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主题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让人在作文中听到作者的心跳。
◆写作,相比阅读而言,它更是一种唤醒,这一次训练,目的在于主体意识的唤醒,主体价值的唤醒。
◆写作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我们力求每一次训练,都让学生意识到一 个问题,也尽可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把每一次训练累加起来,生命和思想便历练出来了。
◆议论文是为表达见解而写,为记录思想而写,为解决问题而写。
不是应付差事,不是敷衍文字。
◆本讲意在引导树立学生写作时的主体意识,唤醒主体表达的自觉和冲动,跨越心理之坎。
◆本讲授课流程:谈话阅读引导——审题立意引导——范文点读引导——写作实践引导
一、 谈话阅读引导:
【引导设想】
由《记念刘和珍君》导入,谈到“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再谈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再说到现实中人们事不关己的漠然,说到老百姓的超强忍耐……以同学们课堂里怯于发表意见的真实心理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现实,了解生活中“思想”的稀缺,懂得微小个体思想的可贵和价值。
《沉默的大多数》语段摘录: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让理性闪光——唤醒主体意识 曲径通幽 渐入佳境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
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
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
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
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
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
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
这才能叫作文化。
◆话语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娇娇者。
现在常听说的一种说法是: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化,在全世界一切人中最聪明。
对此我不想唱任何一种反调,我也不想当人民公敌。
我还持十几岁时的态度:假设这些都是实情,我们不妨把这些保藏在内心处不说,”闷兹蜜”。
这些话讲出来是不好的,正如在文革时,你可以因自己是红五类而沾沾自喜,但不要到人前去显贵,更不要说别人是狗崽子。
根除了此类话语,我们这里的话就会少很多,但也未尝不是好事现在我要说的是另一个题目: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暑期布置的读书作业是<<南方来信>>。
那是一本记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读物,其中充满了处决、拷打和虐杀。
二、审题立意引导
【引导设想】
以倾向于唤醒主体意识的作文题,让学生审题立意,充分思考和表达。
【示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法]帕斯卡尔)
小狗无须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应该大声叫——就按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俄]契诃夫)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我很重要。
(毕淑敏)
上面几段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引导】只要学生能想一想自我思考的历程,问以问自我思维的状况,看一看身边现实中懒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可悲,想一想个体大胆表达的意义,就够了。
【示例文段链接】
◆我庆幸我拥有思想,思想给了我自由。
思想就像一只蚕蛹,不停地挣扎着,痛苦地孕育着美丽,直到冲破那被束缚的黑夜,飞上云霄,自由翱翔。
可思想又是一根铁索,当我的情感如困兽般咆哮的时候,如洪水板决堤泛滥的时候,他又紧紧地拉住我,抑制住我的冲动,不让我的鲁莽酿成我的后悔。
我的感情丰富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又给我的感情带来理性。
◆人们学会了人云亦云,学会了躲躲藏藏,学会了像大多数人那样追名逐利。
人们害怕“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周围那些“大多数”的指指点点,人们害怕遭受更大的挫折与严峻考验。
人们选择了逃避,逃避心中从未屈服的正义,逃避孩童纯真的目光,逃避思考,安于现状,逃离一切可以付出的努力。
◆那些自己以为把社会看得很透彻的人,那些自以为应该顺应大流、不该保持自己思想的人,那些甘愿与丑恶现象同流合污的人,醒醒吧!我们每一个小人物,哪怕再微弱,无数个微小的人,可以汇成了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小人物的力量。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眼光,我们应该有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应该在种种不公面前勇敢维护我们心中的正义,不要做默无声息的大多数!
【示例二】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引导】注重对意蕴、理趣的挖掘,给有才情的学生给予很好的展示机会。
题目本身就有引导表达思想、倡导个性的因素。
【示例文段链接】
◆如今的我们,挣扎于高考战场上,梦想无非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但是,考试的失利,平日的疲惫,让我们身心俱疲,离梦想愈来愈远。
求学就如一条看不到头的漫漫长路,让我们无限哀伤与绝望。
◆多少次挑灯夜读,是我在给梦想培土;多少次挥汗如雨,是我在给梦想浇灌;多少次风雨声中冥想,是我在小心地触碰梦想的娇嫩新芽,是我在热切地盼望梦想的惊艳面庞。
倘若,倘若不小心哭泣,只是因为这过程太美丽,盛满了我载不起的幸福……
三、范文点读引导
【引导设想】
此环节向学生呈现个性化较强的文段,引导学生喊出自己的心声。
【示例一】
因为公式和定理的存在,我门锁上了思想和自己的大脑,没人再会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梦。
因为和谐和虚伪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闭上那本可以指摘不平的嘴巴,没人愿意再说一句世界的不公。
呵!不止是闭上嘴巴,还应该为生存需要把自己的心也锁上。
【点评】“公式和定理……”一句,切合当代高中生。
“呵!不止是闭上嘴巴,还应该为生存需要把自己的心也锁上。
”冷嘲热讽,感情强烈。
”
【示例二】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
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大智慧者的思考。
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在会场中,充斥着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
我也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无可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走向平庸。
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
”他无力拒绝。
【点评】直面鲜活的现实生活。
极强的主体意识,敢于质疑权威,明明白白感受到作者心声。
感受到一个思想者在拒绝平庸。
【示例三】
耀眼的白炽灯在空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圈,一群时尚女正在灯光下舞臂、踢腿、扭胯、摆臀。
阳光照射过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余温。
动人的音符在迷人的夜色中似有形的烟雾弥漫着、氤氰着。
女人们脸上绚丽的微笑,享受的目光,都是我久违的表情。
她们心情摇摆着,影子似乎也随着主人心情摆。
动感的音乐伴着舞动的身姿,成了夜色中最迷人的风景,散发了让人无法抗拒的活力。
……
她们的脸上沁出汗水,眸子里泻下的却是不尽的喜悦。
生命给的单调平庸,她们可以拒绝,因此铸就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夜。
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平庸,我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以别人的标准框定自己,我从未想过突破,从未想过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点评】极富生活气息,面对光怪陆离的现实,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的心路。
【示例四】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
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著作”。
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
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
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
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
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点评】鲜活的时代感,击中时弊,正在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理念。
【示例五】
当张晓刚的当代派画作以四千万的高价易主时,鲜花掌声,闪光灯不绝于世;但当经济寒流侵袭世界之时,当代艺术家们纷纷落马,于是评论家们的奚落声,嘲笑声又铺天盖地而来。
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评判欣赏艺术的尺度究竟是什么?对待这样的新兴当代艺术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
【点评】 读着这样的文字,真切地感到当今中学生的价值观和现实时代在碰撞着……
四、写作实践引导
【引导设想】
此环节由教师即兴命题,由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段。
教师根据本节课作文的原则做当堂修改示例。
修改引导原则:
真实性原则:须发自内心,不可矫情
实用性原则:作文为了表达思想,指导生活。
写作须“经世致用”。
个性化原则:作文须写出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一定不是好文章。
情感性原则:议论文随不事抒情,但强烈的情感须充斥字里行间的。
时代性原则:好的文章必须与时俱进,贴近时代。
【修改示例】
原文:史铁生曾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但突然的一次车祸夺去了他的双腿。
对此灾难他并不 绝望或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是让一切重新开始。
他拿起笔开始了作家生活,诉说自己的心路历程,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面对灾变,史铁生没有被击溃,他回到了原点,获得了新生,赢得了众人的赞扬。
回到原点,人生将迎来重生般的开始。
【点评】对史铁生叙述有误,说明不是由衷地敬佩他;没有个人的声音。
【改文】踏着地坛夕阳的余晖,寻觅当年史铁生的踪迹。
是哪一棵树给他生命的启示?是哪一片草让他回到原点,完成生命的涅槃?
【注】这样,就能把写作者本人也融入的情景,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引导梳理几个关键词:主体意识 时代感 个性化 经世致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蓦然回首
兴味悠长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
至今,他还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生活。
要求:就三个画家面对他人批评后的态度,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要求突出主体意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