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体,多写边塞 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唐人的这类拟 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 有比较宽泛的押韵,不受太多格律的束缚, 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李 贺
李贺( 790 ~ 816 ),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
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一生愁苦
此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 急行军到战斗的全过程。色彩 凝重,景物鲜明,渲染了悲壮 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 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 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渲染敌军兵临城 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而守城将士严阵 以待,志气还很旺盛的的诗句是: 2、《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分别从视觉听觉 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惨烈源自文库氛和奇异的边塞风 光的诗句是: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 夜浓霜,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4.《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尾联引用典故写出 将士誓死报效国家决心的诗句是: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 诗。 •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雁门太守行
cuī
李贺
sài yānzhī
zhòng
lí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jiǎo
juǎn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整体感知:
1.全诗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画面?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幅画面。
《雁门太守行》描 写边塞的战斗场面,歌 颂了守边将士们浴血奋 战,誓死报国的决心, 也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 的爱国情感。
艺术特色 :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 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 具体说明。
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27 岁病卒,他的诗继承前 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 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 唐 诗坛独 树一帜 ,对后 世产生 了很大 的影响 ,人 称
“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与李白、李
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 幽深奇谲(jué) ,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有 《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 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 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 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 “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 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 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 身。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 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 讨伐,亦不能制止。河北诸镇为 祸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 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 长。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 之间的战争状况。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 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 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 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 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 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 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 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 贺当时仅17岁。 •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 疆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 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 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 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 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 悲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