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作品分析与评论共25页文档
纪录片评论 文档
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
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
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
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文艺常识电视散文影评2010-01-19 21:04:28| 分类:影评|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电视散文的发展从1984年起步探索至今,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多年历程,产生了无以数计的作品,有些作品如过眼云烟,有的却像里程碑一样永远刻写在电视散文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觉得电视工作者在这十年里,在文学节目上辛勤耕耘,已经产生了一批既具有开拓性,而在艺术上又完整,具有感染力的说服力的作品。
这批作品从理论研究角度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做解剖的样板。
从实践角度说,它们也为将来的实践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可以直接指导实践。
”1995年3月,江苏电视节上,资深电视评论家蔡骧说了这段话,那正是电视散文创作的高峰期。
纪录片鉴赏评论
• 同期声的出现成为纪录片的重大突破,它的作用在于: 能够更真实地表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更生动地表现 人物的情感和感受,更客观地表现人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拍摄对象的同期声叙述,把过去的事情变成现在 的讲述,把以前通过解说、转述、代述的议论、抒情 变为面对面的“自述”,其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 甚至讲述的个性均得到强化,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思 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并揭示了主题。而且它使纪录 片的叙述视角由单一转向多个,丰富了纪录片的视听 组合样式,为不同的内容、涵义提供最适合传达的空 间。从我国近年的纪录片创作来看,同期声因为具备 上述优点而越来越被普遍地使用,以它为核心构筑纪 录片的语言文字单元,它成为纪录片语言系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的明暗差别,可分为硬调、软调、中间调。
(3)影调对比--指景物或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对比。
第二节 声音语言
一、声音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纪录片中声音语言的运用
一、声音语言的独特魅力
• 首先,声音的记录扩展了画面空间表现的深度和广 度,使空间表现多元化。
• 其次,纪录片中的声音语言,尤其是记者的采访交
纪录片鉴赏与 评论
纪录片的语言系统
• 画面语言 • 声音语言 • 声画结合 另外还包括了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语言 等特殊的语言形态。
第一节 画面语言
一、画面语言:纪录片的本体语言
二、画面语言的表达方式
一、画面语言:纪录片的本体语言 • 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 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承载了叙 事、抒情、表意等功能。 • 根据其不同的功用,纪录片的画面语言也就被 分成了三种形态:叙述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 面语言和表现性画面语言。
纪录片《沙与海》分析
纪录片《沙与海》分析纪录片《沙与海》分析《沙与海》是由康健宁、高国栋联合执导的纪录电影,于199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记录了分别生活在沙漠里的游牧人家刘泽远和大海上的渔民刘丕成两家人栖身的地域环境和各自不同的生活。
下面是纪录片《沙与海》分析,快来看看吧!空旷辽远的大漠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极端,但是艺术这双神奇的大手却把他们紧密相连,在艺术家眼中,沙是固体的海,蕴含着大海的辽阔,海是流动的沙,凝聚着沙漠的雄浑。
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类型下有着淳朴奋斗的人们,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顽强地生活着,世世代代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纪录片简介纪录片《沙与海》是康健宁和高国栋共同完成的作品,他们分别选取了内蒙古沙漠中刘泽远一家和辽宁一个孤岛上刘丕成一家进行拍摄,通过他们生活状况的对比,反映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之下顽强的生存意志。
作品开头,在大漠黄昏中牵着骆驼缓缓走来的牧民刘泽远,在海浪翻腾下紧握渔船罗盘的渔民刘丕成,二人依次以能够显示身份的影像入画,之后分别定格。
刘泽远的生活围绕羊、骆驼和草场,他们一家生活艰难但欢欣,但子女们的憋闷与孤单正是刘泽远这种生存状态所独有的内心景象、情感景象。
刘丕成对自己家业的不满,对家业继承的担忧正反映出这类家业较发达的劳动者的内心空间和情感诉求。
两个人的故事都是建立家业的故事。
影像的背后——父子打枣片子中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段落——刘泽远父子打枣,广阔的沙漠中两个小小的人影走向两棵孤独仅存的枣树,这幅画面产生了很强烈的悲情,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在几近死寂的沙漠中,孤独的生命仍然顽强地活着,再有,那双在沙子中捡沙枣的老手的特写镜头,由于时间的持续,逐渐使人产生联想,老人似乎永远在沙漠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尽管它的果实是那么微不足道。
父子俩打沙枣的行为和孤独的人、树以及广阔的沙漠与天空构成的对比,难免给人两种感觉,一是劳作的艰难,一是追求生存的渴望与悲壮。
纪录片作品分析与评论课件
解析纪录片的剪辑逻辑、节奏和转场方式, 探讨其对故事叙述的作用。
拍摄手法
研究纪录片的摄影技巧、镜头语言和画面构 图,分析其对观众感知的影响。
声音设计
关注纪录片的音效、配乐和旁白,分析其如 何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评论语言规范
客观性
在评论中保持客观态度,避免 主观臆断和过度解读。
准确性
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影片内容 和观点,不出现事实错误。
拍摄角度与构图
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构图,营造视觉冲击力。
光线与色彩
合理运用光线和色彩,提升画面的艺术感。
现场捕捉与导演摆拍
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现场捕捉和导演摆拍手 法。
后期制作与编辑
01
剪辑技巧
运用合适的剪辑技巧,如跳剪、拼 接、转场等,增强节奏感。
字幕与解说词
添加必要的字幕和解说词,帮助观 众理解内容。
优秀纪录片推荐
推荐纪录片
《地球脉动》、《迁徙的鸟》、《寿司 之神》
VS
推荐理由
《地球脉动》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珍稀动 物为背景,展现了地球生态的多样性和生 命力;《迁徙的鸟》通过鸟类的迁徙旅程 ,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寿司之 神》则以寿司为主题,深入挖掘了日本传 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和传承。
评论写作指导
清晰性
表达清晰,逻辑严密,避免使 用模糊或含糊的语言。
专业性
使用专业术语和行话,提高评 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评论逻辑结构
引言
简要介绍纪录片的内容和背景,提出评论的主题和目 的。
主体
按照评论角度选择,逐一展开分析,每个角度自成一 段。
结论
总结评论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及对观众 的启示。
04 纪录片作品评论实践
纪录片作品分析
《荆楚来客》——纪录片分析我们小组在新学期学习纪录片拍摄课程时花了一个学期完成了一部微型人物传记纪录片《荆楚来客》。
我们小组选题定位是拍摄外国留学生,荆楚理工大学现在外国留学生有很多,学校有专门的中文课程是留学生学习的,一开始来校看到很多留学生很惊奇,现在看到他们,我会思考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以及生活和我们有什么迥异,正好这个学期的纪录片创作课让我能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定位拍摄外国留学生,满足我的好奇心,也让大家知道留学生在华的情况,所有我们小组选择了留学生这样的主题,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外国的留学生在华生活是孤独的,我们不仅有语音上交流的困难,还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更有生活习惯和礼仪的不同。
所以,我们和留学生交流沟通要有耐心和爱心,他们需要我们的友爱和关心。
我们在中国人,也是东方之主,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来对待留学生,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国家向来推崇友爱和善,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我们中国的待客之道,所以我们拍摄留学生而取名是《荆楚来客》。
再用纪录片纪实的拍摄手法拍摄留学生客观的展示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大家了解留学生的生活状态,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是了解留学生和他们深层的交流做朋友,也让大家能好好的尽地主之谊,给留学生留下好印象,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友好仁义。
我们纪录片拍摄选取的主人公是一名黑人留学生,他名字叫马乐迪,他来自科特迪瓦,我们主要拍摄的是他和他朋友李明的生活日常,因为我们拍摄的是微型纪录片,影片的时长只有八到十分钟,所以我们无法淋漓尽致的将留学生的全貌展现给大家看,所以我们用的是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在影片中选取了留学生的各个生活点,展示给大家看,大致的讲述了他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运用了画外音的形式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进行纪录片编辑,里面还有纪录片的采访,用来补充采访对象画面缺失的信息,使得我们小组的纪录片最大程度上传达最全面的留学生生活的状态。
我们纪录片主要拍摄的是从我们第一次遇见留学生,然后和他们交流后成为朋友。
2020年电视纪录片分析评论及案例
电视纪录片分析评论及案例一般以电视为主的院校,考试多以电视作品分析为主,就往年的情况综合来看,多半是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因为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作品中最有文化含量的类型,同时也综合了电视的各个表现要素,对于考生文字及感受能力的考察最具有综合性。
一、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电影电视为媒体载体,以记录为手段和方法,按照创作主体的思想追求与情感导向拍摄出来的影像作品。
“求真”是纪录片艺术表现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是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中国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或形式,它是对社会及自然事务进行记录、表现的非虚构的电视节目种群。
纪录片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实践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在电视传媒中,电视纪录片可以充分发挥电视的特长与优势,即可以在对现实的记录构思中,寄寓一定的文化内涵或思想意义,并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震撼力,甚至还可能超过一些虚构的作品。
二、电视纪录片的种类人类学的、自然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人物传记的、旅游的、信息的、工业的、科普的、公共事务的、商业的、新闻的、销售的等等。
三、电视纪录片的特性1、真实性从整体上讲是指形象真实、声音真实、场面真实,乃至情感真实、心灵真,实,氛围真实等等。
要求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以采访摄像为基本手段,直接拍摄,记录真人真事真情真景。
2、艺术性当然这是在真实性前提下的艺术性,并非是那种允许虚构的艺术性。
这里涵盖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强调情感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
此外,它还表现为要通过种种艺术手段来帮助事实的记录,或者以其营构出一种真实的氛围。
3、伦理性:或可以称为哲理性。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这种特性是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作为对一些新闻专题的关注,作为对一些舆论的引导,作为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或批评,甚至希望促成一种社会的改革。
纪录片《海洋》分析
纪录片《海洋》分析第一篇:纪录片《海洋》分析纪录片《海洋》分析老师说,要分析一部纪录片要先看清楚他是一部真实电影还是直接电影•我认为《海洋》可以算是真实电影,理由如下1.《海洋》前半部分意识形态不强,似乎是一部直接电影;但是最后十分钟加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前半部分完全成为最后十分钟的铺垫,整体大逆转成为一部观点鲜明的具有故事片特质的真实电影。
2.摄影机是和被摄体有互动的,有肢体上的访谈的;《海洋》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摄影机和摄影设备,以达到各种刁钻的摄影角度要求,有些镜头就仿佛是摄影机和鲸鱼在大海中翩翩起舞,可以理解为摄影机参与进入影片,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形成了一种肢体上的访问,个人认为这是直接电影的表象,但却是真实电影的形式。
3.《海洋》使用了大量的故事片叙事手法,将割裂的场景和镜头连在一起,而不是直接电影那样按照被摄体本身的进程发展。
虽然《海洋》制作团队难以干预各种海洋生物的行为,亦未干涉大海的发展进程,在解说和音乐的使用上也非常谨慎,这是直接电影的特征;但是通过强势的视听语言和剪辑手法,打乱了大海的逻辑,而影片结构也是精心安排,全然没有了即发的特性,真实电影的人工痕迹非常明显。
4.最明显的就是该片有演员参与表演,还制作了仿真模型代替难以拍摄的物体,如机械控制的鲨鱼代替被捕捉的而砍去鳍沉入海底的鲨鱼。
这都有违直接电影的原则。
5.总体看来《海洋》这部纪录片,虽然有很多直接电影的元素,但是更多偏向于真实电影。
•我将先选择1:03:40-1:04:00的这一个镜头来分析画面这是一个在空中的运动镜头,起幅是一个远景,在广阔平静的湖面上,纵深是连绵的远山被云层覆盖,画面中央有两条座头鲸的尾巴露出水面,仿佛在旋转着舞蹈;随着镜头前移,镜头向下扣,直到湖水充满屏幕,两条尾巴已经到了水下,水面打着转,形成一个浅浅的漩涡;落幅水面平静,但是漩涡中心水流翻涌,同时配着座头鲸的鸣叫,让人感觉水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个镜头前五个镜头开始起悠扬的笛子音乐,配着平静的水面;到这个镜头音乐止,座头鲸的鸣叫从远到近;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一大群座头鲸冲出水面。
纪录片分析《沙与海》
纪录片分析——《沙与海》影片概述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圆。
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
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
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
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
基本资料导演:康健宁,高国栋主演:刘泽远,,刘丕成片长:29分钟年份:1989年类型:纪录片国别:中国语言:国语宁夏方言影片解读结构结构上,平衡对称,错落有致。
整个片子非常严格地按照介照完刘丕成之后,紧接着介绍刘泽远的顺序,两户人家,一个在湛蓝的大海上,一个在银色的沙漠里,两种地方风貌穿插,让人感觉清晰有序,新鲜不刻板,不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
音乐音乐的运用,统一并富有情趣。
本片的音乐选择绝对是一个亮点。
看一个片子的元素是不是一个亮点,我觉得是以观众的第一印象的视听为基准的。
如果观众看到一个画面,听到一句话,能突然一惊,有被激活的感觉,那么,它绝对就是亮点。
本片的音乐运用就有这种效果。
特别是在画面刘泽远的小女儿在沙漠里摸爬滚玩里面,以及刘泽远在捡沙枣的时候,音乐效果能让人动容。
本片音乐的运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统一。
统一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个是整个片子的统一,半个小时看下来,没有出现第二支曲子,只有一支曲子,没有杂乱的感觉,而且非常受用。
另一个方面,这个片子在介绍渔民刘丕成的时候,都没有音乐的配音,音乐只是统一出现在介绍沙漠里的刘泽远一家的时候,最妙的是,尽管这样安排,但丝毫不会给人一种偏得介绍刘泽远一家的感觉,整个片子下来,依然流畅自然。
纪录片影片分析范文(汇总7篇)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美食为主题进行拍摄的一个大型纪录片系列,《自然的馈赠》是它的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拍摄画面优美而且制作精妙不仅具有极强的可看性而且带给观众很强的真实感,可谓华实并具,并没有因为艺术性而抛却真实性,是纪录片中的典范。
整个系列追求的是对美食制作过程的记录,《自然的馈赠》主要记录的是美食制作的第一个环节一食材的获取,通过对多个地域多个民族特色食材的追踪记录向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独特的食材获取过程,用纪录片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来评价这个过程的话,那个词一定是馈赠。
作为纪录片,解说词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纪录片,而且担当了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重任,毕竟声画结合才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但近年来,有些纪录片过度夸大了解说词的作用,甚至将解说词摆到主要位置上完全的违背了纪录片的规律,但是这部纪录片完全不存在这种现象,它坚持遵循了纪录片的原则画主词辅,从而达到了一种臻于完美的境界。
例如纪录片中刻画老包挖竹笋小心翼翼避免伤根这一动作时,尽管摄影师用特写加大了对这一动作的渲染,但仅凭画面将小心翼翼这种状态表现出来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解说词在竹笋刚露出头时的恰当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它加深了观众对这一画面的理解,而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凸显了出来所以这里的解说词运用得极其精准,而片中的解说词大多便是这样的。
另外,对于空镜头的巧妙运用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空镜头是一种纯景物描写的镜头,看似不重要,但若运用的不恰当却极有可能毁掉整部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对空镜头的运用巧妙至极。
在纪录片一开头,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青青的群山,到葱郁的竹林中正在出土的竹笋等一系列与纪录片中将提到的地方有关的景色的不断切换,搭配上紧接的同样不断切换的人物镜头,将本片中将要呈现的人物与景物巧妙的表现了出来,再加上空镜头数量恰当,所以丝毫没有使纪录片产生虚假感,反而与纪录片浑然一体加强了真实感。
类似这样的镜头影片中还有很多,无一处不精妙。
《西藏一年》评析
纪录片作品分析之《西藏一年》11广电2 施婧楠《西藏一年》是书云导演的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以西藏第三大城镇、农牧业占百分之八十的江孜为拍摄地点。
摄制组在那里生活了一年,以田野考察的人类学方式,跟拍了八位普通藏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劳动。
在那里,人们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是现代的科学观念也改变着这里的传统思维方式。
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和信仰,被细腻真实的镜头和充满激情的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对于西藏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是一片神秘的雪域这一层面,根本不了解西藏人们到底是怎么样生活的。
《西藏一年》作为一部观察性纪录片,其宗旨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当下西藏人鲜活的日常生活,这一纪录片的特色是拍摄者使用了不带偏见的人类学考察方式和不带意识形态色彩的镜头。
历时一年的拍摄记录了这一地区的真实生活。
纪录片共分为五集,春、夏、秋、冬,由于西藏的冬季较长,所以冬季有两集。
而本文主要分析第二集:秋。
秋收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江孜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季节,但是这个季节,气候变幻不定,冰雹常常会使农民一年的辛苦毁于一旦。
次旦法师,又叫“冰雹喇嘛”,据说可以通过做法驱逐冰雹,保证丰收。
但是今天他失业了,因为江孜县政府给各乡买了防雹高射炮。
在无可比拟的科学技术面前,传统的咒语显然已经失去了力量。
但是村里的婚丧嫁娶、盖房修路、做生意,人们都会找他算上一卦。
这集中记录了他为一对年轻人算命,到结婚那一天,一切都由次旦法师和他们的父母包办,两个年轻人一无所知,那是当地人的传统习俗。
西藏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仁青由石匠变成了江孜县最大的包工头。
手下有八十多名工人,他开始承包政府的工程,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六公里长的泄洪水道。
但因为正值秋收季节,所以劳动力严重不足,但是工期又紧,所以仁青和工人一起吃住一起劳动,共同克服了困难,如期完成了工程。
片中展现了一妻多夫制,在那时生产力低下的西藏,他们延续了这种传统习俗。
还有他们的信仰,相信法师能够驱除冰雹带来丰收、能够卜算婚姻是否幸福,这些信仰和风俗,在我们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眼中看来依然陌生而遥远,但是摄制组没有猎奇心态,也没有夸张和渲染,只是以公正客观的视角,带着平静而敬畏的心来把他们记录下来。
纪录片影评
纪录片影评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
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
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
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
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
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
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
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
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引言:《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2012年推出的中国纪录片,由著名导演陈晓卿执导。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美的视觉呈现,以及细腻的音效和制作,展现中国各地的丰富美食文化和生活场景。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将中国各地的美食和餐桌文化作为线索,串联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整个片子由多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围绕着某种食材或菜系展开。
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整体的连贯性,又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感受。
二、空间叙事的运用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空间叙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片通过对不同地方的空间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影片中通过对四川、云南等地方的山川河流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地方独特的风景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美食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传统餐馆、农村小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描绘,展现了不同阶层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
三、人物叙事的运用在影片中,人物的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世代相传的厨师、农民、渔民等人物的访谈和描写,展现了他们对于食材和食物的专注和执着。
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给观众带来共鸣,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人物的叙事也使得观众对当地的食材和美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四、时间叙事的运用时间叙事是《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个重要的手法。
影片通过对制作过程的时间流逝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食物从原材料到最终上桌的完整过程。
观众可以看到厨师的精心制作,感受食物的烹调过程和变化,从而更加珍惜和体会食物背后的故事和劳动。
五、声音和音效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的声音和音效非常出色,为影片增添了一分神秘和情感。
影片中细腻的音效让观众仿佛能够闻到食材的香气、感受到食物的口感。
同时,音效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具动感和戏剧性,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纪录片影评范文、
所谓四,是指记者四次精彩的出境采访。记者尽量把镜头对准群众,自己少露脸(可出声音),需要出境时则是画龙点睛之处。第一次走在芒芒沙丘上,现场介绍这就是当年徐治民指数治沙的地方。这里,可看出记者深入实际的作风,也看出现场报道的好处,比主持人在演播室讲话更具真实性和现场感。第二次,记者满足老人的愿望,扶他上车去园子塔拉,这看出记者的敬业精神。本来他们已采访了多人,也去过园子塔拉,拍下的素材足可以做一期不错的节目了但他们仍不满足,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让主人公到第一线去,才有“戏”用新闻界的行话说,才能“抓到活鱼”。果然老人回到园子塔拉,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毁,受到刺激,这是全片最动人的一段。第三次,记者介绍石碑:背面碑文记着老人造林的功绩,正面大字却被人砸坏,从这里也看出记者的新闻素养,慧眼识珠,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借题发挥,抓住被砸的三个字做文章。第四次,采访小孩李磊。记者没用成人语言讲大道理,而是顺应情势,问李磊怎么玩,挖沙做什么,挖个洞给他看,等等,步步引导小孩认识缺水的严重性。记者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表达了高超的采访技巧和提问艺术。
纪录片赏析
《最后的山神》141032136杨劲豪《最后的山神》将镜头对准鄂伦春民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萨满类似于汉族的巫师,也就是与山神沟通的灵媒),通过他在山林间自由的原始的生活,让我们看到鄂伦春人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后,老一辈人对传统狩猎生活的留恋以及与山林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也反映了新的生活对他们的冲击。
作品的格调始终笼罩着一种淡远的忧伤,树木和动物的减少、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鄂伦春人的生活。
山神在逐步消失,作为最后一个萨满,孟金福是孤独的。
当他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之后,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他表演了最后的一次“跳神”,然后,孤独地上路了,带着,种行将消逝的文化形态。
说实话,再见到和观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我国少数民族里面有撒满这一族。
最开始知道萨满一词却是通过一些具有历史性题材的网游--萨满族—天生的猎人。
我真的我该如何去评价它。
纵观整部片子,无时不刻都感觉到一种古老的苍凉和厚重感。
最后一个萨满族人,将要从历史长河消失,消逝的是一种文明,一种最原始和最淳朴的文化。
一.人物的形象言行、内心意识世界山神是他们这个游牧民族的心里上,灵魂的寄托。
纪录片一开始便是主人公孟金福在砍着一块树皮,在树上刻着山神的像进行跪拜。
那种虔诚,就如同我们对先人一样,整个过程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山神头像作为一种心灵的具象,立刻在观众心中扎下了根。
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如果打猎有所收获,他也会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
他往山神嘴里塞食物。
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其实也是对大自然的感谢,他们信仰山神,不反映着这些人的内心世界。
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我们不难发现,他把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是神来崇拜。
除了雕刻山神图像来作为山神体外,孟金福这样的鄂伦春人也是载体,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山神,也就是鄂伦春的民族之魂。
纪录片作品分析与评论
第四节 纪录片的分析与评论方法
板块结构指一些没有直接联系的人物、事件和现象,按不同 的人物、时间、地域、事件主题等分成几个块,块与块之间 不一定构成起承转合的关系,这样的结构方式称之为板块结 构。总体结构采用的就是板块式结构方式,如《大国崛起》、 《故宫》等 。
第四节 纪录片的分析与评论方法
第四节 纪录片的分析与评论方法
《东方时空 生活空间》正式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旗号,这句话一度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
人性化的主题,情节化的叙事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走向, 考生在写作时要紧扣人、人性、人的生存状态。
第四节 纪录片的分析与评论方法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经典纪录片《鸟的迁徙》将镜头对准鸟 类,但作品主题还是不外乎生存、环境等元素,
第二节 纪录片分类
3、历史文献片,如《苦难辉煌》、《燃烧的黄龙旗》等。 4、人物传记片,如《诗人杜甫》、《毛泽东》、《邓小
平》、《叶剑英》、《习仲勋》等。 5、生活片,焦波的《俺爹俺娘》。
第二节 纪录片分类
6、人文地理片,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 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大秦 岭》、《大黄山》等。
创作手法依次展开,在创作手法分析中可采用并列式对细节 运用、拍摄手法、同期声的运用进行展开,最后作总结评价 收束全文。
7、舞台片,指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片。如《民间歌 舞》、《友谊舞台》等。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 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二节 纪录片分类
8、专题系列,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 录片。如《漫游世界》、《紫禁城》,《中国通史》等。
纪录片还可分为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等。 当然,根据分类标准不同,还有其他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