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5*4’=20’)

1、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对应,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地域性政府。

2、地方公共产品: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只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居民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社会保障:指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专门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残、丧失劳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4、社会救济:指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要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广义)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狭义)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6、税源专业化管理:指税务部门顺应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按照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划分税源,优化资源配置,善用科技手段,优化纳税服务,规避执法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强化征收管理。

7、地方税:税收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有,由地方政府决定开征,税基由地方政府定义,

税率由地方政府决定,由地方政府管理,则是纯粹的地方税;

由中央政府决定开征并定义税基,地方政府拥有该项收入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决定税率的税种,也是地方税。

8、地方政府债务:(狭义)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取得资金所形成的债务。

(广义)指最终由政府财政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除了直接的债务和显性的债务之外还有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9、地方政府收费:地方政府部门及其授权单位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取的费用。

10、民族地区财政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基本财政体制及统一的财政方针、政策原则指导下,根据宪法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依照自治条例的规定及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需要,制定财政自治条例或有关法律的变通及补充规定等,组织财政收入,统筹分配财政资金,自主管理本地区财政事务的活动。11、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指一国国内地方政府间为了增强本辖区的经济实力、提高本辖区内的社会经济福利,以财政手段进行的各种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

二、简答题(5*10’=50’)、论述题(30’)

一、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地方财政问题的凸显

(一)市场化改革没有消除原先就存在的地区间差异性

实证研究市场化改革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拉大各地区之间差距。差距存在,为我国地方财政问题凸显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各地间流动性越来越强

1、户籍制度改革

2、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3、就业制度改革

(三)市场化改革使地方政府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地方相对独立利益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增强,是导致我国地方财政为题凸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地方政府财政职能

(一)地方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1、体现在提供地方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2、由地方政府提供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3、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

(1)地方政府更了解偏好,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和量更能符合当地居民的需要。

(2)如果由中央政府按统一标准为各地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话,将会造成效率损失。

(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两个层面:

(1)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地方财政不能实现

因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会导致富人的流失和穷人的涌入。

(2)地区间的收入再分配

地方政府也不能实现

因为各个地区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2、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如果由地方财政实施收入再分配,会损失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为,各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政策的差异,会改变相对价格,从而影响人们对生产和居住地的选择。

3、在商品、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地区间流动受到限制时,地方财政的再分配功能还是很强的

(1)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障碍,导致各地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不一致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保障线等

(三)地方政府经济稳定职能:

1、地方政府无法实现经济稳定职能。因为:

(1)会改变贸易条件,从而对其他地方的经济产生外部效应,导致政策无效。

(2)稳定经济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结论:1、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2、这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方面完全没有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尽量配合中央政府来实现上述职能。

三、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一)地方公共产品有效提供主体确立

1、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提供

以适度的生产成本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偏好。

目标:增强效率、满足偏好

2、主体应为地方政府

(二)地方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最优辖区规模:

布坎南“俱乐部”理论的运用

1、理论前提

(1)成员偏好相同

(2)俱乐部成员可以实施排他

(3)俱乐部成员可以自由退出

(4)俱乐部成员正确表达偏好

2、规模影响因素

(1)地方公共产品提供中的规模经济程度

辖区规模变大,分担既定数量地方公共产品成本纳税人增多,人均成本下降;

地方公共产品规模经济程度越高,人均成本下降越明显,辖区有效规模越大。

(2)地方公共产品提供中的拥挤效应

辖区规模变大,就出现拥挤,利益下降;

在既定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地方公共产品提供中拥挤效应存在使辖区规模变小(3)消费者对地方公共产品偏好的多样性

辖区规模变大,消费者偏好差异扩大,多样性越明显,而每位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选择结果影响力下降;

所以消费者偏好多样性,降低辖区有效规模

如果具有相似偏好居民更多集中居住,降低辖区内居民偏好多样性和差异性,将提高有效规模。例:民族自治地区。

3、最优规模的决定

(1)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更有效率,则地方辖区的规模多大才是最佳呢?(2)这实际上是一个俱乐部问题:人数过多会产生拥挤成本,而人数太少又会使每个人分担过重的公共产品成本。

(3)地方辖区的规模和该地的居民数是互相决定的。这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