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
21古诗两首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喝酒 湖上:在西子湖畔 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来 下起了雨。
明诗意
先理解加横线的意思,再体会诗句的意思: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 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诗人 便饱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雾气迷茫的样子。 方好:正好。 亦: 也。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欲: 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合适。
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不禁想起古代 美女西施,无论是薄施脂粉还是浓妆艳 抹都是那样妩媚动人,令人流连忘返。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 、杨玉环并称为中国 古代四大美女,其中 西施居首,是美的化 身和代名词。“沉鱼 ”据说是西施在河边 浣纱,鱼儿看到西施 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 游动,沉了下去。
3、诗人在诗中要赞美什么?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Hale Waihona Puke 楚江:长江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21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hé
wǔ
lì
锄禾
x īn k ǔ
当午
pán
粒粒
jiē
辛苦
盘
皆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锄禾
锄禾日当午
_______的太阳
太阳像_______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kē 种子
春天种下一粒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
秋天收下许许多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你有什么疑问?
当时,社会动 荡dànɡ,赋fù税suì 加 重,加上灾zāi荒不 断,人民生活贫pí n 困,尤其是农民, 在官府fǔ、地主的 压榨zhà下,生活十 分艰jiān难。李绅十 分同情农民的悲bēi 惨命运,愤fè n笔写
禾 午 辛 苦
禾苗 上午 中午 下午 午觉
辛苦
苦瓜
辛劳lá o 辛苦
辛勤qí n 苦笑 苦果
读一读
大米饭哪里来
喷pēn香的米饭哪里来? 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金黄的谷子碾liǎn出来。 金黄的谷子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 爱惜xī粮食理应该。
可怜、同情
农 收万 闲 夫
农民 丰收 农夫 收心 千万 休闲 农夫
万一 空闲
万分 闲话 万众 闲事
渔夫
车夫 村夫
农村 收工 农田 收听
禾
1、小( 河
河
和
)的水轻轻地流。
禾
河
和
2、我( 和 )你一起画祖国 的好河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 比西子(娇 艳、迷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代诗人 李白
独坐敬亭山
唐代诗人 李白
赠汪伦
唐代诗人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朗月行
唐代诗人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代诗人 李白
一叶孤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 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浪 从日边驶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整首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 为两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 突然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 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注释: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晴:晴朗。 方好:正好
诗意: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好.
理诗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光闪动的晴天景色真好, 云雾迷茫的雨天景色也很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 大美女之一,她是春秋 末期越国人,姓施,名 夷光,世居苎(zhù) 萝山苎萝村。苎萝山现 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 苎萝有东、西两村,施 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 她“西施”。
苏堤春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总相宜
。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因 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 江。开:劈开,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至此:到这里。回:回漩,回转。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描绘了描绘的景物 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太阳 , 有: 色彩是 碧绿 ;前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水 景色;后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山 景
色;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3.完成课后练习。
望庐山瀑布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众鸟高飞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孤云独去闲。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相看两不厌,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有敬亭山。
21.古诗两首译文及主题思想
望天门山:远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思想感情: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景色的确很美。
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烟雨迷茫,远处的山的若隐若现,景色更加奇特。
欲把西湖比西子: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浓妆淡抹总相宜: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即景诗,作者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二首》(夜雪、梅花)ppt课件
讶:奇怪,惊讶。 衾枕:被子和枕头。 已:已经。 冷:寒冷。
夜雪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重:指雪下的大,积得厚。 时:是常。 闻:听见。 折竹声:竹子被大雪压断的 声音。
1、被子枕头的寒冷已经让我 很惊讶了, 2、又看见窗户特别的明亮, 是被雪泛出的光照亮了。 3、夜深的时候才知道雪下得 很大, 4、不时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 的声音。
因为有缕缕清淡的香
气从远处飘来。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白 居 易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闻窗户明。
思考: 1.诗人为什么,晚了还不睡? 2.诗人知道雪下得大吗? 3.诗人此时想到了什么呢?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梅花;本诗表现了诗人坚贞不 屈、不怕挫折的精神。
夜雪:本诗流露了诗人寂寞、 孤独、凄苦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王安石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 / 数枝梅, 凌寒 / 独自开。 遥知 / 不是雪, 为有 / 暗香来。
翻译古诗的方法:
把诗中的字、词语变成现 在说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改写 成一句通顺的话。为使句子通顺, 可根据意思加上一些字,或者调 整一些词的顺序。 例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 几枝 梅花 冒着严寒 独自 开放
21、古诗两首
初读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 讶
墙 枕
21 古诗两首-精品课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 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天门山
楚江
李白
望天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至此回: 至:到; 此:这儿,这里; 回:旋转。 指(江水)流到这里打回旋。
孤帆: 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 孤:单独、一个。 孤帆指一只小船。
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 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 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 21/4/21 2021/4/21Wed nesday , April 2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4/212 021/4/2 12021/4/214/2 1/2021 2:24:42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4/212 021/4/2 12021/4/21Ap r-2121-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21202 1/4/212 021/4/2 1Wedn esday , April 2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4/21202 1/4/212 021/4/2 12021/4 /214/21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4月 21日星 期三20 21/4/21 2021/4/212021 /4/2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4月20 21/4/21 2021/4/212021 /4/214/2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21202 1/4/21 April 2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4/212 021/4/2 12021/4/21202 1/4/2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 精选1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的内容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中,学生学习了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两首古诗的内容。
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全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他又通过“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这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
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两个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接着,他又通过“欲穷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开阔,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启示。
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1 古诗两首
ɡū 孤(孤单)(孤独) (孤儿)
.
横撇、竖钩、提、撇、撇、竖提、点、捺
.
fān 帆(帆船)(白帆) (一帆风顺)
竖、横折钩、竖、撇、横折弯钩、点
望天门山
唐代诗人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 太白集》传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 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祖 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 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
天门中断楚江开, 山险水涌,山水相映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山出帆来, 以动写静 孤帆一片日边来。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知名画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 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 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 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和 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 山色空蒙雨亦奇。 和赞美之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描写了西湖晴天 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饮酒 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的意思。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好。方,刚刚,副词。 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亦:也。 奇:奇妙。 欲:想要。 淡妆浓抹:或淡雅地妆束,或浓艳地打扮。 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 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 而来。
.
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 色多么美好,山色迷蒙,雨中 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 西施,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 很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
1、收集描写祖国山河的诗词。
2、预习课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会读会背第一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学
小
组
目
标
教
学
法
流
程
三
学
小
组
目
标
教
学
法
流
程
情
境
导
入
1.我们学过了许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古诗,说说了解的诗人。
实验小学电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学科(上)册
学科:语文班级:三(10)授课人:陈俊时间:2014年12月1日
课题
21、古诗两首
课型精读
教学
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美景,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2、我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插图理解古诗的内容
互
学
合
作
探
究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提出自学要求)
2、交流诗意。(学了之后你读懂了哪个词?哪句诗?还有哪些不懂?)
交
流
点
拨
1.检查交流。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苏轼关于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评
学
评
价
拓
展
1、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风光的诗歌?(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祖国风光的诗歌。)
2、小组评价。
练
测
反
馈
背诵第一首古诗。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会读会背第二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导朗读
3.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
4.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你欣赏哪句诗?为什么?
5.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6.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句。
2.导入、揭题。
预
学
目
标
任
务
1、会读会背《望天门山》。
2、我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插图理解古诗的内容,我欣赏的句子是?
互
学
合
作
探
究
1、出示停顿,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听录音朗读
三
学
小
组
目
标
教
学
法
流
程
三
学
小
组
目
标
教
学
法
流
程
情
境
导
入
1、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杭一带最有名的就数西湖了,说说你心中的西湖。
2、师:作者眼中的西湖又是如何呢?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杭州西湖的美。看课件,欣赏西湖十景,出示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预
学
目
标
任
务
1、我会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3.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4.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7.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山》。
参考
资料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幾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5.你欣赏那句诗?为什么?
评
学
评
价
拓
展
1.背诵古诗,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交流苏轼资料。
练
测
反
馈
背诵第二首古诗。
板
书
设
计
碧水:开、回
1、望天门山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2、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 (好)
西子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濛(奇)
西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教
学
反
思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3.同桌互读互查。
4、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圈出不理解之处。
5、小组内讨论古诗的意思,诗人表达的情感。
交
流
点
拨
小组代表汇报:
1.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看图欣赏天门山景色
2.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