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计算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间的计算(3)-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间的计算(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普通计时法表示24时计时法;会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2.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2. 区分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学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出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照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总结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2)区分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 出示几个具体的时间点,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上午还是下午。
- 引导学生发现,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在24时计时法中的表示方法相同,但在普通计时法中需要区分。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表示以下时间:- 上午7:30- 下午3:00- 晚上8:30(2)让学生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以下时间:- 19:00- 12:00- 16:30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表示自己一天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相互转化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小学数学《时间怎么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②介绍秒表的Biblioteka 时方法。③课件出示电子表。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对秒的非概念性描述;
找秒针
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四)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二)师生活动,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掌握秒与分
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什么是秒?
找秒针?
什么是一分钟?
教学反思
让学生知道秒的概念,并让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
小学数学《时间怎么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时间怎么计算》
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单位:时、分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介绍时间的单位:时、分,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他们认识时钟的构造。
2.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指针如何表示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强调要考虑时钟的指针位置。
2. 示范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进行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会根据1 时=60 分,1 分=60 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答。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 圈是()分。
3.1 时=()分4.1 分=()秒答案:(1)60,5(2)1 时,5 分,1 分(3)60(4)60 (二)讲授新课1.学习例1。
3 时=()分怎么想?想:1 时是60 分,3 时是60 加60 加60,就是180 分。
2.做一做。
①5 时=()分,怎么想?(5 个60 连加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这样想:在180 分的基础上再加 2 个60 分,即180+120=300)②2 时=()分③3 分=()秒④4 分=()秒答案: ①300 ②120 ③180 ④2403.学习例2。
看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出示:下第二节课上第三节课下第三节课①下第二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上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课间休息____分。
②上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下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一节课的时间是____分。
辅导方法:先出示前两个钟面的时刻,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第①题因为时针都在同一个大格里,只要算出分针从1 到5 走了20 个小格,就能准确填出课间休息20 分。
第②题先填出10:25 和11:05 两个时刻,由于时针不在同一个大格内,所以学生算起来较困难。
先让学生看时针在相邻的两个格内,若分针两次指的地方相同,说明正好是1 小时,而现在分针指的是1,还没有到5,说明经过的时间不够1 小时。
活学活用: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活学活用: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数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科,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启蒙之一。
时间的计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而在此基础上,小学五年级的时间计算更加复杂,需要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计算,并为教师们提供经典的教学设计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时间的概念和意义,学会用时或分钟来表示时间。
2.掌握时间的加减法运算,求出时间差和结束时间。
3.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模型钟表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等教学用具。
教学重点:1.时间的初步理解和表示:用时或分钟表示时间。
2.时间的加减法运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3.应用时间的计算:时间差和结束时间。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间的初步理解和表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时间的概念和意义,学会用时或分钟来表示时间。
教学步骤:1.教师用教学模型钟表,让学生从外形、表盘、指针等方面理解时间。
2.教师用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学生了解人类对时间概念的发展和重视。
3.针对教材中“时间的初步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教师优先从“时间”的概念入手,让学生明白所谓“时间”是指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某一刻在一定的长度上的表示。
之后再结合教材内容,逐步深入讲解做“时间的初步表示”。
4.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学习:如何表示早上7点、下午4点等时间。
5.结合教材,教师让学生学习掌握以时或分钟来表示时间的方法。
6.在黑板上,教师构建时钟、分钟概念的图形表示法,能够形象化地展示数学公式与含义。
让学生能够简洁暴力地理解这个概念。
7.结合时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子,让同学们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间的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掌握时间的加减法运算,求出时间差和结束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1.2时间的计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1.2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使用钟表来读取和计算时间。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的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2. 钟表的读取和计算。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钟表计算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演示法:使用钟表模型,演示时间的读取和计算。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4.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我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二、新课导入1. 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 讲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利用钟表模型,演示如何读取和计算时间。
三、课堂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重点讲解易错点。
四、巩固提高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强调钟表读取和计算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时间的运用,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练习和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了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学会了使用钟表读取和计算时间。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时间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秒、分、时
2. 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教学材料:
1. 黑板/白板
2. 游戏卡片或数字卡片
3. 练习册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10:30”,让学生说出这个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让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离现在还有多久。
资料分析:
让学生观察一个数字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9:45”),让学生说出这个时
间是几点几分,然后让学生用另外一个数字卡片表达这个时间之后的时间,比如“在这个
时间之后再过15分钟,是几点几分?”
案例分析:
请学生观察黑板上写的两个时间(比如“8:20”和“9:45”),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间之间相
隔多久,然后让学生表达一个新的时间,比如“在8:20的基础上再过1小时10分钟,是
几点几分?”
游戏互动:
教师出示一些游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事件(比如“7:30”、“10:15”、“1:40”等),让学
生从这些时间卡片中挑选一个时间,并在黑板上计算这个时间之后几点几分是什么时候。
练习巩固:
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书上关于时间的练习,包括时间单位转换、时间的加减法运算等。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时间的计算,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学校放学后再过半小时是几点几分?”等。
小结:
时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时间计算的知识。
时间的计算完整版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 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巩固时分秒的概念。
增强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前两天,我们手拉手学校开展了一次难忘的秋游活动,想不想了解一下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二、教学例1 1、教学例1:2小时=120分钟师:去过吗(长沙世界之窗),上午9:00,全校同学准时到达世界之窗,首先,他们来到了雄伟的亚力山大灯塔。
参观了法国四大洲喷泉,漫游了神秘谷,观看了异国风情表演,最后来到儿童乐园玩了飞天大罗盘,旋转木马等好玩的游戏后,结束了世界之窗的游览,这时,已经是上午 11:00了,那同学们在世界之窗游览了多久呢(2小时)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从上午9:00时到11:00时经过了2个小时师:那2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生:2小时是120分钟。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小时是60分钟,2小时是2个60钟,也就是120分钟。
师:其实,我们只要清楚地知道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也就是1小时=60分,1分=60秒,就能很快地进行这三个单位间的换算,同时,也能进行一些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时间计算的知识。
2、上午,同学们游览了世界之窗,下午,学校安排同学们去电影院看一场新的动画片《小恐龙历险记》,大家非常高兴2:30分就到了电影院,可电影2:45开始,那大家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1)教学1小时内经历时间的计算出示钟面: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你的同桌听。
(小组讨论)讨论算法。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汇报:① 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钟。
(1个大格是5 分钟,3个大格就是3个5分钟,也就是15分钟。
)(看钟面,数格子的方法。
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篇一课前打算: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用纸。
一、课前练习1、相识钟表整点和半点2、填空:3时30分=(:)11时=(:)6:00=()时二、情景设疑1、师生谈话师:令人激昂的运动会刚刚过去,还记得当时的口号吗?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刻苦熬炼,振兴四小。
师:常常参与体育熬炼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看,咱班的张彬在做什么呢?细致听仔细看,你知道了什么?2、情境质疑情境1彬:作业写完了,干什么呢?对了约张洞名去跑步吧(嘟…。
.嘟…。
.0铭:喂,找谁啊?彬:张洞铭,今日有空吗?我们一起去跑步。
铭:哦,今日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吗?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园见,不见不散。
铭:好的。
明天见|师质疑:他们俩个能按时见面吗?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6:00)生:A不能,因为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B能。
.。
.。
.师·: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境2(门铃响叮-----咚)彬:谁啊,一大早就来敲门?铭:我是张洞铭,你怎么还在家?彬:怎么了?铭:你不是说6:00在明珠花园见面去跑步吗?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了彬:嗨,我是说下午6:00铭:啊??彬:真笨师:为什么张彬和张洞铭没按时见面?生A:他们没说是上午6点还是下午6点。
(师板书:上午6时、下午6时)生B:。
.。
.。
.师:假如是你约同学你会怎么说?张彬你打算是什么时候的6时跑步呢?生:。
.。
.。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生:有两个6时,分不清了。
.。
.。
3、图片引入师: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幻灯),看看是几点小挚友在干什么呢?生:9点师:怎么有两个9点呢?它们是同一时刻吗?(板书:上午9时,下午9时)生:。
.。
.。
.师:看来一天不仅有两个6:00还有两个9:00呢。
三、探究新知1、趣味引入师:度量一天的时间工具是“钟表”,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天里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动画,边看边回忆一天是怎么形成的同时大家都想一想一天有多少个小时?(课件演示:钟表上时针在一天的时间里的转动过程)师:细致视察,小组同学相互说,从中发觉了什么?学:生汇报沟通。
关于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4篇
关于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4篇同学们,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的时间是永远不会回来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4时计时法教案二:让孩子快速计算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学习到如何快速、正确地计算24小时的时间。
教学重点:1.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24时计时法中各个单位的换算。
3.学会使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时间。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24时计时法,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互动式讨论+手工制作一、课前准备:1.教学PPT2.手工制作材料(两张纸板、铅笔、剪刀、胶水)3.游戏道具(计时器)二、引入: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是中午12点,过了3小时后,几点钟?”带领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时间。
引出24时计时法,简单介绍其起源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老师用PPT向学生介绍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即一天分成24小时,每小时分成60分钟,每分钟分成60秒钟。
误差率较小,精确性更高。
2. 各个单位的换算老师用PPT向学生介绍各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出表格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3. 时间的计算方法老师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时间。
例如,如果现在是15:30分,过了2个小时15分钟后,是几点钟?老师先让学生把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用加减法计算,将答案转换为普通时间,即17:45。
4. 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实践活动。
学生将分成4组,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游戏,游戏规则是:在计时器的帮助下,每个学生需要尽快计算出一些难度递增的时间问题,例如:现在是16:30,过了3个半小时后,是几点钟?学生需要尽快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出正确答案。
5. 手工制作一个环节是手工制作。
老师将分发手工材料,带领学生们制作24时计时法的模型。
学生需要根据班级提供的模板切割和粘贴,制作出能够呈现24小时时间的模型。
四、收尾老师通过讲解当天的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操作、手工制作,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24时计时法的使用方法。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年级:数学三年级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让他们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 提问: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呢?一分钟有多少秒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举例说明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一部电影播放时间为1小时50分钟,那么这部电影播放了多少秒呢?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所需的时间,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一部喜欢的电影或动画片的总播放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时间大班数学教案
计算时间大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计算和解决时间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教学重点:1.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
2.时间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3.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应用。
教学准备:1.时间卡片和时钟模型。
2.习题和练习册。
3.教学演示软件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师生互动: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事物和活动,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兴趣。
2.展示时钟模型: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时钟模型,让学生熟悉指针和刻度的含义。
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1.讲解基本时间概念:秒、分、时、日、周、月、年。
解释每个概念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引导学生讨论和查找不同时间表达方式的例子,如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
教学内容2:时间的计算和问题解决1.讲解时间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计算时间的相加和相减。
2.给学生布置一些基本的时间计算练习,例如计算2天前是星期几,或者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差。
教学内容3: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应用1.讲解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区别和用法。
2.通过演示软件和投影仪展示不同时间的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达方式。
3.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让他们转换不同时间表达方式。
巩固练习:1.给学生分发习题和练习册,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他们的问题。
挑战活动:1.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时间问题。
2.鼓励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团队竞赛。
扩展活动: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日程表。
2.学生可以进行时间游戏,比如“击钟游戏”,通过解答时间问题来赢得比赛。
作业和评估:1.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的内容。
2.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时间概念和计算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回顾教案的实施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师:本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生:纷纷发言。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师:大家同意小张的算法吗?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这道题换汤不换药,之前的问题,我们能提取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求得经过时间。而这道题给了我们结束时间和经过时间,来求开始时间,这三个条件,我们只需知道两个,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对不对?
生:自愿上台演板
生:打课本,做练习题。
生:一样。
生: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讨论、操作、概括、自主探究得到新知识。
本节课我重在用复习的方式自然地导出课题,不仅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地有意注意及学习兴趣,而且在这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教学过程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利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提炼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本节课达到教学目标。
9:50下课,10:10上课,我们休息了多长时间?......
让学生帮老师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童话情境,引出数学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让理性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逐步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读懂时钟上的时间,能够比较不同时间的长短,并能够简单地计算时间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时钟上的时间表示方法,时间的大小比较,时间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加减法计算。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flashcards,游戏道具。
教学步骤:
1.导入:让学生观察时钟模型,问他们知道怎么看时钟上的时间吗?是否能够准确地读出时间?然后通过flashcards展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间。
2.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时钟上的小时和分钟的表达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练习读懂不同时间。
然后讲解时间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长短来理解。
3.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如:比较10:30和11:15哪个时间更晚?计算8:45和7:30之间相差多少时间?
4.拓展: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让学生玩一个时间对对碰游戏,需要根据问题和答案的时间来配对。
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复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时钟上的时间表示,比较和计算,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扩展: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时钟模型,然后练习读懂不同的时间。
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时间游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
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是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那么,在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方面,应该怎样进行呢?一、引入概念在讲解时间的概念之前,需要先引入孩子们所熟悉的概念。
比如说,让孩子们回顾自己每天的生活,用常见的事物引导他们从经验中理解时间的总体概念。
比如问孩子:“每天早上你醒来的时候,天还没亮,是一天的什么时间?” “一到中午,你通常会吃什么?是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逐步引导幼儿用时间来描述日常活动。
二、认识钟表引入时间概念之后,介绍钟表的使用方法,教授孩子们如何看时间。
钟表是我们熟悉的日常工具,也是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
引导孩子们观察钟表的分针和时针,理解他们的作用。
提醒孩子们,无论何时要看清楚指针所指的时间,并仔细思考它的含义。
可以通过指令式教学,引导孩子们阅读钟表上的数字,重点培养孩子们对数字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三、概念共通理解在认识了钟表的使用之后,可以开始引导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时间概念。
孩子们需要从自己熟悉的日常活动出发,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进而把它们与时间联系起来。
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简单易懂的实例引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四、时间的运用接下来,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时间的计算。
进行了前面的学习之后,孩子们认识到钟表的使用方式,也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这些为进行时间计算提供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增加计算的难度,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时间的日常应用在时间概念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知识和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
例如,教授孩子们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制定时间计划。
让孩子们从小事开始,逐步培养出对时间规划的能力。
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方法,逐渐提高孩子的时间概念认知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互动式教育,鼓励孩子们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时间把握能力,使时间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时间的表示方式。
2、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按要求计算时间,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引入师:每天早晨你们几时几分出门来学校?到达学校时走了多长时间?你知道到达学校的时间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计算时间(板书:时间的计算)[通过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小丁丁和同学们约好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2、读题,说说题意:7时48分:出发的时刻1小时23分:经过的时间段几时几分:到达的时刻7时48分+1小时23分=几时几分3、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4、反馈:(同时呈现在黑板上)可能出现:①从7时48分,经过12分钟到8时,再经过1小时到9时,最后经过11分钟到9时11分。
(将时间段分开计算)7:488:009:0012分1小时11分1小时23分②从7时48
分,经过1小时到8时48分,再加上12分钟到9时,最后加上11分钟是9时11分。
7:488:489:001小时12分11分1小时23分③748+123871④748+123871911(竖式计算)等等5、交流:①这些计算方法你能看懂吗?②有没有错误的结果?为什么?如:第③种是错误的,没有这种记录时刻的形式。
③进行归类,有哪几种计算的方法?如:将时间段分段计算、竖式计算等。
④看书,了解小胖的算法:通过画图来计算问:小胖的算法与哪一种算法一致?(与第①种算法一致)小巧的算法呢?(与第④种算法一致)6、比较: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比较简洁、清晰?7、小结:使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进行有关时间加法计算比较直观、简洁。
[让学生充分发挥对计算时间的理解,从而对于正确的时间计算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4小时29分+17小时41分=()小时()分2分54秒+3分17秒=()分()秒5时20分+57分=()时()分2、电影《海底世界》片长58分钟,如果上午10时25分开始放映,几时几分放映结束?①独立思考,尝试解题②交流:可能出现与例题不同的算法:从上午10时25分开始,经过1小时是11时25分,然后减去2分钟,就是10时23分。
3、同学们从上午9时17分开始爬山,1小时38分后到达山顶,到达山顶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独立计算后在组内交流。
[通过练习巩固时间的计算,并能够运用小组的力量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4、小胖周日的一些生活片段:(1)小胖要从莘庄的家里乘地铁去上海火车站接自己的好朋友,乘地铁要花50分钟的时间,如果地铁上午9时35分到达上海火车站,这班地铁从莘庄是几时几分发
车的?(2)小胖和朋友上午10时30分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里面游玩了52分钟,他们是几时几分离开青少年活动中心的?(3)在车上,小胖有手机播放了一首3分36秒的歌,连续播放了两遍,总共用了几分几秒?(4)回到家,是下午14时28分,他们准备看50分钟的电视,请问看完电视是几点?5、动脑筋(看时间而定)四、总结运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计算一下你到达学校的时间。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