
三、2010-2015年延续市场行情,预计罗红霉 素、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需求量将进一 步增长。但由于红霉素毒副反应较大,将逐年减少。
13
依托红霉素片
12片×2板/盒
14
依托红霉素片
产品特点 用法用量 规格包装
15
产品特点
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全科经典用药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但对肝脏损害
症。
27
大环内酯类药物PPT课件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罗力得, 西适宁、丽珠星 )
1. 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
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 及儿科各种感染,也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 起的泌尿道感染等。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29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Chapter 29 Macrolides、Lincomycins and Vancomycins
教学内容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Antibiotics)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Lincomycin Antibiotics) 三、万古霉素类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 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多种制剂
红霉素肠溶片
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口
琥乙红霉素(利君沙)
服
硬脂酸红霉素(同红霉素肠溶片)
乳糖酸红霉素(供静脉注射,用于
重症感染)
红霉素(erythromycin)
一、体内过程
1、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硬脂酸盐。 2、分布:较广,可透过胎盘屏障,炎症时可透过血脑
屏障。少数几个能透过前列腺的药物。 3、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浓度高,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 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克林霉素口服吸 收完全。
2. 分布:体内分布广泛,骨组织中浓度尤其高。 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但不易过血脑屏障。
药理学课件 大环内酯类
23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2. 耳毒性(损害第八对脑神经) 前庭功能损害 耳蜗神经损害 3. 肾毒性 4. 神经肌肉阻滞 本类药物不能配伍
24
耳毒性防治
1. 2. 3. 4. 警惕早期症状耳鸣、眩晕 定期检查听力,老人和儿童更应注意 孕妇禁用 避免合用其他耳毒性药物(速尿) 避免与掩盖耳毒性药物合用(抗组胺药) 5. 监测血药浓度,药峰浓度不超过12mg/L, 谷浓度不高于2mg/L
次体及某些螺旋体有良效。
3. 对耐β -内酰胺类的细菌也有较好的作用。
5
抗菌机制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P位结合, 抑制多肽链由A位转移到P位的位移作 用,使肽链不能延伸。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快效抑菌剂
6
应用
1. 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对青霉素 过敏的G+菌感染患者。 2. 治疗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 空肠弯曲b肠炎或败血症、沙眼衣原体所致 婴儿肺炎 首选药 3. 梅毒、放线菌病、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但 疗效不如青霉素。 4.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外用 5. 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19
抗菌谱
1. 对G- b(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敏感
2. SM、KM、AMK对结核b有良好作用 3. 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G-球菌,肠球菌, 厌氧菌,链球菌不敏感
20
抗菌机制
1. 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多个环节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杀菌
2.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 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而导致细菌死亡 静止期杀菌药
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进入乳汁
3
3、代谢 主要在肝中代谢
4、排泄
大部分以活性形式从胆汁排泄,可形成肝 肠循环。少部分由肾排泄。 治疗胆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 ppt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红霉素 erythromycin
不耐酸,口服易破坏,使用糖衣片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 不良反应较多:如局部刺激、肝损害、耳毒 性 主要用于轻、中度的耐青霉素以及替代青霉
mRNA自A位移向P位 结合于L22蛋白,使肽酰tRNA较早从 核糖体上解离
体内过程*大环内酯类
分布:
多种体液、组织中 脑脊液中浓度较低 阿奇霉素可进入细胞内
体内过程*大环内酯类
消除:
大部分品种主要在肝脏代谢,胆
汁浓度高,有肝肠循环
克拉霉素主要以原型从肾脏排泄
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lincomycins
林可霉素( lincomycin)
克林霉素( clindamycin,氯林
可霉素)
林可霉素类 lincomycins
对G+菌作用强,对厌氧菌作用强 抗菌机制: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 成 易进入骨髓、骨组织内。但不易进入脑脊液 多用于G+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 有胃肠反应,少数严重的可致伪膜性肠炎
多粘菌素类 polymyxins
对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作 用强大
抗菌机制:干扰胞浆膜通透性
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性大:肾毒,神经毒性 作为二线药治疗G-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感染
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性大:耳毒性、肾毒性、“红人”综合征 多用于严重的耐药性金葡菌感染(静滴)及 伪膜性肠炎(口服)的治疗
杆菌肽 bacitracin
杆菌肽 bacitracin
对G+菌,厌氧菌作用强大 抗菌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损伤细 胞膜 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性大,肾毒性严重 局பைடு நூலகம்外用治疗G+菌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1. 抗菌谱
第二代:增强对G—菌的作用。
第三代:对大环内酯类敏感菌、耐
药呼吸道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金 葡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 作用强。
·
4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2. 抗菌机制
与敏感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 23S rRNA结合,抑制肽酰基— tRNA由A位移向P位,阻碍肽链延 长,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⑴ 首选用于军团菌病、百日咳、支 原体肺炎、空肠弯曲菌肠炎。 (2)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溶脲 脲原体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 系统感染。 (3)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
·
16
不良反应
口服有胃肠道反应。 红霉素的酯化物易引起肝损害。
·
17
军团菌病
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退伍军人 军团会议上爆发流行。
·
19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血药浓度高,t1/2延长 抗菌活性增强,对G—菌的作用增强 不良反应少
·
20
克拉霉素 ( Clarithromycin,甲红霉素)
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首过消除大,生物利用度为55%。
在多种组织的浓度超过血浓度。 T1/2长 ( 6 h )。 原药及代谢物经肾排泄。肾功能不
4. 棒状杆菌属感染 如白喉、棒
状杆菌败血症、红癣等。
·
11
临床应用
5. 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葡萄球菌、 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
6. 治疗隐孢子虫病、弓形体病。
·
Hale Waihona Puke 12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5. 毒性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少。
(1)口服:胃肠道反应
静注:血栓性静脉炎
(2)肝损害 转氨酶升高、黄疽和肝肿
大,停药后可恢复。
第三代:泰利霉素 ( Telithromycin ) 噻霉素 ( Cethromycin )
·
2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1. 抗菌谱 抑菌剂,高浓度杀菌,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第一代:对大多数G+菌(包括耐甲 氧西林金葡菌(MRSA))、部分G—球 菌、某些G—杆菌(军团菌、胎儿弯 曲菌、百日咳、流感、布氏)、某 些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 次体、弓形体等有高效。
·
9
临床应用
1. 链球菌感染 治疗化脓性链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鼻窦炎、猩红热、蜂窝织炎。
2. 军团菌病 治疗嗜肺军团菌、
麦克达德军团菌或其他军团菌引起 的肺炎。
·
10
临床应用
3.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治疗沙
眼衣原体所致的眼部感染;肺炎支 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肺炎、急性 支气管炎;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所 致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者。 ➢ 胃肠道刺激较红霉素轻。
·
24
泰利霉素 ( Telithromycin )
是酮内酯类 ( ketolides ) 抗生素,
为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
口服吸收良好,组织和细胞穿 透力强,主要在肝脏代谢,可经胆 道和尿道排泄。
抗菌谱同红霉素,抗菌作用强 于阿奇霉素。
·
14
红霉素(Erythromycin)
口服易被胃酸破坏,制成肠溶片及酯化物
① 红霉素肠溶片
② 依托红霉素 (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丙 酸酯十二烷酸盐),无苦味,适于儿童。 ③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
乳糖酸红霉素:静脉给药
肝代谢,可以活性形式经胆汁排泄, 有肝肠循环。肝功能不良者注意。
·
15
➢ 细胞内浓度高 ( 血药浓度的10~100倍 )
➢ T1/2长 ( 68 h ) ➢ 以原形经胆汁由肠道排泄,轻中度肝
肾不良者可用。
➢ 抗嗜肺军团菌、嗜血流感杆菌、支原 体、衣原体的活性优于红霉素。
·
23
阿奇霉素 ( Azithromycin )
➢ 对G—菌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本类中最强
限制第二代大环内酯类临床应用的 主要原因。
·
7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耐药机制:
(2) 产生灭活酶
细菌产生由质粒介导的红霉素酯酶、 大环内酯2-磷酸转移酶,水解内酯 环使药物失活。
(3) 膜通透性降低或细菌主动将药物 排出胞外。
·
8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4. 药动学
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肝、肾、 肺、脾、胆汁、皮下组织中药物浓 度明显超过血药浓度,不易通过血 脑屏障。
军团菌主要寄生在中央空调的冷 却塔和管道系统里,在淋浴喷头和加 湿器中也能检出。
军团菌病以夏秋季多发,可致胸 膜炎、肺炎、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 衰竭、休克、死亡。
·
18
军团菌病
发达国家已将对军团菌的检测 作为常规卫生检测项目,对中央空 调的冷却塔和管道系统每年检测一 次,如细菌超标,及时消毒清洗。
第7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14-16个碳骨架的大环内酯 环及配糖体组成的抗生素 第一代:红霉素 ( erythromycin )
乙酰螺旋霉素 麦白霉素 麦迪霉素 交沙霉素
·
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代:克拉霉素 ( clarithromycin )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 罗红霉素 罗他霉素
(3)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引起,特别是
念珠菌感染。
(4)过敏反应 皮疹、药热、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肠痉挛等。
(5)耳毒性 听力下降,停药后可恢复。
·
13
红霉素(Erythromycin)
由链霉菌产生的14元环的大环 内酯类。
曾广泛应用。近年,由于耐药 性问题和胃肠道反应,已逐渐被第 二代大环内酯类取代。
良者注意。
·
21
克拉霉素 ( Clarithromycin,甲红霉素)
抗菌活性为本类中最强者。
对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的PAE比 红霉素长3倍。
其代谢产物14-羟克拉霉素也有抗菌 活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红霉素低。
·
22
阿奇霉素 ( Azithromycin )
➢ 15元环大环内酯类
➢ 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
·
5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3.耐药性
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机制:
(1) 靶位结构改变 细菌基因突变,使核蛋白体50S
亚基23S rRNA上一个腺嘌呤残基甲 基化,致药物失去靶位。
·
6
MLS耐药: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链霉素抗菌作用部位相似,细菌核 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位点的改变,使 细菌同时对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 类、 链霉素(macrolides-lincomycinsstreptogramins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