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巩固训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 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 都草堂时。
“ 闭 月 ” 貂 婵 ——
“ 羞 花 ” 杨 玉 环 ——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白话译文
•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 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 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 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 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他可怜自己未实现志向而以文章声 望了此终生,不能忍受人们以
“老”、“病”为由排挤他、轻贱
他。他想到此异常愤慨。这两句表
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
5、 “飘 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 鸥”中以 沙鸥自况, 有何用意?
• 诗人描写空阔天 地间无一处可为
归宿的沙鸥,以
沙鸥自况,表达 了漂泊无依的悲
愤心情。
总结: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 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 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 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 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 讽今之作。
作业:
阅读《蜀相》, 按照怀古诗的鉴赏方 法写一篇鉴赏短文。
这是一首怀古诗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诗的感情基调——感伤、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 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 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星宿也仿 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 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 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为 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 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 伤之情。
(唐)杜甫
背景介绍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
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 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 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 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 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 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 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 洲、忠州时写下的。
诗歌题为“旅夜 书怀”,想一想,诗 中那几句写“旅夜”, 那几句“抒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杜甫
写“旅夜”。
(侧重写景)
“抒怀”。
(侧重抒情)
探究思想内容
• 细草 、微风、岸、 1、首联中 危樯、孤舟。 写了哪些 • 两个意象写旅夜的 环境和感受,表现 意象? 了诗人的境况和情 “细草” 怀:像江岸细草一 和“孤舟” 样渺小,像江中孤 舟一般寂寞。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 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 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表现为 纡徐(从容缓慢的样子)斗健(峭拔刚健), 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 情有景,相间相融。 • 顿挫,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 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 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 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 于塞外,不能归汉,昭君的魂灵归来 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 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 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 是多么强烈啊!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 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 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 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的悲剧;正因为有“独留青冢 向黄昏”的凄凉,才有其“空归 夜月魂” 。总之,对昭君悲剧 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 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 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 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 “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 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 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 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 才不得用的感慨。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 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 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 地。——[清]吴瞻泰
佳句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 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 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 “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 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 万里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 “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 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 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 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 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 藉。 • 沉郁,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 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 苍凉的感情。 • “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 不许一语道破”。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 首联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 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 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 又有变幻之姿。
•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 奇美。 • 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 托昭君的奇伟形象。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杜甫, 唐代最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清
概说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祖审言,著名诗人。杜甫曾应进士举,不第。 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的少 陵,故世称杜少陵),郁郁不得意。安史乱 起,流离兵火中。肃宗朝,官左拾遗。不久, 弃官入蜀,后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举家出 蜀,病死江湘途中。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 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 为“诗史”。有《杜少陵集》。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 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 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 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 把沉郁顿挫揭示在人们面前。
民 间 疾 苦 笔 底 波 澜
世 上 疮 痍 诗 中 圣 哲
饮中八仙歌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石壕吏
新安吏
两个意象 有何作用。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两句写景 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 称道。试加以分析。
•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 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 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 上的夜景。 •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 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 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 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 动,才能感到“月涌”。 • “星垂”、“月涌” 塑造了一个雄浑 阔大的江上夜境。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 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 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 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 “
悲昭君以自悲也”
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 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 总不能及。 ——清· 李子德
诗人咏叹王昭 君其人其事,寄寓 了自身怎样的情感?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休。”中“岂”和“应”表 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 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 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 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 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 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 当,正显出诗人悲愤的心情。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
因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
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
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 的这种心情。
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缓慢、低沉 读出压抑感
【诗文解释】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 着桅杆高耸的孤零零的小舟。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 流,水面上月光涌动。 我的名声,难道是凭借我的文章而显著 吗?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 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前两联旅夜所见,寓情于景。景物 渺小,情感孤寂;景物阔大雄浑, 反衬情感孤独。写景寄伤感、飘泊 之情,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 后两联旅夜书怀,即景抒情,直抒 胸臆。叹未老而休,悲飘零如鸥。 表达孤寂、悲愤之情。
诗歌总结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四句 写旅夜之景,后四句抒写诗人抑郁苍 凉的心情。优美的夜景和悲凉心情浑 然融为一体,构成很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 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 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鉴赏艺术手法
• 1、开头四句写景有什么特 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由近及远,远近结合,描绘了一幅 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 画面,创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 寂的江边夜境。寓情于景,乐景写
哀情,用雄浑、阔大的意境,反衬
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怆心
境。
• 2、诗歌运用了什么抒情方 式?请加以分析。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 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 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 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 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 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 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潼关吏
兵车行
丽人行
三 月 三 日 天 气 新 长 安 水 边 多 丽 人
,
丽人行
.
杜甫
• 《咏怀古迹》是 一组结构严密的 七言律诗,共五 首,每首各咏一 古迹,依次是庾 信故居、宋玉故 居、昭君村、先 主庙、武侯庙, 都是借古迹抒发 诗人的身世之感。
“ 沉 鱼 ” 西 施 ——
“ 落 雁 ” 王 昭 君 ——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 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 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 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 剧。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 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面”对 此做了回答。该句运用了典故, 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 风面”五字带过,而隐去了历史 事实,指责汉元帝的昏庸造成了 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 诵读诗歌,想一想,王昭君这一 诗歌塑造了一位美丽、孤 形象有什么特点? 独、思乡和幽怨的女子形象。
思乡 孤独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美丽
咏怀古迹(其三)
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 昭君怎样的心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