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阪崎肠杆菌新疆分离株生长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阪崎肠杆菌新疆分离株生长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typ o e s yaa r,b a n he r d um n a a no cdsy a te t a tbr t o o e v he g o h c r r t n o ga r i — a tme i a d c s mi a i e s x r c o h t bs r e t r wt ha —
f r n e u s A l ft s l t s w e e r s s a o I i n m nd M e o ne nd s c p i l o a e s e e t m di m . lo he io a e r e it ntt m pe e a r pe m a us e tb e t tla t
Ab ta t sr c :0be t e To s u y t eg o h a d a tbo i r ssa tc a a trsiso tr b ce a a a i j ci v t d h r wt n n iitc e it n h r ce itc fEn eo a t rs k z ki
1 1 4 6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 AI F XI JAN D C N O N I G ME I A1 UNI R I 2 1 e . 3 ( 2 VE STY 00D c ,3 1 )
Hale Waihona Puke 阪 崎 肠 杆 菌 新 疆 分 离 株 生 长 特 征 及 耐 药 性 研 究
琼 脂 ( G A)酪 胨 大 豆 胨 琼 脂 ( S 、 心 浸 液 培养 液 ( HI、 蛋 白氨 基 酸 酵母 浸 膏 培 养 液 ( AY ) 养 各 菌 VR B 、 T A) 脑 B )酪 C E培 株 , 察 不 同 菌 株 的 生 长特 征 ; 用 纸 片 扩散 法 进 行 抗 生 素 的药 敏 试 验 , 析 其 药 物 敏 感 性 和 耐 药 性 。结 果 在 不 观 采 分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邓丽萍1,2,3,邓访萍4,张 琴1,2,3(1.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广州 511442;2.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42;3.广东省食品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1442;4.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80)摘 要:阪崎肠杆菌可感染婴幼儿,引发脑膜炎、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因此,探究出快速、灵敏、高效的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是分离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法。

分离鉴定法易于操作、成本低,但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对目标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手段,但是由于其对检测人员要求高,所需设备和试剂价格昂贵,目前多在实验室进行,不适用于现场检测;免疫学检测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现场快速检验,但容易受到其他杂菌的影响,敏感性较低。

本文综述了分离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多种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结合参考文献就检测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Detection Methods for FoodborneEnterobacter sakazakiiDENG Liping1,2,3, DENG Fangping4, ZHANG Qin1,2,3(1.Guangdong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Guangzhou 511442, China;2.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Limited Company, Guangzhou 511442, China;3.Guangdong Provincial Food Industry Public Laboratory, Guangzhou 511442, China;4.The First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Abstract: Trace amounts of E. sakazakii can infect newborns and young children, causing meningitis, septicaemia and necrotising small bowel colitis, among others. Therefore, exploring a rapid,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E. sakazakii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t present, convention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E. sakazakii are more comm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low cost, but the detection cycle is long, which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target food.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is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ans of detection, but due to its high demand for test technicians, the required equipment and reagents are expensive, and is currently mostly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is not suitable for on-site testing. The method of immunological determination is simple and fast,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eld rapid detection, but it is easy to be interfered with other miscellaneous bacteria and its sensitivity is not high enough. In this paper,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other detection methods of E. sakazakii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wa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E. sakazakii in food.Keywords:Enterobacter sakazakii; detection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阪崎肠杆菌(又称阪崎氏肠杆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干燥性、耐高渗环境性,可抵抗超高温瞬时灭菌。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阪崎肠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究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阪崎肠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究

正值炎炎夏季,湿热的空气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备的温度和湿度,因此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由于传统的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繁琐耗时,故致病微生物的创新检测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只有深入分析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才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和应用要点,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关键技术的作用,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为此,本刊特设“食源性微生物及其检测技术”专题,对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深入探讨了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食源性微生物及其检测技术Aug 2019 CHINA FOOD SAFETY21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称,食源性疾病是受全球关注的卫生问题,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病原微生物感染则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阪崎肠杆菌在2002年被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化委员会(ICMSF)确定为食源性致病菌,如被阪崎肠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患病,如脑膜炎、菌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更有甚者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

有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婴幼儿奶粉与这一疾病的爆发相关。

传统的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国标法和纸片法,但因操作复杂且测试周期过长,其已经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对食品检测工作的需求。

因此,建立一种在婴幼儿奶粉中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研究是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而开发的快速检测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方法。

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以下简称“LAMP 法”)是日本荣研株式会社研究发明的核酸等温扩增方法,其利用4个特殊的引物特异识别靶基因的6个特定区域,采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BstDNA 聚合酶,实现在恒温条件下的体外扩增。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龙道崎、邹妍、关郁芳、 雷丹丹、边伟、胡鹏
目录
概述
生物学特性
检测方法 致病性 预防和控制
阪崎肠杆菌概述
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属肠杆菌科, 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周生鞭毛、能运动、 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一直以来被称为黄色阴沟 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于1980年以日 本细菌学家 Riichi Sakazakii的名字命名。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 炎和败血症,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可能是一类肠毒素样 化合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一些菌株产生细 胞毒效应,且菌株间的毒力作用有差异。 细菌内毒素(脂多糖),是构成革兰氏阴性 细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能增加小肠上皮细胞通透性,促使细菌侵入 肠壁中而致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与控制
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 选择检查合格的奶粉 开水冲调婴幼儿配方食品,再次食用前应重新加热。 控制 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 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 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 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 等进行调查研究
阪崎肠杆菌的致病性
阪崎肠杆菌是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
“条件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危害人群 主要是婴儿以及早产儿。偶尔还可引起 成人局部感染。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
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可能遗 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死亡率20 %~50%。
阪崎杆菌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研究不多,尚不清楚。 目前所知阪崎肠杆菌致病性可能与肠毒素和内毒 素有关

阪崎杆菌的控制研究-贾超

阪崎杆菌的控制研究-贾超

阪崎肠杆菌的控制研究引言1958 年,人们在一例新生儿脑膜炎病例中第一次暗示了阪崎肠杆菌( Enterobacter sakazakii) 的存在,此后大约有70 例阪崎肠杆菌感染报告[1]。

事实上,阪崎肠杆菌在所有国家都远没有被充分报告。

阪崎肠杆菌可引起所有年龄组人群的疾病,但人们普遍认为婴儿受感染的危险最大。

而且,阪崎肠杆菌感染能在新生阶段以后,引起从前健康的婴儿染病[2]。

感染在医院和门诊部都曾发生过。

2004 年,分别发生在新西兰和法国[3]的两次阪崎肠杆菌爆发,被人们在微生物学上证明与婴幼儿配方奶粉有联系。

法国的爆发有9 例,造成2 名婴儿死亡。

由于现有的信息缺乏,尚不能确定每一次爆发中患者接触的阪崎肠杆菌数量,则不能画出阪崎肠杆菌剂量反应曲线图[4]。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配方奶粉中存在少量细菌就会引发疾病。

如果还原乳液中细菌有繁殖的条件,如放置在不适宜温度下时间过长,则这种危险会迅速增加。

本文综述了阪崎肠杆菌的生物特性、食物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状况,以及如何对婴儿配方粉进行污染并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

一、阪崎杆菌的介绍阪崎杆菌(E. sakazakii)属于肠杆菌科,起初E. sakazakii被认为是肠杆菌的生物变型菌, 并被命名为“黄色阴沟肠杆菌”,直到1980年, Farmer[5]与其合作者在E. sakazakii和E. cloacae 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杂交的基础上, 分析生化反应、黄色菌落产物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基础上, 建议将该菌更名为在E. sakazakii, 此名称被广泛地采纳, 并沿用至今。

[6]E. sakazakii是一种兼性厌氧的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并伴随神经系统后遗症,E. sakazakii作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死亡率高达50%。

[7]二、阪崎肠杆菌微生物特性1. 形态特征:阪崎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形态粗而短、周身有菌毛、无芽胞, 属于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种条件致病菌。

乳制品生产过程中阪崎肠杆菌的控制研究

乳制品生产过程中阪崎肠杆菌的控制研究

TheCo r li g o e o a t rs k z k i n Pr c s i g i i y Pr du t nt o ln f Entr b c e a a a i o o e s n n Da r o c s
La i z iTa ii , n n h n i M n h, i Lpn MegQig o g o g n g
( 典型的 阪崎肠杆菌 )的两种 菌株 留用 ,这 _
两种 菌株外 形颜色上 有l ,一种 示 为蓝绿 色 , 别
我们将 其命 名为 A 菌 种 :另 种 菌株 虽然 示 为
灰 白色 ,将其 命 为 B 菌种 ,但足此 菌株在生 化 培养 后 , 查其编 号也为 3 0 3 3 且 革兰 氏染 色 经 357 , 阴性 。针对这 两种 颜色 的 阪崎肠 杆 菌,我们 分 别 采 取实验 室 杀菌液 浸 泡菌 体 的方 式 ,对其进 行 杀
l 料 与方 法 材
1 . 1菌种 的采 集
根据 阪崎 肠杆 菌属 于 阴沟 菌的特 性 ,我 们通
过 在 污 水 处 理 站 排 污 口涂 抹 的 方式 收集 培 养菌 种 。在采 集菌 种 一 采用 肉汤 增菌培 养 后接种 色 } 】 培养 基l,将 长菌 落进行 AP2 E生化培养后 , o J I0 在 ( I0 ( 2 E的鉴定手册 》 AP 中佥列 的编号 为 3 0 3 3 3 5 7
性 实施 了验证 ,从 而确 定 了乳 制品加 工过程 中的清洗 杀菌方法 ,为婴 幼儿乳制 品企业控 制 阪崎肠杆 菌提
供 了有 效的 方法 。
关键词 :阪崎肠 杆 菌;耐酸碱性 ;耐热性
中 图分 类 号 :T 227 S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172 1)1 0 30 6 15 8(0 0 — 3 —3 1 0

最新研究:大蒜能有效杀灭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

最新研究:大蒜能有效杀灭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

最新研究:大蒜能有效杀灭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新发现:大蒜或成为婴幼儿们的“大救星”,尽管其让人的口气有异味。

研究组发现从大蒜里提取出来的两种物质:二烯丙基硫醚和艾乔恩(Ajoene)能有效降低婴儿配方奶粉在生产过程中被致病菌“阪崎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

降低致病菌污染的风险使得用奶粉哺育婴儿的安全性更高,也消除了无母乳及选择不用母乳哺育的妈妈们的担忧。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食品安全工程助理教授称:“微量剂量的这两种成分就能极其有效地杀灭在生产过程中感染的阪崎肠杆菌;其成分甚至能在病毒进入婴儿体内前就消除病原体。

”阪崎肠杆菌是食源性致病菌,经常出现在婴儿配方奶粉和其他的强化食品的生产环节中。

虽然阪崎肠杆菌感染并不多见,但对于新生儿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可对婴儿造成入侵性感染导致脓毒血症,严重时可引起脑膜炎等致命疾病,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曾发生过婴儿感染的病例。

大蒜中的这两种提取物质,能有效杀死食物生产环节,即生产、包装和运输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因此可以用于各种食物接触面的消毒。

研究者还称,“在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管道多使用氯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毒,但大蒜的成分是很好的天然替代品,其在防止婴儿配方食品感染病原菌上更具优势。

”文章编译自:Garlic Not Only Wards Off Vampires, But May Also Protect Babies From Contaminants Found In Baby Formula作者:April Flowers原文链接:/news/health/1113013277/garlic-baby-formula-kills-co ntaminants-112613/本文版权属于康知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一、引言阪崎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够引起严重的肠胃道感染和血液感染等疾病。

因其产生的内毒素(LPS)在病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开发有效的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及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防控阪崎肠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阪崎肠杆菌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 LPS提取与纯化从阪崎肠杆菌培养物中提取LPS,并经过氯仿/甲醇的萃取与纯化,得到高纯度的LPS样品。

2. 抗原制备与免疫将纯化的LPS样品与佐剂混合,制备成为抗原。

选择免疫动物如小鼠,按照一定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以产生针对LPS的特异性抗体。

3. 脾细胞融合与筛选收集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

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通过HEPES缓冲液中的间接ELISA法,筛选出能够特异性识别LPS的杂交瘤细胞。

4. 单克隆抗体的扩增与纯化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无限次的体外培养,并在适当机会选择有效的细胞进行动物内扩充培养。

收集上清液,通过分子筛、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等纯化技术,纯化单克隆抗体。

三、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1. 建立抗原与抗体的最适浓度通过稀释不同浓度的LPS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反复进行抗原与抗体的最佳配对浓度的确定。

2. ELISA板的涂布将抗原溶液平行均匀地涂布在微孔板表面,并充分干燥。

3. 阻断剂的添加加入合适的阻断剂阻止非特异性结合。

4. 加入样品及控制组将待测样品系列稀释并加入到微孔板中,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

5. 加入单克隆抗体加入与抗原最佳配对浓度的单克隆抗体。

6. 加入酶标二抗加入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酶标二抗。

7. 加入底物及停止剂加入合适的底物反应液,使其与酶标二抗发生反应。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与优化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与优化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与优化作者:李帆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9期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 )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

目前国际社会上针对该菌的研究无论是在医学还是公共卫生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阪崎肠杆菌菌型繁多,传统的血清学鉴定、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增菌等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耗时长等缺点,难以满足食品及临床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阪崎肠杆菌检测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联合方法三类方法。

该文就这三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阪崎肠杆茵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

例如,味全配方奶粉2008年年10月份被检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是奶粉(乳)制品中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

由其引发的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坏死性结肠炎散发和暴发的病例已在全球相继出现。

多份研究报告表明婴儿配方奶粉是当前发现致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结肠炎的主要感染渠道,在某些情况下,由阪崎肠杆菌引发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可达40%~80%。

阪崎肠杆菌已引起世界多国相关部门的重视。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很难满足现代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食品检测的需求。

要了解更准确,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和技术,科学为此已作了大量的研究,试验方法和识别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传统到更敏感的检测方法,比较简单,在发展方向更短的时间。

1 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免疫学相关技术主要内容是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的反应,然后通过免疫放大技术来分辨细菌。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速度快,人们通过这种高灵敏度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已经实践了的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分为荧光抗体(免疫荧光法),同位素标记抗体(放射免疫试验),酶标抗体(ELISA)为基础方法。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取得巨大进步的结晶,是在人们对基因的结构以及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生命本质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产生的。

野生株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分型与耐药性研究_李磊

野生株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分型与耐药性研究_李磊

[作者简介] 李磊(1967-),男,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行政管理工作。

=微生物检测方法>野生株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分型与耐药性研究李磊(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郑州 450053)[摘要] 目的:对从婴儿奶粉中分离得到的23株野生株阪崎肠杆菌进行生化分型,对各型阪崎肠杆菌及非阪崎肠杆菌代表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方法:阪崎肠杆菌生化分型使用A P I20E 鉴定条,定性耐药性分析采用W S /T 125-1999标准中纸片法,定量耐药性分析采用细胞培养板梯度稀释法。

结果:23株野生株阪崎肠杆菌根据生化实验结果分成了7型,通过耐药性分析筛选出的对阪崎肠杆菌耐药而对其他非阪崎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头孢噻吩。

结论:通过对野生株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分型与耐药性研究,可对因阪崎肠杆菌引起的婴儿感染的治疗提供帮助,有利于研制新的阪崎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生化分型;耐药性[中图分类号] R 37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85(2008)09-1804-03B ioche m ical typi n g and drug resistance st udy of wild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sakaza iiL i Lei(Zhengzhou Institute for O ccupationa lD iseases Control and P reventi on ,Zhengzhou 450053,China)[Abstract] O bjective :A to tal o f 23w ild stra i ns o f En terobacter sakazaii iso lated from i nfant m il k powder w ere c l assifi ed ac -co 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ioche m ica l tests ,and drug suscepti b ility test w as ca rried out w ith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Enterobacter sakazaii and non-En terobacter sakaza ii stra i ns 1M ethods :En terobacter sakazaii w ere c l assifi ed by using A P I20E str i ps ,qua lita -ti ve drug suscepiti b ilit y ana l ysis referred to W S /T 125-1999,quantitati ve drug suscep iti b ility ana l ys i s adopted g rad i ent d il ution m ethod by using ce ll culture plates 1R esults :23w il d stra i ns of E nterobacter sakazaii were class ified i nto seven types ,an ti biotic va -noo m yc i n and ca faloti n were found resistant to Enterobacter sakazaii and suscepti b le to 10non -Enterobacter sakazaii stra i ns 1Con clusi on :B i ochem ical t yp i ng and drug resistance study of w il d strains of En terobacter sakazaii m ay prov ide help f o r the treat ment o f i nfant i n fec ted by Enterobacter sakazaii and is conduc i ve f o r deve l op m ent of new se l ective cu lt ures o f Enterobacter sakazaii for food safe t y detec tion 1[K ey words] Enterobacter sakazaii ;B i o che m i ca l typi ng ;D rug resistance 阪崎肠杆菌(En terobacter sakazak ii )是肠杆菌属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导致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等,发病婴儿的死亡率达20%~50%[1]。

产氢菌株阪崎肠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氢菌株阪崎肠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氢菌株阪崎肠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产氢菌株的筛选和鉴定是氢气生产技术的核心之一。

阪崎肠杆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氢气而备受关注,其产氢能力、发酵条件等是产氢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产氢能力强、适应性广、发酵效率高的阪崎肠杆菌菌株,并对其产氢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氢气发酵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三、研究内容1. 筛选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对不同来源的阪崎肠杆菌进行筛选。

2. 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并采用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其形态特征。

3. 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产氢能力的影响,包括 pH 值、温度、培养基种类等。

4. 采用常规的生化和生理生化测试方法,分析产氢阪崎肠杆菌菌株的代谢特征和代谢途径。

5. 通过原位实时定量 PCR 技术,研究阪崎肠杆菌中氢气产生相关酶基因 (耗氢酶、氢酶等) 的表达情况。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筛选出高效、稳定的产氢菌株,深入探究菌株的代谢途径和特性,有助于提高氢气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氢气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类似产氢微生物的筛选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预期成果1. 筛选出优良的阪崎肠杆菌产氢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和分类。

2. 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产氢能力的影响,探究其代谢途径和代谢特征。

3. 发现和研究菌株中氢气产生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情况,对其产氢机理进行初步探究。

4. 提出合理的培养工艺和优化方案,为氢气生产技术提供参考和支持。

六、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菌落计数法、PCR技术、扫描电镜观察、常规生化测试方法等,对待研究菌株进行鉴定和筛选。

同时,采用原位实时定量 PCR 技术对阪崎肠杆菌中氢气产生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其产氢机理。

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菌株的产氢工艺进行优化。

LAMP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检测中研究进展

LAMP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检测中研究进展

LAMP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王彦人1,焦敬波1,张钧森1,康青1,李萍1,杜欣军1*(1.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类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是一类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特异性强、对设备需求低等特点,可与多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本文旨在阐明LAMP的基本原理并归纳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的LAMP技术在阪崎克罗诺杆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阪崎克罗诺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中图分类号:TS201.6Process of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Detection inCronobacter sakazakiiWANG Yanren1,JIAO Jingbo1,ZHANG Junsen1,KANG Qing1,LI Ping1,DU Xinjun1*(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Nutrition and Safety,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Abastract:Cronobacter sakazakii is a kind of foodborne conditional pathogenic bacteria, which can cause neonatal meningitis, septicemia and other diseases.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LAMP) is a new type of 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with high sensitivity, rapidity and low equipment requirements. It can be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microorganisms. This paper aims to elucidate the phylogenetic taxonomy of C. sakazakii,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MP, and to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LAMP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in the detection of C. sakazakii.Keywords: Cronobacter sakazakii,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rapid detection阪崎克罗诺杆菌为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主要种型如表1所示)中最为典型的一类食源性致病菌种,易感染全年龄段人群0,致死率高达40~80%0。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生物学特性
菌落培养特性 菌 落 特 征
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脑心浸液琼脂 (BHI)及血平板
上经25~36℃培养24 h后,形成1.5~2.5mm的黄色菌落
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 (VRBGA) 平板上划线分离, 生长24h后菌落形态有2种:一种为典型的光滑型菌落,极易
被接种环移动;另一种为干燥或粘液样,周边呈放射状,不
谢谢!
请各位指正与提问
分布及受污染食品

阪崎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早在1974年从水,土
壤、植物根茎、下水道、动物和人类排泄物中分离到
阪崎肠杆菌。

婴儿配方奶粉是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的主要感染源 阪崎肠杆菌的污染调查:分别从饼干巧克力类、方便 面类、谷物类、儿童食品类、干果类和其他类食品中 检出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不仅存在于奶粉中,而且在 其它食品也存在

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可能是一类肠毒素样 化合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一些菌株产生细 胞毒效应,且菌株间的毒力作用有差异。 细菌内毒素(脂多糖),是构成革兰氏阴性 细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能增加小肠上皮细胞通透性,促使细菌侵入 肠壁中而致病。

预防与控制
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 选择检查合格的奶粉 开水冲调婴幼儿配方食品,再次食用前应重新加热。 控制 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 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 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 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 等进行调查研究
阪崎肠杆菌的致病性
阪崎肠杆菌是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
“条件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危害人群 主要是婴儿以及早产儿。偶尔还可引起 成人炎、
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可能遗 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死亡率20 %~50%。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儿 阪 崎 肠 杆 菌感 染 的主 要 感 染 源 】 。
1 阪崎肠杆菌 的 生物学特 性
1 1 茵 落培 养 特 性 .
阪崎 肠 杆 菌 属 兼 性 厌 氧 菌 , 营 养 要 求 不 高 , 在 营 养 对 能
利用 a 一葡 萄 糖 苷酶 水 解 X G C, a L 释放 糖 苷 配 基 5 一溴 ~4 一 氯 一吲 哚 , 糖 苷 配 基 在 氧 存 在 时 形 成 色 素 溴 一氯 一吲 哚 , 该 使 菌 落 呈 现 特异 性 的 蓝 绿 色 的 特性 , T A培 养 基 中 加 人 5 在 S
环触 碰 可 发 现 菌 落 极 富 弹 性 ; 一 种 是 典 型 , 该 菌 在 肉汤 培 养 基 中 生 长 呈 团 块 或 沉 且
淀状 , 目前 还 不 清 楚 菌 落 特 征 差 别 是 否 与 其 毒 性 有关 。 但
蛋 白酶 大 豆 琼脂 培 养 基 上 2 ℃ 培 养 4 ~ 7 , 取 黄 色 菌 5 8 2h 挑 落, A I0 用 P E生 化 鉴 定 试 剂 盒 或 VI E 生 化 鉴 定 系 统 进 2 T K 行生化鉴定 , 同时 进 行 氧 化 酶 试 验 。
2 2 DF 1 I法 : 方 法 是 在 F 该 DA 法 基 础 上 的 改 进 , 要 是 主
年 来 已经 受到 了研 究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 目前 . 关 阪 崎 肠 杆 3 ) 有
菌 的 污 染 来 源还 尚不 清 楚 , 研 究 认 为 婴 儿 配 方 奶 粉 是 新 生 有
培 养 基 在 3 ℃ 过 夜 进 行 选 择 培 养 , 挑 取 5个 可 疑菌 落 到 胰 6 再

琼 脂 、 平 板 、 康 凯 琼 脂 、 S B 琼 脂 和 伊 红 美 蓝 琼 脂 血 麦 T A、 HI

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内容、意义以及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社会公德的概念、内容、意义。

2. 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2.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社会公德的概念: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2. 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

3. 社会公德的意义:遵守社会公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4. 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a. 增强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b. 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社会公德。

c.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抵制不良风气。

d. 发挥榜样作用,带动身边的人共同遵守社会公德。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列举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案例,如:乱扔垃圾、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改正这些不良行为。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遵守社会公德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实践环节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内容、意义以及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

2.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属肠杆菌科,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1],一直以来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于1980年以日本细菌学家Riichi Sakazakii的名字命名[2]。

由于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并且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死亡,近年来已经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3]。

目前,有关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还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婴儿配方奶粉是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的主要感染源[4]。

1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1.1 菌落培养特性阪崎肠杆菌属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在营养琼脂、血平板、麦康凯琼脂、TSA、BHI琼脂和伊红美兰琼脂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阪崎肠杆菌在TSA、BHI琼脂和血平板上培养48h-72h后能长出黄色菌落,在25℃培养比36℃培养时黄色色素产生更显著,且株与株之间黄色色素产生水平也存在差异。

Farmer等[5]发现阪崎肠杆菌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iolet red bile glucose agar,VRBGA)平板上首次划线分离时,生长24h后可生成2种或2种以上的菌落形态,一种是呈干燥或粘液样,周边呈放射状,用接种环触碰可发现菌落极富弹性;另一种是典型的光滑型菌落,极易被接种环移动,且该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呈团块或沉淀状,但目前还不清楚菌落特征差别是否与其毒性有关。

1.2 生理生化特性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的生化反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有31%-49%的DNA序列同源性,G+C含量为57%[5]。

为了对阪崎肠杆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Muytjens 等[6]对229株肠杆菌进行酶学研究,结果发现阪崎肠杆菌在α-葡萄糖苷酶和磷酰胺酶上与其他肠杆菌存在明显的差异,阪崎肠杆菌α-葡萄糖苷酶表现为阳性,并缺少磷酰胺酶活,因此将α-葡萄糖苷酶阳性认为是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可靠方法。

食品及环境分离的阪崎肠杆菌药敏分析

食品及环境分离的阪崎肠杆菌药敏分析

食品及环境分离的阪崎肠杆菌药敏分析了解分离自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及奶粉生产环境的阪崎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19株分离自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及奶粉生产环境的阪崎肠杆菌进行11大类29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

结果19株阪崎肠杆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3种抗生素耐药,对临床常用针对肠杆菌科的抗生素敏感。

结论临床中应加强该菌的监测,同时加强对预防用药和临床用药的重视,以减少阪崎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

阪崎肠杆菌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儿脑膜炎、坏死性结肠炎等,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1961年首次报道致病,随后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出现阪崎肠杆菌感染新生儿的病例[1、2]。

阪崎肠杆菌发现至今,人们对其致病性已有广泛的认识,但对其致病机理、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规律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目前对该菌的流行病学、抗菌素耐药性和传播渠道、环境来源、污染来源以及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污染致病的报道还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分离自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及奶粉生产环境的阪崎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下一步深入研究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19株阪崎肠杆菌(BQ1~BQ19),BQ1~BQ18分离自石家庄市售的配方奶粉、婴幼儿米粉、奶片,BQ19分离自奶粉生产厂家的环境样品纸箱屑中,且均经API 20E生化鉴定。

质控菌株ATCC25922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1.2 试剂M-H琼脂(英国Oxoid公司);营养琼脂(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药敏纸片(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方法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K-P纸片扩散法进行。

1.3.1 药敏纸片的选择按NCCLS推荐的肠杆菌药敏试验抗生素选择原则,结合临床用药和研究需要[3],选择11大类29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表1)。

1.3.2 制备菌悬液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h,然后挑取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用0.85%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0.5麦氏单位的菌悬液。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孔祥瑞【摘要】阪崎肠杆菌是能够导致新生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条件致病菌.目前,该菌已经从多种食品及环境中检出.因此,建立快速、操作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食品及加工环境的安全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国内外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建立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阪崎肠杆菌检测系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期刊名称】《中国乳业》【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孔祥瑞【作者单位】黑龙江立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阪崎肠杆菌是以日本细菌学家Riichi Sakazakii的名字命名的,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至2006年该菌已经发现了16 个生物型。

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奶粉、肉制品、谷物、蔬菜、水果等多种食品中分离出了阪崎肠杆菌。

此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对象多是婴儿,尤其是早产、低重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儿[1]。

它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重疾,虽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可达到50%~80%。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全球每年约有6 例阪崎肠杆菌报告病例,其中大部分感染病例发生在发达国家。

国内外学者针对阪崎肠杆菌的安全监控研发了大量的检测方法。

与其它食源性致病菌相比,阪崎肠杆菌的常规检测方法不够成熟,对于该菌的鉴定是以 TSA 平板上产生的黄色素为基础,只有在 TSA 平板上产生了黄色素,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一系列确认试验[2]。

然而,黄色素的产生并不是该菌所特有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其它菌也可以产生黄色素,因此该方法特异性差。

因此,研究建立阪崎肠杆菌快速、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并且经济高效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传统的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是GB 4789.4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此法与ISO方法相似,包括选择性前增菌、分离、生化鉴定,检测步骤比较复杂,周期较长,需要5~7天才能得到结果,不利于检测该菌对食品的污染情况,且准确性和特异性不高,容易导致结果假阳和假阴性。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在检测及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在检测及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基 础上 ,分析 生 化 反应 、黄 色 菌落产 物 以及 对抗
较 高的致 死 率 ,对 早 产 婴儿和 免 疫低 下 的婴 幼 儿 具 有极大 的威胁 ,近 年来 引起 了人们 的高度 关注 。 研 究者对 E a aa i .skz ki的研 究涵 盖 了 E a aa i s kz ki
Col geofFo c e e ou h e tUni r iy l e od S inc ,S t w s ve st,Cho qi 071 ,Chna ng ng40 5 i
AbtatE t o atr aaa iiacs— tl at im o, i ncue r vril f a i uyt fnsT ipp r s c: ne b c kz k aef ab ce u i f d wh hc s r es e a ln r i at. hs ae r r es is a r no c a a ie b t j on
微 生 物 , 将 其 列 为 与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李 斯 特 菌 (i ei o oyo e e) 肉毒 梭 菌 ( ls iim Ls r m n ctg n s 、 t a Co tdu r b tl u ) A型 毒素和 B型 毒素 、 oui m 的 n 微小 隐孢子 虫 ( r t p rim p ru ) 有 同 等 危 害 的微 生物 C y o odu av m 具 p s
品安 全 与 质 量控 制 。
于丰 宇 等 : 粉 中 阪崎 肠杆 菌在 检 测及 控 制 方面 的研 究进展 奶
的分类 学和 生 物化 学 性质 、分 离和 鉴 别方 法 、 临 床 病 因学和 致病 性 、对 抗 生素 的抗 性 、污 染源 等 方 面 。 随 着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 , 人 们 意 识 到 E s kz k a a ai i已经 成为 一个 影 响健康 的新 因素 ,尤 其 是婴幼 J i 方奶粉 中 E aa a i的污染事 件 ,为 LE  ̄ s kz k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 属名、种名词源学
– 属及其各个种的生物学特性、代表 性种
阪崎肠杆菌分类学及命名的发展历史
• 阪崎肠杆菌的发现及其命名历史
– 1929年Pangalos报道的一种引起婴儿败血症的产 黄色素的大肠菌,称为“黄色大肠菌、黄色肠杆 菌”;
– 1961年Urmenyi和Franklin根据1958年发生在英国 奥尔本的两例新生儿死亡病理研究,在报道中描 述了其病因源于一种少见的产黄色素的阴沟肠杆 菌菌群,并取日本细菌学家Riichi Sakazaki的名 字作为该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Urmenyi和 Franklin杆菌”;
阪崎肠杆菌的重视程度
• 《CODE OF HYGIENIC PRACTICE FOR POWDERED FORMULAE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AC/RCP 66 - 2008替代 CAC/RCP 21-1979 – 由争论到定论 – 给出了制定阪崎肠杆菌监控计划的指南
• 监控时间:2005.4—2006.3 • 分离出阪崎肠杆菌:80株 • 中间产品和终产品的阳性检出率:2.5% • 阳性样品检出点占全部取样点的比例:31%
第一部分:阪崎肠杆菌的分类学变化
• 阪崎肠杆菌分类学及命名的发展 历史
– 阪崎肠杆菌的发现及其命名历史 – 阪崎肠杆菌为新种的分类依据
• 克罗诺杆菌分类学、词源学及其 属和种生物学特性
阪崎肠杆菌重新分类的依据及结果
• 重新分类的依据:
– 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s, AFLP)
– 16S rRNA全序列比较 – DNA- DNA杂交实验结果。
• 2008年Iversen等在记录新细菌类群包括分类、命名、鉴定和系统 发育的官方杂志“国际期刊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IJSB)” 上发表文章。
“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IJSB)”
记录新细菌类群包括分类、命名、鉴定和系统发育的官方杂志
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p.)
包括5个新种,(其中Cronobacter sakazakii称为新组合)、1个克罗诺 杆菌基因种(genomospeciese)和三个新亚种.
– 1965年Joker等分析了发生在丹麦的一个相同病例, 并报道该种菌可导致新生儿脑膜炎并产生神经损 伤,根据两起报道首次明确了该种病原菌为“非 典型的产黄色素的阴沟肠杆菌”.
– 直到1980年,Farmer等发表了题为 “Enterobacter sakazakii, new species of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的文章,该菌才被统一命名并定义, 该篇文章是对阪崎肠杆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
阴沟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
• 阪崎肠杆菌为新种的分类 依据
– 统一了该菌的名称;
– 确证了“产黄色素的阴沟肠 杆菌”是一个新种,而不是 阴沟肠杆菌的一个生物群。
依据什么?
DNA相关性 产黄色素 生化试验 抗生素易感性
Hale Waihona Puke 细菌不同株属于同一种水平 DNA的相关性通常应在70% 或更高
DNA相关性实验
• 建议将阪崎肠杆菌重新分类命名,成为肠杆菌科1个新属,即克罗 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p.)包括5个新种(其中Cronobacter sakazakii称为新组合)、1个克罗诺杆菌基因种 (genomospeciese)和三个新亚种,在该杂志通知清单上 (2008年,58卷,第6部分)1个新属、5个新种和三个新亚种已 公布。
细菌分类方面的问题
•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分类单位,是具有高 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该菌株群与其它 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 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存在一定分歧; • DNA杂交同源性在60-70%以上,或
16SrRNA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的菌株, 被认为是同一种。
阪崎肠杆菌的分类学变化
• 16SrRNA序列同源性在 细菌分类学上的重要作用
脑膜炎
小肠结肠炎
菌血症
我国对阪崎肠杆菌方面的管理规定
• 《关于对进口乳制品进行阪崎肠杆菌检测的通知》(国质 检食函[2005]690号);
• 《关于加强进口乳制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质检食函[2007]298号);
•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2008 版)
阪崎肠杆菌对配方粉的污染点、存活时间和传播线路
DNA相关性:同种70%;其它70%;支持克罗诺杆菌应由不 同种组成的说法
克罗诺杆菌及相近种细菌的16SrRNA基因进化树
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p.)
Cronobacter sakazakii,仍以日本细菌学家名字命名,中文应为阪崎克罗诺 杆菌;
Cronobacter malonaticus,“malonaticus”意为可利用丙二酸盐,中文应为 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
ATCC29544
阴沟肠杆菌
差异柠檬酸杆菌
51% 51%
生化试验
• 不利用山梨醇 • 36C下培养7d,DNA酶为阳性
Farmer实验结论
• 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不是同一个种; • 阪崎肠杆菌生化反应与肠杆菌属细菌更
为相近; • 阪崎肠杆菌应作为一个独立种,归属于
肠杆菌属,鉴于所分离出的阪崎肠杆菌 之间也有差异,被分成15个生物型或群。
Cronobacter turicensis,“turicensis”是瑞士苏黎世的拉丁文名字,中文应为 苏黎世克罗诺杆菌;
Cronobacter muytjensii,“muytjensii”即Muytjens,是荷兰著名微生物学家, 早期从事过大量阪崎肠杆菌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文穆汀斯克罗诺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