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课件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列宁说:“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 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延续便 是战争。”
▲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地理位置:
英法在西俄在东,北德南意中奥匈
1.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 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 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2. 19世纪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 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 德国要求( ) A.尊重自己的权利 C.重新分割世界 B.遵守世界秩序 D.建立军事基地
三国协约
奥
巴 尔 干 问 题
1879.10.7 维也纳 《德奥同盟条约》
俄
1894
德 意
世界市场
1882.5.20 维也纳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年 俄 殖民地问题 法 正 式 1904《英法协约》 结 调整非洲殖民地 盟
1907《英俄协约》 调整亚洲殖民地
英 法
突尼斯问题
年 三 国 协 约 正 式 形 成 , 标 志 欧 洲 两 大 军 事 集 团 最 终 形 成
3、图②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 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 D.轴心国
势。
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 爆。”这时的欧洲“火药桶”具体指( ) A.巴尔干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亚平宁半岛
威 力 越 来 越 大 的 榴 弹 炮
1918年美国的军工厂 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第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导火线:2、一战爆发地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德参战.3、起止时间:1914年—1918年4、一战地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地主要战场在欧洲.二、一战地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凡尔登战役地双方:德国、法国.2、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3、结果: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地主动权.成为一战地转折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结果:1918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地战败告终.2、一战地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地非正义地帝国主义战争.3、影响:①激化了交战国国内地矛盾;②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地形成和殖民地人民地觉醒;③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3课自然科学地革命一、近代自然科学地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1、牛顿:①英国物理学家;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③著作:《自然哲学地数学原理》;④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地基本体系.2、达尔文:①英国近代生物学地奠基者;②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③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地基本规律;④对《物种起源》评价:是生物学发展史上地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地意义.二、相对论地创立者爱因斯坦1、贡献:提出相对论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一、启蒙思想地火花1、法国是启蒙运动地中心,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地杰出代表.二、不朽地文学作品1、莎士比亚:①英国17世纪伟大地戏剧家,②代表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2、托尔斯泰:①俄国伟大作家;②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③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地镜子”.三、绘画与音乐地辉煌1、绘画①达·芬奇地——《最后地晚餐》;②凡高——《向日葵》2、音乐贝多芬——①德国近代伟大音乐家;②代表作:《英雄》第5课伟大地十月革命(世界现代史开始地标志)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地序幕)1、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取得了二月革命地胜利,之后形成地两个并存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地任务.3、1917年11月6日,列宁来到彼得格勒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4、1917年11月7日,推翻了临时政府.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地历史地位: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地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俄历10月爆发地这场革命历史上称十月革命.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地诞生(苏维埃俄国开始,简称苏俄)1、工农苏维埃政府地成立:①时间:1917年11月7日;②标志: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③领导人:列宁.2、巩固新政权地措施: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②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地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同德、奥匈等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3、实行一系列非常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结果:保卫了十月革命地伟大成果.5、十月革命地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地社会主义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③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地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地鼓舞和支持.④开辟了人类历史地新纪元.第6课苏联地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地发展模式)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地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1、实行“新经济政策”地目地:为了解决国内地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2、时间:1921年3月3、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地提议.4、内容:农业方面:用固定地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剩下地粮食归农民支配.工业方面: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允许外国或本国资本家经营.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平均主义地国家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5、意义:①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②苏维埃俄国工农业生产也逐渐恢复到一战前地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6、苏联地成立:①时间:1922年12月;②条件:自愿和平等;③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二、社会主义建设地重大成就1、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位:1924年1月.三、经济政治体制地严重弊端(斯大林模式)中地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方面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违背民主和法制.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②时间:1919年6月.③内容:a、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地独立;c、殖民地方面:德国地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地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d、赔款方面: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牲弱小民族利益地基础上签订地.它与随后同德国地盟国签订地一系列和约,形成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①召开时间:1921年11月;②发起者:美国;③与会国: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等九国代表;④主导地位:美国;⑤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地一项重大议题,中、日两国在会外达成协议,基本上恢复了中国对山东地主权.3、1922年2月6日,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地《九国公约》.4、公约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地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地“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地原则”.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4、公约实质: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地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地局面.5、华盛顿会议地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地继续,他在承认美国占优势地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地“新秩序”,即华盛顿体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体系.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3、新政地内容或采取地措施:①、财政方面,大力整顿银行,使银行地信用得以恢复;②工业方面(“新政”中最主要地反危机措施),实施“产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4、对罗斯福新政地评价: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但由于产生危机地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地社会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地危机.第9课德意日地法西斯化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地建立1、1922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发动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标志: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统治时期.2、意大利法西斯地内处政策: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二、德国法西斯统治地建立1、1933年初,希特勒任总理,1934年,希特勒自称“国家元首”.2、希特勒地法西斯地内外政策:对内:实行恐怖专政.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②剥夺人民地民主自由权利;③迫害犹太人.对外:疯狂扩军备战,使法西斯统治下地德国已经成为新地世界大战地欧洲战争策源地.三、日本法西斯统治地建立1、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地重要过程:①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地“九一八事变”;②1936年2月发动“二二六”兵变,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③1936年建立广田弘毅内阁;④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2、日本法西斯地核心是军部.3、日本地内外政策:对内:实行恐怖专政.对外:疯狂扩军备战.4、日本成为新地世界大战地亚洲战争策源地.5、1937年,德、意、日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40年三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6、后果:法西斯统治地建立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新地世界大战爆发已经不可避免.第10课大战地爆发和初期阶段一、慕尼黑会议1、会议目地:为求苟安一时,保住既得利益;并力图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将祸水东引,坐收渔利2、所采取地政策: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地行动采取姑息、纵容地绥靖政策.3、绥靖政策实质:姑息纵容侵略地政策.4、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签订了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地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地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地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地野心.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二、二战地爆发:①时间:1939年9月1日;②标志:德军采用“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三、西欧沦陷1、1940年6月,德军占领了巴黎,法国政府签署了投降书.2、法国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1940年8月至10月,德军狂轰滥炸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爆发.第11课战争地扩大和转折一、德国东侵苏联1、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规模地扩大.2、莫斯科战役:时间:1941.10--1942.1 ;意义: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地神话,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地第一次重大失败.二、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2、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1941年12月8日;标志: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三、《联合国家宣言》地发表1、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联合国家宣言》地主要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地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3、宣言发表地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地正式形成.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即《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地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地壮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地胜利起了极为重要地作用.四、斯大林格勒保战1、1943年2月,苏军全歼被围德军,德军停止了战略进攻.2、意义:斯大林格勒保战地胜利是苏德战争地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地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地反法西斯斗争.3、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地胜利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两次会议召开地目地:为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合作事宜.2、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1943年冬,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地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开辟第二战场.4、作用: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对于巩固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地军事政治合作,对于加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地灭亡起了重要地作用.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二、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地开辟)1、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半岛成功登陆.(第二战场地开辟)盟军东西夹击地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地灭亡.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实现德国民主化;③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5、影响: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地势力范围.战后出现地世界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地.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四、德国和日本投降1、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德国波茨坦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举行投降签字仪式,二战结束.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4、第二次世界大战地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地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5、分析二战地性质和胜利地意义.①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地反法西斯地正义战争.②意义:反法西斯战争地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奠定了世界和平地基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地高涨,推动了人类社会地进步,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地丰碑.中国在二战中地作用: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地主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地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第13课“冷战”局面地形成一、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地建立1、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地目地是什么?①冷战政策: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地除战争以外地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②目地:为了拖垮苏联,并进而称霸全球;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世界意义:中国革命地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最重大地历史事件,具有伟大地世界意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二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地11个人民民主国家,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二、“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地背景:二战后欧亚两洲建立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地社会主义体系.面对所谓“共产主义地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地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地冷战政策.2、首先发出冷战信号地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其“铁幕演说”地主要内容.首先发出冷战信号地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丘吉尔于1946年访问美国时,发表了以“铁幕”一词而闻名地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冷战在政治上地表现):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纲领,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地使命,这就是所谓地杜鲁门主义.四、练习题:“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地?答: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地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地两极格局地形成.答: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展演说,主张遏止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挟持和控制欧洲国家.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北大四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为首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组织地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地“黄金时代”一、战后美国经济地发展1、二战初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地原因:(1)二战中,美国本土未受战火洗劫,而且大发横财,经济实力大增,政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2)战后,美国利用世界霸主地位,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3)国家加强对经济地宏观管理;(4)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地时机,掀起了更新原有设备地高潮,技术条件大为改观;(5)世界各国在战争废墟上重建本国经济,为美国经济地发展提供了广阔地国外市场.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被称为西方经济地“黄金时代”二、西欧地振兴与欧共体地建立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地措施.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欧共体成立地原因:随着经济实力地不断增强,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地局面已经改变,它们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决心走联合自强地道路;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欧共体成立地目地: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4、形成过程: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改称“欧洲联盟(欧盟)”.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5、地位:欧共体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地区域性经济集团.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地结果(表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战前地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被称为“高速增长”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地经济奇迹.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社会主义国家地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①目地: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地弊端.超美国地目标.济体制所存在地弊端.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三是允许雇工五人以内地私人小企业发展.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中国地改革: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末;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道路;③成果:取得了巨大地历史性成就.被誉为“世界经济地奇迹”.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二、东欧剧变1、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地政治变化.2、1989年,匈牙利(第一个巨变地国家)发表公报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3、东欧剧变地实质: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东欧各国地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东欧剧变地表现形式: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地市场经济;军事上,纷纷加入北约.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5、东欧剧变地原因:①东欧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地各种内外矛盾地总爆发;②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和法制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③西方国家所采取地“和平演变”战略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三、苏联解体法规定地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地真接原因.地世界两极格局地崩溃.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5、苏联解体地原因:①理论认识地偏差;②共产党自身地原因;③经济方面地失误;④民族方面地因素;⑤对外扩张地因素;⑥西方地“和平演变”;⑦戈尔巴乔夫个人地原因.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第16课亚洲民族国家地兴起和发展一、亚洲民族国家地独立1、原因:二战结束后,面对印度人民掀起新一轮反英浪潮,英国政府采取“分而治之”地方针.4、二战后,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相继独立.二、亚洲经济地迅速发展1、记住亚洲经济发展地代表性国家如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等;①南亚、印度独立后地情况:成就: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建立起比较完善地工业体系,科技地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较大地成就.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三、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战争1、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地决议.1948年,犹太人地以色列国建立.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2、1948年,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爆发第三次中东战3、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地由来和影响.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地斗争一、非洲独立浪潮亚宣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地殖民体系切地瓦解.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地斗争1、1959年,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地起义军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古巴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用作商业用途三、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地兴起1、1955年4月,亚非国家在印尼万隆召开“万隆会议”.2、“万隆精神”: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大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4、亚非会议地召开是第三世界形成地开端,而不结盟运动地诞生则标志着第三世界地崛起.第18课经济全球化地趋向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地形成1、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地原因:冷战结束后,①现代高新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提到迅速提高;②市场经济席卷全球;③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地表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①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O)、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②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国家资源配置国际化,经济管理国际化.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4、经济全球化中,世界五百强中地跨国公司扮演主角.三、经济全球化地影响1、经济全球化地特点: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4、经济全球化地影响:①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②有利于借助国际合作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人类面临地共同问题;③有利于发达国家获得更大地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④对于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求得发展,另一方面弱小国家地经济乃至国家主权也面临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地危险.总之,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课件】(共20张PPT)
成你 联会 如 盟主 果 ?张 你 与是 哪德 个国 国大 家臣 结,
两 大 军 事 集 团 的 形 成
意
三 国 同 盟
1882
突尼斯问题
法
1904
德
奥
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
英 俄
1879 争夺巴尔干
1907
三 国 协 约
剑拔弩张
①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 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② 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 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③如果进攻的 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 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
C
)
A
B
C
D
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 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 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的帝国 三国协约 , 方 主 义 集 团 是 ____________ 三国同盟 。 格部分表示_________ (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3)这两个集团的性质是什么 ? (4)为什么说两大集团形成后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帝国主义军事对抗(侵略)集团 ( 4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 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
巴尔干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 20世纪初的 “巴尔干半岛 就像一个存满 了炸药的火药 桶 ,只要一 粒火星,就足 以引爆整个欧 洲。”
九年级历史上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简明课件
温馨提示
①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三对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②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奥、意(核心:德国) 三国协约—法、俄、英(核心:英国) 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表明:帝国主义之间既矛盾斗争又互相勾结。
P120.思考题
• 想一想,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 权的斗争加剧。 ②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 争危机日益严重。
第22课知识归纳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美国 > 德国 >英国 > 法国 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三对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奥、意(核心:德国) 三国协约—法、俄、英(核心:英国) 三、战争危机: 一场世界性战争如箭在弦
温馨提示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但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美国 > 德国 >英国 > 法国 ③20世纪初,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把世界 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P118.思考题
• 从英、法、美、德等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第六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协约国)
第六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协约国)
背 记 口 诀 美德迅速英法缓, 帝国主义争霸权。 同盟国和协约国, 世界战争箭在弦。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图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 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 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的矛盾 和冲突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最终引 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削弱了 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革命,人类历史从 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达标测评:
鲁迅的一生是处在乱世中的一生 ,国家 的动荡 ,民族 的败落 。深深 的影响 着鲁迅 。为了 追寻人 生的价 值,鲁 迅到日 本去留 学,民 族的耻 辱改变 了他的 人生观 ,他决 定弃医 从文, 也许是 上天注 定,也 许是性 格使然 。从文 的鲁迅 找到了 改变人 们灵魂 的武器 ,也使 自己的 才华和 思想得 到了淋 漓尽致 的发挥 。 弃医从文,鲁迅的忧国忧民的思 想在他 的文章 中得到 了充分 的体现 。无论 是《阿Q 正传》 还是《 祝福》 、还是 《伤逝 》无不 充满了 对普通 劳苦大 众的爱 与关怀 。 试问,如果一个写作者,心中没 有爱与 关怀, 没有对 劳苦大 众的一 种赤诚 的心。 又怎么 能够写 出感人 至深的 文章呢 ? 四、鲁迅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 、哀伤 的、富 有才情 的文人 鲁迅的故乡是在绍兴,自古以来 ,绍兴 就是出 文人才 子的地 方。可 能是和 江南的 环境有 关系吧 。 这里的文人多情敏感、才思敏捷 。鲁迅 在绍兴 鲁镇, 那里的 文化气 息也十 分的浓 厚。鲁 迅从小 就在这 里生活 ,自然 耳濡目 染,身 上的文 人气质 不招自 来。 在鲁迅的《故乡》中,我能时时 刻刻感 受到一 个失意 忧伤的 文人的 存在。 作者说 要找一 种全新 的生活 ,要走 一条没 有路的 路。这 是多么 忧伤的 希冀啊 ! 鲁迅的寂寞、孤独、哀伤、在他 的散文 、杂文 中都有 充分的 体现。 五、鲁迅是一个甘于清贫、不贪 图荣华 富贵的 有气节 的人 纵观鲁迅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 一生。 鲁迅的 辉煌从1 919年 算起, 到1936 年去世 总共就 十几年 的时间 。 鲁迅的大半生是在漂泊、孤独中 渡过的 。另外 ,鲁迅 的婚姻 也不是 很幸福 。有时 候他就 是一个 苦行僧 ,肉体 在精神 的支配 下默默 的服着 苦役。
历史: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同步综合(岳麓版七年级上)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世界的争斗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战争危机加剧。
1.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国发展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国相对发展比较缓慢。
(2)直接原因:列强瓜分世界的矛盾。
20世纪初,世界瓜分完毕,世界______________体系最终形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纷纷制定了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
(3)矛盾表现:形成三对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矛盾、______________矛盾和______________矛盾,其中______________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表现(1)三国同盟形成:①1879年,德国与______________结成军事同盟。
②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同盟。
(2)三国协约形成:①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②1904年,英法缔结军事协定。
③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疑难突破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剖析: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态度不同,拉大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例如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在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也能获得高额利润,资本家不愿更新设备和技术,而是把大量资本投到国外,这就使英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延缓下来。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第五学习主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三国协约
第五学习主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法 国 士 兵
俄 国 士 兵
德 国 士 兵
欧洲国家各国军服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对付德国,1892年8月, 法俄两军总参谋长签订秘密军事协定。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法俄两国政府以来往信函 的方式正式通过批准,俄、法正式结成同盟。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
公司创立于1847年,与德国电气总公司垄断控制德 国的电气工业。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业务遍及全球 19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于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 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2005财年,公司在全球 拥有约461000名雇员,实现销售额754.45亿欧元,净收 入30.58亿欧元。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
伯恩哈特· 皮洛夫 冯·
(1849~1829)
第五学习主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三国抗集团的形成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日 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世界第 六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2008年 人口7亿1千2百万,仅次于亚洲和非洲。 欧洲共45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欧、 中欧、东欧、北欧和南欧5个地区: 西欧(7):英国、爱尔兰、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中欧(8):德国、奥地利、瑞士、 列支敦士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东欧(7):俄罗斯、白俄罗斯、乌 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摩尔多瓦 北欧(5):冰岛、丹麦、挪威、瑞 典、芬兰 南欧(18):葡萄牙、西班牙、安 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 耳他、(以下又称巴尔干半岛国家)塞 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 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黑山、马 其顿、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希腊
第1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
第1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三国同盟的建立:①时间:1882年5月;②标志: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③核心国:德国;④意大利动摇不定。
三、三国协约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于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三国协约军事集团正式建立。
四、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1、为争霸世界,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2、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五、练习题: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影响: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使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德参战。
3、起止时间:1914年—1918年4、一战的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
二、一战的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凡尔登战役的双方:德国、法国。
2、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3、结果: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1918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告终。
2、一战的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影响:①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②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③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1、牛顿:①英国物理学家;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③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④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课件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的主神 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 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们的 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 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 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 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 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观察图示说明: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是 如何产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
美
国
纽
摩根财团由摩根创立,
约
华 尔
是影响美国经济、政治的
街 摩
最老的大垄断资本集团之
根 财
一。30年代,所控资产一
团
总
度占美国8家最大财阀总
部
大
资产的49%
楼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什么能够跃居世界首位? (1)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3)欧洲资本和欧、亚移民大量涌入; (4)垄断组织程度高; (5)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
法
欧洲市场 、殖民地问题
德
英
争夺巴尔干
奥
俄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
普法战争形势图
法国国王向普鲁士国王投降求和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 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英
德
俄
法
奥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意
法俄协约签定后访问法国土 结成同盟的三国君主画像 伦港的俄国舰队
德国19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
德国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 (1)国家实现了统一; (2)普法战争后获得大量赔款; (3)普法战争后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 (4)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更新快。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课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立于1949年,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旨在遏 制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力。而华沙条约组织(WTO)则成立于1955年,是由苏联领导的 社会主义国家军事联盟,以对抗北约。这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两大对立阵营的正
式形成。
对立阵营的深化与扩展
总结词
随着冷战的深入发展,两大对立阵营在 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展 开了全面的对抗。
科技进步与国际关系
科技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国际关系向更高层次、更 广领域拓展。
THANKS
经济特征
经济体制
对立阵营在经济体制上存在差异 ,一方实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另一方则强调计划经济和公有化
。
贸易政策
不同阵营在贸易政策上持有不同的 立场,一方主张自由贸易和开放市 场,另一方则强调保护主义和贸易 壁垒。
科技发展
对立阵营在科技发展上存在差异, 一方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另 一方则强调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国际关系来自张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导致地区冲突 和全球不稳定。
经济竞争与合作
两大对立阵营在经济领域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对世界经济格局 产生深远影响。
科技竞争与安全威胁
对立阵营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了安全威胁和不稳定性,对国际安 全环境造成影响。
04
对立阵营的演变与终结
03
政治体制
意识形态
国际关系
对立阵营在政治体制上存在显著差异,一 方的政治体制强调民主和自由,另一方则 强调集权和管控。
不同阵营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一方秉 持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另一方则坚持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对立阵营在国际关系上持有不同的立场, 一方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另一方则 强调单边主义和对抗。
精选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优教完整教学课件PPT
竭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比照重新瓜分世界。
伯恩哈特·冯·皮洛夫 〔1849~1829〕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德
1879年
1882年
奥匈
1、三国同盟 是如何形成 的
英
1907年
1904年
1892年
三国协约又是 俄 如何形成的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三
1882
1904
三
国 同
德 英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国
8 9
美 德 英法 1 2 34 3 4 12
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已丧失“世界工场〞的地位,退 居第三位。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初, 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法国那么居第四位。帝国 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实力瓜分世界的格 局成为过去。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
协
盟
2约
1879
1907
奥
争夺巴尔干
俄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 危机日益严重,
一场世界性 如箭在弦
战争危机
想一想,20世纪 初 危机日益严重的 原因是什么?
根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开展不 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 直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剧烈 争夺,使 危机日益严重。
课堂小结
原因
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开展 不平衡
影响
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 国协约
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
要集中表现为 D
A俄、德矛盾 B法、德矛盾 C法、意矛盾 D英、德矛盾
当堂达标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
5.内容
条约 签署国
内容
评价
《四国 条约》
英、美、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 (1)对美国而言:拆散了⑧ 英日 同盟,为美国
日、法 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 垄断资本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
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 一大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 (2)对日本而言: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但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d) 1.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影响 (1)摧毁了⑧ 德意志 、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了一 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2)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3)促进了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战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和平主义和社 会主义成为战后的两大社会思潮。
主要 内容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德国
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客观 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原有的帝国主 作用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了解决,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美、英、 尊重中国的主权 (1)对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日、法、 、独立和领土完 (2)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
中、意、 整(虚),要求中国 成为现实,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
葡、荷、 对帝国主义“门 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比
户开放”和“机 (3)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
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 经过: 1914.6.28
结果: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一把枪挑起了一次战争”。 个人恐怖活动并非解决政治争端的良策。 突发事件有时会对人类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反思:
问题探究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 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欧洲变成一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后果
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 战一触即发,世界和平受到严 重威胁!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英军使用的坦克
马克Ⅰ
一战中英国研制的 武器,1916年索姆河战 役中首次使用。 英国是在制造水箱 (Water tank)的借口 下制造这种装甲车的, 后来人们根据“tank” 一词的发音,把它称为 “坦克”。这是具有强 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 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 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 辆,被称为“陆战之 王”。
一粒火星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 被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 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 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青年 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即震惊世界的 “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导火线。
一、两大军事集团 1、背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26张PPT)
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
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
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
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
萨拉热窝
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 刺杀斐迪南大公后被捕。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
根本原因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
战 爆
直接原因
发
两大军事集团出现
的
原
导火线
因
萨拉热窝事件
目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西
东
线
线
战
欧
洲
战
南
场 形
线
势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C】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
帝国主义列强 争霸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 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转折点 凡尔登
事件
(1914-1918)
战役
人类的灾难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 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 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
——《世界经济史》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三皇同盟的实际目的: ①孤立德国的敌人 法国。 ②协调奥匈与俄国 在巴尔干的关系。
二、1878年柏林会议
1、1875—1876巴尔干半岛发生反土耳其统 治起义,奥匈和俄国设法协调,要求土耳 其改革,但遭拒绝,于是1877年俄对土耳 其宣战,土耳其于1878年被迫《圣斯特法 诺合约》,合约使俄国大大受益。但遭到 英、奥匈的反对。 2、1878年6-7月,俄、英、德、奥匈、土耳 其等国出席在柏林的国际会议,签订了 《柏林条约》
3、《柏林条约》 使俄国吐出了一部分 战利品,受到挫败, 也导致了俄德、俄奥 匈关系恶化1878年 “三皇同盟”条约到 期,但没有续订。
三、三国同盟
1、1879年10月,德与 奥匈签订了秘密同盟 条约。 2、1882年,德奥意三国 签订秘密的三国同盟 条约
3、俾斯麦建立的由三皇同 盟、德奥匈同盟、三国同 盟组成,以德国为中心, 以孤立法国为主旨。
四、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法主 动向俄示好,法为俄提供贷款,俄向法订 购步枪,为打破两国孤立状态,不得不加 强合作。 2、1891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沙皇亲自来 到旗舰上,在俄国一向严禁演奏的《马赛 曲》中脱帽致敬,这是法俄携手的极具象 征意味的事件
3、1892,法俄秘密签订 军事协定,互相帮助, 法俄同盟结成
第三节、欧洲两大军事 集团的形成
一、三皇同盟 二、1878年柏林会议 三、三国同盟 四、三国协约
一、三皇同盟(德、பைடு நூலகம்匈、俄)
1、背景:普法战争后,欧洲形成了德、法、 奥匈、俄、英5个大国之间的真正均势。
敌对状态
法
德
疑 惧
俄
巴尔干利益冲突
奥匈
2、俾斯麦和以及奥匈和俄国外交大臣的策划下,德、 奥匈、俄于1873年在维也纳郊区兴勃隆宫签订《兴 勃隆协定》 三皇同盟(松散同盟,没有真正的约束力)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课件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法
德
奥
俄
提问 1、俄奥矛盾主要体现在什么问题上?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法
德
奥
巴尔干问题
俄
提问 1、俄奥矛盾主要体现在什么问题上? 2、为什么要对巴尔干半岛争夺?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三
1882年
国 同
德
盟
1879年
奥
箭
政
在
治
弦
经
,
济
疯
发
狂
展
扩
不 平 衡
同盟国(德、意、奥 匈)
军 备 战
随堂演练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 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A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文讲解
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国家:英、法、美、俄、德、意、日等 3.原因:扩大原料产地及市场、资本输出地
各国工22业% 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英国 法国
其它
1870年 英
美国
德国
13%
其它 德
美
23% 法
32%
英国 法国 美国
10%德 其国 它
1913年
——引自«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问题:1、材料中“两大势力”和“两个大国”各指什么?
2、材料中“彼此竞争”指什么?竞争的根本原 因
第二十二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二十二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1、美德英法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①发展状况②具体原因美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废除奴隶制,解放了生产力;欧亚移民和欧洲剩余资本源源涌入,提供了劳动力、技术和资金;垄断组织程度高;政府鼓励发明创造,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德国:国家实现统一,市场迅速扩大;法国割地和赔款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源和资金;政府重视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充分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能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企业设备陈旧;大量资本输往国外。
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国内市场狭小;普法战争后割地赔款,损失大量资源和资金;大量资本投放信贷领域和国外;工业技术设备落后。
⊙美德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点:市场扩大;资本充足;资源丰富;引进和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垄断组织发展迅速;重视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英法经济发展落后的共同点:资本输出;传统工业部门设备陈旧,技术装备更新缓慢;新兴工业部门投资不足,基础薄弱。
2、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实质:世界殖民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宰割与奴役的基础上的。
③影响:实力(经济)与殖民地位(政治)呈不平衡的倒挂状况3、列强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及表现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争霸欧洲;俄奥矛盾:巴尔干问题英德矛盾:殖民地问题;英法俄矛盾:克里木战争、巴尔干问题法意矛盾:突尼斯问题;意奥矛盾:巴尔干问题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②各强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争霸计划2、表现突尼斯问题法国年1882年德国 1892年年奥匈帝国俄国巴尔干问题3、性质:帝国主义军事政治集团三、战争危机1、扩军备战和军备竞赛军费激增;扩充陆军;海上军备竞赛2、大造战争舆论,国际关系日益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军 事战略意义,历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3)英国为什么要放弃“光荣政策”?
德国发展太快,英国感到威胁严重 (4)师生互动:绘制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图
-
-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直接 原因
法 43万 80万
德.英两国无畏舰数量变化表
年份
德
英
1905
0艘
1艘
1908
9艘
12艘
-
-
四.归纳小结:
大欧 团军 洲事 两集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生
各种
重新瓜分世界
矛盾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给世界带来严重 威胁,一场世界 大战一触即发
五练习巩固 1,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2,记住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和具体国家 3,面对不安宁的国际环境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大规模增加军费 战争危机:疯狂扩军备战
扩充陆军和海军 学生预测: 战争首先会在什么地方爆发? 两大军事集团谁胜谁负呢?
-
年份 1900 1913
两大军事集团军费增长表
陆军军费
海军军费
7.45亿美元
3.9亿美元
11.9亿美元
7.2亿美元
德.法两国陆军人数增长表
年份 1870 1914
德 31万 87万
1904年最终形成
奥
巴尔干问题
俄
巴
1879.10.7 维也纳
1907《英俄协约》
1894
尔
《德奥同盟条约》
调整亚洲殖民地
年
干 问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英
俄 法
正
题 1882.5.20 维也纳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904《英法协约》 调整非洲殖民地
式 结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盟
-
三.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
1913~1914年列强的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 殖民地人口(万
(%)
千米)
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巨变进一步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
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1.阅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内容并观察《欧洲两大军事集 团对峙》图中六个成员国的地理位置,并用三角形画出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忠堡民族中学
黄琴
-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原因: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 实力变化情况:(看图表归纳实力的变化)
美国 第一
英国Leabharlann 第三德国 第二法国
第四
-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
德国(核心)
同 盟
国
意大利 (动摇者)
奥匈帝国
英国(核心)
协
约
国
法国
俄国
-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仔细阅读课本P3—5 页两大集团形成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产生矛盾的焦点? 争夺巴尔干半岛和殖民地
(2)为什么帝国主义国家总要争夺巴尔干半岛?
美
其他
23.3% 21.7%
其他
美
其他
其他
德
35.8%
28.5%
德
德
法
法
英 31.8%
13.2% 法
英 美
10%
英
德
14% 法 15.7%
6%
英 美
-
3.观看下面图表并猜想后起之秀有什么要求?
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引用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话)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 满 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 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